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校友回忆录

校友回忆录

2017-11-29 4页 doc 15KB 97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6065

暂无简介

举报
校友回忆录校友回忆录 文革时期各派林立,武大当时有三派,龙派和虎派,这两个是造反派,还有保守派,后来就垮台了。文革开始的时候,“武大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刘爷爷介绍说,北京曾经有一个“三家村”,武大也有。60年代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李达、当时的校党委书记朱劭天、常务副校长何定华被认为是武大的“三家村”,文革时期遭到批判。“与这个有关系的师生都受到牵连,首先把他们打倒了关进了牛棚,所以最先起来造反的是他们这一批人,跟别的学校造反的都不一样”。 原来进老斋舍的那些地方都有很高的铁门,都搞掉了去弄钢铁去了。当时武大的沟槽上都有建校时候搞得铸铁...
校友回忆录
校友回忆录 文革时期各派林立,武大当时有三派,龙派和虎派,这两个是造反派,还有保守派,后来就垮台了。文革开始的时候,“武大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刘爷爷介绍说,北京曾经有一个“三家村”,武大也有。60年代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李达、当时的校党委记朱劭天、常务副校长何定华被认为是武大的“三家村”,文革时期遭到批判。“与这个有关系的师生都受到牵连,首先把他们打倒了关进了牛棚,所以最先起来造反的是他们这一批人,跟别的学校造反的都不一样”。 原来进老斋舍的那些地方都有很高的铁门,都搞掉了去弄钢铁去了。当时武大的沟槽上都有建校时候搞得铸铁板,现在铺的是水泥,这些铁在大办钢铁的时候都被搞掉了,破坏性很大的。 。记得当时,从行政楼到枫园的那条小路非常长,其中还有一条小溪穿过,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可惜现在那里已经被宿舍楼代替了,小溪也消失了。 进入武汉大学以前,陈应松在一个水运公司当水手,工作劳累,工资微薄。在艰难的情况下,他不愿放弃文学梦,坚持写诗歌。极渴望进入高等学府学习的他曾经参加高考,但因忙碌的工作而名落孙山。 直达1985年,武汉大学刘道玉校长首次推出插班生,轰动全国。这时的陈应松,在诗歌创作上已经小有名气。听到这个消息,陈应松兴奋不已,决心要紧紧抓住这个进武大深造的好机会。 “我们那时候都是死背啊~我们要赶在九月跟新生一起入学,于是就没日没夜地背,而且六七月的武汉可真热啊~我们就在那里背中国文学史、古代汉语什么的。那个情况你们根本没法想象~”陈老师向我们说道。 当时的陈应松年近三十,在诗坛上小有名气。没有经过大一大二两年系统理论学习的陈应松经过两个月的勤学苦背,终于以全院第三名的成绩插班进入武大三年级学习,樱花下的结缘就此展开。 在武大的日子,浪漫~疯狂~ 那时候,作家班的学生跟本科生是一起上课的,他们之间虽然年龄有差距,但关系却很好,完全没有沟通方面的问。闲来没事的时候,他总爱在学校里面走走,在学校的农田里玩耍,享受乡野风光与学校的传统宫廷建筑交错营造成的奇妙感觉;也爱跑到珞珈山上,感受十八栋的破旧感和人文底蕴;更爱走在樱花大道上,思考,作诗。 谈及武大的宿舍,大作家陈应松也像武大的无数学子一样,不停地向记者吐苦水。“我们住桂园八舍,本科生是八人间,我们是六人间(考虑到他们要写作)。阴暗潮湿蚊子又多,夏天太热了,连电扇都没有,拿着扇子摇啊摇,后来干脆跑到顶楼去睡~” 诗人有浪漫的一面,也有疯狂的一面。据陈应松回忆,那时候他们经常大晚上出来喝酒,喝得醉醺醺的就写诗,有的喝多了就打架,闹事,比你们现在还疯狂。那时候晚上也没有门禁,什么时候想出去就出去。 武大的日子对他来说是最美好的回忆,既有樱花下的浪漫,也有年轻时的疯狂。 武大有一种优雅的气质 在武汉大学的四年,陈应松收获了文学理论的知识,对于一个工人出身的作家,这种理论指导显然特别重要的。然而,武汉大学给陈应松最重要的影响,是改变了他的气质。 “武大当时的环境,当时的建筑,都是优雅的,而我们也一直接受着这种熏陶。” 陈老师接着从书橱中拿出一本诗集,找出他当年被武大气质迷倒的证据——一首名为《初冬。珞珈山致故友》的诗。诗歌读起来温雅优美,让人对珞珈山充满向往之情,这首诗证明了武大别致的景色在陈老师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验证了他深受武大古老沧桑氛围的影响。 “大学就是一个充电站,在充电的过程中,一个人的气质慢慢就释放出来。这种气质,是在大学中熏陶出来的。”陈老师说道。 樱花是武大学子的,不是社会的 谈到每年的樱花劫,陈应松有些愤慨,“樱花是属于学生的,不是属于社会的~武大就不应该要那几千万,直接把大门封上~让学生在里面静静学校多好啊。让我们的诗人自己在樱花树下忧伤,徘徊,他忧伤达到极点的时候做出来的时,可能就是一首伟大的诗!” 陈应松表示游人如织固然能为学校带来声誉与可观的收入,对学生确是极大的损害。武大再开放也是学校,它有义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的环境。 “学生们需要一个时间和空间在樱花大道上漫步、感悟,而不是被淹没在人海中。大学应该有勇气为一首可能出现的樱花树下的千古名诗去等待,哪怕是以拒绝数以万记的游人为代价。”陈老师向我们表达了他的意见。 最期望看到武大的回归 与多数武大人一样,陈老师心中的武大梦是期盼她能够再次回到七八十年代的自由开放。“当时的武大声名远播,大家不去首都名校也要来武大。” “大家都希望看到一个对学术有足够尊重,思想足够开放的新武大。一所好大学就应该走在时代的前沿,有足够的激情,毕竟在这里生活的全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提到武大现状,陈老师坦言他是有所忧虑的。 同时,老师还给广大学子提出了一些真诚的建议,他说大学里能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大学生越来越被忙碌的社会所影响,容易迷失自我,但不能否认这是个自我成长的机会,需要同学们自己摸索着前进。 不论是用遗憾的语气说着武大的不足之处,还是以满怀的热情祝福学子们,我们都能体会到陈应松老师对武大的深爱之情。在校庆来临之际,中肯的评价或许比单纯的赞美更适合作为献给母校的礼物。每个星期都很期盼去梅操看电影,一般五点半就会赶到梅操, 买好五分钱的电影票,找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看着,三个小时看下来尽管腿 上都是蚊子咬的红点点,也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很幸福。”
/
本文档为【校友回忆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