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精华资料哈拉巴文明中的商业与商人

精华资料哈拉巴文明中的商业与商人

2017-11-26 8页 doc 21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8482

暂无简介

举报
精华资料哈拉巴文明中的商业与商人精华资料哈拉巴文明中的商业与商人 哈拉巴文明中的商业与商人 一(哈拉巴文化的概述 1.发现:公元20世纪初,人们普遍认为,在印欧语系民族到来之前,印度无史可言。公元1922年,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偶然发现了一处奇特的文化遗址,这一文明的发现把印度的历史整整提前了1500年左右。经过数十年的发掘研究,整个印度河流域目前已发现大小城镇遗址200余处。 2.地理范围:印度河文化的范围很广,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至纳巴达河,西自伊朗的莫克兰海岸,东达恒河平原,总面积比中亚的两河文明要大得多。估计占地约130万平方千米,呈巨大的三角...
精华资料哈拉巴文明中的商业与商人
精华资料哈拉巴文明中的商业与商人 哈拉巴文明中的商业与商人 一(哈拉巴文化的概述 1.发现:公元20世纪初,人们普遍认为,在印欧语系民族到来之前,印度无史可言。公元1922年,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偶然发现了一处奇特的文化遗址,这一文明的发现把印度的历史整整提前了1500年左右。经过数十年的发掘研究,整个印度河流域目前已发现大小城镇遗址200余处。 2.地理范围:印度河文化的范围很广,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至纳巴达河,西自伊朗的莫克兰海岸,东达恒河平原,总面积比中亚的两河文明要大得多。估计占地约130万平方千米,呈巨大的三角形状。这一文化以南部的摩亨佐•达罗和北部的哈拉巴为中心,习惯上称为哈拉帕文化。(也有人说是因这个文化最早在哈拉巴发现的,故又称“哈拉帕文化”。) 3.时间范围:通过对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出土的文物进行细心的考察,人们推测这个文化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经过了虚度迂回曲折才发展起来的。其中心区域的文明延续的大体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前1700年左右。经碳14测定,这个文化的上限大约为公元前2500年。 二(哈拉帕文化中的商业与商人 (一)商业 哈拉巴文化的商业似乎非常发达。 (1)度量衡系统:度量衡系统完备、精确。而度量衡的统一,也说明各地之间有广泛的经济往来。这里的砝码一般用燧石、石灰石、片麻岩等做成,多是立方体的(立方体石砝码的单位重量为0. 875 克),间或也有圆形或圆锥形的,大小不等,大的必须穿上绳子或金属环才能提起,小的只有首饰匠才用得上。也发现过金属和陶制的秤盘,但没有秤。估计秤杆是木头做的,年代久远,已经朽坏了。考古工作者仔细地核查了这些砝码的重量,发现 达罗发它们相当精确地构成了一个按1,2,4,8,16„„这一级数递增的完备系统。在摩亨佐•现过带有刻度的贝壳,在哈拉巴发现过一根铜杆的残段,估计都是尺子。长度的计算大约是十进位的,但单位长度似乎还不统一(也有说单位长度为0.67 厘米或0. 9 厘米,均为十进位;甚至有说还出现了二进法)。 在遗址中还发现了铜制的棒,有人推测是当时的货币。 (2)印章:从当时的城市遗址中也出土了为数众多的刻有各种图案的印章。此外,据考古学发现,印度河印章也在底格里斯下游和美索不达米亚被发现。因此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印章是用来把个人或官方的签字印到商品或公文上的。在哈拉巴文明中,印章反映了大城市与地区镇之间强烈的经济关系。 (3)货币:在遗址中还发现了铜制的棒,有人推测是当时的货币。 (4)对外贸易:哈拉巴文明的对外贸易很发达。考古发掘出的许多金属,都是本地并不出产,要从遥远的外地运来的。贸易的对象包括两河流域、波斯、阿富汗、古吉拉特、南印等。根据考古资料,印度河流域还与埃及、波斯湾的巴林群岛以及马达加斯加岛有贸易联系。 在这些贸易联系中,与两河流域国家的贸易联系尤为活跃。在两河流域的阿卡德、埃什努那、乌鲁克城和波斯湾的巴林乌等城都发现过哈拉巴文明的印章。而在哈拉巴遗址还发现了若干源于两河流域地区的滚筒印章和金属制品等(如在摩亨佐达罗发现过美索不达米亚风格的盒子。)乌尔、尼普尔等遗址中出土了红玛瑙珠等装饰品和工艺品。盖有印度河商人印章的货物储藏泥罐,在许多地区都有发现。马里城一位名叫埃毕克?伊尔的官员的雕象旁边出土了印度河流域陶器的碎片。 此外,在印度河流域遗址中发现产自伊朗、伊拉克的玉、绿松石、天青石等宝石,还有异地装饰风格的绿松石花瓶等。阿富汗、中亚的一些宝石和生活用品在印度河流域遗址中也有发现,这说明了当时双方的陆路交易。 一些城市,如摩亨佐?达罗、洛塔尔、哈拉巴是对外贸易的重镇。在洛塔尔城的东面,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船坞遗址,面积约7992 平方米,有一条7米宽的水道直通波加沃河。船坞的西南面有一座建筑物,面积约658 平方米,“可能是存放货物的仓库”。这座船坞的作用主要是在贸易方面的。两河流域形的楔形文字文献经常提到的第尔蒙(今之波斯湾的巴哈兰岛) 、马干(俾路支斯坦南部平原) 和抹露哈(印度西海岸和古贾拉特邦沿海地区) 等,就是重要的交易地。 在印章和陶片上出现过船的图形,船的两头明显上翘,有的船上有桅和樯,有的有舱和橹。可能当时已经出现了航运贸易。 (二)商人 这个时期的商人组织商品的出售,运送手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大宗的商业贸易,大概是由国家组织商人进行的。但民间的商业活动也肯定是很活跃的。在沟通城市与农村地区的物质交流方面,商人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富商们拥有大量财富。在巴纳瓦利城遗址的几座房屋中出土了印章、砝码,还有大小不一存放着粮食、珠宝等各种各样物品的储藏罐。 而生活在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的中产阶级商人过的是舒适却不铺张招摇的生活。他们居住在沿街牢固而且的砖房里,穿的是做工精细而修饰较好的棉袍。 三(对哈拉帕文明的商业与商人情况的 1 促进商业发展的因素: (1)湿润的气候: 据考古学发现,当时的房屋由砖块砌成,而不用石头作建筑材料。烧制这些么多的砖块需要大量的柴薪,由此可以推测当时这里雨量充沛,长有的大量的草木。长达318米的灌溉设备也可印证当时这里雨量是较为充沛的。这些为农业的发展及人口的繁衍提供了必要的自然条件。 (2)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哈拉巴文明已经进入青铜器时代,生产力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农业是居民的主要职业,比较发达,粮食作物有大麦、小麦,也可能有水稻。经济作物有棉花、胡麻。另外还有蔬菜、豆类、瓜果、椰枣等园艺作物。据估算,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两座城市的人口数量均为3.5万人左右。供养这样多的人口,主要依靠农业。在畜牧业方面,已驯养的牲畜有水牛、黄牛、山羊、绵阳、象、鸡、骆驼等,这些驯养的动物,既是耕耘、运输的工具,又是人们肉食的来源,羊毛还可作纺织原料。 在手工业方面,已经有粮食加工、棉花纺织、制陶、冶金和珠宝制造等产业,制陶业已高度发展,且印章雕刻得十分出色。 较为发达的农业与手工业,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3) 城市与城镇的建设: 当时的城市、农村和文明的边远地区有广泛的经济联系。城市作为文明的中心,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城市经济主要为商业和手工业。最大的城市和镇位于主要河流系统和海岸地区的战略要地,这里控制着贸易路线上商品和原材料的运输。这些城市建在高于水位很多的大量泥砖台上,从制高点上俯视着周围的平原,指示着河中小船怎样把商品运进城市。 除了文明中心城市以外,为获取充足的物资资源,城市国家还在偏远的地区建立城镇或居民点。今之阿富汗的巴达赫尚是当时的天青石重要产地。这种矿石是古代印度人制造装饰品的重要原料之一。此地有不少采矿点和作坊。居民把矿石和加工了的装饰品运往各地出售。哈拉巴文明区域东南角的洛塔尔,离红玛瑙产地纳尔巴达河谷不远,是生产和加工红玛瑙的重要城市。此城周围没有农业村落,几乎是一座孤城。显然,这里的居民要靠当地非哈拉巴文明的部落的人去采集矿石,并通过贸易交换的方式来获取。这类远离文明中心区域的城镇和居民点,在沟通边远地区与文明中心城市的联系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4 )交通的发展: 从发掘出来的陶制牛车模型、青铜玩具车、印章上的图案、遗址中的大船台、城市中宽阔的街道,街上的车痕等方面证据来看,当时的运输也很发达。 陆路的交通运输方面,主要用到牛车。 而海路交通方面,距阿拉伯海坎贝湾不远的罗塔发掘出船坞遗迹,船坞就建在城东,南北走向,长216米,宽37米。在船坞南面有一条宽约7米的隧道,与波加沃河相连,于是内陆水运与海运接成一体。而在摩亨佐•达罗及其他地方也发现了码头,在当时制造的陶器上有帆船图案,在哈拉巴文化印章中,有的刻有船的图形,这种船大概就是当时海路交通运输的工具。所有这些说明,哈拉巴文明时期已有发达的航海业。 (5) 文字的使用: 当时的印章上出现了象形文字,虽然这些文字至今不可考,但文字的使用无疑有利于人们在贸易中的交流,促进了商业中的发展。 (6 )政治因素: 在哈拉帕文明的遗址中,并没有发现武器。虽然这不代当时不存在武力,但至少不存在只用武力统治的权力集团。当时的权力集团可能结合宗教和武力两种统治方式。在遗址中,也没有发现规模宏大的帝王陵墓,甚至也没有发现帝王崇拜的痕迹。可见当时的王权还不怎么强大,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较小。人们应该过着较和平的生活。 而在发掘出的城堡内发现有圆柱大厅,这是举行公共集会的地方。还发现有公共大浴池。公共生活的丰富,同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王权可能不怎么强大,政治上存在较为民主的气氛。 相对较弱的王权让商业和商人身上的束缚较少,社会的风气较为自由,有利于促进商业的发展。 (7) 宗教因素: 在遗址中,没有发现大规模的宫殿和寺院也不存在祭坛,甚至连祭祀用具也没有发现。可见当时的宗教并不如在后来的印度势力那么强大。一般重商的文化氛围下,人们过的是比较人性化生活,更注重现世而非来世。相对较弱的宗教势力,少了一些神化的天条来束缚人们的现世生活,促进了人们进行商业行为。 2 .商业的发展对哈拉帕文明的影响: (1)城市建设:哈拉巴文明是一种城市文明。城市规模宏大,有完备的排水系统,并经过合理的规划。城址由平行四边形城堡和地势较低、面积更大的市区组成。城堡和市区之间隔有沟渠,城堡内有防御工事,以及谷仓、公共浴室、会议厅、作坊、住房等。商业的繁荣,为完备的城市设施的建设提供了经济基础。 (2)市民文化:商业的发展带来市民文化的发达。城市中市民的住宅坚固而漂亮,这在古代城市中可说是独一无二的。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把钱都用在建造寺院、宫殿、坟墓上,一般民众的房屋简陋而矮小,而印度河文明中的一般居民的建筑却很出色。商业的发展带来市民文化的发达。 (3)艺术和手工业的发展: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精美的艺术品。印章雕刻得十分出色,女人各式各样的饰品也体现除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哈拉帕文明的男女性喜修饰,这或许跟其艺术的发展有关,但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商业繁荣所带来的经济基础。同时商人们为了商业利益,努力提高手工品的艺术水平,这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4)社会的贫富分化:商业的发展带来贫富不均的社会分化。遗址中的房屋有两间屋的小住宅,有占地广阔的大寓所,间或还有两层的楼房。房屋规模的不同似乎透露出贫富不均的迹象。 (5)对外文化交流:人类早期的文化传播中,商业联系是先导。有形的商品是无形的文化的载体。当时的对外贸易促进了印度河流域与两河流域、波斯、埃及等地的文化交流,如在当时哈拉帕文明的艺术品上,可以看到大体处于同时代的苏美尔艺术品艺术风格。这说明当时两个古文明中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来往,也间接证明了哈拉巴文化中商业的发展。 四(小结 哈拉巴文明作为人类社会早期文明之一,我们可以从度量衡系统、印章、货币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中看出商业发展是相当发达的,其商业的繁荣发展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密不可分,也与当地的气候、交通的发展、文字的使用、政治、宗教因素有关,而哈拉巴文明作为城市文明,其商业的发展自然也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除此之外,商业不仅是各个不同行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建设、市民文化、艺术和手工业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的贫富分化。无论历史前进多远,哈拉巴文明永远是印度文明的一道曙光,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颗明珠。而哈拉巴文明衰落之谜,也还有待我们去解开。 五(参考文献 《哈拉帕文化》 李弦(李涧心),2011.5,摘抄编录自《文明的曙光》 《论古代印度哈拉巴文明的特点》 《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4月第2期 易宁/徐耀耀 《印度史上的农民》 伊尔凡•哈比布,印度, 《走进古印度城》 乔纳森•马克•基诺耶 著 张春旭 译 《古代两河流域和巴林的海上国际贸易》———楔形文字文献和考古发现中的狄勒蒙 国洪更、吴宇虹 《古印度的建筑空间和城市文明》——以摩亨焦达罗和哈拉巴古城遗址为分析样 肖福林 潘莉 《关于印度河文明的新认识》 徐朝龙 《试论印度河文明衰落的原因》 《南亚研究》1986年第03期 方广锠 《人类文明的历程》 何顺果 《人类文明系列:走进古印度文明》 易宁 《地球上的人们——世界史前史导论》 (美)B.M.费根 《破译哈拉巴铭文》——印度和文化的遥远回声 吴天恩 《试论印度河文明衰落的原因》 方广锠 《印度河流域的对外贸易》 刘欣如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第三版》 齐涛主编 顾銮斋 夏继果本册主编 《珍惜我们的家园》朱长超 《印章引发的思考——哈拉帕文化衰落之谜》 《文化博览》2007年第8期 《印度文化史》尚会鹏2007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健 朱明忠 葛维钧2004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印度文明》
/
本文档为【精华资料哈拉巴文明中的商业与商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