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新解《孟子》“舉舜而敷治焉”之“敷”字

2017-11-26 5页 doc 17KB 72阅读

用户头像

is_279425

暂无简介

举报
新解《孟子》“舉舜而敷治焉”之“敷”字新解《孟子》“舉舜而敷治焉”之“敷”字 新解《孟子》“舉舜而敷治焉”之“敷”字 摘 要,《孟子?滕文公上》“舉舜而敷治焉”之“敷”字,歷來註傢紛紜,莫衷一是。本文在詳盡考察上古漢語“敷”字用法的基礎上,認為“敷”應理解為“全面、普遍”,作狀語修飾“治” 關鍵詞,《孟子》 敷 釋義 《孟子》記錄瞭“亞聖”孟軻關於仁政、王道、德治等言論,作為一部儒傢經典著作,歷來頗受重視。自漢代至近代的經學傢們通過註釋詞語闡述著微言大義,探討其人本主義精神。現在通行的註本主要有《十三經註疏》本、宋朱熹《四書集註》、清焦循《孟子正義》和近代...
新解《孟子》“舉舜而敷治焉”之“敷”字
新解《孟子》“舉舜而敷治焉”之“敷”字 新解《孟子》“舉舜而敷治焉”之“敷”字 摘 要,《孟子?滕文公上》“舉舜而敷治焉”之“敷”字,歷來註傢紛紜,莫衷一是。本文在詳盡考察上古漢語“敷”字用法的基礎上,認為“敷”應理解為“全面、普遍”,作狀語修飾“治” 關鍵詞,《孟子》 敷 釋義 《孟子》記錄瞭“亞聖”孟軻關於仁政、王道、德治等言論,作為一部儒傢經典著作,歷來頗受重視。自漢代至近代的經學傢們通過註釋詞語闡述著微言大義,探討其人本主義精神。現在通行的註本主要有《十三經註疏》本、宋朱熹《四書集註》、清焦循《孟子正義》和近代楊伯峻《孟子譯註》等。名篇《滕文公上》中有孟子和許行弟子陳相之間的辯論,“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不登,禽獸,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禹疏九河,瀹濟漯,而註諸海,,汝漢,排淮泗,而註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 對於“舉舜而敷治焉”之“敷”字,歷來學者的觀點不盡相同,莫衷一是。概括起來主要有如下三種, ,一,敷,治也。漢代趙岐註《孟子》雲,“敷,治也。”持此看法的均依趙岐。“敷,治,依趙岐說,,指治水土。”,王力,2009,。“敷,也是治理的意思。”,郭錫良,1998,。“敷,fū,治,治理。‘敷’也是治的意思。”,曹翠雲,2010, 1 ,二,敷,佈也。宋代朱熹集註《孟子章句》時雲,“敷,佈也。”清代焦循正義《孟子》曰,“敷,分者。敷之訓佈。佈,散也,散亦分也。然則敷治即分治。堯一人獨憂,不能一人獨治,故使舜分治之。下文使益掌火,使禹疏河,舜又使益、禹等分治之也……治,猶理也。《淮南子?原道訓》‘夫能理三苗’,高誘註雲,‘理,治也。’二字轉註。《毛詩?小雅》,‘我,我理。’傳雲,‘理分地裡也。’《禮記?樂記》雲,‘樂者,通倫理也。’註雲,‘理,分也。’理之訓分,則治之訓分。蓋趙氏以治釋敷,即以理釋敷,亦正以分釋敷。”今人武建宇亦主此論 ,三,敷,遍也。楊伯峻在《孟子譯註》中雲,“敷,遍也,故舜典‘敷奏以言’,《史記?五帝紀》譯作‘遍告以言’。” 我們認為前兩種看法有待商榷,而第三種看法比較合適,“敷”作“全面、普遍”解。茲做如下申述, 在古代漢語中將“敷”訓為“治”的僅有“舉舜而敷治焉”一例,屬於孤例。黎錦熙先生指出“例不十,不立法”。顯然,“敷”作“治”講,缺乏足夠的例證。《漢語大詞典》亦未設立這一義項。今人沿用前人的註疏,並認為“敷治”為同義連用。從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實則不然。焦循堅持“疏不破註”的原則,通過遞訓的方式將“敷”解釋為“分”,實際上是對趙岐觀點的引申,將“敷”訓作“分”,未免有些牽強。在古代文獻當中,有許多“治”作“理”義解的,也有許多“理”訓為“分”的,但是並不能據此推斷“治”可解釋為“分”。武建宇雖沒有“輾轉訓釋”,但仍利用“敷”的初文“,”的義項,引申 2 為“分佈”,也是在維護趙岐和焦循的觀點 通過分析歸納《故訓匯纂》《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等對“敷”的解釋,我們大致可以把“敷”的義項概括為,?治,?遍及、普遍、全面,?傳佈、宣佈、分佈、佈散、區分,?鋪敘、陳述、鋪展,?施予、給予,?生長、開放,?通“傅”,?姓氏。現在我們窮盡性統計先秦7部文獻中“敷”的用例及各個義項的分佈頻率, “敷”的主流用法是義項???,《孟子》之“敷”字作“治”解屬於孤例。至於義項?的使用頻率略高於義項?的原因是與《尚書》的文體有關,何況其中的很多“敷”字都作“普遍”解。如, ,1,翕受敷施,九德咸事。,《尚書?皋陶謨上》, ,2,往敷求於殷先哲王。,《尚書?康誥》, 例,1,《史記?夏本紀》異文作“翕受普施,九德咸事”。孫星衍《尚書今古文註疏》引《詩傳》雲,“,也”,並引趙氏註《孟子?萬章》雲,“普,,也”,認為“普與敷音義同”。劉逢祿《尚書今古文集解》,“敷,訓普”。例,2,孫星衍引鄭箋《詩?賚》篇雲,“,也”,認為“敷求,,求也”。王引之《經義述聞?書》,“敷,亦,也”。《尚書?伊訓》,“敷求哲人”。《蔡沈集傳》,“敷,廣也” 它書亦見“敷”異文作“普”。如, ,3,敷天之下,裒時之對。,《詩經?周頌閔予小子之什?般》, 例,3,《孟子?萬章上》作“普天之下”。朱熹註,“普,,也。” 3 俞樾《群經平議》在“敷佑四方”條目下指出,“敷之言,也”,並通過引《詩?般篇》和《孟子?萬章》篇認為“敷、普文異義同”。王引之《經義述聞?書》,“敷者,,也”。再者,從行文角度來看,“敷”與“裒”對文同義 以上三例“敷”都有“普遍、全面”義,從古音學角度來看,敷,滂紐,魚部,普,滂紐,魚部。兩者聲韻相同,符合古音通假的前提條件。“敷”通“普”確有可能,音同義通 我們再從文章大意來看,在“洪水橫流,,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不登,禽獸,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的時代,堯一個人憂慮這些,於是選拔舜來全面治理。舜從全局角度出發,統籌安排,抓住治理的關鍵,“使益掌火”,命令“禹疏九河,瀹濟漯”“,汝漢,排淮泗”,經過益和禹各司其職的治理,最終“中國可得而食也”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敷”通“普”,乃“全面,普遍”之義,作狀語修飾“治”。這種用法在上古漢語中產生,中古、近代漢語沿用,直到現在,《漢語大詞典》還收有“敷天、敷光、敷求、敷時”等。如, ,4,山經亟旋覽,水牒,敷尋。,南朝宋?謝莊《自潯陽至都道裡名為詩》, ,5,佐予敷治,俗美,雍。原佐予永清,三五是隆。,趙爾巽《清史稿?樂志三》, 例,4,“旋”與“敷”對文同義,例,5,中“敷”亦應是“普遍”義, 4 《大詞典》把“敷治”看作是一個詞,欠妥。“敷”和“永”均作副詞,修飾後面的中心語 筆者不揣鄙陋,對“敷”字妄加辨證,祈求方傢正之 參考文獻, [1]十三經註疏,孟子註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王力.古代漢語,第一冊,[M].北京,中華書局,2009. [3]郭錫良.古代漢語,下,[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8. [4]曹翠雲.民族院校古漢語讀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0. [5][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M].北京,中華書局,1983. [6][清]焦循.孟子正義[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2. [7]武建宇.古漢語字義疏證三則[J].石傢莊鐵道學院學報,2009,,3,. [8]楊伯峻.孟子譯註[M].北京,中華書局,1988. [9]黎錦熙.新著國語文法[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10]楊鍾賢,郝志達.文白對照全譯史記,第一卷,[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2. [11][清]孫星衍撰.陳抗、盛冬鈴點校.尚書今古文註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2][清]劉逢祿.尚書今古文集解[M].江陰,南菁書院,1888. [13]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故訓匯,[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5 [14]續修四庫全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5]漢語大字典[Z].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6. ,王紅 馮青 海口 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571158, 6
/
本文档为【新解《孟子》“舉舜而敷治焉”之“敷”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