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2017-09-21 50页 doc 98KB 53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0829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二章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命 题 架 构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感知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感受性及其变化的规律 知觉的基本特征 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 中学生良好观察力的培养 注意注意概述 中学生注意的发展特点 中学生注意的培养 记忆记忆概述 记忆的过程 中学生记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想象想象概述 想象的种类 中学生想象能力发展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思维思想概述 思维的种类 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言语言语概述 中学...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二章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命 架 构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感知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感受性及其变化的规律 知觉的基本特征 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 中学生良好观察力的培养 注意注意概述 中学生注意的发展特点 中学生注意的培养 记忆记忆概述 记忆的过程 中学生记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想象想象概述 想象的种类 中学生想象能力发展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思维思想概述 思维的种类 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言语言语概述 中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考 情 追 踪 从历年真题来看,本章是较为重要的一章,涉及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有:感知觉的概念、知觉的基本特征;注意的种类和特性;记忆的种类和记忆的过程、遗忘的规律;想象的种类;思维的种类、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中学生言语的发展。其中,知觉的基本特征、注意的种类、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部分重在考查考生结合教学实际对这些知识点的运用,应引起考生的重视。 名 师 课 堂 第一节感知 认知过程的最初阶段就是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是人认识的开始,是人获得感性知识和经验的主要形式。通过感觉和知觉,人的其他高级、复杂的心理才能得以产生。因此,人要认识客观世界并形成主观世界,必须首先通过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然而一切较高级的、复杂的心理 现象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我们正是依靠感觉把客观事物精确地分解为个别属性,并对其细微差别做出精细的鉴别。 (二)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知觉是比感觉更复杂的反映形式。知觉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相加。例如,听一首歌曲,我们除了反映它的声音的高低、强弱和音色这些个别属性外,还反映这些属性之间在时间延续、空间定位和运动节奏变化等方面的联系和关系,从而组合成为曲调和旋律稳定、完整的一首歌曲,这就是知觉。所以,知觉和感觉的区别之一,就在于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性质。我们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越丰富,获得的信息越多,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越正确。 (三)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感觉和知觉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第一,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通过感觉可获得事物个别属性的知识;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通过它可了解事物的意义,因而具体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第二,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客观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生理活动过程,知觉的反映要借助人的主观因素的参与。第三, 从生理基础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则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在多种分析器的参与下,通过反映事物多种属性并整合后才形成知觉。 感觉和知觉又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第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它们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在头脑中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离开了当前事物的直接影响,便不可能产生任何感觉或知觉。而且,它们产生的主要映像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第三,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感觉只是在新生儿中才有,而在儿童和成年人实际的心理活动中,单纯的感觉是很少有的,总是以知觉的形式来反映事物。由于感觉和知觉的密不可分,因此,常将二者统称为感知。 二、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一)感觉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感觉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根据刺激的来源,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的感觉和化学的感觉;从距离和非距离的角度,又可分为距离感觉和非距离感觉;临床上把感觉分为特殊感觉、体表感觉、深度感觉和内脏感觉等四大类。比较常见的感觉分类,是从感觉器官的角度来划分,即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指感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的个别属性,主要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五大类,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1.视觉 视觉是由外界物体所发生的或反射出的光波作用于视分析器而引起的感觉。眼睛的网膜是视觉的感觉器官。光线通过眼球达到网膜上的神经细胞,转化为神经兴奋并产生冲动,经过传入神经至大脑视觉相应区的枕叶,就产生了视觉。 2.听觉 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内耳耳蜗是听觉的感觉器官。耳分外耳、中耳、内耳,外部声波首先作用于外耳,外耳的耳郭和外耳道起聚集声波的作用,声波经过鼓膜进入中耳。中耳有三块听骨起传导作用,声波经听骨传入内耳。内耳耳蜗中的科蒂氏器上的感觉纤维,把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质颞叶的听觉中枢,便产生音高、音强和音色等感觉。 3.嗅觉 嗅觉是对物质固有的气味的感觉。嗅觉是由散布在空气中有气味的物质微粒作用于鼻黏膜中的嗅觉细胞引起的。当嗅觉细胞兴奋后,并由传入神经传达到大脑皮质的嗅觉中枢,就产生了嗅觉。 4.味觉 味觉是对物质的某些特征,如酸、甜、苦、咸等味道的感觉。它是由溶解在水中或唾液中的有味的物质引起的。有味物质作用于口腔(主要是舌)中的味觉细胞引起的神经兴奋,传入大脑皮质的味觉中枢而产生味觉。 5.肤觉 肤觉又叫皮肤觉,是对于物质接触皮肤的情况及温度的感觉。当外界有足够强度的、机械的、化学的、温度的或电的刺激作用于皮肤时,就产生不同的皮肤觉。皮肤觉主要包括触觉、压觉、温度觉和痛觉等感觉。 6.机体觉 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是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作用于内脏分析器时所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分析器位于机体的内部,如食道、肠胃、血管等的小壁内,神经兴奋由此产生,通过传入神经到达大脑,就产生了如胃塞、胸闷、饥饿、恶心、呕吐等感觉。 7.平衡觉 平衡觉是对身体的感觉,也称姿势感觉或静觉。这种感觉能够发出关于运动与头部位置的信号,反映运动速度的变化(如加速或减速),使人产生头部运动速度、方向或超重、失重的感觉。其感受器位于内耳部分的前庭和耳半规管内,当人的身体姿势发生变化的时候,内耳半规管处有一种特殊的液体(淋巴液)就发生变动,它给神经以刺激,这种刺激传到大脑皮质便产生身体姿势变化的感觉。 8.运动觉 运动觉就是关节肌肉的感觉。它是传递人们对四肢位置、运动状态及肌肉收缩程度的信号的。例如,它传递了手臂与肩部或其他关节扭曲程度的感觉。这种感受器的器官散布在关节、肌肉和肌腱等神经纤维的深处。运动觉的发展对人的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知觉的分类 一切物体都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形式存在着、运动着,人们对物体时间特性、空间特性和运动特性的感知,便形成了对客观事物的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人总凭借一定的参照系来反映时间,它可以是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如太阳的升落、昼夜的交替、月亮的亏盈、季节的变化等;也可以是机体内部的一些有规律性的生理活动,如心跳、呼吸等。 在时间知觉方面,人们往往会出现“长时短估,短时长估”的现象,即过高地估计较短的时间间隔和过低地估计较长的时间间隔。一般人对1秒钟左右的时间估计得最准确,短于1秒钟的时间常被高估,长于1秒钟的时间常被低估。 情绪、兴趣和态度对时间知觉有直接的影响。对正经历的事件或活动,内容生动有趣,心情愉快,则感到时间过得快;内容枯燥乏味,心情忧愁焦虑,则感到时间过得慢。对将要发生的事件或活动,如果是盼望的或喜爱的,总感到时间过得慢;如果是拒绝的、厌恶的,则总感到时间过得快。 此外,个人的知识经验也影响人的时间知觉。成人的时间知觉的准确度总是优于儿童。有经验的老师能准确估计一节课的时间间隔。 2.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和远近等特性的知觉。 (1)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靠视觉、触觉和动觉来实现的。在知觉物体的形状时,首先必须形成的就是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大小知觉也是靠视觉、触觉和动觉来实现的。在视觉中,大的物体在网膜上的视像大,小的物体在网膜上的视像小,根据网膜上的视像大小便知物体的大小。视像的大小还跟对象的远近有关系,人可以根据距离远近保持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3)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方向的知觉,是靠视觉、触觉、运动觉和平衡觉以及听觉实现的。 (4)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就是距离知觉和立体知觉。人们赖以形成深度知觉的各种条件,成为深度线索。人可以凭借生理线索(眼睛的调节、双眼视轴的辅合)、双眼线索和单眼线索(经验线索),结合触觉、运动觉等最终形成了人的深度知觉。 3.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它依赖于物体运动速度、离观察者的距离远近以及观察者所处的运动和静止状态。运动知觉和时间知觉、空间知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运动知觉可分为真动知觉、似动知觉和运动幻觉。真动知觉就是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似动知觉是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很快地相继刺激网膜上邻近部位所产生的物 体在运动的知觉。运动幻觉包括诱导运动和自主运动。诱导运动是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自主运动是在缺乏外在参照的情况下,把静止的对象视为运动的一种幻觉。 三、感受性及其变化的规律 感觉的产生,首先必须有作用于各种感受器的适宜刺激。适宜刺激引起相应的感觉,需要一定的强度,如果达不到一定的刺激强度,便不能产生感觉,这就是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问题。 (一)什么是感受性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分析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觉阈限是能引起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类型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即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能引起人的感觉,刚刚能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例关系,即绝对感觉阈限越小,绝对感受性就越大;反之,绝对感觉阈限越大,绝对感受性就越小。这种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E=1/R 式中,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可因刺激物的性质和有机体的状况而有所不同,活动的性质、刺激的强度、刺激持续的时间、个体的自身状态等,都会影响绝对感觉阈限。 3.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刺激物引起感觉之后,如果刺激量发生了变化(增多或减少),也会引起感觉的变化。但是,并不是刺激的所有变化都会引起感觉的变化。只有当刺激变化到一定量时,才能使我们感觉到差别。能引起这种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对差别感觉阈限的感受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也成反比例关系,即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就越大;反之,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就越小。 产生最小差别感觉,刺激物的变化量与原刺激量之间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是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为: K,ΔI/I 式中,I为原刺激量,ΔI为刺激物的变化量,K为常数,即韦伯常数。 这一公式就是著名的韦伯定律。研究证明,韦伯定律只是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且不同的感觉,韦伯常数是不同的。 (二)感觉相互规律及其应用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分析器都是有一定的感受性的,都能感受一定的刺激。但分析器对于刺激的感受会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1.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感受器在刺激物的连续作用下,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分析器如果受到强烈刺激的持续作用时,感受性就会降低;反之,当受到微弱刺激的持续作用时,感受性就会提高。例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嗅觉的适应;游泳时,刚刚跳进水中会觉得水很冷,不久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这是皮肤感觉对温度的适应。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的变化,如同一个灰色长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下显得暗,而放在黑色背景下则显得亮。继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的变化,如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药特别苦,而吃完药再吃糖,就会觉得糖特别甜。 3.感觉的相互作用 在人们清醒的状态下,总有着各种不同的刺激同时或相继地作用于人的分析器。感觉的相互作用就是指一种分析器在其他分析器的影响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变化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是很复杂的,不过却有一条基本规律——某一分析器受到微弱刺激时,可以提高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反之,强烈地刺激某个分析器,则能降低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二是不同感 觉的补偿与协作。感觉的补偿作用是指某种感觉缺失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的发展来加以弥补,感觉的协调也是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一个方面。在生活中,不同的感觉常有特定的互相协作和互相补充的关系,如尝出美味需要味觉和嗅觉的合作;只有当看到柔美的舞姿与听到和谐的音乐相结合时才能增强人的美感。 四、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例如,我们看到一个陌生人,不可能只是看见对方的某些部位,而是整体地认知把握他。 (二)知觉的选择性 环境是复杂多样的,人们进行知觉时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这种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别出来的特性即是知觉的选择性。比如,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则成为了背景。 从客观方面来说,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刺激物的变化、对比、位置、运动、大小程度、强度等;从主观方面看,有经验、情绪、动机、兴趣、需要等。 (三)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当前事物的时候,人总是在以往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词为工具,对该对象进行加工,并以概念的形式表示出来。知觉的这种 特性称之为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依赖于人的过去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愈丰富,知觉愈丰富。比如有经验的医师能从模糊不清的X光照底片上发现病兆。对事物知觉时,也受言语的影响,言语的提示有时宛如知识经验对知觉的影响。 (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不因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在视知觉中,知觉的恒常性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你认识的某个人在马路上走,从高楼上往下看,你仍然知道他是某某;在教室里,面对着你的一个窗户是方形的,其他几个窗户看起来不是方形的,可你仍感知它们是方形的。 五、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 进入中学之后,每个学科几乎都要求中学生发展自觉的观察力。例如,语文的写作训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数学能力的培养需要以学生对自然界数量关系与图形关系的观察为基础;物理的实验和化学的演示都离不开学生精确的观察力;对生物的兴趣和爱好,促使学生对生命现象及动植物进行持久的观察等。随着教学的要求,随着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智力活动的自觉性的提高,中学生逐步地学会根据教学和实践任务的要求,较长时间地、集中地观察所要认识的事物;在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必须观察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时,不仅感知了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且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本质特征,更加全面地去感知事物。因此,中学生观察力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都有了显著的发展。 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以感知觉能力的成熟为基础。感知觉能力发展的最佳年龄是10—17岁。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已得到充分发展,有的甚至可以超过成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会有明显提高。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具体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的性增强 中学生观察目的性的发展有一个过程。他们往往从被动地接受教师或家长的任务而进行观察,逐步发展到主动自觉地制订观察,进而有意识地观察。 初中学生的感知活动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盲目性,主要是根据成人的要求进行的。由于自身缺乏明确的观察目的和详尽的观察计划,因此观察常常是消极被动的,要么走马观花、粗枝大叶,要么囫囵吞枣、把握不住重点。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独立性、自觉性明显增强,逐渐学会了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拟定观察计划和确定观察范围。 (二)更具持久性 观察的持久性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意志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的增强以及对观察任务意义的理解而发展的,并以有意注意的维持为指标,主要表现为主动排除各种干扰刺激,使观察活动更为持久。例如,有人对中学生航模小组在一次对飞机故障的观察中的坚持性进行了统计,初二学生观察的平均时间为1小时35分钟,而高一学生平均坚持了3小时。 (三)精确性提高 中学生观察的精确性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观察细节的感受性逐步发展,对比事物的正确率逐步增加,理解所观察事物的抽象程度逐步深刻。 研究表明,初中学生的视觉感受性比一年级小学生的视觉感受性增高了60,以上,初三、高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都能达到成人的水平,有的甚至超过了成人。 (四)系统性和概括性增强 由于思维的相应发展,中学生观察的概括性明显发展。他们在观察中寻找、发现事物的异同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孤立地感知有关现象。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进行零散的观察,而是系统地进行观察,寻找事物的规律。 中学生的观察水平既有年龄特征,又有个体的差异。研究表明,客观上来自所观察事物的性质及引起观察者注意的程度,其中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和新颖有趣,能够引起中学生的深入观察。研究还表明,观察力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主要来自观察者的心理状态,观察者对所观察事物及观察活动本身意义的认识水平和兴趣水平,即需要的程度是良好观察活动的主观基础。 六、中学生良好观察力的培养 (一)向学生明确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和具体方法 由于知觉的选择性和整体性特征,人们在观察中常会聚焦重点、忽视细节,重视外部特征、忽视隐蔽特征,重视感兴趣的东西、忽视不感兴趣的事情。因此,培养中学生的观察力首先要与培养细致、耐 心的性格特点相结合;其次,要掌握合理、系统的观察方法,如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进行观察,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或时间顺序进行观察等;再次,要学会制订周密的观察任务,以避免观察时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并减少疏漏;最后,要根据个人的认知风格特点,有目的地进行训练。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必须经常不断地向他们明确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和具体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组织他们的注意,使之指向于必须知觉的方面。在提出观察目的和任务时,应该有计划地培养中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主动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目的、任务的能力,而不是处处依赖教师和家长的指示。 (二)培养中学生观察的全面性 观察应是对被观察对象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但观察常被人们误解为“看”,因此反映的范围常被局限为刺激的视觉属性,而忽视刺激其他方面的属性。这就如盲人摸象,只能感知事物的局部特征而失去对本质属性的把握。要培养观察的全面性,需要综合各种感官的活动,对被观察对象的各种属性作出整体的反映。在具体观察活动中,可根据被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观察的目的,发挥主要感官的作用,同时辅以发挥其他感官的作用,达到对被观察对象整体特征的全面了解,避免以偏概全的认知错误。 因此,在学校中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教师在课堂上要灵活地运用“讲、写、做、画、演”五项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他们全部感觉器官参加课堂活动,才能使他们根据课 堂的直观性,形成完整、鲜明、精确、生动的表象,并和语言相结合,产生理性的知识,从而学得深刻、记得牢固。 (三)增强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其言语能力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必须要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现实生活中,观察的领域是无限广阔的,观察能否深入,关键在于观察者的兴趣。因此,应该发展学生多方面而且有中心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重要的途径是发展其言语能力。人的知觉形象通常是用词来表示的,是和词密切联系的。在有第二信号系统参加观察活动时,就能更好地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概括。因此,在观察时,教师和家长应引导他们的言语活动参加,作必要的观察,这样就可以提高观察的质量。 感觉、知觉的概念;知觉的基本特征(需要重点掌握,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 第二节注意 一、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机体在观察一定事物时的定向活动。 一般认为,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有特性。当人在注意某一事物的时候,往往伴有情感、情绪的体验,还有意志活动的参与。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是心理活动能动性的表现,它 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例如,学生集中注意解答数学题时,他的思维便处于积极状态,思维活动集中于解决数学问题而离开其他问题,使思考的问题更容易解决。 (二)注意的种类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1.无意注意 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而且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叫作无意注意。无意注意往往是在周围环境变化时产生的,在某些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下,人就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感觉器官朝向刺激物,并且试图认识这些事物。 有的研究将无意注意称为消极注意,因为无意注意缺乏个人的努力和积极性;有的研究则将之称为情绪注意,突出了无意注意同情绪、兴趣、需要之间的联系。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对比关系、活动与变化以及新异性,这是客观的方面;二是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这是主观方面。 2.有意注意 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叫作有意注意,或称作积极注意、意志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主动服从于一定的活动任务的注意,它受人的知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 有意注意是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和方法有: (1)加强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 (2)培养间接兴趣; (3)意志的努力; (4)智力活动与实际动作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做笔记有利于学生保持对学习内容的专注度;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用笔尖指着地图上的山脉、河流、公路等,效果比教师自始至终讲要好很多。所以,应当将注意的对象作为实际活动的对象。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心理活动对于个人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也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例如,一个人在开始从事某项生疏的、不感兴趣的工作时,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将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项工作上,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对这项工作渐渐熟悉,并产生了兴趣,就可以不需要意志努力而保持注意,这时,有意注意就发展成为有意后注意了。 (三)注意的特性 1.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又叫注意的持久性,就是指在一定的事物或活动上 注意持续的时间。持续时间长则稳定性高,持续时间短则稳定性低。客体内容丰富、新颖又富于变化有助于注意的稳定,个人的身体状况以及主体对客体的兴趣和态度也都影响着注意的稳定性。 2.注意的集中性 注意的集中性指注意指向于一定的事物时持有的聚精会神的程度。当人们专心注意某一事物的时候,在意识中极其鲜明清晰地反映这一事物,而周围的其他事物则模糊不清。 3.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知觉客体的数量。注意范围的大小主要受到客体本身、主体的知识经验以及活动任务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4.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上。影响注意分配的重要条件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中,有一种是必须注意的,而其他活动则是熟练地“自动化”了,无需意识控制。 5.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例如,第一节课听语文,第二节课听数学,就需要注意的转移。一般说来,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以及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或新活动的性质。 二、中学生注意的发展特点 (一)中学生的注意逐渐向高级形态发展和深化,从以无意注意 为主向有意注意过渡 小学生由于神经系统活动的内抑制力还没有发展起来,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无意注意起到主要的作用,他们为数不多的有意注意基本上是“被迫”的。到了中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大,大脑不断发育成熟,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能更好地协调起来,有意注意逐步发展起来,并逐渐取代了无意注意的优势地位,注意开始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性质。 (二)注意的品质不断改善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控制自己的能力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得到迅速的提高。其次,年龄的增长带动了个人知识经验积累的增长,注意的广度也日益扩大。再次,个体的注意分配能力出现了缓慢的发展。注意的分配能力与技能熟练化和协调化的进程相关,只有当各种学习的技能逐渐熟练,并经过严格训练后,学生才可能在复杂的动作之间建立反应系统,使注意进行合理分配。因此,注意分配能力虽然发生较早,但发展的速度却比较缓慢。最后,随着个体大脑神经内抑制力、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注意的转移能力得以迅速发展。 三、中学生注意的培养 良好的注意品质是青少年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保证。注意品质的个体差异虽然与先天的神经系统类型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是受后天生活实践的影响,通过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可以改善个体的注意品质。 (一)教学中要应用注意的规律 人的注意的集中,与刺激物的性质和人本身的兴趣有很大关系。 刺激物的强度越大,注意就越明显;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对引起注意也有很大的关系;明显的刺激物运动变化也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刺激物的新异变化也能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同时,如果人对所要注意的事物有较大的兴趣,注意也就会越集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注意的规律,集中学生的注意。 1.课堂教学中,教室的布置应当简单、朴素、大方,教室的光线要明亮,周围的环境要安静,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分心”。同时,教师和学生的着装要淡雅朴素。教师讲课的声音要抑扬顿挫,但不可忽高忽低,也不要配以过分夸张的身体动作。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以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师每讲授一门新课程,应当首先向学生说明该课程的目的、任务,强调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越明确、越深刻,就越能加强意志努力,也就必然会对学习内容保持更为长久的有意注意。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替,才能使学生持久地进行学习。注意在工作中的正常状态是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同时参加,并且不断交替。如果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时间保持有意注意,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的。 (二)注意力的培养 1.教学方法要具体生动,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语言应生动形象、前后连贯、合乎逻辑。在讲课的时候, 教师要善于在讲话语调的强弱、快慢、高低、停顿上引起学生的注意。 2.保持正常的教学进度,是学生在听课时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 教学进度太快,会使学生感到匆忙而注意不集中,以致草率从事;如果进度太慢,也会使学生无所事事,造成注意的分散。 3.疲劳是注意的大敌,要注意避免学生的过度疲劳 学生学习中的疲劳是由学习负担过重、活动任务太困难引起的,也是活动过于单调引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不要给学生布置过多过难的任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有适当的任务才能保持学生在活动中的注意力。 4.利用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当选择学生情绪最饱满、精力最集中的时候讲解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当难点和重点讲完后,学生的有意注意可能开始分散,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讲一些相对次要的内容,让学生的无意注意来支持他们的学习活动。因此,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可以确保教学活动有张有弛,取得良好的效果。 5.在教学活动中,要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的诸多因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被客观事物所吸引,而离开应该注意的学习对象和学习内容,这就是“分心”。分心是学习的一大障碍。为了避免分心造成的消极影响,教师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加强自己的有意注意,加强意志锻炼;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能引起学生分心的外部刺激,例如不要在讲课开始前公布成绩或春游的信息等。 注意的概念、种类、特性(多以名词解释、选择题形式出现)。 第三节记忆 一、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所谓经历过的事物,是指在过去的生活和活动中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结、操作过的动作。人脑不仅能反映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事物,而且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的时候,在脑中留下痕迹,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还能重新回想起来,这就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记忆的种类 1.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划分 (1)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就是以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可以帮助我们记住事物的具体形象,包括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声音以及物体的活动与变化等,如人物的音容笑貌、音乐的旋律、各种气味和味道等。它们是以表象的形式在头脑中存储的。形象记忆又可以根据主导分析器的不同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味觉形象等记忆。 (2)逻辑记忆 逻辑记忆,即以语词为中介,以概念、原理等逻辑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所保持的不是具体事物的形象,而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定义、公式、定理。这种记忆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较高级、复杂的记忆形式。例如,对各门学科的概念、定理、公式、 学科体系的记忆,都是逻辑记忆。 (3)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以亲身感受和深切体验为方式的记忆。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所碰到的快乐情景或痛苦遭遇,往往会牢固地在头脑中保留下来,强烈的情绪容易保持长久且容易再现。例如,对接到大学通知书时愉快心情的记忆,就是情绪记忆。 (4)运动记忆 运动记忆亦称“动作记忆”,是以过去从事和做过的运动、动作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一般认为,它是一种形象记忆,其生理机制是动力定型的建立和巩固。例如,体操运动员的动作和武术家高难度动作的掌握,都是运动记忆的结果。 2.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划分 随着信息加工理论对记忆的研究,一些心理学家根据从信息输入到提取所经历的时间间隔不同及编码方式不同,把记忆分为三种系统,或称三级信息加工模式,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是指当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其印象一瞬间就急速消失的记忆,也叫感觉记忆。后像就是典型的瞬时记忆。根据研究,视觉的感觉记忆保持时间在1秒以内,听觉的感觉记忆保持时间在4—5秒以内。 (2)短时记忆 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其信息在头脑中保持1分钟以内的记忆叫短 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保持在无复述的情况下只有2.5—20秒。如拨电话时,对新查出的电话号码的记忆,就属于短时记忆。一般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个组块,这个数量是相对恒定的。 (3)长时记忆 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最有意义的就是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学习材料经过多次复习后保持在头脑中的记忆。它既可以是短时记忆复述的结果,也可以因印象深刻一次获得。 (三)记忆的生理基础 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记忆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和恢复。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或获得、保持或遗忘,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巩固或消退;再认或再现是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暂时神经联系是记忆的生理机制。 人类的记忆与动物的记忆有着本质的不同。由于词的参与,人不仅对具体事物形成暂时神经联系,而且还可以对词形成暂时神经联系,从而使人的记忆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记忆形式简便易行,也使人的记忆更为积极、自觉。 二、记忆的过程 在记忆过程中,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与再现三个基本环节,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完整统一过程。 (一)识记 识记是记忆的开端,指信息的编码。识记的好坏直接影响记忆的效果。记忆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根据识记是否有明确的目的,可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1)无意识记 无意识记也叫不随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未经特殊的意志努力的识记。例如,看过电影《董存瑞》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虽然看电影时并没有刻意地去记住主人公的一言一行,但董存瑞的形象却始终难忘,这就是无意识记。 教学中,正确使用无意识记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教学中过分强调无意识记会失去教学宗旨,迷失教学方向。 (2)有意识记 有意识记又叫随意识记,是指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任务,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需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识记。我们学习科学知识掌握各种技能需要有意识记,例如,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记外语单词、数学公式、定理等,这都属于有意识记。 有意识记是获取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一般而言,有意识记的效果要优于无意识记。彼得逊对两组被试在有意和无意的情况下进行16个单词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有目的组当时记住14个单词,两天后记住9个单词;而无目的组当时只记住10个单词,两天后仅记住6个,前者明显要优于后者。 在有意识记中,识记的目的和任务直接影响到识记的效果和方法。 2.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 识记又可以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学习者能否了解其意义,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 (1)意义识记 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而进行的识记叫做意义识记。例如,在弄清一首古诗每句含义及整体中心思想的前提下,背诵这首古诗,就属于意义识记。 (2)机械识记 识记的材料无意义,或虽有意义但我们不理解,主要是依靠机械重复而进行的识记叫做机械识记。例如,我们对历史年代、人名地名、电话号码、外语单词这些材料的识记,都属于机械识记。 机械识记虽是低级的识记方式,但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在学习生活中,总有些材料是无意义的或意义较少的,还有一些材料本身虽有意义,但学习者一时还难以理解,这就不得不采取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识记。 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是两种基本的识记方法,二者也是相互联系的。意义识记是以机械识记为前提,机械识记是以意义识记为引导。有些无意义材料可以意义化后再进行记忆。例如,富士山的高度为12365英尺,等于一年的月份数和天数写在一起,这样便容易识记了。 (二)保持和遗忘 1.保持 保持不仅是对识记的进一步巩固,也是实现再认或回忆的重要保 证。从信息论的观点看,保持是信息的编码、存储的过程。 经验的保持是变化的。首先,保持的内容在数量上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发展,保持量呈减少的趋势。其次,保持的内容在质量上也是有变化的,原识记内容中的某些细节,特别是不太重要的细节趋于消失,保持中的内容通常比原识记的内容更为完整、更有意义,保持中的内容将原识记的内容的某些特点夸张、突出,使之更具特色。 2.遗忘 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是错误地再认或再现称为遗忘。 最先对遗忘现象进行研究的是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平衡的,遗忘进程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随后便趋于平稳。也就是说,刚识记完后遗忘得快,一段时间后逐渐缓慢,当到一定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 记忆是否能得到恢复,受遗忘性质的影响。遗忘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两种。暂时性遗忘是指对识记的内容一时想不起来,但在适宜的条件下还能再认或回忆,如提笔忘字。永久性遗忘是指对识记的内容没有复习而造成了痕迹的消退,如果不重复识记或复习,永远不能再认或回忆。 (三)再认和再现 再认和再现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从信息加工观点看,它 是提取信息的过程。再认、再现直接反映记忆的效果。 1.再认 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识别它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这种现象叫再认。例如,我们能一眼认出久别重逢的挚友。 再认受识记保持的巩固程度的影响,也受当前客观对象与以前经历过的事物的相似程度的影响。识记、保持愈巩固,再认愈容易;相似性程度愈高,再认愈容易。 2.再现 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也能够在头脑中浮现,这种现象叫做再现,也叫回忆。例如,阔别多年的亲人,只要有人提及他们,我们就会想到他们的音容笑貌。 根据再现有无预定目的,可以将再现分为无意再现和有意再现。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再现,叫无意再现,如“睹物思人”;有一定的目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自觉发生的重现,叫有意重现,如“冥思苦想”。根据再现是否需要中介性联想,又可将有意再现分为直接再现和间接再现。直接再现是由当前事物直接唤起过去的经验,如一位数间的加减乘除的结果在脑中的再现,就属于直接再现;间接再现是指通过中介性联想方能唤起过去的经验,例如“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就是间接再现。 一般而言,再认比再现容易。能再现的必能再认,可以再认未必能再现。平时考试中,回答问题和单纯填空的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 单纯填空题的难度明显高于选择题。 三、中学生记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由于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新的发展,因此他们的记忆能力也逐渐过渡到了成熟阶段。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研究表明,在同样长的时间里,高中一、二年级学生记住的学习材料的数量,比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几乎多四倍,比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多一倍多,达到了记忆的高峰。中学生不但在单位时间内的记忆量随年龄而持续递增,而且在记忆目的、内容和方法上呈现了新的特点。 (一)中学生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 我们不能笼统地说这两种识记哪一种效果好。对比记忆效果只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在记同一件事物的时候,有意识记要比无意识记的效果好。但是,这两种识记都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人们不可能长时间地处于紧张的有意识记之中。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记往往被使用得多一点,同时,有意识记的发展同无意识记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1.有意识记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发展、学习目的的明确,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则越加显著。 中学阶段有意识记的突出特点是,学生逐渐学会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由自己提出识记的目的和任务,并且是适当长远的识记任务。从初中二、三年级起,他们能逐步自觉地检查自己的记忆效果,主动地根据所识记任务的具体内容与自己的具体特点选择良好的记忆方法。 2.中学阶段不仅有意识记在发展,无意识记及其效果也在发展。不管有意识记或无意识记,其记忆的效果主要在于记忆过程的思维活动程度,也就是能否将所记忆的东西或材料当作智力活动的内容或对象。 教师和家长不仅要有计划地发展中学生的有意识记,而且也要发展他们的无意识记,特别是教师,如果讲课生动、风趣,能激发情感,扣人心弦,那么学生无意识记的效果也会相当显著,并能有较快的提高。 (二)中学生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到了中学阶段,教学内容更加深刻地反映着事物的本质特点,因此,对学生的意义识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对记忆材料进行逻辑加工。并且随着中学生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言语、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就要不断地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发展意义识记。实验研究表明,中学阶段年级越高,意义识记的成分越多,机械识记的成分相对减少,机械识记的效果也越来越差;相反的,意义识记是他们主要的识记方法,且效果也越来越好。 由此可见,发展中学生的意义识记是很重要的。但是中学生中有不少人还“擅长”机械识记,这是因为:其一,机械识记作为一种识记方法,在中学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人名、地名、年代、外文单词等,就要运用机械识记。其二,学生在对教材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情况下,只得运用机械识记。其三,限于知识经验与智力水平,难 以展开一系列技能、技巧、运用方法等智力活动,容易使用机械识记。其四,有的学生尤其是高中生,运用机械识记是由于他们不愿积极地开展智力活动,或智力活动的积极性较低,认为机械识记“省事”一些。教师和家长对中学生的机械识记,一要利用,二要引导。利用初中阶段良好的机械识记效果,让他们多背一些知识,成为知识宝库中一份必要的财富。同时,在机械识记中,要引导利用意义识记,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以提高记忆效率。 (三)中学生形象识记和抽象识记的发展 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大量掌握各种科学概念,必须进行逻辑判断、推理、证明,这样,随着中学生言语和思维的发展,词语的、抽象的识记能力也日益发展。 中学阶段,抽象材料识记数量的增加与具体材料识记数量的增加相比,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加大了发展速度;但中学生的形象识记仍在发展,到了初中三年级之后略有下降的趋势。我们不能把形象识记看作是低于抽象识记水平的记忆。对于中学生来说,抽象识记和形象识记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一)提高使用正确识记方法的能力 1.发展意义识记的能力 充分理解材料是发展意义识记的必要条件。对于有关材料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编写提纲、列表格和图示来识记。对于相关的材料可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寻找出异同点来识记,并在比较的 基础上对识记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归类,然后分别采用“联想记忆法”、“分类记忆法”和“重点记忆法”进行识记。这样可以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识记效果。 2.应正确组织学生复习,锻炼记忆能力 复习是增强记忆、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组织复习应注意:第一,要及时复习。对刚学过的内容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数可相应减少。第二,复习要注意科学性。在复习时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合理安排复习内容。第三,复习方法要多样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可以避免枯燥、单调,提高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掌握的知识更透彻、更牢固、更灵活。 (二)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记忆的效率 实践证明,对需要记忆的材料有无明确的目的,对记忆的效果有直接影响,目的越是具体明确,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因为人的记忆是有选择的,只有那些人们认为重要的材料,才会主动去学习和记忆它们。并且,目的明确才能使我们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记忆,这是有意识记的关键。 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记忆任务。如:背诵课文中某个精彩片断,记住某个公式或定理等。与此同时,教师可对学生不断地进行前途理想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更多地、主动地、自觉地提出学习任务和记忆的任务。另外,教师还可以在不同的场合、环境训练学生注意力集中、感知认真、观察仔细、思维积极、记忆专 注的品质,以此来促进记忆的目的性和自觉性的形成。 (三)理解是记忆的基础 记忆有两种,一种是机械记忆,另一种是理解记忆。所谓机械记忆,就是死记硬背,靠单纯的重复去记;而理解记忆,则是对需要记的材料进行充分的研究,了解它的内部联系、本质和特点,通过理解去记它们。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强调说:“除了很好地理解了的东西以外,绝不能强迫去熟记任何东西。”我们在学习时,对所要记的材料一定要很好地理解,如对某些定理、公式、法则要反复研究,找出哪些是关键词句,哪些是成立的条件,还要掌握推导过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定理、公式和法则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另外,学习和理解新知识,是和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密切相关的。因此,我们在记新知识时,要善于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设桥梁,把新旧知识串联起来记,这样记忆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四)提高我们对记忆内容的兴趣 兴趣在记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记得快、记得牢,保持时间也长;反之,对不感兴趣的事物,记得慢,记住之后忘得也快。兴趣并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培养出来的。一般说来,对某事物不感兴趣,是由于我们对其接触太少,或不太了解所致。如果我们多接触它,深入地学习,就会对它逐渐产生兴趣。总之,为了增强记忆效果,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兴趣。 (五)让多种分析器官参加记忆活动 记忆时,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多种分析器官的作用。也就是说,充分发挥眼、耳、口、鼻、脑、手等各种分析器官的作用,通过视、听、写、嗅、想、触等,牢固地记住所要记的材料。这是提高记忆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人类的大脑构造极为复杂,分工极为精细,每一种分析器官到达大脑皮质特定的区域都有其独特的神经通路。例如,我们看见一个苹果,视觉器官立刻把苹果的外形这一信息,通过特有的神经通路送达大脑皮质的特定区域保存起来。如果在看到苹果的同时,我们耳朵听到“苹果”这两个字的发音,鼻子又闻到苹果的香味,要是还能咬上一口,尝尝苹果的滋味,那么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器官又同时分别将四种信息按不同的神经通路送达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在大脑皮质留下四种“同一意义”(苹果)的印痕,建立起多种通道的暂时神经联系。然后,再经过大脑把各种感觉到的材料(苹果的色、香、味、形)进行加工,使它们在大脑皮质留下深刻的痕迹并保存起来。无疑,多种分析器官参加记忆,将大大加强人们的记忆和延长记忆保留的时间,是提高记忆力的一个好办法。 (六)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提高正确再认和回忆的能力 对知识的再认与回忆既是检验记忆的指标,也是加强复习、巩固记忆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心理实验证明,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记忆的效果。即在没有完全熟记材料以前,就试图回忆材料,回忆不起来时再进行阅读,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记熟为止。这样有利于学生检查学习效果,发现薄弱环节,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难以 记住的地方。教师除了定期检查学生外,还应让学生进行自我复述、自我回忆、自问自答、互问互答、独立作业等自我检查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总之,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教师应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记忆特点和学习内容的不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以促成学生的记忆能力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记忆的概念;记忆的种类如形象记忆、逻辑记忆等;记忆过程如保持、遗忘、再认、再现的概念;遗忘规律(本节概念比较多,需重点识记,多以名词解释、选择题形式出现)。 第四节想象 一、想象概述 (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就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又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二)想象的生理基础 想象是大脑皮层上已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进行新的结合。想象同人的其他心理活动一样,是人脑的机能。人们在感知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在大脑皮层上留下了许多痕迹及痕迹之间的暂时神经联系。大脑皮层上的暂时神经联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常不断地变化、补充和改组。想象是对大脑皮层上原有暂时神经联系的重新组合而形成新联系的过程。 (三)想象与实践 想象与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想象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同时也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必要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想象可以引导和导致人的实践活动;(2)想象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3)想象的内容和水平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二、想象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对想象进行不同的分类。最常见的一种分类是根据想象的目的性、自觉性和计划性程度,将想象分成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两类。 (一)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又叫不随意想象,是无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例如,中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随着教师的讲述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就属于无意想象。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又叫随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努力地进行想象。这种想象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方向性,人在想象的过程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一直控制着想象的方向和内容。例如,中学生在写记叙文之前在头脑中构思他要描述的场景,就属于有意想象。 (二)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者加上一定图样的示意,而在头脑中再造出事物的形象的过程。例如,根据教师的描绘而想象北极 的风光,就属于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指根据创造目的,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例如,作家在构思故事情节时的想象,艺术家在塑造艺术形象时的想象,都属于创造想象。 3.幻想 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它所创造的是人类所期望的未来的事物形象。例如,科学家想象着将来科技发展的情况,师范院校的学生想象着未来的教师生活等,都属于幻想。 幻想有两种:一种是符合客观事实发展的,有可能实现的幻想,属于积极的幻想,例如,儿童幻想将来当飞行员或科学家等,都属于积极的幻想;另一种是不符合客观现实发展的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例如有的儿童幻想能学会一种魔术,能从远处摄取食物,就属于消极的幻想。积极的幻想可以成为推动儿童积极学习、钻研科学的动力;而消极的幻想却能使儿童放松学习,甚至沉湎于有害的活动中,而影响身心的发展。 三、中学生想象能力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中学生的想象是从儿童期发展而来的,比儿童期的想象更抽象化和内在化 早在儿童时代,中学生就已经想象着自己的事情。他们想象着到各个地方去玩,做着各种事情,以及去做一些事实上不存在的实验。他们向往的目标是他们所直接倾慕的具体事物和感兴趣的具体事物, 而且不稳定。 当他们进入青少年时期,则出现了初步的概括,他们常常想象自己是一名医生、演员或者科学工作者,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正派人物。或者幻想有重大的创造发明,在单调的环境中想象出生活的光辉,在每天不显眼的生活中想象出同伴们对他的尊敬和赞许,或者想象出自己大胆勇敢的行为等。 在12—13岁的时期,他们想象的各种内容都能直率地表示出来,到了青年期,他们的想象逐渐内在化了,而且变得抽象起来,不像儿童时期那么天真、具体和怪诞。 (二)中学生有意想象迅速发展 中学生的想象,特别是高中生的想象,大多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表现为能自主地确立想象的目的和任务,并能围绕目的去展开想象。例如,高中生创造性作文,能进行完整的构思,突出主题,成文速度快。实验证明,经过有目的的训练,当场命题作文,高一学生最快的能在17分钟内写出800字左右的好文章。高中生能根据生活的需要,进行具有社会意义的小制作、小发明。他们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进一步发展,并能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去实践自己的理想。 (三)中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水平逐步提高,创造性想象日益占优势 中学阶段,创造性想象日益占有优势地位。随着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特别是通过课外活动的锻炼,高中生成功地进行发 明创造的人数明显地增多,不少人在文艺创造方面显露才华,有些高中生开始树立远大的理想。 (四)想象的现实性增强 中学生的想象很丰富,并且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辩证性的发展,想象逐步摆脱具体性、虚构性,日益变得抽象、概括、现实。但是,不切实际的想象还时有发生,个别学生胡思乱想、意志薄弱,在错误思想的干扰下,甚至走上歧途。 不切实际的对未来的幻想,或做白日梦,在中学生中也常见。例如,一个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或品行较差,不为教师和同学所重视,而自己又不知如何努力向上,便有可能坠入迷雾之中,幻想自己变成英雄,以扭转别人对他的轻蔑态度,他以为所想象的可以弥补自己的缺陷,然而所达到的只是空虚境界,不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五)中学生的想象与情绪的丰富性、认知能力的扩大,以及知识、兴趣的广泛性相联系 14—17岁是中学生想象的顶峰期,进入大学或者参加工作之后,由于他们认知能力的提高,以及现实对他们的要求,他们能够抛弃那些不现实的幻想。 随着几何学的学习,中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逐渐发展。这个发展的趋势是,从经验型的抽象向理论型的抽象水平发展。这个过程,如果按以下四级水平来划分,即用数字计算面积和体积,掌握直线平面阶段,掌握多面体的阶段,掌握旋转体的阶段,可以看出,由于初三(14—15岁)开始学习立体几何,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到第 四级水平。这个年龄阶段也是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发生质变的时期。但如果不学立体几何的话,初三学生中达到第三、四级水平的人极少。经过一年补课,又会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可达到第四级水平。可见,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的发展是与有关知识的掌握密不可分的。 四、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是智力结构中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因素。加强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学科教学为基础,把培养中学生想象力的任务贯穿于每一节课和每一科目 这就要求全体教师都必须自觉地把培养学生想象力置于与传授学科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无论哪一门学科的教学中,都有着大量而丰富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资源,这就看我们如何来充分利用。例如:文科类的历史,可以根据书上的记述,通过想象再现一场战争的进展情况和场面;地理则能帮助我们把思维带到遥远的宇宙;语文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正如江苏的孙亚琳老师在《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一文中所言:“可以说,语文是产生想象的母体,是孕育想象的温床。而占据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更是挥洒学生想象力的沃土。”当我们听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 江水绿如蓝”的句子时,我们怎能不联想到一幅充满柔情与生机的江南水乡图,让学生在作文中驱动想象之马、纵横驰骋,既是我们培养想象力的手段,更是我们最终的教学目的。 文科的知识如此,理科类的内容同样也大有可为。例如:几何中的各种图形,尤其是立体图形,本身就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想象力。物理中的电、热、磁,化学中的电子、原子、分子等更需要我们有强大的想象力。这就看我们能否有意识地应用这些资源。 (二)以课外兴趣小组为辅助,强化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学校组织各类兴趣小组,无论是科技类的,还是文艺类的,都在无形中起着强化想象力培养的作用。 1.兴趣小组符合每个成员的需要 兴趣小组应符合每个成员的需要,每个成员可以把自己的兴趣引向深入。例如:科技小组的成员,为了设计出一个作品,没有一定的想象力,恐怕是难以成功的。再如:小记者、绘画、舞蹈等为了拿出好的作品,也要进行大量复杂的想象工作,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2.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飞翔的沃土 兴趣小组不像课堂要受许多束缚,在兴趣小组的学生全身心都处于极度松弛状态,这种松弛状态更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如果我们指导得法,学生在兴趣小组的收获将会大大超过在课堂上的收获,并最终有利于课堂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场所,扩大中学生的视野 没有一定数量的材料为基础,想象力的培养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目前,许多学校都很注重外在形象的建设,有漂亮的公寓楼、教学楼、实验楼,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图书馆,或者图书馆徒有虚名,只有几本发黄、过时的图书,或者图书馆地方狭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如此等等,都是本末倒置,忘记了办学校的真正目的。因而在大力倡导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更新观念,抓住教育的核心,否则便会事倍功半或者劳而无功。 (四)为中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情感 一系列科学论证表明,客观教学环境作用于儿童自我运动,成为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那丰富的美感、鲜明的形象,伴以教师充满感情的抒发、渲染,此时学生已不光是靠耳朵听,靠眼睛看,教师的情感也拨动了他们的心弦,促使他们用“心眼”去学习。学生带着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去感知教材,去体察、想象,会极力用恰当的词语、句式描绘情境,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带领中学生参加实践,丰富他们的人生经历,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 有一份调查显示:我们今天的学生生活条件好了,体质下降了;智力提高了,品德下降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恐怕是学生与大自然的割裂,学生就像笼中的小鸟一样,没见过高山、没见过河流、没见过天空,甚至没见过大地,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又怎么会有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 自然发自内心的关怀呢,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云雨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从中不难看出,要想让学生恢复已有的活力和创造性,必须彻底打破这种牢笼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自然和生活里自由感知、体悟和升华,或许这才是真正找到了一条激发学生灵感的道路。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想象,甚至可以创设情境,提供联想线索,来促进学生进行想象。 想象的概念;想象的分类如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幻想等概念(需重点识记,多以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形式出现)。 第五节思维 一、思维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实现的,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它揭示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特点。 1.间接性 思维活动不反映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于语言、表象、动作这些媒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这就是思维的间接性。例如,我们不能直接感知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但是通过这个人的言谈举止,则基本上可以作出判断。 2.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包含两层含义。 其一,思维在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将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形成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例如,在儿童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及其诸多属性之后,经由分析,抽象出人的本质属性并加以概括,就形成了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即使用语言,并会使用和制造工具。 其二,思维不仅能揭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且还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即规律。例如,借助思维,人就可以认识植被破坏与水土流失、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间的关系等。 思维的概括性在思维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使人类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具体事物的局限性和对具体事物的依赖性,这就大大拓展了人的认识范围,而且也加深了人对事物的理解。 (二)思维的基本过程 思维的基本过程或称思维操作,是对复杂的信息加工的过程,它以已知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系统化和具体化等。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1.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指在认识上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把事物包含的各种属性、特征从整体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例如,儿童喜欢拆卸玩具,其实那就是在分析。综合是和分析相反的思维过程,是指在认识上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各个方面联系起来,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 别属性结合起来。例如,把文学作品的各个情结连成整体的画面,就属于综合的过程。 2.比较、概括和系统化 比较是指在认识上将各事物加以比较分析,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的过程,例如学生在识记、理解知识时,通过比较知识点,就能记得牢。概括是在认识上把抽象出来的各种事物的共同属性、本质特征结合起来的过程,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综合。系统化是指把各种事物归入一定的顺序,确定它们的关系和联系,是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把生物分成动物和植物两大类,动物又可以分为脊椎动物、节足动物、软体动物„„脊椎动物可再分为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 3.抽象和具体化 抽象是在认识上将各种事物、各现象的共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而舍弃各自的非本质特征的过程。具体化是指在认识上将抽象概括出来的知识应用于具体事物或具体情境的过程。具体化是是否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标志。 (三)问题解决 问题是指尚未被人们解决的某种思维任务。解决问题时,你所知道的与你所需要知道的之间往往存在着差距,这个差距就是问题空间。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消除这个空间。这需要通过发现和取得必要的信息来完成。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 1.迁移 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例如,学会了骑摩托车再学开汽车就要容易些;学会了骑自行车反而影响学骑三轮车。这些现象都是迁移的表现。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正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促进作用。例如,毛笔字写得好的学生,钢笔字往往也会写得不错。负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阻碍或干扰的影响。例如,学过汉语拼音的学生在初学英文时往往有一些困难。 2.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做原型。作为原型的事物或现象多种多样,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例如,人类受到飞鸟和鱼的启发发明了飞机和轮船,由蒲公英轻飘飘随风飞行的启发制成降落伞。 3.定势 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惯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问题情境发生了变化,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消极影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4.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例如,对于电吹风,一般人只认为它是吹头发用的,其实它还有多种功能,可以做衣服、墨迹等的烘干器;砖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建筑,然而我们还可以用它来当武器、坐凳等。功能固着影响人的思维,不利于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 5.个性特征 从事问题解决活动的是人,是有个性特征的人,人的个性特征对问题解决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个有远大理想、富于自信、有创新意识、勤奋、乐观、勇敢、顽强、坚韧、果断、勇于进取和探索的人,能克服困难去解决许多疑难问题;而一个鼠目寸光、畏缩、懒惰、畏难、拘谨、自负、自卑、遇事动摇不定的人,往往会使问题解决半途而废。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积极的进取心。 二、思维的种类 (一)按个体思维的水平和凭借的不同划分 1.直观动作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是指凭借直观感知和实际行动解决问题的思维。通过动作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以实际操作为手段,例如修家电时常常会运用动作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联想解决问题的 思维。以具体概念为支柱,这种具体概念与事物的表象有密切联系,具有一定的形象性。例如,让幼儿回答“马是什么”,幼儿会首先在头脑中浮现出骑马或马拉车的形象,然后才能回答,这就是具体形象思维的典型形式。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也称抽象思维。它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以言语为工具,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二)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划分 1.集中思维 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已知条件朝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只有当问题存在着一个正确答案或解决时,才会有集中思维。例如,警察在侦破重大刑事案件时经常采用这种思维方式。 2.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在思考过程中问题的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起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假设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各种回答。 (三)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不同划分 1.常规思维 常规思维是用通常人们用的方法和固定的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学生学了一个公式定理,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去做习题就 属于这种思维。 2.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应用创新的方案或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科学家进行发明创造,艺术家进行新作品的构思,就属于创造性思维。 三、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中学生智力的迅速发展,突出地表现在逻辑思维的发展上。思维是一种理性的认知活动,它是人们在实践或活动中,以感性的认识活动,例如感觉、知觉、表象为基础,以语言为工具,以知识经验为中介,对事物本质的、间接的反映。这种反映可以使人们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而掌握事物的规律性。对中学生来说,思维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 概念形成是个体通过对大量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的辨别进行的心理过程。青少年认知结构日益复杂,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增强,使他们主要通过概念同化来获得概念,大大提高了概念获得的精确性和速度,为大量扩充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青少年时期个体的抽象思维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之中。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虽然开始占据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尚属于经验型,仍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例如,初中生对于抽象、概括而缺乏经验支持的哲学概念——“物质”,不能正确理解,常与生活或物理学中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物质混为一谈,而高中生的抽象 思维已属于理论型,能够在理论指导之下综合分析各种事实材料,并运用假设进行思维。 (二)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发展 抽象思维中的辩证思维在整个中学阶段得到迅速发展。小学是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期”。小学生已经能够掌握左右概念的相对性,数学中关于分数的部分与整体的相对性等。到了中学,由于学习活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等都发生了本质变化,促使青少年辩证思维得到快速发展。有关研究表明,中学阶段是辩证逻辑思维从迅速成长到初步掌握的关键期。但从发展的绝对水平上看,在整个中学阶段辩证思维仍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在辩证概念、辩证判断和辩证推理三个方面,辩证推理的发展水平最低。 (三)对问题情境的思维质的飞跃 1.在提问方面,与儿童相比,中学生对问题情境的思维具有三个质的飞跃。 (1)提问趋于探究性 儿童好问主要在于扩充知识,问题偏重于“是什么”;中学生的问题则侧重“为什么”,主要在于寻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尤其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提问则更具有探究性和思辨性。 (2)提问具有开拓性 儿童提问范围较窄、直观性强,主要围绕自身能够接触到的事物。中学生由于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大、学习内容的增多、自我意识的发展,导致提问的问题宽泛,涉及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直至科学规律与人 生意义。在高中阶段,学生能以其丰富的想象和抽象的思维,摆脱时空束缚,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思考社会与人生、历史与现实、未来与理想、信仰与人生等具有哲学性的问题。 (3)提问具有批判性 儿童提问往往接受成人的现成答案、易于得到满足,中学生不限于现成答案,多持质疑、批判的态度,从而使问题富有逆反性和挑战性,也使他们更易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2.在求解方面,中学生对问题情境的思维具有两个质的飞跃。 (1)能运用假设 儿童求解问题,或者向成人直接索取答案,或者经验性地归纳,缺乏假设过程。中学生能撇开具体事物,使用以概念支撑的假设进行思维,使问题的解决过程合乎科学性。 (2)具有预见性 儿童求解问题缺乏步骤、方法上的预先思考。中学生则有预见性,会撰写计划、思考步骤,有条理地求解问题。 (四)想象力迅速发展 中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展趋势是持续向前的,其中初二至初三是发展的加速期,并且较为复杂和高级的空间想象力发展幅度较大。 在儿童晚期(10—11岁),创造性思维已初步发展,但发展的关键期在青年期。具体表现在:首先,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快速期为青年期;其次,创造性思维内部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发展速度依次为: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再次,发展中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最后, 创造性思维活动结构的发展随年龄的增大而日趋完善。初一、初二学生的集中思维优于发散思维;从初三开始,发散思维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并超过集中思维;在高中阶段,两者进一步发展,发散思维则明显地优于集中思维。 (五)思维品质矛盾交错地发展 中学阶段,由于独立思考的要求,使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出现了新特点,突出的一点是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他们看问题还常常是只顾部分,忽视整体;只顾现象,忽视本质,即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 从中学阶段开始,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明显的发展。中学生由于逐步掌握系统知识,开始能理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一些复杂的因果关系,同时由于自我意识的自觉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常常不满足于教师、父母或书本中关于事物现象的解释,喜欢独立地寻求或与人争论各种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这样,中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教师和父母要启发中学生在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同时,还要尊重别人,对那些确是无理顶撞的言行,也要适当给予批评。 四、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阶段,由于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水平的目的性、方向性、独立性、组织性和批判性,要求他们的思维具有一定的速度、灵活程度、广度和难度,也要求他们必须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于是,促进中学生在小学智力品质的基础上发展思维的智力品质 是非常必要的。 (一)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深入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过程。它反映在思维过程中就是善于概括归纳,逻辑抽象性强,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开展系统的系列活动。 为了培养思维的智力品质的深刻性,教师和家长的任务在于有计划地发展中学生的言语特别是书面语言和内部语言,丰富他们的经验(特别是间接经验),因为学生的逻辑抽象程度是在掌握言语和间接经验的过程中提高的。当然,教学和思维的智力品质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是直线的、简单的。从掌握言语和经验到思维的智力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且这个量变、质变过程又常常由于学科、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方法、个人特点的不同而不同。 (二)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灵活性是指智力活动的灵活程度。开展广泛的联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多个角度提供解决问题的可能答案,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如,面包、馒头发酵后因产生的气泡而变得多孔和松软。这一现象触类旁通推广应用后,就产生了泡沫塑料、泡沫砖、泡沫冰激凌等众多新产品。 (三)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培养中学生思维品质的敏捷性,常见的办法有两种:第一,各科教学中都有速度的要求,利用中学生“年轻好胜”的心理,加强速度比赛的训练,我们曾发现很多升入初中时很敏捷的学生,由于教师缺 乏速度的要求,逐步养成了干什么事情都带“惰性”的习惯,思维过程越来越显得“迟钝”,这是值得教师和家长注意的教训。第二,要教会学生一定速度的要领和方法,以利于提高敏捷性。例如,数学教学中的速算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在思维活动中通过具体化达到“熟能生巧”,一旦“生巧”,既能丰富数学知识,又能锻炼思维品质。 思维的定义、思维的特点、思维的基本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思维的种类(本节需重点识记,多以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或论述题等开放性试题形式考查)。 第六节言语 学习好语言,掌握好言语,不仅是中学教育教学的要求,而且是提高质量、掌握知识和发展心理的前提。中学生言语的发展,是其心理发展的基础之一。 中学生的言语在小学言语发展的基础上和新的生活条件下,必然要得到新的发展。总体而言,中小学生的言语发展的总趋势是从掌握字发展到掌握词和句,再发展到掌握语法规律,最后发展到领会逻辑思想。 一、言语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言语和语言是相通的,但科学地讲,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语言和言语的区别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首先明确提出来的。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人们用以说(包括写)和存在于所说(或所写)中的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言语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应用语言的过程和产物,一般分为三类:口头言语,即说出的言语和听到的言语;书面语言,即书写的言语和阅读的言语;内部言语,即未发出声音的言语。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都是外部言语,就是能通过分析器官被别人所感知的言语。内部言语是隐蔽的,在我们不出声地进行思考时,内部言语就是我们思想的物质外壳。这三种言语既相互区分,又紧密联系。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物质外壳。首先,思维活动是借助语言这一工具实现的。语言是由词构成的,词具有概括性这一特点,通过词人们才能把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概括出来。其次,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内容是观念的东西,它必须具有可感知的物质形式,才能表达出来。虽然人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如打手势、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最方便、最完善的表达内心世界的物质形式还是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构成语言的词汇和语法规则是思维的结构,而词义正是概括的思维或概念。人们只有用某种语言来进行思维,这种语言在社会中才具有存在的价值。 二、中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一)中学生口头言语的培养和训练 1.中学生正音、正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正确地掌握常用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是中学生口头言语能力之一,也是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任务之一。学校和教师必须使中学生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熟悉汉语拼音,掌握拼音字母的拼读、书写规则。在正音、正读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和家长要善于早 抓。在中学阶段,抓好初中生的正音、正读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2.中学生口头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加强中学生口头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各科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学生来说,口语表达是十分重要的基本技能,因为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口头言语是主要的思想交流形式。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口语的重要作用将与日俱增。进行口语训练,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无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老师和家长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学生的口头言语表达,并从字、词、句三方面严格要求。 口语训练是关键点。口语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和其他各科教学的全部过程中,贯穿在学校和家庭的一切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说完整的话,要加强他们口头造句和口头作文的练习,要启发他们列举例句。同时,要引导他们分析、综合,明确概念,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用录音机等语言教学器材来更正他们的错误,帮助学生克服口头言语表达中的坏习惯。在进行口语训练的时候,要注意调动学生表达意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发展口语的需要与兴趣,并要求他们说话声音洪亮、吐字准确、句子完整、语气连贯、条理清楚。按照这些要求,持之以恒地严格训练,中学生的口头言语表达就能得到提高。 (二)中学生书面言语的培养和训练 1.对词汇和语法掌握的训练 由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在句法的掌握上处于一个转折阶段,正从习惯外部现象向理解内部本质特征转化,教师和家长就需要引导他们在分析句子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分析综合,找出句子的问题所在,抓住核心,解释其内在联系。 2.阅读能力的训练 (1)阅读形式方面 ?朗读。中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有意识的培养。 ?默读。默读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反映了教育与培养的重要性。 (2)阅读内容方面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内容方面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又是非常艰巨的。教师和家长在指导这方面的训练时,要启发中学生能够通过分段、编写段落大意和概括中心思想来正确表达课文的内容,不能公式化,应当源于课文且具有概括性;要顾及他们具体的水平,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要鼓励他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做出不同概括并灵活掌握,创造出更多的言语表达方式。 3.写作能力的训练 在初中二、三年级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和家长的任务主要是:一方面选择范文或名篇,供学生熟读、借鉴和模拟,另一方面则要不断地引导他们从模仿中跳出来,把学到的东西“内化”,即结合自己生 活实际中所获得的材料,灵活运用范文的手法来构思自己的作文,逐步变成自己的写作技巧。 在指导中学生的写作中,内容格式是多方面的。第一,要解决材料的来源,这就要帮助中学生提高观察能力。第二,要帮助他们审题和开阔思路。第三,要指导他们立意选材,有了题目就要指导他们学会确定中心,并围绕中心思想去选择材料。第四,要指导他们谋篇布局,根据主题思想编写提纲、安排层次,使记叙的顺序有条有理、内容详略得当、议论的证据确凿、论断有力。 (三)中学生内部言语的培养和训练 首先,要启发中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先让学生想一想,不要要求他们立即回答问题。有计划地帮助他们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是发展其内部言语的一个重要措施。 其次,启发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要有计划、有策略,逐步做到深思熟虑、三思而行。 再次,要启发他们注意锻炼将内部言语、书面言语和口头言语三者结合起来,统一发展言语的能力。 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往往需要以内部言语为基础,书面言语的表达能力,更离不开内部言语的“构思”基础。反过来,发展了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促进了逻辑抽象思维的发展,自然也就有助于这种思维工具——内部言语的完善。因此,在中学阶段,这三种形式的言语都应受到重视,不可偏废。 中学生言语的培养(多以简答题、论述题形式出现)。 真 题 1+1 1.知识遗忘的过程。 【解析】 先快后慢本题是对遗忘规律的考查。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平衡的,遗忘的进程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和。 【解析】 指向集中本题是对注意定义的考查。本章中概念比较多,考生须重点识记比较。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反映了思维的()。 A. 概括性B. 间接性C. 深刻性D. 独立性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B。本题考查的是对思维间接性特点的理解。思维活动不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于语言、表象、动作这些媒介,在一定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这就是思维的间接性。 4.触景生情属于()。 A. 无意回忆B. 有意回忆 C. 再认D. 追忆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A。触景生情意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未经特殊的意志努力回忆,只是受到眼前事物触动产生联想。故触景生情属于无意回忆。 5.奇装异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是()。 A. 有意注意B. 无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D. 无意后注意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C。本题考查对有意后注意的理解。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奇装异服”很明显属于有意后注意。 6.小张阅读《红楼梦》时,根据文字描述在头脑中呈现出林黛玉的形象,这是()。 A. 创造想象B. 再造想象C. 无意想象D. 幻想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想象的种类”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创造想象是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小张头脑中呈现的林黛玉的形象并不是独立创造的,排除A;无意想象强调的是无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题干并没有体现出这些,排除C;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排除D;再造想象是在语言文字描述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再造出的事物形象,小张正是在《红楼梦》文字的基础上,自己再造出的林黛玉形象,可见本题正确答案选B。 案 例 评 析 王刚,男,某中学学生。该生染上手淫习惯已有多年,只是在一次偶然的阅读中,才知道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危害很大,于是猛然醒悟,希望戒除。他下过决心,也服用过药物,手淫习惯曾一度戒除,但却由此带来很大的心理苦恼。每天清晨一起床,该生便发现自己的阴茎勃起,性欲增强,而且还胡思乱想。他试图用意念加以控制,但无济于事。对此,王刚感到心慌、害怕、多疑、忧郁。今天害怕自己肚子疼,第二天看书时又觉得自己的症状和前列腺炎相似。王刚认为, 这下子完了,自己从来没有学坏的愿望,可在不知不觉中却走上了邪路,如今后悔晚矣。他几次想找人请教,帮助解除烦恼,但又担心别人看不起他、讨厌他,因而难以启齿。 【评析】 王刚手淫问题的症结,显然不是手淫行为本身对身体健康造成的什么损害,而是他认识到手淫是一种不良习惯,决定戒除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例如恐慌、畏惧、忧虑、多疑、悲观等。因此,教师想解除王刚的问题,主要是帮助他了解男性性心理成熟的特点,使他解除对个人正常性心理表现的疑虑和担忧,此外还应劝告他,不要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性问题上,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用于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避免外界不良的性欲刺激等。 名师同步陪练 一、单项选择题 1.记忆的首要环节是()。 A. 保持B. 再认C. 回忆D. 识记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A. 理解性B. 规律性C. 整体性D. 恒常性 3.“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 A. 注意的指向性B. 注意的集中性 C. 注意的稳定性D. 注意的分配 4.看到某件制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 A. 习惯B. 定势C. 功能固着D. 定向 5.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以后遇到同样类型的问题还会采取先前的思维模式去解题,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A. 原型启发B. 定势C. 迁移作用D. 功能固着 二、填空题 1.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组块,信息保持时间为以内。 2.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转移等。 3.记忆的分类: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和。 三、判断题 1.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2.所有遗忘都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 四、名词解释 1.永久性遗忘 2.有意注意 3.再现 4.创造想象 五、简答题 1.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2.简述知觉的特性。 3.简述影响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名师同步陪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 本题是对记忆过程的考查。在记忆过程中,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三个基本环节。其中,识记是记忆的开端,是记忆的首要环节。 2.B,解析, 本题是对知觉基本特征的考查。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3.B,解析, 注意的集中性指注意指向于一定的事物时持有的聚精会神的程度。当人们专心注意某一事物的时候,在意识中极其鲜明清晰地反映这一事物,而周围的其他事物则模糊不清。 4.C,解析,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5.B,解析, 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二、填空题 1.7?2个1分钟,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时记忆的理解。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个组块,信息保持时间为1分钟以内。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集中性注意的分配,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特性。注意的特性主要包括: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集中性、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3.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解析, 本题是对记忆分类的考查。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划分,可以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划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三、判断题 1.错误,解析, 空间知觉包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和远近等特性的知觉。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反映属于时间知觉。 2.错误,解析, 题中说法过于绝对。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是错误地再认或再现称为遗忘。 四、名词解释 1.永久性遗忘:是指对识记的内容没有复习造成痕迹的消退,如果不重复识记或复习,永远不能再认或回忆。 2.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叫做有意注意,或称做积极注意、意志注意。 3.再现: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也能够在头脑中浮现,这种现象叫做再现,也叫回忆。 4.创造想象:是指根据创造目的,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形成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 感觉和知觉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第一,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第二,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而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生理活动过程。第三,从生理基础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感觉和知觉又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第一,感觉是知觉的有 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它们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第三,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感觉只是在新生儿中才有,而在儿童和成年人实际的心理活动中,单纯的感觉是很少有的,总是以知觉的形式来反映事物。 2.,答案要点, 知觉的特性包括:(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3.,答案要点, 影响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1)刺激物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对比关系、活动与变化以及新异性;(2)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和知识经验。
/
本文档为【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