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毛脚鵟

2018-04-01 3页 doc 13KB 11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5732

暂无简介

举报
毛脚鵟毛脚鵟 毛脚鵟(学名:Buteo lagopus):又名雪白豹、毛足鵟 ,因丰厚的羽毛覆盖脚趾而得名,是罕见的冬候鸟及候鸟。体重650-1100克。似普通鵟。上体呈暗褐色,下背和肩部常缀近白色的不规则横带。尾部覆羽常有白色横斑,圆而不分叉,与鸢形成明显差别。 毛脚鵟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靠近北极地区,是较为耐寒的苔原针叶林鸟类。主要以田鼠等小型啮齿类动物和小型鸟类为食,也捕食野兔、雉鸡、石鸡等较大的动物雌鸟及幼鸟。 形态特征 毛脚鵟 毛脚鵟一般体重650-1100克。似普通鵟。上体呈暗褐色,下背和肩部常缀近白色的不规则横...
毛脚鵟
毛脚鵟 毛脚鵟(学名:Buteo lagopus):又名雪白豹、毛足鵟 ,因丰厚的羽毛覆盖脚趾而得名,是罕见的冬候鸟及候鸟。体重650-1100克。似普通鵟。上体呈暗褐色,下背和肩部常缀近白色的不规则横带。尾部覆羽常有白色横斑,圆而不分叉,与鸢形成明显差别。 毛脚鵟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靠近北极地区,是较为耐寒的苔原针叶林鸟类。主要以田鼠等小型啮齿类动物和小型鸟类为食,也捕食野兔、雉鸡、石鸡等较大的动物雌鸟及幼鸟。 形态特征 毛脚鵟 毛脚鵟一般体重650-1100克。似普通鵟。上体呈暗褐色,下背和肩部常缀近白色的不规则横带。尾部覆羽常有白色横斑,圆而不分叉,与鸢形成明显差别。尾羽洁白,末端具有黑褐色宽斑。翼角具黑斑,头色浅。有些浅色型普通鵟的尾也色浅,但翼下色也浅。毛脚鵟的深色两翼与浅色尾成较强对比。初级飞羽基部较普通鵟为白,与黑色翼角斑成对比。毛脚鵟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靠近北极地区,是较为耐寒的苔原针叶林鸟类,因此具有丰厚的羽毛覆盖脚趾。 雌鸟及幼鸟的浅色头与深色胸成对比。幼鸟飞行时翼下黑色后缘较少。成年雄鸟头部色深,胸色浅。颏部为棕白色,并有黑褐色羽干纹。喉部和胸部为黄褐色,具有轴纹和大块轴斑。腹部为暗褐色,下体其余部分为白色。跗骨被羽。 虹膜黄褐色;嘴深灰色,蜡膜黄色;脚黄色。 栖息环境 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林缘地带、稀疏的针阔混交林和原野、耕地等开阔地带,并常和普通鵟一起活动。秋冬季节则多出现在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 生活习性 比普通鵟更常徘徊飞行。飞行时似大型鹞类。多单独活动,有时亦见2-4只在天空盘旋。活 动主要在白天。性机警,视觉敏锐。善飞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空中盘旋滑翔,宽阔的两翅左右伸开,并稍向上抬起成浅‘V’字形,短而圆的尾成‘扇’形展开,姿态极为优美。 主要以田鼠等小型啮齿类动物和小型鸟类为食,也捕食野兔、雉鸡、石鸡等较大的动物,15crmo无缝钢管报价www.15crmo.wang捕食方式除在开阔地低空飞翔盘旋觅找和捕猎食物外,也通过埋伏在地上或站在电线竿和树上等待,当猎物到来时再突然出击的方式。叫声似普通鵟,但更强而有力。 分布范围 毛脚鵟分布于全北界。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西北部的新疆,西南部的云南,以及东部的山东、江苏、福建等省区。 繁殖方式 毛脚鵟繁殖期为5月末至8月初。通常营巢于苔原河流或森林河流两岸悬崖峭壁上,或者干涸的河岸悬崖上和潮湿苔原地上,有时也见在树上营巢。通常在5月末雪还未完全融化时即 -4枚,在开始筑巢,巢的结构相当庞大,呈盘状,主要由枯枝和干草构成,每窝产卵通常3鼠类等食物丰富的年代有时多至7枚,在食物贫乏的年代通常为2-3枚。卵的颜色为灰白色或黄白色,被有褐色或灰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多。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有时雄鸟也参与孵卵活动。 毛脚鵟孵化期为28-31天。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共同喂养,到35天左右体羽已经基本长成,但一直到41-45天左右才离巢出飞,开始独自觅食。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级保护动物。
/
本文档为【毛脚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