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

2017-09-29 8页 doc 24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5706

暂无简介

举报
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1. 合作开发; 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2. 课题研究与实验; 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继承性。 2.爱岗敬业——„本质„„; „„教育起源:生物(最早)、心理、劳动(马克思主3.关爱学生——师德灵魂; 3. 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者到现实世界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体验(即通过获取直义)起源说。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 (五)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
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1. 合作开发; 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2. 课题研究与实验; 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继承性。 2.爱岗敬业——„本质„„; „„教育起源:生物(最早)、心理、劳动(马克思主3.关爱学生——师德灵魂; 3. 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者到现实世界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体验(即通过获取直义)起源说。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 (五)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接经验来学习)。 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教育的心理起源说,5.为人师表——职业内在要求; 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基本环节: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2.„„„„„„„知识结构的完善; 学习——效果评价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3.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合作能力; 4. 范例教学模式 „„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六、教师的专业发展 4.„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此法适合原理、规律性的知识,是德国教育心理学家 瓦.三、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内容:1. 专业理想的建立;2. 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5.„„„„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根舍因 提出来的。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化;3. 专业能力的提高;4. 专业自我的形成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三)教师专业的发展的途径:师范教育、入职培Ps:1.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类型包括:课堂教学活(二)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 动&课外教学活动。 1. 自学——指导式 记》。„„填空题 学生的特点„„简答题 2.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的标准是:„ 2. 目标——导控式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1)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3. 传递—接受式 „„苏格拉底把教育分为讽刺、定义、助产三阶段,(二)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使学生思维活跃; 4.问题——探究式教学 称为产婆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三)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3)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德育包括:社会德育„„;学校„„;社区„„;家庭„„。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填空题 第三节 师生关系 (4)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并且能够发展学生个性。 (二)性质„„简答题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3. 教师上好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1. 德育具有社会性2. 历史性,随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3. 中;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二)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1)教学目标明确; 继承性,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内容和方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她的著作《政治学》中;最早提(三)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2)教学内容准确; 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4. 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德育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和谐发展”。 (四)社会关系 (3)教学结构合理; 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 „„PS: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三、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4)教学方法适当; 二、意义„„简答题 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型。 (5)讲究教学艺术; 1.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国家层第一本教育专著。 ?(二)、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对新型师生(6)板书有序规范; 面)。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填空、简答 关系的认识)„„论述题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 „„„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学生层面)。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 尊师爱生。 2. 民主平等。 3. 教学相长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3. „„„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1)夸美纽斯: 4. 心理相容。 Ps新型师生关系具备以下属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2. 德育确立依据: a.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性:平等性、互动性、教育学。 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1)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科的标志; ??(三)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论述题 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使其形(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b.在此书中提出了“泛智教育”的思想,探讨“把一切1. 了解和研究学生。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 尊重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4)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c.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详细论述,奠定了4.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5. 发扬教育民主;6. 主动与?三、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四、德育的任务 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7. 正确的处理师生矛论述题 1. 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卢梭:《爱弥儿》,主张自然主义教育,认为让儿盾;8. 提高法律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9. 加(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 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三观。 童顺其自然的发展是最好的教育。„„填空题 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 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义基本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及养成(3)康德:1776年,在大学哲学课中开讲教育学,他第五章 课程(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文明行为习惯。 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4.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素质。 二、课程类型„„简答题 (4)洛克:他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著名的“白学的教育性规律) 德育分为三大类:政治教育、思想„„、道德„„。 (一)学科课程VS活动课程 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二)分科„„vs综合课程 四、教学过程的结构(课的结构的基本环节、教学构成要素: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并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三)必须课程VS选修课程 过程的基本阶段、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简答基本矛盾:即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亦称教育万能论)„„(四)显性„„VS隐性„„ 题 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实质是社会名词解释:白板说?。 1. 激发学习动机 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体现。 (五)国家„„VS地方„„、校本„„ 洛克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体系。 2. 领会知识(教学的中心环节) ?二、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 (六)基础型vs拓展&研究型„„。 c.赫被看做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主张教师中心论。 3. 巩固„„。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减少遗忘、奠(一)导向性原则: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简答题 (注意与(2)杜威 定基础。 (二)疏导原则: 教育目的、教育比较) a.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总的来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4. 运用„„。 (三)因材施教原则: b.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大因素。 5. 检查„„。 (四)知行统一原则: 是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与赫尔巴特针锋相?四、课程理论流派„„简答题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五)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对。„„填空题。 (一)活动课程理论 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是教(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c.杜的主要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 (二)要素课程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学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他的制定必须以教学规律(七)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经验的改造。 又称传统主义教育或保守主义教育。代表人物:巴为依据。 (八)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二十世纪主要的教育学流派:实 格莱。 ps: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调节性作用。 (九)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负向功能。 (三)结构课程论 ?(二)教学原则内容 德育模式 (一)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填空题“建 代表人物是该课程理论的创始人布鲁纳。 1.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一、认知模式 国君民,教学为先” Ps 1.“课程”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唐宋期间) 2. 直观性原则 二、体谅模式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填空题、简答题 2.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学家泰勒于1944年出版《课3. 启发性原则 费尔 提出。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阶段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问4. 循序渐进原则 三、社会模仿模式 性: 题。 5. 巩固性原则 美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教育学家 彼得.麦克国3.„„„„„„„不平衡性: 课程目标据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可操作性6. 因材施教原则 的 班杜拉 创立的 4.„„„„„„„互补性: 等特点。 7.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价值澄清模式 5.„„„„„„„个别差异性: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8.量力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美国 ;拉斯、哈名、西蒙 等。 (二)教育目的作用 (一)学习者的需要(基本依据)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哪些因素选择恰当的教?(二)常用方法„„简答题、填空题 1.导向作用;2.激励;3.评价;4调控 (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学方法)„„简答题 1.说理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 3.陶冶教育法 4.实际锻炼(三)学科体系 1.教学目的&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特点; 3.法 中小学课程主要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学生的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5.品德修养指导法 6.品德评价法(奖励、惩罚、评比&分组成。„„填空题 Ps: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义现建服务,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教学手段、操行评定) 7.心理咨询法 8.生活指导法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 环境等因素。 „„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具体、综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社义世界建接人。 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我国中小学合地考虑各种因素,进行权衡取舍。 a.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Ps: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法制、靠制度。 教育具有:技术性、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 与以往的教学方法比较,现代教学方法的特点 b.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旧中国的学制的沿革„„填空、选择 二、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1. 从以往重视死记硬背变为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灵c.建立德育基地; 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1.1902年的“壬寅学制”, 活运用; d.创办业余党校。 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2.1903年的“癸卯学制 2. „„„以教师为主导„„重视学生的主动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家埃拉斯莫斯最先提出 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标的最主要载3.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 3. „„„“填鸭式”的教学变为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班主任地位&作用 4(.1922年的“壬戌(xu)学制”,四、我国当前的学体,是对课标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学; 1. 是班级建设的者。 制改革 简答:选择课程内容时应遵循的原则 4. „„„脱离实际的教材变为生活经验即教材; 2. 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2010年6月21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1. 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5. „„„重视知识传授变为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民主要》,据此:今后一 2. 课程内容应贴近生活; 教学主要形式有:班级授课制(基本形式)、分型、放任型。 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3. 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特点相适应。 组教学&现场教学(辅助形式)、个别教学&复式3. 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五)现代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 教学(特殊形式)。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及方法 填空题 1. 淡化甄别与选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评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1. 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 Ps:《中长期„„规划》中要解决的问题有:择校问题、价功能的转化。 (一)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2. 有效地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进城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特殊教育问2. 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节);„„填空题 题。 元化。 (二)针对评价采用的标准,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3. 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3. 强调评价标准与内容的多元化,关注情感、态度、和绝对性评价 4. 建立学生档案 价值观的评价。 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四、教学评价的原则 5. 评定操行; 4.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1. 客观性原则2. 发展性„„3. 整体性„„4. 指导6. 班主任总结; 法的多样化。 教师劳动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性„„ 7. 个别教育工作; 教师威信的结构:人格、学识、情感。 5.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教学模式: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指导8. 班会活动的组织。 ?五、教师的职业素养 评相结合,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Ps:班主任的基本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知识„„;职业道德素养(包括职业道德意识修养&职业道德行为多元化。6. 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动程序。 能力„„。 修养) 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二、常见的教学模式 良好班集体的培养 2. 内容: (二)三级课程管理 1. 探究式教学 (一)明确的共同目标; (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团结1.国家课程 此法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以问题(二)一定的组织结构; 协作;(4)为人师表。 2.地方课程 解决为中心,基本程序:问题—假设—推理—验证(三)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Ps:慎独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最高层次。 3.校本课程, —总结提高。 (四)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五)校本开发的途径 2. 抛锚式教学 发展阶段:1.组建阶段 2.核心初步形成„„ 3.发展„„ 4.成熟„„ ?五、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 确定集体的发展目标; 2. 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级管理功能 1.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 „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 „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三、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简答题 (一)班级常规管理 (二)班级平行管理 (三)班级民主管理 (四)班级目标管理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二、意义„„简答题 1. 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2. „„学生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 是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4. 是进行德育重要途径。 Ps:分为三类:接受性活动、创造性„„;训练性„„。 二、组织形式 1. 群众性活动; 2. 小组活动3. 个别活动。 课外、校外教育特点:1. 自愿性 2. 灵活性 3. 实践性„„填空题 社会教育主要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组织等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 教育研究是人们为了获得对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认识而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 从事教育研究必须首先遵守伦理原则,具体包括:自愿原则、匿名„„、保密„„&无害„„。 3、教育研究的特点: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可验证性。„填空题 二、意义„„简答题 1. 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必须具有以下特点:a.必须具有价值;b.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c.必须明确具体;d.必须新颖,有独创性;e.必须有可行性„„填空题 二、查阅文献资料; 三、制订研究计划; 四、收集„„资料; 五、分析„„„„; 六、撰写„„。 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一、历史研究法; 二、个案研究法: 三、行动研究法: 四、观察法; 五、调查法; 六、实验法; 七、叙事研究; 八、质地研究 Ps: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广泛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
/
本文档为【教育的社会属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