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

2017-09-29 9页 doc 23KB 104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5706

暂无简介

举报
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的社会属性 答:历史性、永恒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 2.教育的现代特征 3.教育的基本规律、 答:答: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要适应并且促进社会发展规律 4.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答: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提高质量、改革创新、促进公平 5.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答: 6.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7.师的素养 8.现代学...
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 答:历史性、永恒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 2.教育的现代特征 3.教育的基本规律、 答:答: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要适应并且促进社会发展规律 4.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答: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提高质量、改革创新、促进公平 5.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答: 6.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7.师的素养 8.现代学生观 答:(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学生;(二)学生是独特的人(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9.师生关系的内容、特点 答:内容:(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二)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三)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特点: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 10.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1.教学的基本任务 答:1、使学生掌握系统现代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3、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5、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12.现代教学观 现代教学观: 一、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二、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张的过程, 三、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果, 四、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1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答: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1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答: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15.我国目前的主要的教学原则都有哪些 答:思、理、直、启、循、固、因、量 16.常用的教学都有什么? 答;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5、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17.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答: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8.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是什么? 诊断教学问、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方向、检验教学效果 19.教学评价的原则 答: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20.德育的意义及任务是什么 答: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任务:1、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以及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里素质 21.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 1、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是有关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学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 道德认识: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是人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 道德情感:是人们地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 道德意志:运用理智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道德行为:是人在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基础上,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作出的反应。它是通过练习或实践形成的。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培养品德行为习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2、学生品德是在教育性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发展的 教育性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不脱离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是教师和同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 3、学生品德是在其品德内部矛盾斗争中形成发展的 品德发展新需要与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学生品德是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果 2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3.德育原则都有什么 答、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统一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24.德育方法 答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陶冶教育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 25.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答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言语交流的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26.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 答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27.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 答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8.影响人个性与发展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因素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29.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2)及时强化学生积极行为(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师范作用(4)利用集体教育的力量(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6)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30.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2-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3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的难度3、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4、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32.简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迁移地方法。 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3、提高知识的概括化能力4、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6、改进学生的评价 33.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2、讲授和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4、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 34.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5.教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答(1)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 (2)为了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这是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2、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3、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4、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 36.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 37.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答1、了解和研究学生2、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4、学习指导、学习活 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5、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6、建立学生档案7、操行评定8、班主任工作与总结9、个别教育工作10、班会活动的组织 38.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答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9.班主任的角色是什么? 答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4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由表及里 规则意识 学习意识 小中见大 加强体验 善于接受批评 不夸大学生的错误 41.班级管理模式有哪些? 1、班级常规管理2、班级平行管理3、班级民主管理4、班级目标管理 42.国外中等学校课程改革理念的趋势。 43.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泰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他于1944年出版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的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44.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征。 1、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进步,动态发展2、教学评价应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3、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45.结合教学实际说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 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7、掌握复习的量 46.简述一节好课的标准。 答1、要是学生的注意力集中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3、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4、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47.什么是课程?课程的具体表现的形态 答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极其进程与安排 形态: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4、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性课程5、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6、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48.课程的基本要素,内容 一、课程的要素 课程主要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四个要素组成。 二、课程内容 1.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 2.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 3.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49.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简答} 答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与应试教育相对应。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方面的辨证统一协调发展,文化素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50.素质教育的内涵{简答},素质教育的意义 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育 意义:1、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2、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3、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5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答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 52.新课程下的教育观念 53.课程评价的类型(了解) 54.简答:现代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综合评价,应注重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得到多元化5、注意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 55.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56.谈谈新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有何意义? 自主、合作、探究 57.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答方式:整体性生成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 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58.简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
本文档为【教育的社会属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