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超重与失重

2019-08-20 30页 doc 47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超重与失重《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 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 于龙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超重失重现象的本质,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原因。 (2)掌握根据加速度方向,判断物体的超重与失重现象。 (3)知道完全失重状态的特征和条件。 (4)能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经历观看实验、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过程,观察并体验超重和失重现象,完成物理知识的构建...
超重与失重
《超重与失重》教学 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 于龙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超重失重现象的本质,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原因。 (2)掌握根据加速度方向,判断物体的超重与失重现象。 (3)知道完全失重状态的特征和条件。 (4)能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经历观看实验、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过程,观察并体验超重和失重现象,完成物理知识的构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领略物理思维方法在探究、分析推理过程中的作用。 (2)养成尊重事实,严谨的实验态度。 (3)通过合作实验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养成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和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超重和失重的现象。 【教学资源】 若干弹簧测力计和砝码,纸带,学生学习单、多媒体。 【教学设计思想】 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积极营造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情景。挖掘“超重和失重”知识载体所蕴藏的物理学思想和方法,为了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设计了四个活动,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在课堂活动上,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感知现象,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探索获得超重和失重的知识。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电梯实验,从格中分析得出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并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超重和失重现象,以此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实验展示: (1)称重实验: ●邀请两名同学上台。 ●请其中一名同学站在体重秤上,迅速下蹲、迅速站起。 ●另一名同学观察体重秤示数变化。 (2)提纸带实验: 纸带下挂一重物,迅速提起,纸带断裂 思考:体重秤的示数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思考:纸带为什么会被拉断? 用一个学生参与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二、探究活动 (一)学生自主探究 提问: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 引导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 强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显示的是拉力的大小。 钩码 运动状态 弹簧秤 示数变化 钩码静止 缓缓上升 缓缓下降 突然上升 突然下降     实验:如图所示,在弹簧秤下端挂一钩码,仔细观察钩码静止时、缓缓上升、缓缓下降时、突然上升和突然下降时弹簧秤示数的变化。将实验现象填入下列表格。 归纳总结:钩码静止时、缓缓上升、缓缓下降时弹簧秤读数基本不变; 突然上升时,弹簧秤的读数变大; 突然下降时,弹簧秤的读数变小 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乐于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初步知道超重和失重的概念。 超重: F(拉)/F(压)>G 失重: F(拉)/F(压)mg F(压)>mg 失重: mg-F=ma F=mg-ma F
设计】 超重和失重 (一)概念 超重:F(拉)/F(压)>G    失重:F(拉)/F(压)mg                    Fmg              F(压)
/
本文档为【超重与失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