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教育心里学测试题

2017-12-19 50页 doc 104KB 11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4457

暂无简介

举报
教育心里学测试题教育心里学测试题 择题 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问大致为(C)。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B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3((D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4(60年代初,A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
教育心里学测试题
教育心里学测试题 择题 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问大致为(C)。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B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3((D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4(60年代初,A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 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A(布鲁纳 B(桑代克 C(皮亚杰 D(廖世承 5(在教育心理学看来,(C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研究所不能忽 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评价/反思过程 6(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A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D(信息论 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A )年。 A(1879 B(1897 C(1789 D(1798 8((B )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9(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是A )。 A(测验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谈话法 10(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是(D )。 A(观察法 B(谈话法 C(实验法 D(问卷法 、多项选择题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ABCCDE)。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BC )。 A(如何学 B(如何教 C(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D(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E(如何管理学生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ABCE )。 A(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D(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疾病 E(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学生这一因素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AE )。 A(群体差异 B(年龄差异 C(性别差异 D(学习方式差异 E(个体差异 5(心理学研究的具体任务包括(ABC )。 A(描述和测量 B(解释和说明 C(预测和控制 D(探索和发现 三、填空题 1(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学课程。 2(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_环境两部分,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和社会文化背景 等。 3(布鲁纳在1994年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 作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 4(评价和反思过程 _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5(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中的一种。 四、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 2(学习过程 3(自然实验法 4(教学过程 五、简答题 简述教师在学与教过程中的地位。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这方面主要涉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敬业精神,教学风格。 六、论述题 试述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1初创阶段,2发展阶段3完善阶段4成熟阶段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略。 2(B[解析]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中可看出该研究方法为观察法。 3(D[解析]教学媒体是教学中具有独特意义的因素,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4(A[解析]成熟时期西方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5(C[解析]教学环境关系到学生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对学生认知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它是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畴。 6(A[解析]在成熟时期,人本主义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7(A[解析]1879年w?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一事件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8(B[解析]四方面有各自的研究范畴,主动性研究是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过程;反恩性研究是研究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合作性研究是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学与教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社会文化研究是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 9(A[解析]测验法是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 10(C[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解析]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主要包括五种要素,分别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2(ABC[解析]略。 3(ABCE[解析]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中主要体现为帮助教师了解问题、预测干预学生,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和为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方向。 4(AE[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它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即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属于群体差异,而学习方式的差异属于个体差异。 5(ABC[解析]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质和规律。具体来说,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三个方面。 三、填空题 1(教材课程 2(社会 3(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 4(评价,反思过程 5(应用 、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我们通常所说的是狭义的教育心理学,它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3(自然实验法:就是在自然的情况下即教育情境下创设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4(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五、简答题 [答案要点]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这是教师心理研究的主要问题。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蜿蜒曲折的过程,从最初的被附庸于普通心理学或被融合于发展心理学,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l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这一时期特点:著作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40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等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这一时期的特点:出版书目的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内容大多取自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等各科心理学。只有学习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可以说,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变化。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60年代初,由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美国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研究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条件做了大量的研究。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 善,内容越来越丰富。随着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加之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刻影响, 人们对学习的概念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学习和教学过程及其条件也研究得越来越深入细致,教育心理研究越来越注重为教学实践服务,发展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模式。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十几年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此外,80年代后期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4(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 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实施机构和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可以将教育的形态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 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的教育形态。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划分的教育形态。按照教育的实施机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种教育形态在实体化教育产生以后,就同时并存于不同的社会之中。 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根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划分教育的形态,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 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2(教育具有原始性; 3(教育具有同一性。 (二)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 1(学校的产生 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第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第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第三,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 第四,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第五,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第六,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三)现代教育形态 1(现代教育的特点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2(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一,教育终身化。 第二,教育社会化。 第三,教育生产化。 第四,教育民主化。 第五,教育国际化。 第六,教育现代化。 第七,教育多元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的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二)普通教育学的任务 1(教育学的理论建设; 2(教育学的实践运用。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汇集了他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墨翟(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67)以“兼爱”和“非攻”为教,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认为“亲知”“闻知”和“说知”是获得知识理解的三种主要途径,强调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道家则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主张加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有相当丰富的教育思想,可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主张通过寻求确定知识来建立价值标准,他肯定人人都有自求真知的能力,因此,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的思想。问答法的步骤是:(1)苏格拉底讽刺;(2)定义;(3)助产术。柏拉图的教育学思想散记在他的哲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他以“理念说”为核心,建立了一整套包含形而上学、价值论及知识论的哲学系统。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他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他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即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 古罗马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anus 35,96)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就是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被人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在1632年写成、1657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杜威1916年出版的《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不但提出了一系列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念,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学校即社会”。 3(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 凯洛夫(N(A(Kaiipob,1893,1978)主编的1939年出版的《教育学》。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1956年以来,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B(S(Bloom,1913,)提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和“掌握学习”理论。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每类目标又分成不同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196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J(S(Bruner,1915,)《教育过程》在这本著发表了他的作中,他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强调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重要性。 1970年,法国的保尔•朗格朗(P(Lengrand,1910年)写成了《终身教育引论》一书,提出了“终身教育”(针对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针对学历社会)的概念。 自1972年以来,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把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即整体性原则、相互联系原则、有序性原则、动态原则,创造性地在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研究中加以具体化。 1975年,苏联出版了心理学家、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一书。详细阐述了他的实验教学论体系,系统地叙述了学生的发展进程,介绍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在对教学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之后,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三)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1(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 2(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 3(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1)类比方法、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 (2)比较方法与分类方法; (3)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 (4)系统方法; (5)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2(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2)文献法;(3)调查法;(4)实验法;(5)比较法;(6)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一)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具体说来,统治阶级主要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实现这种领导权的:(1)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2)利用经济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3)以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 (二)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三)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 (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一)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二)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三)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一)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1(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2(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 (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四)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的决定作用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三)人力资本理论 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第四节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界说 (二)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三)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2(学生文化的特征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5)学生文化具有生成性。 五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含义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二、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 教育学上所指的个体的发展,主要指儿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一)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二)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 决定的。 (二)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 等。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 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主要有遗传素质、成熟机制、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遗传的概念 (二)遗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地位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成熟的概念 (二)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环境的概念 (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教育对人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潜力的发掘; 3(教育对人力量的发挥; 4(教育对人个性的发展。 二、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3,17岁 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6,20岁的青年,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二)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总的说来,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 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一)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二)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高中阶段是中学期间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也是青年体质增强的时期,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责任。 第四章 教育的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 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 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简而言之,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规格。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 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 发挥以下作用实现的: 1(导向作用; 2(协调作用; 3(激励作用。 4(评价作用。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一)国家的教育目的 (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它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是可以测量的(但不能测量目的。 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1(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 2(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3(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三、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 2(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客观需求和创造的可能条件。 3(提出和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历史上教育目的的演化 (一)古代的教育目的——儒家教育目的 我国古代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做官。 (二)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目的及其演化 二、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1(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 2(具有思想感情; 3(具有个性特征。 (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 2(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2(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对学生社会地位的传统认识 从整体上没有真正认识儿童个性的独立存在价值。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1)学生身份 (2)学生的法律地位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青少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1)人身权;(2)受教育权。 3(学生的义务 在教育法规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二节 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的职业特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类文化的传递者;2(人类灵魂的工程师;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 究者角色。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 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1)新的教育观;(2)新的学生观;(3)新的教育活动观。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1)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交往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学科研究和教育研究的能力。首先,应有学科研究的能力。其次,要研究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研 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和教法。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1(积极乐观的情绪; 2(豁达开朗的心胸; 3(坚忍不拔的毅力; 4(广泛的兴趣。 (四)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 3(团结协作精神; 4(良好的道德修养。 第三节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发展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 度。 (二)师生关系的发展 第一阶段:以德国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视教师为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主宰人物, 学生成了被动的容器,由此形成了教师中心说。第二阶段:以美国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竭力弘扬学生主体论,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只是“向导”,这就形成了学生中心说。第三阶段:以前苏联和我国一些教育家为代表,认为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统一的,便有了主导主体说。 二、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指导、引导学生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三)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 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三、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六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一般概念 二、课程的分类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一)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所谓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 所谓地方课程,就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所谓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二)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三)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为分科课程。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 (四)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三、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知识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第二节 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1(教育目的 它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 2(培养目标 它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所以,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概括性的程度不同。 3(课程目标 它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第一,时限性,第二,具体性,第三,预测性,第四,操作性。 4(教学目标 它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它具有这样几个特征: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教学目标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教学目标具有灵活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1(对学生的研究 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教育者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2(对社会的研究 对社会的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课程领域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把社会生活划分为若干有意义的方面,再分别对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泰勒介绍的一种可行的分类是:?健康;?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公民。 3(对学科的研究 学校课程毕竟是要传递通过其他社会经验难以获得的知识,而学科是知识的最主要的支柱。 (三)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2(过程——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课程设计是指那些经过精心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总的来说,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合目的性; 2(合科学性; 3(合发展性。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1(确定教育目标; 2(选择经验; 3(组织经验; 4(评价结果。 (四)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教学计划 (1)教学计划的概念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强制性。二是普遍性。三是基础性。 (2)教学计划的构成 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点鲜明。 在基本内容上,主要是指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我国中小学课程中科目的设置大致包括六类:一是语文、数学等基础性科目;二是思想品德教育科目;三是社会基础知识科目;四是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科目;五是体育、保健、艺术审美科目;六是劳动技术教育科目。另外,还有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科目。 课时分配包括各学科的总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或学期)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我国学校一般均为秋季招生,一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学期之间有寒假或暑假。 2(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的概念 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的构成 课程标准一般由以下基本部分构成:一是说明部分,二是本文部分。 3(教科书 (1)教材与教科书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2)教科书的作用 第一,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第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第三,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第四,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3)教科书的编写 第三节 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一、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课程实施的结构 课程实施作为一个动态的序列化的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至少要考虑七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 第二, 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第三,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第四,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第五,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 第六,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安排课程表 通常情况下,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 第二,迁移性原则。 第三,生理适宜原则。 2(分析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 力、能力和体力。第三,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特性:?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个方面 因素的影响:第一,基础因素。第二,内部因素。第三,外部因素。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 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教学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在对教学单元进行规划时,需要对教学单 元中的主要原理、主要概念、技能、态度、诊断性测验和评价等方面加以考虑。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三)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 2(教师的特征; 3(学校的特点; 4(校外环境。 二、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 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二)课程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1(课程评价的目的 (1)改进课程; (2)改进教学。 2(课程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2)修正功能; (3)决策功能。 (三)课程评价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与访谈 3(纸笔测试 4(表现评估 (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要点 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3(建立旨在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第四节 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2(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3(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二、近年来我国中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主要弊端 1(课程管理僵化 2(课程结构不合理 (1)科目设置太多; (2)重学科课程; (3)重必修课; (4)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 3(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1(课程功能转变 2(课程结构改革 3(课程内容改革 4(课程实施改革 5(课程评价改革 6(课程管理改革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第七章 教学(上)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在教育目的规范下,学生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 基本技能,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 教学作为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 三、教学的任务 (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1(发展学生的智力; 2(发展学生的体力; 3(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一)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条件。 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形成清(晰的表象和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感性知识的基础并 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 第二,理解教材,形成科学概念。 理解教材可以有两种思维途径: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二是从已知到未知,不必都从 感知具体事物开始。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要注意以下几点: (I)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2)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 (3)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二)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使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二、教学方法的概述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 互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第一,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第二,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第三,学生特点;第四,教学时间、设备、条件。第五,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三、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根据中学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有: 1(师生之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的互动和联系加强;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逐步增加; 3(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相互配合。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从教育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最有影响力、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四类: (一)发现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步骤的教学方法综合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被称为“问题——发现教学法”。“问题——发现法”的一般步骤包括四个环节:(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 (2)教师提供结构性材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3)学生验证假设,交流初探成果;(4)得出原理或概念,并检验假设。 “问题——发现法”有如下特点:(1)教学的任务是要求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获得经验和知识,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2)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和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学中仍处于主要地位,教师处于辅导地位;(3)教学方法以学生独立探究和作业为主,教师的讲授、指导,学生的阅读、练习仅为学生的独立探究服务。 “问题——发现法”的优点如下:(1)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能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习惯与能力;(3)教学中多采取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便于因材施教;(4)获得的经验和知识教是通过自己探索得来的,故容易理解、便于记忆。 “问题——发现法”存在的局限:(1)因强调学生的独立作业和探究而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对教师的要求高,教师除了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程序教学 1(程序教学的起源 1926年普雷西设计了一种自动教学机器,50年代斯金纳设计了使用教学机器的程序教学和只用程序教材的程序教学。60年代后,许多国家都进行了程序教学的研究。 2(程序教学的分类 根据程序化教材的载体来分,程序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机器教学,指通过机器呈现程序化了的教材;第二,课本式程序教学,指通过课本呈现程序化了的教材;第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指通过电子计算机来呈现程序化了的教材。 根据程序化教材的结构形式来分,程序教学可分为直线式程序、分支式程序。 3(程序教学的特点 (1)教材编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接受能力和学科的知识体系、内在逻辑结构。(2)学习时学习者手脑并用。(3)能及时地反馈学习结果,便于自我调节,掌握学习速度。 4(程序教学的优点 (1)目的要求明确,便于学生掌握预定的系统知识与技能;(2)便于学生个人学习,适应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能及时强化学习的动力。 5(程序教学的不足 (1)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习惯;(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较少。 (三)范例教学 1(范例教学的起源 范例教学是20世纪50年代德国的瓦?根舍因首创。 2(范例教学的特点 (1)体现了基本性。(2)体现了基础性。(3)体现了范例性。(4)较好地体现了四个统一。 3(范例教学的优点 (1)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结构体系。(2)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便于因材施教。(3)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广泛地迁移和运用。 4(范例教学的局限 (1)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迅速,难于准确把握学生将来所需要的知识。(2)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暗示教学 1(暗示教学的起源。 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医学和心理学博士卢扎诺夫首创。 2(暗示教学的优点。 (1)有利于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从事学习活动。(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潜能参与学习,特别是传统教学不容易注意到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3(暗示教学的局限。 (1)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和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教学中还要求合理利用音乐、舞蹈、戏剧等单项或综合艺术形式进行配合,势必要求教师要有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2)准备比较烦琐,对环境要求较高,特别是诱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外部环境设置难度在。(3)推广的难度较大。 第八章 教学(下)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备课 (一)钻研教材; (二)了解学生; (三)制定教学方案。 1(学期(或学年)教学方案; 2(课题(单元)教学方案; 3(课时教学方案(课案)。 二、上课 (一)课的类型与结构 1(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指依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教学任务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另一种是根据教学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环节及各环节展开的程序、时限及相互关系。一般来说,综合课大体上由如下五个环节构成。 第一,组织教学。 第二,检查复习。 第三,掌握新知识。 第四,巩固新知识。 第五,布置课外作业。 (二)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下列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同时要精练、典型; 2(作业的分量、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应要求明确; 4(对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和讲评。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具体说来,这些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及时复习功课,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2.了解学生独立作业和自学的情况和学习条件。 第三,查明学生未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第四。与家长联系,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二是做好对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辅导工作。具体工作包括如下几方面: 1.对优秀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鼓励他们拓展学习的深度、难度。 第二,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第三,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让学生们相互帮助、相互提高。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一)测验与目标 测验是要考查教学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所谓教学内容的目标是指学科中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的知识 等,行为和发展的目标是指心理操作和身体发展方面的目标。 (二)试题类型 在目前常用的测验中,试题类型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供答型试题要求学生对出题者编制的问答题、解答题 作出答案。选答型试题要求学生对试卷提出的若干答案中挑选出正确的答案。 (三)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是指一个测验在对测验对象进行多次测量后,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 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中试题的难易程度。 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学生的不同水平的区分程度。 (四)评价 评价是指教师根据测验分数、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学习行为和优劣或价值作出判断。 第二节 教掌组织形式及其演变 一、个别教学制 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育学组织形式一般都是个别教学形式。 二、班级授课制 (一)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大教学论》。该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到19世纪中叶;班级授课制已成为西方各国教育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二)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第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班级授课制也有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同时,班级授课制大多采用分科教学,过于强调书本知识。最大的弊端是容易肢解知识的整体性,容易理论脱离实践。 三、分组教学制 (一)分组教学制的主要类型 1(外部分组 外部分组是指学校打破按年龄编班的传统习惯,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或学习成绩编班进行教学。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 2(内部分组 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排的班级内,再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来编组进行教学。内部分组也分为两种形式,即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进行的分组和根据不同教学方法和媒体进行的分组。 (二)分组教学制的优缺点 分组教学的优点在于它能较好地照顾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第一,对学生能力和水平的鉴别不一定科学,却要按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第二,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大,被分到所谓快班或实验班的学生容易骄傲自满,被分到所谓慢班或普通班的学生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第三,在分组教学的问题上,家长、学生、教师与学校的意见很难达成一致;第四,由于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为了确保学生在分组教学中能受到恰当的教育,分组就必须经常进行,情况一变就得重新分组,教育管理上比较麻烦。 四、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创,后来经过他的学生克伯屈改进后在全国推广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教学组织形式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强调依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兴趣,组成以学生生活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单元,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在生活情境中确定学习目标,并制订工作方案,根据方案进行各种实际活动,并检查工作结果,学生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能力。 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帕克赫特于1902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阶设。它强调以各科作业室代替教室,作业室按学科性质设置教学用具,由1,2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学习内容由老师按月安排,各科教师与学生签订每月的“学习”,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做一个月的作业,并把它公布在作业室内;学生与教师、同学研究讨论,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学生履行当月“学习合同”,并经过考试及格后才能与老师续签下个月的合同;教师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进度记载在学习手册上。每天上午9点15分至13点为学习时间,下午为游戏时间。 三节 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 (一)对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解 教学策略是指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方案。即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教师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二)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综合性; 2(操作性; 3(灵活性。 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一)内容型策略 内容型策略是指教师围绕学习内容这个中心,所形成的教学策略。 内容型策略具体说来可以分为:结构化策略的问题化策略。结构化策略强调知识结构,主张在教学内容上削枝强干,学生主动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还可以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等。 问题化策略强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主张学校教学应当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内容。 (二)形式型策略 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肯普根据教学过程中的人数多少,将形式型策略分为以下三类:即集体教学形式,个别学习形式和小组教学形式。而英国教育技术学家波西瓦尔则根据教学过程中以什么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将形式型策略分为以下两种基本类型:以教师、学校为中心的策略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 (三)方法型策略 方法型策略就是指以教学方法和技术媒体为中以的策略,它包括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 (四)综合型策略 综合型策略是指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其一是结合行为主义与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教师主导取向,或称指导教学,其基本要点是:从过去的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新的认知,教师系统地讲解学习内容,及时练习评价与反馈校正。其二是体现人本主义与认知结构理论的学生自学取向,其要点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地发现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追求新知,寓求知于生活实践的教学活动。 第九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意义、目标和内容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级影响的教育活动。从形式说,德育通常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等,从内容上说,一般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政治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以及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目标 (一)什么是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 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二)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三)我国中学德育目标 1(我国中学阶段具体德育目标要求 根据我国政府对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调整,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目标摹求主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道德知识的传授和道德能力的培养。 2(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2)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3)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4)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 (5)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6)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厨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7)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 3(能力方面 (1)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2)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培养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3)逐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4)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5)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6)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具有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4(知识方面 (1)了解和掌握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2)知道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3)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 (4)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德育内容 (一)确定德育的内容的依据 1(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 2(学生的年龄特征。 3(时代特征和学生品德实际。 (二)中学德育的内容 1(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主要是指按照国家特定的政治观和社会对公民的一般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法制教育及社会行为规范的教育。其内容主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国家的政策法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等。 2(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主要是指关于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其具体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革命传统和革命理想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等。 3(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主要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培养及社会公德的教育。其具体内容包括:道德知识教育,审美情操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道德思维能力及道德信念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 4(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为杜绝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发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激励性原则。 (2)预防为主的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4)愉悦性原则。 (5)支援性原则。 相关内容: 一、德育过程的含义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 二、德育规律 (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 在德育过程中,它们是相互作用的,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 (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发展的 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特点 (1)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3)对象的有限性。 (4)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德育过程的最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转化,最根本的是受教育者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 (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德育原剡 (一)德育原则的概念 (二)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导向性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为导向,指导学生形成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做到: (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3)学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我国现行的方针政策、工作总任务和德育总目标的要求。 2(正面教育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教育者以说理疏导的方式,来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 (1)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 (2)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 (3)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 (4)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 3(知行统一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培养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和谐发展的德育原则。 (1)联系实际,讲清理论。 (2)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分析、评价、解决实践中的德育问题。 (3)教育学生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4(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把尊重、信任、爱护学生与合理、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1)要尊重、信赖、爱护学生。 (2)要根据学校德育任务和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合理的、明确具体的、序列化的德育要求。 (3)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5(因材施教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实际出发,根据其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确定德育内容,选用德育方法和形式来进行针对性教育的德育原则。 (1)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承认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性和差异性。 (2)要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品德现实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切忌采用成人化、一般化的做法。 (3)要从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德育。 6(教育的一致性与连续性的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使各种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地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的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 (1)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 (2)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3)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 二、德育的途径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社会实践活动; 5(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 一)认知模式 1(理论假设 (1)道德发展论 ?道德发展是学习结果,这种学习不同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道德的发展有赖于个体的道德自主性。?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2)道德教育论 该模式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其次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 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 (1)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 所谓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 (2)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 引入性提问的策略把师生引进对道德争端的讨论,并不断地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 (3)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提问 有四种深入提问的策略:升华性问题、突出相邻阶段的论点、澄清与总结、角色扮演问题与策略。 3(简要的评论 (1)认知模式的缺陷 ?太过于强调认知力的作用,忽视了对道德行动的研究,而后者对德育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强调了道德判断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作用;?阶段理论有缺陷;?在批评传统德育靠机械重复训练的做法时却完全排斥了道德习惯的作用。 (2)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该模式的特色在于:?提出以公正观发展为主线的德育发展阶段理论,通过实际研究,作出了完整的理性阐述;?建构了较为科学的道德发展观,提出智力与道德判断力关系的一般观点;?通过实验建立了崭新的学校德育模式,如新苏格拉底德育模式、新柏拉图德育模式等,提出课堂道德讨论法、公正团体法等一系列可操作性德育过程,重新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和学校德育的功能。 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科尔伯格对于道德判断发展六个阶段的界定未必合乎我们的国情,但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总的说是可信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应不断对科尔伯格的研究进行修正;?发展性原则在我国学校的知识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但在德育上还没有更多的研究和展开;?我国学校在系统地传授道德知识方面颇有心得,但在提高学生道德思维能力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体谅模式 1(理论假设 (1)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 (2)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3)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 (4)教育即学会关心。 2(围绕人际一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 (1)设身处地 设身处地的目的在于发展个体体谅他人的动机。 (2)证明规则 证明规则的一般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机会,“以设法解决当他们试图取得成年人的地位并在与其他成年人平等的基础上生活和工作时发生的各种常见的问题”,具体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全的同一性意识,并把自己视为对自己的共同体作出贡献的人。 (3)付诸行动 付诸行动的目的在于:如果是你,“会怎样做?”的问题。 3(简要评论 (1)体谅模式的理论上的缺陷 ?麦克费尔对于青少年学生的需要和特点的描述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但关于道德感染、道德表率、观察学习和社会模仿的观点又有明显的行为主义倾向。 ?麦克费尔关于青少年期是人生“社会试验期”的假设,暗示《生命线丛书》只适用于中学德育,这套教材本来是为中学设计的。但实践证明,它也十分适合于小学德育,这一方面表明该丛书生命力强,另一方面表明麦克尔的理论假设不可靠(也许人生的“社会试验期”早在少年期来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2)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体谅模式的特色在于: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一社会问题的各种可能反应;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社会问题可能遭到的种种困难,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提供一系列可能的反应,教师能够根据它们指导学生围绕提出的行动方针进行讲座或角色扮演的主题。 我国的一些学校正在开展这方面的试验和研究,体谅模式对于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有一定的启示。?如果把“学会关心”视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这个总的教育目的应当分解成层层推进的目标体系:从培养学生对他人需要、目的、利益的敏感性,到培养较为丰富的人际意识,直到培养比人际意识更为复杂的社会意识;?目标体系应当通过一套精心设计的、内容逼真的、包含人际一社会问题情境的教材体现出来;?应当与各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使用,大量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 来_6(班主任工作。 来 _源:考试)社会模仿模式 1(理论假设 该理论认为,学习并非刺激一反应(S——R)的结果,而是相当复杂的过程。为此,主张替代性学习概念,建立了观察学习的理论体系来说明个体对刺激的反应和对行为体系的建构。 2(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 (1)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 (2)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 (3)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 (4)榜样对品德的作用。 (5)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 3(简要的评论 (1)社会学习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 理论拼凑的痕迹还很明显,缺乏深入细致持之以恒的贯穿力;许多观点尚缺乏进一步的论证,一些实验的信度也尚存在疑问;在德育实验中缺乏具体的教育策略,很难在学校德育中实施,等等。 (2)社会学习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发展改革的启示 主要贡献表现在:?在吸收其他学派的基础上,发展了行为主义,使之对人的道德行为作出更合理的阐释,对德育工作有很大的意义;?在文化环境与人的道德发展的相互作用方面有重要的成果,系统论述了示范榜样对道德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影响道德行为的各种形式和途径;?自我评价和自我效能的理论给学校德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_教、班级概述 (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它通常由教师和一群年龄相近、知识水平相似并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和需求的学生以及环境组成,根据学校的教育目的,通过师生交互影响的过程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二)班级组织的发展 班级组织是历史发展的产物。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对象范围的扩大和教学内容的增加,这样适应大工业生产的班级组织应运而生。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从16世纪开始,在西欧一些国家创办的占典中学里出现了班级组织的尝试,运用班级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之后,全国各地的学校开始采用了班级组织的形式。 二、班级管理概述 (一)班级管理概念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手段,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汁 划、组织、协调、控制,建构良好的班级集体,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二)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师资格证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一、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二、平行管理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 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增强管理效果的管理方式。 三、民主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 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四、目标管理 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 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考第三节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第四节 班级与班集体的形成 一、集体的教育价值 (一)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二)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良好的班体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五节 班呈任与班级管理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二)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1(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 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三)班主任是处理班级入际关系的艺术家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一)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2)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群体关系 (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了解学生的方法 (1)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果表 等。 (2)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 (3)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1(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1)班主任要在班上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 (2)要定期联系任课教师。经常互通情况。 (3)调节各科教学负担,妥善作出全面安排。 2(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 (1)协助团队组织制订,班级工作计划与团队组织计划要步调一致。 (2)帮助团队组织贯彻、落实计划,为他们创造活动条件。 (3)帮助团队干部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 3(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
本文档为【教育心里学测试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