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纪录片赏析》课程大纲

2017-12-19 13页 doc 30KB 673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纪录片赏析》课程大纲《纪录片赏析》课程大纲 第一讲 什么是纪录片 什么是纪录片,当我们讲述纪录片时,这是首先遇到的问题。然而这是一个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难以回答的问题。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这是一个永远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定义或者标准答案的问题。但是这又是一个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直接决定我们看待纪录片的态度;还有如果在座的有谁想以纪录片为自己的职业生涯,那么这个问题决定着他(她)以后将要从事的这项工作的性质。 一、电影的长子 1、纪录片是电影中最古老的形式或者说品种,它和电影一起诞生;1895年,法 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世界上第...
《纪录片赏析》课程大纲
《纪录片赏析》课程大纲 第一讲 什么是纪录片 什么是纪录片,当我们讲述纪录片时,这是首先遇到的问。然而这是一个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难以回答的问题。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这是一个永远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定义或者答案的问题。但是这又是一个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直接决定我们看待纪录片的态度;还有如果在座的有谁想以纪录片为自己的职业生涯,那么这个问题决定着他(她)以后将要从事的这项工作的性质。 一、电影的长子 1、纪录片是电影中最古老的形式或者说品种,它和电影一起诞生;1895年,法 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纪录片” ——《工厂大门》。 2、纪录片documentary films起源于法文documentair,原为形容词,意为“具 有文献资料性质的”,后来兼具了名词的性质。 3、1926年,英国纪录片大师约翰?格里尔逊第一次对“纪录片”作出严肃的理 论性表述。那年,好莱坞派拉蒙公司发行了一部反映南太平洋玻利尼西亚群 岛土著人生活的影片《摩亚那》。格里尔逊在纽约《太阳报》撰文认为“这部 影片中对一个玻利尼西亚青年的日常生活事件所做的视觉描述,具有文献资 料的(纪录的)价值。”后来,他又做出进一步引申,认为“纪录片”特指那 些“对时事新闻素材进行了创造性处理”的影片,而“自然素材的使用”是 判定纪录片“至关重要的区别标准”。这成为对纪录片的经典定义。 二、西方理论界对纪录片的定义 1、 纪录片,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休斯敦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联合 1 编撰《电影术语辞典》~英文版~第28页。, 2、纪录片是这样一种电影形式:在这种形式中,电影制作者放弃了对影片制作过程的某些方面的某种程度的控制并以此含蓄地向人们昭示该影片在某种程度上的“真实性”和“可信性”。(罗〃C〃艾伦:《美国真实电影的早期阶段》~《世界电影》~1991年第3期~第201页。, 3、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对纪录片的思考: ……新闻片告诉我们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什么事情,而纪录片则告诉我们“什么原因”以及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对我们来说~纪录片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就是:在深入观察和表现事实的同时使之人物化~摆正特殊与一般~以及个人与整个运动之间的真正的内在关系。…… ……在纪录片中~剪辑是最困难的事。它并不仅仅是把一个个片断拼凑在一起就算了事。这是对不同的情感的剪辑~对各种情况下和气氛变化下不同的心理冲动的剪辑。…… ……多年来所有纪录片摄制者一直仔细考虑着这个加强纪录片的故事性的意见~这并不是随随便便让几个人故意在一部纪录片里反复出现的问题。构成故事的动机必须隐蔽得很巧妙~令人难以捉摸~否则干脆就不要故事。我认为纪录片中的人物化并不会迅速获得成功。它必须是电影手段的逻辑上必然的产物。,尤里斯〃伊文思:《摄影机和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第189—193页。, 三、深度阅读与讲解 指导学生对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一书中有关纪录片的论述进行深度阅读,并进行必要的讲解。有关论述分别见该书的第244—245页;255页;257页。 四、思考题 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特指那些“对时事新闻素材进行了创造性处理”的影片,而“自然素材的使用”是判定纪录片“至关重要的区别标准”。那么,你个人觉得纪录片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还有,美国电影理论家罗?C?艾伦认为纪录片 2 要达到真实性,需要放弃对影片制作过程中的“某些方面的某种程度的控制”,这与格里尔逊的理论有何关联,结合你所熟悉的纪录片作品,请撰文阐述你个人的看法。 第二讲 纪录片的光辉起点:《北方的纳努克》 1922年6月11日,弗拉哈迪摄制的影片《北方的纳努克》在纽约大都会剧院正式上映,一举大获成功。《北方的纳努克》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弗拉哈迪也成为纪录片的先驱,成为第一个享誉世界的纪录片艺术大师。 一、弗拉哈迪的生平与创作 弗拉哈迪的生平 被誉为纪录片之父的罗伯特?弗拉哈迪,于1884年出生在美国的密歇根。少年时代,他随父亲在加拿大一带进行探险和猎捕活动,后来入矿业学院学习采矿。1910年到1916年,弗拉哈迪为威廉姆?麦肯兹爵士所规划的一系列远赴哈德逊湾的探险充当向导。就在这些跟随麦肯兹爵士的探险活动中,有一次他下决心带上电影设备拍摄下他已经非常了解的那块土地以及那块土地上的人民。尽管拍摄下来的胶片意外地遭到了损毁,但这次经历却激励他最终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在遭遇了起初发行上的一些波折后,影片赢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赞誉。 弗拉哈迪经常亲自担当影片的摄影师,有时也参与剪辑。他制作的影片数量不多,但却为纪录片的许多原则提供了基本。约翰?格里尔逊和其他一些英国20世纪30年代的纪录片制作人在拍摄《工业化的英帝国》等影片中与弗拉哈迪有过合作,称许他是一位大师。在弗拉哈迪死后的20世纪60年代,像让?鲁什这批年青的法国纪录片创作者正是在弗拉哈迪的作品的基础上奠定起所谓的“真实电影”。 弗拉哈迪拒绝把纪录片当作工具,始终试图在影片中找到一种明晰然而诗意的图景,致力于在展示事物原貌与个人认为应当如何传达之间保持完美的平衡。 弗拉哈迪所实践的悖论美学似乎也指示着许多影片制作者的职业生涯之路:在艺术与商业之间的挣扎。因为拒绝在自己的艺术良知和影片的纪实方面做出妥协,弗拉哈迪的影片都是在各种各样的资金商洽下才得以完成的。《北方的纳努克》得到了法国雷维永皮贸公司的 3 赞助;《摩阿拿》(1926)获助于派拉蒙影片公司;《亚兰岛人》(1934)则由英国高蒙影片公司提供资助;《象童》(1936)由那个后来拍摄了诸如《第三种人》这些大量的《雷丁—格雷姆?格林的圣诞颂歌》影片的英国电影家亚历山大?柯达担任制片人;《土地》(1941)由美国电影协会和农业部支持拍摄;《路易斯安那的故事》(1948)则由标准石油公司出资制作。弗拉哈迪常常同他的制片人发生争执,自然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他好几次离职,不论是在影片开拍前还是在拍摄当中。无论是与W(S(凡?戴克共同拍摄《南海上的白色影翳》(1928)还是和F(W(默瑙拍摄《塔布》(1931),他最终都没有参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与奥桑?威尔斯的合作计划流产并被战时电影制作部解雇,就缘于他同弗兰克?卡帕之间的冲突,而后者正是这些部门的负责人。 弗拉哈迪在电影上的理想化实践,没有使他拥有收入丰厚繁华似锦的电影生涯,但却给他带来了那些虽然数量不多然而风格非凡的作品本身。1951年,弗拉哈迪在美国佛蒙特州去世。 弗拉哈迪的主要作品片目: 《北方的纳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1922) 《摩阿那》(Moana,1926) 《亚兰岛人》(Man of Aran,1934) 《土地》(The Land,1941) 《路易斯安那的故事》(Louisiana Story,1948) 二、《北方的纳努克》的艺术成就和巨大魅力 1、叙事的魅力 2、纪录片如何叙事 三、思考题 弗拉哈迪是如何把一部纪录片创造为一种引人入胜富于视觉张力的叙事体的,结合《北方的纳努克》、《路易斯安那的故事》中的经典片段,谈谈你的理解。 4 第三讲 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 吉加?维尔托夫是电影艺术史上最伟大和最富有创造力的天才。他的璀璨才华和浪漫激情交相辉映。作为一个远远走在自己所处时代前面的天才性人物,他提出了极有爆发力和创造力的“电影眼睛”理论。 一、维尔托夫的生平与创作(略) 二、“电影眼睛”理论 1、电影眼睛=事实的电影纪录=电影视像(作者通过摄影机看)+电影写作(作者用摄影机在胶片上写)+电影组织(作者剪辑) 维尔托夫认为这一方法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1)、对生活事实的系统纪录(可见的视觉材料);(2)、对纪录材料的系统组织(蒙太奇结构)。 2、蒙太奇结构:蒙太奇的“我看” (1) 、把摄影机从“复制”“目光短浅的肉眼”所见的混沌状态中“解放”出来,把从现场得来的各种散漫、单调的杂乱印象构建成一个有效的整体; (2)、选择主题;选择对主题最有效的观察角度;根据镜头质量和主题的需要,对各种可能组接的镜头段落进行选择。 三、“电影眼睛”理论的实践:《持摄影机的人》赏析(略) 四、蒙太奇的“我听”:《热情——顿巴斯交响》和《关于列宁的三支歌》赏析(略) 五、思考题 维尔托夫曾经说:纪录片就是“抓住现实的片断,将其有意义地结合起来”。结合“电影眼睛”理论,谈谈你对维尔托夫纪录片理论思想的看法。纪录片最面临着主观视角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有意义地”把客观现实中的“片断”结合起来,是否会破坏纪录片的“真实性”,这与维尔托夫本人的理论相矛盾吗, 5 第四讲 纪录电影的政治化 一、美化了的新闻片:《波将金号战舰》赏析 1、格里尔逊对《波将金号战舰》的赞美:一部美化了的新闻片。 2、爱森斯坦蒙太奇的魅力:如何将一个改造社会的政治理想具体转化为一 种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电影形式。 3、《波将金号战舰》的启示:如何赋予新闻以意义,如何赋予一个新闻事 件宏大的历史背景, 开拓现实的深度:格里尔逊的《拖网渔船》赏析(略) 二、 三、对贫穷的表达:布努艾尔的《无粮的土地》赏析(略) 第五讲 作为宣传品的纪录电影:里芬斯塔尔和她的作品 一、宣传的力量:《意志的胜利》赏析 二、在宣传与艺术之间:《奥林匹亚》赏析 第六讲 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 一、直接电影 “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 是由以纽约《时代》杂志的罗伯特?德鲁(Robert Drew)和理查德?利科克(Richard Leacock)为骨干的摄影小组创立的,开山之作是1960年拍摄的《初选》(Primary)。影片跟踪纪录了肯尼迪和汉弗莱竞选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活动过程,准确地传递出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德鲁和他的同事用这部作品完成了对于直接电影的一个集体声明:把影片制作者的操作行为严格地限制在最低的工艺范围内,使电影自身成为一种尽可能透明的媒体。 德鲁的电影理念源自他多年的摄影记者体验。他体会到,一张优秀的新闻照 6 片只有通过下列工作要素才能表现出来:1、首先必须在事发现场;2、把握住某个恰当的时机;3、找到合适的角度。而在拍摄现场只有精确地把握了这些基本要素,才有可能把事件的精髓捕捉下来。 直接电影树立的是一种基于经验主义的纪录观:把人的知识判断放置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人对外部世界的经验越是直接积累得越是充分,他也就越是接近事实的真相。在实际拍摄中,为了贯彻这些理念,德鲁和他的同事们执行了下列实践要素: (1)对现场事件进行跟踪拍摄,让所纪录的事件“自己说话”; (2)一般不采用事先拟订的拍摄脚本,反对用任何“导演”手段对事件的自然流程进行人为干预,严格杜绝在影片中对事件进行事过之后的搬演; (3)为了应对拍摄中的突发情况,在现场必须高度依赖摄影师的直觉,影片的主创人员必须在事先就一些拍摄原则达成方向性共识; (4)使用轻便摄影器材和颗粒较粗的高感胶片,在影像中向观众传达出一种有如身临其境的现实质感——这种未经修饰的质感是这类影片表达张力的基础; (5)用摄/录同步的技术纪录声/画不能分离的视觉细节来加强所纪录事件的说服力; (6)影片应向观众呈现一种敞开着多重可能的现实模式,以其开放的形态为观众的解读留下宽泛的自由度——因此,连篇累牍的解说词和旁白所提供的文字信息被认为会严重地干扰和限定观众解读影片的思维走向,所以应该完全弃绝不用或尽量抑制到最低限度; (7)直接电影比传统纪录片更要依赖后期剪辑,但在素材的组接方式上要尽量避免暴露剪辑的“观点”——影片的主题应通过素材自身的累积凸显出来;要尽最大可能抹去摄影机“在场”的痕迹。 直接电影的理念核心就在于努力使镜头前自生自灭的“事实”在影片当中进行“自我阐述”。他们依照这种理念拍出来的影片被人们称为“生活摄影机”(Living Camera)。 二、真实电影 7 与直接电影在方式方法上有诸多相似但又有重大分歧的是同时期在法国出现的“真实电影”(cinema truth,或译“真理电影”)。 发起真实电影的是法国人类学电影大师让?鲁什(Jean Rouch)。1960年他和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合作拍摄了《夏日纪事》(Chronicle of a Summer),试图发现在这一年的夏天巴黎人在想些什么。影片由在巴黎街头向路人询问“你快乐吗”的随意调查展开,纪录了每个回答者的反应,包括他们的想法、记忆以及对生活的谈论。鲁什和莫兰还将拍摄的结果拿给行人看,他们的评论——令人厌烦、实事求是、使人窘迫,甚至猥亵下流——所有这些也都组成了影片的一部分。影片的结尾是鲁什和莫兰在讨论他们的成果。这部几乎没有什么“行动”而主要由谈话构成的影片,探究个人的历史与心理,鼓励片中人物通过在摄影机前的表演来界定他们自己,正如鲁什本人所言:“这是一种在摄影机前面非常奇怪的坦白,此时的摄影机,我们可以说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扇通向外在世界的窗户。” 真实电影在理论上渊源于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却又有所发展,力图把真实引向深入。让?鲁什认为,摄影机应该成为能动的某种现实的催化剂——由于它的在场,可以诱发拍摄对象表现出有别于日常惯例的种种状态,这些行为是日常受限于社会规范的自我在特定条件刺激下的一种释放,因此是一种更为本质的存在。他批评直接电影的实践者在一定程度上把摄影机降低成了一种机械的纪录工具。在鲁什看来,真实电影的拍摄就是促成影片主体达到自我释放的一种实践,应该主动打破各种现实的遮蔽,在一种更加积极的意义上实现人和人之间的沟通。 三、真实电影的新实验:《夏日纪事》赏析 四、摄影机是“墙壁上的苍蝇”:直接电影的代表作《推销员》赏析 第七讲 伸向现实的录音筒:访谈纪录片 一、开口说话的当事人与口述历史:访谈纪录片的出现与发展 二、历史的证词:莱兹曼的《证词:大屠杀》赏析 8 三、风格化的虚拟:莫瑞斯的《细蓝线》赏析 第八讲 红色中国的记忆 一、安东尼奥尼的《中国》赏析 二、伊文思与红色中国 1、伊文斯的生平与创作; 2、伊文斯的《四万万人民》; 3、伊文斯《早春》赏析; 4、伊文斯的《愚公移山》。 第九讲 文献纪录片 一、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 二、文献纪录片 文献纪录片在国外通常被称为“汇编影片”(compilation film),指利用以往拍摄的资料片(有时辅以适当的新拍摄素材)编辑而成的纪录片。这类纪录片在中国国内发展为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纪录片,并成为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型纪录片。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电视台与中央文献研究室联合摄制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一批大型文献纪录片。其中1997年推出的《邓小平》将人物的命运和生命历程同中国现代历史的进程结合起来,在对事件的历史文献感的追求中,通过影像的“代言性叙述”,确立了文献纪录片的基本风格与范式,成为一部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 一般而言,文献纪录片的叙事和构成要素主要有事件亲历者的“口述历史”以及各种媒介所记载的历史影像、图片、声音、文字等几个方面。通过这些要素,纪录片的画面、解说在“代言性叙述”中再现出历史感,将影像的表述提升为文献资料。 9 第十讲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 1980年5月,17集的《丝绸之路》播出。这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由此开启了创作鸿篇巨制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先河。 1983年,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象征的长江走上电视荧屏,掀起了收视热潮与空前强烈的社会反响。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以浩瀚的、精致深沉的讲述,将长江两岸气象万千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文化、辞章典故糅合起来,既具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势,又具有舟人夜语的风韵与雅致。 此后,《话说运河》、《黄河》、《河殇》、《望长城》等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相继推出,成为纪录片黄金时代的代表性作品。 一、《话说长江》赏析 二、《故宫》、《台北故宫》赏析 第十一讲 影像的“见证”:反映现实生活的电视纪录片 一、《沙与海》赏析 二、《茅岩河的船夫》赏析 三、《龙脊》赏析 四、《德兴坊》赏析 五、《十字街头》赏析 六、中央电视台《见证》栏目的特色与纪录片创作 第十二讲 主流边缘的表达:独立制作的纪录片 一、何谓“独立制作的纪录片” “独立制作纪录片”的“独立”不仅意味着纪录片的非官方制作,也是一种创作观念与姿态的体现。段锦川就宣称“独立性精神”是“纪录片最本质的追求 10 之一”。 而这种“独立精神”具体而言,“一条是独立操作,一条是独立思想”。 独立制作的纪录片以个人化的叙述风格、前卫或实验性的艺术探索、草根立场的表达,实践着一种新型的纪录书写方式。而DV的兴起更进一步推动了这种对抗宏大叙事的个人化影像写作。 二、《八廓南街16号》赏析 《铁西区》赏析 三、 四、《铁路沿线》赏析 五、贾樟柯的《小山回家》和《公共场所》赏析 第十三讲 人类学电影和影视人类学 影视人类学(Visual Anthropology)这一术语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影视人类学是以影像与影视手段表现人类学原理,记录、展示和诠释一个族群的文化或尝试建立比较文化的学问。 1、雅克?贝汉《喜玛拉雅》赏析 2、德国、蒙古合拍片《哭泣的骆驼》赏析 3、《藏北人家》赏析 4、《摩梭人》赏析 5、《神鹿呀,我的神鹿》赏析 6、《牧笛》赏析 第十四讲 对苦难的关注和对现实的干预 1、《华氏911》赏析 2、《S21——红色高棉杀人机器》赏析 3、《打破沉默》赏析 4、《寻找阿富汗少女》赏析 11 第十五讲 纪录片的创作实践 一、纪录片的拍摄 二、纪录片的前期准备和后期制作 三、纪录片与“长镜头” 四、纪录片的解说词写作 推荐的参考书: 1、《世界电影史》,[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著,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4。 2、《世界纪录电影史》,[美]埃里克?巴尔诺著,张德魁、冷铁铮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3、《电视纪录片新论》,任远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4、《影视民族学》,[美]卡尔?海德著,田广、王红译,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5、《人类学电影》,王海龙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6、《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美]保罗?M?莱斯特著,霍文利、史雪云、王海茹译,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7、《感受经典——中外纪录片文本赏析》,侯洪等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8、《纪录与实验:DV影像前史》,曹恺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与中外观照》,石屹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2
/
本文档为【《纪录片赏析》课程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