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我国国债风险的再研究

2017-11-11 7页 doc 20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713593

暂无简介

举报
我国国债风险的再研究我国国债风险的再研究 我国国债风险的再研究 ?名家观察?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第11期 我国国债风险的再研究 ?宋涛唐德善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指标与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国债风险近年来的状况,还从 国民经济角度对我国国债风险进 行了再认识,得出了相关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国债风险;常规指标分析;主成分分析 近些年来,伴随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国债规模 迅速扩大,国内理论界对我国国债风险进行了大量研究, 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常规指标分析.(2)可持续性研 究.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国债风险 ...
我国国债风险的再研究
我国国债风险的再研究 我国国债风险的再研究 ?名家观察?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第11期 我国国债风险的再研究 ?宋涛唐德善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指标与主成分法分析了我国国债风险近年来的状况,还从 国民经济角度对我国国债风险进 行了再认识,得出了相关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国债风险;常规指标分析;主成分分析 近些年来,伴随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国债规模 迅速扩大,国内理论界对我国国债风险进行了大量研究, 主要有以下两种:(1)常规指标分析.(2)可持续性研 究.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国债风险 进行了综合研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防范国债风险的建 议. 一 ,国债风险的常规指标分析 1.国债负担率.1991年,2003年,我国国债负担率从 6.19%增长到18,7%,增长了202.1%.虽然目前我国的国 债负担率并不算高,但增速偏快,考虑到我国恢复国债发 行时间不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从中长期来 看,适当控制国债规模是很有必要的. 2.国债借债率.1994年,2002年,我国年度国债发行 规模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国债借债率 这一指标不断攀升,只是在2003年有所回落. 3.居民应债率.1991年,2003年,我国居民应债率都 低于10%,在6%左右波动,居民应债能力还有较大潜力. 4.赤字率.我国的赤字率在1999年以前一直都低于 2%,2002年达到最高点3.01%,2003年又降至2.5%,低于 国际警戒线3% 5.中央财政偿债率.1991年,2003年,只有1994年中 央财政偿债率在20%以下,为17.18%,其余年份都超过了 20%的国际警戒线,1998年为阶段最高点,达到了 48.10%,中央财政偿债能力不容乐观. 6.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1994年,1998年是我国中央 财政债务依存度快速增长的时期,1998年更是达到了顶 峰,为105.93%,此后才有所回落,但仍大大高于国际警戒 线30%,中央财政对国债的依赖较重. 7.债务支出收入比.我国的债务支出收入比1991年 来都在30%以上,1997年达到了阶段顶点77.45%,虽然 1998年,2000年有所下降,但2001年开始又重新回升.这 一 指标表明,我国国债收入的相当大一部分要用来偿还本 息,偿债压力不可忽视. 二,国债风险的主成分分析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已开始将相对成熟 的统计方法引入国债风险分析中.在此,本文采用多元统 一 28一 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来分析我国国债风险的总体水 平变化,分析时段为1991年,2003年.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思想:设某经济问题涉及P个指 标,这P个指标构成的P维随机向量为x=(xl,x2,…,xp). 对X作正交变换,令Y=UX,其中U为正交阵,Y的各分 量是不相关的,使得Y的各分量在整个经济过程中的作用 容易解释,这就使从Y的主分量中选择主要成分,剔除影 响微弱的部分成为可能,通过对Y的主分量的重点分析, 达到对原始变量进行经济分析的目的. 如前所述,主成分分析法的国债风险指标包括: 国债负担率S.,国债借债率S,居民应债率S,,赤字率s4, 中央财政偿债率S,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s6,债务支出收 入比S. 本文采用SPSS11实现这一过程.由计算结果,前两个 主成分的方差之和占总方差的比例为91.01%,已经基本 上保留了原来指标的信息,所以选前两个主成分进行分 析.根据前两个主成分的特征向量,得出其表达式: fl=0.958Sl+0.936S2+0.881S3+0.983S4-0.509S5+0.324 &-o.592S f2=o.141Sl+0.336S2+0.279S—0.127S4+0.769S5+o.846 S6+0.767S7 第一主成分保留了原指标60.70%的信息,由上式可 见第一主成分中S,S2,S,,s4的系数大于第二主成分对应 主要是国债负担率,国债借债率,居民应 的系数,所以, 债率,赤字率这四个指标的综合反映,它代表着宏观经济 总体运行状况对国债风险的影响. 第二主成分保留了原指标30.31%的信息,由E式可 见第二主成分中S,S,S的系数大于第一主成分对应的系 数,所以,主要是中央财政偿债率,中央财政债务依存 度,债务支出收入比这三个指标的综合反映,它代表着财 政收支状况对国债风险的影响. 综合得分: f=f60.7f1+30.31f2)/91.01 由综合得分f的变化趋势可以得出我国国债风险经 历了1991年,1993年的小幅波动.1994年,2002年的持续 增长后,2003年略有下降;从综合得分f的总体水平来看, ?2005年第11期?现代管理科学一名家观察 1998年以后我国国债风险都处于序列中偏高的水平. 1994年一1998年.我国国债风险总体上处于快速上升 的趋势,其中有降有升,总体小幅增长,f2上升幅度较 大,说明这一阶段我国的国债风险主要由财政因素带来. 1994年国家为了从上阻断财政赤字扩大直接引起中 央银行增发货币,并导致通货膨胀的渠道,颁布了《预算 法》,其规定财政赤字必须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并且中央 银行不能从国债一级市场上直接购买国债;1995年颁布 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又规定,中央银行不准向财政贷款, 国债成了弥补财政赤字的唯一途径,这样中央政府为了平 衡赤字不得不增发国债.这使得1994年起,我国国债发行 规模迅速扩大,加上我国国债期限结构又以三年期为主, 国债还本付息的压力凸现.1994年起.国家开始进行财税 体制的重大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的成功虽然使得中央财政 收入较快地增长,但国债还本付息额更快地增长使得中央 财政偿债率迅速攀升:快速增长的国债还本付息额也使得 债务支出收入比增长迅速,国债风险总体增长迅速.1998 年,国家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债规模迅速扩张,国 债风险进一步增长. 1999年一2002年,我国国债风险上升速度放慢,其中 总体上上升,f2总体上下降,我国国债风险主要由经济因 素带来.1999年一2002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尽管这以后中央财政收人持续增长.财政因素带来的国债 风险有所下降.但由于国债发行规模增长速度超过了国内 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国债负担率,国债借债率有所上升, 加上居民应债率和赤字率的小幅上升.国债风险总体上仍 然在增长. 2003年,fl和f2都出现了小幅下降,我国国债风险出 现了自1994年来的首次小幅下降,但仍高于1998年一 2001年的水平.这主要归功于国债发行规模增速的降低 和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财政状况的进一步改善.另一方 面,国债负担率,中央财政偿债率,债务支出收入比各指标 略有上升,偿债压力并未减轻. 三,国债风险的再认识 了解我国国债风险状况.为了更加全面我们将从国民 经济角度对我国国债风险进行再认识. 1.经济增长状况.按照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经济增 长状况是影响国债风险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增长迅速,财 政收支状况趋于良好.国家对债务的承受能力就高,国债 风险相对较小;经济增长缓慢,财政收支状况趋于变差,国 家对债务的承受能力就低,国债风险相对较大. 国内已有学者研究指出,若满足假设:国内生产总值 按照不变的实际增长率g增长,赤字率亦保持为d不变, ,国债的利息是用增加的税收 国债实际利率为r.当g>r时 来支付的,国债的规模在长期动态过程中将趋向一个稳定 值:d=d(1+g)/(g—r),不会产生国债风险.2000年一2003 年,我国的GDP增速都大于r.只要未来我国的GDP保持 良好增长,就会对国债风险有较强的防范能力(洪源). 2.居民储蓄状况.一般说来,具有较高储蓄率的国家 更容易吸收赤字,承受较高的国债规模.例如:根据 {OECDeconomicoutlookNo.77》的统计,意大利在1987 年一1993年,赤字率都在10%以上,但是该国的国民储蓄 率较高,都在20%左右,政府的新债依然得以顺利发行. 1991年一2003年,我国居民储蓄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 长率.2oo3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为103617.7亿元, 比2002年增长19.2%.居民储蓄的不断增长,有力地支撑 我国国债规模的扩大.考虑到我国近年来国内储蓄率都在 40%左右,即使按照世界银行的计算方法,考虑资源的浪 费,生态的恶化和环境的污染.近年来我国的真实所得国 内储蓄率仍然在30%左右.因此,我国国债发行还有一定 空间. 3.中央财政收入状况.1991年一1993年,我国中央财 政收入无论是从占GDP的比重,还是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来说都是偏低的.1993年中央财政收入甚至比1992年有 所下降,中央财政收入状况令人堪忧.1994年开始,我国对 财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实行了分税制和新的工 商税制,逐步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中央财政收 入占GDP的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人的比重都有 了大幅提高.2003年,我国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 10.12%.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54.64%.中 央政府财政收入状况的改善.增强了对国债的偿还能力. 四,结论 我国国债风险近年来处于序列中偏高的水 综上所述. 平,中央财政债务负担较重,但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居民储蓄增加,中央财政收入状况改善,这些有利因素都 会拓展我国国债增发的空间,我国的国债状况"机遇和挑 战"并存. 为此,防范和化解国债风险,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 加强税收的征收管理,减少税收流失,保证中央财政收入 稳定增长.(2)改进财政,强化财政监督体制,提 升中央财政支出效益.(3)优化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促进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首先,国债 投资要确保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和建设,如:南水北 调,西电东送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项目;其次,增加对教 育,科技,农业的投资,加大对西部大开发,振兴老东北的 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江新昶.论积极财政政策适时淡出的理论依据. 经济评论,2004,(3). 2.叶汉生,林桢.防范潜在财政风险,适度控制国债 规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4,(1). 3.曲智超.政府的隐性债务或有债务风险与国债政 策的可持续性.财政论坛,2004,(8). 4.孙敬水,朱云高.我国国债风险的实证分析.统 计研究,2000,(10). 作者简介:唐德善,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宋涛,河海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05—09—16. 一 29—
/
本文档为【我国国债风险的再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