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氢气还原氧化铜改进实验.doc

2017-10-11 8页 doc 63KB 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210

暂无简介

举报
氢气还原氧化铜改进实验.doc氢气还原氧化铜改进实验.doc 实验五:氢气还原氧化铜改进实验 20092401015 实验时间:单周周三上午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中一个典型的化学实验。传统的实验装置如下图(1),在大试管底部铺一层薄的氧化铜粉末,用酒精灯加热把金属还原出来。通过这个实验的展开,可以让学生能从表观上感受氢气的还原性。 但是,利用这个方法往往不能观察到亮红色。原因在于:一铜的状态是粉末状,细小颗粒因吸光较多而观察不到铜单质的光亮颜色;二由于部分氧化铜粉末接触不到氢气,在高温下容易转化为更稳定的氧化亚铜,呈砖红色。 为了让实验获得更...
氢气还原氧化铜改进实验.doc
氢气还原氧化铜改进实验.doc 实验五:氢气还原氧化铜改进实验 20092401015 实验时间:单周周三上午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中一个典型的化学实验。传统的实验装置如下图(1),在大试管底部铺一层薄的氧化铜粉末,用酒精灯加热把金属还原出来。通过这个实验的展开,可以让学生能从观上感受氢气的还原性。 但是,利用这个方法往往不能观察到亮红色。原因在于:一铜的状态是粉末状,细小颗粒因吸光较多而观察不到铜单质的光亮颜色;二由于部分氧化铜粉末接触不到氢气,在高温下容易转化为更稳定的氧化亚铜,呈砖红色。 为了让实验获得更准确的实验现象,我小组成员对“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进行改进,以期获得亮红色的铜单质。 图(1) 1 实验方案一: 1.1实验装置如图 图(2) 1.2实验原理: 1.3实验用品: 试管1支,干燥管一个,药匙一个,铜丝一条,棉花,酒精灯,硫酸(20%),锌粒 1.4实验步骤: 1.4.1如上图(2)组装好仪器,取一两头带橡皮塞的导管,将一个铜质燃烧匙穿 1 在一橡皮塞上。 1.4.2将一根约7厘米长的细铜丝绕在笔杆上卷成螺旋状。(螺旋状长约2厘米) 1.4.3抽动燃烧匙使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排尽仪器中的空气,同时将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变黑。 1.4.4将加热到变黑的铜丝迅速伸入到球形干燥管中上部,观察变黑的铜丝能否变成光亮的红色。 1.5改进原因: 1、氧化铜覆盖在铜丝表面,直接与氢气接触,避免生成氧化亚铜。 2、实验后铜丝可以回收利用,节约药品。 3、实验不需要加热氢气,降低实验的危险性。 1.6实验结果: 将燃烧灼热的铜丝伸进干燥管中,一段时间后仍然看不见亮红色。 1.7失败原因: 1.7.1主要原因是温度不够高。铜丝虽然已经灼烧至红热,但是在转移到干燥管中时仍有热量的损失,且伸进干燥管后,未参与反应的氢气同时迅速带走了热量,使铜丝的温度达不到反应温度。 1.7.2铜丝比较细,即使反应生成Cu覆盖表面,现象也不明显,且铜丝与氢气接触面积较少,降低了氢气的利用率。 2 实验方案二: 2.1实验装置: 图(3) 2.2实验原理: 加热 H + CuO ==== Cu + HO 22 2.3实验用品: 大试管2支,小试管1支,大小胶塞若干,细玻璃管2根,毛笔1支,氧化铜粉末,蒸馏水,酒精灯,细乳胶管,止水夹,硫酸(20%),锌粒 2.4实验步骤: 2.4.1将氧化铜粉末用蒸馏水稀释成糊状。 2.4.2用毛笔取糊状氧化铜,在小试管外壁上涂约2厘米长的氧化铜涂层,在酒精灯上烘干。 2.4.3将小试管装在大试管里面。 2.4.4将大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在氧化铜涂层的下方加热大试管,当氧化铜变色后,移去酒精灯,继续通一会气,待试管冷却后,取出小试管,观察有 2 没有亮红色出现。 2.5改进原因: 将氧化铜调成糊状,覆盖在试管表面,大大地增大与氢气的接触面积,且氧化铜用量非常少,可以节省加热时间和氢气的用量。 2.6实验结果: 第一次加热一段时间后,大试管在加热处断裂;第二次加热许久仍不见亮红色。 2.7失败原因分析: 1、第一次加热大试管断裂是由于氧化铜涂层没有充分烘干,当酒精灯加热大试管时,涂层上的水分蒸发,造成大试管内壁受热不均引起断裂。 2、第二次加热很久仍不见亮红色的原因还是主要在于温度不够高,由于隔着氢气加热,氢气从排气管排走的同时也带走热量。 3 实验方案三: 3.1实验装置: 图(4) 3.2实验原理: 加热 H + CuO ==== Cu + HO 22 3.3实验用品: 大试管1支,小试管1支,大胶塞,导管若干,毛笔1支,氧化铜粉末,蒸馏水,酒精灯,细乳胶管,止水夹,硫酸(20%),锌粒 3.4实验步骤: 3.4.1将氧化铜粉末用蒸馏水稀释成糊状。 3.4.2用毛笔取糊状氧化铜,在小试管内壁涂一层薄薄的氧化铜,在酒精灯上烘 3 干。 3.4.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在氧化铜涂层的下方加热试管,变色后,移去酒精灯,继续通一会气,待试管冷却后,取出试管,观察有没有亮红色出现。 3.5改进原因: 3.5.1经过前两个方案的失败,发现实验的关键在于能否达到足够高的温度。因此,本方案对方案二进行修正,将氧化铜涂层直接涂在试管底部,加热试管,热量隔着试管壁直接到达氧化铜。 3.5.2将氧化铜调成糊状,覆盖在试管底部,大大地增大与氢气的接触面积,且氧化铜用量非常少,可以节省加热时间和氢气的用量。 3.6实验结果: 试管底部出现明显的亮红色。如下图: 图(5) 3.7实验成功原因分析: 3.7.1成功关键一:温度达到足够高。隔着试管壁对氧化铜进行加热,温度升高很快。 3.7.2成功关键二:氧化铜涂层薄而覆盖面较大。涂层薄,氧化铜才能都接触到氢气,避免氧化铜高温分解为氧化亚铜,成砖红色;涂层覆盖面广,才能观察到一片明显的亮红色。 3.7.3成功关键三:涂层后要充分烘干水分。由于实验温度较高,而试管壁薄,若没有充分烘干水分,在加热过程中水被蒸发,可能导致试管底部冷热不均而破裂。 3.8实验不足之处: 3.8.1不足一:耗时过长。本实验若要在中学课堂演示,则时间最好控制在5分钟之内,但若要出现明显的亮红色,则起码要10分钟。因此,若要将本方法运用于课堂,则涂层还要更薄一些,且需要事先烘干氧化铜,以减少实验时间。 3.8.2不足二:粘附在试管壁上的铜难以清洗。实验结束后,若需清洗试管中的铜,则需要用王水去溶解,造成清洗困难。 3.8.3不足三:消耗较多的氢气。本实验加热前后都得先通氢气,但是并没有实现氢气的尾气吸收,导致较多氢气通入空气,造成污染。尤其在中学生都在做这个实验时,便有更多的氢气充斥着教室(或实验室),而实验需要加热,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教室和实验室的不安全隐患。 4 4 实验后的自我与评价: 本实验为中学的改进实验,实验内容都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在改进期间却遇到了不少的问题,经历了失败——失败——失败——成功,导致花了挺长一段时间才能改进成功。但是,也正正因为实验不容易成功,考验并培养了我们的反应能力和思考能力,让我获益匪浅。 本次实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尽管实验的方案是查阅文献得来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发现很多方法都行不通。因此,难得的不是查资料的能力,而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中学中如果需要运用到这个实验,对于方案三,为了保证实验时间不会过长,建议在上课前先将氢气产生装置组装好(最好是可以随开随停的装置),以及将糊状的氧化铜事先铺好在试管底部(为节省时间,氧化铜涂层必须尽量薄),并加热烘干好,这样能够节省时间。另外,为了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事先准备好两支已经铺好氧化铜的试管,实验后将还原后的试管及没反应的试管放在一起作对比,还可以将两支试管放在学生中传阅。 参考文献: [1]李德前.“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新.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4.14(71):33. [2]韩永辰.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教学仪器与实验.1994.6(1).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化学教育.1998.12. [3]邱春瑞 5
/
本文档为【氢气还原氧化铜改进实验.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