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1、物质的本质及其根

2017-12-04 15页 doc 33KB 8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5949

暂无简介

举报
1、物质的本质及其根1、物质的本质及其根 引 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是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即"两课")中的一门课程。"两课"的诸多课程围绕着"两课"的教育教学立足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总体目标有不同的侧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课的教育教学则重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智慧"。本教科书努力在这一方面体现一些新的特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 马克思从青年时期起就对哲学怀着浑厚的兴趣。他在写给他父亲的信中曾激情地宣告:"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1在1845年写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马克思...
1、物质的本质及其根
1、物质的本质及其根 引 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是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即"两课")中的一门课程。"两课"的诸多课程围绕着"两课"的教育教学立足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总体目标有不同的侧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课的教育教学则重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智慧"。本教科书努力在这一方面体现一些新的特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 马克思从青年时期起就对哲学怀着浑厚的兴趣。他在写给他父亲的信中曾激情地宣告:"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1在1845年写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马克思把实践引入哲学,强调: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方面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生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2从而实现了哲学的革命,创立了马克思哲学。然而马克思本人没有系统完整地论述哲学问题,没有写出具有自己体系的专门的哲学著作。 马克思在世时,尤其是逝世后,马克思的同时代人和后人,在研究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要求,阐述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没有源就无所谓流,但流决不是源。马克思哲学的创立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了,马克思哲学只有通过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哲学中与当代仍有意义关联的思想资源才向人们清晰地展示出来。马克思哲学只有与时俱进,即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获得活生生的生命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不是歪曲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而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高于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在世和逝世后,恩格斯对马克思哲学思想有过重大的阐述和发展。马克思哲学思想和恩格斯哲学思想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是最初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列宁主义哲学的新形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毛泽东思想阶段、邓小平理论阶段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阶段,相应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也经历了新的发展阶段。 传授是任何一种学说或思想得以发展的内在环节,这对于哲学的发展来说是如此,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说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授主要通过三种中介,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论坛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讲坛哲学"。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哲学思想包括哲学著作中的哲学思想和非哲学文本中的哲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曾经有过重大贡献的领袖人物确实留下了一些哲学的经典著作,例如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哲学编",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等;然而大量的哲学思想却通过非哲学的文本体现出来,例如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江泽民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如何做到"三个代表",》,等等。 1、物质的本质及其根本属性 哲学的物质概念是对宇宙的物质性所作的哲学概括,物质观是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核心。由于实践和科学水平的限制,人类的理论思维水平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样三种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形态。这种物质观在古代中国、印度、希腊都出现过。由于受当时生产力和科学水平底下的限制,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只限于直观的猜测,他们总是想在日常感知的范围内寻找万事万物的最初本原,因而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实体。这种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从物质世界本身寻找自然界的本原,否定上帝或某种精神是自然界的本原,从本质上坚持了唯物主义方向,具有积极意义。但这种物质观带有直观性和猜测性,缺乏科学论证,把万物的共性、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把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简单化了。因而,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是物质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种物质观把当时自然科学所揭示的物质结构最深层次的原子看作是组成事物的最小单位,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把物质的属性归结为原子的属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继承和发扬了朴素唯物主义从自然事物本身说明物质世界本原的观点,批判了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并且以当时的自然科学成就为依据,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克服了其自发的猜测的朴素性质,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但是,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共性与个性关系的辩证思维,这种物质观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它把在质上无限多样复杂的物质世界,仅仅归结为原子在量上的组合的不同,否定了物质在结构上的无限可分性,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个性)同哲学物质概念(共性)的区别,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在总结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是哲学物质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阶段。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随着自然科学水平的提高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对哲学物质观作了唯物辩证的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在总结自然科学和哲学新成果的基础上,对哲学物质范畴,作了唯物辩证的科学规定。他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0。列宁的物质定义,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本原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从而在哲学基本问题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 它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一切形态的物质及其特性都是可以认识的。从而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论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 它强调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从而,从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辨证关系上,科学地阐明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和区别,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彻底驳斥了唯心主义对唯物主义的攻击。 列宁的物质定义本身要求我们深入揭示"客观实在"的内涵,同时,有关"客观实在"的研究始终是当代科学和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当代科学的哲学的视野中如何准确、全面和深刻地理解"客观实在"。正是这一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同当代科学和哲学共同关心的课题联系起来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性,而且揭示了物质世界的辩证性,揭示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所谓运动,就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首先,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东西,因为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必然导致事物的不断运动,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演化和毁灭的历史。其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的主体是物质: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宏观物体,物理运动的主体是基本粒子,化学运动的主体是原子,生物运动的主体是蛋白质与核酸,社会运动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精神运动的主体是人脑。 辩证唯物主义在强调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的同时,并不否定静止状态的存在,但静止仅仅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因此,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则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的绝对性是指,一切事物都始终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运动的相对静止是指运动过程中一定范围的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时间与空间 物质是运动的,任何物质形态的运动,总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和占有一定的空间。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过程性和周期性。任何物质运动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种持续性表现为:一事物存在和一种运动过程进行的久暂,一事物和另一事物、一运动过程和另一运动过程依次出现的先后顺序,以及它们之间间隔的长短。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它只有从过去朝向现在和将来的一个方向。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任何物体都占有一定的位置,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空间就是表示物体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表示物体的体积、形态、位置和排列次序等特性的哲学范畴。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和上下、左右、前后的特定方位。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首先,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人们是依靠天体的周期性运动来确定年、月、日的。现在国际上统一采用以铯原子振动周期作为时间。空间是以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来度量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用竹竿、尺子等物体来丈量距离,测量位置。在天体研究中测量宏观空间时,则是用光的单位时间(光年)作尺度,在测量微观物体的空间时,则以电磁波或其他基本粒子的物质波的运动为尺度。现在国际上统一采用氪86气体的光波波长为标准(氪86气体的光波波长的165 076 373倍一米)。这就说明,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而且时间和空间也是不能分离的。 其次,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物质运动总要经历一定的时间,设想不经历时间的物质运动,则这种物质运动的速度就必须是无限大的,或者是不需要时间的,这是违背常识和科学的。现代自然科学表明,物质运动的速度总是有限的,即使是现代发现的物质运动中速度最大的光运动,每秒达30万公里,也经历着时间。许多基本粒子的寿命很短,有的只有一亿亿分之一秒,也还是有时间的。同样,物质运动也总是离不开空间的,不同空间相联系的物质运动也是不存在的。任何物体都有它的空间位置有一定的体积和形态。基本粒子尽管极其微小,有的直径只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也还是有一定的空间。 人类社会的实体存在形式是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它们是人类实践活动得以开展的两种具体形式。马克思说"社会时间是人类存在的最活跃的表现形式,它不仅是衡量人们生活的标准,同时也是衡量人类发展空间的标准"。一方面,社会空间是社会时间的凝结,任何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而这种空间结构又都是历史上人类活动的一种结果,有其历史感特征。另一方面,社会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人类的生活空间有向未来发展延续的可能性。正是在历史进程中,人类生活得以延续和更新。这在更高层次上证明了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性。总之,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承认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不可分割性,就必然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物质是不依赖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运动所固有的存在形式,自然也就是不 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人们的时空观念归根到底是客观实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 具有客观实在性的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不同事物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时间和空间因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相同。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不同的物质形态各自有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规定性和具体性。例如,欧几里德几何学认为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180度;19世纪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和德国数学家黎曼分别创立了不同于欧氏几何学的定理,认为三角形三内角之和可以大于180度,也可以小于180度。科学证明,这些几何学原理在它们适用的范围内都是正确的,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不同形态的空间特性的反映。现代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证实了时间和空间特性的可变性和相对性,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并用数学定理反映了它们之间内在的规律性。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分为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两部分。狭义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速度之间的变化关系,而广义相对论则揭示了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就空间而言,物体在低速运动状态下其空间变化极其微小,可忽略不计。但物体在做高速运动(接近光速)时,沿运动方向的空间就会缩小。就时间而言,高速运动状态下的时间持续变得缓慢。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设想,现代电影经常会以通过时间遂道回到过去作为表现题材。 把相对论用于引力场的研究,爱因斯坦又得出了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证明:物质体系的质量愈大,则引力场愈强,而强大的引力场会使空间发生弯曲,时间流淌变得缓慢。根据实验,当光线在真空中经过一引力场很强的质点时其传播速度变慢,同时光线发生偏移,这也正是当今科学界无法揭示"黑洞"之谜的原因之一(据说黑洞的质量密度很大,因而引力场很强)。 相对论深刻揭示了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时间、空间不仅同物质运动的速度有关,而且与运动着的物质质量有关,这就打破了牛顿时空永恒不变的绝对观念。表明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辩证统一,这就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立场和观点。 时间和空间又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物质世界具有无限性,而具体的物质形态却是有限的。因此,物质世界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它这一特性决定了作为物质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时间、空间,也必然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运动在持续性方面是无限的,整个宇宙的时间持续性是无始无终的,从任何一个事物出发,无论向前追溯或是向后推移,总是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的其他事物。时间的有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存在的每一具体事物,其发展过程是有始有终的,凡是产生出来的东西,都毫无例外地会走向灭亡。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广延性方面是无边无际的,整个宇宙无论以何处为出发点,向任何方向延伸都不会达到尽头。空间的有限性是指物质世界的每一具体事物所占有的空间位置,其广延性总是有限的,有边有际的。 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首先,无限是由有限构成的。无限宇宙包含着无数有限的具体的物体形态的时空,不存在脱离具体物体形态的抽象的无限时空。其次,有限也包含和体现着无限。一个个具体物体形态虽然在时空上是有限的,但它的转化是无限的。由于事物运动转化的本性,有限必然不断突破自己的界限趋向无限。科学的发展不断地证明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坚持辩证唯物主 义的时空观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必要条件。否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绝对性、无限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为"上帝创世说"作论证。否认时间和空间具体形式的多样性、相对性、有限性,就会导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陷入不可知论,最终也会为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敞开大门。其次,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对于我们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一切都要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防止离开自身的时空特点简单搬用别人的经验;它要求我们树立珍惜时间、抓住有利时机、提高工作效率的观念;它启示我们要很好利用当前的国际环境和有利时机,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它指导我们提高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对于人类及其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人类意识的产生 自然界经过演化产生人之后,形成了人类的意识。意识的产生经历了长期的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性感应性、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心理到人类的意识几个发展阶段。从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随着人类大脑的出现而出现的,人类大脑的形成与完善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因而意识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首先,在从猿转化为人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其次,劳动和语言推动着猿脑变成人脑。语言也是在劳动者中产生的。语言的产生,使大脑能够用词来概括各种感觉进行抽象思维活动,并使人类获得了交流思想的工具,从而推动了意识的发展。最后,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了人脑,并随着劳动的进步而日益完善,其容量日益增大,结构日益复杂,为意识的产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之所以产生意识,与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有关。人脑是意识活动的器官,脑科学证明,意识活动是人脑神经细胞传递生物电,处理信息的过程。客观事物和现象作用于人的感官,刺激了神经末梢,就产生了脉冲生物电,脉冲生物电信息沿神经系统传导到大脑,经过信息加工和处理,然后沿着传出神经传到相应的人体器官,这种神经细胞输入和输出信息的过程,就是人脑意识活动的基础。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现代生理学研究证明,人脑产生意识的过程是在反射基础上进行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制造产品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来自客观世界。人脑是意识的客观物质基础,而外界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并非客观世界本身,也不是客观事物直接进入意识,而是经过主观能动加工过的关于客观世界的形象、本质和关系等等,即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正确的、科学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甚至荒唐的意识也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宗教是对世界的虚幻的、歪曲的、颠倒的反映,是荒唐的意识形式,在现实世界中仍可找到它的原型。一切意识现象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离开了被反映的客观世界就没有反映 3、意识的功能。 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一经产生就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意识赋予人的活动以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与动物不同,动物是本能的活动,是无意识的,而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总是从一定的需要出发,抱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总要预先确定活动的和步骤。第二,意识活动本身是一个能动创造性过程。动物对外界的反映是肤浅的,表面的,而人具有动物所没有的理性认识能力,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人的感性意识也与动物不同,它为理性所 渗透,受理性所指导。因而,意识不仅可以"复制"现在,而且可以追溯过去、预见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第三,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能动地反映现实,更重要的在于能动地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世界。第四,意识通过自身和实践活动对人本身的改造作用。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运用自己的"知"、"情"、"意"等去认识自我、体验生活、磨练自己,并在自我意识的指导下,不断强壮自己的体魄,调整自己的心理、培养自己的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的品格,向着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逐步迈进。 4、意识和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顾名思义,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而模拟有结构模拟和功能模拟两种方式。人脑是一个极端复杂的系统,现代科学目前尚不可能对其进行结构模拟。人工智能,实际上只是对人脑思维的功能模拟。由于人的思维是以人脑的生理活动为基础的一种精神活动,因而对人脑思维的功能模拟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电脑机器装置的物理运动,从功能上模拟人脑的神经细胞的生理活动。人脑的神经细胞通过神经脉冲,传递"兴奋"和"抑制"两种装态;电脑则利用电脉冲,以 "接通"和"断开"两种状态,采取","和","的二进制方式对这种传递加以模拟。二是以电脑的信息过程,从功能上模拟人脑的精神活动。可以把人脑的思维过程和机器处理信息的过程分为若干个相应的部分:用机器的输入器模拟人的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官、接受外界的信息;用机器的存储器模拟人脑对信息的记忆功能,把已接收的信息积累起来,以供随时使用;用机器的运算机模拟人脑对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用机器的控制器模拟人脑的调节、指挥作用,以调节各方面信息,指挥各项指令正常进行;用机器的输出模拟人的效应器官,用以输出信息。 人工智能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发现,它的重大意义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它极大地突破并弥补了人脑在意识方面的局限性,发展了人的意识活动本身的能动性、创造性。第二,人工智能不仅是人类意识的扩展,而且是人类实践的器官,它极大地发展了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人工智能表明,人类已经从开始直接使用自己躯体作为劳动工具,发展到制造工具,到如今已经是开发和运用电子计算机对人脑思维的模拟了。第三,人工智能造成了人类意识的新的存在形态和进化方式,人工智能使意识脱离了狭隘的生理基础的自然的"语言文字","人工语言"和符号系统成了人类意识新的存在形式上。 我们在充分认识人工智能作用的同时,同时不要忘记,电脑毕竟不是人脑,人工智能毕竟不是真正的思维,它不过对人的思维的模拟。机器思维同人的思维具有本质的区别:第一、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类思维的心理素质。第二、人工智能不具有社会性。第三、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类意识的所特有的创造性。第四、人工智能不具有主体性。人类意识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日新月异,每当人类把新知识输入电脑时,更新的思想又会在人脑中萌发。可见,思维模拟并非思维本身,人工智能决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人的智能。 综上所述,模拟思维不可能超越被模拟的真正思维。人类把"聪明"给予智能机器,智能机器又使人类更加聪明,人类同机器的关系永远是制造与被制造、支配与被支配、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而不是相反。认为"思维机器"将会完全取代人脑甚至统治人类的论点完全是没有根据的。 三、实践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对物质的本质属性"客观实在"性要有全面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应该从实践的角度、从主客体关系的视角去认识。关键就在于,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并"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41。具体地说,物质是对"对象、现实、感性"的抽象或概括,而"对象、现实、感性"又是在"感性的人的活动"中生成的,所以,不应以直观的形式,而应从实践出发来理解物质及其客观实在性。正是由 于实践,才有了物质与意识的分化和对立,也正是由于实践,物质与意识才能交互作用并达到统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既是在人类实践中产生的,也只有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和真正的理解。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物质的统一。物质的客观性是对作为实践对象和结果的一切事物的共同属性的抽象或概括。"人们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42可见,从实践及主客体关系的视角认识物质,物与人以及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对立就被扬弃了,物不再是人们静观的对象,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要素。"只有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我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43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只能在实践中才能被确认。只有把实践引入物质观,我们才能避免"抽象物质的或者不如说是唯心主义的方向"44,才能避免"那种排除历史过程的、 抽象的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的缺点"45。同时,也只有把实践引入物质观,我们才能在物质定义上实现本体论和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人类实践过程的形成。实践正是在自然界提供的基础上,通过古猿的本能活动向"专属于人的劳动"这一根本性的飞跃中产生的。这一飞跃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间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 使用自身肢体的本能活动;(2)偶然使用天然工具的本能式活动; (3)固定使用天然工具的萌芽状态的劳动;(4)制造工具并使用人造工具的专属于人的劳动。其中,前两个阶段仍然属于功能合目的性的动物本能活动;第三阶段是过渡时期,已经开始由完全自发的客观合目的性转化为半自觉的准目的性;最后则是人所特有的、自觉的主体目的性活动。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特征的"专属于人的劳动"的产生,标志着实践的形成。正是以劳动即物质生产活动这一最基本的形式为基础,发展出了今天既丰富多彩、又内在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系。 实践形成的意义。社会实践的产生,是物质世界发展史上翻天覆地的大事变。从此物质世界发展得丰富多彩起来,物质世界打上了人的意志的烙印,物质世界开始由自发阶段跃进到自觉阶段;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结果,又在更大的规模上推进了世界的分化,在更高的阶段上实现着多样性世界的统一。如果说物质是世界统一性的最终本原,那么实践就是人与自然、主观世界与客 观世界、人类世界与自在世界分化和统一的直接基础。 实践首先造成了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分化。人在社会劳动过程中,使猿的躯体变成了人的躯体,劳动把动物合群性的本能变成了人的社会性。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形成了社会与自然界不同的本质。(1)自然界是无主体的纯粹客观过程,而社会则是人的活动造成的。(2)自然界是无意识的纯粹自发过程,而社会则是由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构成的。(3)自然过程遵循单纯的客观因果性规律,而社会运动则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目的性的统一。 实践又把人和社会同自然界联系起来,人和自然、社会与自然界之间,不断通过实践特别是生产活动发生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变换、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流;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也通过实践活动相互交织,实现着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同主体目的性的统一。 实践进一步造成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实践不仅造成了人,而且造成了人的主观世界。不仅使人的大脑发展起来,而且造成了人的认识世界,造成了人的认识的源泉。人的意识的产生都得益于人类实践。这是因为无论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还是能动反作用,都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实践这一中间环节实现的;主观世界不是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而是通过实践为中介的间接反映。认知结构、逻辑规律是实践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内化,认识中的价值因素以实践中客观的价值关系为基础,客观事物只有成为实践的客体,才会成为意识活动的客体;客观世界只有纳入人的实践活动,才有可能反映到主观世界之中。意识或主观世界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客观世界。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的环节和相互转 化的途径。 实践还造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自在世界即天然自然,它不仅指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而且指任何特定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尚未扩展和深入到的自然界。由于自然界在广度和深度上是无限的,自在世界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人类世界则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世界,包括人化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意识。其中,人化自然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界;人类意识不仅体现在人的主观世界中,也体现在人脑之外,被社会化和物化为语言、文字、符号的精神之中。
/
本文档为【1、物质的本质及其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