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doc】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苏轼《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

【doc】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苏轼《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

2017-11-02 7页 doc 21KB 15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92768

暂无简介

举报
【doc】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苏轼《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doc】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苏轼《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 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苏轼《行琼儋 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 千动鳞甲3万谷甜钟 苏轼《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 撰文/陶文鹏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朝廷又 一 次大规模打击元祜党人.己贬居广 东惠州的苏轼,于本年四月接到责授琼 州(今海南海口市)别驾,昌化军(今 海南儋州市)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诰 命,于六月渡琼州海峡至海南岛.在从 琼州赴儋州路上遇雨,苏轼写了一首五 言古诗《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 句云:"千...
【doc】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苏轼《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
【doc】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苏轼《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 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苏轼《行琼儋 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 千动鳞甲3万谷甜钟 苏轼《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 撰文/陶文鹏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朝廷又 一 次大规模打击元祜党人.己贬居广 东惠州的苏轼,于本年四月接到责授琼 州(今海南海口市)别驾,昌化军(今 海南儋州市)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诰 命,于六月渡琼州海峡至海南岛.在从 琼州赴儋州路上遇雨,苏轼写了一首五 言古诗《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 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觉 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 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我 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登高望中 原,但见积水空.此生当安归?四 顾真途穷!眇观大瀛海,坐咏谈天 翁.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幽怀 忽破散,永啸来天风.千山动鳞甲, 万谷酣笙钟.安知非群仙,钧天宴 未终.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 急雨岂无意,催诗走群龙.梦云忽 变色,笑电亦改容.应怪东坡老, 颜衰语徒工.久矣此妙声,不闻蓬 莱宫. 这首纪行诗,中肩舆,即轿子.按诗 意的发展层次,可分为四段.开篇至 "四顾真途穷"八句是第一段.四州,指 宋时海南岛上的琼州,儋州,崖州(今 三亚市崖城镇),万安州(今万宁市). 环,环列.百洞,指黎族人所居洞穴. 海南岛中央为五指山,黎族人居其中. 四州在四边.蟠,盘结.积水,水所聚 积,此指海.《苟子?儒效》:"积水而 为海."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这一段 说:琼,崖,儋,万安四州环列在一岛 之上,无数洞穴盘结在五指山中.我从 琼州至儋州,历经海岛西北,正好走了 一 条半月弓形的路线.登高北望中原大 地,只见海水茫茫一片,我这辈子何时 能返回故乡呢?环顾四周,没有一条归 路.从写景角度看,这一段体现了苏轼 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一—苏轼(行琼儋问,肩舆坐睡,梦中得句-)l39 既善于把握自然环境的总体形势,从大 处落墨;又擅长捕捉事物的特征,作生 动逼真的刻划.宋人胡仔说:"大率东 坡每题咏景物,于长篇中只篇首四句, 便能写尽,语仍快健."就引了此诗首 四句为例(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卷29).清代王文诰评日:"起四句如 绘地图,接四句如释地理."(《苏轼 诗集》卷41)从抒情角度看,诗人行走 在遍地山洞的海岛上,这里环境荒凉 陌生,已没有他初到惠州时那种"仿佛 曾游"既神秘又亲切之感.登高北望, 视野所及,不见中原,只是浩淼无际的 海水,四顾茫然无路,一种异国他乡, 永无归路的凄凉感和孤独感洋溢于字 里行间,令人读之黯然神伤,对身处逆 境,险境乃至绝境的诗人满怀深切的同 情.诗的第一段,就已紧扣人心. "眇观大瀛海"到"万谷酣笙钟" 八句是第二段.眇(mi~o)观,远望. 眇,眯着眼看.大瀛海,古代传说中围 绕九州的大海.《史记?孟子苟卿列 传》载,战国时阴阳家邹衍认为,中国 名叫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 在中国之外,像赤县神州这样的地方有 九称大九州.每一州有裨海(小海) 环绕,与别州隔绝.大九州之外,有大 瀛海环绕,那里是天地相交之处.坐, 因,遂.谈天翁,指邹衍.因他善谈宇 宙天地之事,人称"谈天衍".太仓,古 4ol文史知识20119 代京城的谷仓.语出《庄子?秋水篇》: "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之在太 仓乎?"秭(ti)米,小米,比喻其小. 梯,草名,形似稗,实如小米.幽怀, 郁结的情怀.永啸,长啸不止,形容风 声.笙(sh~n9),古代一种管乐器.这 一 段说:我远望大海,不禁咏叹那位善 于谈天的邹衍.他说中国之大,放在四 海,不过是太仓中的一粒粟米,有谁来 评说它的大小巨细呢?呼啸不止的天 外来风,吹散了我心中郁结的愁情.风 吹起,干山的草木像鳞甲一般扇动;万 谷鸣,仿佛笙钟在热闹地演奏仙乐.这 段前四句,苏轼抒写他远眺大海,思索 邹衍关于中国,九州与大瀛海的言谈, 思想逐渐通达,愁情得到舒解.苏轼 次年在海南岛居住时写了一则杂感,题 为《试笔自书》,具体生动地描述了他 摆脱愁苦的过程,他写道:"吾始至南 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日:'何 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 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四海 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 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 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日:'几 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 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诗人首 先由大看小,从天地,九州,中国,乃至 所有生物都在"岛"中的宏观视野来宽 慰自己;接着由小看大,从蚂蚁的卑微 可笑来唤醒自己.于是,他的满腔愁苦 涣然冰释,超越悲观消极思想,保持乐 观豁达精神.这一思索过程,凸显出苏 轼作为诗人兼哲人的人生智慧与辩证 思维,也是此诗从"眇观"到"幽怀"句 的注释. "千山","万谷"一联,诗题中 特意说明,这是苏轼目击琼州群山深 壑雄奇景象后,梦中获得的警句.诗人 挟海上风涛之气,以雄劲的笔墨,从视 觉,听觉两方面现新奇的感受和体 验,营造出兼具飞动形态与美妙声响 的意象和境界.清代吴仰贤说上句从 杜诗"石鲸鳞甲动秋风"句化出,下句 从杜诗"万壑树声满"及"疏种夹水奏 笙簧"句化出(《小匏庵诗话》卷2). 杜诗"鳞甲动","万壑树声"以及"奏 笙簧"意象,对苏诗可能有启迪.但笔 者认为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诗的首联 "万壑树参天,干山响杜鹃","千山" 与"万壑"呼应,视象与听象对映,其 构思,句法,对仗对苏轼影响更明显. 然而王诗一联,上下旬都用赋笔白描; 杜诗的"石鲸鳞甲动"与"万壑树声 满",也是直接描绘的赋象;"疏钟夹 水奏笙簧"虽用了比喻,却是明喻,诗 句中喻体与本体并现,但二者距离太 近,诗味不浓.苏诗这两句都妙用借 喻,"鳞甲"与"笙钟"分别是草木与风 声的喻体,诗句中省略了本体.南宋魏 庆之《诗人玉屑》卷3把这种"比物以 意而不指言一物"的句子叫做"象外 句".苏轼这两个"象外句"喻象奇丽, 境界壮阔,真是奇思妙想的神来之笔! "安知非群仙"到"笑电亦改容" 八句是第三段.安知,怎么知道.钧天 宴,指群仙在天上宴会作乐.《列子?周 穆王》记周穆王到化人(幻化人)之宫, "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 所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赵简 子疾不知人,既寤,日:"我之帝所甚 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 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心."钧天,天 之中央;钧天广乐,天上的音乐.属, 酌酒劝客.青童,即青童君,仙人名, 见《太平广记》卷58引《集仙录?魏夫 人》."急雨"二句,从杜甫《陪诸贵公 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的"片云 头上黑,应是雨催诗"化出.梦云,形 容云的形状变幻莫测,如梦一般,用字 出宋玉《高唐赋》.笑电,据旧题东方 朔《神异经?东荒经》载,神仙在天上 投壶(古代一种游戏,类似现在的投 圈),如有投不中的,天帝就会发笑,就 是闪电.这一段说:难道不是群仙在天 上宴会作乐还未结束,为我北归有期而 高兴,让青童君举杯劝酒以示庆祝?急 雨骤下,岂是无意?这是众仙人派群龙 飞舞作雨,催我做诗啊.那变幻如梦的 云霓和发出笑声的闪电,乃是群仙见到 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苏轼《行琼儋问,启舆坐睡,梦中得句》I41 我做的诗变色改容,震惊高兴.诗人因 干山鳞甲扇动,特别是万谷风声呼号仿 佛弹奏仙乐而神思飞扬,突发奇想,想 象到仙人的宴乐,是为庆贺他的北归有 期而劝酒;又把瞬息万变的急雨云雷闪 电,想象是群龙飞舞催他做诗,是仙人 们赞赏他的新诗而兴高采烈.这一连串 匪夷所思,奇幻瑰丽的想象,饱含着苏 轼真率爽朗的性格,乐观豪放的感情, 更袒露出他笑对逆境,藐视苦难的襟 怀,读来神清气爽,奇趣横生.诗篇也 由前半部的"写实境"转换,提升为后 半部浪漫神奇的"造幻境". 诗的最后四句,意蕴紧承上段,作 者却换笔代群仙立言,写群仙之心意. 颜衰,面貌衰颓.妙声,这里有双关意, 既指因风声而联想的钧天广乐,又指作 者的诗篇.蓬莱宫,仙宫.自居易《长恨 歌》有"蓬莱宫中日月长"之句.这四 句说:仙人们一定惊怪我空有工妙的诗 句,却形容憔悴,那么衰老;他们说,蓬 莱宫中己很久没有听到这种妙声了.清 代纪昀评日:"结处兀傲得好,一路来 势既大,非此则收裹不住."(《纪评苏 诗》卷41)王文诰说:"'妙声'句虽为 找足'群仙'诸语,实乃自为评赏,赞叹 欲绝也."(《苏轼诗集》卷41)的确, 这是诗人借群仙之口,自为评赏,兀傲 自负,又略带着谐谑自嘲,显示出他对 其誉满天下的诗文创作成就的自豪感, 42l文史知识2011.9 也体现了他要继续坚持"秀句出寒饿, 身穷诗乃亨"(苏轼《次韵仲殊雪中游 西湖》)的创作道路,把这美丽神奇的 海岛当作自己新的诗意栖居处,写出更 多胜似钧天广乐的清歌妙声. 总的来看,苏轼这首诗展开了罕为 人识的海南风光的奇丽画卷,使我们再 次看到诗人那—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触摸到他那颗热烈,敏感的诗心,体察 到他那开阔的视野和坦荡的胸襟,也 更深切感受了他天才般丰富的艺术想 象力.而诗人对宇宙人生智慧深刻的思 考,敢于战胜穷困苦难的强大精神力 量,以及他对人生,对诗歌,对一切美 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也都充溢在这 首诗中,使我们深受启迪和激励.在艺 术上,这首诗感情丰富,气势充沛,想 象飞腾,造语奇伟,意境雄丽高远,前 人很高.清代汪师韩说:"行荒远 僻陋之地,作骑龙弄凤之思.一气浩歌 而出,天风浪浪,海山苍苍,足当司空图 '豪放'二字."(《苏诗选评笺释》卷 6)纪昀云:"以杳冥诡异之词,抒雄阔 奇伟之气,而不露圭角,不使粗豪,故 为上乘.源出太白,而运以己法,不袭 其貌,故能各有千秋."(《纪评苏诗》 卷41)他们都指出了此诗具有与李白诗 相似的雄奇豪放风格.苏轼同李白可 谓隔代知音.苏轼的性格,才情颇与李 白相近,他十分热爱并推崇李白其人其 诗.苏轼这首诗前半篇描写琼州山中景 色,已富有神奇色彩.后半篇写神仙世 界的情景,明显学习,借鉴了李白《庐 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与《梦游天姥吟留 别》等诗的表现,因此也闪耀着浪 漫主义的奇光异彩.比起李白诗,苏轼 此诗在气势雄伟与形象辉煌流丽上稍 逊一筹,也少了些飘逸,却比李诗多了 对宇宙人生的睿智思考,也多了沉郁与 旷达.这是李白诗和苏轼诗之相异,也 是唐诗与宋诗的差别之一. 苏轼之诗各体皆工,但成就最突 出的是七言古诗和五言古诗.他的七言 古诗在学李白,杜甫,韩愈的基础上匠 心独运,恣意挥洒,波澜浩大,变化不 测,风格清雄,机趣横生.五古稍逊于 七古,多作于晚年,倾心于陶渊明,柳 宗元那种外枯中膏,似淡实美,质而实 绮,腥而实腴的格调,但也有不少风格 各异的佳篇,如《送郑户曹》,《栖贤三 峡桥》,《泛颍》等.这首五古精神饱 满,一气喷薄而出,逐层点清题意,宛 如行云流水,却又顿挫跌宕(如"登高 望中原"四句一顿挫,"安知"四句一 烘托),波澜起伏.更难得的是,它还 吸收了七古的特长,抒雄阔奇伟之气, 又自然高妙,堪称东坡晚期五古诗的 压卷之作.圆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 研究所) 金耀基着32开全彩 印刷中华书局定价: 20O0元 《敦煌语丝》由三篇游记和附录的九篇记人文章组成,是作者的第三本文化游 记,以语丝命名的散文,由西方的剑桥,海德堡,而最终回归中国.本书时间跨度 也大,最早的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而三篇游记中的两篇《敦煌语丝》,《归去来 兮,天台),却是新作,四十年间评人论事的变化痕迹,值得仔细品味.多年前,金 耀基的散文已被董桥誉为"金体文",书中,金氏笔底的史心令人震撼.作者寄情 山水,写敦煌,写文化,归故里叹人间沧桑,真挚感 人,至情醇厚. <来燕榭书跋>(增订本)是黄裳先生书跋文字的代表作,展示了作者不同于《榆下 说书》,《银鱼集>,<珠还记幸>等作品的创作风貌,而同样为读者喜欢与爱重.本 次新版,增补了<滇南书录》,<毛诗指说》,《续侠义传)等文字十馀篇,三万馀字, 作者并撰写了新版后记.书中文字大部写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亦有八十年代所作, 多记得书始末,版本流传等,间有考订,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旧籍流散情状多有 反映.文字清雅简约,有娓娓的风致,读来兴味盎然.另附彩插64幅,多旧籍书影. 黄裳着32开布面精 装中华书局定价 68O0元 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苏轼<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l43
/
本文档为【【doc】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苏轼《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