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毛发上皮瘤1例

2017-09-26 4页 doc 15KB 1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2974

暂无简介

举报
毛发上皮瘤1例毛发上皮瘤1例 毛发上皮瘤1例 3510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年l2月第5卷第l8期 ChineseJournalofMisdiagn0stics,December2005.Vol5No.18 过大,或持续时间过久或为一味追求解剖复位多次牵引患肢均 可导致桡神经水肿和挫伤.(3)思想上重视不够,责任心不强. 骨折复位内固定完毕后不常规行桡神经探查,致神经被内固定 物压迫不能及时发现. 2.2医源桡神经损伤预防手术医师必须具有熟练的局部解 剖知识,对桡神经的走行和分支情况要熟悉掌握.肱骨干中下 1/3手术时L2应先在肱肌与...
毛发上皮瘤1例
毛发上皮瘤1例 毛发上皮瘤1例 3510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年l2月第5卷第l8期 ChineseJournalofMisdiagn0stics,December2005.Vol5No.18 过大,或持续时间过久或为一味追求解剖复位多次牵引患肢均 可导致桡神经水肿和挫伤.(3)思想上重视不够,责任心不强. 骨折复位内固定完毕后不常规行桡神经探查,致神经被内固定 物压迫不能及时发现. 2.2医源桡神经损伤预防手术医师必须具有熟练的局部解 剖知识,对桡神经的走行和分支情况要熟悉掌握.肱骨干中下 1/3手术时L2应先在肱肌与肱桡肌间沟之间找到桡神经,游离 并保护后再继续手术,暴露骨折端一定要在骨膜下剥离,否则 骨折端刺戳,牵拉,固定钢板螺丝钉等操作而损伤 因术中切割, 桡神经.对于2次手术取内固定物时应注意第1次手术致桡神 经附近疤痕增生,组织粘连严重者,应先从病变附近正常组织 处开始游离,以免伤及处在不正常位置中的桡神经.另外,手术 医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严格按规程 操作,认真对待每一个手术步骤,仔细解剖,层次清晰,千万不 要图快而致手术粗糙,避免桡神经损伤.术后仔细探查桡神经, 若钢板与螺丝钉紧贴,可充分游离桡神经,在无能力条件下行 肱三关肌肌膜翻转,包埋桡神经,待内固定物取出后给予松解. 2.3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治疗若在术中及时发现应立即给予 处理,如吻合切断的神经,解除结扎的缝线,去除牵拉及挤压因 素等.如在术后发现桡神经损伤症状,可先行保守治疗,采取合 理措施,如积极脱水消肿,神经功能恢复药物及高压氧治疗并 行患肢功能锻炼,观察3,4周,如无恢复迹象时应及时手术探 查.手术探查时查最迟不超过3个月,如果观察时间过长延误 时机,影响功能恢复.手术应根据神经损伤部位,程度,性质等 采取神经吻合,松解,移植等修复. 【参考文献】 [1]吴梅英.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治疗[J].中华创伤杂志,1998,14(2): 75. E2]苗华,周建生.骨科手术人路解剖学E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5.62. 收稿日期:2005—09一l8;修回日期:2005一l0—2l责任编辑:郭怀勇 (>?<>?0?(>?0?0?0?0?0?0?0?0?0?0?0?0?0?c?C?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毛发上皮瘤1例【病例】 赵晓岚,叶少琼,邓景航广东省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皮肤科510095 【主词】毛发上皮瘤/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9.502.1【文献标识码】D 1病例报告 女,14岁.颜面密集皮色丘疹1oa余.患者自幼无明显诱 因于颜面出现皮色半球形,绿豆大小丘疹,多见于额部,双眼 睑,鼻部,鼻唇沟及头皮处,无痒痛感,随年龄增长,皮疹增多. 曾在当地医院行激光手术治疗,局部皮疹消退,但一段时间后 复发如初.现未行特殊处理,遂来就诊.否认内科疾病史,家族 成员无类似病史,否认遗传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 查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检查:颜面,尤以额部,双眼睑,鼻部,鼻 唇沟及头皮处,明显见密集皮色半球形丘疹,局部有透明感,直 径约2,5mm,大小较一致,界清,局部融合成片,触之质硬坚 实,无压痛感,无破溃,无明显狮面状表现.组织病理:(在右上 眶皮肤取材)瘤灶位于真皮,部分与表皮相连,瘤细胞呈基底样 细胞,排列成条索或团块样,周缘栅栏状,中央网状或筛状,向 毛发结构发育,并角囊肿出现.治疗:考虑到患者皮疹较多发密 集,且病理提示皮疹深达真皮,患者现年14岁,皮肤较薄嫩,不 宜行激光手术治疗,临床跟踪观察. 2讨论 毛发上皮瘤(Trichoepithelioma),又名囊性腺样上皮瘤 (epitheliomaadenoidescysticum),多发性良性囊性上皮瘤 (multiplebenigncysticepithelioma),多发性丘疹性毛发上皮瘤 (multiplepopulartrichoepithelioma)可分为单发及多发两型, 多发型病例与遗传有关,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单发型者 则未见家族史.多发性毛发上皮瘤通常多发于2O岁以前,女性 多见.面部最常见.直径在2,5mm,少数较大损害可发生于头 皮及背部.通常为正常皮色,硬固的丘疹,呈半球形或圆锥形, 质地坚实,有时有透明感,有时尚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偶可形成 斑块,极少破溃.肿瘤发生后数年内可渐渐长大,但以后停止增 长.个别病例小损害可融合成较大的结节,甚至如皮肤黑热病 【文章编号】1009—6647(2005)18-351O-01 之狮面状.面部损害特点为沿鼻唇沟对称分布的多数丘疹,但 有些发生在额部,眼睑,上唇,颈部也较常见,有时甚至发生在 外耳部.儿童期开始发病的患者到青春期仍可出现许多新疹, 通常无自觉症状,但有时有轻度烧灼感或痒感].本病例有毛 发上皮瘤的临床改变及病理改变等特点,遗传史及家族史无异 常,还需继续跟踪访查,但诊断基本成立. 临床上需要与结节性硬化病,汗管瘤,基底细胞痣综合征 相鉴别.毛发上皮瘤与结节性硬化病的皮疹有时候较难区别, 但发亮半透明而红的皮疹仍为结节性硬化病的特征,且其还具 有癫痫,智力缺陷及其他系统病变,皮疹病理改变也不相同.与 汗管瘤的皮疹有时也难区别,但汗管瘤多在眼睑,主要在下睑, 瘤体小,软,不融合,病理改变不同.毛发上皮瘤与基底细胞痣 综合征同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在儿童 或青少年起病,广泛散发于颈,面,头皮,腹部,背部等处,群集 多发丘疹和小结节,大小不一致,晚期可形成溃疡,面部病变处 色素较深,常伴发牙源性囊肿,骨骼异常,面部也可因溃疡而破 坏及残缺,甚至病变侵袭,累及脑,肺,皮疹病理改变也大不相 同. 本病治疗手段不多,单发型者可手术治疗,但多发者尚无 满意治疗方法.较少损害可试用电干燥或电凝治疗.本例考虑 到患者皮疹较多发密集,且病理提示皮疹深达真皮,患者现年 14岁,皮肤较嫩,不宜行激光手术治疗,临床跟综观察. 【参考文献】 [1]赵辩,主编.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1.1l34一ll35. Ez]傅志宜,编着.临床皮肤病鉴别诊断学[M].北京:中国药学科技出 版社.ZOO0.416-417. 收稿日期:2005—09一l2;修回日期:2005一l0一ll责任编辑:李新志
/
本文档为【毛发上皮瘤1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