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新时期翻译理论

2019-04-26 9页 doc 26KB 81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3599

暂无简介

举报
新时期翻译理论新时期的翻译理论—新时期翻译理论的发展有两大特点:(1)理论研究被纳入语言学的范畴,受到现代语言学和信息论的影响,因而明显地带有语言学色彩,与传统的文学翻译理论形成对照。(2)打破了以往理论家闭门造车、互不交流的局面。现代西欧和美国的翻译理论主要有四派:(1)布拉格派;(2)伦敦派;(3)美国结构派;(4)交际理论派。 一、布拉格学派的主要创始人是马西休斯(Vilem Mathesius,1882--1946)和两名俄国移民特鲁贝茨考伊(Nicolay S.Trubetskoy,1890--1938)和雅可布逊(Roman...
新时期翻译理论
新时期的翻译理论—新时期翻译理论的发展有两大特点:(1)理论研究被纳入语言学的范畴,受到现代语言学和信息论的影响,因而明显地带有语言学色彩,与传统的文学翻译理论形成对照。(2)打破了以往理论家闭门造车、互不交流的局面。现代西欧和美国的翻译理论主要有四派:(1)布拉格派;(2)伦敦派;(3)美国结构派;(4)交际理论派。 一、布拉格学派的主要创始人是马西休斯(Vilem Mathesius,1882--1946)和两名俄国移民特鲁贝茨考伊(Nicolay S.Trubetskoy,1890--1938)和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1896--1982)。后来,布拉格派成为一个含义广泛的名称,统指所有赞同特鲁贝茨考伊和雅可布逊观点的语言学者,其中包括法国、德国及其他西方国家。 布拉格学派的主要成员雅可布逊和后来的列维、穆南、维内、马尔勃兰克等人都是重要的翻译理论家。这一学派的主要论点是:(1)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如认识功能、达功能、工具功能等等;(2)翻译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及文学体裁方面的比较。 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是罗曼.雅可布逊。他原籍俄国,后移居捷克斯洛伐克,二次大战期间移居美国、加入美国国籍。他是布拉格语言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写过大量有关语言学的论文和论著。他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一文中。该文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对语言和翻译的关系、翻译的重要性及其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该文自1959年以来一直为西方理论界奉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作品之一。 雅可布逊对翻译理论问题的论述主要有以下五点 ?1.1 翻译分三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1.2 对词义的理解取决于翻译。 ?1.3 准确的翻译取决于信息对等。 ?1.4 所有语言都具有同等表达能力。 ?1.5 语法范畴是翻译中最复杂的问题。 二、伦敦学派是具有英国特色的语言学派。它的中心概念是,语言的意义是由言语使用的社会环境(the social contex of situation)所决定的。反映到翻译研究领域,便成为英国翻译学派的主要特征。这就是说,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必须看它是否用于相同的言语环境之中。 创始人弗斯(J.R.Firth,1890—1960)。他曾任教于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院的语音和语言学系。他的理论主要发表在他本人编辑的《语言学论文集》(Papers in Linguistics,1957)和帕尔默(F.Palmer)编辑的《弗斯论文集》(Selected Papers of J.R.Firth,1986)。其中集中反映他翻译理论的文章有两篇,一篇是《语言学与翻译》(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另一篇是《语言分析与翻译》(Linguistic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弗斯特别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很少涉及具体方法,言论也比较抽象。他着重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语言分析是翻译的基础。2)完全的翻译不等于完美的翻译。3)在任何两种语言的翻译中,甲语言中某些意义的表达方式是不可能译成完全对等的乙种语言的。 约翰.卡特福德(Jhon Catford)是爱丁堡大学应用语言学院担任翻译教学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1965年,他发表了《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一书,这是一部开拓翻译理论研究新途径的著作,在西方语言学界和翻译理论界引起了巨大反向。 他指出,他的理论叫“描写性”翻译理论,即他运用描写语言学家韩礼德(M.A.K.Halliday)的“阶和范畴语法”(Scale and Category Grammar)来描写翻译。作者从翻译性质、类别、对等、转换、限度等方面阐述了“什么是翻译”这一中心问题。 西奥多.萨瓦里是一位语言学者,他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进而把文学翻译比作绘画,把科技翻译比作摄影。按照他的观点,翻译可分为四类:(1)完美翻译(perfect translation); (2)等值翻译(adequate translation);(3)综合翻译(composite translation);(4)科技翻译(translation of learned, scientific, technical and practical matter)。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1916--)是中伦敦理工学院现代语言教授,主要从事德英互译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对翻译理论颇有研究。 他的观点大多反映在近二十年来发表的论文中,内容比较庞杂:其中有些论文后来汇编成论文集《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于1981年出版。集中反映他的观点的论文有“翻译问题探讨”(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1973)、“交际性和语义性翻译”(Communicative and Semantic Translation,1977)、“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The Theory and the Craft of Translation,1978)、“翻译理论与方法的某些问题”(Some Problems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1978|1979)和“专业翻译教学”(Teaching Specialized Translation,1980)。 纽马克的特点是:他潜心调查西方翻译研究的过去和现在,陈述各家各派的观点,阐明翻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他的见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翻译类别。纽马克把翻译主要分成四类:(1)交际性翻译,(2)语义性翻译,(3)直译,(4)死译(即逐行对照翻译,interlinear translation)。 2.翻译性质。从性质上说,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说他是科学,因为语言中有些东西已经化,只允许一种译法。说翻译是一门艺术,因为语言中有些东西远非标准化,允许有各种选择,各种译法。要掌握翻译的艺术必须具备几个条件:(1)掌握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能写雅洁、活泼、简练的文章。(2)精通外语,能分辨原著在任何程度上偏离了愿语的常规;(3)能顺利地把理解到的东西表达出来,表达时可能需要再创作。 3.翻译规则。纽马克认为,翻译是有规则可循的。翻译理论应当借助于逻辑学、哲学、语言学的原理,为译者制定可行的规则。 4.意义的走失。翻译主要涉及意义问题。语言的意义具有许多层次,同大脑思维系统一样错综复杂。人在思维时,大脑里产生的是意象,这时最能体验到意思。一旦开始说话写作,意象变成语言,想到的意思便开始走失。而当把人们所说的话译成另一种语言时,走失的意思就更多。意思走失表现在四个方面: (1)如果原文内容涉及到本国特有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习俗,译文意思就必然有所走失。对此,译者可采用音译、意译、译借,或者在译语中采用一个意义类似的名称等译法。 (2)每一种语言都自有语音、语法、词汇的基本系统和运用方式;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和思想概念怎么分门别类,各种语言也不一样。所以各种语言的词句很难在文体、感情色彩、抽象程度、评价尺度等四个方面完全对应。 (3)怎样运用语言,译者和原作者各有其方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惯用的词句,并结合某些词赋予特殊的含义。译者通常用他运用自如的风格写作,只有在原文不许可时他才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风格。一个出色的原作者行文造句往往不守成规;在翻译时译者必须依从这样的作者,而不应当墨守成规。 (4)译者和原作者具有不同的语义理论和价值概念。译者的理论会影响他对原文的理解。原作者意在写实译者可能以为是象征手法。原作者所表达的是一个意思,译者可能以为是几个意思。译者可能根据自己的思想体系,甚至根据自己对句法的理解,采用不同于原作者的着眼点。因此意思的走失是必然的。 三、美国结构学派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采用行为主义的方法,认为对语 言的一切都能进行科学的客观的研究。他提出一种行为主义的语义分析法,认为意思就是刺激物和语言反映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到了五十年代,布龙菲尔德的体系不时行了。取代布龙菲尔德理论而占据美国语言学统治地位的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这一理论提出三个观点: (1)人类先天具有语言能力;(2)语言是由规则支配的;(3)语言包括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乔姆斯基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影响主要在于他关于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论述。按照他的观点,语言的不同在于各自的表层结构不同,在深层结构上则具有共同之点。“深层”这一概念的提出导致了大规模的语义学研究,由于语义学又与翻译研究紧密相关,乔姆斯基的理论便对西方的翻译理论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在上述各种语言理论的影响下,不少人试图提出新的翻译概念和研究方法。可以把这些人统称为美国翻译理论界的结构学派。其中有沃吉林、博林杰、卡兹、奎恩,而尤以奈达最为杰出。 四、交际理论 交际理论的典型理论家是美国的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1914--)。他出生于美国中部的俄克拉何马城。1936年就学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后获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希腊语《圣经.新约》研究的硕士学位。1943年他在布龙菲尔德等人的指导下获语言学博士学位。他长期担任美国圣经协会翻译部的执行秘书,1968年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除翻译理论外,奈达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学等方面的研究,还长期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调查过大量的语种,尤其是非洲及拉丁美洲地区的一些小语种。 奈达从事翻译研究,著述累累。自19945年至1986年,他发表了近200篇文章,30多部著作(包括和著与和编的作品),其中有关翻译和语言学的专著16部,最重要的有《翻译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翻译理论与实践》 科学探索》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1964), of Translation,1969,与Charles Taber合著)、《语义的成分分析》(Componential Analysis of Meaning,1975)、《奈达论文集》(Language Structure and Translation : Essays by Eugene A.Nida,1975)、《译义》(Translating Meaning,1982)以及《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19986,与de Waard合著)等。 奈达的翻译理论可归纳为以下五(六)个主要方面的特点: 1、理论。奈达和雅可布逊一样,强调语言的共性,认为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具有同等的表达能力,能使说该语言的本族人表达思想,描述世界,进行社会交际。论点立足于一个“同”字。例如,在生产力比较发达的国家,语言中会出现不少科技词汇,而在生产力不太发达或很低的国家,语言中便可能缺乏科技词汇,但这并不等于说后者在表达能力上次于前者,而只能说明在不同的语言里,人们对于语言有不同的要求而已。缺乏科技词汇的语言,并不是因为该语言不能产生科技词汇,而是因为说该语言的人没有或暂时没有使用科技词汇的要求。一旦有了这种要求,语言中就会出现相应的词汇,或是“土生土长”的科技词汇,或是从外来语移植而来的“洋”词汇。总之,各种语言的表达效能是一致的。 2、翻译的性质。按照奈达的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见《奈达论翻译》(谭再喜编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0页)。其中有三点是关键:一是“顺乎自然”,指译文不能有翻译腔;二是“最切近”,指在“自然”的基础上选择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三是“对等”,这是核心。“顺乎自然”也好,“最切近”也好,都是为寻找对等语服务的。翻译中没有绝对的对等,但译者应在寻求“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上下工夫。所以,翻译必须达到四个标准:(1)达意;(2)传神;(3)措辞通顺自然;(4)读者反映相似。 3、翻译的功能。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认为翻译必须以读者为服务的中心对象。要判断某一部译作是否译得正确,必须以读者的反映为衡量标准。倘 若译文读者作出的反映基本等同于原文读者对原作的反映,那就可以认为这部译作是成功的。灵活地再现原文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语言交际的内容;(2)语言交际的参与者(包括作者与读者);(3)说话写作的过程;(4)语言交际中使用的具体语言(如某一特定的方言);(5)传递内容的具体方式。 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指作者或说话人自我表现时所用的那种语言功能;(2)认识功能(cognitive function),指用语言进行思维的功能;(3)人际关系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主要包括交感功能(phatic function),指通过语言建立人际关系、进行谈判、辨明或显示身份等;(4)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即传递信息内容的功能;(5)祈使功能(imperative function),指通过语言影响人的行为,导致新的行动;(6)司事功能(performative function),指用语言改变某种状况,如法官宣布某人有罪时所用的语言具有司事功能;(7)表感功能(emotive function),指通过所用语言使人在感情上做出反应;(8)美学功能(aesthetic function),指采用各种修辞手段,如比喻、节奏、重复、倒装等,以加强语言的美感和效果。 4、正确的翻译。 翻译的正确与否取决于译文读者能在什么程度上正确理解译文。译者的任务不仅是使读者能够一般地理解译文,而且要保证读者不对译文产生歧解。 5、语义分析 翻译的一个重要过程乃是对原文进行语义分析。语义可分为三种:语法意义、所指意义和内涵意义(或叫感情意义、伴随意义)。语法意义是指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之间存在的关系。语法意义固然重要,但与词语的所指意义和内涵意义相比,后者却是翻译中语义分析的关键所在。所谓“所指意义”,是指用词语来指某一客观事物、某一思想概念时语言所获得的意义。所谓“内涵意义”,这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所附加给语言的或有语言所导致的而产生的感情色彩。“所指意义”是客观的,通常是词典上所载明的基本意义。“内涵意义”则是主观的,由人们的感情所产生,也就是说,内涵意义指的是词语本义之外的意义。 6、翻译的程序和方法 奈达按照传统的方法论述了翻译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如翻译要注意上下文,要注意文化背景,要注意增、减、改等技巧的灵活运用等等。此外他还试图运用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建立一套新的研究方法。他根据转换生成语法,特别是其中有关核心句的原理,提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里进行传译的设想。他认为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是采用一种分三阶段进行的转换: (1)拿一个原文句子,追溯出结构最简单、语义最清楚的核心句;(2)将核心句从原语中译出;(3)按照译出的核心句生成译语中的表层句子。 整个翻译程序则分为四步:(1)分析;(2)传译;(3)重组(按译语规则重新组织译文);(4)检验。 进入八十年代后,奈达的翻译理论开始出现某些较大的变化。在他近期发表的或与他人合作的几部著作,如《跨文化的语义》(Meaning Across Cultures,1981)、《译义》(Translating Meaning,1982)、《风格与话语》(Style and Discourse,1986)、《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1986)等,他都提出不少新的观点。主要有:(1)翻译并不是科学,而是技术,它与文艺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各种学科相关;(2)翻译才能是天生的;(3)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更重要的乃是一种社会符号相互作用的活动(sociosemiotic interaction)。 继续阅读
/
本文档为【新时期翻译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