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同里红黄酒资料

2017-12-08 35页 doc 67KB 67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635

暂无简介

举报
同里红黄酒资料同里红黄酒资料 “同里红”黄酒相关文字资料 一、产地资料 1、桃源 桃源,旧称严墓,传统酿酒历史悠久。东汉时期,曾有“米酿酒、蚕吐丝、蜂产蜜”三宝而著称,独特的酿酒技艺世代传承。早在吴越春秋时期严墓民间作坊就开始酿造宫廷贡酒和民间饮用酒。源远流长的酒文化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桃源镇地貌类型属新四纪湖泊相沉积平原,太湖流域的湖荡平原区,地理座标北纬30.65度,东经120.35度。距苏州60公里,湖州50公里,杭州80公里,上海95公里。全镇总面积90.6平方公里。桃源镇属于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
同里红黄酒资料
同里红黄酒资料 “同里红”黄酒相关文字资料 一、产地资料 1、桃源 桃源,旧称严墓,传统酿酒历史悠久。东汉时期,曾有“米酿酒、蚕吐丝、蜂产蜜”三宝而著称,独特的酿酒技艺世代传承。早在吴越春秋时期严墓民间作坊就开始酿造宫廷贡酒和民间饮用酒。源远流长的酒文化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桃源镇地貌类型属新四纪湖泊相沉积平原,太湖流域的湖荡平原区,地理座标北纬30.65度,东经120.35度。距苏州60公里,湖州50公里,杭州80公里,上海95公里。全镇总面积90.6平方公里。桃源镇属于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约在15.7?,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分别在39.8?(1953年8月26日)和—10.7?(1977年1月31日)。降水量1061.1毫米,日照2090小时,无霜期228天。 苏南吴江桃源(铜罗、桃源、青云三乡并一镇)地处太湖之滨,为江苏省的最南端,东靠古运河,与浙江嘉兴市郊新塍一河之隔。 桃源经三十多年的发展,随着绿色产业和生态经济的凸现,在第一产业不断调整种植结构中走出了自己独特的一条路子,全境数万亩花卉苗木,绿化环绕、空气宜人、环境幽雅,形成了江南水乡巨大而独特的天然“氧吧”,同时也造就了优越的生态环境中有益于酿酒微生物生栖、繁殖和黄酒发酵,并构画出一幅世外桃源、苏南酒乡之蓝图。 桃源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镇内广福村挖掘的文化遗址,谱写了吴江6000年的人类文明史;吴越春秋时期,“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人间桃源, 成了吴王夫差行宫的址地;东汉时期,与司马相如相提并论的杰出辞赋家严忌《庄夫子赋》二十四篇入编《汉志》,斐声华夏文坛;元朝兵部侍郎戴敬本弃职隐居于此,留下了“问津桃花何处去,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千古名联,桃源也因此而得名;江南首富沈万三在此发迹,名扬京城,美丽的传说使桃源成为了人们创造财富、寻求美好的风水宝地,世外桃源。 桃源是苏派黄酒的主要生产基地,首先,它以独特的酿造技术著称于国内。一、原料采用糖化发酵剂,并采用麦曲、红酒等酿造。二、由于采用双边发酵过程,糖分不会过高积累,因而有利于发酵生成酒精,酒精总含量只有16%—22%。三、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发酵,使杂菌难以生长繁殖,并由于多重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共同作用酿制而成,以保证黄酒的色、香、味、体等。其次,它以醇正、浓郁的口味,清澈透明的色泽,受到顾客的好评。 苏南酒乡,美酒飘香:苏南酒乡桃源镇,传统酿酒历史悠久,相传吴越春秋时期,吴王夫差行宫址地的桃源民间作坊,精心酿造的宫廷贡酒早已闻名于苏南吴地。蚕吐丝、蜂产蜜、米酿酒,古老的传统产业在周而复始的岁月里,成为江南水乡物华天宝之写照。 祖辈传承下来的酿酒产业,经过无数代人的精雕细刻,千年姑娘得以历久弥香。今天,在这方90平方公里的桃源土地上,拥有国家级黄酒会员企业,理事单位4家,酿造高级工程师一名,江苏省级评酒师7名,酿酒技师56名。已拥有颇具规模的酿酒企业30多家,娘 产各类黄酒十余万吨。拥有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农业部绿色食品、苏州市知名商标、苏州市名牌产品、国际、国内博览会金奖等荣誉称号。数量之大,质量之忧,备受人们青睐。 桃源黄酒以色泽、口味俱佳、定价合理适中而赢得客户、赢得市场、赢得赞誉,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江浙沪地区酒席家宴众口青睐的热销佳酿。 苏南酒乡,美酒飘香~ 苏派黄酒以清爽型为主要特色。其与其他派黄酒的主要区别在于凉饭的工艺和种曲的工艺。如绍派采用摊饭法自然冷却,而苏派采用的是冲冷水冷却法;种曲工艺上越派采用尘曲,苏派采用熟曲等。 为了提高桃源黄酒的品位和质量,桃源镇镇政府于03年投资建造了苏南酒文化馆,并成功创出了以“百花漾”为首的中国驰名商标1只,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产品3只,省级著名商标2只,省级名牌产品2只,苏州市级知名商标和名牌产品13只及国际博览会金奖等荣誉称号。 2、严墓古镇古镇简介 严墓又称铜锣,位于市境西南部,据市府37.8公里。 元朝以前,严墓称为铜锣村。元朝至正年间(1314—1388年),张士诚竖旗反元,后被朱元璋俘获自缢,张士诚的以为方姓知友(原张士诚部下名将)聚居在铜罗村,以酿酒为生。因酿酒须取土封坛,年复年久,取土之处挖成了一条浜,后来人们称成为封坛浜(今称丰唐浜)取土挖至青泥层处,发现有一地下墓穴,并有石碑一方,碑文明,墓葬者原始东汉辞赋家严忌严夫子(严忌,生于斯、葬于斯,原名庄忌,因汉明帝姓刘名庄,为避与明帝同字,故改庄忌为严忌,后入梁,受知孝王。)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位汉时杰出的辞赋家,将铜罗改名为严墓。直至1958年成立铜罗人民公社,严墓改名称名在铜罗历史上长达600年。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澜西巡检司署设于此,自成市井。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严墓称市、货物贸易兴盛。民国18年(1929年)严墓设区称镇。1957年,吴江全县撤区并乡,复原名建铜锣乡。至此,眼目的名延续六百余年,历史上的严墓,商业繁华,800米老街,街面宽阔,枫桥河两岸廊棚连贯,民居宅房贴水而建,明代诗人王叔承故宅、古建民居、嘉乐堂、汾阳王殿、市级文保单位“汪宅”等文物古迹遍及镇区。上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日军入侵中国,吴江沦陷,严墓称为吴江县政府、县党部的所在地,中共浙西特委、吴江县委等地下党组织相机迁至严墓,开展党的地下抗日活动,严墓一度成为浙北抗日根据地。 《中国历代名人大词典》记载:严忌(约前188—前105)西汉辞赋家。会稽吴(今江苏苏州)人,一说由拳(今浙江嘉兴南)人。原姓庄,后避汉明帝讳,改姓严。吴王刘濞招收四方游士,他与邹阳、枚乘等俱仕吴,为门客,以文辩著名。曾上书谏阻刘濞谋反,不纳,遂离吴,客游于梁,颇得梁孝王厚遇。世称严夫子。由辞赋二十四篇,今仅存《哀时命》。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记载:庄忌(约公元前一八八年—前一五年间在世)字不祥,会 稽吴人,在世时代约自汉惠帝末年至武帝元封六年间。少与司马相如俱好辞赋,不遇明主,乃作辞以叹迷,名哀时命(见楚辞)。遇景帝不好辞赋,不得志,去而仕吴,不久,吴王濞有反谋,知不可谏,又去至梁,时梁孝王礼贤下士,很厚待他,与邹阳、枚乘等俱被尊重。当时人称为庄夫子,他作有辞赋二十四篇,除哀时命外,均不可见。 《百城*水》记载:忌,汉武帝时人,中大夫严励之父,以辞赋为梁孝王客。《史记》所称司马相如、邹阳、枚乘,是也。汉*明帝讳,改庄为严,志云;忌,吴人,墓在新城北,适当其处。今*****后,别有汉将军严励墓,为*无疑。《楚辞》有忌《哀时命》一篇,不断仕途,**东风*水中,明万历三十六年大水淹没,崇祯四年,里人吴**建筑。明末,吴氏人义为盛。 铜锣又称严墓,江南水乡古镇之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东汉时期,与司马相如齐名的杰出辞赋家严忌已蜚声华夏文坛。号称昆仑山人的明代大诗人王叔丞在中国古文化诗库中流下了丰富的精品杰作。严墓称名起源于元朝至正年间,因酿酒挖土封坛发现严忌墓穴,从此改称严忌墓穴,从此改称严墓,直至一九八五年成立铜锣人民公社。严墓称名在铜锣历史上长达六百余年。全镇区域面积*九.二平方公里,下辖八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近三万人。 铜锣地处江苏省最南端,与浙江嘉兴市郊一溪之隔,自然风光优美,物产资源丰富,享有“花木之乡”、“酿酒之都”之美誉。随着“绿色产业”和“生态经济”的凸现,经三十年的发展,第一产业在不断调整种植结构中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独特路子。全境花卉苗木连绵成片,在华东平原堪称绝无仅有,形成了江南水乡巨大而独特的天然“氧吧”,成为装点大都市的绿色源泉。 酿酒是铜锣的传统产业,它的历史可追溯至两千五百多年前。目前,全镇颇具规模的酒厂二十六家,年产黄白酒八万吨。“百花漾”和“鸳栖”商标分别被成为江苏省著名商标,获苏州市级知名商标的酒厂也有数家。在二十一世纪的晨曦里,铜锣工业经济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镇北工业园、镇东纺织服装科技工业园已初具规模。来自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台湾、福建浙江等三十多家企业已落户两园,主要产业为电子资讯、轻工机械涤纶化纤、纺织服装等。 铜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春秋吴王行宫,古皇庙遗址,古铜罗南凌北周富宅门、砖雕门楼、走马楼、院士名居、廊棚、古街以及酿酒等等都是无数代铜罗的先辈所创造的巨大财富,也是留给我们后人一笔不可再造的无价之宝。近年来铜罗的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新建的“严墓党史纪念馆”、“苏南酒文化馆”、心文广中心(影剧院)及规模建设的“少儿美术馆”等都将对战士铜罗文化底蕴,提高铜罗知名度,振兴铜罗经济发挥着积极地作用。 铜罗的发展蒸蒸日上,变化日新月异,处处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一个具有江南水乡韵味,富有森林花园特色,最适宜人群的生态旅游文化镇一展现在人民面前。 3、从企业规模、产量和技术结构上看吴江桃源酿酒业的现状: 目前吴江桃源黄酒业企业数为23家左右,占全市酒类生产企业82.2%,2006年黄酒产量在10万吨左右,占江苏省黄酒产量近30%。据江苏黄酒专业分会主办《江苏黄酒工业通讯》期刊介绍,目前全省黄酒产量30万吨左右,其中万吨以上黄酒企业有5家,吴江桃源就占有二家企业,这二家企业为:苏州市百花漾酿造有限公司,苏州中南酿造有限公司。其余黄酒企业产量分别为7千吨到5千吨至2千吨左右,企业分别有:吴江三界洋酒业有限公司,苏州苏御酒业有限公司,苏州凤栖酿造有限公司,苏州迎春酿造有限公司,苏州新同里红酒业有限公司,苏州养生花酿造有限公司,苏州天泉坊酿造有限公司等23家黄酒企业。以此可见单一个桃源镇酒厂之多,产量之大,实属不易,这和当地政治、文化、经济、生活、民俗有着密切关系和较深的酿酒历史渊源有关。 从桃源黄酒的生产方式看,各企业由于经济实力和更新观念不同,黄酒生产配套设施也各不相同,大米蒸煮工艺主要以串联式立式双汽室蒸饭机蒸饭,部分小型黄酒企业还采用传统木甑蒸饭。发酵工艺仍以陶质的缸、坛,一般大缸中进行前发酵和主发酵,在酒坛中进行缓慢的后发酵。对酒醪压榨、过滤、煎酒工艺65%黄酒企业已采用板柜式气膜空气压滤机,棉饼过滤机以及不锈钢薄板式和列管式热交换器配套搅拌反应锅的半机械化流水生产作业,特别是桃源几家有品牌的企业:例:苏州百花漾酿造有限公司,苏州中南酿造有限公司,苏州新同里红酒业有限公司,苏州养生花酿造有限公司和苏州三界洋酿造有限公司已在应用Y6系列液体二级速冷机对黄酒的基酒冷处理和立式硅藻土过滤机初滤并串联陶瓷棒精过滤,薄板式热交换杀菌 器杀菌的流水作业,对瓶装黄酒灌装已实现从洗瓶、冲瓶、消毒,灌装、压盖、灯检、贴标、电脑日期喷码的全自动机械化作业,使黄酒质量,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品位进一步提升。 二、黄酒资料 1、黄酒派系 中国黄酒大体称为三大派系,即绍派(绍兴酒)、苏派(苏南酒)、海派(上海酒)。苏派黄酒主要产地之一的苏南酒乡桃源镇素有“天下黄酒第一镇”之称誉,地处江苏省南大门,与浙江省嘉兴市一溪之隔,北依太湖,南靠运河,历史上就享有“地接湖滨游笠泽,境疑世外隐桃源”之美称。 黄酒在中国食品工业及酒类市场中属销售区域、消费总量较小的酒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政策使黄酒销售区域和消费总量逐年得到发展和增长,主要生产和消费范围以浙江、江苏、上海为主体。 黄酒又是中国的传统酒种,不仅具有一般酒的饮用功能,又可作为烹调荤菜时去腥和增加鲜美的调料。中国黄酒大体可分为三种,即绍派、苏派和海派三大派系,绍派为浙江绍兴黄酒,苏派为苏南黄酒、海派为上海黄酒。江苏黄酒主要生产区域为无锡、苏州,苏州主要为苏南一带以桃源黄酒为主,还有早先从严墓黄酒引入发展的张家港黄酒(沙优)。严墓是桃源镇的前称,生产黄酒历史悠久,早在吴越春秋时期严墓民间作坊就开始酿造宫廷贡酒和民间饮用酒。源远流长的酒文化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桃源黄酒(苏南黄酒)主要生产区域在桃源镇铜锣社区(旧称严墓),全镇拥有黄酒生产企业20余家,以“吴宫”老酒为代表的苏南黄酒销售区域已扩大至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年生产黄酒达15万吨,占全国黄酒总销量的十分之一。 2、黄酒的名称 黄酒属于酿造酒,酒度一般为15度左右。黄酒,顾名思义是黄颜色的酒。所以有的人将黄酒这一名称翻译成“Yellow Wine:。其实这并不恰当。黄酒的颜色并不总是黄色的,在古代,酒的过滤技术并不成熟之时,酒是呈混浊状态的,当时称为“白酒”或浊酒。黄酒的颜色就是在现在也有黑色的,红色的,所以不能光从字面上来理解。黄酒的实质应是谷物酿成的,因可以用“米”代表谷物粮食,故称为“米酒”也是较为恰当的。现在通行用“Rice Wine”表示黄酒。 3、在当代黄酒是谷物酿造酒的统称,以粮食为原料的酿造酒(不包括蒸馏的烧酒),都可归于黄酒类。黄酒虽作为谷物酿造酒的统称,但民间有些地区对本地酿造、且局限于本地销售的酒仍保留了一些传统的称谓,如江西的水酒,陕西的稠酒,西藏的青稞酒,如硬要说它们是黄酒,当地人也不一定能接受。 在古代,“酒”是所有酒的统称,在蒸馏酒尚未出现的历史时期,“酒”就是酿造酒。蒸馏的烧酒出现后,就较为复杂了,“酒”这一名称既是所有酒的统称,在一些场合下,也是谷物酿造酒的统称,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当时的酒分为三大类:酒、烧酒、葡萄酒。其中的“酒”这一节,都是谷物酿造酒,由于酒既是所有酒的统称,又是谷物酿造酒的统称,毕竟还应有一个只包括谷物酿造酒的统称。因此,黄酒作为谷物酿造酒的专用名称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黄酒”,在明代可能是专门指酿造时间较长、颜色较深的米酒,与“白酒”相区别,明代的“白酒”并不是现在的蒸馏烧酒,如明代有“三白酒”,是用白米、白曲和白水酿造而成的、酿造时间较短的酒,酒色混浊,呈白色。酒的黄色(或棕黄色等深色)的形成,主要是在煮酒或贮藏过程中,酒中的糖份与氨基酸形成美拉德反应,产生色素。也有的是加入焦糖制成的色素(称“糖色”)加深其颜色。 在明代戴羲所编辑的《养余月令》卷十一中则有:“凡黄酒白酒,少入烧酒,则经宿不酸”。从这一提法可明显看出黄酒、白酒和烧酒之间的区别,黄酒是指酿造时间较长的老酒,白酒则是指酿造时间较短的米酒(一般用白曲,即米曲作糖化发酵剂)。在明代,黄酒这一名称的专一性还不是很严格,虽然不能包含所有的谷物酿造酒,但起码南方各地酿酒规模较大的,在酿造过程中经过加色处理的酒都可以包括进去。到了清代,各地的酿造酒的生产虽然保存,但绍兴的老酒、加饭酒风靡全国,这种行销全国的酒,质量高,颜色一般是较深的,可能与“黄酒”这一名称的最终确立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清朝皇帝对绍兴酒有特殊的爱好。清代时已有所谓“禁烧酒而不禁黄酒”的说法。到了民国时期,黄酒作为谷物酿造酒的统称已基本确定下来。黄酒归属于土酒类(国产酒称为土酒,以示与舶来品的洋酒相对应)。 黄酒酿造原料 黄酒是用谷物作原料,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的酿造酒。在历史上,黄酒的生产原料在北方以粟(学名:Setaria italica,在古代,是秫、梁、稷、黍的总称,有时也称为梁,现在也称为谷子,去除壳后的叫小米)。在南方,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为最佳原料)为原料酿造黄酒。由于宋代开始,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南移,黄酒的生产局限于南方数省,南宋时期,烧酒开始生产,元朝开始在北方得到普及,北方的黄酒生产逐渐萎缩,南方人饮烧酒者不如北方普遍,在南方,黄酒生产得以保留,在清朝时期,南方绍兴一带的黄酒称雄国内外。目前黄酒生产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上海、福建、江西和广东、安徽等地,山东、陕西、大连等地也有少量生产。 3、黄酒的酿造工艺和配料的应用 我国的酿酒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然发酵阶段,经历数千年,传统发酵技术由孕育,发展乃至成熟。即使在当代天然发酵技术并未完全消失。其中的一些奥秘仍有待于人们去解开。人们主要是凭经验酿酒,生产规模一般不大,基本上是手工操作。酒的质量没有一套可信的检测指标作保证。 第二阶段是从民国开始的,由于引入西方的科技知识,尤其是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工程知识后,传统酿酒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懂得了酿酒微观世界的奥秘,生产上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机械化水平提高,酒的质量更有保障。 苏派黄酒生产历史悠久,是传统手工食品行业的典范型代表。黄酒生产的主要原料有大米、玉米和水,辅料原料有制曲用的小麦、麸皮等。在黄酒生产中,米、曲、水分别被喻为“酒之肉”、“酒之骨”、“酒之血”,表明了原辅材料在黄酒酿造过程中的重要性。 古代(传统)酿造技术与发展: 原始人类在深山老林以采摘野食为生,夏秋季节,吃剩的果实随便丢弃,落在岩洞石隙中,自然发酵成酒。受此启发,而逐渐有意识地利用野果发酵酿造果酒,饮之香美异常,称之为“猿酒”。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黄河中游的居民已经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在谷物贮存中发现粮窖内的谷物发芽发霉现象。据对《黄帝内经》、《素问》等古书的研究,在皇帝以前已有酿酒的传说,那时以米作原料,不用曲,而是用麦芽(即“蘖”),酿造的为酒味少的甜酒。后来人们因为不喜欢味薄的甜酒,殷商以后便不用蘖而改用曲了。 苏南酒乡桃源的几家企业黄酒生产工艺基本上是采用嘉兴传统喂饭法,在操作上以淋饭、单喂或双喂生产黄酒。现将普遍应用3种黄酒生产配料简叙如下: 以每缸450kg容积为单位,其原辅料配比如下: 配方一: 淋饭酒母用粳米 60kg 第一次喂饭粳米 70kg 富阳根霉白药 100克 上海崇明白药 110克 麦曲8-10%(按淋饭酒母加喂米总数的耗用率) 总控制量=165kg 加水量=总控制量—(淋水后的平均饭重+用曲量) 配方二: 淋饭酒母用粳米 50kg 第一次喂饭粳米 50kg 第二次喂饭粳米 25kg 富阳根霉白药 100克 常州传统酒药 120克 生麦曲 6.25kg 熟麦曲 6.25kg 总控制量=165kg 加水量=总控制量—(淋水后的平均饭重+用曲量) 配方三: 淋饭酒母用粳米 50kg 初喂饭 糯米 50kg 二喂饭 糯米 25kg 富阳根霉白药 100克 常州传统酒药 120克 生麦曲(酶活力85-90单位) 10.5kg 熟麦曲(酶活力110-120单位) 4.5kg 糖化酶(酶活力50000单位) 75g a-淀粉酶(酶活力20000单位) 125g 总控制量=165kg 加水量=总控制量—(淋水后式摊饭后的平均饭重+用曲量) 以上是桃源各黄酒企业基本采用的三种配料方法,并以大米品种更改和酒药、麦曲、复配酶的不同配料确定酒质的品级、类型,同时以三种不同配料为基础,在黄酒酿造后道压榨分离的清酒中调兑(甜型香雪酒,陈香酒和调味酒)生产干型、半干型以及半甜型坛装黄酒。 4、产品结构、品牌和新品研发状况; 上述2006年桃源黄酒总产量为10万吨左右,据其中干黄酒5万吨(瓶装、袋装、坛装),半干型黄酒2万吨(瓶装、坛装),半甜黄酒0.5万吨左右,甜型黄酒2.5万吨(坛装),在产品包装结构上,干型瓶装、袋装和坛装并存,半干型瓶装、瓷装、陶瓶装和坛装并存,半甜型瓶装为主,甜型黄酒全部以坛装出售和企业内部作为兑配之用。干黄酒将比甜型黄酒更受欢迎,高中低档黄酒产品并存。其中在近三年中瓶装、陶质瓶装、瓷瓶装的中高 档黄酒产品所占比重将会越来越大,陈年、高质量、高品位产品将占一定的比重。近五年来桃源的黄酒企业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黄酒学会和中国酿酒协会黄酒分会指导的帮助下,从2003年组织首届“苏南酒乡黄酒文化节”暨“名优产品推介会”、“黄酒品牌战略研讨会”、“黄酒优秀产品鉴评会”等系列活动到至今已隆重举行了五届桃源酒文化黄酒节,既提高了桃源黄酒在全国黄酒界的地位和声誉,也促进了苏南桃源的工艺、技术、设备、质量、品级的提高和发展。至此今日,在这90平方公里的桃源土地上,由祖辈传承下来的酿酒产业,经过无数代桃源人的精雕细作,继承完善,创新发展,使得千年古酿桃源黄酒得以历久弥香。目前在酒乡桃源拥有颇具规模的23多家酿酒企业中,拥有国家级黄酒会员企业、理事单位4家,酿造高级工程师1名,江苏省级评酒师7名,高级酿酒技师56名。并拥有江苏省著名商标2家,农业部绿色食品一家,苏州市知名商标6家。在黄酒品级的研发和包装容器创新上较为突出的有苏州百花漾酿造有限公司,生产、研究、开发的新一代清爽型吴宫老酒进市场已有5个年份,产品品级和包装上不断提升和大胆创新,有珍藏版礼品装,青瓷扁瓶二十年陈酿、单盒精品、青瓷异形瓶装十二年陈酒,葡萄瓶四瓶盒装十年陈酒、陶瓷小坛装八年陈酿等系列吴宫老酒产品。其销售量已发展到四省一市,并以旺盛的优势在全国多地延伸和扩大销路,目前以“百花漾”省著名商标“吴宫老酒”为品名的系列黄酒产销售量已达到15000吨以上,深受消费者欢迎和推崇,2002年吴宫老酒被中国质量协会推荐为国家质量检测信的过产品;2004年吴宫老酒被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之前连续评为苏州市知名品牌,并作为吴江市政府唯一指定送礼和招待用酒。其精致工艺礼品包装和优质品位深受国际友人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的友好人士欣赏和喜爱。苏州新同里红酒业有限公司研发的系列异形陶质瓶和青瓷瓶装的同里红陈年黄酒,充满了江南水乡、石桥古镇的特征,产品有鉴赏级、礼盒装双陶质瓶陈年黄酒,珍藏级、单盒装异形陶质装陈年黄酒,锦绣级、单盒装异形陶质二十年陈酿和青瓷装十五年陈酒及营养型350ml扁瓶装清爽型黄酒,由于新同里红黄酒和整个包装的创意以同里桥做为创意主线、黑与红、白与红的双色搭配,经典而珍贵,色彩浓烈而奔放,以夸张的手法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秀色跃然纸上,大胆突破了传统黄酒包装的古朴之风,令人耳目一新。呈现了苏派黄酒别具一格的“鲜活”形象和艺术魅力。同里红精典陈酿黄酒被威尼斯双年展唯一指定用酒和中国首席执行官俱乐部唯一指定用酒。苏州中南酿造有限公司开发的“鸳栖牌”中南六年陈黄酒,被评为国家农业部颁发的“绿色食品”和苏州市名牌产品,其余苏州市养生花、苏州凤栖,苏州三界洋,苏州天泉坊,苏州苏南酒业等酿造有限公司开发异形棕色扁瓶、方瓶、圆瓶的三年、五年、八年陈清爽型黄酒分别被评为苏州市名牌产品,中国海门金花节人大会指定用酒和国际、国内博览会金奖、银奖等荣誉称号。桃源黄酒数量之大、质量之优、品牌之多,倍受人们青睐,并以色泽清亮,味道俱佳,定价合理适中,赢得市场,客户赞誉,成为江、浙、沪地区酒席家宴众口青睐的热销佳酿。 三、苏派黄酒历史渊源资料 桃源,旧称严墓,传统酿酒历史悠久。东汉时期,曾有“米酿酒、蚕吐丝、蜂产蜜”三 宝而著称,独特的酿酒技艺世代传承。元朝至正十八年(1358年),铜罗酿酒处于初盛时期,酿酒小灶、酿酒小作坊已有一百多家。张士诚竖旗反元被朱元璋俘获自缢,原张士诚的一位方姓部将隐居铜罗以酿酒为生,酿酒取土封坛发现有一地下墓穴,据碑文表明,墓葬者原是东汉辞赋家严夫子严忌(严忌,原名庄忌,因汉明帝姓刘名庄,为避与明帝同字,故改为严忌,后入梁)。人们为纪念生、葬于斯的汉时杰出大文豪,将铜罗改为严墓。至1958年成立铜罗人民公社,严墓之名在铜锣历史上长达600年。 据《吴江县志》记载,明代吴江县的酒坊、糖坊及酱制品等手工业作坊中,以酿酒为大宗。酿酒作坊主要集中在严墓(即铜罗)。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严墓年产白酒2万担,销往浙江杭州、嘉兴、湖州一带。清末民初,严墓酿酒作坊达250户。秋季开始酿造,翌年春季止酿,月需大米1.5万石,产白酒6.35万公斤,白酒大多销往上海、浙江等地,余者则销售县内各集镇。1913年,严墓被公认为是苏南三个酿酒发源地之一。1941年,严墓人到震泽办酿酒作坊,其中5个小酒坊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合并为毛记、达记两家酒坊,日产量1000公斤左右。 《吴江县轻工业史》记载,吴江酿造业据传是由酒商贩卖演变而来的,并从白酒逐渐发展到黄酒制作。1942年,严墓酿酒师傅在震泽开办的造酒作坊,先后在1947年并为毛记(业主毛汉木)、达记(业主韦达)两个酒坊,共有资金583.4万元(旧币),1956年公私合营“震泽联酒厂”,即国营震泽酿酒厂前身。 抗日战争胜利后,铜罗一带酿酒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在原有白酒生产的基础上,糯米酿制的黄酒也逐步进入了市场,酿酒产业已名声四扬。1947年,昆山国税稽征局直接派员在铜罗征收酒类货物税,是年在铜罗征收法币6.21亿元,占全县同类税收的四分之一。 解放后的1951年,酒类实行专卖,1953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私人作坊陆续停业。1958年铜罗办起了第一家集体酿酒厂,取名“严墓酒厂”。1960年又更名为“吴江野生植物酿酒厂”。后企业升级为县属厂,起名为“吴江酿酒厂”。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铜罗酿酒业又迅速发展,除镇办酒厂外,村办酒厂迅速兴起,几乎村村办起酿酒厂,一度成为铜罗村办工业的半壁江山。90年代末,铜罗酿酒业逐步转制为股份制企业,不少个体酿酒厂也逐步建立。至2003年铜青桃三镇合并,桃源全镇共有颇具规模的酿酒厂20余家,年产各类白酒、黄酒15万余吨,占全国酿酒总销量的10%,成为仅次于浙江绍兴的全国第二大最为集中的黄酒生产基地。其中苏州百花漾酿造有限公司的“百花漾”牌商标最先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和江苏省名牌产品,2008年已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至2008年共拥有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的产品有3只,江苏省著名商标2只,江苏省名牌产品1只,苏州市知名商标和名牌产品13只。 苏南酿酒史 苏南自古是酿酒之乡,太湖的水、“天堂的米,酿造的美酒得天独厚,传说上*的“吴宫酒”就启酿于春秋时期。 史物记载,“苏湖熟,天下足”,当时苏南已经成为江浙乃至全国的稻米生产中心。宋 代的酒品较多,如: “白云泉酒”、“洞庭春”、 “双投酒”、“吴宫酒”等,苏南酿酒成为全国为最主要的地区之一,宋代熙宁十年(1077年)苏州境内设有酒税征收机构近百所、年收酒税七百多万贯。 明代中叶,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城市,随着工商业的高度繁荣,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使得苏州的酿酒业迅速发展,酿制的“三白酒”最驰名,销往京师。 清代民国酿酒兴盛,据《苏州府志》载:“吴俗善煮酒,煮过泥封,经岁或入木犀、玫瑰,五加诸品,味更香洌,其未煮而旋卖者各生泔酒。白酒以十月为最,今市中又有福贞、天香、玉露诸名。”,其中的“福贞酒”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奉天华产商品陈列会上为江苏盛产参展。 近现代,苏南酿酒业写下了辉煌的一页,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赛会,苏州钱义兴酒坊各种酒获金牌奖,王济类酒地坊玫瑰酒获银牌奖章。1963、1971年,苏州醇香酒被判为江苏名酒,国家优质称号及银质奖,东吴酒质量大赛金杯奖。1995年,吴江铜罗产善酿酒获国际博览会金奖。1996年,吴江百花酿造有限公司酿制的“百花漾”得黑米酒获国际博览会金奖。 【铜罗酿酒史】0011 苏南“酿酒之都”铜罗镇,地处太湖南岸的江浙交合之处,两宋之际这里便形成了商市,至元末明初已远近闻名。 相传吴越春秋时期,曾是吴王行宫地址的铜罗,酿制的宫廷贡酒“吴宫酒”早已驰名苏南吴地,唐朝苏州刺史、诗人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下了“忆江南,其此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的千古佳句。 东汉时期,铜罗以“米酿酒,蚕吐丝,蜂产蜜”三宝而著称,铜罗境内几家酿酒小灶作坊主要酿制生干酒,又称老白酒,后又改成三白酒,尽管酿造过程简单,但香醇适口,后来又将生干酒掺入白糖、桂花等色料,酿制成桂花冬酿酒,成为老少皆宜的宴酒,盛行苏南的“花酒”之一。 元朝至正十八年(1358年),铜罗流传了酿酒酿出严墓来的历史典故,此时铜罗酿酒已到了第一个发展时期,酿酒小灶,酿酒小作坊已有一百多家,成产的严墓米酒和桂花冬酿酒已在江浙沪一代久销不衰。 《吴江县志》记载:明代,武将显得酒坊、糖坊及酱制品等手工业作坊中,以酿酒为大宗。酿酒作坊主要集中在严墓。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严墓年产白酒三万担,销往浙江杭嘉湖一带。清末民初,严墓酿酒作坊达150户,秋季开始酿造,至翌年春止酿,月需大米1.5万石,产白酒12.7万斤。白酒大都销往沪、浙等地,余者则销往县内各集镇。民国2年(1913年),严墓被公认为苏南三个酿酒发源地之一。又有《吴江县属轻工业史》记载:吴江酿造业据传起于明代,由酒商贩卖演变而来,并从白酒逐渐发展到酿酒制作。民国30年(1942年),严墓人至震泽办酿酒作坊,其中五家小酒坊先后在1947年、1949年合并为毛记(业主毛汉木)、达记(业主韦达)两个酒坊,日产白酒1000斤左右,其右资金583.4 万元(旺季),1956年公私合营为“震泽联谊酒厂”,后来成为国营震泽酒厂的前身。 解放前后,铜罗一带酿酒业达到了鼎盛时期,在白酒生产的同时,酿制黄酒亦渐入市场,酿酒产业名声四扬。民国36年(1947年),昆山国稽征局直接派员在铜罗征的酒类货物税法币6.21亿元,占全国同类税收的四分之一。1958年铜罗办起了第一家集体性质的“严墓酒厂”,1960年更名“吴江野生植物酿酒厂”,后升级为县级厂,名为“吴江酿酒厂”。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铜罗酿酒业又迅速发展,除镇办酒厂外,村办酒厂迅速兴起。九十年代末,酿酒业逐步转制为股份制企业及民营企业,个体酿酒厂市场兴起。到目前为止,全桃源颇具规模的酒厂23家,年产各坛黄酒和瓶黄酒近10万吨,成为除浙江绍兴外全国第二大黄酒最为集中的生产基地,名副其实的苏南酿酒之乡。 四、苏南酒文化资料 1、苏南酒文化馆 苏南酒文化馆座落在吴头越尾、苏杭之间的吴江市桃源镇严墓古镇区枫桥河畔,酒文化馆紧依千年古街,徽派仿古建筑古色古香,占地一千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五百平方米。“苏南酒文化馆”馆名为中国酒泰斗秦含章先生所题。前院中央矗立硕大的仿青铜酒爵,“酒水”潺潺流出,四周石子拼成四个“酒”字,风格各异。 苏南酒文化馆由原铜罗镇人民政府筹资兴建,始创于2003年,新馆落成适逢中国苏南酒都吴江市铜罗首届黄酒文化节开幕之际,国家有关部门及省、市领导亲临现场为酒文化馆开馆剪彩。原中国酿酒协会会长,酒界泰斗96岁高龄的秦含章先生参加剪彩并为酒文化馆题诗一首:“苏南今古酒文化,中外神州一奇葩,吴馆李堂常相映,诗词书画惹人夸。”。苏南酒文化馆的建造得到了众多酿酒企业的资助,受到了海内外酒文化爱好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苏南酒文化馆,以丰富的酒文化为背景,充分展示出苏南的酒乡酒史、酒王酒星、酒诗酒画、酒联酒令、酒坊酒艺、酒装酒具、酒标酒誉、酒厂酒品等,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观赏性于一体的实物和史料,馆内18间陈列室,展出了我国书画名家的酒文化作品一百余幅,各类不同年代的艺术酒具一百余件,展览大厅内存放的二十多家生产厂家的各类样酒琳琅满目。传统酿酒工艺流程复原室,旧时的苏南校酒店,品酒室等,对弘扬吴文化,研究酒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2、苏南酒文化 (1)苏南吴文化和酒文化 苏南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吴文化独树一帜,在华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吴文化丰富宝藏中还蕴藏着灿烂的瑰宝:酒文化。 酒文化,在苏南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历史文化土壤里整整流淌了2500年。她源远流长,酿造了多少醉透古今的文化遗产;她独领风骚,在华夏酒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彩重墨的篇章。 吴文化和酒文化有着血溶于水的关系。可以说,吴文化孕育了酒文化,酒文化丰富了吴文化,酒文化是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吴文化中的一个精华。离开了酒文化, 吴文化将逊色不少;有了酒文化,吴文化才更加绚丽夺目。 苏州孕育了吴文化,其中包括酒文化。唐宋时代,苏南一带开始走向繁华,酿酒业也开始发展。白居易《谢李苏州五酘酒》诗盛赞云:“倾如竹叶盈樽绿,饮作桃花上面红。”苏州酿酒业崛起,酒文化也随之悄然兴起。唐代壁画《吴王宴姑苏台图》,流传甚广。宋范成大《吴郡志》记载,五酘酒至宋时仍负盛名。其法为“曲米与浆水已入瓮,望日又以米投之,有至一再投者,谓之酘。其酒则清三列异常,今谓之五酘。”到了清代苏州民间酿酒日益盛兴,出和名酒有坛酒、女贞酒、福贞酒、吴宫老酒等。酿酒业的进一步发展给苏南的酒文化注入了新的源泉。 黄酒与儒家文化 (2) 黄酒是中国最古老的独有酒种,被誉“国粹”,儒家文化乃中国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称之“文化精髓”。两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黄酒生性温和、风格雅致,酒文化古朴厚重,传承人间真善之美、忠孝之德;儒家内涵讲究中庸之道,主张清淡无为,宣扬仁、义、礼、智、信等人伦道德。细细体味,黄酒与儒家文化可谓一脉相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庸”黄酒之格。中庸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儒家把“中”与“和”联系在一起,主张“和为贵”、“普通的和谐” 。中庸之道即中正不偏、经常可行之道。中庸既是一种伦理原则,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方式方法,中庸之道无处不在,深深地影响着国人的生活。黄酒以“柔和温润”著称,恰与中庸调和的儒家思想相吻合。黄酒集甜、酸、苦、辛、鲜、涩六味于一体,自然融合形成不同寻常之“格”,独树一帜,令人叹为观止。黄酒兼备协调、醇正、柔和、幽雅、爽口的综合风格,恰如国人“中庸”之秉性,深得人们青睐,被誉为“国粹”也就为之不过了。黄酒之“和谐”,对今日我们倡导“构建和谐社会”也是相符的。儒家“和为贵”、“普通的和谐”与黄酒“中和”之理念,正好给予了现代意义“和谐”诠释、发挥和想象的一个空间。 “仁义”黄酒之礼。“仁”是儒家思想的中心范畴和最高道德准则。子曰:“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其中“仁”是目标,“克己”而使“礼”得到遵守和恢复是实践途径。孟子则经常以“仁义”并重。“仁”体现 了人与人的关系,是在尊重关怀他人的基础上,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关怀。黄酒是一种物质,它自古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酒作用于人的精神的东西,可使人为善,也可使人为恶。酒虽有利有弊,但适度把握,裨益颇多。酒的功能有三,一是可解除疲劳恢复体力,二可药用治病滋补健身,三酒可成礼。黄酒承载着释放人们精神,惠泽健康,表达情感,体现爱心,激发睿智的作用,这与儒家崇尚“仁义”,主张“天地人合 一”的精神境界,提倡友善、爱护是息息相通的。 “忠孝”黄酒之德。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人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孟子更是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这些“忠孝”思想体现了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文明,也是中国美 德的一部分。黄酒生性温和、醇厚绵长,在漫漫中国酒文化长河中,黄酒以其独有的“温和”受国人称道,黄酒的文化习俗始终以“敬老爱友、古朴厚道”为主题,这与儒家所追求的“忠孝”精神一脉相承。 (3)苏南酒文化博大精深,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她包括:酒话、酒星、酒趣、酒诗、酒书、酒画、酒文、酒联、酒令、酒具、酒品、酒楼、酒乡等。酒文化的涵义也不仅限于酒本身,而有比它更丰富的内涵。它常常反映各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观念。就一个 而言,酒文化又是当地历史、文化、经济的反映。吴江历史悠久、多姿多彩的酒文化,正是这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流淌的文脉。 如今,这千年流淌在苏南土壤里的酒文化,一部分已将浓缩在苏南酒文化馆里,让人品味(苏南酒文化馆建址在吴江市桃源镇严墓古镇区)。 (4)苏州是美文化的发源地。 美文化在华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美文化中蕴藏着灿烂的瑰宝:酒文化。 酒文化,在苏州这块古老儿神奇的历史文化土壤里整整流淌了两千五百年。 唐宋时代,苏南开始走向繁华,酿酒业也日趋发展,苏南酒文化随之悄然兴起。 清代,苏南酿酒日益兴盛,酿酒业进一步发展,给苏南的酒文化注入了新的源泉。 苏南的名胜古迹带动了旅游文化,也滋润了酒文化。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难耐天堂之府,是她造就了享有盛名的酒文化之乡。 苏南的酒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博大精深。众多的酒王酒皇,酒谣酒俗,酒文酒艺、酒诗酒画、酒令酒联,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她源远流长,酿造了多少醉透古今的文化遗产; 她独领风骚,在华夏文化史上流下了无以胜数的浓墨重彩。 我们寄情于酒文化,让我们一起来忠诚的赞美,赞美这块沃土。 3、考古发现的酒 1966年,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墓出土的画像石土,有一幅图经专家考证是“*****”。 1967年,山东诸城前凉台东汉墓画像时尚也发现了类似的“酿酒图” 1970年代,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以青铜卤发现重大十多斤的翠绿色酒,一青铜器中发现水壶约七、八斤翠绿色酒看,密封特别好。 1975年,在河北青龙县出土了一套金代铜酒锅。 1979年,山东営县陵阴河大汶口墓葬中,发掘者认为发现了距今五千年的成套酿酒器皿。包括主料用的陶鼎,发酵用的大口尊,滤酒用的漏缸,贮酒用法如陶瓮同时还发现了饮酒器皿杯等。 1974年和1985年,河北*城台西尚待中期的酿酒作坊。 1985年,河南省宝丰商务酒务发现一处宋代酒遗址,在遗址旁,发现有烧酒锅、古井一口,大量北宋对子钱、钧瓷、白瓷酒器残片。 1986年,河南罗山天湖村商墓出土铜卤内发现密封贮藏液体,经化验为酒。翰林西夏“千 手千眼观音”壁画中对称地绘又两幅“酿酒图”。 1987年,河南镇平农民挖出一个西汉铜方壶,壶内有无色液体,重约五公斤,液体手感有轻微粘度,经化验得知,内含乙醇脂和芽胎杆菌的成分,壶底又粟米壳,后经文物专家定位粟米酒。 1990年,陕西平陆一座西汉空心砖墓内发现一件密封完好的青铜提渠卤,启封后发现内存黄绿色春桌液体320毫升,无臭无味。有关专家认为是随葬用的西汉酿酒。 1992年,山东临淄战国墓中,出土酒浆实物和壶、耳杯等众多酒器,在两件密封铜壶中,出土时分盛青绿色和黑色液体,当为古酒。 1993年,有人认为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炊器,也可用于蒸馏白酒。 1994年,滕州前掌大商周贵族墓地11号墓内,在器皿中内封存有清澈透明液体,出土时均有密封。内装液体可能是当时的酒。 1996年,河北迁安金墓内发现三大“千酒”瓶。就评委鸡腿平,上有“千就”字样。《辞海》中成为你“千日酒“,传说中一种烈酒,饮后诗人酒醉不醒。 1997年,河南淇县公安局收缴的一批文物中,包括意见汉代铜壶,内装有大半壶液体,密封严实,被推测试酒。 1998年,四川成都水井街全兴就场内发现“前店作坊”格局的明清酒坊遗址,发现蒸馏酿酒设施及数百件酒具,并有酒具带题款。 1999年,四川出土唐至元代的陶瓷酒杯,有学者认为是一个酒窖。 2002年,江西南昌李渡镇发现可以早到宁愿带并且元明清连续使用的白酒作坊遗址。 4、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有酒 自然发酵的果酒、酿造酒(如黄酒、米酒)、蒸馏酒(如烧酒)在我国是顺次出现的。酒最本质的成分都是酒精即乙醇。当和成法出现以前,他都是用糖或淀粉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产生的。自然发酵的果酒受季节的限制大,为了突破这种限制,后来采用谷物作为娘举得原料。谷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因此必须经过能产生淀粉酶的酒曲的糖化作用。高浓度的蒸馏酒出现则是很晚的事。 有文字记载之前的酿造技术,只能从酿造器具加以分析。新石器时代考古出土了高柄杯、蛋壳陶杯等,粮食也有剩余,但并不能得出酿酒的必然结论。可以确认有酿酒的是下周时期,二里头遗址发现了青铜爵、陶爵等酒器;上带的青铜酒器被大宗地发现,甲骨文中的 ”、“*”和“*”正是当时用粮食酿酒。并且在河南等地还发现了酒的实物。 “* 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帛书《养生方》和杂疗方》中科看到我国迄今为止的发现最早的酿酒工艺记载。汉代时一个饮低度酒的时代,虽考古又蒸馏器发现,但蒸出的酒度数很低,不是用来蒸馏烈酒的。画像上有表现酿酒的场面。农学专著《齐民要术》有关于酿酒技术的记载,汉及以后的酒浆考古实物也屡有发现。但是知道元代之前,中国人一直在酿造低度的黄酒。 真正的蒸馏酒(即烧酒、白酒)到了元代才有。目前不止一处发现了元或者明代的烧酒 作坊遗迹。 5、汉魏时期的酿酒技术 按北魏农学名著《齐民要术》记载,在过滤过程中,先是人酒液自然澄清,取上清酒液后,下面的酒槽要用压法进一步取酒液。 汉代酿的是低度黄酒,酿酒时原料米在发酵中的浓度时很高的,新器时实行酒类专卖,制订了详细的酿酒原料配比,即一酿用粗米二,曲一,得成酒六斗,出酒率220%,这个比例与现代的也很相近,酒曲的糖化发酵力不高。 东汉末期的家酿法“九酝春酒法”可以说是一个发酵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补料发酵法,后来成为我国黄酒酿造的最主要的加料方法。就是在一个发酵的周期中,原料不是一次性加进去的,而是分为九次投入。《齐民要术》收录了此法,酿成的酒质量很好。《齐民要术》还收录了诸如“递增补料法”、酸浆的使用、固态及半固态发酵法、温度的控制等酿酒工艺。 另外,有几种浓度较高的酒,酿造方法不是采用常见的浸曲法,原料也不是采用常见的蒸煮方式,而是先磨成粉末,再蒸熟,曲末与蒸米粉拌匀,入缸发酵,酿造时间长达七八个月,而且基本上是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发酵的,这种方法酿造的酒,酒的颜色如麻油一样浓厚。 6、古代酿酒工艺 白酒在我国古代又称烧酒、火酒或阿刺吉酒,石油黄酒演变而来,根据明代历史记载,其生产是由处理酿败黄酒开始的。白酒的生产首先依靠蒸馏技术的出现,最早属于液态发酵、液态蒸馏。而固态发酵和固态蒸馏始于何时,一直未有定论。关于我国白酒祈愿时间,存在汉、唐、宋、元、明五种说法,其中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元代。在南方生产酿酒不必采用地下池发酵,使发酵温度均匀,防止异常发酵;窖低埋缸,抬高酒酿,可防止地下水入侵,同时承接黄水,这与北方酿酒时把缸埋入地下保温不同。其次,他是用于固态发酵。如果使用液态发酵,酒不仅会渗漏,而且在地下池中取酒液不易操作。世界范围内还只有中国存在固态发酵。烧酒作坊遗址中的元代酒窖的发现,证实了《本草纲目》中有关于“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的记载,最低限度可把固态发酵的出现时间推至元代。 固态发酵的蒸馏酒即固态配料、发酵、蒸梁蒸酿的白酒,属我国古老而独特的传统工艺和产品。在一些烧酒作坊遗址中揭露出明代酿酒遗迹几乎乐意再现当时的白酒生产工艺的全过程。结合现存的制酒工艺,推测这一过程包括原料的选择和初加工,原料的蒸煮糊化,就在晾堂上摊晾、冷却、下曲和前期发酵,入窖发酵并用黄泥封窖,起窖后在炉灶上用桶和“天锅”冷却器进行蒸馏成酒等步骤。 明代成书的《天工开物》记载,两广、两湖、江浙(包括江西)一带以小曲酒工艺为主,历来都是用散曲、酒丸或酒饼做酒,没有大曲,这个格局在明代就已形成。小曲又称酒药,是以米粉或米糠作为原料,有的添加少量中草药或辣蓼粉为辅料,有的还加了少量白土为填料,接入一定量的母曲和适量水制成醅,在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培养而成。因此曲块体积小,习惯上称为小曲。其所含问生物主要是根霉,小曲糖化力强,繁殖快,酿酒师用 曲量少,在我国南方普遍应用。据晋代《南方草木状》记载,小曲起源于晋代。开始时用于酿造黄酒,后来才应用到白酒生产上。小曲是生产小曲白酒的糖化发酵,具有糖化与发酵的双重作用。由于稻谷是制作小曲的最好原料,从而在苏南地区形成了制曲酿酒同用一种原料的方法。根据烧酒作坊元代酒窖的情况,参照现存的传统的小曲生产工艺,可模拟复原代的白酒生产工艺。 (1) 配料及工艺100斤稻谷经润料、蒸煮后增重约200斤,抬瓶,斤晾堂摊凉,加曲 约1斤进行堆积前发酵,入缸后发酵再加水100斤,进过8—10甜后起缸蒸馏出 酒,最后入坛储存。经折算,每100斤稻谷可出40—45度的烧酒约60斤。 2) 操作时间。入瓶蒸煮月两小时,抬瓶,摊凉,拌曲约需1.5小时,起缸、蒸馏需( 3.5小时,其余时间为第二天润料和粉碎曲块等。 (3) 发酵周期。视春、冬和夏、秋季节温度的不同,发酵时间多则10多天,少则8 甜。因此,如每天进一缸料,出一缸醅,吊一坛酒,共需10个发酵缸。 在曲与酒的关系上,曲是占先导地位的,由曲决定酒,即俗语所说“曲为酒骨”。在历 史上,大曲是在明代后期才开始出现的。大曲是以小麦、大麦、豌豆为主要原料制成 的体积较大的曲块,含有形成白酒香味成分的多酶系统和前驱物质,属“多微”糖化 发酵,曲霉是大曲中最多的菌。据研究,南方以米粉作为原料的小曲逐渐发展转向北 方而生产的以麦粉为原料的大曲,其发展模式石油南方小曲到北方大曲。大曲酒的工 艺主要存在于陕西、四川、贵州、云南这条通道上,香型清香型逐渐演变成浓香型和 酱香型。 7、考古发现:南方酒坊?遗迹,遗物 ——遗迹 ?水井——它是酿酒过程中提供用水的重要场所。 ?炉灶——是酿酒过程中原料蒸煮糊化的重要设施,一般用石块和青砖修砌而成,灶前的工作就是坑呈“凹”字形。 ?晾堂——是酿酒过程中用于拌料、配料、堆积、扬冷酒醅和前期发酵的场地,大多用卵石和三合土铺成。 ?酒窖——一般有圆形、腰形、长方形三种,是酿酒过程中,经摊凉下曲后的糟醅进行前期发酵、主发酵和后期发酵的场所。圆形酒窖多是先挖一大坑坑底再挖一小院坑放置陶缸,然后再用青砖加土修建成一个地缸发酵池。 ?蒸馏设施——圆筒形砖座,内壁及底部用三合土填抹,在传统的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中,发酵成熟的酒醅采用桶间蒸馏法而得白酒。一般是在炉灶上先放一口“地锅”,安置桶和“天锅”冷却器,再配以冷凝管道和成酒容器。通常在桶内装入发酵成熟的酒醅,用灶火加热进行蒸馏,同时再“天锅”内注入冷水,并不断更换,使汽化的酒精遇冷凝结,从而提升酒的浓度,形成白酒香味。 ——遗物 ?出土遗物有:石器、瓷器、竹木器、铁器、铜器等,种类有碗、盘、碟、盏、盅、靶杯、压手杯、勺、罐、炉、灯、盒、缸、瓮、**、*、*等。瓷器可分青白釉、乳白釉、甜白釉、青釉、黑釉、青莲、*****、霁蓝、粉彩等品种。不同时代的饮酒器,包括盅、靶杯等,元代以前饮酒的形体较大,可能那时盛行米酒类的酿造酒,******具开始变小,这种变化可能和蒸馏白酒的出现有关。 8、铜锣制酒自古有之 苏南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反映酒文化的诗文佳作流芳千古。唐代诗人、苏州刺史白居易曾在吴江松江亭饮酒吟诗;陆龟蒙曾在黎里乘舟赏湖,举杯畅饮;宋人苏东坡曾游吴淞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诗情大发;陆游在八坼酒家躲雨品尝吴江美酒鲈鱼,写下了《过八坼遇雨》诗作;王安石在淞陵把酒持杯,留下了“漫漫浸北斗,浩浩浮南极”的诗句;吴伟业酒后曾写下了《过吴江有感》,发出了“把酒叹浮名”的感叹;唐伯虎在吴江饮酒作诗,写下了《松陵晚泊》的诗章„„ 铜锣制酒自古有之 这里盛产优质大米 依河傍水 水质极佳 据称做酒酒香做豆腐无双至清朝乾隆年间已有赶场赶严墓滔酒买豆腐之说 铜锣盛产的黄酒更有美誉闻香下马之味拢船 张志和:唐代张志和,本名龟龄,字子同,自号烟波钓徙,浙江金华人。琴诗书画,无不精工。相传他和颜真卿同游平望驿,酒酐为水戏,施席与水上,饮酒不醉,卧雪不冷入水不濡。他徜徉太湖一带,游览山水之间,作有千古流传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苏轼:宋代苏轼,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人,曾任杭州通判,一次他与文朋诗友共游吴淞江夜半月出时之久垂虹亭,明月之下,对酒当歌,沉醉欲眠,玉山将颓,才朦胧恍惚中,诗情大发。吟诗《与秦太虚参寥会于松江而关彦长徐安中适至分韵得风字》:“吴越溪山兴未穷,又扶衰病过垂虹。浮天自古东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风,绝境自忘千里远,胜游难复五人同。舟师不会留连意,拟斜阳万顷红。” 陆游:南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一次路经吴江八拆桥遇雨,进一酒家避雨,自斟自酌他在雨声中品尝着甜美的香酒和鲜肥的鲤鱼,望着吴江水乡秀丽的风景,诗兴突发,写下了《过八坼遇雨》:“胜地营居触事奇,酒甘泉滑鲤鱼肥。松江好处君须记,风静长江雪落时。” 汉武帝名刘彻,西汉皇,他喜欢酒,亲自授意酿酒,其中著名的“花生酒”就是他指令踩百花酿成的“白末旨酒”他还派人到君山寻求长生不死酒。据西晋张华《博物志》和庚穆之《湘州记》记载,在湖南洞庭湖中君山岛中,有几斗美酒,谁要是喝下去便长生不老,成为神仙。他听说后就寄居七日,派乐巴带领数十个童男童女,前去求取。 唐代陆龟蒙,字鲁望,江苏吴县人。在吴江黎里建造望别墅,批经读史,习字作文,有友相访,常在舟中备有酒菜,与主举杯畅饮观赏湖光秀色,乘着酒兴,吟诗作乐,陶醉其中,他曾写有《松江秋书》: 张翰深心怕祸机,不缘莼脆与鲈肥。如何徇世浮沉去,可要抛官独 自归,风度野烟侵醉帽,雨来秋浪溅吟衣。无人好尚无人责,吟啸低头又掩扉。 秦穆公,春秋时期国君,姓赢名任好,是一位深解酒中三味的政治家。有一次秦穆公乘马车外巡,丢失一匹骏马,即亲自寻找,发现许多野人正在烤马肉吃,一看,正是自己丢失的那匹骏马。侍从欲擒他们,绳之于法。穆公说:“不,君子不能因为一头畜牲而伤害人。我敢说吃马肉而不喝酒,必定会上身体的。”于是他令侍从赐酒给他们喝。次年,秦晋在韩原交战,晋兵包围了穆公,正在急时,突然冲出群野人,与晋兵激烈拼杀。最后晋兵大败,不仅穆公得救,而且还俘虏了晋国的国君惠公,原来这些野人曾偷吃过穆公的马肉,还喝过穆公赐给的酒,他们感恩图报,挺身而出,拯救了穆公,穆公的这种气度,一直为后世所称赞。 唐寅:明代唐寅,字伯虎、子畏,号六如居士,江苏吴县人。他第一次出苏州城游览写生的地方便是松陵,船到松陵,停泊在垂虹桥畔,在船上饮酒观望,松陵晚景尽收眼底,鲈鱼味老,浊酒价贱,不知不觉至五更时分,已是空磐见底,于是欣然命笔,成诗《松陵晚泊》:“晚泊松陵系短篷,埠头灯火集船丛。人行烟霭垂虹上,月出兼葭涌水中。自古三江多禹迹,长涛五夜是秋风。鲈鱼味老春醪贱,放箸金盘不觉空。” 酒谋——朱元璋以酒试臣:朱元璋与赵匡胤的酒谋有所不同,他带有阴险毒辣、刀光剑影、自私残忍的意味。“醉之以酒以观其责”。朱元璋疑心最重,常常摆下宴席试探臣下,就连同时起兵,同甘共苦,战功显赫的开国元勋徐达、郭德成也不放过。一日,朱元璋宴请徐达,直喝到深夜,把徐达灌得酩酊大醉,才让内侍挟他到旧室睡觉,旧室曾是朱元璋称王时居住的地方。按例,皇帝住过的地方,别人是不能随便住的,否则便是僭越不臣,睡到半夜,徐达酒醒,得知自己误入旧内睡觉,吓得魂不附体,翻下床来,快步走下台阶,面北再拜稽首,才出宫回府。朱元璋知此事,暗自高兴,消除了对徐达的疑虑。又一次,朱元璋用了同样的方法检验另一位开过功臣郭德成邀他喝酒,乘其酣醉时将两锭赏金塞到他手里,叮嘱不要告诉别人,郭德成唯唯称是,将赏金装进鞋里,但他毕竟酒醉心明,深感蹊跷,出宫门时假装醉倒,跌出靴鞋,露出黄金,守门宫史慌忙进宫皇帝。朱元璋说,那是朕赐给他的。言毕,暗自高兴,也消除了对郭德成的疑虑。 王叔承:明代王叔承,吴江铜罗人,早年弃举子业,后客居大学士李春芳家。诗极为王世贞兄弟所称赏。他性嗜酒,长醉弗应。泛太湖到吴江归灌溪,在溪桥酒店狂饮,留下诗句:“一枕波涛浸客梦,满船风雨出门口。囊中尚有鱼虾值,好问吴姬绿酒中。” 赵匡胤酒释兵权:宋太祖(宋代第一个皇帝赵匡胤)即位后不出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对宋朝(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四至六月,昭义节度使李筠起兵反宋。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九至十一月,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据扬州(今属江苏)起兵反宋。)宋太祖亲自出征,费了很大劲儿,才把他们平定。为了这件事,宋太祖心里总不大踏实。有一次,他单独找赵普谈话,赵普又对宋太祖说:“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两人,兵权太大,还是把他们调离禁军为好。” 宋太祖说:“你放心,这两人是我的老朋友,不会反对我。” 赵普说:“我并不担心他们叛变。但是据我看,这两个人没有统帅的才能,管不住下面 的将士。有朝一日,下面的人闹起事来,只怕他们也身不由主呀~” 宋太祖敲敲自己的额角说:“亏得你提醒一下。” 过了几天,宋太祖在宫里举行宴会,请石守信、王审琦等几位老将喝酒(此时是公元961年)。当酒兴正浓的时候,赵匡胤突然屏退侍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对石守信等人说:"我如果不是靠你们出力,得不到的宝座。但是,你们是不知道当皇帝是多么的艰难呀,我自从做了皇帝后,每夜不是睡不着觉,就是睡觉了做恶梦,实在不如做节度使快乐。"石守信等人忙问为什么,赵匡胤说:"这是非常清楚的,我这个皇帝的位置,谁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此话中有话,都慌忙离席下跪说:"陛下何出此言!今天天命已经确定了,谁 赵匡胤马上说:"话可不能这么说,你们虽然没有异心,然而,你们的部下还敢有异心呢," 就难保没有异心了。他们想富贵,一旦以黄袍加在你们身上,你们虽然不想当皇帝,能够办得到吗,"一席话,使在席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就有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慌得哭泣起来,要求宋太祖指明一条"可生之途"。赵匡胤于是缓和了口气,开导众将领说:"人生在世如白驹之过隙,只是短暂的一瞬间。所以贪求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积金钱,多娱乐,使子孙免致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买良田美宅,为子孙立下永远不可动的产业。自己也可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我赵氏宗室也同你们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两下相安,不亦善乎!"很是明了,这是用经济手段来换取兵权,这样的条件,在当时的情况下是能够使将领们接受的。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的话已经说得这样明白,丝毫出不留存回旋余地,加之当时宋太祖的权威如旭日中天,不可动摇,于是只得俯首听命。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人都上表说自己有病,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吴秀:明代吴秀,隐居震泽康莊别墅,广结文朋诗友,当时巾车履架,宾客满座。人们畅咏竟日,竟然忘归。有“莊氏二杰”之称的莊法臣、莊元臣弟兄堂皇去康庄做客,都留下了诗篇记载当时的情景,莊法臣宿康庄,感受“山月疏棂烁,松风小阁凉”,忘怀了自己是眠于他庄,莊元臣冬日在康庄与友人共饮,一种特别的情感油然而生,写下了《冬日过吴氏康庄小饮》绝句:康庄虚寂远尘埃,有客相携共举杯„„ 柳亚子:清末柳亚子,初名慰高,号安如,改字人权,号亚庐,再改名弃疾,字稼轩,号亚子,江苏吴江人。1915年袁世凯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柳亚子悲愤难抑,感到民国既像是冰天雪地中一枝容易被狂风吹折的花,又像是黑暗世界里一颗容易被乌云遮掩光芒的星,似乎一切都前功尽弃了,平日苟且,又仿佛是在黄连树下弹琴。柳亚子与南社人员创立“酒社”,于中秋前后与文人墨客集西湖,泛舟赏月,饮酒吟诗,柳亚子并不善酒,平时滴酒不饮,意兴飚举之时,连饮数杯不倦,被人称为“狂人之酒”。在与南社社友们泛舟西湖时,他饮酒大醉,先是放声恸哭,泪水把前襟、袖子都浸湿了,哭着哭着,后欲纵身跃入西湖,效仿屈原自尽汨罗江,幸得众人拉住劝阻。这年的中秋,抑郁颓丧的柳亚子与里中友人辈结酒社,日日狂歌痛饮,以发泄心中的郁闷和愤恨。他们喝醉了酒,常在堆满瓦砾的空场上乱跳乱滚,以至于柳亚子腿部受伤,卧床月余。他怀着满腔悲愤写道:“孤愤真防决 地维,忍抬醒眼看群尸。美新已见扬雄颂,劝进还传阮籍词。岂有沐猴能作帝,居然腐鼠亦乘时。宵来忽作亡秦梦,北伐声中起誓师。” 隋炀帝临死索酒:隋炀帝杨广灭了陈后主,但他和陈后主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沉湎酒色,偏好绝诗。隋代国宴规模是史无前例,以大型文艺表演来渲染欢腾热闹的演习气氛,夸耀大汉文化。杨广定下一道荒唐诏令:凡一般胡人经过的各家酒店,都必须邀请胡人入内醉饱一顿,还不得收取分文。隋炀帝的国宴、诏令,对外显示太平盛世而不惜耗尽国库、牺牲商贾,对内则是镇压各地义军。不料部下发动政变,生擒杨广,已决杀之。杨广说:“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么能加以锋刃呢,取鳩酒来~”到这地步,还想喝酒,部下不许,终于将他绞死。据说杨广生前有诗说:“求归不得去,真成遭个春。鸟声争劝酒,梅花笑杀人。”他果真在三月被杀。 吴炎:明清之际吴炎,吴江平望人,顺治四年家有丧事,同镇人潘章前往吊唁。相聚间,两人一起饮酒论诗,从《春秋》、《诗经》谈起,直谈到明代的文人志士,最后二人有了结社的想法。他们将此事告诉了隐居唐家湖的好友叶继武,于是一个眷怀故明、耻事新朝的反清组织“驚隐诗社”成立了,江浙遗老顾炎武、归莊、戴笠等人加入此社。 勾践以酒兴邦国:吴越春秋时期,公元前492年,吴越相争,越败于吴,勾践被迫去吴为奴,君臣相送。大夫文仲致酒:“君臣生离,感动上皇。众夫哀悲,莫不感伤。臣请荐脯,行酒二觞”。越王勾践仰天叹息,举杯垂泪„„勾践忍辱负重,为吴王夫差牵马守墓,三年后终于获准回国。为了雪耻,为增加国家人口,补充兵力和劳动,勾践曾采用过一系列奖励生育的政策和,《左氏春秋?越语》篇中载有“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以酒奖励生育体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国君的恩施,使百姓感激国君,听从国君;二是作为对产妇的一种保健用品,帮助催奶和恢复产妇的体能,有利于优育。因此,以黄酒作为产妇的保健用品一直沿用至今。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使越国富强起来,为报雪耻,兴师伐吴。待发之时,父老献酒,勾践乃将越国自己酿制的美酒倒入河中,与将士们迎流共饮,于是士卒感奋,士气百倍,一举灭吴。 白居易:唐代白居易,字乐天,山西太原人,曾任苏州、杭州刺史,常品尝美酒,观舞吟诗。一日途经吴江,在松江亭上饮酒,他看到渔船排网捕鱼,嘴里品着,耳中赏着丝管之音,与渔歌相唱,诗兴大发,一首《松江亭携乐观渔宴宿》欣然而就。他还写有百世佳作《忆江南》:忆江南,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业,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乾隆夸耀江南酒:相传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正值皇太后六十大寿。乾隆为尽孝道,亲自陪同皇太后初下江南,寻觅寿礼。他们跋山涉水数日,没有觅到称心的寿礼。乾隆望着着滔滔的江水摇头叹惜,话音刚落,忽闻一缕清香徐徐飘来,乾隆本是酒仙,闻香知其味,顿时喜上眉梢,遂循味而去,但见一渔家正在酿黄酒,乾隆舀起一瓢酒,猛饮一口,回味片刻,禁不住仰天大笑道:“江南景美酒更美,真可谓,香飘十里外,味回三月余,此乃皇太后六十大寿的最佳贡品。” 顾逊:元代顾逊,知名乡绅,至正九年春暖花开日,他招集杨维桢、陆宣、孙焕等七 名文人学士,乘坐楼船“钓雪舫”,带酒具,携歌妓游分湖。同游者用“武陵溪上花如锦”分韵赋诗相赠,并题刻在主人的书齐“苍雪轩”上。有诗描绘当时的情景:“楼船载酒分湖上,万顷玻璃新绿涨,玉箫檀板馆娃歌,铜鼓云步仙侣唱......"歌曲丝竹笙箫,诗情酒韵,悠然自得。 孙权饮酒亦纳谏:公元二二九年孙权称帝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旋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尤爱喝酒,喝多了易误大事。不过,他服于别人勤说,而不犯错。孙权当了吴王之后,就大摆酒宴,招待群臣。到酒宴将要结束的时候,他亲自起身,向大臣们行酒。走到骑都尉虞翻面前,虞翻假装喝醉,伏在地上。等到孙权回到座位上,他又起身坐下。于是孙权大怒,手持利剑要杀他。当时在座的大臣都吓得不敢上前劝阻,只有大司农刘基上前抱住了孙权,不让他去杀虞翻,并劝说:大王在饮酒之后,杀掉有才能的人,是非常不妥当的。即使虞翻有罪,天下人又有谁知道呢,正是因为大王能广招人才,容纳贤士,所以天下有才之人望风而至,现在一下子废弃了自己的好名声,这样做值吗,孙权说:曹操尚且杀掉孔融,我为何不能杀虞翻呢,刘基说:曹操轻易害死贤人,天下人都反对他。而大王施行仁义,与尧舜这样的贤君相比,怎么可以与曹操相提并论呢,孙权听了刘基的一番话后,怒气慢慢地消退。虞翻因此而免于死罪。酒席后,孙权对手下人说:从今以后,我酒后说要杀人,你都不要去杀。 曹操煮酒论英雄:魏武帝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庙号太祖。一次,曹操一个人喝着闷酒,想了半天,请刘备来喝酒聊天。刘备很高兴,曹老大请我喝酒,不容易啊;另一方面心里也发毛,为什么请我喝酒,喝酒时最容易漏嘴,得小心点。有些人虽然一度贫困潦倒,但依旧掩盖不了他的大贵之气,刘备就是这样的人。老曹跟刘备聊得很开心,问了刘备一个问题:“哥们儿,你说这年头谁是英雄,”刘备心里想:“我肯定是英雄,只是现在不得已。”但刘备不敢说,说了,要被曹操宰。刘备想了想,就跟曹操打起了酒官司,顾左右言其它。绕了半天,曹操有些不耐烦,端起一杯酒喝完说:“别绕了~这年头真正的英雄人物就是你跟我。” 王安石:北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人。他与友人在松陵垂虹桥上相聚,并于槁心把酒持下,环顾客宾,谈笑风生,心情激奋,酒兴中吟长桥诗曰:“三江五湖口,地与天不隔,日月所蔽亏,东西渺然白。漫:浸北斗,浩浩浮南极,谁投此虹霓,欲济两间厄......" 第一阶段软文: 1、围绕苏南黄酒产地(桃源)历史及酒历史渊源写一篇和同里红黄酒相关的软文,主要强调同里红黄酒是很有历史的酒,系出名门。在文章里要出现“同里红黄酒”的品牌,但又要注意切入的方式,要自然而然的出现该品牌。 2、围绕苏南至古以来酿酒工艺的历史,运用典故,写一篇文章,让大众知道同里红黄酒的酿制工艺流传至今,是有历史的酒,在和同里红黄酒的同时就是在阅读历史。
/
本文档为【同里红黄酒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