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帕斯捷尔纳克的《哈姆雷特》

2018-08-08 5页 doc 16KB 8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1618

暂无简介

举报
.帕斯捷尔纳克的《哈姆雷特》.帕斯捷尔纳克的《哈姆雷特》 情感咨询 2015年8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文似看山不喜平 鲁迅弃医从文的别种原因 论《伤逝》的虚空 解读莫言《生死疲劳》的叙事方式 概说张爱玲创作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一寸相思一寸灰 论萧红生命的流亡意识:逃离呼兰河 现代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的探索 浅析《生死疲劳》的叙述模式 王小波《似水柔情》中的“虐恋”元素 揭开男性的人格 《树树皆秋色》作品解读 评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的艺术特色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婚恋悲剧 紧扣细节文字,着眼文章“分歧” 地域...
.帕斯捷尔纳克的《哈姆雷特》
.帕斯捷尔纳克的《哈姆雷特》 情感咨询 2015年8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文似看山不喜平 鲁迅弃医从文的别种原因 论《伤逝》的虚空 解读莫言《生死疲劳》的叙事方式 概说张爱玲创作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一寸相思一寸灰 论萧红生命的流亡意识:逃离呼兰河 现代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探索 浅析《生死疲劳》的叙述模式 王小波《似水柔情》中的“虐恋”元素 揭开男性的人格 《树树皆秋色》作品解读 评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的艺术特色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婚恋悲剧 紧扣细节文字,着眼文章“分歧” 地域文化视野中的何顿小说 情感咨询 作者简介:鹿志辉,女,河北保定人,1990年4月出生,研究方向是:俄语语言学及俄汉互译。 中国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8--01 哈姆雷特(北岛译) 语静声息/我走上舞台/依着那打开的门/我试图探测回声中/蕴含着什么样的未来//夜色和一千个望远镜正在对准我/上帝,天父,可能的话/从我这儿拿走杯子// 我喜欢你固执的构思 /准备演好这个角色/而正上演的是另一出戏/这回就让我离去// 然而整个剧情已定/道路的尽头在望/我在伪君子中很孤单/生活并非步入田野。 在小说《日瓦戈医生》中,帕斯捷尔纳克描写了主人公尤里日瓦戈在那战争无情岁月里复杂而矛盾的感受。诗歌《哈姆雷特》中隐藏的是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就如同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哈姆雷特一样,都不得不在思考着一个深刻的问题:存在还是灭亡。该诗歌创作于1946年,正值斯大林恐怖时期,很多作家诗人在这个时候蒙难。如作者好友曼德尔施塔姆,绝望自杀的阿赫玛托娃等。《哈姆雷特》是帕斯捷尔纳克心之所想,并在这个角色上寄托了自己对新时代的担忧。作者曾说过,他试图在日瓦戈的身上刻画出波洛克、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和自己的影子。 诗中的“我”是饱满的立体的多面形象,可以是莎士比亚笔极力反抗世界的丑恶并牺牲在这无望斗争的悲情丹麦王子,可以是扮演哈姆雷特的正在揣摩角色的演员,可以是来到人间承担人类之罪,面临死亡向父神祷告的基督耶稣,可以是小说主人公日瓦戈医生,可以是小说作者本人帕斯捷尔纳克,也可以是每一个正在阅读这首诗的读者。如果细细品味,就会发现,“我”每一个角色在这同一首诗中奇妙的和谐共处。 “依着那打开的门,我试图探测回声中 ,蕴含着什么样的未来。”无论这里的“我”是哪一个角色,“我”是担忧的,在看着时间流逝,思考着未来命运。 “夜色和一千个望远镜,正在对准我。”帕斯捷尔纳克深刻地感受到了黑暗的夜是如何将他无情地包围,一千个望远镜是如何残酷地瞄准着他。这是十分危险的讯号。帕斯捷尔纳克经常说:? Разумеется , я всегда ко всему готов . Почему со всеми могло быть , а со мной не будет , ? (我时刻准备好付出一切,为什么到头来却是他们可以,而我不可以,)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另一出戏”和“道路的尽头”的深刻含义了。就如同自己笔下的主人公一样,作者已经准备好了,为自己光荣的使命(小说创作)而奉献自己的生命。 另外,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基督耶稣的存在。作者帕斯捷尔纳克直接引用了福音书中耶稣在面临死亡时在花园向天父祈祷的话。诗中“上帝,天父,可能的话, 从我这儿拿走杯子”出自《马克福音》。“天父”这个称呼瞬间就把读者带到了客西马尼园,那个耶稣基督祷告和默想之处。基督耶稣祈求天父让自己免于苦难的折磨。但这又何尝不是主人公日瓦戈医生本人所想呢,他已经预感到即将来临的新的灾难悲剧和自己的死亡。同时,这也是帕斯捷尔纳克本人的感受。当时的政府不允许出版这本描写那些放弃移民,选择留在祖国的俄 情感咨询 罗斯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的小说。此外,诗中的“伪善者”这个词亦是出自圣经。就像日瓦戈医生一样,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纳克等人都感受到了自己与当时社会的格格不入,仿佛被困于一群伪善者之中无法脱身。如今,在俄语中“从我这拿走杯子”已经成为成语普遍使用在日常用于中。所以,这句话虽是出于耶稣之口,但哈姆雷特、演员、日瓦戈医生、帕斯捷尔纳克及任何一个普通人均可以用它来抒发情感。 “我喜欢你固执的构思,准备演好这个角色。而正上演的是另一出戏。这回就让我离去。”哈姆雷特不想参与到无限的复仇悲剧中,基督耶稣也一样,他有着慈悲为怀,拯救苍生的心,即将面临的背弃和死亡令他产生了退缩的念头。日瓦戈和帕斯捷尔纳克同样不甘愿面临政府的限制和打击。 “然而整个剧情已定,道路的尽头在望。”对一个演员来说,既然角色已定,剧情已定,那么即使他不喜欢剧本,也要照常演出,因为这是他的工作,他没办法改变。每个人都一样,有时候生活不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人总有被迫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都必须面对死亡,面对生命的终结。耶稣基督、哈姆雷特、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面对自己命运的悲剧的结局也显得无能为力。 诗中的最后一句话“生活并非步入田野”本是圣经中的话,后来也成为了谚语,看似简单,却意义深刻:人活一辈子很难,并不像穿过田野那般简单。这个结语非常自然,且给人一种信任感。“我”走到舞台旁,顿了顿,倚着打开的门,犹豫着要不要再向前走去,尽管“我”知道,不得不往前走。命运让我一直向前,尽管前面等待着我的是灾难和死亡。这是一种永恒的矛盾。这种矛盾是既是耶稣基督、哈姆雷特、日瓦戈医生和帕斯捷尔纳克的矛盾,又是扮演哈姆雷特的演员及面临困难的任何一个读者的矛盾。 无论读者把“我”定义为哪一种角色,都能深深感受到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命运是如此的强大,个人在他面前显得十分渺小。人们试图挣扎,摆脱与理想相去甚远的现实生活,命运却给了我们角色,只能努力演下去。整首诗中弥漫着悲剧的味道。这种绝望的悲观占据了作者的心灵,控制了他的思想。理想的饱满与现实的干涩落差太大,即使作者竭力呐喊,努力改变,结果也只是徒然。他的忧愁、他的无力、他的心之煎熬只能宣泄在笔墨之中,且最终选择了妥协。 参考文献: [1]从丛;再论哈姆莱特并非人文主义者[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黄必康;哈姆雷特:政治意识形态阴影中追踪死亡理念的思想者[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凌来芳,马勤;《哈姆莱特》中的悲剧意象[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情感咨询
/
本文档为【.帕斯捷尔纳克的《哈姆雷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