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传统康复方法学教学大纲

2017-10-20 19页 doc 37KB 2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6339

暂无简介

举报
传统康复方法学教学大纲传统康复方法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传统康复学(Rehabili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课程号(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 72(48学时理论课+24学时实践课) 学分:4 二、目的及要求 传统康复学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康复医学专业的学生除了能够掌握现代康复的知识之外,还能够熟悉中国传统医学对于现代康复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掌握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干预方法,以及中医康复方法在常见的疾病康复中的运用,让同学能够熟悉和了解传统康复的发展...
传统康复方法学教学大纲
传统康复方法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传统康复学(Rehabili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课程号(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 72(48学时理论课+24学时实践课) 学分:4 二、目的及要求 传统康复学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康复医学专业的学生除了能够掌握现代康复的知识之外,还能够熟悉中国传统医学对于现代康复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掌握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干预方法,以及中医康复方法在常见的疾病康复中的运用,让同学能够熟悉和了解传统康复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康复医学专业的同学能够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以下划线等方式注明重点、难点)详见附件,其中中医基础总论及中医诊断总论两部分由任课老师准备资料。 四、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传统康复方法学》,主编: 陈立典,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出版 五、主要参考资料 六、成绩评定 期末考核: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为70: 30 附录: 中医基础总论 一、目的及要求 1、掌握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了解阴阳及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精气血精液的基本概念,分类;了解生成来源,生理功能或病理变化。 3、掌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组成及概念;了解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4、熟悉病因的概念与分类,了解病因中的六淫治病特点;了解内伤的组成和七情的治病特点。 二、教学内容 1(阴阳学说理论、五行学说理论、脏象理论、 2(精、气、血、精液。 3(病因的概念与分类,六淫、七情及内伤的组成与致病特点。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 四、教学时数:3学时。 五、教习比例 3:0 中医诊断学 一、目的及要求 1、掌握望、闻、问、切各种诊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其操作方法; 2、掌握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基本知识,了解其辨证思维方法,简单了解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3、了解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基本理论和经络辨证的基本特点。 二、教学内容 1、望、闻、问、切各种诊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操作方法; 2、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和脏腑辨证,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3、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特点。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 四、教学时数:3学时。 五、教习比例 3:0 第一章 传统康复医学概论 第二章 传统康复方法的原则和评定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传统康复医学基本概念及适应范围,了解传统康复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2、熟悉中医康复学的基本观点 3、了解中医康复评定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内容 1、中医康复及康复学的基本概念 2、传统康复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3、中医康复的基本观点:整体观、辨证观、正气为主及杂合而治的概念及内容 4、中医康复评定的概念、主要内容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 四、教学时数:3学时。 五、教习比例 3:0 第三章 经络腧穴 第一节 经络腧穴总论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经络的概念、组成,命名 2、熟悉腧穴的概念及作用,熟悉腧穴的主治规律 3、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与选穴法 4、了解特定穴的概念及内容 二、教学内容 1、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络脉、经筋、皮部 2、经络的作用 3、腧穴的概念分类作用主治规律及定位方法 4、腧穴定位法:体标志法、骨度分寸法、指寸定位法、简便取穴法 5、特定穴的概念及内容: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背腧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 穴、下合穴、交会穴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 四、教学时数:3学时。 五、教习比例 3:0 第二节 手三阴经络与腧穴 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手太阴经脉循行。 2. 掌握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等8个常用腧穴的定位,了解主治和操 作。 二、教学内容 1、手太阴经络 2、手太阴腧穴 手厥阴经络与腧穴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手厥阴经脉循行。 2、掌握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7个常用腧穴的定位,了解主治和操作。 二、教学内容 1、手厥阴经脉 2、手厥阴腧穴 手少阴经络与腧穴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手少阴经脉循行。 3、掌握少海、阴郄、神门、少府、少冲5个常用腧穴的定位,了解主治和操作。 4、熟悉极泉、灵道3个穴位的定位。 二、教学内容 1、手少阴经脉 2、手少阴腧穴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室示教及划经点穴。 四、教学时数:3学时。 五、教习比例 2:1 第三节 手三阳经络与腧穴 手阳明经络与腧穴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手阳明经脉循行。 2、掌握商阳、合谷、阳溪、偏历、温溜、手三里、曲池、肩髃、臂臑、迎香10个常用腧穴 的定位,了解主治和操作。 3、熟悉上廉、下廉、手五里、巨骨4个穴位的定位。 二、教学内容 1、手阳明经脉 2、手阳明腧穴 手少阳经络与腧穴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手少阳经脉循行。 2、掌握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天井、肩髎、翳风、角孙10个常用腧穴的 定位,了解主治和操作。 3、熟悉会宗、三阳络、清冷渊、二门、丝竹空5个穴位的定位。 二、教学内容 1、手少阳经脉 2、手少阳腧穴 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手太阳经脉循行。 2、掌握少泽、后溪、腕骨、养老、小海、颧髎、听宫7个常用腧穴的定位,了解主治和操作。 3、熟悉前谷、阳谷、支正、肩贞、臑俞、秉风6个穴位的定位。 二、教学内容 1、手太阳经脉 2、手太阳腧穴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室示教及划经点穴。 四、教学时数:3学时。 五、教习比例 2:1 第四节 足三阳经络与腧穴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足阳明经脉循行。 2、掌握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梁门、天枢、水道、归来、气冲、 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内庭、厉 兑25个常用腧穴的定位,了解主治和操作。 3、熟悉大迎、缺盆、气户、乳中、乳根、不容、条口、陷谷8个穴位的定位。 二、教学内容 1、足阳明经脉 2、足阳明腧穴 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足少阳经脉循行。 2、掌握听会、上关、完骨、阳白、风池、肩井、日月、环跳、风市、阳陵泉、阳辅、悬钟、 丘墟、足临泣、足窍阴15常用腧穴的定位,了解主治和操作。 3、熟悉其余6个穴位的定位。 二、教学内容 1、足少阳经脉 2、足少阳腧穴 足太阳经络与腧穴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足太阳经脉循行。 2、掌握攒竹、天柱、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 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委阳、委中、志室、秩边、承山、昆仑、申脉、金门、 至阴25个常用腧穴的定位,了解主治和操作。 3、熟悉其余9个穴位的定位。 二、教学内容 1、足太阳经脉 2、足太阳腧穴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室示教及划经点穴。 四、教学时数:3学时。 五、教习比例 2:1 第五节 足三阴经络与腧穴 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足太阴经脉循行。 2、掌握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8个常用腧穴的定位,了解 主治和操作。 3、熟悉大都、商丘、大包3个穴位定位。 二、教学内容 1、足太阴经脉 2、足太阴腧穴 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足厥阴经脉循行。 2、掌握大敦、行间、太冲、章门、期门等5个常用腧穴的定位,了解主治和操作。 3、熟悉中封、蠡沟、中都、曲泉4个穴位的定位。 二、教学内容 1、足厥阴经脉 2、足厥阴腧穴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足少阴经脉循行。 2、掌握涌泉、太溪、照海、复溜、筑宾5个常用腧穴的定位,了解主治和操作。 3、熟悉然谷、大钟、水泉、交信、阴谷5个穴位的定位。 二、教学内容 1、足少阴经脉 2、足少阴腧穴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室示教及划经点穴。 四、教学时数:3学时。 五、教习比例 2:1 第六节 奇经八脉 第七节 常用经外奇穴 一、目的要求 1、 熟悉任脉、督脉的循行。 2、掌握任脉的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巨阙、膻中、天突、廉泉、承浆10个常用 腧穴的定位与操作,了解主治。 4、掌握督脉的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大椎、哑门、风府、脑户、百会、神庭、素髎、水沟等11个常用腧穴的定位与操作,了解主治。 5、掌握四神聪、印堂、太阳、金津玉液、翳明、颈百劳、夹脊、腰痛点、四缝、膝眼10组常用腧穴的定位和操作,了解主治。熟悉其它常用经外奇穴的定位。 二、教学内容 1、循行分布,督脉经穴 2、循行分布,任脉经穴 3、学习四神聪、印堂、鱼腰、太阳、金津玉液、翳明、颈百劳、安眠、定喘、夹脊、腰眼、肩前、二白、腰痛点、外劳宫、八邪、四缝、十宣、中平、鹤顶、膝眼、十二井穴22组外经奇穴的定位、主治和操作。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室示教及划经点穴。 四、教学时数:3学时。 五、教习比例 2:1 第四章 针灸疗法 第一节 针灸疗法简介 第二节 针灸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第三节 刺法灸法(毫针刺法与灸法) 一、目的要求 1、了解针灸疗法的历史发展。 2、了解针灸疗法的现代应用与学术研究。 3、掌握晕针、滞针、弯针、断针的原因、症状、处理、预防;熟悉血肿、创伤性气胸、刺伤内脏、刺伤脑脊髓的原因、症状、处理、预防。 4、了解毫针的构造、规格,熟悉毫针的检查和保藏。 5、熟悉毫针刺法的练习要领,熟悉毫针的选择和消毒。 6、熟悉体位的选择。 7、掌握毫针刺法的进针法、针刺角度与深度和行针基本手法,了解辅助手法。 8、掌握得气的概念、表现和意义,了解候气、催气、守气的概念和意义。 9、掌握捻转、提插补泻和平补平泻手法,了解其他补泻手法。了解影响补泻效应的因素。 10、掌握灸法的概念,熟悉灸法的作用和种类。 11、熟悉各种灸法的操作、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1、针灸的历史发展,现代应用与学术研究。 2、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创伤性气胸、刺伤内脏、刺伤脑脊髓的原因、症状、处理、预防. 3、毫针:构造、规格、检查和保藏。 4、毫针刺法的练习:包括指力练习、手法练习和自身练习。毫针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大小、长短适宜的针具。消毒包括针具、医者手指、针刺部位和治疗室的消毒等。 5、体位的选择:常用的体位有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侧伏坐位。 6、毫针刺法:毫针进针法包括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和针管进针法。 行针又名运针。行针的手法可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基本手法为提插法和捻转法,是行针的基本操作方法。辅助手法有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和震颤法。 7、得气:又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捻转或提插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针刺得气表现为患者和医者两个方面的感觉,患者可感觉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有时还出现热、凉、痒、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方向和部位的传导和扩散现象。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循经性肌肤瞤动、震颤等反应,有的还可见到针刺腧穴部位的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医者的刺手亦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 得气是毫针刺法取得疗效的关键。若针刺后未得气,患者则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刺手亦感觉到针下空松、虚滑。若针刺不得气,可采用行针催气,或留针候气,或温针,或加灸等辅助方法以促使其得气。 8、针刺补泻手法:有单式补泻手法和复式补泻手法两类。 ?单式补泻手法包括捻转补泻、提插补泻、徐疾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和平补平泻。?复式补泻手法主要有烧山火、透天凉。临床上最常用的是捻转、提插补泻和平补平泻,应重点掌握其操作方法。 9、灸法的作用: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 10、灸法的种类:有艾灸(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和其他灸法(灯火灸、天灸)。艾灸是以艾叶为主要施灸材料;其他灸法则不用艾叶,而选用中药如灯心草等。 11、施灸时要注意先后顺序,重视补泻方法及施灸的禁忌与灸后的处理。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充分利用图表、录像,实验室实际操作示范。 四、教学时数:6学时。 五、教习比例 3:3 第三节 刺法灸法(拔罐法、头皮针法、耳针法、腕踝针疗法与其他针法)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罐的种类,掌握罐的吸附方法和拔罐方法。 2、熟悉拔罐的作用。 3、掌握起罐的方法、注意事项。 4、掌握头针的概念。 5、熟悉悉头针的理论依据。 6、掌握标准头穴线的定位、操作方法。 7、了解头针法的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8、了解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9、熟悉耳廓的表面解剖。 10、熟悉耳穴的分布规律。 11、熟悉常用耳穴的定位、主治及耳针的操作方法。 12、了解耳针的选穴原则和适应证。 13、熟悉腕踝针疗法的体表分区、适应针、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4、熟悉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电针、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火罐的种类:有竹罐、陶罐、玻璃罐、挤压排气罐、抽气罐和多功能罐等。 ,、拔罐方法主要有留罐、走罐、闪罐、刺血拔罐、留针拔罐等。 ,、拔罐的作用: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其适应范围较为广泛,主要是一些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等。 ,、火罐法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头针概念:是在头部特定的穴线进行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头针的理论依据:传统的脏腑经络理沦、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 ,、标准头穴线的定位:额中线、额旁l线、额旁2线、额旁3线、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旁l线、顶旁2线、颞前线、颞后线、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枕下旁线。 ,、头针的操作方法:包括体位、进针、捻针、起针等。 ,、头针法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10、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奇经八脉中阴跷、阳跷脉并入耳后,阳维脉循头入耳。耳与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密切相关。 11、耳廓表面解剖:分凹面的耳前和凸面的耳背。包括耳轮、三角窝、耳舟、耳屏、耳垂等。 12、耳穴的分布规律:总体上呈倒立的“人”形分布穴位。耳垂:分布与头面相应的穴位;耳舟:分布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对耳轮体及对耳轮上下脚:分布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耳甲:分布与内脏相应的穴位。 13、常用耳穴部位和主治。操作方法:毫针法、电针法、埋针法、压丸法、穴位注射法。 14、耳针适应证:疼痛性疾病、炎性疾病和传染病、功能紊乱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和其他疾病。 15、腕踝针疗法的体表分区、适应针、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6、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注意事项。 17、电针法的操作方法、电针作用和适应范围、电针的刺激参数及注意事项。 18、穴位注射法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充分利用图表、录像,实验室实际操作示范。 四、教学时数:3学时。 五、教习比例 2:1 第四节 针灸处方 第五节 临床康复中常见症状的针灸治疗 一、目的要求 1、熟悉针灸处方原则,穴位的选择,刺灸法的选择 2、掌握疼痛的概念、针灸处理,了解疼痛的中医辨证,熟悉疼痛的康复评定 3、熟悉中枢性与周围性运动功能障碍的概念、针灸处理,了解中枢性与周围性运动功能障碍的中医辨证,熟悉中枢性与周围性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 4、掌握言语障碍的概念、针灸处理,了解言语障碍的中医辨证,熟悉失语症的评定。 5、掌握吞咽障碍的概念、针灸处理,了解吞咽障碍的中医辨证,熟悉吞咽的康复评定。 6、掌握情绪、情感障碍的概念、针灸治疗,了解情绪、情感障碍的中医辨证,熟悉情绪、情感障碍的康复评估。 7、掌握排便功能障碍的概念、针灸处理、小便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了解排便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中医辨证、大便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 8、熟悉长期卧床的概念、针灸治疗,了解长期卧床的中医辨证、康复评定。 9、掌握面瘫的概念、分类、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针灸处理、后遗症,熟悉面瘫的康复评定、中医辨证。 二、教学内容 1、针灸处方原则,穴位的选择,刺灸法的选择 2、疼痛,肢体运动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情绪、情感障碍,排便功能障碍,长期卧床及面瘫的概念、中医辨证、评定、针灸治疗。重点讲述疼痛、肢体运动障 碍、面瘫。针灸治疗部分重点讲述主穴,配合介绍配穴。 三、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结合幻灯、多媒体等,医院相关临床科室见习。 四、教学时数:9学时。 五、教习比例 6:3 第五章 推拿疗法 第一节 推拿疗法简介 第二节 推拿的禁忌症和治疗原则 第三节 推拿的禁忌症及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第四节 推拿功法 第五节 推拿手法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推拿疗法的历史源流,主要著作,基本治疗方法,熟悉推拿疗法的适应证。 2、了解推拿的作用原理与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3、掌握推拿治疗原则。 4、熟悉推拿的禁忌症及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5、了解推拿功法 6、掌握抖法、摇法、揉法、擦法、搓法、拿法、滚法、拔伸法的概念、操作方法、动作要领,熟悉注意事项和临床应用。 7、掌握拍法、捏法、拔法、推法的概念、操作方法、动作要领,了解注意事项和临床应用。 8、掌握摩法、理法、按法、点法、抹法的概念、操作方法、动作要领,了解注意事项和临床应用。 二、教学内容 1、推拿疗法的历史源流,主要著作,基本治疗方法及适应证。 2、推拿的作用原理与现代医学作用机制及治疗原则 3、推拿的禁忌症及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4、抖法、摇法、揉法、擦法、搓法、拿法、滚法、拔伸法、拍法、捏法、拔法、推法、摩法、理法、按法、点法、抹法的概念、操作方法、动作要领、注意事项和临床应用。 三、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结合多媒体等,实验室实际操作示范。 四、教学时数:8学时。 五、教习比例 4:4 第六节 临床康复中常见症状的推拿治疗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上肢部功能障碍的概念,推拿治疗的治疗原则、取穴与部位、主要手法与操作方法,熟悉特殊检查,了解康复评定。 2、掌握下肢部功能障碍的概念,推拿治疗的治疗原则、取穴与部位、主要手法与操作方法,熟悉特殊检查,了解康复评定。 3、掌握颈项部功能障碍的概念,推拿治疗的治疗原则、取穴与部位、主要手法与操作方法,熟悉特殊检查,了解康复评定。 4、掌握腰背部功能障碍的概念,推拿治疗的治疗原则、取穴与部位、主要手法与操作方法,熟悉特殊检查,了解康复评定。 5、熟悉慢性疲劳综合症、失眠、胃肠功能紊乱的概念,推拿治疗的治疗原则、取穴与部位、 主要手法与操作方法,了解特殊检查与康复评定。 二、教学内容 1、上肢部功能障碍的概念,推拿治疗的治疗原则、取穴与部位、主要手法与操作方法,特 殊检查(重点搭肩试验),康复评定。 2、下肢部功能障碍的概念,推拿治疗的治疗原则、取穴与部位、主要手法与操作方法,特 殊检查(重点 “4”字试验侧方挤压试验),康复评定。 3、颈项部功能障碍的概念,推拿治疗的治疗原则、取穴与部位、主要手法与操作方法,特 殊检查(重点臂丛牵拉试验),康复评定。 4、腰背部功能障碍的概念,推拿治疗的治疗原则、取穴与部位、主要手法与操作方法,特 殊检查(重点直腿抬高试验,仰卧挺腹试验),康复评定。 5、慢性疲劳综合症、失眠、胃肠功能紊乱的概念与推拿治疗。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幻灯、多媒体、录像等,实验室实际操作示范。 四、教学时数:8学时。 五、教习比例 4:4 第六章 中药外治法 第七章 中药内治法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中药外治法、内治法的基本概念 2、熟悉中药外治法的方法种类 3、了解康复科常用外治方药及适应证 4、熟悉八法的基本概念 5、了解康复科常用内治方剂 6、了解的煎服方法与服药法 7、了解内治法的注意事项 二、讲授内容 1、中药外治法、内治法的基本概念 2、中药外治法的方法种类 3、康复科常用外治方药及适应证 4、八法的基本概念(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5、康复科常用内治方剂 6、煎服方法与服药法 7、内治法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结合幻灯、多媒体等 四、教学时数:3学时 五、讲习比:3:0 第八章 传统运动疗法 一、目的要求 1、了解传统运动疗法的基本理论。 2、掌握八段锦的概念和炼功方法。 3、熟悉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等传统体育疗法的概念和练功方法。 二、讲授内容 1、传统运动疗法的基本理论(脏腑调和、精气流通、形神供养、动静结合) 2、八段锦的概念和炼功方法; 3、易筋经的概念和炼功方法; 4、五禽戏的概念、创始人和练功方法; 5、太极拳的概念和练功方法;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幻灯、多媒体、录像等,实验室实际操作示范。 四、教学时数:8学时。 五、教习比例 4:4
/
本文档为【传统康复方法学教学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