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数学】湖北黄冈浠水县2009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空间距离

【数学】湖北黄冈浠水县2009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空间距离

2017-10-19 8页 doc 58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2397

暂无简介

举报
【数学】湖北黄冈浠水县2009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空间距离【数学】湖北黄冈浠水县2009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空间距离 专题 (二) 空间距离 主干知识整合: 这块内容历来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同时贯穿着位置关系的判断。 1.两点的距离。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2.线面间的距离。面面间的距离 经典真题感悟: 1.(湖南卷9)长方体ABCD,ABCD的8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且1111 AB=2,AD=,AA=1,则顶点A、B间的球面距离是( C ) 31 2,2,A.22, B.2, C. D. 24 45PABC,2((江苏•理•14题)正三棱锥高为2,侧棱与底面所成角为...
【数学】湖北黄冈浠水县2009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空间距离
】湖北黄冈浠水县2009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空间距离 专题 (二) 空间距离 主干知识整合: 这块历来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同时贯穿着位置关系的判断。 1.两点的距离。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2.线面间的距离。面面间的距离 经典真题感悟: 1.(湖南卷9)长方体ABCD,ABCD的8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且1111 AB=2,AD=,AA=1,则顶点A、B间的球面距离是( C ) 31 2,2,A.22, B.2, C. D. 24 45PABC,2((江苏•理•14题)正三棱锥高为2,侧棱与底面所成角为,则点 PBC到侧面的距离是 ( A O3((湖南•理•8题)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8个顶点都在球的面上,ABCDABCD,1111EF,O分别是棱AA,的中点,则直线被球截得的线段长为( D ) DDEF11 221, A( B( C( D( 2122热点考点探究: 考点一:定义法——直奔问题核心 空间距离的概念:图形F内的任一点与图形F内的任一点间的距离中的最小12值叫做图形F与图形F的距离.它可以看成是两个点集的元素之间距离的最小12 值. 【题1】 如图(13),正方形ABCD、ABEF的边长都C 是1,而且平面ABCD、ABEF互相垂直.点M在AC上移 D M 动,点N在BF上移动,若CM=x ,BN=y, (0,x,y,2).B E (1)求MN的长(用x,y表示); N P (2)求MN长的最小值,该最小值是否是异面直线A F AC,BF之间的距离 【解析】 在面ABCD中作MPAB于P,连PN,则MP面ABEF,所以MPPN,,,, 2xPB=1-AP=在PBN中,由余弦定理得: ,2 12222022(x),y,,2xycos45,x,y,xyPN=, 22 2122222Rt,PMN在中,MN= (1)MP,PN,,x,x,y,xy22 22; (0,x,y,2).,x,y,xy,2x,1 3221x2222(2)MN=, ()()y,,x,,,x,y,xy,2x,12433 2232x,y,故当,时,MN有最小值. 333 且该最小值是异面直线AC,BF之间的距离. 考点二:向量法——化证明为计算 空间向量要把平面向量的知识迁移过来,加以类比,实际上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位置范围扩大了.用向量法解立体几何问题,关键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原点O的任意性,要便于解决问题,既有利于作图的直观性,又要尽可能使点的坐标为正值,三坐标轴一定是相互垂直. 夹角公式:设a=(a,a,a),b=(b,b,b),则 123123 ab,ab,ab112233cos〈a?b〉 ,222222a,a,ab,b,b123123 距离公式: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x,y,z),B(x,y,z),则 111222 222 d,(x,x),(y,y),(z,z)AB212121 例2. 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 3为矩形,侧棱PA?底面ABCD,AB=,BC=1, PA=2,E为PD的中点. (?)求直线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 (?)在侧面PAB内找一点N,使NE?面PAC, 并求出N点到AB和AP的距离. 【解析】解法1:(?)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图(14) 则A、B、C、D、P、E的坐标为A(0,0,0)、 33B(,0,0)、C(,1,0)、D(0,1,0)、 1P(0,0,2)、E(0,,1), 2 AC,(3,1,0),PB,(3,0,,2).从而 设的夹角为θ,则 AC与PB AC,PB337cos,,,,, 1427|AC|,|PB| 37?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14 (?)由于N点在侧面PAB内,故可设N点坐标为(x,O,z),则 1,由NE?面PAC可得, NE,(,x,,1,z)2 ,1,3z,1,0,(,x,,1,z),(0,0,2),0,,x,,,,NE,AP,0,,,,2 ? ,6即化简得,,,11,3x,,0.,,NE,AC,0.,,z,1,(,x,,1,z),(3,1,0),0.,,2,2, 33(,0,1)即N点的坐标为,从而N点到AB、AP的距离分别为1,. 66 考点三:平移法——集中条件构造图形 平移法是将空间问题转化为熟知的平面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立体几何中的三种角(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和四种距离(线线距、点面距、线面距、面面距)从定义到具体的计算以及三垂线定理都体现了空间到平面的转化. 例3已知四棱锥 P—ABCD,PB?AD 侧面PAD为边长等于2的正三角形,底面ABCD 为菱形,侧面PAD与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为120?. (I)求点P到平面ABCD的距离, (II)求面APB与面CPB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解析】(I)解:如图(17),作PO?平面ABCD, 垂足为点O.连结OB、OA、OD、OB与AD交 图(16) 于点E,连结PE. ?AD?PB,?AD?OB, ?PA=PD,?OA=OD, 于是OB平分AD,点E为AD的中点,所以PE?AD. 由此知?PEB为面PAD与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PEB=120?,?PEO=60? 3由已知可求得PE= 333,,?PO=PE?sin60?=, 图(17) 22 3即点P到平面ABCD的距离为. 2 (II)如图(18),取PB的中点G,PC的中点F,连结EG、AG、GF,则AG 1?PB,FG//BC,FG=BC. 2 ?AD?PB,?BC?PB,FG?PB, ??AGF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AD?面POB,?AD?EG. 又?PE=BE,?EG?PB,且?PEG=60?. 3在Rt?PEG中,EG=PE?cos60?=. 2 1在Rt?PEG中,EG=AD=1. 图(18) 2 3EG于是tan?GAE==, 2AE 3又?AGF=π,?GAE. 所以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π,arctan. 2考点四:等积法——求点面距的特法 等积法包括等面积法和等积法,等面积法可以求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体积法可以用来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等面积法是平面几何中用到的,而等体积法则是立体几何用来求点面距的特法. 例4 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都为 ABCABC,111 CC,为中点( 2D1A A1AB?ABD(?)求证:平面; 11 (?)求二面角的大小; AADB,,1 C(?)求点ABD到平面的距离( 1C CBCOAO【解析】(?)取中点,连结( 图(19) 1D ?ABC?AOBC?为正三角形,( B ABC?正三棱柱中,平面平面, ABCABC,BCCBB111111A A1 ?AO?平面( BCCB 11 F OD,BO连结,在正方形BBCC中,分别为 C 111C1D O 的中点, BCCC, 1B B1?BOBD?, 图(20) 1 ?ABBD?( 1 在正方形ABBA中,ABAB?,?AB?平面ABD( 111111 GABABABDGFAD?(?)设与交于点,在平面中,作于,连结,FAF1111 AB?ABD?AFAD?由(?)得平面(, 111 ??AFGAADB,,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1 45在中,由等面积法可求得AF,, ?AAD15 AG2101又,( ?,,,sin?AFGAGAB,,21AF4245 5 10arcsin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 AADB,,14 (?)中,,( ?ABDBDADABS,,,?,5226,,S,11?BCD11?ABD1 3在正三棱柱中,到平面的距离为( ABCCB111 Cd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ABD1 11由得, VV,SSd,3ABCDCABD,,??BCDABD11133 3S2?BCD( ?,,dS2?ABD1 2C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ABD12 【点评】 本题中两次用到等积法,第(?)用到等面积法,第(?)问用到等体积法. 规律: 1、求角与距离的关键是化归:空间角化为平面角,空间距离化为两点间距离,最终化为求三角形中边角; 2、向量法在题目中的应用 3、等体积法在题目中的应用 专题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平面α与正四棱柱的四条侧棱AA、BB、CC、DD分别交于E、F、G、H.若1111 AE=3,BF=4,CG=5,则DH等于 C 。 A(6 B(5 C(4 D(3 2(有一山坡,它的倾斜角为30?,山坡上有一条小路与斜坡底成45?角,某人沿这条小路向上走了200米,则他升高了(B) 6622 A(100米 B(50米 C(25米 D(50米 3(四面体的棱长中,有两条为23及,其余全为1时,它的体积 ( A ) 231 A( B( C( D(以上全不正确 121212 二(填空题: 4.设地球的半径为R,在北纬30?圈上有A、B两地,它们的经度差为120?, 3那么这两地间的纬度线的长为_________。 ,R3 5.已知AB是异面直线a、b的公垂线段,AB=2,且a与b成30?角,在直线a 上取AP=4,则点P到直线b的距离为 。 226.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在正三棱柱的三条侧棱上。已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 23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 三(解答题: 7.正四面体ABCD的棱长为1,求: A到平面BCD的距离; 【解析】 (1)过作?平面于, AAOBCDO 连BO并延长与CD相交于E,连AE. ?==,?==. ABACADOBOCOD ?O是?BCD的外心. 又BD,BC,CD, ?O是?BCD的中心, 2332?BO=BE=. ,,3323 又AB,1,且?AOB=90?, 2,,3622,,?AO=1. AB,BO,,,,,33,, 6?A到平面BCD的距离是. 3 8((07福建•理•18题)如图,正三棱柱ABC,ABC的所有棱长都为2,D为CC中点。 1111 (?)求证:AB?面ABD; 11 (?)求二面角A,AD,B的大小; 1 (?)求点C到平面ABD的距离; 1
/
本文档为【【数学】湖北黄冈浠水县2009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空间距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