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不怕曹操,只怕阿斗

不怕曹操,只怕阿斗

2012-12-15 10页 doc 51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4209

暂无简介

举报
不怕曹操,只怕阿斗不怕曹操,只怕阿斗! 看到题目,你一定会有些奇怪,曹操一代奸雄,心狠手辣,独断专行。怎么你不怕,却怕那扶不上墙的阿斗。       其实我向来对奸雄之类的人物心存敬意的,诸葛亮虽然伟大,可是那么完美的人物显然有史书人为构造的部分,曹操虽然阴险,可是很有思想,很有才华。即使千人唾,万人骂,几千年的历史也淹没不了他的雄才伟略和华美的诗歌。就像美国的布什,虽然我在太平洋这头恨他恨得牙痒痒,可是我不得不承认,他是个人才,如果我们国家多一些这样的铁腕人物,我一定会拍手叫好的。所以我说,不怕曹操,曹操这样的人多了,才真正说明,人民素质提...
不怕曹操,只怕阿斗
不怕曹操,只怕阿斗! 看到目,你一定会有些奇怪,曹操一代奸雄,心狠手辣,独断专行。怎么你不怕,却怕那扶不上墙的阿斗。       其实我向来对奸雄之类的人物心存敬意的,诸葛亮虽然伟大,可是那么完美的人物显然有史书人为构造的部分,曹操虽然阴险,可是很有思想,很有才华。即使千人唾,万人骂,几千年的历史也淹没不了他的雄才伟略和华美的诗歌。就像美国的布什,虽然我在太平洋这头恨他恨得牙痒痒,可是我不得不承认,他是个人才,如果我们国家多一些这样的铁腕人物,我一定会拍手叫好的。所以我说,不怕曹操,曹操这样的人多了,才真正说明,人民素质提高了,人们有思想了。       然而我就是怕阿斗,就好像前日我发了一篇名为《圣诞节?鄙视你!》的小文,文中我鄙视的正是那些没有思想,随大流的人们,每每谈到这种话题,他们就会说:“我过圣诞只是想趁机和朋友聚一聚,狂欢一下。所以我开心就对了,管它是哪里的节日。干嘛一本正经地又扯到什么爱国啦,民族啦之类的话题呢。”这句话使我想到了阿斗,当年阿斗在魏国,司马昭在歌舞宴席间问他:“颇思蜀否?”,阿斗直接来了句:“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大笑,从此不再将阿斗放在心上。几千年过去了,诸葛亮曹操等人的大气与睿智没有被继承多少,阿斗这种我快乐故我在,何必管他是蜀国还是魏国的不倒翁精神倒是被国人发扬光大。他们不学国外先进的管理,先进的生产,先进的教育,只知道把头发染黄了装洋人。过着什么感恩节,却不知道是感谁的恩。说着中英夹杂的鸟语,却找人去替考四六级。吹嘘着自己的手机是几十和弦,却不知道C和弦是哪几个音!试想这样的阿斗多了,是不是中国的悲哀!       其实仔细看看鲁迅先生的文章,你就会发现,他笔尖真正的刺向的是那些愚昧,麻木的国民,而不是反动派。因为他知道,推翻了一两个反派没有用,只有让数以亿记的国民麻木的神经苏醒才是民族振兴的关键。我自然不敢跟鲁迅先生相比,不过我也有拍砖的权利啊。我的板砖拍的就是那些给地球那端耶稣大叔过生日却不知道自己父母生辰的阿斗们。你所谓的接受新事物只是最肤浅地盲从!你不服气怎么啦,有本事拿个象样的板砖拍我啊。你拍我说明你还有点反应,我就不信,我的板砖拍不醒你还拍不出一点膝跳反应了! 感人最是英雄泪--叹曹操六哭 曹操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所受的痛苦和委屈而流泪,《三国志》中关于曹操哭的记载总共有六处。他的这六次哭,一是哭袁绍,二是哭陈宫,三是哭荀攸,四是哭郭嘉,五是哭典韦,六是哭庞德。(若有遗漏,敬请谅解) 一,哭袁绍:那是在官渡之战后,曹操败二袁,攻占了邺城时,他亲自到袁绍的墓祭奠这位宿敌旧友,他一边祭一边痛哭流涕,情感天地。 袁绍是他的强硬对手,按理来说,对自己的死敌应该挖地三尺、掘墓鞭尸才对,有的朋友认为他哭袁绍是虚情假意,是猫哭耗子假慈悲、鳄鱼的眼泪。我也曾这样想,我曾一直认为:曹操哭袁绍,只不过是作样子给当地的遗老遗少们看,让大家觉得自己是仁爱宽容的,目的是要安定人心,使袁绍的旧部都能承认或接受他是袁绍故地的新主,从而名正言顺地据有冀、青、幽、并四州,使四州之士死地踏地地为己所用;但现在,应该承认这哭声是人性化的真实情感的流露。曹操和袁绍是发小,两个人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儿时的好朋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乱世中他们被一些自己都无法左右的力量所裹协,为了一些超乎于友情之外甚至于超乎自己个人利益之外的东西,不得不向对方反目成仇,于私是好友,于公是死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两个老朋友始终都没有机会能共聚一处,在一起说说家常、往事和知心话,真是可悲可叹,这一哭实际上表露的是一种对个人无力抗争命运的无奈的悲哀。 二,哭陈宫,理由基本同上。我在旧作《从陈宫之死想到的》一文中叙述过,他哭泣的,是对超脱于任何恩怨情义之上的、统治规则的无奈。 三,哭荀攸、郭嘉:荀攸死,曹操一说到他就“流涕”而哭。郭嘉死,曹操哀甚,直到赤壁之战,还想到郭嘉,大哭道:“哀哉奉孝,痛哉奉孝。”表达的是一种失去知己、挚友、助手的痛惜之情。 四,哭典韦、庞德:典韦死,他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庞德死,他闻而悲之,为之流涕。表达了曹操对自己部下的忠诚、勇敢、舍生取义的精神的感动。 曹操爱朋友,恋旧,恩怨分明,有恩必报,有怨必报,是个惜才、念恩、重情的人。亲密的知己和忠实的僚属,是他的事业和精神上的支柱,是他生活上的全部依靠。曾几何时,他自认为无所不能,如今,却因为一些连他都无法掌控的客观因素,使自己的亲朋友故旧一个一个离他而去,他曹操还能依靠谁?还能指望什么?活着到最后去死,还有什么意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月明星稀,乌雀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这种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感,这种失去亲朋挚友的灰色情绪,即便是体现在曹操身上,仍让人觉得非常可怜。 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光看曹操? 首先,我们是现代人,看古人的时候,逃不脱现代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类社会在进步,我们的观念也在进步,我们不能也不可能拘泥于一千八百年的的人的视野,所以,我们只能用现代的衡量过去。就拿正统观来说吧,在国家尚未统一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承认谁得到了国家的中心部分并拥有大多数领土和人口的的政权是正统的,偏安一隅的小朝廷,虽然确实是前一个朝代的延续,但毕竟只是一个割据的地方政权,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正统观。正统问题一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道德问题,既然解决了正统问题,那么最大的“德”已经明朗了。 其次,在用现代人眼光看历史的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我们不能把他和他所处的时代割裂开来。否则,是对古人的苛求,也是对古人的不公平。曹操没有看到过日内瓦公约,没有看到过人权宣言,他只是一个一千八百年前的政治家军事家,按照那个时代的准则,在一个残酷的乱世追求国家的统一和和平。有人说他是乱世之奸雄,但这个乱世不是他造成的,是张角和董卓造成的。他一生所追求的,只是在终结乱世,再造和平。另外,各地诸侯都有把皇帝取而代之的野心,如袁术是公开称帝,刘焉是暗中制作乘舆,袁绍是拒绝帮助献帝,只有曹操忠心耿耿地辅佐献帝,至于逼献帝退位,那是曹丕的作为,我们不能把儿子的帐算到老子头上去,按照古代社会的忠君思想,曹操也是大大的忠臣。 第三,我们既要用现代的眼光去观察他,又要结合古人的历史背景去观察他,这两者不能孤立起来。另外,还有一些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推崇的价值观、道德观。例如,追求统一,追求和平,一直是中华民族所颂扬的伟大目标,曹操一直在认真履行。还有,严格执法,爱惜人才,一直是人们传诵的政治家风范,生活简朴,为人豁达,一直是个人修养的良好规范,这些,曹操也做得很好。曹操在纷争的乱世削平各种割据势力,为人民带来和平,这一点,是最大的功德。 第四,看待古人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缺点,谁也不能例外,包括曹操。我们谈论他是不是一个有德之主,不是说他是十全是美的好人,也不是说他是毫无优点的坏蛋,曹操已经死去一千八百年了,他内心深处的想法,我们也不可能掌握,我们评论他是否有德,主要看他的行动,看他的历史功绩。看他究竟是功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其实不仅是古人,就是现代人,我们也很难知道他内心深处想什么,看一个人,听他怎么说,不如看他怎么做。汉末乱世,民不聊生,曹操独尊汉帝,削平各路叛乱,至少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实现了和平,同时开展耕牛租赁制、屯田制,扶持农业生产,这就是他最大的功绩。功德功德,德不是嘴里吹出来的,是靠实际行动做出来的,功和德密不可分,功大于过,他就是有德之主。 汉室忠臣曹孟德 汉末最忠于汉室的忠臣,莫过于曹操,虽然他被儿子尊为魏武帝,但他在世时,三分天下有其二,大权在握,依然臣事汉朝,把他说成大奸臣,那是罗贯中的污蔑。 曹操对献帝一直忠心耿耿,顾全大局。自董卓专权,曹操逃亡到关东,集结讨董联军,虽然他是第一个发起人,但为了大局,他主动推举袁绍为盟主,这需要多么广阔的胸怀。 反董联军占领洛阳后,诸侯停滞不前,等待观望,惟有曹操独自领兵西进,虽然由于孤军深入而失败,但他的反董决心,明显比诸侯要坚定。 董卓挟天子西迁长安后,袁绍等人图谋立刘虞为皇帝,遭到曹操的拒绝,他表示“我独西向”,再加刘虞自己拒绝称帝,所以这一图谋没有得逞。 李郭之乱后,汉献帝东还,一路十分狼狈,各地诸侯都认为汉室气数已尽,如果曹操是奸臣,全可不管这种闲事,甚至对献帝加害,但只有曹操主动迎接献帝,重新建立了汉朝政权。而且为了大局,曹操还把大将军的职位让给了袁绍。 关于衣带诏事件,其实只是董承自称得到了献帝讨曹操的衣带诏,真伪难以判断。如果是假的,那么奸臣是董承,如果是真的,曹操发现这一件事后依然尊献帝为君,而不是将他废除,这怎么可能是奸臣的作为呢?我们只要看看董卓、司马师、司马昭、孙竣等人,皇帝对其稍有不满就被废掉,有的则连不满都没有,甚至加以杀害,那才是奸臣的行径。另外要说明的是,董承原来是董卓女婿牛辅的部将,也参与过李、郭等人的叛乱,来历就很有问题,实质上是董氏余党。至于曹操杀死董承的妹妹,从那个时代考虑,出于斩除后患的原因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用现代的标准要求汉末的人吧。 伏皇后被杀,主要原因是她在董贵妃被杀后,在对伏完的书信里有“恶言”,并参与了伏家的阴谋活动。曹操其实很早就知道这件事,但一直没有行动,心里还是不愿意出现废皇后的事情,直到伏家真的对中央政权的稳定构成威胁,才不得已下手的。东汉之所以衰亡,就是在外戚和宦官交替执政下腐化的,曹操对伏氏的打击,彻底解决外戚问题,和他原来和袁氏一起诛灭十常侍一样,都是对腐蚀汉朝的腐朽势力的扫荡。 曹操虽然掌握很大权力,但一直尊重献帝权威,甚至自己的生死也交在献帝手里。曹操见献帝,都按照当时三公见皇帝的惯例,左右有虎赉夹着。有一次献帝对他说:“曹公如果认为我值得辅佐就请辅佐,不能的话也随你。”那时献帝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将曹操杀死,曹操很紧张,汗如雨下,但是献帝没有下令杀他,曹操也没有因此对献帝有什么不恭。由此可见,献帝和曹操还是比较信任的。 我们再把曹操和别的势力比较一下。刘备从小就是野心勃勃,连村里的大树还想当作皇帝的车盖,他这个皇亲真假也很难说,最后献帝还活着,刘备就迫不及待做了皇帝。孙权占据江东,鲁肃一见他就劝他要学刘邦,不要学齐恒晋文,后来孙权到底自己做皇帝,当然不是忠臣。刘焉在西川借口米贼当道不愿供奉朝廷,还制作天子车马,也是想取代汉室。马腾、韩遂本来就是叛乱分子,后来受招安的。至于董卓、二袁、公孙瓒、张鲁等人就更不用说了。曹操说“设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句话一点也没说错。 另外,我们一下三国演义里关羽的一句话,他投降曹操时有三个要求,第一个就是“降汉不降曹”,降汉,那就是说原来是刘备在和汉朝对立,从刘备最亲信的关羽这句话里看得出,刘备才是汉贼。前面我说的都是正史,演义是尊刘贬曹的,但即使罗贯中再巧言令色,谁忠谁奸还是露出了马脚。 曹操被当作奸臣,因为曹丕篡位自立,那是他儿子的事,曹操自己一直臣事汉室。因为他,汉朝才又延续了二十多年。有人说尊刘贬曹是封建正统观念,其实,就是按照封建正统观念来考较,曹操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室忠臣! 曹操对士人之态度 阎步克在《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及《乐师与史官》中提出了士与吏的区别,我认为这是理解中国传统政治结构的一个重要关节。下面谈的更多的是我个人的历史理解。 所谓“吏”主要是作为依据韩非、李斯思想所构建的官僚政治体系(此概念无贬义,较接近韦伯的用法)的一个零件,承担具体行政,如狱吏、刀笔吏等。在中国古代,他们经常是世袭的。他们一般都不接受系统的儒家教育,而是接受技能教育,对于他们,“从政”是作为一种工作,他们的职责是按照既定的规章和条例完成日常性、程序性的事务。他们的升迁经验资历积累的结果。 所谓“士”,主要是儒家思想的产物,他们接受的是通才式的儒家教育(古语有云: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他们从政一般都是抱着一定的理念,欲有所扶植或有所匡正。当然也不排除荣身显家的理念,而这两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大学》所谓“修齐治平”是也。从本质意义上讲,士不是官僚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而是作为官僚政治体系的立法者和监督者参与政治体系的运作的。春秋时期的“客”和后来的“幕僚”还基本保留“士”的原初职能。 士与吏在现实具体的人身上可能有重叠,但对有些人,区别很明显。如庞统,他是绝对不屑于去做一个县令的,演义中是将其美化,讲其是在完全能够胜任的前提下不屑于做,是否真能胜任我们不知道,但这一细节鲜明反映出“士”的心理优越感。 阎步克曾论述,周代官制有“天官”和“地官”,后来的史官和乐师分别继承了其职能和精神。其实儒家本身也有演化,但中国政治体系构成的这两维大体一直存在,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若这两维中的任何一维完全吞没了另一维,政治都会失序导致王朝灭亡。 秦用李斯之术,焚书坑儒,以吏为师,激起人民反抗而灭亡。汉起而纠秦之偏,建立以士大夫为主的政治,到后期,“政失其宽”,从中央与地方讲,世家大族因被过分放任而占有大量土地及人口,中央政府在实质上失去控制力;从中央政府讲,外戚及大臣擅权,幼主当国失去权威,或借宦官平外戚导致恶性循环。 郭嘉在官度之战分析袁绍十败、曹操十胜时鲜明地道出了两方所代表势力的本质不同。曹操为政是对汉代偏颇的纠正,而袁绍是对其的因袭。曹操政权强调在乱世建立秩序,重视能承担实际职能的“吏”。曹操帐下士人虽多(他们大多是为匡扶汉室而来),曹操对待他们却不以士人代之,而主要是作为谋士在利用他们,若其中有人表现出士人的作风,对其政权挖苦讽刺,曹操一般都会将其除掉,如孔融、崔琰、弥衡(借刀),甚至曾立大功的荀文若最终也是被逼郁郁而死。 陈寅恪论三国时指出,曹操代表的是寒门(小地主),而司马懿代表的是世家大地主,故曹操用人不拘门第(所谓任天下之智术而御之以道),后起之司马氏又重建门阀势力。 陈氏此论有据可考,确有此一现象。东汉末年,由董仲舒等人所建立起来的一套政治、文化维系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走向僵固化而流为虚伪的形式。汉代这一套维系体系本是靠士大夫议政所发挥的监督职能而保持体制的活力,当皇权旁落到外戚和宦官手中,士大夫与皇权之间的关联性便断开了,因此纲常名教流为形式。代表整体性的纲常名教流为形式使历史真正的生命力从个人的个性中迸发出来,正始年间,王弼嵇康等人“越名教而任自然”正为时代精神与生命力之体现。 曹操把握住了这一时代精神发展的趋势(其本身出身寒门为助缘),故其为政屏弃虚伪道德,用人唯以能力为标准,因此能在较短时间内由弱变强,并成为三国时第一势力。但这种政治精神的长处同时也伴随着其弱点,屏弃道德故其政维系于人心必不长久,司马氏轻易代禅,此为根本原因。 诸葛亮与曹操比较论 诸葛亮和曹操在三国演义中,一个是大忠,一个是大奸,是对立的两极。但从史实而论,我认为,三国时期真正与诸葛亮具有可比性的就是曹操了。 从外在的因素讲,诸葛亮与曹操做的都是大汉的丞相,两人都有强烈的意愿要实现统 一,并都切实付出了努力和行动。两人都切实控制着其所在的朝廷的大权,都具备废掉皇帝自立为帝的条件,却都没有去做这一步,而是执臣节以终。从内在的因素讲,两人施政的主导思想都是法家思想,及峻法督责臣下。以下详论之。 一、统 一之意愿与努力。汉末从董卓之乱起,各军 阀势力割 据一方,有的是聚土以自保于乱世,如刘焉、刘表等;有的是乱世纵横,军 阀劫 掠,如吕布、李榷等;有的欲闯出一番功业,千古扬名,如孙坚、袁绍、刘备等。以上所说这些人,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混一宇内的念头,但即使有,那也不过是他们个人私欲的膨胀或作为个人功业的极至表现而已,他们并不把统一本身当作最高、最重要的目标去追求。只有曹操与诸葛亮是真正把统 一当作最高的目标去追求,并冒着巨大的危险和牺牲去努力了。 赤壁之战前,曹操不可能不明白自己的弱点,急于进兵正是因为他心目中把统 一看得很重要。而即使赤壁失败后,他也并没有放弃统 一的努力,那时侯他的权势已经没有人能够动摇,也就是说,如果他纯粹为个人考虑的话,他根本没有必要再冒险进兵。诸葛亮的情况同样如此,以蜀地之险要,他当然明白防守是最有利的。他之所以六出祁山,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为统 一大业尽上自己的一分力量。 二、权倾朝野而终执臣节。诸葛亮与曹操都深刻明白纲纪对政 权稳定性,进而对社会稳定性的重要作用。纲纪在汉魏之际最重要的维系便是君臣之节义。汉朝虽然已经名存实亡,但只要汉皇帝依然是刘氏子孙,他就依然继承着汉王朝的政 权 合 法性基础,绝大多数老百姓就会认可一个中央朝廷,野心阴谋之势力若欲独 立割据,就没有名义,也就有所顾忌。如果汉帝被废,他姓称尊,必将导致割据蜂起,战乱不息(后来曹丕废汉帝时,之所以没有更多反叛割据,是因为这时一个新的政 权已经建设完成并控制北方主要地域,而不同于曹操时有那么多割 据力量)。刘备、刘禅政 权在名义上依然延续了汉王朝,诸葛亮所面临的问题与曹操类似。诸葛亮与曹操在这里所体现出来的,都是一种顾全大局之心。 三、行法家之术以救汉之弊。汉政之弊,在于政宽而纲纪废弛。政宽而豪强大族霸占土地人口,土地兼并严重,朝廷不能制止;纲纪废弛而皇纲不立,外戚宦官弄权,党争迭起,政 治遂至于无可救药。当时欲救此弊,最要者为行法家督责之术(此观点参考吕思勉所著《秦汉史》)。魏武帝诸葛武侯皆深知此意。 任何社会都有一个官 僚系统,法家之意在于认为统治者要作为法的意志的体现者,要与整个官 僚系统站在对立面上,严行督责,不容其宽殆。曹操之行法家之术,不仅体现在他对孔融等恃才傲物的儒生坚决镇 压,也体现在他带兵时,即使是自己的亲信兵将,一旦违法,也严惩不迨。如《三国志·于禁传》云:初,黄巾降,号青州兵,太祖宽之。故敢因缘为掠。禁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后来曹操大大表扬了于禁的这次执法。关于诸葛亮之行法家之政,陈寿的评论已非常鲜明地点出了这一点,其云: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对以上三点,又分别要有补充说明: 就第一点和第二点来说,诸葛亮与曹操虽然都尽力欲实现统 一,并且终身对汉执臣节,但他们并不是抽象地忠于汉王朝。 对曹操而言,他不废汉献帝以自立,是因为这样(以丞相身份挟天子以令诸侯)对自己最有利,一来是本势力内部有很多人是因为忠于汉而才为他曹操作战的,如果曹操称帝,内部肯定会发生叛乱,自己力量被削弱不说,说不定还有生命危险(虽然可能性很小)。二来从对外讲,只要汉献帝还在,这个政权就比孙权和刘备的政权有更强的政权合法性,出兵讨伐就师出有名,还可以以汉献帝的名义分封对方令其听命(这一招曾经对吴用过)。如果这些有利因素失去,或变得不再必要,曹操完全有可能废汉称帝。所以我不认为曹操是汉的忠臣,虽然他在客观上对汉王朝功大于过。 对诸葛亮而言,他也不是忠诚于汉王朝,而是忠诚于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是忠诚于刘备的王朝。因为如果他是忠于汉的话,早年就应当积极为汉王朝解决问题,而不是隐居。当时曹操还绝对没有叛汉的迹象,诸葛亮不可能预见以后的历史。再说,刘备在到新野前,也是朝秦暮楚,其行动无法表明他就是汉王朝的忠臣,而最多是一个欲在乱世建立功业的枭雄。还有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就是,诸葛亮最初为刘备提出三分设想的隆中对,完全是为刘备个人所的谋略,而不是以汉王朝天下为出发点。后来诸葛亮控制朝政大权后,并不废掉刘禅,同样一来是因为蜀汉的许多将士所忠诚的对象是刘备,诸葛亮并没有把握使他们都忠于自己;二来是因为若废刘自立的话,对外出兵就完全没有任何名义了,将士也不会听命,自己也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功业。 就第三点而言,行法家之术是需要有很高的政治智慧的,因为申韩之术要求密藏于心以驾驭臣下。诸葛亮和曹操本人都有非凡的才华,能够靠个人的才能平衡各方面的力量,把握好法令之度(中国法家的法是要靠统治者去行的法,特别讲究一个度,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但他们的继承者都没有他们那种政治才能,这就出现了两种情况: 诸葛亮死后,费礻韦、蒋琬、杨仪、姜维之徒继续奉行法家之术治国,对外更是持续用兵,终至于“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薛羽向吴主孙休所述在蜀见闻)这并不是说法家申韩之术是错的,因为在诸葛亮在时”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三国志》)法家之术必须有相应的人才能行之,诸葛行而能使吏治、风化肃然,其继承者无其才而行其政,结果就是政治黑暗,国土凋敝。此称无可奈何之结果。 曹丕是聪明的,他知道自己没有父亲的才能,无法靠父亲那一套继续维持统治,所以他改弦更张,先废汉帝以自立,如此将导致的不良影响他是清楚的,这意味着对外将丧失对吴蜀的政权合法性优势,意味着对外不再可能有大的进取,同时对内要面临小股反叛。但称帝的好处也是巨大的,这意味着他不需要像曹操那样凭密藏于心的申韩之术来驾驭臣下(曹丕做不到),皇帝称号的本身便能赋予他绝对权威,使他能够控制这个政 权,而这一点又是最重要的。再说,经过父子两代的积累,魏政权已经有了足够强大的实力,而不再像当年曹操要面对那么多的割据势力。曹丕的另一项变革是采纳陈群的九品中正制,把自己的政权重新建立在世家大族支持的基础上,而不再像曹操那样对士族采取打 压的政策。内政措施上由曹操的严又回到汉朝的宽。 曹丕这些措施的结果,一方面使曹魏政 权得以延续,但另一方面是对内和对外都削弱了这个政 权的力量,对外不可能有大的进取和扩张还是次要的,对内施政之宽培养了司马氏这样的权势家族的力量,而禅让之行也同样为自己政 权的灭亡提供了范本。 真不知是该为其幸还是该为其哀。 论曹操 早已言过在下的逆反心理很重,虽然也知道诸葛亮很可敬但总喜欢为受到演义不公的人说话,周瑜是受到了不公待遇但我们已经为他说了不少好话,估计他也该翻身了.   而另一个伟大人物曹操虽然历史上(五六十年代)翻身的次数很多,但那是出于政治目的,翻身都不翻在点子上.且我不认为那时的大人物认为自己有篡逆之嫌,而是觉得自己对付一些知识分子就象当年曹操杀文人一样,所以把曹操捧上法家的高度给他原本的白脸抹上一点红色.但那时由于有政治目的未免过妄矫正歪曲了曹操,那样的翻身怎么能得民心.不过现在时代不同了,应该能说一些公道话了.所以这次我想给曹操说点好话,不过他是个长得难看的老头子本人又有劣迹,大概不会有帅哥那么吃香.   曹操的不臣之心,残酷好杀,狡诈多变这些劣迹演义已大有渲染,这次是为说他好话来的,所以缺点不论专谈他的好处.曹操的最大好处当然是他的历史功绩了,他毕竟代表了历史要求统一的正流,且统一了北方消灭了那里诸侯割据的局面,发展了经济人民得以修养生息.不过这些大题目以前也是这么翻案的没什么好多谈,现在谈谈我认为他最可取的人格魅力.   曹操的最大特点就是大气.读他的诗和文常会感到他的英雄气势.哪怕是信手拈来.嬉笑怒骂随心所欲的短章也有一种大气而不显粗俗.他的"观沧海""短歌行"无不体现了这种在短暂人生中作出轰轰烈烈的事业,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伟大抱负.--这就是我最敬仰的所"英雄气概"了.由于他有着"让有限的生命变成永恒"的意思又带着对人生和宇宙的哲学思考,就比"帝王将相宁有种乎"此类的话更具格调和品味,也更大气.   曹操的诗文是大气的他的为人也是如此.他是个洒脱随和不拘小节办大事的人,并不是一个一本正经,不通人情的统治者.他办事严肃认真平时洒脱随和,原则问题寸步不让,鸡毛蒜皮马马虎虎,既有领袖威望威严,又有人情味幽默感.这样的人最能得人衷心爱戴,作为领袖人物比之有些事必躬亲自己累死累活又干不出多少大事的某些政治家不知要高明多少.   曹操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实在,也就是爱讲大实话.那篇"让县自明本志令"就是一个最好例子.曹操实在是聪明:在一个人人都说假话的时代   ,最好的武器就是大实话.这不但因为实话本身具有雄辩的力量,还因为你一讲实话讲假话的人就没辙了.比起那些满嘴仁义道德实者却整天想着自己当皇帝的伪君子来我就觉得他可爱的多.曹操爱讲大实话并不完全出于斗争策略,还因为他天性爱讲真话实话,因此他讲的自然流畅,讲的大气磅礴.即便这些实话后面也有虚套和假心,甚至有不可告人的东西,也隐藏的自然和不露马脚.这除了曹操水平外最主要的还是他本人很实在.请看他的招聘人才时说的:不管什么人,在朝也好在野也好;雅也好俗也好,只要有治国用兵的本事就行,哪怕名声不好甚至"不仁不孝"也不要紧.和我们当代伟人的"白猫黑猫'有点象,反正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这种实在我觉得只有洞穿一切的伟人才做得到.   曹操的慷慨多情是他人格魅力的又一条.曹操虽然残酷但并不暴虐;冷酷但并非无情.他虽然杀了不少人但他未必想多杀,他原本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也非常重感情的.但残酷的政治军事斗争又是你死我活的,面对一个个凶险的敌人,他不得不抢先一步要了别人的性命,甚至不惜误杀无辜.然而热爱生命重感情还是他的本性.他杀人不眨眼但并不以杀人为乐;执法不讲情面但又通情达理.慷慨多情真豪杰,曹操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他对为袁谭,孔融哭尸的王修,习脂就很放了一马甚至好送去礼物;对郭嘉的英年悲痛的死去活来就更别提了,就是对曾经背叛过自己的敌人的后人也是照顾有加,如陈宫曹操就为他瞻养老母还为他女儿出了娉.在他临死的"遗令'中,他说的都是一些妻妾日后生活诸如"分香买屡'的小事,虽然在有的人看来婆婆妈妈但正反映了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普通人,比那些超凡脱俗的所谓"圣人'可爱的多.以他的身份地位,不装腔作势不遮遮掩掩,敢于把"凡夫俗子的一面公开暴露出来,正是曹操的过人之处和英雄本色.历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统治者又有几人,就凭着一条曹操就能成笪叭?   曹操历史功绩这么大又具有这么多人格魅力,但他鼻子上的白点是永远擦不掉的.苏东坡说的一句话很在理:他认为诸葛亮"言兵不若曹操之多,言地不若曹操之广;言战不若曹操之能;而有一胜之者,区区之忠信也.   这是因为曹操得罪了中国文化,得罪了中国文化对人的评价系统.在中国的传统观念看来: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仁义忠孝,有没有才华,有没有能力,有没有功劳政绩都不要紧.甚至平庸一点更好,显得老实忠厚可靠.所以传统的中国人总是选择刘备而不是曹操,这除了所谓正统观念外主要是有:宁要无才之德,不要无德之才"的逻辑.   曹操另一个不讨好之处是他的能力太强,是哪个朝代都要防范的敌人.试想如果身边有个曹操式的人物哪个皇帝睡得着?皇帝如此作为官员又有谁愿意摊上他这么个上司,没本事他看不起你,本事太大他又要整治你,执法严说话不打官腔,又完全不按官场上那一套来操作,一般的人怎么受得了.曹操是官僚主义的敌人那他就是历代当官的敌人了.曹操杀了不少文人还有屠城的劣迹,老百姓当然也不会说他好话.百姓们才不管他在历史上有没有贡献,也不会考证曹操是否真杀了吕伯奢一家,是否真说过"宁我负天下人,毋让天下人负我"的话,反正你曹操也冤枉过好人,被我们冤枉一会又如何,于是皇帝,官僚,文人,百姓都异口同声得知这曹操骂"奸".虽然曹操并未称帝却被人指着骂"篡汉的奸贼",而刘备孙权都人模狗样堂而皇之地当起了皇帝,倒无人斥之为"篡".   反正曹操的白鼻子是擦不干净了,就是为他说说好话可能也会被看成不识时务.还好已有先哲为他说过好话,鲁迅曾说曹操"至少是个英雄",我辈小子前面有大人物撑着不会被大家看成不识时务吧.   后记:说句实话,三国人物我看得上眼的就曹操,诸葛亮,周瑜这三个人.(司马懿也算个人物,但其后代搞什么八王之乱的,把中华民族推进火坑几百年,这样看应是历史罪人不提也罢)   八十年代为普及历史知识出了本三国志节选就只选了操,亮,瑜三人,看来在历史学家眼光里他们三人是能代表那个时代的.但历来诸葛亮一直高高地坐在神坛上,而其他两位不是被打下地狱就是弄得满脸污泥,我并不是要否认诸葛亮,只是想把他从神坛上请下来和他同时代的英雄站在一起,让人看看"一时多少豪杰"到底是个怎么盛况.我认为转贴固然能使人开阔眼界,但"畅谈三国"最好的还是谈出自己本人的思想,所以我为他们三人都花了一点功夫每人各做了一篇文字(曹操这篇借用了许多易中天"品人录"里的东西,一则是本人水平有限易先生又说得实在太好,另外也是向大家再次推荐此书)   三篇东西都写完了我在这里的"作为"也算告一段落了,因为在下打字很慢平时事也挺多,花了功夫为他们各写一篇文字也算对得起这三位英雄了.   最后我再总结一下我个人对他们三位的看法,就一句话:曹操可爱而不可敬,诸葛亮可敬而不可爱,周瑜可爱又可敬但二者程度都远不及前者.虽然很得MM们的喜欢但公正地说只能列第三.   (可爱指富有人格魅力,可敬指人生完美,道德高尚无可挑剔之处) 关于曹操 关于曹操这个人——我从没认为他是代表非正义的,相反的,我认为在那个乱世里,他是很有正义感的,至少初衷是那样心怀天下的一个爱国的热血青年,他敢于在乱世中怀一分抱负,敢于挑战人生,对天下黎民有着责任感。如果说他的不正义的话,只是手段问题,可是,这——就是政治,作为一个政治家,很多性格上的霸气,甚至冷酷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他真的冷酷吗?我一直无法相信,他逼死了荀氏叔侄——好在正史里没有这样讲。他真的无情吗?能写出《短歌行》的人,绝不是无情的人。   我不知大家如何理解短歌行: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幽幽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皎皎如月,何时可掇?   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燕雀南飞,   饶树三匝,无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我个人的理解是这首诗是怀念郭嘉的。背景在赤壁之战后,那时他是如此哀叹“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我不认为这是讽刺活人的),他对郭嘉的感怀是那样的深……   “青青子衿,幽幽我心……”难道记忆中的郭嘉不正是这样一个样子?“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又是何等的哀伤……“皎皎如月,何时可掇?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分明出自一种深深追怀的呓语?和郭嘉曾经共处的朝朝暮暮又如何不是“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这正是我要找的贤才呀……”   “这正是奉孝要追随的主公……”   在最初的一面,这是他们的选择。在这个乱世里,他们一起构筑理想,一起实现人生的抱负……奉孝,我不该让你失望,我要将你在我身上投注的希望和理想坚持下去,我要让你听到我的宣言“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我是你所选择的明主……   这样的诠释大概太个人感性化了——可我就是这么一个看东西很容易溶入许多个人情绪的人,而且很容易深陷在自己的这种认识里,然后越陷越深……然后大发感慨,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笑笑……   至于刘备和他那一伙儿,我极其看不起。我对大耳不满意,连带着他二弟三弟一概看不起!   我还喜欢江东那一群年轻人,“与之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的周瑜(大概这种帅男酷男没有女生会不陶醉吧),让舍以居的豪侠鲁肃,“三日不见,刮目相看”的吴下阿蒙,拌猪吃虎的陆逊……乃至“美资颜,好笑语”的江东小霸王孙策,江东这个年轻人构筑的政治集团在那个群雄逐鹿的乱世里无不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活力,深深吸引着我的注意力……在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年轻的身影,挥洒江山,真是太帅了!(只是大多都英年早逝,给人留下深深惋惜……不过也好,“自古英雄似红颜,不叫世间见白头”,够唯美。)“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江东,就有这么一群风度偏偏的少年儒将,在三国的天空里凭添着那一抹抹亮丽的色彩,为那段历史增加无限魅力……
/
本文档为【不怕曹操,只怕阿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