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药治粉刺的方子

2012-12-16 9页 doc 57KB 8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98809

暂无简介

举报
中药治粉刺的方子中药治粉刺的方子 樊正伦教授经验方“疙瘩汤”:蒲公英60,大青叶60,连翘20,天花粉20,乌梢蛇12,生薏米30,桑枝15 一周消疮,二周干净,我已实验多人,顽固经久不愈者也有效。 蒲公英,大青叶清热解毒,连翘发散表面邪气,天花粉凉血养阴,乌梢蛇祛风除湿,桑枝引经走上。 女性跟月经有关加四逆散,男性体格壮实加大量,蒲公英,大青叶可加至100克。血热加生地丹皮,湿重加土茯苓。 我在中国中医杂志上发现用单味马齿苋300克,一周也能见效,稍微要泻一下,还没亲自试过。 内外治粉刺法   外用法:用密陀僧三成粉未,混合牛乳,每...
中药治粉刺的方子
中药治粉刺的方子 樊正伦教授经验方“疙瘩汤”:蒲公英60,大青叶60,连翘20,天花粉20,乌梢蛇12,生薏米30,桑枝15 一周消疮,二周干净,我已实验多人,顽固经久不愈者也有效。 蒲公英,大青叶清热解毒,连翘发散表面邪气,天花粉凉血养阴,乌梢蛇祛风除湿,桑枝引经走上。 女性跟月经有关加四逆散,男性体格壮实加大量,蒲公英,大青叶可加至100克。血热加生地丹皮,湿重加土茯苓。 我在中国中医杂志上发现用单味马齿苋300克,一周也能见效,稍微要泻一下,还没亲自试过。 内外治粉刺法   外用法:用密陀僧三成粉未,混合牛乳,每天晚上睡前擦脸部,次日清晨洗去。坚持一个月左右,粉刺即能根治。   内治法:(1)石膏10克,熟地、杭白菊各9克,知母、牛膝各4.5克,水煎服。    (2)桃仁12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赤芍10克,丹皮10 效果还行,试一下吧! 一: 产后雀斑 用薏苡 妇女产后突然雀斑增多,每日取60G薏苡熬粥,连吃10天 可消除雀斑 . 薏苡 营养丰富 ,除斑又能促进健康.一举两得. 二: 用杏仁 化妆     取 杏仁3个捣碎   用一个鸡蛋清调和.晚上临睡前洗完脸 涂抹.   坚持2---3个月   有明显效果 三: 粉刺用硼砂水 将硼砂末半茶匙放如茶杯后倒入热水制成硼砂水. 每天只用水洗脸(勿用香皂)后用脱脂棉棒沾硼砂水往粉刺轻轻涂抹 在用干毛巾擦净.每天坚持5-6次(次数不要多,多了有皱纹)可消除粉刺细腻皮肤 痤疮严重度分级及其治疗选择 一、痤疮严重度分级 为评价新药疗效和指导临床治疗,目前,国际上已提出各种痤疮严重度分级系统,如皮损记数、分级法、照相法等,但由于痤疮的异质性,临床上对其严重程度较难做出客观评价,所以在众多的痤疮严重度分级系统中,仍未有一种为大家所普遍接受的方法。为了便于临床医生记忆和应用,综合了多种分类法的利弊,目前,国际上多采用一种新的分类法,即三度四级分类法,此法简单易行,易于在临床上应用。摘要如下,供大家参考。 附表 : 痤疮严重度国际分类法 级 别 : 临 床 表 现 轻度(Ⅰ级): 粉刺为主要皮损,可有少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少于30个。 中度(包括Ⅱ级和Ⅲ级) (Ⅱ级) : 有粉刺,并有中等数量的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在31—50 个 之间。 (Ⅲ级): 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性皮损,分布广泛。总病灶数在51— 100个之间,结节少于3个。 重度(Ⅳ级): 结节∕囊肿性或聚合性痤疮,多数有疼痛并形成囊肿,病灶数在100。个以上。结节∕囊肿在3个以上。 二、不同类型痤疮的治疗选择 1、Ⅰ级痤疮:较轻。以粉刺为主,皮损数目少,故治疗主要为祛除粉刺。主要选择抗角化和去脂药物:局部抗角化药物可用维甲酸类药物,全反式维甲酸霜、达芙文凝胶、阿达帕林、他扎罗汀等。去脂可柱患者多洗脸,保持皮肤清洁,或用5%硫磺洗剂。 2、Ⅱ级痤疮:粉刺和炎症性皮损数目较多,应以抗角化、去脂和抗感染。以外用维甲酸和抗菌素为主,如达芙文凝胶+1%红霉素溶液或过氧化苯甲酰。 3、Ⅲ级痤疮:主要为炎性损害,抗感染为主,抗粉刺为辅:口服抗菌素+外用维甲酸。 有效的口服抗菌素有: 四环素类:四环素、强力霉素、多西环素、美满霉素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等 磺胺类:磺胺甲基异恶唑等 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等一般不选用。 4、Ⅳ级痤疮:主要损害为结节∕囊肿,由于病变炎症较重,外用药往往难以奏效,因此应以内用药为主并采取联合用药。 异维甲酸+抗菌素 雌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抗菌素 5,巩固治疗:各级痤疮经恰当的治疗病情控制好转后,都应给予巩固治疗。因为形成痤疮的因素大多还存在,一时难以祛除,所以巩固治疗对于防止病情反复有重要作用。 巩固治疗原则:去脂+抗角化 外用维甲酸类药物 勤洗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刺激性饮食 保持充足的睡眠及愉快的心情 三、痤疮治疗的新进展 (一)、维甲酸类 1、口服13—顺维甲酸: 应用指证:严重的一般疗法无效的;结节、囊肿型痤 用法:0.5mg/㎏/d,每4周用药1周,×6个月 有效率:88% 副作用:唇炎、鼻出血、血脂升高。 新发现的副作用:精神错乱、抑郁、自杀倾向 2、外用维甲酸:1%阿达帕林、0.1%他扎罗丁 新剂型: (1)、0.1%全反式维甲酸凝胶微球,是为减少维甲酸的刺激性而设计的一种缓释剂。 (2)、全反式维甲酸溶于多元醇前聚物—2(pp-2)的液态多聚化合物中,可制成霜及凝胶,刺激性小。 (二)、抗生素: 1、米诺环素:是治疗痤疮最有效的抗生素之一,易穿透皮脂腺的亲脂性药物。50~200mg/d 副作用:易穿透血脑屏障,有潜在的危险:假性脑瘤综合征、色素沉着、自身免疫性肝炎、血清病样反应、药物性狼疮。 最常见的副作用:头痛、短暂的视力障碍、眩晕、耳鸣、呕吐 但在医生高度警惕下应用,可安全有效地治疗痤疮。 2、阿奇霉素:是红霉素的9—甲基衍生物,半衰期长达68h,可有效的抑制细胞内病原菌,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效,已成功的应用于痤疮。 250mg/d×3/w,4wk后疗效优于四环素、红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三)、激素: 常用的是口服小剂量的避孕药,疗效优于安慰剂。 常见的副作用:头疼、恶心、出血、体重↑少见的有:高血压、血栓性静脉炎 (四)、光疗: 蓝-红光照射:通过光动力学破坏痤疮丙酸杆菌及减轻炎症反应,且可避免UV的潜在放射性损害。 机理:痤疮丙酸杆菌可产生内源性卟林(粪卟林Ш),可吸收415nm波长的可见光,从而在兰色可见光照射后产生光动力学反应,但兰色光透皮深度浅,红色光透皮深度较深,,但对光活化卟林效果差,,故混合应用蓝-红(660nm)光,比单纯应用蓝光副作应小。 (五)、其它 皮脂腺5a-还原酶抑制剂、细胞因子阻止剂等有望应用于痤疮的治疗。 治粉刺的药膳:   1桃仁山楂荷叶粥:取桃仁、山楂、贝母各8克,荷叶半张,粳米60克。将前4味药切碎,加水煮沸30分钟,去渣,用药汁与粳米煮粥,每日1剂,连服15天为1个疗程。此药膳具有活血化淤、清热解毒之功效,适用于粉刺征状较重者。 2黑豆益母草粥:取黑豆100克,益母草50克,苏木、桃仁各9克,粳米150克。先将益母草、苏木、桃仁切碎,加水适量煎30分钟,去渣取汁,再将药汁与黑豆加水适量煮熟后放入粳米和水煮粥,粥烂时加入红糖少许调服,早中晚各服1小碗,隔日服1剂。此药膳具有活血祛淤、补肾止痛之功效,适用于淤血型粉刺患者。     3海带生地绿豆瘦肉汤:取海带30克,生地18克,绿豆100克,陈皮3克,瘦猪肉100克。将海带洗净泡发切丝,猪肉、陈皮洗净切丝,与生地、绿豆同置砂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煲2小时,加食盐少许即可食用。此药膳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养阴之功效,常服可治疗粉刺反复发作。 4杷叶菊花苡仁粥:取枇杷叶9克,菊花6克,薏苡仁30克,粳米50克。先将前2味药加水3碗煎至2碗,去渣,加入薏苡仁、粳米和水适量。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10天为一个疗程。此药膳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除湿软坚之功效,适宜于粉刺初起者。     处方:淡附子25g 甘草25g 生地黄100g 炒白芍75g 桂枝50g 当归50g 牡丹皮50g 丹参50g 僵蚕50g 荆芥 25g 红花 25g 炮姜 25g 桔梗 25g 川芎 25g 炙麻黄 25g 这张方子是一位民间老中医开给我的。作为一名西医,同时也是个青春痘患者,我在被痘痘困扰3年之久、黔驴技穷、几近绝望之时,以身试方,之后的效果让我感觉中医真是无比神奇,原本经常泛油的皮肤不油了,长出来的痘痘也很快消退了,之后也几乎不长新的了,只是在熬夜后偶尔散发一两颗,总之,情况比之前好了很多。请各位中医专家分析分析,此方有何玄妙之处? 这个方子是5天的量,熬成10包,每天两包。 我服药前的症状主要是长比较大的包,炎症的表现比较明显,而且有较大的硬结,痘痘成熟后会出脓。服此药后很明显的不再长类似的大包了,但是如果一值班、熬夜,偶尔还是会有散发的几颗,但比起之前确实好多了,痘痘数量少了,也比以前的小,痊愈也快,也基本没有硬结。我觉得主要的效果在于皮肤没以前那么油了。似乎有控油的效果。不知道是否能用中医的理论解释? 以下资料为意古中医提供: 阳和汤 熟地1两,肉桂1钱(去皮,研粉),麻黄5分,鹿角胶3钱,白芥子2钱,姜炭5分,生甘草1钱。 1.《成方便读》:以熟地大补阴血之药为君;恐草木无情,力难充足,又以鹿角胶有形精血之属以赞助之;但既虚且寒,又非平补之性可收速效,再以炮姜之温中散寒、能入血分者引领熟地、鹿胶直入其地,以成其功;白芥子能去皮里膜外之痰;桂枝入营,麻黄达卫,共成解散之勋,以宣熟地、鹿角胶之滞;甘草不特协和诸药,且赖其为九土之精英,百毒遇上则化耳。   2.《中国医学大辞典》:此方用熟地、姜、桂、鹿角以为温补之品,用麻黄以开腠理,用白芥子以消皮里膜外之痰;且熟地得麻黄则补血不腻膈,麻黄得熟地则通络而不发表,用治诸疽白陷,如日光一照,使寒疑悉解.故有阳和之名。   3.《方剂学》:方中重用熟地温补营血为主;鹿角胶性温,为血肉有情之品,生精补髓,养血助阳,强壮筋骨为辅;姜炭、肉桂破阴和阳,温经通脉;麻黄、白芥子通阳散滞而消痰结,合用能使血气宣通,且又使熟地、鹿角胶补而不腻,于是补养之用,寓有温通之火,均为佐药;甘草生用者,解脓毒而调诸药。 按照楼主所说的5天的剂量,把原方换算成一副的剂量为: 淡附子5g、甘草5g、生地黄20g、炒白芍15g、桂枝10g、当归10g、牡丹皮10g、丹参10g、僵蚕10g、荆芥5g、红花5g、泡姜5g、桔梗5g、川芎5g、炙麻黄5g 个人认为方子可拆解为下列组分: 生地黄20g、炒白芍15g、当归10g、川芎5g:“四物汤”,去熟地加生地,凉血活血,补血养阴; 牡丹皮10g、丹参10g、红花5g:清血分热、活血祛瘀; 桂枝10g、炙麻黄5g、甘草5g、僵蚕10g:仿“麻黄汤”,去杏仁加僵蚕,开汗孔、去脓肿; 淡附子5g、泡姜5g:让活血祛瘀的药迅速到达患处; 荆芥5g、桔梗5g:引药上行达表。 本方虽加了淡附子、泡姜等阳药,但还是以阴药血分药为主,目的仍是凉血活血、祛瘀去脓肿。这位老中医用药经验丰富,处方法度严谨。 青春豆为不少青春期的爱美的朋友们不少的烦恼,采用放血疗法固然有效,若不愿放血的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绝招献出,此方系一位民间老中医密传我的,试用过多人,确有奇效,一般今日服次日即见效,多两至三日也见效,先是痘疮变蔫、变小,然后消失,多服一段时间甚至连皮肤残留的暗疮痕迹也消失了,皮肤变白细嫩,不信吧?此方贡献太大了,稍作变通尚可作为妇女美容佳品。因为喜欢爱爱医这里的氛围,在此献出供大家采用:    川贝母粉3~6克 纯真蜂蜜一匙勺 服法:上二味共调水服,一日两次。 功效: 快速见效去痘,美白皮肤 中医治疗痤疮方法概述 摘 要 对近年中医治疗痤疮临床资料作了系统回顾。对中医在痤疮的治疗中的各种方法进行,内容包括中医传统辨证论治、专方专药、中医外治、针灸、按摩、耳针等传统方法以及现在临床上应用的一些新的有效治法,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痤疮 中医药疗法 综述 痤疮,相当于中医的“肺风粉刺”,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多发于青壮年,好发于脂溢部位,尤其在面部、前额、颌部,其次为胸、背和上臂,早期皮损为位于毛囊的白头粉刺及黑头粉刺,后者局部积压可见牙膏样脂栓排出,吸收后可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常反复发作而迁延难愈,同时粉刺在发展过程中可形成丘疹,脓丘疹,结节,囊肿,疤痕等多种损害[1],严重影响美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烦恼。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疗法在痤疮治疗中有一定的优势,现就近年来中医治疗痤疮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1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王朝霞等[2] 将痤疮辩证为三型,肺经风热用枇杷清肺饮加减(黄芩10g,生地15g,桑叶10g,枇杷叶12g,地骨皮15g,赤芍12g,丹皮12g,鱼腥草20g,二花15g,公英15g,地丁10g);湿热蕴结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柴胡9g,黄芩10g,炒桅子10g,茵陈15g,生地16g,赤芍15g,丹皮12g,当归15g,泽泻 20g,车前子 20g,公英 15g,地丁 15g);痰湿凝结者用二陈汤加减(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5g,大贝15g,夏枯草20g,赤芍10g,红花10g,丹参15g,蒲公英10g,泽泻20g);用辨证分型治疗115例患者,痊愈78例(67.8%),显效30例(26.1%),有效5例(4.3%),总有效率98.3%。 1.2 专方专药 段昭侠[3] 用自拟祛痤方治疗痤疮86例,方法为:鱼腥草、女贞子、旱莲草各30g,知母、黄柏、桑白皮、地骨皮、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丹参、生地黄各15g,生大黄、枳实、厚朴、火麻仁各10g,生甘草5g。以上诸药共为细末,过100目筛,装“0”号胶囊,每粒重约0.5g,每次3粒,每日2次,1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结果痊愈48例,占55.8%;显效18例,占20.9%;有效6例,占7%;无效14例,占16.3%;总有效率83.7%。 2 外治法 2.1 涂敷,擦洗 廖品叔[4] 用自配消痤液(主要成分为鲜芦荟汁、薄荷汁、甘油、蜂蜜)外涂患部治疗痤疮。于早晚洗脸后局部稍加按摩后在痤疮部位用棉签反复涂擦几遍。对照组口服丹参3片2次/d(每片含量0.215g),复方新诺明2片2次/d(磺胺过敏者改服四环素2片,2次/d)。两组均30天为1疗程,用药2个疗程后评定效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2.3%, 57.7% 和18.5%, 35.7%。 两组痊愈率比较χ12=9.51,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2=28.46,P<0.01)。石新荣[5]用消痤散(主要成份:白芷、二花、黄芩、黄柏、生地、当归等)外敷加倒模治疗痤疮,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 2.2 中药面膜倒模 江丽芬等[6]用中药面膜(黄连、黄岑、黄柏、丹参等)加淋巴管按摩治疗面部痤疮65例,临床治愈率67.7%,显效为27.7%,总有效率达95.4%。杜钦玲、翟立新等[7]用病灶清理加中药面膜敷贴治疗痤疮732例,患者面部经清洗消毒后,使用粉刺取出器将黑头粉刺逐个取出。然后使用多功能治疗机(CP50003型,广州康雅迪公司生产)将氯霉素液向皮损内导入,同时使用紫外线电极棒照射皮损。面膜粉用蒸馏水调匀后敷贴在皮损局部,40~50min后洗去面膜。每周1次。 局部外用氯霉素酒精3次/d,口服红霉素0.25g或四环素0.5g,葡萄糖酸锌0.2g,均3次/d。4周后判定结果,治疗有效率97.5%。 2.3 熏蒸法, 张傲清等[8]取苦参、丹皮、龙胆草、公英、乌鸭藤根各30g,地肤子、大青叶各20g加水文火煎,先熏后洗20~30分钟,日2次,10日1疗程,疗程间隔5日。观察34例,经3个疗程有效率为91.18%。俞圭田[9]以菟丝子30g加水500ml煎汁300ml,温洗或敷患处,日1~2次,7日1疗程,经1~2疗程,治疗痤疮50例,有效率94%。 3 内外合治法 3.1 内服中药配合外用中药 杜晓伟等[10] 用内服痤疮胶囊(生石膏30g,山桅子10g,黄芩12g,当归12g,苍术10g,苦参10g,蝉蜕10g,防风15g,双花9g,生地12g,生大黄9g,川芎9g,赤芍15g,知母6g,生甘草6g经去杂质粉碎后装入2号胶囊)治疗痤疮,每日2次,每次4粒,含药0.5g;外用痤疮膏(硫磺15g,生大黄15g,蛇床子20g,地肤子20g,白鲜皮30g,黄柏15g,密陀僧6g,冰片3g,鱼石脂适量,凡士林适量,将上述药物粉碎后过100目筛备用,将鱼石脂,凡士林加热溶化后,放入药粉制成软膏)每日擦1次。经治疗30天,痊愈70例占65.8%,显效18例占16%,有效8例占9.3%,无效2例占0.2%,总效率95.3%。查旭山等[11]用:痤灵酊(丹参、连翘、穿心莲、白芷等)100mL加氯霉素2.5g外用, 内治以自拟方(熟地黄20g,益母草、蛇舌草、女贞子、旱莲草各15g,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车前子、甘草各10g,丹参30g(后下))加减,丘疹性加栀子15g、黄芩10g,脓疱性加白芷15g,皂刺、山甲各10g,囊肿、结节性加昆布、布渣叶各10g,夏枯草15g,严重者可局部用去炎松混悬液(10mg/mL)0.05~1mL皮损内注射,每周1次。治疗230例,总有效率96.52%。 3.2 内服中药配合外用西药 胥秀琴[12]用内服中药以自拟方(白花蛇舌草30g,枇杷叶15g,桑白皮15g,金银花30g,连翘20g,炒山栀9g,焦山楂20g,甘草6g,)辩证加减,外用自备酊剂(氯梅素2g,灭滴灵1g,硼酸3g,水杨酸1g,乙烯雌粉0.03g,维生素B60.5g,加75%酒精至100ml)局部湿敷,中药面膜(黄芩5g,黄连5g,黄柏5g,苦参15g,马齿苋15g,野菊花15g,芦荟10g,硫磺10g,青黛粉10g,灭滴灵2g,滑石粉适量)倒模,共治疗186例,痊愈124例,占66.6%;显效52例,占28.4%;总有效率达99.09%。于中原[13]用局部挑治后,用自制的痤疮消炎棉垫(含氯霉素2g、甲硝唑20g、地塞米松5mg加入75%酒精100ml摇匀配制成的痤疮消炎水)湿敷,用自制的痤疮软膏(含维生素E、乙烯雌酚、甲硝唑等)外涂。以痤疮膏为底膜倒冷膜或外敷痤疮面膜治疗。同时根据症状辩证用药。肺胃积热,给予枇杷清肺饮加减内服;湿热蕴结证者,给予清热燥湿,凉血解毒,可用黄连解毒汤加减;痰瘀结聚证,宜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治疗。治疗241例寻常痤疮痊愈者占90%;显效:30%以上,,总有效率100%。常建祝等[14]内服方以枇杷清肺饮(枇杷叶、桑白皮、党参、栀子、白芷大黄各10g,黄连、黄柏、生甘草各6g)为主方加减。肺热型配白花蛇舌草汤(玄参、生地、麦冬各15g,白花蛇舌草10g),瘀热痰结型选配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g,紫背天葵、贝母、夏枯草各9g), 冲任不调型用基本方合清经汤(:生地、当归、丹皮、赤芍、藁本各10g,桃仁、红花、菊花各9g),每日1剂,水煎服2次,第3次煎水洗患部。同时配合外用方涂擦。粉刺则先用粉刺针挑净再用外用方。 外用方:氯霉素、水杨酸、甲硝唑、雷锁锌、冰片、制为酊剂外用,每日2~3次 ,共治疗82例,总有效率为95%。治愈时间平均16d。  3.3 内服中药配合保留灌肠 彭燕等[15]用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痤疮31例,基本方自拟(:竹节参、生地、石膏、丹参各30g,金银花、丹皮、赤芍、枇杷叶、大黄、桑白皮各10g,甘草6g)。每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根据临床病状随症加减,:若为急性发病者,加土茯苓、连翘、野菊花各15g,蒲公英30g;表现为囊肿损害有疤痕增生者,加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各10g;经前或经期加重者,加当归、川芎各10g,益母草、旱莲草各15g;兼有腹胀便秘者,加芒硝、郁李仁、枳壳、槟榔各10g。上方加水500ml,煎取汁300ml,日服2次。夜晚予100ml保留灌肠。经1~3个疗程治疗,31例中显效23例;明显好转7例;有效率96.8%。  4 针灸治疗 4.1   体针刺法 燕金芳[16] 针刺治疗痤疮36例,取穴:印堂、太阳、承浆、风池、水突、天容。针刺人迎,天突时垂直进针,针感向胸前放射为佳,不提插不捻转,余穴常规针刺,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治愈30例,占83.3%,显效5例,总有效率97.2%。李红芹等[17]治疗44例,取穴双侧风门、肺俞、人迎、足三里,其中风门、肺俞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隔日1次,人迎、足三里用毫针针刺,人迎穴针感应向上传到面部,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每日1次,6天1疗程,间隔1~2天。5疗程后与中药对照组对比观察,经统计学处理,针刺组其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中药对照组 4.2   刺络拔罐 刘超卿[18]取大椎、肺俞、膈俞穴用刺络拔罐法治疗326例,全部有效,其中治愈率56.1%,有效率92.5%。王庆等[19]取穴大椎,肺俞(双)、脾俞(双)、膈俞(双)刺血罐治疗50例,痊愈30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0%。 4.3   穴位注射 温明等[20]用鱼腥草注射液取一侧曲池,足三里各穴注2ml,要求有酸胀感,左右交替使用。配合耳穴贴压辩证取穴治疗132例,总效率92.42%,与西药外涂配合内服药组对照,经统计学处理P<0.01,表明穴注加耳压效优于对照组。程维玲等[21]以那俞穴为主,辩证配穴,穴注鱼腥草注射液2ml加维生素B6注射液2ml,每穴缓推1ml,2天注射1次,5次1疗程。局部囊肿及脓胞型的可用美容针挑挤干净后,再施以美容针灸针围刺。结果275例,治愈165例,显效101例,好转9例,有效率100%。 4.4   耳穴治疗 吴传俊等[22]采用耳尖部常规消毒后,三棱针点刺放血3~5ml以凝血为止,耳穴取肺穴、心穴、胃穴、神门、内分泌、面颊,用王不留行籽贴压4天为贴治1次,3次为1个疗程。两耳交替,每天自行按压2~3次,以痛为度。若背部发病者取肺俞、膈俞、心俞、大椎,轻点微出血即可,用温水洗脸,停服一切药物,忌食辛辣,保持心情舒畅。90例患者中,经1个疗程治愈16例,2个疗程治愈26例,3个疗程治愈29例,显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44%。 炯华[23]取耳穴肺、肝、肾、胃、食道、大肠、面颊、内分泌、皮质下等每次7~9穴,将2mm绿豆劈开,切面粘胶布贴耳,5日1次,左右交替,耳压数次,每次1~2min。治疗患者100例,有效率达96%。 4.5   穴位按摩 高慰[24]用穴位按摩为主、中药倒模、液氮冷冻综合治疗法治疗痤疮156例,一个疗程治疗后,显效为82例,占52.56%。有效为74例,占47.44%,总有效率为100%。 4.6   走罐配合刺络放血 翟金莹[25]等将痤疮辨证分型为血热熏肺型,湿热上蒸,气血瘀滞。治疗初期用疾法走罐配合刺络放血,复诊时用刺络放血配合缓法走罐,并根据中医辨证用三棱针选穴挑刺,血热熏肺型:T1-7夹脊、肺俞、心俞、厥阴俞、督俞、膈俞。湿热上蒸型:T3-L2夹脊、肺俞、膈俞、脾俞、胃俞、心俞、脾俞、肝俞、膈俞。挑刺后,进行闪火法拔罐,分别自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大杼穴至膀胱俞缓慢推拉火罐,每分钟往返1次,往返2~3次,以每挑刺穴位出血2~3滴为度, 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治疗痤疮78例,痊愈77例,显效1例,有效率100%。疗程最短5次,最长20次,治疗效果显著。 4.7   其他 另外还有放血疗法、火针、穴位埋线、自体血封闭等方法,同时各种方法还经常结合使用,如[25] 、[22]的放血和耳穴及刺络结合,以及这几种方法和内治,外治等其他方法结合应用。 5   小结 总之,近年来,中医对痤疮的治疗发展较快,方法多种多样, 辨病辨证结合、内治外治结合、以及现代仪器和手段的使用,都大大提高了中医治疗痤疮的疗效;如中药的离子导入、雾化等。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疗效标准不统一,很大一部分报道没有对照组疗效做参照。因此,对于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药物治疗痤疮没有可比性,同时统计方法的使用也很不规范,今后应尽快采用统一的疗效标准,科学的统计数据,使中医治疗痤疮的疗效真正的客观化,使中药美容发扬广大。 中药治疗痤疮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因皮脂腺管与毛孔的诸塞,致使皮脂外流不畅所致。临床以黑头、丘疹、脓疱、结节等为主要表现。多发于面颊、额部、颜部和鼻颊沟部,其发病机理常与皮脂分泌、毛囊管角化过度、异常菌群和炎症的产生有关。其皮脂溢出的实际原因,可能与内分泌有关。属于祖国医学的“肺风粉刺”范畴。 消痤1号 [组成]桑白皮10克 黄芩10 克 枙子10 克 黄莲10 克 连翘15 克 生地15 克 牡丹皮10 克 生山楂30 克生薏苡仁30 克 茵陈15 生甘草6克 生大黄10克 [功能] 宣肺清热,凉血解毒。 [适应症] 寻常型痤疮。 [疗效] 本药在寻常性痤疮的治疗中起效快,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半小时服。 [评按] 桑白皮、黄芩清泻肺热,山枙、黄莲、连翘清心热,连翘还可散结,生地、丹皮活血凉血,生山楂、生薏苡仁、茵陈利湿除脂,生大黄既可活血,又可导邪热从下而泄,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众药合用,共奏宣肺清热,凉血解毒之功。 消痤2号 [组成] 金银花15克 地丁10克 黄莲10克 黄柏15克 茵陈15 虎杖15克 苡仁30 克当归10 克丹参15 克川芎6 克生山楂30克 甘草6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适应症]用于脓疱型痤疮,囊肿型痤疮。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半小时服。 [疗效]本药在脓疱、囊肿性痤疮的治疗方面确有良效。 [评按]银花、地丁、黄莲、黄柏清热解毒,茵阵、虎杖清热利湿,山楂、苡仁祛脂,山楂又合当归、丹参、川芎活血化瘀,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ps党参,枸杞,全当归,三七各等分,研末服,一次3g,一天2-3次,或者水煮,当茶喝,15-30天,一般有效。针对一般体质妇女,如有异常症状体征的,可咨询有关中医生,配伍用药。
/
本文档为【中药治粉刺的方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