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简论科学教育的目的

简论科学教育的目的

2017-10-17 9页 doc 21KB 44阅读

用户头像

is_751406

暂无简介

举报
简论科学教育的目的简论科学教育的目的 简 论 科 学 教 育 的 目 的 胡 象 岭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273165,山东曲阜) 摘 要 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实现人的科学化;科学教 育目的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科学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 生的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自然观与科学价值观。 关键词 学校教育 科学教育 教育目的 科学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相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教育而言,以系 统传授和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国际科学联合会 科学...
简论科学教育的目的
简论科学教育的目的 简 论 科 学 教 育 的 目 的 胡 象 岭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273165,山东曲阜) 摘 要 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实现人的科学化;科学教 育目的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科学基本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 生的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自然观与科学价值观。 关键词 学校教育 科学教育 教育目的 科学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相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教育而言,以系 统传授和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国际科学联合会 科学教育委员会曾经把科学教育的范围规定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体 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综合科学等不多几门学科的教育。[1] 科学教育如教 育的概念一样有广义、狭义之分。本文主要讨论狭义的科学教育,即学校科学教育。 它涵盖了的数学、自然教育;中学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教 育;大学各个系科进行的自然科学专业教育(如量子力学、有机化学等)。 有的学者认为,科学教育是根据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而进行的传授科学 [2]知识、培养科研人才的教育活动。 这里虽然强调了科学教育的内容必须以科学发 展的现状和社会现实为基础,但却窄化了科学教育的目的。科学教育不仅要培养科 研人才,而且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来说,后者更 为重要。本文就科学教育目的的几个主要方面作一初步分析。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指科学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我们认为科学教 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实现人的科学化。科学教育目的的具体内容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及规律的认识,是用一系列概念和命题述的、 经过实践检验或逻辑证明的系统知识。传授和学习科学知识无疑是科学教育的基本 目的。这是因为,首先,科学知识能够满足人类和社会愈来愈多的需要,它作为一 种科学劳动资料,在人类的科学活动、生产活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愈来愈密切,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突出和重要。其 次,科学知识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 且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3] 再次,传授和学习科学知识是实现科学教育其它目的的基础。 科学发展永无止境,科学知识的海洋如此浩瀚,而人用来学习科学知识的时间 却是有限的,要解决科学发展的无限性与科学教育的限定性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加 1 强基本知识的教育,即应选择那些对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生活及自身的发展来说最 必不可少的知识让学生学习。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 式和行为方式。科学方法与科学熔为一体,是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科学方法 教育是当今科学教育的重要特征。人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方法及其教育的重 要意义。科学史表明,科学方法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方 法、欧几里得的“抽象”方法、第谷〃布拉赫的观察方法、伽利略的实验方法和数 学方法,爱因斯坦的理想化方法,都在科学史上树立了里程碑。[4]科学方法在科学教 育过程中的意义是:(1)科学方法是获得科学知识的手段,学生掌握了科学方法能更 透彻地理解科学知识;(2)科学方法蕴含着能力价值,因为知识和取得与运用这些知 识的典型有效的方法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掌握了某一领域的研究方法,就能使学习 者在这一领域的能力按一定的程式不断增长。(3)科学方法还是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 重要因素。(4)与科学知识相比,科学方法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从 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比掌握科学知识更加重要。 科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照方法的普遍性程度,科学方法分为三个层次[5] :(1) 各门自然科学中的一些特殊的研究方法;(2)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3)哲学方 法,它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也适用于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是一切科学的最普遍 的方法。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应与科学知识教育的内容和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2.培养学生的能力 能力是保证人们顺利进行实际活动的稳固的心理特点的综合。现在各国都把培 养学生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当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并把这一 目的实现的优劣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 培养能力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基于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培养能力是现代科 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愈来愈迅速,科学知识增长速度和学 生在校学习时间之间、知识老化程度和学生学习的内容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 解决这些矛盾,在教学中单纯传授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这就要 求在教学中把着眼点放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上,使学生掌握进一步获得知识的本领。 (2)培养能力是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现代化建设要求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同时需要一大批既具有丰富知识又具有科学想象力和高度抽象力,具有创造思维和 富有探索精神并勇于创新的人才。(3)培养能力也是学生顺利学习的需要。因为能力 是掌握知识的必要前提,能力的高低会影响掌握知识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的 程度。(4)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科学教育担负着培养科技人才的重任,培 养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应成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科学教育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这既要根据各门学科的能力价值来确定,又要考 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一般说来,科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 能力,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2 3.培养人的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 科学精神是指科学研究工作者所具有的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客观精神、理性 [6] 精神和实证精神三个方面。坚持科学精神,就是要不断追求客观真理,不满足于 感性直观的或经验性的认识,不满足于实用的功利上的成效,把探索客观规律作为 科学事业的崇高目标,把科学实验作为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重视科学 精神教育,不仅是因为科学精神对于科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关系到科学 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影响着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成效,影响着每个科学工作者在事业 上的进展,而且还在于科学精神是同不科学的现象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水变油”、 “意念移物”等现代神话之所以能堂而皇之地在大众中传播,封建迷信活动之所以 呈再度泛滥之势,就在于公众不了解科学方法,缺乏科学精神。在科学之光照射不 到的地方,伪科学、反科学就要扩大自己的地盘,使人们回归愚昧和迷信。然而, 由于受传统文化中重技艺、重实用轻理论即重“术”轻“学”思想倾向的影响,我 国科学教育中往往忽视对科学精神的培养,学生往往只从知识和技能方面掌握自然 科学,把完整的科学文化遗产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机械记忆和处理程序,及解题技巧 和方法等等。重视和加强科学精神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成为我国科学教育 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科学道德是科学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科学道德规范的主 要内容是发扬学术民主,尊重学术前辈,帮助后学,正确对待名利,具有责任感和 义务感等 [7] 。科学道德为科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适于处理科研活动中人与人之间,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合适的伦理心态。这种伦理心态在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活动中起到 一种精神保证作用。因此科学道德对于科学研究活动具有积极意义。进行科学道德 教育的意义还在于,作为人类社会道德组成部分的科学道德,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的重要力量。科学道德教育不仅能造就科学人才,而且能提高其它行业人们的思想 道德素质,推动全社会的道德风尚不断进步。 科学作风是从事科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如谦虚谨慎、严 谨求实、吃苦耐劳、不断进取等等[8] 。科学作风同样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4.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自然观、科学价值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或总的观点。随着自然界的不断变化和自然 科学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看法即自然观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辩证发展过 程。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自然科学获 得重大发现的历史条件下,用唯物论和辩证法这种最高的理论思维形式,概括和总 结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发现,从而建立起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运用辩证唯物 主义指导科学研究,能推动科学进步,使科学家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取得更大的 科学成就。科学自然观不仅在指导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人们的学习和 工作都起着正确的指导作用。在科学教育过程中,科学自然观的形成,会促进科学 知识与方法的学习,有利于科学精神的养成。 3 科学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科学的价值的基本看法。科学教育应使学生逐步认识到 科学在人类文明与进步过程中的伟大作用与贡献,认识科学技术对当今世界及人的 生活的重大影响。确立为科学而奉献,运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观念。同时认识到若 片面地、不合理地利用科技成果则会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及社会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2]黄顺基主编《科学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30页。 [3]涂艳国《简论科学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研究》,1990年第9期,第63页。 [4]王德胜 李建会《科学是什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47页。 [5]马来平《哲学与文化视野中的科学》,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页。 [6][7][8]王前《理科教育中的德育》,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65、213、266页。 4
/
本文档为【简论科学教育的目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