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真率明朗_酣畅淋漓_李白诗歌的情感显示特征

真率明朗_酣畅淋漓_李白诗歌的情感显示特征

2012-12-19 8页 pdf 636KB 101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5821

暂无简介

举报
真率明朗_酣畅淋漓_李白诗歌的情感显示特征 第 卷 年 第 期 月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真 率 明 朗 一 一 ‘ “酚 杨 淋 渴 —李白诗歌的情感显示特征 何念农 刘正 国 提 要 关镇词 李白诗歌情感的显示特征是真率明 朗 , 酣畅淋漓 。 真率明 朗就是 毫不 掩饰 , 直扦胸臆 , 给人真实率直的 感觉 酣杨淋漓表现为情感汹涌而 来 , 尽情宣泄 。 这种独特的情感显示方式对李白雄奇奔放 、 清新 自然诗风的形成 , 对李白诗 歌 艺术手法的运用 、 章法结构的 驾取 , 以及诗歌体裁的选择都有机大的影响 。 李白诗歌 情感显示 杆情 ...
真率明朗_酣畅淋漓_李白诗歌的情感显示特征
第 卷 年 第 期 月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真 率 明 朗 一 一 ‘ “酚 杨 淋 渴 —李白诗歌的情感显示特征 何念农 刘正 国 提 要 关镇词 李白诗歌情感的显示特征是真率明 朗 , 酣畅淋漓 。 真率明 朗就是 毫不 掩饰 , 直扦胸臆 , 给人真实率直的 感觉 酣杨淋漓表现为情感汹涌而 来 , 尽情宣泄 。 这种独特的情感显示方式对李白雄奇奔放 、 清新 自然诗风的形成 , 对李白诗 歌 艺术手法的运用 、 章法结构的 驾取 , 以及诗歌体裁的选择都有机大的影响 。 李白诗歌 情感显示 杆情 风格 “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 , “情以物迁 , 辞以情发图 , 这些都说明诗总是情感的产物 。 然而 同样具有真情实感 , 不同的诗人抒情方式往往各异 。 或者慷慨高歌 , 象大江奔流 或者浅斟 低唱 , 似泉水涓涓 或者袒露胸襟 , 如清潭见底 或者曲隐深衷 , 同百折回流 总之 , “ 各师成 , 。, 其异如面 , , 〕。 作为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 李 白诗歌的情感显示特征是真率明朗 , 酣畅淋漓 。 这种 独特的抒情方式对李 白别具一格诗风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 我们要想真正领略李 白的诗风 , 就必须深入探索李白的抒情特征 。 所谓真率明朗 , 就是毫不掩饰 , 直抒胸臆 。 有的诗人并非如此 , 真情实感好像被一层烟 雾笼罩着 , 让你费一番思索 , “ 诗旨遥深 ”的阮籍便是一例 。 有的讳莫如深 , 使你捉摸不透 , 致 使千百年来聚讼纷纭 。 正如元好问所言 “ 诗家总爱西昆好 , 独恨无人作郑笺 。 ’ ,’〕然而读李白 的诗真如清秋看月 , 晶莹朗彻 , 清光可鉴 , 这当然是他直抒胸臆 、 无所掩饰的结果 。 李白不怕 别人看到 自己的真情实感 。 他怎么想就怎么说 , 无所遮挡 , 无所顾忌 , 用他 自己的话说叫做 “ 开心写意 ” 。 试看《南陵别儿童入京 》 白酒新熟山 中归 , 黄鸡啄泰秋正肥 , 呼童烹鸡酌 白酒 , 儿女嬉 笑牵人衣 。 高歌取醉欲 自慰 , 起舞落 日争光辉 游说万 乘苦 不 早 , 著鞭跨马涉远道 。 会糟愚妇轻买 臣 , 余亦辞 家西 入秦 。 仰 天 大 笑出门去 , 我辈岂是蓬篇人 此诗作于天宝二年秋 , 这时诗人正接到 了朝庭征诏 , 梦寐以求的“ 济苍生 ” 、 “ 安黎元 ”理 收稿 日期 一 一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年 想有了实现的可能 , “ 腾风云 ” 、“ 申所能 ”的时刻来到 了 , 他怎能不满腔喜悦 , 得意非凡呢 可 贵的是 , 诗人对这种情感没有丝毫的掩饰 , 他畅饮高歌 , 大笑狂舞 , 把无法抑止的狂喜十分 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 “ 仰天大笑出门去 ” , 这正是诗人极度喜悦的情感最真实 、 最袒率的 表露 。 清代叶燮说 “ 作诗有性情必有面 目⋯⋯其中有全见者 , 有半见者 , 如陶潜 、 李白之诗 , 皆全见面 目 。 ” 读李 自的诗 , 确有“ 全见面 目 ”之感 。 在他的诗中 , 诗人思想的火花 、 心灵的 创伤 、 情感的脉搏 , 无一不直接明朗地袒露出来 。 他敢于直接斥责最高的统治者 “ 殷后乱天纪 , 楚怀亦 已昏 。 ” 古风 · 五十一 》 他公开表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 树棒拔桂 , 囚莺宠鸡 ” 万愤词投魏朗中 、 “ 珠玉买歌 笑 , 糟糠养贤才 。 ” 《古风 · 十五 他明白地表现对炙手可热的权贵的蔑视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使我不得开心颜 。 ” 梦 游天姥吟 留别 他鲜明地宣布 自己决不调合的态度 “ 耻将鸡并食 , 长与凤为群 。 ” 赠郭季 鹰 得意时 , 他敞声大笑 “ 大笑同一醉 , 取乐平生年 。 ”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不平时 , 他高声疾呼 “ 而我意何辜 , 远身金殿旁 。 ” 古风 · 三十七 受挫时 , 他痛哭失声 “ 平生不下泪 , 于此泣无穷 。 ” 江夏别宋之梯 愈愤时 , 他狂放高歌 “ 我本楚狂人 , 凤歌笑孔丘 。 ” 庐山谣寄卢待御虚舟 读着这些诗句 , 李白的面 目不是跃然于前了吗 这是一种没遮拦的抒情方式 , 诗中表达 的思想情感是多么真切坦率啊 他内心世界的种种情慷都向人敞开着 , 让人瞧得一清二楚 , 没有胆怯 , 没有犹豫 , 随性挥洒 , 任情发泄 。 鲁迅曾说 “ 世上如果还真有要活下去的人们 , 就 应该敢说 、 敢笑 、 敢哭 、 敢怒 、 敢骂 、 敢打 。 ”川李白就正是这种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敢于坚持 自己 、 要抗争 、 要生存的勇敢诗人 , 他不吐不快 , 又不愿遮遮掩掩 , 他不怕别人窥见他的内 心 , 相反感叹“ 天下无人知我心 ” 。 这样 , 那种“ 温柔敦厚 ”、 “ 怨而不怒 ”的作品 , 在他的诗集 中就很难看到 了 , 他只是想把 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 , 不管是哪方面的 , 都坦率明朗地表现出 来 , 所以 , 无论何时 , 他的诗总是那样清新明朗 , 不使人费解 , 更无需猜迷 。 有人嫌他 “ 显 露 ” , 有人说他过“ 直 ” , 如王世贞说 “ 太 白多露语 、 率语 。 ”阁其实所谓“ 露 ” , 所谓 “ 直 ”正是李 诗的长处 , 他那些最能使人感奋 、 激荡的诗作大都具有“ 直 ”的特点 。 这方面可以和李贺稍作 比较 。 二李都是浪漫主义诗人 , 都要用诗歌来抒发 内心的感受 , 然而表达方式却很不相同 。 李 白也常借助丰富的想象 、 历史人物来抒情达意 , 但往往更多的是用明朗如镜的语言把 自己的 思想感情直接表达出来 。 李白虽驰骋想象却不怪诞 , 虽广博用典而不生僻 。 李贺虽有些直抒 胸臆的诗篇 , 如《南园 · 其五 》、《致酒行 》等 , 但更多的是驰骋在神奇幽怪的幻想世界里 , 他的 情思一时不易明见 。 如《天上谣 》美丽奇幻 、 想落天外 , 但诗意究竟是以天上的神仙境界讽刺 当时统治者的求仙之妄 〕, 还是言“ 人世无常 , 不如遗世求仙 ” ‘〕, 很难一下断定 。 古今学者 大都认为李贺构思奇巧 , 造语绝俗 。 王世贞就说 “ 长吉师心 , 故尔作怪 , 有出人意表 。 ’, 〕清 代沈德潜也认为李贺“ 特语语求工 ” 〕, 这种穷力追新的作法恰好说明李贺不是采取直抒胸臆 的方式 。 很显然 , 要想求巧 、 求奇 , 就决不能“ 直 ” , 就得搜索枯肠 , 惨淡经营 , 这样也就不能 像李 白的诗那样清朗可鉴 , 使人立即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 值得提出的是 , 这种真率明朗的抒情特色 , 还表现在他诗中的情感往往是最直接 、 最淳 真的 , 也就是说这种情感没有掺入杂质 , 没有经过复制 , 而保持着固有的淳真和芬芳 , 或者 第 期 何念农 刘正 国 真率明朗 酣畅淋漓 说就是诗人的初衷 。 因此 , 读他的诗尤其使人感到 “ 真 ” —真实 、 直接 。 这里我想通过和陶 渊 明的 比较来说明 。 前人也常用“ 淳真 ”评价陶诗 , 如元好问就说 “ 一语天然万古新 , 豪华落 尽见真淳 。 ” 〕陈绎曾也说陶诗“情真 、 景真 、 事真 、 意真 ’, 〕。 元氏主要从语言风格着眼 , 陈 氏则涉及到诗的情感 。 读陶诗我们确感到有一股 自然淳真的气息 , 使人心醉神往 。 但我 们认为 , 前人所说的陶诗的“ 淳真 ” , 除去意境 、 语言等外 , 主要是指陶诗中表现 出的一种静 穆平和 、 恬适 自得的旷逸情怀 , 它们当然是真实的 , 不过如果我们结合陶渊明的遭际身世 , 结合他的“ 猛志 ” 、 “ 素襟 ”仔细体味 , 就不难发现陶诗中大量的这种平和淡远的情趣 , 乃是在 诗人与黑暗现实作了彻底决裂 对 “ 猛志 ”的实现 已经完全绝望 , 在 “ 有志不获骋 ’, 〕之后 , 采 取的一种 自我解脱态度 , 这种态度和诗人的初衷并非完全一致 。 由于陶处在晋宋易代之际 , 公开地明显地采取不合作的态度难免会带来杀身之祸 如谢灵运 , 这样他就不可能像李 白那 样毫无顾忌 。 “ 君当恕醉人 ” 〕便是他很好的 自白 。 因此 , 陶诗中那种激昂慷慨的不平之情大 都被平静和穆的景象遮掩了 , 仿佛是表面平静而里面藏着激流的冰河 。 杜甫论陶诗时说 “ 观 其著诗集 , 颇亦恨枯稿 。 ” 〕龚 自珍说陶诗是“ 两分梁父一分骚 ” 叼 , 都可谓知言 。 不过他的这 种情绪要仔细体味 , 经过一番咀嚼才能感受出来 。 因此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陶诗中的“ 真 ” , 尽 管“ 淳真 ” , 却有些“ 本味 ”不见了 , 这是和李白有所不同的 。 谈到李白的诗风 , 大家常用 “ 豪放 ”、 “ 飘逸 ”、 “ 超迈 ”、 “ 清新 ”、 “ 俊逸 ”等来说明 。 我们认 为 , 从某一角度 、 某一方面看 ,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 如“豪放 ”主要是从诗歌感情的抒 发着眼 , “ 飘逸 ” 、 “ 超迈 ” 、 “ 俊逸 ”则主要是指诗歌的境界 、 精神 , “ 清新 ”则更多的说语言 。 如 果从诗歌是吟咏性情 、 抒发情感这个最根本的特征出发 , “ 豪放 ”则较为恰当 但也不全面 。 朱 熹就说 “ 李 白诗不专是豪放 , 亦有雍容和缓的 , 如首篇《大雅久不作 》多少和缓 。 ” 〕所以 , 从 抒情的表达看 , 我们认为李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真率 , 他用诗歌最真实 、 最坦率 、 最直接地 表露 自己的情感 。 “ 豪放 ”不能概括其全部诗作 , 真率却适合他所有的诗篇 。 皮 日休说 “ 负逸 气者必有真放 , 以李翰林为真放焉 。 ” 〕“ 真放 ”二字很能说明李诗的抒情特征 , 我们这里首先 说的便是“ 真 ” , 不仅是 “ 淳真 ”更突出的是“ 真实率直 ” , 把本来面 目毫不掩饰地呈露出来 。 读李 白的诗 , 我们常看到许多大话 , 仔细想来也是不切实际的话 , 这就招来一些议论 。 苏辙就说李白“ 华而无实 , 好事喜名 ” 〕, 陆游也说 “ 白识度甚浅 。 ’, 〕这种批评并非无据 , 但 从中我们却可以进一步看到李 白毫不掩饰 、 直抒胸臆的抒情特征 。 因为那些大话 , 不切实际 的话 , 也确是诗人的真心话 , 这位天真而又骄傲的诗人在心里就是那么认为的呀 比如他总 认为 自己有“ 辅弼 ”之才 , 常以管葛 自比 , 甚至说 “ 如逢渭水猎 , 犹可帝王师 。 ”们虽赞人 , 亦 自许 。 我 们当然不能简单地以成败论英雄 , 但实在地讲 , 李 白恐怕没有 当宰臣 的实际才能 。 他把安史之乱的形势看成楚汉相争 , 比做永嘉之乱 , 甚至建议在金陵建都 , 这些都说明他缺 乏政治远 见 , 比起同时的李泌就差远 了 。 可是他对 自己的才能又非常 自信 “ 天生我材必有 用 ”哪 」、 “ 才力犹可倚 , 不惭世上雄 ”哪 〕, 他 自认如此 , 又坦率地把它写入诗中 , 所以在别人看 来未必然 , 甚至招来非议 , 而在他 自己确实是在倾诉肺腑 。 然而 , 同样是真率明朗地表达情感也还有差异 , 感情的闸门可以全开 , 也可 以半启 可 以全力冲刺 , 也可以和缓雍容 。 如陶渊明的抒情就显得平静和缓 , 仿佛水量丰富而流动舒缓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年 的江河 。 李 白的抒情却是酣畅淋漓的 , 即前面皮 日休所说的“ 放 ” , 这最能代表李 白的个性 。 具 体说来这种酣畅淋漓的抒情方式有两个特点 , 一是汹涌而来 , 二是尽情宣泄 。 李 白的感情是 那样丰富热烈 , 而他又要毫不掩饰 、 真率明朗地表达出来 , 这就往往使得他的抒情不是吞吞 吐吐 、 欲言又止 , 也不是轻拢慢捻 , 徐徐道来 , 而常常是激流飞瀑 , 一泻直下 。 他毫无保留地 尽情宣泄 , 感情的闸门一经打开 , 便以冲决一切之势滚滚而来 。 “ 黄河西来决昆仑 , 咆哮万里 触龙门 ” 〕、 ”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 ” 〕, 用李白自己的这几句诗来描绘他抒情 酣畅淋漓的特点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 试看《宣州谢用匕楼饯别校书叔云 》 弃我去者昨 日之 日 不 可 留 , 乱我心者今 日之 日多烦优 。 长风万 里送秋雁 , 对此可 以 酣 高楼 。 蓬莱文章建安骨 , 中问小谢又清发 。 俱怀逸兴壮思 飞 , 欲上青天 览明 月 。 抽刀 断水水更流 , 举杯 消愁愁更愁 , 人生在世不称意 , 明朝散发弄扁舟 。 首二句发兴无端 , 劈空而来 , 诗人难以抑止的积郁 , 好象突然爆发的山洪 , 以不可阻挡 之势冲到我们面前 。 接着诗又通过高楼酣饮 , 壮思云飞 , 上天揽月的壮举奇想来表现豪迈的 情怀 。 最后又以“抽刀断水 ” 、“举杯消愁 ”、“ 散发弄扁舟 ”等不同寻常的举动 , 把满腔不平的激 情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 。 他不吐不快 , 不尽不止 。 读李白的这类作品 , 我们如同面对狂叔激 电 , 感到 的是精神的高度振奋 。 这种强烈的艺术效果 , 显然和酣畅漓的抒情方式密切相关 。 此外《将进洒 》、《梁甫吟 》、《西岳云台歌 》等诗 , 都是以奔放酣畅而著称的名篇 。 钟嵘说 “ 非长 歌何以骋其情 ” 〕大体说来 , 李白的七言歌行正好具有驰骋奔放 、 酣畅淋漓的特点 , 这些诗 最 能代表他的个性 。 《唐宋诗醇 》在评论李白的《忆旧游寄樵郡元参军 》一诗时说 “ 白天才纵 逸 。 至于七言长古 , 往往风雨争飞 , 鱼龙百变 又如大江无风 , 波浪白涌 , 白云从空 , 随风变 灭 , 可谓怪伟奇绝者矣 。 ” 这段话形象地指出了李诗七言歌行的特色 , 这是可取的 , 但这不仅 仅是 由于“ 天才纵逸 ” , 实际也是诗人酣畅淋漓的抒情方式的必然结果 。 把这种喧嚣奔腾 、 不 可遏止 、 冲决一切的激情抒发得如此酣畅淋漓 , 可以说只有李白的诗才是如此 。 下面我们比 较一下李白与李贺的同之作《将进酒 》 君 不 见黄河之水天 上来 , 奔流到海不 复回 。 君不 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 朝如青丝墓成雪 。 人生 得意须尽欢 , 莫使金禅空对 月 , 天 生我材必有用 , 千金散尽还复来 。 烹羊宰牛且 为乐 , 会须一饮 三 百 杯 。 岑夫子 , 丹邱生 , 将进酒 , 杯莫停 。 与君歌一 曲 , 请君为我倾耳听 。 钟鼓撰玉 不足贵 , 但 愿长醉不 复醒 。 古 来圣 贤皆寂寞 , 帷有饮者留其名 。 陈王昔时宴平 乐 , 斗酒十 千患欢谑 。 主人 为 何言少钱 , 径须沽酒对君的 。 五花马 , 千金裘 , 呼儿将 出换美酒 , 与尔 同梢万 古愁 。 李 白 琉瑞钟 , 琉拍浓 , 小槽酒 滴真珠红 。 烹龙炮凤玉 脂 泣 , 罗炜绣幕围香风 。 吹 龙 笛 , 击毫鼓 , 皓齿 歌 , 细腰舞 , 况是青春 日将墓 , 桃花乱落如红 雨 。 劝 君终 日酩配醉 , 酒 不 到 刘伶坟上土 。 李 贫 同样写及时行乐 , 醉酒尽欢 , 但风格情调迥异 。 除了修辞 、 构思等的差异外 , 抒情方式显 然有很大不同 。 李白尽情挥洒 , 直抒胸臆 , 表达得痛快酣畅 、 豪迈奔放 , 如长江大河 , 一泻直 下 而李贺诗中的情感仿佛被浓艳的气氛笼罩住了 , 显得凝重郁塞 , 犹如云遮雾障的回流深 潭 , 未能舒展开来 。 我们知道 , 浪漫主义诗人 比较偏重主观感情的直接抒发 , 而李 白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一种 高度抒情的浪漫主义 。 他诗中的情感不仅是丰富的 , 往往也是极度的 。 他的笑是“ 仰天大笑 ” , 他的哭是“ 呼天 ”痛哭 , 他的歌是“ 酣歌 ” 、 “ 高歌 ” , 他的吁是 “ 长吁 ” , 他的叹是“ 浩叹 ” 、 “ 长叹 ” , 而诗人对这种极度的情感不是压抑收敛 , 而是放纵倾泻 , 这样 , 他就 只有采取淋漓酣畅的抒 情方式 , 才能充分抒发其极度的情感 。 李白写诗抒情正像他喝酒一样 , 开怀畅饮 , 不醉不休 第 期 何念农 刘正 国 真率明朗 酣畅淋漓 他写诗袒怀挥翰 , 尽情宣泄 。 前人说他“ 因肆性情 , 大放宇宙间 ” 、 “ 作诗非事于文律 , 取其吟 以 自适 ” 〕, “ 往往兴会属辞 ’, ‘ 〕, 都可说明他的抒情特征 。 鲁迅先生曾说 “ 我以为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 , 否则太露锋芒 , 能将诗美杀掉 。 ” 〕英 国著名诗人华兹华司曾有“诗起于在沈静中回味过来的情绪 ”的名言 。 仅有强烈的情感未必就 能写出好诗 , 从情到辞也需得经过一番凝炼熔铸的过程 , 对于那些表情以含蓄蕴藉见长的诗 人来说 , 更需要在冷静之中凝神结想 。 因此 , 从这些方面看来 , 上面所引的两段话无疑是正 确的 。 但是对于李白这样高度浪漫主义的抒情诗人来说则未必然 。 古今不少论者都看到了李 白兴来洒墨的特点 , 李白许多激动人心的不朽诗章 , 常是他情感正烈时的产物 , 他善于在感 情炽烈 , 白热化的时候提笔挥洒 , 而且表达得酣畅淋漓 。 李白常在醉酒时作诗 。 杜甫说他“ 斗 酒诗百篇 ” 〕, 《麓堂诗话 》中也说他“ 大醉中作 ”诗 , 这正是他兴来洒墨的表现 。 大醉的时候 , 也是他情感浓烈的时候 , “ 援笔三叫 , 文不加点 ’, 妇 、 “ 兴酣落笔摇五岳 , 诗成笑傲凌沧洲 ’, 〕, 正是这种生动情景的 自道 。 李 白写诗当然有一个情感醇化的过程 , 不过这个过程十分短暂迅 疾 。 杜甫说李白“ 敏捷诗千首 ” 〕, 《本事诗 》中说 “ 白取笔抒思 , 暑不停辍 , 十篇立就 , 更无 加点 。 ” 杨齐贤也说李诗“ 非由思索而得 ” 。 〕李白自己一向以才思敏捷 自夸 ‘旧 试万言 , 倚马 可待 。 ” 〕这都说明李白不是那种“疾感于苦思 ”、 “ 气竭于思虑 ”的苦吟之辈 。 他的那些诗句是 诗人创作才能高度成熟的表现 , 正由于李白常在情感正烈的时候作诗 , 也正由于诗人创作才 能高度成熟而无需凝虑苦思 , 所以李白抒情时也往往表现出酣畅淋漓的特点 。 他作诗是为了 充分地表现 自己的真情实感 , 一当触发 , 便乘兴纵笔 , 又没有什么顾忌 , 也不用冥思苦想 、 搜 索枯肠 , 这样便以汹涌澎湃 、 滚滚之势将情感抒发出来 。 李白真率明朗 、 酣畅淋漓的情感显示特征对其诗风有很大的影响 。 由于李白要用诗充分地毫不掩饰地直抒胸臆 , 所以尽管在许多时候他运用种种艺术手法 来表现 , 但不少时候他也直截了当 , 不假雕饰地把 自己的感情明白畅朗地表达出来 , 这就使 得李诗常常具有明朗清新的特色 。 且看《山中与幽人对酌 》 两人对酌 山花开 , 一杯一杯复一杯 。 我醉欲眠卿且去 , 明朝有意袍琴来 。 诗中的情意表达得多么坦率 自然 看起来诗人写得很平常 , 尤其是首二句似乎只是平淡 寡味地写两人一杯一杯不停地饮酒的情感 , 然而后两句诗人坦率真挚的话语一托出 , 就使得 全诗一下情意盎然 , 妙趣横生 。 这里有什么特殊的表现手段呢 没有 。 但真率的情感和 自然 天成的表达却产生 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 全诗如行云流水 , 自在运行 。 “ 罗帷舒卷 , 似有人开 , 明月直入 , 无心可猜 ’, 〕, 诗人 自己的这几句话恰好用来形容他的直抒胸臆 、 不假雕饰的诗 歌风格 。 又 如《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一诗 , 李白面对一位朋友抒写 自己的遭际 、 感受 、 打算 。 早 年的落魄不遇 , 如今待诏金门 、 出入禁中 、 结交王侯的生活 , 未来功成身退 、 高卧白云的打 算 , 都一一和盘托出 , 诗中也没有运用什么特殊的表现手法 , 只是直抒胸臆 , 倾诉肺腑 , 同样 具有明朗的特色 。 雄奇奔放 、 明朗清新是李诗的主要风格 , 但李诗的风格也是多样的 。 这种多样性我们可 以从李 白抒情的真率性得到解释 。 他真正以其性灵情感为诗 , 又要真率明朗地表达 出来 , 而 。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住 他的情感又是那样丰富 , 不时随着客观境遇的不同而变化 , 这样真率袒怀的抒情方式也就必 然使得他的诗歌风格随着其内心情感的波澜起伏 、 纵放敛凝而变化 。 比如 当他抒写远大志向 , 表现不凡才气 , 或者抒发他志满意得的情感时 , 他的诗往往十分壮 阔豪迈 、 雄健高朗 。 《上李 岂 》、 《东武吟 》、《赠何七判官昌浩 》诸篇就是例证 。 当他受到挫折 , 主客观矛盾十分尖锐 , 内心充满痛苦时 , 如果他不加抑止地尽情宣泄 , 这时他的诗就如冲决堤岸的洪流喧嚣奔腾 , 有淹没一切的气势 。 《燕臣 》、 《宣州谢挑楼饯别校 书叔云 》等诗便是如此 。 或者 , 这种痛苦之情回荡于胸中 , 他的诗往往深厚沉雄 , 力重千钧 , 如 临江节士歌 》、《梁园吟 》便是这样 。 当他得到解脱时 , 他的诗就显得奔放畅快 、 一泻千里 、 流转 自如 。 《襄阳歌 》、《江上吟 》、 《将进酒 》均可说明 。 有时诗人心境宁静恬适 , 他的诗也往往隽永爽朗 、 含蓄蕴藉 、 雍容和缓 。 如《忆东 山 》、 《敬亭 山 》 、《下终南山过解斯山人宿置酒 》等作 。 真率明朗的抒情方式竟使得他的诗风和情感变化的关联如此紧密 。 这不仅进一步说明热 烈丰富的情感是李诗的生命 , 同时也使我们领悟到探讨李诗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 必须注意诗 人情感脉搏的跳动和变化 。 “ 清水出芙蓉 , 天然去雕饰 ” , 这是李白赞扬韦良宰诗歌艺术特色的名句 , 实际也是他诗 歌语言风格的 自道 , 即使是他那些气壮山河 、 激越飞扬 、 宏肆俊伟的名篇 , 也依然具有 “ 天然 去雕饰 ”的本色 。 人们常用“ 清新 ”、 “ 自然 ”来说明其语言特色 , 这是很恰当的 。 问题是形成这 种语言风格的原因 , 决不仅仅是大家所说过的他善于学 习乐府民歌的结果 , 更重要 、 更直接 的原因是诗人真率的 、 毫不掩饰的抒情方式 。 很明显 , 诗人要把 自己 丰富激越的感情真率 自 然地抒发出来 , 他就必然要用明朗清新的语言来表达 , 这也是为什么李诗中运用 了许多历史 典故 , 运用了比兴 、 夸张 、 想象等多种艺术手法而其语言依然那样本色 自然的一个主要原因 。 这一点恰好和李商隐形成 了鲜明的对照 。 李商隐的许多诗千百年来一直争讼纷纭 , 莫衷一 是 。 这原因表面看来是诗人较多注重形式 , 用典较多 , 较冷僻 , 而根本原因却是诗人无法 回 避地处于牛李党争的漩涡中 。 时代的昏暗 , 加上 自己坎坷的经历 , 以及爱情上的不幸遭遇 , 因而有种种难言的苦衷 , 不能祖露胸襟 , 以致虽然“ 楚雨含情俱有托 ” 、 “ 巧咐岂能无本意 ’心。〕, 但依然形成其清丽而迷离的语言风格 。 李白却由于时代背景 、 社会环境 、 出身经历 、 个性气 质等方面的原因 , 他想到什么就直抒什么 , 似乎毫无隐秘 , 这样也就必然用清新 自然的语言 来抒怀了 。 “ 俯拾即是 , 不取诸邻 。 俱道适往 , 着手成春 。 如逢花开 , 如瞻岁新 ’,’‘〕, 正好能够说明李 诗语言的特色 。 “ 太白语在 口头 ’心 〕, “ 太白天仙之词 , 语多率然而成者 ”阳 〕, 这些论述都看到 了李诗语言 自然天成的特点 , 而这正是诗人坦率抒情的结果 真率明朗 、 酣畅淋漓的情感显示方式也直接影响到李白诗歌艺术手法的运用 。 李诗中充满奇妙丰富的想象 , 惊人新奇的夸张 , 精当而又形象的比喻 , 这些都呈现出鲜 明的个性色彩 。 这里我们不拟对这些艺术表现手法作具体 , 我们只想指 出 , 李诗独具个 性的想象 、 夸张 、 比兴的运用 , 也和他独特的情感显示方式有关 。 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异常 强烈 , 他的情感又是那么丰富激昂 , 而这一切又要真率地 、 酣畅淋漓地抒发出来 , 这样 , 一般 的艺术 一 手法是不足 以完成这种特殊任务的 , 他一定要借助非常的表现手段 。 虽然同是想象 、 夸张 、 比兴 , 但他要使之与 自己独特的抒情方式相适应 。 这样他非得让想象的翅膀飞 出现实 · · 第 期 何念农 刘正 国 真率明朗 酣 畅淋漓 世界在广阔的时间 、 空间里 自由翱翔 , 同时要以最壮阔雄奇的事物来进行夸张 、 比喻 。 同样 , 李白那些看起来不合逻辑 、 常理的“ 横话 ” 如 “ 白发三千 丈 ,’ , 对于诗人酣畅淋漓地抒发激 情 , 表现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却是异常必要的 。 李诗的这种独特的情感显示方式对其诗歌的章法结构也有很大制约作用 。 在一般的情况 下 , 李诗还是有着常见的章法结构的 , 并非真的无迹可求 。 所谓起承转合 , 在他的一些五律 中表现得颇为清楚 。 但是当诗人要酣畅淋漓地抒发他那驱走风云 、 鞭挞海岳 、 超卓飞扬的激 情壮怀时 , 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 这时他可以脱却传统章法结构的束缚 , 诗中描绘的事物 、表现 的思想 , 完全服从于情感的表达的需要 , 随着情感脉搏的跳动而起伏变化 。 诗中的情景不再 是按照现实生活的常规逐一展现 , 而是突兀转换 , 变化万端 , 驰骋纵横 , 似乎不可把握 。 这种 情形在盛唐诗人中是很罕见的 。 如《宣州谢用匕楼饯别校书叔云 》, 首二句突然一下把激昂澎湃 的情感爆发出来 , 既然这样开始 , 似乎要照这样写下去才好 , 可是下二句诗人却以一种开阔 的境界和畅饮的举动来排遣心中的苦闷 。 接着诗人的笔锋又一转 , 从蓬莱文章 、 谢用匕、 揽月 奇想 , 来表现开阔的壮怀 , 满腔的愁绪似乎冰释 。 但忽然诗人又写道 “ 抽刀断水水更流 , 举 杯消愁愁更愁 。 人生在世不称意 , 明朝散发弄扁舟 ” , 那种无法排遣的愁绪竟又像风暴一样席 卷而来 。 这样突兀变幻 、 大起大落的诗篇 , 完全是以复杂而又激昂的情感起伏跳荡来连贯的 , 这正是酣畅淋漓地抒情的结果 。 又如著名的《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开篇几句用一种开阔 的夜景 , 表达了诗人酬答友人的酣畅旷放的情怀 。 从“ 君不能 ”开始 , 突然急转直下 , 抒发的 是一种愤慈不平的强烈情感 。 他时而面对现实 , 时而神驰古代 , 思绪不断在古今往返 感情 亦在其间起伏跳动 , 时而鄙弃嘲讽 , 时而愤愈不平 , 时而旷放 自解 , 时而感伤叹息 , 全篇就是 在诗人起伏跳荡的情感脉络下贯连起来 。 这首诗用典异常丰富 , 而把这些典故串联的线索就 是情感 。 “ 以情驭篇 ”这是李诗章法结构最突出的特点 。 这种以情感的变化来组织诗章的手 法 , 确使他的诗有“飘忽而来 , 飘忽而去 , 不屑于雕章琢句 , 亦不劳于铭骨镂心 , 有天空行马 , 不可羁勒之势 ” ’〕的特色 。 由于诗人要酣畅淋漓地把蓄积的丰富情感充分抒发出来 , 所以李白诗歌的开篇常常是爆 发式的 , 犹如惊雷乍响 , 狂舰骤起 大道如青天 , 我独 不得出 。 《行路难 其二 我本不弃世 , 世人 自弃我 。 《送蔡山 人 》 长啸梁甫吟 , 何时见 阳春 《梁甫吟 》 烈 士击玉壶 , 壮心惜墓年 。 三杯拂剑舞秋月 , 忽然高咏涕酒涟 。 《玉壶吟 》 这种爆发式的开篇极为突兀 , 它一开始就给人以 巨大的感染 , 产生一种先声夺人 、 定基 调 、 创气氛的作用 。 这种开篇方式李白极为擅长 , 象《将进酒 》、《宣州谢用匕楼饯别校书叔云 》、 《燕臣 》、《公无渡河 》等篇章均是如此 。 同时由于李 白要毫不掩饰地直抒胸臆 , 所以在更多的情况下 , 往往采取开 门见 山的写 法 。 严羽就说 “ 太白发句 , 谓之开门见山 ’心 〕此论准确而简明 。 最后指出一点 , 李 白真率明朗 , 酣畅淋漓的情感显示方式对其诗歌体裁选择所起的作用 也是显而易见的 。 限于篇幅 , 这里不拟详述 。 简单说来 , 李 白为了 自由奔放 、 畅快淋漓地抒 情 , 他就选取了最少束缚 、 最多 自由 、 “ 极能发人才思 ”的七言歌行体和乐府古诗 基于同样 的理 由 , 他也不愿意用严格的声韵格律来约束 自己的情感 , 所以律 诗在他的集中还 占不到十 分之一的比例 而且即使是律诗也常常是 “ 一气直下 , 不就羁缚 ” 。 在李白的近体诗中 , 七言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年 绝句数量颇为可观 , 前人说他五 、 七绝情韵悠远 。 可见诗人也还是取其能较畅达地抒情特长 。 对此 , 我们引一段赵翼《哑北诗话 》中的论述作为本文的结束 “ 盖才气豪迈 , 全以神运 , 自不 屑束缚于格律对偶 , 与雕绘者争长 。 ” 注 〔 〕《毛诗序 》。 〕 刘魂《文心雕龙 · 物色 》 刘娜《文心雕龙 · 体性 》。 〔」 、 〔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 首 》 〔〕 李白《扶风豪士歌 》。 〔〕 叶燮《原诗 · 外篇 〔 〕 鲁迅《华盖集 · 忽然想到 》。 李白 悲欧行 〔叼 王世贞《艺苑危言 》。 〔 〕 姚文燮《昌谷集注 》卷一 。 【 方扶南《批本李长吉诗集 》卷一 。 〔 〕 转引自叶燮《原诗 · 外编下 》 〕、 《说诗碎语 。 〕 陈绎曾 诗谱 》 〕 陶渊明 杂诗八首 。 〔 〕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 【 杜甫《遣兴五首 》 〔 〕 龚 自珍《己亥杂诗 , 〕 朱子类语 》 〕 七爱诗 · 李翰林 。 苏架城集 》。 〕《老学庵笔记 》 〔 」 李白《蹭钱徽君少阳 》。 〔 〕、 〕 李白《将进酒 》。 〕 李白《东武吟 》 〕 李白《公无渡河 》 〕 钟嵘 诗品序 》 〔 〕 范传正《李白新墓碑序 》。 〔 〕 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砚记 》。 〕 鲁迅《两地书 》。 〕 饮中八仙歌 〕 李白《赠黄山胡公求白鹏 〕 李白《江上吟 》 〔 〕 杜甫 不见 。 【 〕 见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卷二 。 〔 〕 李白 上韩荆州书 》 【 〕 李白 独流篇 》 以。〕 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 》、《流莺 》 「 〕 司空图 诗品 》 〕 刘熙《艺概 · 诗概 」 高桥 唐诗品汇 。 〕 赵翼 臣北诗话 》。 《沧浪诗话 。 责任编辑 黄红梅 校对 石 圃
/
本文档为【真率明朗_酣畅淋漓_李白诗歌的情感显示特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