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集萃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集萃

2012-12-22 2页 pdf 246KB 44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5242

暂无简介

举报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集萃 2 0 0 8 年 第 22卷 � 第 3期 实 用 中 医 内 科 杂 志 JOURNAL OF PRACT ICAL TRAD IT IONAL CH INESE INTERNAL MED IC INE 综 述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集萃 许付阳 冯永新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辽宁沈阳 110013 / /男, 1969年生, 副主任医师 ) 摘 � � � 要: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状况。 [方法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与概 括, 从体针电针、头针、其他疗法及针灸综合疗法等方...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集萃
2 0 0 8 年 第 22卷 � 第 3期 实 用 中 医 内 科 杂 志 JOURNAL OF PRACT ICAL TRAD IT IONAL CH INESE INTERNAL MED IC INE 综 述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集萃 许付阳 冯永新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辽宁沈阳 110013 / /男, 1969年生, 副主任医师 ) 摘 � � � 要: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状况。 [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与概 括, 从体针电针、头针、其他疗法及针灸综合疗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结论 ]针灸疗法在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具有 独特优势。 关 � 键 � 词: 中风后遗症; � � 体针; � � 电针; � � 头针; � � 综述 中图分类号: R743.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7813( 2008) 03- 75- 02 � � 肢体偏瘫是中风患者康复的难题之一。针灸治 疗中风偏瘫古已有之,如今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针 灸治疗该病的方法日趋多元化,其疗效也有了很大 的提高。 1 体针、电针疗法 李保良 [ 1]将 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实验 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实验组以针刺督脉经穴为主, 主穴取风府、大椎、筋缩、命门。对照组取肩髃、曲 池、合谷、外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三阴交 等穴, 不含督脉经穴。治疗 30天后经检测发现,实 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 P< 0. 05) , 在改善血液 流变学指标方面前者优于后者 ( P< 0. 05)。张少君 等 [ 2]将 74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 38例 ) 和对照组 ( 36例 ),分别采用周围神经探测针刺法和 常规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总体疗效和提高患 者肌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 0. 05)。陈燕 坤 [ 3]以手足阳明少阳经穴为主与少阴、督脉经穴并 重治疗中风偏瘫。急性期以督脉、任脉取穴为主,心 经、肝经取穴为辅,恢复期以手足阳明经穴与手足厥 阴、少阴经穴并重, 交替取穴。在 86例中, 痊愈 79 例,好转 6例,疗效显著。米建平等 [ 5]通过临床观察 发现针刺上、下肢阴经穴位 (患侧上肢取极泉、少 海、灵道, 患侧下肢取箕门、曲泉、膝关、中封 )后再 加以电针疗法对降低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肌张力有 一定疗效, 有利于偏瘫肢体的康复。 2 头针疗法 周君等 [ 5]运用电针治疗 90例急性期中风偏瘫 病例, 分 3组,每组 30例, 采用焦氏头针取穴方法, 分别刺激血管舒缩区、运动区和平衡区。结果表明, 运动区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个区。王萍等 [ 6]以头针 为主, 取瘫肢对侧头部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并 配合体针透刺治疗中风偏瘫者 384例; 对照组 120 例采用常规穴位针刺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为 74. 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49. 0% , 观察组较对 照组有极显著差异 ( P < 0. 01)。黄国明 [ 7]将 100 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0例,采用头针滞 针久留治疗;对照组 50例, 采用常规头针治疗。结 果: 2组虽都选取瘫痪肢体对侧头针运动区, 但治疗 组治愈率为 84. 0% ,总有效率为 94. 0%。对照组治 愈率为 64. 0% , 总有效率为 86. 0%。江钢辉等 [ 11] 将 40例中风偏瘫随机分为 2组, 其中 20例针刺 MR I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垂直距离 (最近距离 ) 的投射区周边。另外, 20例用传统头针法治疗, MR I 定位围针法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优于传统头针 组,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 < 0. 05)。 3 其他方法 唐英等 [9]以刺络拔罐放血法为主治疗中风偏 瘫, 主要取头、胸、背部的穴位及曲泽、委中、十宣、十 二井穴等,同时配合针刺头针,共治疗 56例, 基本痊 愈 31例, 显效 12例, 有效 8例, 总有效率 91. 1%。 张捷等 [ 10]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 选穴以督脉和患侧手足阳 明经穴为主,该疗法对中风康复期患者运动功能有 明显改善, 优良率 93. 3% , 较常规疗法高。王淑 敏 [ 11]随机将中风偏瘫患者分为 2组各 84例。穴注 组分别于患肢的曲池、足三里、手三里、上巨虚中任 意 2穴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 2 mL /穴。肌注组用复 方丹参注射液 4 mL, 臀部肌肉注射, 穴注组显效 21 例, 有效 55例;肌注组显效 12例, 有效 53例, 2组 比较差异显著 ( P < 0. 05)。 温凌洁等 [ 12]应用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巨刺 法,加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偏瘫 98例基本痊愈 75例, 好转 17例;同时设针刺对照组 72例, 基本痊愈 30 例, 好转 19例, 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 P < 0. 01)。梁冰等 [13]将 60例急性脑卒中老年患 者随机分为针灸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各 30例,针灸 康复训练组在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配 合正规的常规头针、体针治疗 (早期配合电针 )以及 康复训练;对照组只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2 组平均治疗 21天后采用 Barthel指数评分, 针灸配合 康复训练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 0. 01) ,可明 显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邢淑琴 [ 14]应 用体针配合耳针对 68例中风偏瘫患者进行早期治 疗,体针常规取穴,耳针取脑点、皮质下、肩、肘、膝、踝 等穴。体针和耳针同时进行,一般治疗 3~ 5个疗程, 共治愈 43例,有效 21例,总有效率为 94. 1%。 �75� 4 结 语 中风贵在辨证论治, 临床应在中医整体思想指 导下, 根据不同症状、舌象、体质、年龄等综合分析, 辨证用药,才能左右逢源, 药病相符。[ 15] 参考文献 [ 1]李保良.针刺督脉经为主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 [ J] .上海针 灸杂志, 2002, 21 ( 1) : 17- 19 [ 2]张少君,骆钧梵,陈竞芬.周围神经探测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 38 例疗效观察 [ 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6, 27( 1 ): 32- 33 [ 3]陈燕坤.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 [ J] . 针灸临床杂志, 2004, 20( 6 ): 5- 6 [ 4]米建平,张中成.阴经电针疗法降低中风偏瘫肢体肌张力疗效观 察 [ J] .上海针灸杂志, 2003, 22( 10 ) : 8- 9 [ 5]周君,关亚新,孙申田.电针刺激头穴不同部位对中风偏瘫病人 肌力即刻效应的观察 [ J] .针灸临床杂志, 2002, 18 ( 4) : 23- 24 [ 6]王萍,左尚宝.头针与体针透刺对 384例中风偏瘫的早期治疗观 察 [ J] .针灸临床杂志, 2002, 19( 7 ) : 13- 14 [ 7]黄国明.头针滞针久留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 J] .北京中医药 大学学报 (中医临床版 ), 2004, 11 ( 2) : 33- 35 [ 8]江钢辉,李艳慧,黄勇,等.头颅磁共振成像定位围针对中风偏瘫 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J].针刺研究, 2004, 29( 1) : 63- 68 [ 9]唐英,严晓慧.刺络拔罐放血法治疗中风偏瘫 56例分析 [ J] .中 医药学刊, 2005, 24( 1 ) : 122 [ 10]张捷,高山,许静.穴位埋线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 响 [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5, 12( 10 ) : 70 [ 11]王淑敏.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 J ]. 山东医药, 2004, 48( 13 ): 56 [ 12]温凌洁,俞兰英.巨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中风偏瘫 98例临床 观察 [ J] .江西中医药, 2003, 53( 9) : 40- 41 [ 13]梁冰,郦忆文,王敏华,等.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 疗效观察 [ J].实用全科医学, 2005, 3( 3) : 18- 19 [ 14]邢淑琴.体针加耳针早期治疗中风偏瘫 68例 [ J] .江苏中医药, 2002, 47( 3 ) : 31 [ 15]刘建民.中风先兆证防治探讨 [ 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6 (收稿日期: 2007- 11- 11) 实 用 中 医 内 科 杂 志 JOURNAL OF PRACT ICAL TRAD IT IONAL CH INESE INTERNAL MED IC INE MAR . 2 0 0 8 V ol. 2 2� No. 3 盆腔炎的中医实验研究探要 许 浩1 汪明德 2 ( 1.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 310053; 2. 杭州市中医院,浙江杭州 310007) 摘 � � � 要: 从动物实验研究方面对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盆腔炎的研究作了分析与展望, 阐明其作用机理与 免疫学、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抗微生物、抗炎、镇痛、抗粘连等方面相关, 并提出中医中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 能而取得显著疗效, 具有广阔前景。 关 � 键 � 词: 盆腔炎; 实验研究; 综述 中图分类号: R711. 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7813( 2008) 03- 076- 02 � � 盆腔炎 ( P ID )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 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性疾病,临床症状有白带过 多、经量增多、月经不调、腰痛、下腹坠胀等, 甚者导 致输卵管脓肿、阻塞、异位妊娠或不孕症等。盆腔炎 有缠绵不愈、易于复发的特点, 是国内外妇科治疗中 的一大难题。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依赖于抗生 素、激素、理疗及手术等方法。 盆腔炎属祖国医学 �妇人腹痛� �癥瘕� �带下� �不孕�等范畴。由于病位及症候比较明确, 故近年 中医妇科亦大多沿用 �盆腔炎�或 �妇人腹痛� 命名。其病因多由湿热秽毒之邪因性生活及手术损 伤等原因趁虚而入, 侵袭下焦、造成胞宫、胞络等病 所气滞血瘀,日久则正气不足, 终成本虚标实之证。 综合近年中医学对盆腔炎的研究, 可归纳为五 大类研究方向: 1 免疫学研究 盆腔炎发病除与病原体感染有关外, 还与机体 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有关。中医学认为: �正气存 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机体的免疫 状态对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炎症过程有着重大的影 响,在抗感染过程中,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起着重要 作用。中医中药治疗盆腔炎的研究报道很多, 在调 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 刘瑞芬等 [2]采用混合细菌造 模法制模, 模型大鼠表现出血清 TNF浓度明显增 高、白介素 - 2( IL - 2 )的浓度明显下降, 经盆腔炎 颗粒治疗后大鼠血清 TNF、IL- 2值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 P < 0. 05); 陈颖异等 [ 3]发现, 模型 鼠血液中 IgG、IgM、IgE降低, 经舒康汤治疗后明显 升高,表明该方能明显促进淋巴结 B细胞增殖分化 和浆细胞抗体的合成, 提高脾细胞 NK活性; 章勤 等 [ 4]用芪竭颗粒对慢性盆腔炎模型鼠进行实验研 究, 结果: 环磷酰胺造模后小鼠 CD4异常升高, CD8 明显下降,芪竭颗粒大、中剂量组能明显提高 CD8 水平,使 CD4 /CD8比例趋于正常, 较对照组有显著 性差异, P < 0. 05, 同时, 亦能增加小鼠胸腺脾脏重 量; 葛欣等 [ 5]通过盆腔炎片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 噬功能影响的研究,表明该药可以显著提高巨噬细 胞的吞噬能力,并能够促进胸腺脾脏增殖、增强机体 的免疫功能。研究这些与盆腔炎有关的免疫机制, 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盆腔炎的发病机制,从而为临床 治疗盆腔炎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2 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研究 盆腔炎血液流变学的异常表现使血液呈浓、粘、 凝、滞状态,为盆腔炎血瘀发病机制的认识和治疗提 �76�
/
本文档为【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集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