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起航考研20天20题

起航考研20天20题

2013-01-01 28页 doc 153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144318

暂无简介

举报
起航考研20天20题 2010启航20天20题 目录 第1 题 党的十三大确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七大在十六大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试运用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三步走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及其完善的意义。 第2 题 200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分析当前我国应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第3 题 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
起航考研20天20题
2010启航20天20题 目录 第1 题 党的十三大确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七大在十六大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试运用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三步走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及其完善的意义。 第2 题 200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分析当前我国应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第3 题 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剖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第4 题 近年来,在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逐步形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工商银行等大型国有企业先后改制上市,初步构建了现代产权。试分析构建现代产权制度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第5 题 党的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试分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哪些方面为改革开放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6 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试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和当前我国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说明应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第7 题 在分清敌、我、友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同其他阶级的关系,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试分析近代中国革命过程中,无产阶级是如何处理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复杂关系的。 第8 题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试结合唯物史观相关原理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9 题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自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结合邓小平理论的有关阐释以及当前改革开放的实践,说明当前应如何进一步坚持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10 题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提出了成立“联合政府”的政权主张。与此同时,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以民盟为代表的中间党派也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政权主张。试分析三种不同政权主张的实质。 第11 题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结合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分析教育优先发展、切实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意义。 第12 题 现代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良好的市场秩序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结合实际说明当前我国应当如何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第13 题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军队建设经验。结合中国革命过程中武装斗争的实践,说明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及其对新形势下人民军队建设的启示。 第14 题 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说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15题 2007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农村社会和谐,首先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试分析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互关系。 第16 题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矛盾。试结合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两类不同性质矛盾。 第17 题 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结合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说明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基本依据。 第18 题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发生和发展。试结合近代中国国情和革命的特点,说明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第19 题 从“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群众路线,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再到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试结合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分析中国共产党这一根本宗旨的理论基础。 第20 题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试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分析当前应当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附录部分 一、全球气候问题及其应对 二、欧盟成立50 周年 三、多极化趋势下多边机制的兴起 四、美俄外交与独联体国家纷争 五、中国的和平发展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第1题 党的十三大确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七大在十六大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试运用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三步走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及其完善的意义。 相关材料1:质量互变规律 1.量变和质变。事物发展是通过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展开的。事物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 质变为新的量变开拓新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3) 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2.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1) 量变与质变告诉我们,既要有远大的目标,又要有一步一个脚印的求实精神,要把远大目标与求实精神结合起来。(2)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我们反对“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有力武器。“激变论”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庸俗进化论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其共同的特点在于割裂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相关材料2:三步走战略进程中的“小三步走”战略 1. 三步走战略  战略目标(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 战略时期:从1980年到21世纪中叶,约七十年。 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l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 三步走战略进程中的“小三步走”战略。 战略时期:2000年左右到2050年左右,约五十年。 战略步骤:“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摘自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报告”) 3. 三步走发展战略是邓小平为我国制定的一个循序渐进、互相衔接的发展战略步骤,它具有的特点是:(1) 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2)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3) 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富强是首要目标,是指经济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争取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民主是一个国家政治上现代化的标志,要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文明是指文化现代化,也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只用100年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常要用几百年走完的历程,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关材料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 关于战略发展阶段的判断:“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1)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2)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3)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4)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 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的科学判断和决策。从进入小康社会到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系统和科学。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相关材料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更高要求 1. 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上,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更高目标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从GDP总量翻两番变为GDP人均翻两番,考虑了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一个更高的小康;增加了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样的要求,是一个实现难度更大的小康;在综合国力提高的同时,人均GDP提高,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提高,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3. 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我们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相关材料5:关于三步走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分析 1. 理论依据分析 (1) 由贫穷落后到解决温饱,由温饱到小康,再由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量上不断积累,从量变到质变,在新质基础上的量的扩张的过程。前一步骤是后一步骤的准备,后一步骤是前一步骤的必然结果。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也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成为中国发展历史上新的里程碑,是一个质变和飞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在这个新质的基础上,不断进行量的积累,最终实现新的质变和飞跃。21世纪新的小康局面,本身就是质量互变规律的生动体现。 2. 现实依据分析 在总体达到小康之后,还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因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第2 题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分析当前我国应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相关知识点1 :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 1.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就是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是:(1)部门内部的竞争。由于同样的商品只能卖同样的价钱,因此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必然在部门内部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这种竞争在推动技术革新和生产力进步的同时,必然导致优胜劣汰,引起和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2)部门之间的竞争。在市场经济中,资本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自由流动。当某个部门发展不足,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时,必然在市场上表现为产品供小于求,价格上涨,从而更多的资本会进入这个行业,引起生产增加,直至满足社会总资本运行的需求,相反,当某个部门发展过快、产品过剩时,部分资本会退出这个行业,使该部门产品供给减少,价格上涨,直至该部门生产与其它部门相协调。(实质上,这也是平均利润规律的作用机制;利润较高的部门吸引着新的资本进入,生产扩大,供给增加,从而商品价格和利润率都有所下降的趋势。相应的,处于利润率较低部门的资本则有减少的趋势,随着生产萎缩和供给的减少,商品价格和利润率都有上升的趋势,如此反复,各部门利润率就会出现平均化的趋势。) 2.价值规律调节的盲目性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价值规律的调节具有盲目性。由于生产者的盲目性,价值规律的这种调节总是滞后的,是一种事后的调节。因此,国家应充分发挥预见性好、资源动员能力强的优势,利用各种调控手段,引导资源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更有序地流动。 (2)价值规律调节存在盲点。国民经济的某些战略部门(如粮食生产、高科技开发等行业),由于存在高风险、低利润等问题,私人资本往往不愿意涉足,价值规律的调节对这些部门失去意义。此时,国家就必须充分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资源,对战略部门的生产予以必要补贴,甚至进行直接投资,确保国民经济的战略利益。 相关知识点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宏观调控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1)理论依据: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2)现实依据:我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改革开放20 多年来发展的实践看,我国经济经历了几次波动,这表明社会主义条件下搞经济建设,同样要面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同样要应付价值规律调节的盲目性和破坏性。 2.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和主要手段 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包括:一是经济手段。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包括通过价格、财政、税收、信贷(利率)、汇率等杠杆进行的调控。经济手段有利于发挥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二是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法律手段可以有效的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三是行政手段。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它的特点在于:直接、快速。 注意: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也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地运用,否则将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甚至产生消极的后果。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发挥各种手段的整体功能。 3.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逐月攀升,货币供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资产价格高涨,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加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必然要求。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主动性。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继续合理把握财政支出规模,着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优化支出结构,较大幅度增加对社会保障、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二是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三是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投资反弹,促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水平。四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提高价格调控预见性,加强价格监测,加强市场监管。 相关知识点3 :货币流通规律和通货膨胀 1.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它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其中,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这是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的货币流通规律。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纸币的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币量相适应。 2.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是指一个国家某一时点上全社会流通中的货币总额。货币供应量该与货币需要量相适应,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如果货币供应量超过了货币需要量,货币就会贬值,价格就会普遍上涨,这种经济现象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危害包括:价格上涨导致社会动荡和人心不安等;传递错误价格信号,破坏市场机制,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3.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一是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资金的使用成本,提高贴现率(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减少信贷总额。二是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抑制部分行业的过快增长。控制政府支出,逐步减少财政赤字。三是整顿市场秩序。及时发布商品供求和价格消息,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的价格实行强制性控制或管理。 第3 题 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剖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相关知识点1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矛盾的含义。矛盾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有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第一,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第二,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作准备;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完成质变。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有两方面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首先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其次还要善于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4. 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二者的相互关系。主要矛盾是指在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一,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的解决也制约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第二,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及二者的相互关系。一个矛盾的双方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非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也是互相联系的,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反对“左”的或者右的错误倾向时,要注意和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相关知识点2 :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矛盾普遍性原理,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并努力解决矛盾。) 2.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性: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矛盾不平衡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3.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4.我国具备社会和谐进步的有利条件。(1)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将带动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和城镇化加快发展,市场潜力巨大。(2)劳动力资源丰富,科技教育具有较好基础,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3)改革向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将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和发展动力。(4)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 相关知识点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和意义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将“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扩展为四位一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第4 题 近年来,在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逐步形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工商银行等大型国有企业先后改制上市,初步构建了现代产权制度。试分析构建现代产权制度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相关知识点l: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企业性质多元化)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2.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相适应,同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相一致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特征,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有力保障,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标志。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经济制度的基础。 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结果都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4.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法律依据。2004 年宪法修正案明确提出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007 年颁布的《 物权法》 明确规定:对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和私有财产平等保护。以上规定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实际情况,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私产保护”入宪意味着国家把私人财产保护提高到宪法的高度;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明确提出保护私有财产,将使私有财产的政治经济地位更加明确,消除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中国完善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规定,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进而吸引更多的国外投资。 相关知识点2 :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1.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2.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1)股份资本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而出现的。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私人资本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局部调整,但是财产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企业的雇佣劳动制并没有改变。(2)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股份资本和股份公司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重要指导意义:一是发展股份公司,有利于社会资本的迅速集中,迅速扩大资本规模;二是发展股份公司,有利于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促进经营效率的提高;三是发展股份公司,有利于政企分离,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当前,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相关知识点3: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点和中心环节 1.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涉及国家的行业、自然垄断行业,目前国有经济仍占支配地位。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仍然控制在国家手中。支柱产业和高新科技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目前都以国有资本为主。 2.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总体上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改革社会主义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国有企业通过上市增强了公有制的主体作用,通过中外合资扩大了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通过控股、参股放大了国有资本的功能,通过兼并、破产关闭、出售等形式,尽管国有大中型企业数量有所减少,但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形式拥有的资产总量却在逐年增加。 4.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到2008 年,长期积累的一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任务基本完成;到2010年,中央企业调整和重组至80—100 家。 相关知识点4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1.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产权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对财产加以利用或处置以从中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利。产权的直接形式是人对物的关系,实质上是产权主体围绕各种财产客体而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2.有效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和正常的市场秩序的前提,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基础。(l)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基础,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就要建立和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产权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建立一种有效率的产权激励和约束机制。(2)现代产权制度保障各种不同所有制的产权主体平等竞争,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3)现代产权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只有产权主体的权、责、利关系统一,产权主体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求市场机会,把资源运用到更高效率的用途上,从而提高微观经济效益。(4)现代产权制度促进市场秩序和信用制度完善。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易秩序规范的信用经济。 3.现代产权制度的根本要求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1)在财产权利的划分上要“归属清晰”。“归属清晰”是指广义所有权中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归谁拥有,必须界定清晰。(2)在维护产权关系上要“保护严格”。产权关系要真正发挥作用,需要通过法律使其制度化,成为具有强制力的约束规则。(3)在财产权利运用过程中要“权责明确”。明确的产权关系,必须是主体责任、权力和利益的统一。(4)在财产权利的配置上要“流转顺畅”。产权主体有动力并有权力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配置其权利。 第5 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试分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哪些方面为改革开放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知识点1: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民主革命中,提出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建立了新中国,从而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奠定了根本前提。 2.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而为此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为人民的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参见本题相关知识点2) 3.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不断增长的经济文化需要与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等等。这些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起点。(参见本题相关知识点3) 4.经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率领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新中国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打下了初步的工业基础。积累了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和执政党建设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从而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5.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活的灵魂,特别是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关知识点2: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毛泽东在1952 年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然条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迫切需要。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l)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起来,成功地解决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步骤等问题,找到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的主要特点和经验:① 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② 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政策。③ 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本家生产资料的和平赎买。(3)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也出现了一些偏差: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致长期以来遗留下一些问题;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4)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产生了根本变化,从而阶级关系和社会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标志着中国已经从新民主主义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开辟了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扫清了道路,创造了前提。 相关知识点3 :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得失 1.主要成果 (1)<<论十大关系>>和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此,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农、轻、重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个人的关系;等。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就其内容来说,就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精神,它的核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它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 (2)阐释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明确指出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参见本书第16 题) (3)明确提出中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并认为中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4)提出了奋斗目标及其两步走战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技的社会主义强国。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 (5)进行了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初步探索。经济体制方面,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在管理体制方面,则提出了“两参一改三结合”。 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推动了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奠定了基础。 3.毛泽东关于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有一个曲折的过程,而且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实践中一贯坚持下去,有时还出现了严重的背离,使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重大挫折。“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了“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国情。反右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背离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正确认识。 第6 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试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和当前我国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说明应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相关知识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多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2)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是由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主场经济决定的,最终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2.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发展劳动、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由于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是商品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这就要允许各种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2)确立这一原则的意义在于:一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二是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各种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它们在生产中的贡献决定了它们在分配中的地位和比重,这样各种生产要素就会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下流动到效率最高的环节上去;三是有利于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l)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主体,但不是社会唯一的分配原则。(2)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可能在全社会的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不同企业的劳动者的收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密切相关。(3)按劳分配还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而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劳动量为尺度。四是按劳分配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4.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经过这次分配得到的收入,也称原始收入。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税收杠杆和法律法规进行调节和规范,一般不直接干预初次分配。 再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 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不直接参与物质生产的社会成员或集团,从参与初次分配的社会成员或集团那里获得收入。再分配主要由政府调控机制起作用,政府进行必要的宏观管理和收入调节,是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正的基本机制。 相关知识点2 :理顺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 1.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主要表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行业之间职工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差距过大导致了显著的社会贫富差距(在中国最贫困的20%家庭的收入仅占4.27%,最富裕的20%的家庭收入却占社会收入的50.24%)。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影响社会公平,挫伤广大人民的积极性,甚至破坏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局。 2.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1)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部分行业收入分配不合理。(2)现实原因。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旧的收入分配格局,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必然引起收入差距的扩大。(3)体制原因。一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确立,使收入分配呈现出多种类型、多种形式,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随之扩大;二是市场体系与机制尚不健全,造成社会成员参与市场活动的机会不均等而形成了较大的收入差距;三是管理的疏漏和现行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不配套,对垄断行业监管不力,导致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等的存在。 3.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对策: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通过扩大就业、建立农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等举措,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相关知识点3:效率与公平 1. 效率和公平。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或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一个社会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等方面所达到的状态和程度。公平是指一定社会中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公平体现在机会均等、规则平等以及收入分配结果的大致平等。 2.效率和公平辩证统一。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才有可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分配的公平,效率低下,就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难以为实现公平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困;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才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3.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在鼓励市场竞争与实现社会公平两者间寻求制度性和机制性的平衡,既要强调相互竞争提高效率,又要强调社会公正、人文关怀: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提倡奉献精神与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其次,要处理好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最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总的来说就是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第7题 在分清敌、我、友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同其他阶级的关 系,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试分析近代中国革命过 程中,无产阶级是如何处理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复杂关系的。 相关知识点1 :分清敌我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敌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不同的时期,由于革命的主要任务有所不同,主要矛盾有所不同,革命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也有所不同。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封建主义和站在他们背后支持他们反共剿共的帝国主义势力;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走狗,而需要同国民党以及美英帝国主义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对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则是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 2.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是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这里主要指城市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劳动者,不是剥削者,因而不能划到资产阶级的队伍中。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对他们政策的两面性,即实行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 相关知识点2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l)特殊重要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能否率领他们去打倒共同的敌人,其关键是能否在一定的形式下同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中国革命所面临的敌人异常强大,这就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必然导致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 (2)现实可能性:近代中国是世界上各种矛盾的焦点,造成了中国最广大的各阶层、阶层民众处于被压迫受剥削的痛苦境地,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问题上,又不断发生推移、转化和变迁;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这一历史条件决定了无产阶级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包括全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口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2.统一战线的具体形式 (l)国民革命时期国民革命联合战线。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统一战线的主体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一统一战线形式具有高度统一的特点。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主体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这一时期党在统一战线中忽视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犯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 (3)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主体是一切抗日的力量,策略总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根本策略原则是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国共两党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作;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政治纲领;处于既有利而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下。 (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工人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以反对美帝国主义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为主要任务。 (5) 1949 年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制定《共同纲领》,表明中国革命的统一战线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一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参加这个联盟的是属于进步势力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政治上具有极强的革命性,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2)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地处理这两个联盟的关系,一方面,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另一方面,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两个联盟之间互相促进。无产阶级要实现对自己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着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 相关知识点3: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关系 1.革命时期对资本主义的基本政策 (l)中国的资本主义分为两个部分: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官僚资本主义是革命的对象,而民族资产阶级则是革命的动力,是要保护的对象。 (2)保护、发展民族资本的理由:首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次,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在旧中国,它同样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具有革命性,必须保护其企业;最后,即使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民族资本主义仍然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因此仍然是保护和发展的对象。 (3)要对资本主义进行必要的限制、节制,在不允许其操纵国计民生的前提下,保护它、发展它,要对它唯利是图的一面进行限制和引导。 (4)官僚资本是革命的对象之一,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对官僚资本主义的企业采取没收的政策。 2.必须坚持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由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的 (l)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深受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主义束缚,有其革命性的一面,无产阶级应该联合它,与它结成统一战线;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有其妥协性和动摇性的一面,对此无产阶级必须进行必要的斗争。斗争的主要手段是批评和教育,其目的是团结。 (2)在抗日民族战争期间,亲英美派的大资产阶级随着日军侵华战争扩大利益受损,因而有抗日的一面,无产阶级应该联合它们,以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大资产阶级出于其本性又有反共和对日妥协的一面,对此无产阶级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进行坚决的斗争,包括必要的武装斗争
/
本文档为【起航考研20天20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