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飞信遇到微信的尴尬

飞信遇到微信的尴尬

2018-08-09 12页 doc 28KB 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9945

暂无简介

举报
飞信遇到微信的尴尬飞信遇到微信的尴尬 微信异军突起,成功超越飞信 2007 年中国移动推出的聊天工具, 至今已有 5 年光景的飞信软件, 因与短信业务连 通而广受关注,但目前处境并不乐观。据统计,如今飞信的用户量还不到腾讯 QQ 的五 分之一,月均使用时间不足后者的四十五分之一。更让飞信感到恐惧的是,在 2012 中 国互联网大会上,腾讯 CEO 马化腾在微博中宣布,微信用户人数已高达 2 亿。这个诞 生仅 598 天的手机聊天软件,发展如此迅猛,使业内人士颇为震惊。 微信发展之态势,使飞信倍感压力。飞信所受待遇,每况愈下。而市场上众多移动 ...
飞信遇到微信的尴尬
飞信遇到微信的尴尬 微信异军突起,成功超越飞信 2007 年中国移动推出的聊天工具, 至今已有 5 年光景的飞信软件, 因与短信业务连 通而广受关注,但目前处境并不乐观。据统计,如今飞信的用户量还不到腾讯 QQ 的五 分之一,月均使用时间不足后者的四十五分之一。更让飞信感到恐惧的是,在 2012 中 国互联网大会上,腾讯 CEO 马化腾在微博中宣布,微信用户人数已高达 2 亿。这个诞 生仅 598 天的手机聊天软件,发展如此迅猛,使业内人士颇为震惊。 微信发展之态势,使飞信倍感压力。飞信所受待遇,每况愈下。而市场上众多移动 交友软件也没有很大的突破,与飞信相似处境的还有已走过 4 个年头的开心网,7 个年 头的 MSN 中国,大家都在寻找“第二春”的路上苦苦挣扎。 飞信 PK 微信 尽管很多人都习惯性地把微信受到欢迎归结到腾讯的先天优势上, 因为腾讯拥有别 人无法企及的广大用户群体。因此,每当它想推行一个新项目时,都会比其他人占有先 机,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腾讯的先天优势就忽略掉微信本身具有的一些特质。 作为当下非常流行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因其操作简便,能广交好友,成为年轻人 的交友工具。 最初微信以文字通讯、 手机图片分享为卖点, 在后期开发过程中以发现 “查 看附近的人”和“摇一摇”功能更受用户欢迎。 “查看附近的人”和“摇一摇”成为微 信的爆发点,用户迅速突破 2000 万大关。微信日新增用户以数十万数量级增长,确立 了它在移动 APP 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 谁能给用户最好的服务和功能, 用户自然就会买谁的单。 如果说初创期的小公司怎样也拼不过腾讯,或许情有可原,但飞信被一家成熟的公司运 营,并且进入市场也比较早,所以,飞信如今的遭遇,或许就不应该抱怨微信有腾讯这 样一个广大用户群体的庇护。 飞信当初之所以能够迅速成功的原因在于智能手机尚未普及, 中国移动利用自己的 渠道优势及时抓住了用户需求。而如今的飞信,并未出现用户持续增长的情景,更未实 现做“IM 老大”的目标。电信专家马继华认为,飞信发展中的最大失误在于,五年发 展中始终用 KPI 的传统方法进行推广,这种方式看似有效却后患无穷,一旦失去扶 持便会快速衰落, 而为了完成任务所采取的一些非主流做法更是让揠苗助长后的业务缺 乏养分。中国移动本来有机会有时间用互联网的方法把相关的业务慢慢做起来,可路径 依赖太强。 飞信的自我拯救,受到用户吐槽 飞信是中国众多创新产品中的一个缩影,出道时曾轰动一时。虽然当初飞信使尽浑 身解数吸引用户,却缺乏真正的力量让大家留下来。 面对大举兴起的微信、手机 QQ 等移动 IM(即时通讯)产品的包围,飞信终于做出了 改变。5 月上旬,中国移动飞信开放注册壁垒,改变以往只针对移动用户的市场定位, 其竞争对手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用户,也可以通过注册飞信使用其服务。 看似积极的举措,却备受联通、电信用户的吐槽。因为与移动用户通过客户端互发 免费信息相比,飞信对电信、联通用户加以区别对待。移动用户通过飞信向联通、电信 用户发送信息,需要按照现有网间资费标准来收费;而联通、电信的飞信用户在发完 50 条免费测试信息之后, 再发信息就得按正常的资费标准收费。 商业新闻网记者在采访 IT 时,针对这一问题,听到了不少非中国移动飞信用户的批评声音。 中国移动看到了,飞信用户的好友圈不能只针对移动用户,必须扩大飞信用户的好 友圈,进而增加使用飞信的用户数量。但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又担心开放平台之后会让 其他竞争对手从中受益,故费尽心机对联通、电信飞信用户们“区别对待” 。业内人士 对此示,这显示出中国移动在发展即时通讯上处于两难的境地:完全放开担心对竞争 对手联通和电信有利,并且可能还会冲击到自己的短信彩信业务,不放开却又难以跟微 信等移动 IM 产品竞争。 如那些非移动飞信用户批评的那样,飞信给人的印象,与微信、米聊等相比,依旧 是一个不那么先进的 IM 产品。有人曾戏侃评论道,飞信缺少的功能,不管是去抄微信 还是去抄米聊,没人去管,但飞信已经流失的用户群想要重新找回来,就不像给软件升 级那么容易了。 眼下正是 中国移动的 IM 产品飞信最尴尬的时候。尽管我们对飞信还抱有希望,想 要拭目以待,但目前飞信的自我拯救的尝试,恐怕也无助于自身用户量的大幅提升。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飞信 5 年的发展,却在只产生 2 年就迅猛发展的微信的异军突起中,面临着尴尬的 处境。面对 IM 产品的日益更新,飞信想要走出自己的发展瓶颈,势必要认清受众的需 求,在需求中寻找希望的出口。 虽然最初,微信也是从一款基于通讯录的通讯产品模仿而起的。但微信几经改革, 经历了从整合腾讯其他产品的用户关系,到加入陌生人关系,到强化语音对讲,支持跨 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支持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消耗少量网络流量的)语 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最终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开放的移 动社交平台,其背后想必付出了很多努力。 飞信的复兴之路,要走很长很久。如何完善软件功能,提供更为强大的服务,迎合 广大用户所需,笔者认为,这些或许一直都是飞信在思考的问题。只有完善服务,方能 支撑自己走得更远。 :作为即时通讯功能的软件存在万变不离其宗的共同特色——沟通功能。如今 的即时通信软件的开发可谓层出不穷,当我们还在使用 QQ、MSN、飞信时,似乎已赶 不上微信、微聊、米聊、飞鸽的步伐了。飞信作为即时通信中的一款,虽曾深得人 心,但是现在这个社会毕竟属于强者胜出的时代,所以,唯有进行自我改革,适应用户 的步伐而不是保守陈规地让用户淘汰掉自己,方为上策。 。 飞信遇到微信的尴尬 微信异军突起,成功超越飞信 2007 年中国移动推出的聊天工具, 至今已有 5 年光景的飞信软件, 因与短信业务连 通而广受关注,但目前处境并不乐观。据统计,如今飞信的用户量还不到腾讯 QQ 的五 分之一,月均使用时间不足后者的四十五分之一。更让飞信感到恐惧的是,在 2012 中 国互联网大会上,腾讯 CEO 马化腾在微博中宣布,微信用户人数已高达 2 亿。这个诞 生仅 598 天的手机聊天软件,发展如此迅猛,使业内人士颇为震惊。 微信发展之态势,使飞信倍感压力。飞信所受待遇,每况愈下。而市场上众多移动 交友软件也没有很大的突破,与飞信相似处境的还有已走过 4 个年头的开心网,7 个年 头的 MSN 中国,大家都在寻找“第二春”的路上苦苦挣扎。 飞信 PK 微信 尽管很多人都习惯性地把微信受到欢迎归结到腾讯的先天优势上, 因为腾讯拥有别 人无法企及的广大用户群体。因此,每当它想推行一个新项目时,都会比其他人占有先 机,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腾讯的先天优势就忽略掉微信本身具有的一些特质。 作为当下非常流行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因其操作简便,能广交好友,成为年轻人 的交友工具。 最初微信以文字通讯、 手机图片分享为卖点, 在后期开发过程中以发现 “查 看附近的人”和“摇一摇”功能更受用户欢迎。 “查看附近的人”和“摇一摇”成为微 信的爆发点,用户迅速突破 2000 万大关。微信日新增用户以数十万数量级增长,确立 了它在移动 APP 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 谁能给用户最好的服务和功能, 用户自然就会买谁的单。 如果说初创期的小公司怎样也拼不过腾讯,或许情有可原,但飞信被一家成熟的公司运 营,并且进入市场也比较早,所以,飞信如今的遭遇,或许就不应该抱怨微信有腾讯这 样一个广大用户群体的庇护。 飞信当初之所以能够迅速成功的原因在于智能手机尚未普及, 中国移动利用自己的 渠道优势及时抓住了用户需求。而如今的飞信,并未出现用户持续增长的情景,更未实 现做“IM 老大”的目标。电信专家马继华认为,飞信发展中的最大失误在于,五年发 展中始终用 KPI 的传统方法进行推广,这种方式看似有效却后患无穷,一旦失去政策扶 持便会快速衰落, 而为了完成任务所采取的一些非主流做法更是让揠苗助长后的业务缺 乏养分。中国移动本来有机会有时间用互联网的方法把相关的业务慢慢做起来,可路径 依赖太强。 飞信的自我拯救,受到用户吐槽 飞信是中国众多创新产品中的一个缩影,出道时曾轰动一时。虽然当初飞信使尽浑 身解数吸引用户,却缺乏真正的力量让大家留下来。 面对大举兴起的微信、手机 QQ 等移动 IM(即时通讯)产品的包围,飞信终于做出了 改变。5 月上旬,中国移动飞信开放注册壁垒,改变以往只针对移动用户的市场定位, 其竞争对手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用户,也可以通过注册飞信使用其服务。 看似积极的举措,却备受联通、电信用户的吐槽。因为与移动用户通过客户端互发 免费信息相比,飞信对电信、联通用户加以区别对待。移动用户通过飞信向联通、电信 用户发送信息,需要按照现有网间资费标准来收费;而联通、电信的飞信用户在发完 50 条免费测试信息之后, 再发信息就得按正常的资费标准收费。 商业新闻网记者在采访 IT 时,针对这一问题,听到了不少非中国移动飞信用户的批评声音。 中国移动看到了,飞信用户的好友圈不能只针对移动用户,必须扩大飞信用户的好 友圈,进而增加使用飞信的用户数量。但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又担心开放平台之后会让 其他竞争对手从中受益,故费尽心机对联通、电信飞信用户们“区别对待” 。业内人士 对此表示,这显示出中国移动在发展即时通讯上处于两难的境地:完全放开担心对竞争 对手联通和电信有利,并且可能还会冲击到自己的短信彩信业务,不放开却又难以跟微 信等移动 IM 产品竞争。 如那些非移动飞信用户批评的那样,飞信给人的印象,与微信、米聊等相比,依旧 是一个不那么先进的 IM 产品。有人曾戏侃评论道,飞信缺少的功能,不管是去抄微信 还是去抄米聊,没人去管,但飞信已经流失的用户群想要重新找回来,就不像给软件升 级那么容易了。 眼下正是中国移动的 IM 产品飞信最尴尬的时候。尽管我们对飞信还抱有希望,想 要拭目以待,但目前飞信的自我拯救的尝试,恐怕也无助于自身用户量的大幅提升。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飞信 5 年的发展,却在只产生 2 年就迅猛发展的微信的异军突起中,面临着尴尬的 处境。面对 IM 产品的日益更新,飞信想要走出自己的发展瓶颈,势必要认清受众的需 求,在需求中寻找希望的出口。 虽然最初,微信也是从一款基于通讯录的通讯产品模仿而起的。但微信几经改革, 经历了从整合腾讯其他产品的用户关系,到加入陌生人关系,到强化语音对讲,支持跨 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支持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消耗少量网络流量的)语 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最终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开放的移 动社交平台,其背后想必付出了很多努力。 飞信的复兴之路,要走很长很久。如何完善软件功能,提供更为强大的服务,迎合 广大用户所需,笔者认为,这些或许一直都是飞信在思考的问题。只有完善服务,方能 支撑自己走得更远。 总结:作为即时通讯功能的软件存在万变不离其宗的共同特色——沟通功能。如今 的即时通信软件的开发可谓层出不穷,当我们还在使用 QQ、MSN、飞信时,似乎已赶 不上微信、微聊、米聊、飞鸽的步伐了。飞信作为即时通信中的一款,虽曾深得人 心,但是现在这个社会毕竟属于强者胜出的时代,所以,唯有进行自我改革,适应用户 的步伐而不是保守陈规地让用户淘汰掉自己,方为上策。 。 飞信遇到微信的尴尬 微信异军突起,成功超越飞信 2007 年中国移动推出的聊天工具, 至今已有 5 年光景的飞信软件, 因与短信业务连 通而广受关注,但目前处境并不乐观。据统计,如今飞信的用户量还不到腾讯 QQ 的五 分之一,月均使用时间不足后者的四十五分之一。更让飞信感到恐惧的是,在 2012 中 国互联网大会上,腾讯 CEO 马化腾在微博中宣布,微信用户人数已高达 2 亿。这个诞 生仅 598 天的手机聊天软件,发展如此迅猛,使业内人士颇为震惊。 微信发展之态势,使飞信倍感压力。飞信所受待遇,每况愈下。而市场上众多移动 交友软件也没有很大的突破,与飞信相似处境的还有已走过 4 个年头的开心网,7 个年 头的 MSN 中国,大家都在寻找“第二春”的路上苦苦挣扎。 飞信 PK 微信 尽管很多人都习惯性地把微信受到欢迎归结到腾讯的先天优势上, 因为腾讯拥有别 人无法企及的广大用户群体。因此,每当它想推行一个新项目时,都会比其他人占有先 机,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腾讯的先天优势就 忽略掉微信本身具有的一些特质。 作为当下非常流行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因其操作简便,能广交好友,成为年轻人 的交友工具。 最初微信以文字通讯、 手机图片分享为卖点, 在后期开发过程中以发现 “查 看附近的人”和“摇一摇”功能更受用户欢迎。 “查看附近的人”和“摇一摇”成为微 信的爆发点,用户迅速突破 2000 万大关。微信日新增用户以数十万数量级增长,确立 了它在移动 APP 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 谁能给用户最好的服务和功能, 用户自然就会买谁的单。 如果说初创期的小公司怎样也拼不过腾讯,或许情有可原,但飞信被一家成熟的公司运 营,并且进入市场也比较早,所以,飞信如今的遭遇,或许就不应该抱怨微信有腾讯这 样一个广大用户群体的庇护。 飞信当初之所以能够迅速成功的原因在于智能手机尚未普及, 中国移动利用自己的 渠道优势及时抓住了用户需求。而如今的飞信,并未出现用户持续增长的情景,更未实 现做“IM 老大”的目标。电信专家马继华认为,飞信发展中的最大失误在于,五年发 展中始终用 KPI 的传统方法进行推广,这种方式看似有效却后患无穷,一旦失去政策扶 持便会快速衰落, 而为了完成任务所采取的一些非主流做法更是让揠苗助长后的业务缺 乏养分。中国移动本来有机会有时间用互联网的方法把相关的业务慢慢做起来,可路径 依赖太强。 飞信的自我拯救,受到用户吐槽 飞信是中国众多创新产品中的一个缩影,出道时曾轰动一时。虽然当初飞信使尽浑 身解数吸引用户,却缺乏真正的力量让大家留下来。 面对大举兴起的微信、手机 QQ 等移动 IM(即时通讯)产品的包围,飞信终于做出了 改变。5 月上旬,中国移动飞信开放注册壁垒,改变以往只针对移动用户的市场定位, 其竞争对手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用户,也可以通过注册飞信使用其服务。 看似积极的举措,却备受联通、电信用户的吐槽。因为与移动用户通过客户端互发 免费信息相比,飞信对电信、联通用户加以区别对待。移动用户通过飞信向联通、电信 用户发送信息,需要按照现有网间资费标准来收费;而联通、电信的飞信用户在发完 50 条免费测试信息之后, 再发信息就得按正常的资费标准收费。 商业新闻网记者在采访 IT 时,针对这一问题,听到了不少非中国移动飞信用户的批评声音。 中国移动看到了,飞信用户的好友圈不能只针对移动用户,必须扩大飞信用户的好 友圈,进而增加使用飞信的用户数量。但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又担心开放平台之后会让 其他竞争对手从中受益,故费尽心机对联通、电信飞信用户们“区别对待” 。业内人士 对此表示,这显示出中国移动在发展即时通讯上处于两难的境地:完全放开担心对竞争 对手联通和电信有利,并且可能还会冲击到自己的短信彩信业务,不放开却又难以跟微 信等移动 IM 产品竞争。 如那些非移动飞信用户批评的那样,飞信给人的印象,与微信、米聊等相比,依旧 是一个不那么先进的 IM 产品。有人曾戏侃评论道,飞信缺少的功能,不管是去抄微信 还是去抄米聊,没人去管,但飞信已经流失的用户群想要重新找回来,就不像给软件升 级那么容易了。 眼下正是中国移动的 IM 产品飞信最尴尬的时候。尽管我们对飞信还抱有希望,想 要拭目以待,但目前飞信的自我拯救的尝试,恐怕也无助于自身用户量的大幅提升。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飞信 5 年的发展,却在只产生 2 年就迅猛发展的微信的异军突起中,面临着尴尬的 处境。面对 IM 产品的日益更新,飞信想要走出自己的发展瓶颈,势必要认清受众的需 求,在需求中寻找希望的出口。 虽然最初,微信也是从一款基于通讯录的通讯产品模仿而起的。但微信几经改革, 经历了从整合腾讯其他产品的用户关系,到加入陌生人关系,到强化语音对讲,支持跨 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支持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消耗少量网络流量的)语 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最终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开放的移 动社交平台,其背后想必付出了很多努力。 飞信的复兴之路,要走很长很久。如何完善软件功能,提供更为强大的服务,迎合 广大用户所需,笔者认为,这些或许一直都是飞信在思考的问题。只有完善服务,方能 支撑自己走得更远。 总结:作为即时通讯功能的软件存在万变不离其宗的共同特色——沟通功能。如今 的即时通信软件的开发可谓层出不穷,当我们还在使用 QQ、MSN、飞信时,似乎已赶 不上微信、微聊、米聊、飞鸽的步伐了。飞信作为即时通信中的一款,虽曾深得人 心,但是现在这个社会毕竟属于强者胜出的时代,所以,唯有进行自我改革,适应用户 的步伐而不是保守陈规地让用户淘汰掉自己,方为上策。 。 飞信遇到微信的尴尬 微信异军突起,成功超越飞信 2007 年中国移动推出的聊天工具, 至今已有 5 年光景的飞信软件, 因与短信业务连 通而广受关注,但目前处境并不乐观。据统计,如今飞信的用户量还不到腾讯 QQ 的五 分之一,月均使用时间不足后者的四十五分之一。更让飞信感到恐惧的是,在 2012 中 国互联网大会上,腾讯 CEO 马化腾在微博中宣布,微信用户人数已高达 2 亿。这个诞 生仅 598 天的手机聊天软件,发展如此迅猛,使业内人士颇为震惊。 微信发展之态势,使飞信倍感压力。飞信所受待遇,每况愈下。而市场上众多移动 交友软件也没有很大的突破,与飞信相似处境的还有已走过 4 个年头的开心网,7 个年 头的 MSN 中国,大家都在寻找“第二春”的路上苦苦挣扎。 飞信 PK 微信 尽管很多人都习惯性地把微信受到欢迎归结到腾讯的先天优势上, 因为腾讯拥有别 人无法企及的广大用户群体。因此,每当它想推行一个新项目时,都会比其他人占有先 机,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腾讯的先天优势就忽略掉微信本身具有的一些特质。 作为当下非常流行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因其操作简便,能广交好友,成为年轻人 的交友工具。 最初微信以文字通讯、 手机图片分享为卖点, 在后期开发过程中以发现 “查 看附近的人”和“摇一摇”功能更受用户欢迎。 “查看附近的人”和“摇一摇”成为微 信的爆发点,用户迅速突破 2000 万大关。微信日新增用户以数十万数量级增长,确立 了它在移动 APP 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 谁能给用户最好的服务和功能, 用户自然就会买谁的单。 如果说初创期的小公司怎样也拼不过腾讯,或许情有可原,但飞信被一家成熟的公司运 营,并且进入市场也比较早,所以,飞信如今的遭遇,或许就不应该抱怨微信有腾讯这 样一个广大用户群体的庇护。 飞信当初之所以能够迅速成功的原因在于智能手机尚未普及, 中国移动利用自己的 渠道优势及时抓住了用户需求。而如今的飞信,并未出现用户持续增长的情景,更未实 现做“IM 老大”的目标。电信专家马继华认为,飞信发展中的最大失误在于,五年发 展中始终用 KPI 的传统方法进行推广,这种方式看似有效却后患无穷,一旦失去政策扶 持便会快速衰落, 而为了完成任务所采取的一些非主流做法更是让揠苗助长后的业务缺 乏养分。中国移动本来有机会有时间用互联网的方法把相关的业务慢慢做起来,可路径 依赖太强。 飞信的自我拯救,受到用户吐槽 飞信是中国众多创新产品中的一个缩影,出道时曾轰动一时。虽然当初飞信使尽浑 身解数吸引用户,却缺乏真正的力量让大家留下来。 面对大举兴起的微信、手机 QQ 等移动 IM(即时通讯)产品的包围,飞信终于做出了 改变。5 月上旬,中国移动飞信开放注册壁垒,改变以往只针对移动用户的市场定位, 其竞争对手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用户,也可以通过注册飞信使用其服务。 看似积极的举措,却备受联通、电信用户的吐槽。因为与移动用户通过客户端互发 免费信息相比,飞信对电信、联通用户加以区别对待。移动用户通过飞信向联通、电信 用户发送信息,需要按照现有网间资费标准来收费;而联通、电信的飞信用户在发完 50 条免费测试信息之后, 再发信息就得按正常的资费标准收费。 商业新闻网记者在采访 IT 时,针对这一问题,听到了不少非中国移动飞信用户的批评声音。 中国移动看到了,飞信用户的好友圈不能只针对移动用户,必须扩大飞信用户的好 友圈,进而增加使用飞信的用户数量。但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又担心开放平台之后会让 其他竞争对手从中受益,故费尽心机对联通、电信飞信用户们“区别对待” 。业内人士 对此表示,这显示出中国移动在发展即时通讯上处于两难的境地:完全放开担心对竞争 对手联通和电信有利,并且可能 还会冲击到自己的短信彩信业务,不放开却又难以跟微 信等移动 IM 产品竞争。 如那些非移动飞信用户批评的那样,飞信给人的印象,与微信、米聊等相比,依旧 是一个不那么先进的 IM 产品。有人曾戏侃评论道,飞信缺少的功能,不管是去抄微信 还是去抄米聊,没人去管,但飞信已经流失的用户群想要重新找回来,就不像给软件升 级那么容易了。 眼下正是中国移动的 IM 产品飞信最尴尬的时候。尽管我们对飞信还抱有希望,想 要拭目以待,但目前飞信的自我拯救的尝试,恐怕也无助于自身用户量的大幅提升。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飞信 5 年的发展,却在只产生 2 年就迅猛发展的微信的异军突起中,面临着尴尬的 处境。面对 IM 产品的日益更新,飞信想要走出自己的发展瓶颈,势必要认清受众的需 求,在需求中寻找希望的出口。 虽然最初,微信也是从一款基于通讯录的通讯产品模仿而起的。但微信几经改革, 经历了从整合腾讯其他产品的用户关系,到加入陌生人关系,到强化语音对讲,支持跨 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支持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消耗少量网络流量的)语 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最终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开放的移 动社交平台,其背后想必付出了很多努力。 飞信的复兴之路,要走很长很久。如何完善软件功能,提供更为强大的服务,迎合 广大用户所需,笔者认为,这些或许一直都是飞信在思考的问题。只有完善服务,方能 支撑自己走得更远。 总结:作为即时通讯功能的软件存在万变不离其宗的共同特色——沟通功能。如今 的即时通信软件的开发可谓层出不穷,当我们还在使用 QQ、MSN、飞信时,似乎已赶 不上微信、微聊、米聊、飞鸽的步伐了。飞信作为即时通信中的一款,虽曾深得人 心,但是现在这个社会毕竟属于强者胜出的时代,所以,唯有进行自我改革,适应用户 的步伐而不是保守陈规地让用户淘汰掉自己,方为上策。 。
/
本文档为【飞信遇到微信的尴尬】,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