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国传统节日、纪念日的由来

2017-09-27 15页 doc 34KB 1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1103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传统节日、纪念日的由来中国传统节日、纪念日的由来 元旦的由来, “元旦”是合成词,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即每年的1月1日,这是按照公历的算法。 其实,元旦这个节日,我国从古就有,只不过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统一中国后,又定在十月初一。直到汉武帝时才恢复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自此相沿未改。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了“顺农时”、“便统计”,于是定正月初一为春节,...
中国传统节日、纪念日的由来
中国传统节日、纪念日的由来 元旦的由来, “元旦”是合成词,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象形字,上面的“日”代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即每年的1月1日,这是按照公历的算法。 其实,元旦这个节日,我国从古就有,只不过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统一中国后,又定在十月初一。直到汉武帝时才恢复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自此相沿未改。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了“顺农时”、“便统计”,于是定正月初一为春节,而定公历1月1日为新的一年的开始。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春节的由来, 春节是我国最热闹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关于它的由来,民间有一些饶有趣味的说法。 说法一,历史上黄帝曾跟蚩尤大战。黄帝在农历正月初一那天战胜了蚩(chī)尤,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节日,以纪念黄帝的战绩。 说法二,我国古代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它性情异常凶残,每年冬春之交,常常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地,闹得人心惶惶。当时,有些比较聪明勇敢的人想出了一个巧妙之计,在院子架起木柴堆,大门外摆着桌子,桌子上放上猪头、牛头、羊 头、狗头和雄黄酒等。“年”一看到这些东西,就张开血盆大口,想饱餐一顿,人们看见怪兽来了,马上点燃柴堆,敲起锣鼓,大放鞭炮,顿时火光冲天,锣鼓、鞭炮响声不绝,把“年”吓得落荒而逃。于是,人们互相祝贺平安。后来,人们就把正月初一定为吉祥的日子。 说法三,过年的“年”字,就是年景好、五谷丰登的意思。人们一直把农业收成好叫做“年成好”,把正月初一作为“年日”。每逢这一天,神州大地,到处喜气洋洋。 元宵节的由来, 据历史记载,2000多年前,周勃平定“诸吕之乱”后,汉文帝当上皇帝。由于平定之日正好是正月十五,所以汉文帝每年的这天夜晚,便出宫游玩,和老百姓同乐。在古语中,“夜”又叫“宵”,“正月”又称“元月”,因而汉文帝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从此, 人们便在元月十五的晚上,在自家门前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地欢度元宵节。 到了宋朝,开始流行的一种独特食品,用糖和各种果肉做馅,外面滚上糯米粉,呈小球形状,清水煮熟食用,香甜可口。这种食品因为煮熟时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才改称“元宵”。至于叫“汤圆”,则是民国袁世凯为了避忌而改称。“元”和“袁”、“宵”和“消”同音,袁世凯疑心“元宵”有“袁世凯被消灭”的意思,因此他于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将“元宵”改为“汤圆”。于是,“汤圆”一词便沿用到了现在。 植树节的由来, 我国1915年规定每年的清明节为植树节。后于1929年把植树节改为每年的3月12日。这一天正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一贯倡导植树造林,定3月12为植树节,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怀念。1979年五届人大常委会六次 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全国植树节。 在外国,古代犹太人把每年1月份后半月的一天作为植树节。美国规定每年4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为全国性的植树节。日本则把每年4月份的1,7日定为“绿化周”。有些国家和地区还规定凡婚嫁或生了小孩,都要植树,称为“新婚林”、“添口林”等。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四五十个国家规定了植树节。 “四一八”节的由来, 明末清初,锡(xī)伯族聚居在我国东北的嫩江和松花江流域。1692年,锡(xī)伯族被编入满洲八旗,分驻齐齐哈尔等三城。后来,清政府又将三城的锡(xī)伯族兵丁及其家属迁到北京、盛京,今沈阳,等地驻防。 1764年,清政府平定了新疆准噶(gá)尔和大、小和卓(zhuó)之乱后,为加强西北防务,从盛京及其所属诸城的锡(xī)伯族官兵中,抽调1000余人,连同家属一同迁到新疆驻防。出发的前一天晚上,西迁新疆和留居故地的锡(xī)伯族人民,聚集在锡(xī)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共祈互勉,会餐话别。第二天,即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的官兵及其家属,依依惜别父老乡亲,踏上了征途。经过一年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伊犁,第二年移驻察布查尔。 此后,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新疆的锡(xī)伯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欢聚在一起,弹起深情悠扬的黑克讷(nè)琴,跳起刚健有力的贝勒恩舞,纪念出征的日子。青年们还在这一天进行摔跤、赛马和射箭等活动。 泼水节的由来, 傣(dǎi)历六七月,清明节后10日左右,,云南西双版纳的傣(dǎi)族人民要欢度 泼水节,这是他们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 传说古时候,傣(dǎi)族家乡美丽富饶,人民丰衣足食。后来,来了一个火魔,把傣(dǎi)族家乡变成酷热干旱、五谷不生的地方。人民对火魔恨之入骨,千方百计想消灭它。 火魔接连抢了7名年轻美貌的傣(dǎi)族姑娘。其中最小的姑娘叫侬(nóng)香,她骗取了火魔的宠爱,在傣(dǎi)历六月的一天陪火魔饮酒,当火魔喝醉了的时候,侬(nóng)香故意吹捧了火魔的本领说,“你什么都不怕,真了不起。祝大王千秋万岁,”火魔得意忘形,脱口而出,“我什么都不怕,就怕一样,怕我自己的头发丝勒住我的脖子。” 侬(nóng)香趁火魔醉得酣然大睡时,乘机从火魔头上拔下一根头发,把火魔的头勒下来。正在这时候,那魔头却似一团火球,滚到哪里烧到哪里。 侬(nóng)香大声呼叫,六姐妹急忙赶来,七手八脚把魔头提起来。说也怪,魔头一离地,火就灭,一着地,火又起。于是七姐妹只得轮流抱住魔头,不让它落地。魔头滚烫,大家只能不停地泼水降温。她们一人抱1年,直到7年以后,魔头才死去。从此,傣(dǎi)族人民为纪念她们的功劳,每年傣(dǎi)历六七月都要举行泼水节,庆贺战胜妖魔的胜利。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又称“思亲节”。这天,是我国大部分地区踏青扫墓、追念先人的日子。人们为了纪念已故的亲人,清明节前后要修墓整道,或栽上几棵常青树,或献上死者生前喜爱的花木,以表哀思。 远在春秋时代,我国人民就用晷(guǐ)观测日影,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 四个节气,到了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代,又确立为二十四节气,这其中便有了清明节。 不少地区又把清明节称为寒食节、祭祀(sì)节。寒食节应当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由于时间相近,人们便习惯地把两个节日当成了一个节日。 寒食节的由来取意于春秋时期的晋文公悼念功臣介之推的故事,晋公子重耳未继位之前,遭到晋献公的追杀,在外颠沛流离了19年。介之推与狐偃(yǎn)、赵衰等一批老臣,与重耳患难与共,相伴十几年忠贞不二,吃尽了苦头。最艰难的时候,介之推曾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让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当上了君王,也就是著名的五霸之一晋文公。他重赏了有功之臣,谁知偏偏把介之推给忘了。而介之推却也不申辩、不争功,背着老娘隐居深山,过着清贫的生活。后来,晋文公想起了介之推的功劳,十分惭愧,便派人寻找介之推母子。打听了很久,听说他在绵山一带隐居,可还是寻不到。晋文公便下令放火烧山,想逼介之推出来。面临大火,介之推仍不下山,最后与母亲紧抱一棵大树,被活活烧死。晋文公十分懊悔,便下令厚葬介之推,还改绵山为介山,以示追悼,并亲自为介之推扫墓。晋国百姓为纪念介之推,每年从冬至后的第105天即介之推被焚日开始,连续3天,家家户户禁烟火,吃寒食。 后来,清明节扫墓习俗流传下来,成为我国人民追念故人、寄托哀思的风俗节日。 “五四”青年节的由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美、日、意等国于1919年1月在巴黎召开“和 平会议”。中国北洋政府在人民的压力下,向和会提出希望帝国主义放弃在华特权,要求取消“二十一条”和收回被日本夺去的原德国在山东的权利,遭到与会帝国主义国家拒绝,对此,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来,举国震怒。 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大学为首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斥责军阀(fá)政府的卖国罪行,学生们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争回青岛”等口号示威游行。他们不顾军警的阻扰镇压,痛打了驻日公使,并火烧了交通总长曹汝(rǔ)霖的住宅。反动军警逮(dài)捕了30多名学生。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全国各地学生也纷纷响应。6月3日,北洋政府在北京大规模逮(dài)捕学生,更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全国各地工人也都先后举行罢工,声援北京的青年学生,形成了全国性的反帝爱国斗争高潮。在全国人民强大的压力下,北洋军阀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撤消了曹汝霖、陆宗舆(yú)、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并通知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样,“五四”运动取得了重大胜利。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1950年4月,团中央又确定5月4日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纪念日。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端是开端,初始的意思。古时候“五”和“午”互为谐音而通用,古人认为“五”是阳气始胜之数。因此,五月的第一个逢五日就叫“端午节”,也称为“端阳节”。 现在的端午节基本上都是为了纪念屈原。但郭沫若等人经过考证得出,端午节最早并不是纪念屈原,而是为了纪念伍员。伍员,字子胥(xū),春秋时代楚国人。公 元前522年,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投奔吴国,刺杀吴王僚(liáo),使阖(hé)闾(lǘ)夺得了王位,又率兵伐楚,攻破楚国郢(yǐng)都,报了父兄之仇。后遭受谗言诽谤,于公元前484年自杀而亡,尸体被装入皮革做的袋里投入钱塘江中。传说从此钱塘江长起怒涛,汹涌澎湃,直冲越国境内。于是吴国百姓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要举行“迎涛”仪式来纪念伍员。 至于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说法更为广泛,这是因为屈原的名气更大,人们相对更喜爱屈原的爱国精神。屈原遭到佞(nìng)臣馋毁,被罢黜(chù)流放,长期过着流浪生活。亲兵攻破郢(yǐng)都后,他怀着满腔哀怨和愤怒,于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殉国。百姓们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把装着米的竹筒扔到江里祭奠。后来相沿成习,就留下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zòng)子的习俗,并流传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地。 达努节的由来, “达努”是瑶(yáo)族语,意思是“不要忘记”。达努节,又称盘古王节、祖娘节。 传说,远古时候,密洛陀(tuó),瑶族传说中的祖先女神,要派她3个女儿到天下去独立生活。一天早上,大女儿先起床,扛着犁耙(pá)到平原去犁地耕田,后来生儿育女,成了汉民。老大走后,二女儿起床挑了一担书,读书去了,以后代代繁衍(yǎn),成了通晓琴棋书画、善于吹拉弹唱的壮族。三女儿日上三竿才起床,一看姐姐都走了,便哭起来,密洛陀(tuó)就把家里仅有的一斗谷子给了她,让她到山里开荒播种。可是,谷子发芽了,野猫出来刨(páo),禾苗分蘖(niè)了,麝(shè)出来啃,稻谷成熟了,山雀飞来叼(diāo)。没办法,三女儿就又跑回家向密洛陀(tuó)哭诉,密洛陀(tuó) 又把珍藏了多年的一面铜鼓送给她。三女儿把铜鼓带回山里,烦闷时,敲响铜鼓,让自己快乐起来,鸟兽来吃庄稼(jià)时,敲响铜鼓,把鸟兽吓跑。三女儿获得了丰收,在山里安居下来,并传宗接代,成了现在的瑶(yáo)族。瑶(yáo)族儿女过上了好日子,十分感激自己的祖先密洛陀(tuó),便把密洛陀(tuó)的生日——农历五月二十九日定为达努节。 “六月六”的由来, “六月六,请姑姑”。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农村的各家各户都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这个习俗的由来是,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个宰相叫狐偃(yǎn)。他是保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的功臣,封相后勤理朝政,十分精明能干。晋国上至文公,下至黎民,对他都很敬重。每逢六月六狐偃(yǎn)过生日的时候,总有数不清的人给他拜寿送礼,恭祝他长生不老。就这样捧来敬去,狐偃(yǎn)慢慢地骄傲起来。时间一长,人们对他不满了。 但狐偃(yǎn)位高权重,人们都对他敢怒不敢言。狐偃(yǎn)的亲(qìng)家是当时的功臣赵衰。他对狐偃(yǎn)的作为很反感,就直言数落了他许多不是。狐偃(yǎn)听不进苦口良言,当众把亲(qìng)家责怪一番。赵衰年老体弱,经不起生气,不久便离开人世了。他的儿子恨岳父不讲仁义,决心找机会为父报仇。 第二年,晋国夏粮遭灾,狐偃(yǎn)出京放粮,临走时对家里人说,他六月六日一定赶回来过生日。狐偃(yǎn)的女婿得知这个消息,不由心中暗喜。他把几个至亲厚友请到家里,商量决定,六月六大闹寿筵,杀狐偃(yǎn),报父仇。人们走后,狐偃(yǎn)的女婿回到后堂见了妻子,他试探着问,“像我岳父那样的人,天下老百姓恨 不恨,”狐偃(yǎn)的女儿对父亲的作为也很生气,就顺口答道,“连你我都恨他,还用说别人,”她丈夫一听这话,再想起平日夫妻感情深厚,料想无妨,就把他的说了出来。妻子听了,愣了半天才说,“我是你家的人,顾不得娘家事啦,你看着合适就那样办吧,” 从这以后,狐偃(yǎn)的女儿整天心惊肉跳,她恨自己的父亲不该狂妄自大,对亲(qìng)家太绝情。但转念想起父亲(qīn)的许多好处,又觉得杀了太过分,作为亲(qīn)生女儿决不能见死不救。到了六月初五后晌,她才趁丈夫忙于准备之机跑回两家去。她问母亲,“丈夫跟父亲比,谁亲近些呀,”母亲见女儿匆匆回来,心里怀疑,就答道,“父亲好比你的头,割掉就长不出来了。丈夫好比身上的衣服,脱了这件还能换那件。”女儿一听,就把丈夫的密计说了出来。母亲大惊,急忙差人连夜给狐偃(yǎn)捎信叫他早作准备,又吩咐家将严密防备,守护相府。 狐偃(yǎn)的女婿见妻子逃跑了,知道机密已败露,吓得浑身筛(shāi)糠(kāng),闷在家中等狐偃(yǎn)来收拾自己。六月初六一早,狐偃(yǎn)的女婿刚吃罢早饭,就见门官惊慌来禀(bǐng),“老爷,狐相爷亲自来咱府,说是请你啊,”“请我,”狐偃(yǎn)的女婿苦笑一声,知道是祸躲不过,硬着头皮出门迎接。谁知狐偃(yǎn)见了女婿,就像没事儿一样,翁婿二人并马回相府去了。 那一年的拜寿宴席,狐偃(yǎn)没有老早坐到寿堂上等众人叩拜。他恭恭敬敬地请女儿女婿坐上,小夫妻二人苦推不过,只好做了下来。这时,狐偃(yǎn)对众人说,“老夫今年放粮,亲见百姓疾苦,才知我近年来做事有错。今天贤胥设计害我,虽然过于狠毒,但事没办成。为父报仇,老夫决不怪罪。女儿救父危难,尽了大孝,理当受我一拜。并望贤胥看在我的面上,不计仇恨,两亲和好,”一席话说得满座宾客又 惊又喜,女儿女婿一起离座,跪在父亲面前叩头请罪。狐偃(yǎn)连忙挽起,这才各归座位,给狐偃(yǎn)拜寿贺喜。从此以后,狐偃(yǎn)真心改过,翁婿比以前更加亲近。 为了记住这个教训,狐偃(yǎn)每年六月初六都要请回闺(guī)女、女婿团聚一番。这事传扬出去,老百姓个个模仿,也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叫回闺(guī)女,应个消仇解怨、免灾去难的吉利。年长日久,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彝(yí)族火把节的由来, 彝(yí)族的火把节,从农历六月二十四开始,共3天。这个节日来自一个传说,从前彝(yí)族有个著名的摔跤英雄,把天上派来的摔跤手给摔死了。上天恼怒,放下天虫,侵害庄稼,危害人间,以示报复。这时摔跤手便率领大家山上砍竹,捆成火把,用它来威慑和消灭天虫。后来,每年农历六月尾,彝(yí)族人民便开展举火把、摔跤、唱歌、跳舞等活动,以纪念这位彝(yí)族英雄。 “七月七”的由来, “七月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又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年年七月七,牛郎会织女。 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织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美丽的云彩,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它们的颜色,这是“天衣”。自从牵牛被贬之后,织女常常以泪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牵牛。她坐在织机旁不停地织着美丽的云锦以期博得王母大发慈心,让牵牛早日返回天界。 一天,几个仙女向王母恳求想去人间碧莲池一游,王母今日心情正好,便答应了她们。她们见织女终日苦闷,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让织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惩后的孙女,便令她们速去速归。 话说牵牛被贬之后,落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后来父母下世,他便跟着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和一辆破车,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独占了,然后,便和牛郎分家了。 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屋。一两年后,他们营造成一个小小的家,勉强可以糊口度日。可是,除了那条不会说话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这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真会说话吗,你说的是真的吗,”老牛点了点头,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莲池旁的芦苇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 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织女。织女见自己的 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织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便含羞答应了他。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不久,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 可是,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织女回天庭问罪。 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牛大哥死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织女一听,心中纳闷。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贬下凡的牵牛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贬下天庭。它怎么会突然死去呢,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这时,天空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 正飞着、飞着,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织女可以看清儿女们可爱的模样子,孩子们了都张开双臂,大声呼叫着“妈妈”,眼看,牛郎和织女就要相逢了。可就在这时,王母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横越了。 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他们的哭声,孩子们一声声“妈妈”的喊声,是那样揪心裂胆,催人泪下,连在 旁观望的仙女、天神们都觉得心酸难过,于心不忍。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 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当中,我们至今还可以看见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儿一女。 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无数成群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鹊桥之上,牛郎织女团聚了,织女和牛郎深情相对,搂抱着他们的儿女,有无数的话儿要说,有无尽的情意要倾诉啊, 传说,每年的七月七日,若是人们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静静地听,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织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谈。直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他们日日在盼望着第二年七月七日的重逢。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中元节,鬼节、盂(yú)兰盆节,的由来,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亦称鬼节。这一天又是佛教的盂(yú)兰盆节,亦称盂(yú)兰盆供、盂(yú)兰盆会、盂(yú)兰盆斋。 “盂(yú)兰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意为“救倒悬”,取自“目连救母”的佛教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名叫目连,有一天他在街上见到一个面黄肌瘦的老弱和尚,站在路口向过往行人化缘。人们见和尚又脏又病,都远远地避开。目连见了于心不忍,便掏出身上仅有的一文钱,买了一块大饼给他。老和尚接过大饼,居然叫出了目连的名字,还说日后还能相见。 目连知道遇上神僧,正想上去叩拜,老和尚已挤进人群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此以后,目连常常想起那位老和尚,但阴刁狡猾的母亲却责怪他将钱白给老和尚。 目连长大后信佛崇佛,不久便出家当了和尚。有一天,他来到一座寺庙,看到端坐在莲花宝座上正在讲经的佛祖,正是他要寻觅的老和尚。目连听了佛祖所讲的“孝道”,思忖(cǔn)自己出家为僧,云游在外多年,未报父母养育之恩,觉得惭愧不已,于是决定回去探望母亲。当他回到家时,母亲已离开人世。在得到佛祖的帮助后,目连看到失去的母亲在地狱受苦,被倒悬着,便恳求佛祖救母亲脱离苦海。佛祖让目连于七月十五置百味五果,供养十方僧众,以解救其母并七世双亲。于是,目连于“七月十五大设盂(yú)兰会,超度伊母”。 中元节为何又有鬼节之称呢,传说此日地狱之门大开,已故祖先可以回家团聚,看望后代。此时,其他孤魂野鬼也纷纷出动进行捣乱。人们为了避邪驱凶,在这天总是搞一些招魂祭祀的仪式。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每到这天,人们都要赏月和吃月饼,有的地方还举行各种文艺活动,欢度佳节。 中秋节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是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与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 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常常以月寄情。这在历代诗文中随处可见,诸如,唐代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民间广泛流传的“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高楼饮美酒,几家流落在外头”等。可见月亮在古时就作为光明、纯洁、美好的象征。 古时,由于人们对宇宙缺乏科学的了解,便将“月缺月圆”作为“悲欢离合”的象征。由此幻想到月宫里,一定有什么神仙菩萨保佑他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同时,也由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常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天上月亮中的月神,这就有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白兔捣药”、“广寒宫玉蟾”以及“唐明皇游月宫”等种种神话传说。这样,在民间就逐渐地形成了祭月、拜月的仪式和赏月吃月饼的风俗习惯。 重阳节的由来,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在《易经》里八卦以阳爻为九,所以将“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月是九为阳,而日也是九为阳,两九相重为重九,两阳相重 为重阳,所以九月初九既称“重九”,又叫“重阳”。 据南朝吴均作的《续齐谐记》一书记载,相传在东汉年间,有个叫费长房的道士,他预言其徒弟恒景家中在九月九日这天要遭大难,但如果戴茱萸,饮菊花酒,并出户登高山,就可避难。恒景照他的话办,一家人到山上避了一天,回来看到家中的鸡、牛、犬、羊都暴死了,而一家人因上山躲避才幸存了下来。 从此人们就有了重九登高的习俗,并把这天定为“重阳节”,相沿流传至今。 教师节的由来, 新中国成立后,经国家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教育工会商定,废除了6月6日这个旧教师节,并在1951年规定,教师节和“五一”劳动节合并在一起。可是实践证明,“五一”节并没有教师节的特点,时间一长,人们只知道“五一”节是国际劳动人民的节日而逐渐把教师节忘记了,特别是青年人很少知道“五一”节是劳动节和教师节合并在一起的。 为了提高教师的地位,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体现教师节的特点,1985年1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为什么定在9月10日这一天呢,这是考虑到新学期刚刚开始,学校在新学期将要出现新的气象。再者,一年四季只有9月份没有全国性的节日,把教师节定在这个月便于组织大型活动和宣传报道。 除夕的由来, “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 “夜晚”。因为“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除夕”就是一年 最后一天的夜晚。 “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驱逐”。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yì)痨(láo)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而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则有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除夕”,在古代还有许多雅称,如除傩(nuó)、除夜、岁除、大除、大尽等。 古往今来,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很多的习俗。“岁晚相与馈(kuì)问”为“馈(kuì)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除夕夜达旦通宵为“守岁”。另外,每到除夕12点,人们鸣放鞭炮来驱邪避凶,喜迎新年。
/
本文档为【中国传统节日、纪念日的由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