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教案

2017-08-24 3页 doc 14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10866

暂无简介

举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教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体味诗歌 。 2(体味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诗歌内容的理解。 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 品味诗歌语言。 4( 诗人形象的分析。 教学过程及教法设计: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是指导训练,因此,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辅以揣摩语言的方式,去品味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教具使用: 课件,根据教学过程,随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体味诗歌 。 2(体味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诗歌内容的理解。 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 品味诗歌语言。 4( 诗人形象的。 教学过程及教法: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是指导训练,因此,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辅以揣摩语言的方式,去品味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教具使用: ,根据教学过程,随堂使用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他43岁的时候,,唐朝发生了一场战乱——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 灾难,田园荒芜,生灵涂炭, 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了血泪的伟大诗篇,如,“三吏”,“三别”,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四川成都,在亲友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边,盖了一间茅屋,总算结束了颠沛流离之苦。但是,这茅屋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卷走了茅草,吹破了茅屋,夜里又下起了大雨,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熬过了一个风雨之夜,此情此景,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不休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板书课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介绍作者:杜甫 三、释题 被动句式 歌,古代的一种文体,铺陈,记叙 四、朗读指导: 1:读准字音;2:注意节奏,抑扬顿挫;3:要读出感情。 五、教师范读,学生读,诗歌的感情——痛 听朗读录音,学生再读,评价优劣 六、诗歌欣赏 第一节:1:作者用哪几个词语描写秋风,(怒号) 2:卷和吹相比较,哪个更好,(卷,形象而有力度) 3: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描写了什么情景,(茅草飞扬) 4:给本节加个标题:秋风破屋 第二节: 1: 群童为何抱茅, (1):顽皮(2):拿回家当柴烧 2:杜甫叹息什么 3:给本节加个标题 (群童抱茅) 第三节:1:茅屋被秋风所破后最怕什么,(下雨) 2:文中那两个句子表达了作者痛苦艰难的心情,(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3:给本节加一个标题(夜雨湿屋) 第四节:1: 杜甫无法入眠,此时他想些什么呢, 用原句回答 (安得------亦足) 2:给本节加个标题(祈求广厦) 3:由此可见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忧国忧民) 七、全诗 1:主题:学生自行总结 2:表达方式:记叙,抒情。 3:顺序:由上到下;由高到低;由己及人 八、畅所欲言 1:学完这首诗,你一定感触颇深,我们跨越时空,再访杜甫,见到他老人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四川 成都杜甫草堂景点的一名导游,你会对游客如何介绍杜甫, 3:杜甫忧国忧民,为后代所景仰,再现实生活中,也有和他一样和不一样的人,你想给他们说些什么, 九、拓展延伸 1(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穷年忧黎元,叹息畅内热。 2(其他爱国诗句: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2):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 (3):僵 卧 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7):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
本文档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