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危机管理概论

2013-01-14 50页 ppt 1MB 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4413

暂无简介

举报
危机管理概论null 危机管理概论 南京师范大学 李红亮 危机管理概论 南京师范大学 李红亮null 危机是指对组织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产生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 罗森塔尔) “有什么样的领导人,就有什么样的危机管理” “有什么样的领导人...
危机管理概论
null 危机管理概论 南京师范大学 李红亮 危机管理概论 南京师范大学 李红亮null 危机是指对组织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产生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 罗森塔尔) “有什么样的领导人,就有什么样的危机管理” “有什么样的领导人,就有什么样的危机管理” 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因松花江污染事件引咎辞职.doc “危机也会造就领导人,越是严重的危机,越能造就卓越的领导人” 朱利安尼.doc null 08雪灾、拉萨“3·14”事件、北京奥运火炬海外传递袭扰事件、家乐福事件、“5·12”四川大地震、贵州瓮安“6·28”群体性事件、北京奥运、三鹿奶粉事件、重庆出租车罢运、新疆7.5暴力事件等重大个案,提出了国家公共领域的基本问题:观念、框架、原则与策略:主体、对象、内容和渠道。 由于今天的我们总是处在危机中,所以需要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把握加入危机管理的方式,不是在危机到来后去处理一个又一个的事件,而是要有一套预警、取得新平衡的方式。 由于今天的我们总是处在危机中,所以需要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把握加入危机管理的方式,不是在危机到来后去处理一个又一个的事件,而是要有一套预警、取得新平衡的方式。 主要参考资料*主要参考资料1.[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宋炳辉、金瑛译,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 2.龚维宾:《公共危机管理》,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3.张小明:《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肖鹏军:《公共危机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薛澜、张强、钟凯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2003年版。 6.韩大元、莫于川:《应急法制论——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黄顺康:《公共危机管理与危机法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1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1.1 公共危机的内涵 1.突发事件 (1)突发事件的含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 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 紧急事件。 (2)公共危机的含义:公共危机是一种突然发生的紧急事件或者非常态的社会情境,是指因不可抗力或突然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引发的、给社会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的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 公共危机的内涵*1.1 公共危机的内涵(3)突发事件与公共危机的关系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 公共危机的内涵*1.1 公共危机的内涵 2.公共危机的特征 (1)突发性和紧急性 (2)高度不确定性 (3)影响的社会性 (4)决策的非程序化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2 公共危机管理结构体制与职能*1.2 公共危机管理结构体制与职能 1.公共危机管理的含义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为避免或减少公共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实施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行为活动的总称,目的是为了提高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2 公共危机管理结构体制与职能1.2 公共危机管理结构体制与职能 2.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结构 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结构是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组成机构之间的职责划分及其互关系。公共危机管理活动主要包括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和沟通(communication),称为“3C”活动。与“3C”活动相适应,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结构也包括五个部分。如下图所示。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2 公共危机管理结构体制与职能1.2 公共危机管理结构体制与职能 危机管理指挥与协调机构居于核心位置,负责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各个危机管理操作机构的行动;危机管理实际操作机构是主体,负责应急响应的各项具体作业。各个部分按照职责划分履行各自的职责,并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应对公共危机。 在实践中,随着公共危机规模的扩大与升级,公共危机管理将会形成逐级响应组织结构,管理层级也将从现场位置逐步上移,直至上升到国家层面,如下图所示。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2 公共危机管理结构体制与职能*1.2 公共危机管理结构体制与职能 3.公共危机管理体制 (1)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2)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 •建立公共危机管理的统一指挥体制 •建立分级响应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体制 •建立健全危机管理联动协同体制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2 公共危机管理结构体制与职能*1.2 公共危机管理结构体制与职能4.公共危机管理职能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3 公共危机管理过程*1.3 公共危机管理过程 1.公共危机管理阶段 根据公共危机的发展周期,公共危机管理过程可以划分为危机预警及准备、识别危机、隔离危机、管理危机以及善后处理阶段,各个阶段之间体现了危机发展的一个循环周期。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公共危机管理包含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事务的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的任务是尽可能控制事态,在危机发生后把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事态失控后要争取重新控制;公共危机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非程序化决策。公共危机管理阶段如下图所示。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3 公共危机管理过程1.3 公共危机管理过程 公共危机管理阶段图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3 公共危机管理过程1.3 公共危机管理过程 2.公共危机管理系统 公共危机管理系统包括五大系统:指挥决策系统、执行系统、信息/参谋咨询系统、辅助系统和综合协调系统。如下图所示。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3 公共危机管理过程*1.3 公共危机管理过程 3.公共危机的动态管理模式 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危机预警及准备、识别危机、隔离危机、管理危机以及善后处理等环节过程。努纳梅克(Jay Nunamaker)强调危机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应将危机暴发前、危机发生期间和危机解决后等三个阶段作为探讨指标,然后依此指标来分别规划各阶段所需的管理活动,并建构出相应的动态管理模式。 (1)危机爆发前的活动 (2)危机爆发时的活动及设备 (3)危机解决后的活动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2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2.1 公共危机预警机制 1.公共危机预警的含义 公共危机预警,是指公共危机管理主体根据有关危机现象过去和现在的数据、情报和资料,运用逻辑推理和科学预测的方法、技术,对某些危机现象出现的约束性条件、未来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等做出估计与推断,并发出确切的警示信号或信息,使公共部门和公众提前了解危机发展的状态,以便及时采取应对策略,防止或消除不利后果的一系列活动。 公共危机预警具有:信息收集与分析、公共危机预报、危机监测、信息发布与媒体管理、信息沟通等功能。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2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公共危机预警流程图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1 公共危机预警机制*2.1 公共危机预警机制 2.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框架体系 (1)公共危机预警的监测系统,包括:信息收集子系统、信息加工子系统、决策子系统、警报子系统 (2)公共危机预警的咨询系统 (3)公共危机预警的组织网络 (4)完善的法规体系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2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2.2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 1.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特点 (1)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是要在有限的信息、资源和时间条件下寻求满意的处理。 (2)在常态决策过程中,决策目标的设定、决策方案的拟定、决策方案的评估与抉择等,不只是直接决策者单独的行为,而是需要相关领域的专家、不同的利益群体、传媒和公众的广泛参与,需要较长时间的反复讨论、磋商、论证。 (3)在危机状态下,决策的合法性主要是通过已有法律事先授权。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2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2.2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 2.公共危机决策的主体 (1)中枢决断系统 (2)参谋咨询系统 (3)协调系统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2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2.2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 3.公共危机决策制度 公共危机决策行为的法律制度涉及以下内容: (1)谁是决策主体; (2)决策主体的决策权限; (3)决策的程序; (4)最终决策采用的方式。 公共危机决策所涉及的上述问题,都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规定,以便避免在出现紧急危机的情况下决策主体不明、责任不清、权力滥用、程序混乱等现象,减少公共危机决策失误,尽可能提高公共危机决策的成功率。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3 公共危机资源配置与保障机制*2.3 公共危机资源配置与保障机制 1.公共危机管理资源及其配置问题 公共危机管理过程所涉及的资源配置问题,既包括狭义资源的人力、财力与物力等有形资源,还包括广义资源的各种社会文化与政治资源。 与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不同,公共危机管理的资源主要是通过权威机制来配置的。由此,要解决公共危机管理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关键在于引入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估机制;建立健全一整套的资源获取与管理的组织、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综合性的资源协调机制,从而把相应的公共预算分配和划拨体系、人事管理、信息管理、组织运行与设施维护计划、危机管理项目评估、成本与管理的审计、对各种物资供应商的支付、现金管理体制等制度性的安排整合起来,统一运行。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3 公共危机资源配置与保障机制2.3 公共危机资源配置与保障机制 2.公共危机管理的资源配置与管理机制 (1)公共危机管理资源的整合机制 (2)公共财政预算与支付制度 (3)公共危机管理的监督与审计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4 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2.4 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1.新闻发布应急响应机制 2.新闻发布机制 3.中外记者采访管理机制 4.境内外舆情跟踪和通报机制 5.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机制 6.公共危机事件分类处理新闻发布机制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5 公共危机管理的控制处理机制*2.5 公共危机管理的控制处理机制 1.公共危机管理的控制 公共危机管理的控制是指公共危机管理者通过监督、监察等行为,保证危机应对活动按照危机应对计划进行、实现危机管理目标,并不断纠正各种偏差的活动过程。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控制在行动之前,称为前馈控制;行动之中进行,称为同期控制;结束之后进行,称为反馈控制。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5 公共危机管理的控制处理机制2.5 公共危机管理的控制处理机制 2.公共危机处理 (1)公共危机的开始阶段:第一,迅速成立危机处理小组,是危机处理的首要任务;第二,搜集危机信息,着手危机调查;第三,制定危机处理计划的方案。 (2)公共危机的蔓延阶段:第一,危机中止策略;第二,危机隔离策略;第三,危机消除策略;第四,危机利用策略。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6 公共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与评估机制*2.6 公共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与评估机制 1.公共危机善后处理机制 (1)灾后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重建和秩序的恢复; (2)按照程序清算损失; (3)赔偿损失,要抢救受伤人员,救济群众,对住房、食品、用水、医疗、生产资料等进行妥善安排; (4)对公众灾难心理创伤的安抚和慰藉; (5)进行事故调查与危机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理。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6 公共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与评估机制2.6 公共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与评估机制 2.公共危机管理的评估机制 公共危机管理评估是指依据科学与综合的评估指标体系、运用严格的程序和科学方法,对公共危机处理结果进行测量的活动。这个公共危机处理结果包括做了什么——业绩;做得怎么样——质量、水平、效率;社会影响和公众的反应。 公共危机管理评估应坚持客观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原则,评估的内容项目主要包括:公共危机管理架构的评估、公共危机预警情况的评估、公共危机管理计划完备性的评估、公共危机管理沟通的评估、公共危机的媒体管理评估、公共危机管理措施的评估和公共危机管理效果的评估。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3 公共危机管理法制*3 公共危机管理法制 3.1 公共危机管理法制体系 1.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含义和特点 (1)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含义: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属于非常态法制,是针对突发事件引起的公共紧急情况制定或认可的处理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 应对危机,既要采取非程序化决策和充分行使自由裁量权,又必须依法行政。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基本功能就是要在公共危机状态下,保障全社会能够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和法律秩序,维护和平衡社会公共利益与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3.1 公共危机管理法制体系*3.1 公共危机管理法制体系 1.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含义和特点 (2)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特点 •内容和对象上的综合性、边缘性 •适用上的临时性和预备性 •实施过程具有很强的行政紧急性 •立法目的上更强调对权利的保障性 •法律制裁具有更大的严苛性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3.1 公共危机管理法制体系*3.1 公共危机管理法制体系 2.我国公共危机法制体系的组成 (1)战争与政治突发事件法律规范; (2)恐怖性突发事件法律规范; (3)骚乱社会突发群体事件危机法律规范; (4)灾害性突发事件法律规范; (5)各种安全事故引发的危机法律规范; (6)其他有关危机管理的法律规范。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3.1 公共危机管理法制体系*3.1 公共危机管理法制体系 3.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原则 (1)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基本原则 •法治原则 •应急性原则 •基本权利保障原则 (2)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具体原则 •公共利益原则 •比例原则 •主动性和防范性原则 •积极责任原则 •权益救济原则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3.2 公共危机管理中行政紧急权力法治*3.2 公共危机管理中行政紧急权力法治 1.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行政职责 在公共危机事件出现后,政府公共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应对危机的法定职责包括: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发布、交换共享,采取对突发事件现场予以控制、紧急救助以及防止危害扩大等各种措施,组织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配置资源等。这些法定职责具体落实到公共危机管理的全过程,分为事前、事中、事后职责三部分。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3.2 公共危机管理中行政紧急权力法治3.2 公共危机管理中行政紧急权力法治 2.公共危机管理必须依法行政 公共危机管理必须依法行政的原因在于: (1)紧急行政权同样存在被滥用的可能; (2)紧急行政权如果没有合法的权力来源,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持久的感召力;紧急行政权如果没有必要的规范和约束,就难以取得法律强制力的支撑;紧急行政权如果没有必要的自律和他律,就得不到国民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3)紧急事件的不断出现以及各国之间的相互学习,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了处理紧急事件的一些基本规律,从而为紧急状态下的法治化创造了条件,也打破了紧急行政权不能或难以规范的神话。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3.2 公共危机管理中行政紧急权力法治3.2 公共危机管理中行政紧急权力法治 3.行政紧急权力法律规制的内容 (1)范围规制 (2)程度规制 (3)程序规制 (4)目的和条件规制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3.3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民权利保障*3.3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民权利保障 1.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权利保障的必要性 (1)公共危机的出现意味着一种可以对公民权利加以必要限制的正当的国家紧急权力,而且这种权力比正常权力更具权威性、强制性; (2)无论是行使紧急权力,还是限制公民权利,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人权的保障; (3)我国第四次宪法修正案不仅写进了“紧急状态”条款,同时也写进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这一原则在非常态下仍然适用。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3.3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民权利保障*3.3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民权利保障 2.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民权利及其救济 (1)不可克减的基本人权 (2)知情权 (3)监督权 (4)紧急救助请求权 (5)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权 (6)补偿和赔偿请求权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4.危机的特征和分类4.危机的特征和分类null 《韦伯词典》:危机是有可能变好或变坏的转折点或关键时刻。 系统论认为:危机是一种改变或破坏系统平衡状态的现象,可以视为系统的失衡状态。 “危机是一种决策情景,在此情景中作为决策者的组织(政府)所认定的社会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面临严重威胁,突发紧急事件以及不确定情景造成了高度的紧张和压力,为使组织在危机中生存,并将危机所造成的损害降至最低限度,决策者必须在相当有限的时间约束下做出关键性决策和具体的危机应对措施。” 公共危机公共危机公共危机含义 突然发生的、攸关公共利益的、对于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急需管理者快速应对的事件。 案例:紧急应对SARS的挑战 汶川3.12事件 新疆7.5事件 公共危机的特征公共危机的特征突发性和紧急性 危害性和破坏性 不确定性和易变性 社会性和扩散性公共危机的类型公共危机的类型原因:灾难性的突发事件 社会危机事件 性质:针对社会制度基本结构的危机 针对具体行为规范或价值观的危机 管理的角度:政治性危机事件 宏观经济性危机事件 生产性危机事件 自然性危机事件 国际性的危机政府公共危机的几种具体类型政府公共危机的几种具体类型自然灾害:地震、洪水、暴雨、大雪、火灾等 交通事故:飞机失事、火车脱轨相撞、轮船沉没等 环境污染: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核电站泄漏等 生产失误:重大工伤事故、质量事故、房屋倒塌等 商业危机:竞争对手冲击市场、股票交易危机、产品信誉危机等 人为灾害:重大盗窃案、凶杀事故、自然事件、他人的陷害、误解等 劳资纠纷 其他的突发事件 公共事件的四大类划分公共事件的四大类划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4类。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 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成4级,特别重大的是Ⅰ级(红色),重大的是Ⅱ级(橙色),较大的是Ⅲ级((黄色),一般的是Ⅳ级(蓝色)。 nullnullnull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现实社会因素: 人口、交通、城市化、国际化、全球气候、科技发展、社会压力、贫穷、不公平、恐怖主义 中国公共危机频发的原因: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社会结构全面分化、转型期的制度漏洞和真空、全球化的影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最新变化公共危机的影响公共危机的影响公共危机造成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资源的损失、发展计划的打断、影响投资的环境、政治的不稳定 危机的发生隐喻着新的发展机会 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管理=政府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 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危机的产生、发展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危机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防范、化解危机,恢复社会秩序,保障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的活动,保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地发展。公共危机管理的内容公共危机管理的内容危机管理贯穿于危机性事件的整个生命周期 在危机的所有阶段,都要实施监测、预警、干预或控制以及消除性措施 危机管理不仅有事先的预定方案,且有应急的反应机制 危机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危机管理是组织相关力量共同对付危机事件的过程公共危机管理的特点公共危机管理的特点管理目标:提供社会公共产品 管理基础:以强制力作为管理的基础 管理决策:风险较大(非线性、轨迹不定) 管理过程:难度较大(非常规) 管理公开:受到公众的监督和约束 管理人员:素质要求特别高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居安思危 公众利益至上 快速反应 效率性、协同性、安全性、合法性、科学性、程序性、适度性 透明原则 真诚坦率原则 公共危机管理机构 公共危机管理机构最高决策机构 综合协调机构 职能组织机构 辅助组织机构 决策咨询机构发达国家中央应急管理模式的特征发达国家中央应急管理模式的特征行政首长担任最高领导 应急管理委员会或联席会议辅助决策 常设的应急管理机构处理日常事务 地方政府为操作主体,强调多方协作 强调全过程的应急管理,突出预防的重要性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的法律和制度我国中央政府应急管理现状分析我国中央政府应急管理现状分析国务院统一领导 部门分工负责 分级管理、条块结合 部门应急体系初具规模 国家应急法律体系趋于完备 国务院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 我国中央政府应急管理现状分析我国中央政府应急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部门分割、协调不足 条块职责划分有待于理顺 综合性风险评估薄弱 信息沟通共享不足 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纽约城市危机管理机构纽约城市危机管理机构 1996年组建,专司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职能部门。办公室设主任一名,直接对市长负责,其它人员来自警察局、消防局、急救服务办公室、环保局、公园管理局、残疾人办公室和美国红十字会。 常设四个部门:行政部门包括与媒体接触的信息及公共事物部、紧急事故应对、规划和培训部门、灾难救援部门、计划与技术支持部门。 案例:“9.11”恐怖事件日本东京都危机管理机构日本东京都危机管理机构东京都设危机管理机构,总务局、消防厅、警视厅、防卫厅、健康局都设有相应的防灾处室。 1991年设立了世界一流的应急指挥中心,即东京都防灾中心。由五大机构组成:灾害对策本部、防灾中心联络室、通信室、指挥情报室、夜间防灾联络室。 常规状态下,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防灾演练,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 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构建和谐社会的底线要求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结构 提高执政水平与能力 加快民主政治建设 塑造政府良好的形象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建设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整合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 政治承诺、政治领导与政治支持 全危机的管理 发展途径的危机管理 全过程的危机管理 全面风险的危机管理 整合的危机管理 充分资源支持基础上的危机管理 以绩效为基础的危机管理 案例:天津“艾滋病扎针事件” 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建立预警监测网络 制定预测信息,开展预警预报工作 设置公共危机的警戒线 制定应急预案 制定危机计划的意义制定危机计划的意义 世界500强企业调查,被危机困扰的时间平均为8周,而没有应急计划的公司比有应急计划的公司长2.5倍;危机后遗症涉及的时间平均为8周,没有应急计划的企业比有应急计划的企业长2.5倍。 危机管理计划的内容危机管理计划的内容对危机管理理念和计划重要性的描述 对什么是危机以及什么事件或问题可以启动危机计划的定义 列出潜在的危机并加以分类 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危机管理目标 危机报告和协调的汇报机制以及危机管理团队成员的名单(附联系方式) 紧张情况下的工作程序 紧急情况下需要接触的新闻媒体 在危机中需要立即采取的步骤,如什么人及在什么地方 危机期间需要的有关组织和其他方面的信息事实、背景材料(最新的员工名单、主要的顾客、股票交易所、政府官员、舆论领袖及他们的单位和电话号码、相关的社区和行业组织的名单、主要的市场分析家和行业分析家的名单) 危机管理计划书文本危机管理计划书文本封面(包括发行号及日期) 授权书 阅读计划的人 政策部分:保密、目标及排序、权责划分、启动计划的条件 计划管理部分:谁制定、修改、维护计划、演习和培训 风险评估 危机事前部分 沟通政策部分 金融、法律管理部分 预警和警报部分 危机指挥和协调部分 危机解决部分 危机善后管理部分 表单部分:准备、行动、联络、装备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指挥和执行机制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指挥和执行机制公共危机决策指挥机制 建立公共危机应急指挥中心 启动并修订应急预案 公共危机管理的执行机制 决策执行计划 决策执行指挥 决策执行的协调 公共危机管理责任制和检查监督机制 公共危机管理责任制和检查监督机制 公共危机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 建立责任政府 政府权力有限 政府的责任无限 公共危机管理的检查监督机制 危机决策领导的检查监督 专门从事检查监督的督查部门的检查监督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的内容 公共财政应急目标系统 公共财政应急决策系统 公共财政应急动员系统 公共财政应急反馈系统 公共财政应急反应管理的措施公共财政应急反应管理的措施增强预备费的稳定功能 建立应急预算 实施程序化管理 预备阶段 启动阶段 结束阶段建立公共危机管理的物资保障机制建立公共危机管理的物资保障机制建立物资调配网络 建立应急物资保障制度 建立应急物资管理使用监督制度 公共危机管理的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公共危机中的民众责任 给政府以更多的信任与支持 凝聚起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社会动员与参与机制 如公益捐赠 (1)政府管理成本意识增强 (2)主体观念的转变(大政府-小政府) 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机制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机制全流程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 全方位的公共危机信息通讯 全面整合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 公共危机信息报告和披露机制 案例: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与”热线” 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信息障碍危机状态下的社会心理疏导与控制危机状态下的社会心理疏导与控制危机状态下的社会心理疏导 焦虑、恐慌、恐惧、轻信、传播流言、非理性行为、暴乱、骚扰等反政府、反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疏导与控制的措施 及时发布信息、领导沉着冷静、主流媒体的客观及时报道、专家学者释疑解惑、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良好的沟通对话机制危机时面对的七种情况:危机时面对的七种情况:震惊 信息不足 事态扩大 失去控制 外部压力的增加(如歪曲或谣言) 内部压力的困挠 恐慌 危机沟通二大原则危机沟通二大原则 不要在灾难发生时保持沉默,快速、频繁地发布信息 始终忠于事实,反复强调组织的立场与观点 危机沟通前需要回答的问题 危机沟通前需要回答的问题 危机沟通前需要回答的问题 接受媒体采访能获得什么? 接受采访会有什么风险? 政府希望传达的信息能否传达出去? 该媒体的目标公众值得组织如此关注吗? 政府的高级管理层对接受采访会有何反应? 政府需要更多地考虑可能引发的法律责任,还是更需要公众对事件的兴趣? 有没有比接受采访更好的办法? 危机传播中的八个不要危机传播中的八个不要不要推测危机的后果 不要使用行话 不要推卸责任 不要对记者说“无可奉告” 不要发布不准确的消息 不要抱怨同事或领导以前的做法 不要指责临阵脱逃的同事 如果组织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不要采取低姿态 我国应急法制的基本构成我国应急法制的基本构成战争状态法律规范 一般的紧急情况法律规范 恐怖性突发事件法律规范 骚乱性突发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法律规范 灾害性突发事件法律规范 事故性突发事件法律规范 公民权利救济法律规范我国应急法制建设的重点我国应急法制建设的重点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紧急状态制度 在一些空白领域抓紧制定应急法律 完善行政紧急程序化规范 对现有应急法律规范进行系统的清理 按照危机管理的客观要求完善相应的机制和制度 两大法律依据两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六十九号),2007年11月1日实施 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颁发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责任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责任把应对非传统安全纳入政府的重要责任 及时准确地发布与传递信息 维护公共利益,保证危机中的正常秩序 群体治安事件的预防与处置群体治安事件的预防与处置群体治安事件的含义 指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 案例:“7·09”事件的处置 厦门市面对百名信访群众 群体治安事件的表现形式群体治安事件的表现形式有关城市问题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有关农村问题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涉及少数民族问题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涉及宗教问题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涉及金融问题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两大特点: 矛盾数量增多 矛盾尖锐化 具体形式 从 静坐、上访、请愿、俯、游行、示威等发展为暴力性、破坏性; 从自发的、无组织的发展为有组织化的倾向。群体治安事件的预防群体治安事件的预防群体治安 事件的宏观预防 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反腐倡廉、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 群体治安事件的微观预防 信息情报工作、改善警察的装备、针对性地宣传政策法规、坚持疏导方针、严格依法办事、作好超前预防工作群体治安事件的处置群体治安事件的处置工作目标: 发现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 处置原则: 党和政府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处置 防止激化矛盾 慎用警力和强制措施 慎用武器警械(使用催泪弹需经过现场指挥批准) 依法果断处置群体治安处置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群体治安处置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初期处置: 及时获取信息、快速赶赴现场抢占地形、建立事件处置现场指挥部、设置警戒线、封锁现场、处置现场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不便采取措施的可先行监视和控制。 中期处置: 开展正面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警力的威胁作用、疏散现场周围人群、加强首脑要害部位的警戒、命令解散和强行驱散、使用警械、武器平息事件、现场调查获取证据、收缴和扣押闹事工具和财物、在事件现场适当保持警力防止重新集结。 后期处置: 对群体治安事件主体的处置方法 对事件危害后果的处置方法 处置群体治安事件应注意的问题处置群体治安事件应注意的问题1、区分事件的层次结构,孤立核心层、瓦解附和层、疏散围观层、教育疏导多数,打击处理少数 2、做好潜伏期的预防工作,事件发生运用公安部门的各种专门手段控制事件的发展 3、依照政策、法律,严格依法办事,同时讲究执法艺术和处置策略 4、严格控制武器、警械的使用,严禁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发生 灾害事故的防治灾害事故的防治我国自然灾害的突出表现 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季节性强、人为性因素增大等 形式 大气圈、水圈灾害 地质、地震灾害 生物灾害 森林和草原火灾等 案例:山东东明县黄河抗洪抢险救灾 江西省特大洪涝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印度洋海啸自然灾害的等级划分(一级特大)自然灾害的等级划分(一级特大)死亡1000有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按90年价格)分别为15亿、50亿、100亿;倒塌房屋分别为5万、18万和60万间;损失粮食200万吨、250万吨和275万吨;成畜死亡250万头以上;农田受涝面积分别是140万、267万和300万h㎡以上;农田受涝面积分别为耕地面积的40%、50%和60%以上;农田受旱面积分别为耕地面积的75%、70%和72%。 自然灾害的等级划分(二级大灾)自然灾害的等级划分(二级大灾)死亡250~999人;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2.5 ~14.9亿元、10 ~ 19.9亿元、25 ~99亿元;倒塌房屋分别为1 ~4.9万间、3.5 ~17.9 万间、5 ~25.9万间;损失中减产粮食50 ~199万吨、69 ~249万吨和70 ~274万吨;成畜死亡80 ~249万头;家田受涝面积分别为33 ~140万h㎡、 67 ~267万h㎡和80 ~3000万h㎡以上;农田受涝面积分别是耕地面积的10 ~39%、16 ~49%和20 ~59%;农田受旱面积分别为耕地面积的40 ~64%、35 ~69%和38 ~71%。~~ ~自然灾害的等级划分(三级中灾)自然灾害的等级划分(三级中灾)死亡50 ~249人;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0.5亿~2.4亿、1.5亿~ 9.9亿和4亿~24.9亿;倒塌房屋分别为0.5万~9.9万间、0.5万~3.4万间和1万~4.9万间;损失中减产粮食10万10 ~49万吨、20 ~59万吨和25 ~69万吨;农田受涝面积分别为6.7 ~33万h㎡ 10万~67万h㎡和13万~80万h㎡;农田受涝面积分别为耕地面积的5 ~9%、8 ~15%和10 ~19%以上;农田受旱面积分别占耕地面积的15 ~39%、10 ~34%和12 ~37%。自然灾害的等级划分(四级小灾)自然灾害的等级划分(四级小灾)死亡50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小于0.5亿、0.5亿和4亿;倒塌房屋分别为0.5万间、0.5万间和1万间;损失中减产粮食分别小于10万吨、20万吨和25万吨;成畜死亡小于15万头;农田受涝面积分别小于耕地面积的5%、8%和10%;农田受旱面积分别小于耕地面积的1%、9%和11%。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1、自然灾害监测的五个阶段: 灾害监视:关联性、可监视性、可靠性、灵敏性、效益性 信息处理:信息登录、信息筛选 灾害:发展趋势的评估、预选及可能性的评估 临界判断:量变到紧急状态的分界点 结果输出:常规性预报、紧急性预报 2、自然灾害预控的两种形式: 紧急状态中的预控:实施紧急预案(制止预案、防灾预案) 常规性的灾害预控:提高灾害意识、防灾能力和水平、专业救灾队伍等 自然灾害的救助措施自然灾害的救助措施指导原则: 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分级负责、广泛动员、统一协调、快速高效 灾情报告 成立救灾应急指挥中心(计委、经贸委、民政厅、水利厅、卫生厅、公安厅、交通厅、建设厅、教育厅、农业厅、国土资源厅、信息产业厅、审计厅、监察厅、通信管理局、气象局、地震局、药品监督局、广播电视局、粮食局、扶贫办、电力部门、军队、武警、铁路、民航等)灾害救助应急反应机制灾害救助应急反应机制中小灾害救助反应机制 大灾救助应急反应 特大灾害救助应急反应 灾后重建 重建家园 恢复生产治安灾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置治安灾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置治安灾害事件:事故行为人故意或过失行为违反了国家法律、治安管理法规以及其他保障安全的规定和制度,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重大物质损失或人员伤亡的灾害性事件。 形式:火灾、爆炸、中毒、交通和公共秩序混乱造成的人挤、压、踩待伤亡事故。 特征:主观过错性、行为违法性、行为后果的灾害性、危害社会性 救护:警戒线、抢救及排除险性、注意现场动态、发现和控制违法分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案例:上海市抗击非典战役 南京汤山特大投毒事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突发性事件,不易预测的 公共卫生的属性,针对不特定的社会群体 对公众健康可能或已经造成严重的损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重大传染性疫情(甲类、乙类、丙类)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机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机制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制定应急预案:分类指导、快速反应 构建突发事件预防控制体系 应急储备和人员培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 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议的提出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 督察与指导 专业技术机构的工作 应急预案启动前后的工作 应急预案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应急预案启动后的工作突发事件处理措施突发事件处理措施物资保障和交通运输保障 人员与物资的紧急调拨 采取紧急控制措施 对食物、水源和突发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工作人员的保护 突发事件现场的调查、取样、技术分析和检验 保障因突发性事件致病、致残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交通卫生检疫和国境卫生检疫交通卫生检疫和国境卫生检疫交通卫生检疫 国境卫生检疫“公共危机管理”参考文献 “公共危机管理”参考文献 黄建纲:政治民主与群体心态,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 秦启文: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中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策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李经中,政府危机管理,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 郭济,政府应急管理实务,北京,中国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 薛澜,危机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汪玉凯,公共危机管理,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年 李程伟,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探讨,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 马国泉,行政伦理:美国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 赵成根,国外大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危机相关概念危机相关概念 一、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 二、中国转型期危机的特点及其原因 三、中国现代危机管理体系建设 四、提高危机管理能力的战略途径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研究危机管理->现代社会发展,风险因素增加: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10月16-28日); 俄罗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1986年4月26日); 美国911恐怖袭击(2001年9月11日); SRAS病毒在全球的传播(2002年底到2003年夏秋)…… 研究危机管理->降低危机对社会造成的损失 危机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吗? 如果危机事件发生,如何尽可能减少损失?→危机的定义危机的定义解文说字:危险+机遇; 国外文献: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产生严重威胁, 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国家预案: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对全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危机的分类危机的分类综合分类:从危机事件涉及的领域及其应对能力综合分类: 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中的主要分类; 外交危机、军事危机、政治危机等等。 原因分类:从危机事件产生的基本原因分类 自然危机:由于自然因素产生的 人为危机:由于人为因素产生的 结构分类:从危机事件中的利益结构分类: 结构良好:危机事件中的主体各方基本利益一致; 结构不良:危机事件中的主体各方基本利益冲突。危机的综合分类危机的综合分类各类危机事件的关联各类危机事件的关联各类事件的相互关联、影响、和渗透,往往主要事件发生后导致次生、衍生事件; 今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造成新的威胁; 一些缓慢的小型事件可以累积成为重大突发事件: 太湖蓝藻事件; 阜阳奶粉事件;危机的特点危机的特点高度不确定性(原因、后果、影响因素) SARS是细菌还是病毒?传播途径(见下图)?潜伏期传染性? 汶川地震救助初始阶段各地震波及地区灾情如何? 高度的危险性 对生命财产等有形或无形的财富的威胁 高度的紧迫性 911恐怖袭击事件两架飞机袭击世贸大厦双塔 事件的独特性(多样性) 水灾、地震、恐怖袭击 信息不全、信息不准、信息不及时 危机对通讯系统的破坏;人为的信息隐瞒扭曲; → Cumulative Number of Probable Cases of SARS in China (November,2002-July 14,2003)危机的生命周期危机的生命周期危机的分级危机的分级国际经验 将危机事件划分为不同的级别,从而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这是各国应急管理的共同经验。 美国、日本、俄罗斯都有各自的分类。 分级标准 事件的危害程度; 政府的控制能力。 事件等级与预警等级 二者密切相关但不同 中国突发公共事件四级响应机制 中国突发公共事件四级响应机制 若干概念的辨析若干概念的辨析灾害和灾难(hazard/disaster )-损失 发生方式:有不确定的因素; 演变过程:不确定性较低; 后果:损失比较严重。 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emergency)-发生方式 发生方式:突如其来,事先难以预料; 演变过程: 后果:危害程度有可能很大,但也有可能有限。 危机(crisis)-全过程 发生方式:不确定性很强 演变过程:十分紧迫 事件后果:危害程度很高 二、中国转型期危机的特点及原因二、中国转型期危机的特点及原因中国目前危机事件的特点: 频次增加 各种安全事故、群体事件、自然灾害等发生的次数在不断增加; 规模变大 重大生产事故、重大群体性事件等; 暴力性加强 藏独分子暴乱事件、疆独分子袭警事件; 波动方式多元 单一领域→多元领域;地方→国家→区域; 国际化程度提高: SARS、禽流感、吉化事故、拉萨暴乱、汶川地震……中国转型期危机事件产生的原因中国转型期危机事件产生的原因人与自然关系失调 由于特有的地质构造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例如,我国20世纪6级以上地震袭击的省份达28个: 6.0-6.9级=380次 7.0-7.9级=65次 8.0-8.5级=7次 >8.5级=2次 死亡人数=59万人 伤残人数=76万人 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 间接经济损失=数千亿元 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也加剧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破坏程度,且灾害地域分布不均匀;→接上:中国转型期危机事件产生的原因接上:中国转型期危机事件产生的原因许多传统的传染病仍未得到有效的遏制: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50万,每
/
本文档为【危机管理概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