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2

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2

2013-01-16 50页 ppt 442K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027083

暂无简介

举报
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2nullnull第六章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 (二)本节内容安排本节内容安排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 肝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查 肝脏病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小结 病例分析 六 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六 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null肝胆系酶谱中各种酶测定的临床应用1.反映肝细胞变性或坏死的酶: ALT、AST。 这些酶由肝细胞合成,并在肝细胞内行使其生理功能。 null2.反映肝细胞合成功能的酶: CHE、凝血酶 释放入血而发挥其生理作...
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2
nullnull第六章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 (二)本节内容安排本节内容安排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 肝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查 肝脏病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小结 病例 六 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六 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null肝胆系酶谱中各种酶测定的临床应用1.反映肝细胞变性或坏死的酶: ALT、AST。 这些酶由肝细胞合成,并在肝细胞内行使其生理功能。 null2.反映肝细胞合成功能的酶: CHE、凝血酶 释放入血而发挥其生理作用 3.反映胆汁淤滞的酶: ALP、GGT(γ-GT)、5‘-核苷酸酶 存在于肝毛细胆管的微绒毛及上皮细胞内,并随胆汁排入肠腔。null4.反映肝纤维化的酶: MAO、PH 这些酶催化胶原的生成,在肝纤维化、胶原合成旺盛时,血清酶活性增强。null1 血清氨基转移酶(ALT、AST) (一)血清氨基转移酶及同工酶测定 ALT以肝脏含量最丰富,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半寿期47h,漏出率高。监测肝细胞损伤ALT优于AST。 AST主要分布心肌,其次为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肝细胞中的AST80%以上存在于线粒体内,半寿期为17h。 null[参考值]速率法(37◦C): ALT 10~40U/L; AST 10~40U/L; ALT/AST≤1。null[临床意义]1.转氨酶能够较早期地反映肝细胞的损伤,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可于黄疸出现之前显著增高,常可达参考值上限的20-50倍以上,以ALT更明显,ALT/AST>1。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恢复期ALT和AST仍不能恢复正常或再上升,提示向慢性转变。 null 2.急性重症肝炎,病程初期即现出AST升高比ALT升高更明显,说明肝细胞损伤严重,有线粒体破坏;病情恶化时,可出现黄疸加重而转氨酶减低的现象(胆酶分离),提示肝细胞广泛坏死,预后不佳。null 3.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ALT/AST>1。 若AST升高较ALT显著,则提示慢性肝炎可能处于活动期。 肝硬化时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肝细胞坏死和肝脏纤维化的程度,早期活性可轻度增高,终末期活性可能正常或降低。 4 酒精性肝病等非病毒性肝病,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ALT/AST<14 酒精性肝病等非病毒性肝病,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ALT/AST<15 肝内、外胆汁淤积,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6 其他:急性心肌梗死、骨骼肌疾病、肾梗死等null2 AST同功酶AST同功酶上清液AST(ASTs)线粒体AST(ASTm)ASTm升高表明肝细胞坏死严重null 2.有机磷中毒时,CHE随中毒严重程度而下降明显。三、胆碱酯酶(CHE)测定(P398)①评价肝脏合成功能②诊断有机磷中毒。 1.肝实质损伤时,降低,程度与清蛋白大致平行。若持续降低则预后不良。 null四、碱性磷酸酶(ALP)测定 ALP有ALP1~ALP6六种同工酶,分别分布于肝、骨、肾、小肠和胎盘中,因此ALP总活性性对诊断肝胆疾患的特异性不高。 ALP总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ALP总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骨骼系统疾病、佝偻病、骨折恢复期、儿童、妊娠后期等。 ☆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黄疸的鉴别诊断ALP BIL ALT ALP同工酶性质与相关疾病 ALP同工酶性质与相关疾病 null五、γ-谷氨酰转移酶(GGT)测定 GGT存在于细胞膜和线粒体上,分布于肝细胞的毛细胆管和胆道系统。null1.各种原因导致肝内、外胆汁淤滞时; 肝癌时,不仅因引起肝内局部胆管阻塞,同时癌细胞也会合成大量GGT,GGT增高更明显。2.急性肝炎时,GGT中等度升高;慢性肝炎及肝硬化非活动期GGT正常,活动期或病情恶化时GGT持续升高。3.酒精性肝炎时因乙醇具有线粒体毒性,可使GGT明显升高,酗酒者戒酒后可下降。3.酒精性肝炎时因乙醇具有线粒体毒性,可使GGT明显升高,酗酒者戒酒后可下降。 4 其他:脂肪肝、胰腺疾病、前列腺肿瘤等轻度增高六、单胺氧化酶 (monoamine oxidase;MAO)六、单胺氧化酶 (monoamine oxidase;MAO)☆肝硬化时80%以上的患者有MAO升高﹔是诊断肝硬化的重要指标。 ☆肝癌时MAO升高,可能与伴有肝硬化有关。 ☆肝外疾病:进行性全身性硬皮症,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时MAO也可升高。 (七)脯氨酰羟化酶(PH) (七)脯氨酰羟化酶(PH) 肝脏纤维化的诊断 病变随访和预后诊断其他检测:其他检测:II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测定: 肝脏纤维化的指标,放免法测定。 临床意义: 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增高;若持续性高提示转为慢性活动性肝炎。 肝硬化: 用药监护及预后判断: null 第二节 常见肝脏病检测指标变化特点一、急性肝损伤一、急性肝损伤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生的肝细胞损伤。 急性病毒性肝炎 急性缺血性肝损伤 急性毒性肝损伤共性:转氨酶显著升高,超过上限8倍以上,常伴有胆红素升高(以CB为主)转氨酶升高超过上限100倍以上,蛋白质代谢可有改变二、慢性肝损伤二、慢性肝损伤在较长时间内(﹥6个月)肝细胞发生持续性损伤。 病理改变为进行性肝坏死及炎症,常伴肝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化,有发生肝癌的危险性 共性:转氨酶轻度升高,4倍以下,胆红素、ALP基本正常三、肝硬化:三、肝硬化:慢性肝损伤可反复长期引起肝损伤,使细胞外基质过量沉积及异常分布,可导致肝纤维化,引起肝功能不全,门脉高压,最终导致肝硬化。 肝硬化的病理基础是肝纤维化。 共性:ALT/AST﹤1、PLT减少、PT延长、A减少、G增加,评价肝纤维化的实验室指标异常。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查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查 P452 肝炎病毒有7种,即HAV、HBV、HCV、HDV、HEV 、HGV、TTV(输血传播病毒) 。除乙型肝炎病毒为双链DNA病毒外,其余均为单链RNA病毒。 肝炎病毒有7种,即HAV、HBV、HCV、HDV、HEV 、HGV、TTV(输血传播病毒) 。除乙型肝炎病毒为双链DNA病毒外,其余均为单链RNA病毒。一、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一、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1. 抗-HAV IgM感染HAV后1~2 周内出现,特异性早期诊断指标。IgM阳性,可诊断急性甲型肝炎。2. 抗-HAV IgG一般在感染HAV后3周检出,2~5个月后达高峰,但几乎可终身存在,是一种保护性抗体。抗-HAV IgG阳性,提示既往感染,可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的指标。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为嗜肝DNA病毒,又称Dane颗粒。完整的HBV颗粒分核心和外壳两部分。核心部分含有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和e抗原等,是病毒复制的主体。外壳(外膜)为脂蛋白,含有表面抗原。 HBV主要通过血液途径进行传播,亦可由性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 临床上进行常规检测的是HBsAg、HBeAg、抗-HBs、 抗-HBc和抗-HBe 5个血清标志物,俗称“两对半”。 临床上进行常规检测的是HBsAg、HBeAg、抗-HBs、 抗-HBc和抗-HBe 5个血清标志物,俗称“两对半”。(一)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测定(一)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测定 HBsAg主要在感染HBV后1~2个月出现,在体内存在时间不等。血清HBsAg阳性表示肝脏中有HBV,虽然HBsAg本身不具传染性,但因常与HBV同时存在,常用来作为传染性的标志之一。 (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测定(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测定抗-HBs是机体针对HBsAg产生的中和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表明机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临床意义】 抗-HBs 阳性:①表示既往曾感染过HBV,现已恢复,而且对HBV有一定的免疫力;②接种乙肝疫苗后;③被动获得抗-HBs 抗体,如接受免疫球蛋白或输血治疗的患者。(三)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 测定(三)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 测定 【临床意义】 HBeAg阳性:①表明体内存在HBV,是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的指标;②常在HBsAg阳性血清中检出。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俗称“大三阳”,患者具有高度传染性,且较难转阴。 (四)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测定(四)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测定 【临床意义】 抗-HBe阳性:①多见于HBeAg转阴的病人,表明HBV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病情好转;②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俗称“小三阳”,患者传染性较低。(五)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测定(五)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测定 【临床意义】 抗-HBc IgM 是机体感染HBV后在血液中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是诊断急性乙型肝炎和判断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抗-HBc IgM阳性还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 抗-HBc IgG在机体感染HBV后1个月左右升高,临床上测定的总抗-HBc主要反应的是抗-HBc IgG,高滴度阳性表明正处于感染期,检出率比HBsAg高。 抗-HBc IgG在机体感染HBV后1个月左右升高,临床上测定的总抗-HBc主要反应的是抗-HBc IgG,高滴度阳性表明正处于感染期,检出率比HBsAg高。 抗-HBc IgG 低滴度则是HBV既往感染的指标,常用于乙肝的流行病学调查。 HBV五项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HBV五项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三、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三、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是引起输血后肝炎的病原体之一。 抗-HCV为一种非保护性抗体,结果阳性是诊断HCV感染的重要依据。四、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四、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 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只有在和HBV共存的条件下才能感染病人。五、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五、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 戊型肝炎病毒(HEV)的传播方式及临床表现与甲型肝炎相似。 急性期患者血清中可检出抗-HEV IgM,可存在2-3个月。恢复期患者血清中可检出抗-HEV IgG,可存在约1年。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目前公认的病毒性肝炎有5型,从肝炎的一般临床症状来进行诊断和分型是困难的,必需通过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来鉴别。然而这些标志物的种类很多,应先对5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和临床特征有全面了解后,经过综合分析再选用。 null 1. 从病原学看,5 型肝炎病毒中除乙肝为DNA 病毒外,其余4型均为RNA 病毒,而这4型又分属于不同的属。因此,5型肝炎应属于不同的疾病,必须进行病原学分析。 null 2. 从流行病角度来判断和选择肝炎血清 标志物。 5 型肝炎大致分两类,一类经粪-口传播的甲、戊肝,特点发病有季节性,引起暴发流行。另一类是经血液传播的乙、丙和丁肝,特点发病无季节性,多为散发病例。①乙肝在我国多见,首先考虑,血液传播外,母婴途径;②丁肝不会单独发病,在乙肝基础上重叠感染,或乙、丁肝病毒同时感染才会发病。 null3 从临床角度判断和选择肝炎血清标志物 甲肝和戊肝特点:起病急,黄疸多见,不转变为慢性。 乙肝、丙肝和丁肝特点:起病较缓慢,黄疸少见,可转变为慢性。 主要差别为:①乙肝黄疸较甲肝少见,且病情变化多;②丙肝的症状与乙肝相似,但相对较乙肝轻,更易转变为慢性;③丁肝需在乙肝的基础上重叠感染,病情常较重,更易慢性化。 null 4. 从献血和输血的角度来判断和选择肝炎血清标志物。 由于乙肝有慢性HBsAg携带者;丙肝潜伏期长,症状不明显,有时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他们若作为献血员,献出的血液有很大的传染性,是输血后肝炎的重要传播者。因此,国家规定献血员必须进行乙肝、丙肝标志物的检测。 肝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肝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一、甲胎蛋白(AFP) (P418) 二、α-L-岩藻糖苷酶(AFU) (P422) 三、异常凝血酶原(APT)1.甲种胎儿球蛋白(AFP)的测定1.甲种胎儿球蛋白(AFP)的测定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或aFP)即甲种胎儿球蛋白,是在胎儿血清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当肝细胞或生殖腺胚胎组织发生恶性病变时,有关基因重新被激活,使原来已经丧失合成AFP能力的细胞重新开始合成,致血中AFP明显升高。 null(1)原发性肝癌 明显升高,以>300μg/L作为诊断依据。但约10-15%的患者达不到该水平。 (2)其它肝病,一般<300μg/L。 (3)孕妇:但高于正常水平,应考虑有胎儿神经管缺陷(如有无脑畸形、脊柱裂)的可能性。 (4)胚胎性肿瘤:如睾丸畸胎瘤、卵巢畸胎瘤等致AFP增高。 2.α-L-岩藻糖苷酶(AFU)测定2.α-L-岩藻糖苷酶(AFU)测定81.2%的原发性肝癌AFU水平升高,与AFP联合检测阳性率高达93.1%。 动态观察疗效、预后、复发。 血清AFU在转移性肝癌、肺癌、乳腺癌时也可增高;在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等也有轻度增高,因此,AFU测定对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特异性并非100%。 null AFU缺乏时,含岩藻糖苷的糖蛋白、糖脂和寡糖中的岩藻糖苷水解反应受阻,引起岩藻糖苷蓄积病。故AFU也用于诊断岩藻糖苷蓄积病。 3.异常凝血酶原(APT)测定3.异常凝血酶原(APT)测定 ◆ 90%以上的肝细胞肝癌,APT增高; ◆ 40-50%的转移性肝癌也见升高,但平均水平较低。 ◆同时检测AFP和APT将低AFP性肝癌的诊断阳性率由48%提高到68%。 ◆慢性肝炎和维生素K缺乏症轻度升高。 肝脏病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肝脏病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一、选择原则一、选择原则 1. 根据实验项目性质和特点,尽量选用灵敏度和特异性相对较强的指标。 2. 根据临床应用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肝功能实验项目。不要过多地选用功能和意义重复或相近的检查项目。 3. 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和所在医院的实验室条件,应选用诊断价值高、便于推广的试验。 二 常见的实验项目组合二 常见的实验项目组合1. 健康体检 可选择ALT、肝炎病毒标志物、A及A/G比值测定。前两者可筛查出病毒性肝炎,后两者可发现慢性肝病。 2. 黄疸性肝病 对急性患者可查ALT、PAB 对慢性患者加查蛋白质检测。 3. 对黄疸诊断与鉴别诊断 STB、CB、尿BIL URO、Lp-X、胆汁酸。 null4. 疑为原发性肝癌 除查一般肝功能,应加查AFP、γ-GT等。 5. 疑为肝脏纤维化或肝硬化 A/G、蛋白电泳,此外应查MAO、PH等。三、肝功能检验项目的评价三、肝功能检验项目的评价 肝功能检查正常也不能排除肝脏病变。另外,当肝功能试验异常时,也要注意有无肝外影响因素。临床医生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其它检验结果,对肝脏功能做出正确而全面的评价。 病例分析病例分析 张某,37岁,1周来自感上腹部胀满、隐痛,乏力、恶心、便秘、厌油腻。查体巩膜无黄染,腹部平坦,腹膜刺激征(-),肝区轻微扣击痛,肝肿大、质软。清晨空腹采血检查结果如下: null肝功能生化检查 乙型肝炎抗原、 抗体检查 ALT 550U/L HBsAg (+) AST 480U/L HBeAg (+) TBIL 33μmol/L HBcAb (+) CB 14μmol/L TP 77g/L Alb 46g/L G 31g/L A/G 1.48:1 请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null该病人血清转氨酶活性明显升高,肝细胞性黄疸(隐性),血清蛋白质含量及A/G大致正常,提示肝脏病变在急性期。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查阳性(大三阳)结果也提示病人处于病毒感染早期,且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加之病人刚刚出现临床症状,也支持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 null 某患者,61岁,长期接触二甲苯。在一次常规健康体检时查到 HBs-Ag+,巩膜轻微黄染,无任何自觉症状。查体肝脏在肋缘下可触及,质地稍感坚韧。 进一步检查结果为:nullALT 150U/L HBsAg (+) AST 200U/L HBeAb (+) TBIL 37μmol/L HBcAb (+) CB 15μmol/L AFP含量: 140μg/L TP 73g/L Alb 38g/L G 35g/L A/G 1.1:1 试分析检验结果。 null 病人体检查到HbsAg(+)而无任何自觉症状,转氨酶轻度升高,轻度黄疸,并已出现血清清蛋白合成减少、球蛋白含量增加的改变,表明病人为慢性肝损害。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查阳性(小三阳),证实病人确实感染过HBV,因此可以认为病人为慢性乙型肝炎。但应定期随访、密切观察病人AFP水平的改变,监测病人发生肝细胞癌的可能性 null 一老年男性患者,家属发现其皮肤、巩膜黄染,下肢水肿。CT检查时发现肝脏Vi段有一占位性病变(如图),B超检查发现少量腹水。null实验室检查结果为: AST 150U/L TP 69g/L A 34g/L TBil 55μmol/L AFP 1600μg/L AFU 982μmol/L 经问诊得知,患者10年前曾查到HBsAg(+)。 试对该病人作出初步诊断。 null病人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10年前HBsAg(+),表明曾受过HBV感染。黄疸、AST水平升高提示肝细胞损害。AFP(+)、AFP升高是肝细胞癌变的重要标志。病人腹水可能为癌性积液,因此其肝脏占位很可能是原发性肝癌。
/
本文档为【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