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论师询簋的史实和年代

论师询簋的史实和年代

2013-01-17 5页 pdf 280KB 93阅读

用户头像

is_456689

暂无简介

举报
论师询簋的史实和年代 Relics From South 古 史 新 证 南方文物 2008·4 论师询簋的史实和年代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何景成 师询簋最早著录于宋代薛尚功所作 《历代钟 鼎彝器款识法帖》(14·14)中,《殷周金文集成》收 入于第八册中,编号为 4342。原器已失,器形不详, 铭文亦只见摹本,释文作: 王若曰:师询,丕显文武膺受天命,亦(? )则繇,汝乃 圣祖考克左右先王,作厥爪牙,用夹召厥辟,奠大命,盩 龢于政,肆皇帝无斁,临保我又(有)周,雩四方民亡不康 静。 王曰:师询,哀哉! 今旻天疾畏降丧。 ...
论师询簋的史实和年代
Relics From South 古 史 新 证 南方文物 2008·4 论师询簋的史实和年代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何景成 师询簋最早著录于宋代薛尚功所作 《历代钟 鼎彝器款识法帖》(14·14)中,《殷周金文集成》收 入于第八册中,编号为 4342。原器已失,器形不详, 铭文亦只见摹本,释文作: 王若曰:师询,丕显文武膺受天命,亦(? )则繇,汝乃 圣祖考克左右先王,作厥爪牙,用夹召厥辟,奠大命,盩 龢于政,肆皇帝无斁,临保我又(有)周,雩四方民亡不康 静。 王曰:师询,哀哉! 今旻天疾畏降丧。 若①德不克,古 (故)亡承于先王。向汝彶屯卹周邦,妥(绥)立余小子。乃 事,唯王身厚(? )。 今余唯申就乃命,命汝叀雝我邦小大 猷,邦佑潢辥。 敬明乃心,率以乃友干吾王身,谷(欲)汝 弗以乃辟圅(陷)于艰。 赐汝矩鬯一卣,圭瓒,夷讯三百 人。 询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作朕烈祖乙伯同益姬宝 簋,询其万囟(斯)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作州(? )宫宝。唯 元年二月既望庚寅,王各于大室,荣内右询。 由铭文可以看出,师询簋主要记载王在对师 询进行册命时的训诰之辞。对于这篇铭文的时代 背景和行文风格,不少学者作过探讨。郭沫若先生 在《大系》中说:“本铭与毛公鼎如出一人手笔,文 中时代背景亦大率相同。 ”②李学勤先生曾赞同此 说,认为师询簋由其铭文来看,“很清楚是宣 王初即位时的口吻”③。彭裕商先生进一步论证此 说,在比照师询簋在词汇用语方面和宣王时期的 毛公鼎以及西周晚期到两周之际的传世文献之间 的异同后,彭先生认为师询簋的年代应属宣王无 疑,并认为师询簋铭文中还有其年代的直接证据: 铭文说:“旻天疾畏降丧。 首德不克,古亡承于先王, 向汝彶屯卹周邦,妥立余小子。 ”“亡承于先王”当然是指 王位不是直接承自先王,而是由师询等人所“绥立”,这 种情况非宣王莫属。 ④ 李学勤先生后来改变了观点,认为师询簋不 可排在中期后段以下。其历日和懿王元年师虎簋 不合,当改在恭王元年。所谓“天疾威降丧”即指穆 王之卒。恭王恐德薄不足治民,不能上继先王事 业,幸得师询之类臣属的拥护⑤。并将师询簋与《逸 周书·祭公》对读,认为两者词语文例颇为相同,足 以印证簋的年代⑥。 可见,对于铭文中“旻天疾畏降丧。 若德不克,古 亡承于先王,向汝彶屯卹周邦,妥立余小子”这段话的 含义,学界有着不同的理解。由于师询簋的器形、 铭文拓片已经不见,这段话揭示了铭文的时代背 景,对于推定该簋的时代有着重要价值。而且,这 段话所蕴涵的史实,对于我们了解西周史亦有着 重要意义。笔者不避谫陋,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彭裕商先生认为,“亡承于先王” 是指王位不 是直接承自先王。这样的解释应该是正确的,但我 们认为,该语中所说的王位不是直接承自先王的 王不是指宣王,而是夷王。 西周的王位继承,根据《史记·周本纪》的 记载,在西周晚期曾出现两次重大的变故: 共王崩,子懿王囏立。 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 刺。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 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 夷王崩,子厉王胡立。 ……(厉)王行暴虐侈傲,国人 谤王。 ……(三十七年,国人)乃相与畔,袭厉王。 厉王出 奔于彘。 厉王太子静匿召公之家,国人闻之,乃围之。 …… (召公)乃以其子代王太子,太子竟得脱。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共和十四年,厉 王死于彘。 太子静长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 宣王。 宣王即位,二相辅之。 由上引文献可知,第一次重大变故是在懿、 孝、夷时期。懿王崩后,懿王的太子燮并没有继承 王位,获得王位的是共王的弟弟孝王。孝王崩后, 太子燮是在诸侯的帮助下才复立为王。《左传》亦 记载诸侯对夷王颇为拥戴,昭公二十六年记载王 104 Relics From South 子朝使告于诸侯曰:“至于夷王,王衍于厥身,诸侯莫不 并走其望,以祈王身。 ”⑦第二次变故是在厉、宣时期。对 于这次变故,上引《左传》记载王子朝的说法是:“至于 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彘。 诸侯释位,以间王 政。 ” 比较以上这两次变故,第二次是国人所发动,出 居厉王于彘。当时宣王年幼,王朝的政权由召公和周 公二相摄行。等厉王死于彘后,宣王长大成年,在二 相的辅助下继位为王。宣王作为厉王太子,是在厉王 死于彘后继嗣厉王之位的,不符合师询簋所言的“亡 承于先王”,且“绥立”其即位的,是召公、周公二相, 并非师询。相较于宣王而言,夷王身为懿王太子,在 懿王崩后并没有继嗣王位。王位是由共王的弟弟,也 就是懿王的叔叔孝王所得。可见,夷王的王位不是直 接承自其父懿王,而是在诸侯的帮助下才复立为王 的。在宗法制度甚严的西周,王位的继承是严格执行 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夷王未直接继嗣王位,其情形更 符合于师询簋铭文所说的“亡承于先王”。因此,我们 怀疑,夷王是外靠诸侯,内靠象师询这样的朝臣的帮 助下,而获得王位的。 以上从史实方面讨论师询簋的铭文内容和年 代。下面,我们对与师询簋有关的一些器物的年代作 一番探讨,以此检验我们对于该簋所反映的史实的 讨论是否合理。 关于师询簋的年代,争议颇多,其年代的讨论又 往往涉及与之相关的器物如询簋、师酉簋、师酉鼎年 代的判断。除上引诸家外,唐兰、陈梦家、朱凤瀚、刘 启益、黄盛璋等先生均有过讨论。现将各家说法列 如下: 以上四器,诸家都同意师酉簋和师酉鼎,师询簋 和询簋各为同人所作。关于它们年代的争论主要集 中于两个方面:一、师酉和师询的关系;二、询簋和师 询簋年代的先后。下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 师酉和师询的关系 郭沫若先生根据铭文中询所管理的夷人的名称 与师酉所管理的夷人的名称基本相同,加上询之祖 为乙伯,酉之父为乙伯,论定酉和询盖为父子。自郭 沫若创立师酉为师询之父的这个说法后,唐兰、陈梦 家、黄盛璋、朱凤瀚等先生都支持这一观点,只是在 王世的排列上有所差异。李学勤先生也曾持这一观 点輥輴訛。但是,后来李学勤、刘启益等先生认为师酉簋在 器物形制上要晚于询簋,师酉和师询的关系应该颠 倒过来,师酉应该是师询的后裔。彭裕商先生则通过 比较两器的册命内容,认为“师酉很可能不是师询之父, 二人也可能并不存在亲属关系。 今以本器(师酉簋)器形、 纹饰及铭文措辞等归入西周晚期, 其元年可能是宣王元 年。 推测询于厉 17 年职司邑人、虎臣等,而此职曾为师酉 之祖所司,至宣王元年,询因“绥立”宣王而官位升迁,其 所职司的一部分由师酉继承。 对于这个争论,近年公布的师酉鼎给我们提供 了一个参考。据朱凤瀚先生介绍,师酉鼎是保利艺术 博物馆新征集到的青铜器,其形制为盆形鼎,腹较浅 而倾垂。口沿下有变形鸟纹构成的类似于窃曲纹形 式的纹饰带。对于其年代,朱先生结合该鼎的形制和 历日,将其推定在共王四年。并根据师酉鼎铭末云 “用作朕文考乙伯姬尊鼎”的称谓同于师酉簋“用作 朕文考乙伯姬尊簋”,指出师酉簋的器形虽显现较晚 特征,但师酉簋和师酉鼎确为同人所作。我们赞成这 一判断,且师酉簋中的史墙亦见于史墙盘輥輵訛,史墙的 活动时间基本上认为是在共王时期。这样,师酉在共 王四年的时候已经担任师职。询是在共王晚年才开 始任师职的(见后文),因此,师酉的活动年代应该早 于师询。西周时期实行世官制度,师酉和师询两者的 职掌基本相同,称谓 互有联系輥輶訛,郭沫若 等先生据此而指出 的师酉为师询之父 的观点应该还是有 道理的。 二. 询簋和师询 簋年代的先后 询簋的纪年是 17年,师询簋纪年是 元年。从上表可以看出,郭沫若、李学勤、朱凤瀚等先 生持询簋作于师询簋之后的观点,其他学者则认为 询簋时代在前。对于后一观点,黄盛璋先生提出的理 由是: 1. 师询簋铭文有“緟庸乃命”,可以确定此次为重命而 诸家关于师询簋、询簋、师酉簋、师酉鼎的时代表 唐兰⑧ 陈梦家⑨ 李学勤⑩ 彭裕商輥輯訛 郭沫若輥輰訛 黄盛璋輥輱訛 刘启益輥輲訛 朱凤瀚輥輳訛 询簋 共王 夷王 共王 厉王 宣王 夷王 懿王 厉王 师询簋 孝王 厉王 共王 宣王 宣王 厉王 夷王 夷王 师酉簋 共王 孝王 厉王 西周晚期 宣王 不迟于夷 王元年 厉王 孝王 师酉鼎 - - - - 孝王 - - - - - - - - 共王 注:下文讨论中所引上述各家观点,如不作特别说明,其出处均见于表格中所引的各家 中。 表中“———”号表示无说。 南 方 文 物 2008年 第 4期论师询簋的史实和年代 古 史 新 证 105 Relics From South 非初命,在此之前应已册命过一次。 师询簋册命的时间为 “元年二月既望”,所以第一次册命的时间也可以肯定是在 新王之上一代王。 2. 询簋是初命,询簋册命的命辞中有命官、命服及命 管辖的人众, 在命管辖的人众中若干都和师酉簋相同,说 明询簋之册命是继其父,询簋必为初命是无可置疑的。 师 询簋赐物中有“矩鬯一卣,圭瓒”,这是非常隆重的赏赐,必 居赐物之首,一般册命不一定能获得祭品、祭物,师询对新 王有辅立的大功,所以才获有这样的重赏。 可是师询簋的 赐物中既无命官,也无命服,仅有夷臣三百人。 很显然,师 询的命官、命服以及管辖的土地人民,早经初命时册赐过, 所以重命时只加赐夷臣三百人。 3. 从师询簋铭文可以知道:此王上一代王之末周室曾 经发生大的祸患, 师询在此时就曾汲汲尽力于周室之事, 并对新王有辅立之功。 所以新王立位后才给他以隆重的册 命赏赐。 据此可知师询在新王未立之前亦即在上一代王时 已经是一位股肱大臣。 黄先生的理由非常充分。“緟庸乃命”现在释为 “申就乃命”,李学勤先生指出“申就乃命”即重成乃 命,意谓继续过去已知的册命。“申就乃命”是不改变 命的等级,只是在所任官职有所擢升,或于所赐舆服 有所增改輥輷訛。李先生在《论师兑簋的先后配置》一文中 所讨论的几组铜器輦輮訛,也可说明这一问题。可见,询簋 作于师询簋之前。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大致得到两个倾向性的观 点:一、师酉为师询父辈,二、询簋的年代早于师询簋。 询簋的形制比较有特点,可以作为我们讨论的 一个支点。该器通身饰瓦纹,敛口,双兽耳衔环,圆鼓 腹,最大径在腹中部輦輯訛,朱凤瀚先生认为这种形制的 簋在其所划分的西周铜器分期五期法中的第三期开 始出现,到第四期增多。其分期的第三期的年代区限 在昭王晚期到共王,第四期约在懿王至孝王时期輦輰訛。 目前所发现的此类有铭青铜簋,如:师虎簋、豆闭簋、 乖伯簋、即簋輦輱訛等,其年代基本不出此范围。 师虎簋的年代,李学勤、王世民等先生輦輲訛认为是 在懿王元年,彭裕商先生认为是在厉王时期輦輳訛。师虎 簋的铭文中册命的右者为“井伯”,册命史官为“内史 吴”。同样身份的人物又见于师簋輦輴訛,师簋盖称“井伯” 为“司马井伯”,册命者同为“内史吴”,可见两器中的 “井伯”应为同一人。新近发表的簋輦輵訛,铭文称“”被册 命为“冢司马”。研究者一般认为这个担任“冢司马” 职务的“”就是师簋盖中的“司马井伯”。簋的年代,一 般认为是在穆王 24年輦輶訛。这样,如果把师虎簋的年代 定为厉王时期,则“井伯”从穆王 24年担任王朝司马 一职起,历共、懿、孝、夷至厉王时期任担任王朝司 马,且穆王在位年数较长,传统认为有 55年,共王在 位一般亦认为在十多年以上。如此计算,则井伯的任 职时间似乎长得不近情理。因此,把师虎簋的年代定 在懿王元年比较合适。和师虎簋为同人所作的器物 有虎簋盖,1996年出土于陕西省凤丹县輦輷訛。关于其年 代,主要有穆王 30年和夷王 30年两说輧輮訛,现在看来, 把虎簋盖的年代定在穆王 30年比较合理。 豆闭簋的年代,彭裕商先生认为是夷王晚末輧輯訛, 李学勤先生将之排在穆王三十年后。铭文中右者为 “井伯”,其时代应该属于穆王后期到懿王之间。乖伯 簋的年代,朱凤瀚先生认为是懿王时期輧輰訛,李学勤先 生排在共王 9年,可能是认为乖伯簋中的“眉敖”即 九年卫鼎的“眉敖”。即簋的年代,李学勤先生考订为 孝夷之间輧輱訛。 由此看来,这种形制的青铜簋的年代,基本都在 西周中期后段,其相应的王世,可能在共王后期到懿 孝之间輧輲訛。那么,从器物形制来看,询簋的年代应该也 属于这一期间。询簋作于 17年,把它推定在共王时 期比较合理。有的学者主张共王以下的懿、孝、夷三 王两代,在位时间可能不长輧輳訛。这种推测应该比较合 理,从《史记·周本纪》对懿、孝、夷三王基本没有史事 记载的情况来看,这三王的在位时间可能都不长。因 此,询簋的 17年是共王 17年的可能性较大。这样, 我们把作于询簋之后的师询簋的年代推定为夷王元 年,结合铭文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史实来看,应该比 较合理。 如果我们将询簋的年代定在共王 17年可行的 话,作为师询父辈的师酉,其所作的两个器物师酉簋 和师酉鼎应该分别推定在共王元年和共王四年,因 为师询于共王 17年基本完全接替了师酉的官职。将 师酉鼎定在共王四年,从器物形制来看是可行的,这 一点可参看前引朱凤瀚先生的论述。但师酉簋则颇 有疑问,师酉簋的形制,王世民等先生合撰的《西周 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将之归入 IV型 2式簋,认为 按此簋的形制、纹饰,宜为西周晚期器輧輴訛。正是根据该 器形较晚的特征,一些学者才改变传统上主张师酉 为师询之父的观点,而认为师酉应该是师询的后裔。 从现在对青铜器形制分期的认识来看,师酉簋的器 形确实具有晚期特征。但研究者亦指出,师酉簋的字 体风格却是中期的,与晚期诸器截然不同輧輵訛。这样,从 字体风格上看,把师酉簋定为共王时期也并无不妥。 至于器物形制上的矛盾,须作进一步的探讨。或许这 种形制的簋的年代也可以提前,如与师酉簋形制、花 纹较相似的散车父簋乙,王世民等先生推定为西周 南 方 文 物 2008年 第 4期论师询簋的史实和年代 古 史 新 证 106 Relics From South 中期后段器輧輶訛。因此,这种器形的年代,似应作进一步 的探讨。 师询簋在用语方面因与宣王时期的毛公鼎相 似,研究者曾根据这一特点而推断两器时代相近。对 于这一问题,朱凤瀚先生在《师酉鼎与师酉簋》一文 指出师询簋除了与毛公鼎铭文字句有相合处外,亦 与禹鼎、师克盨等属于西周晚期夷、厉时期的铭文有 相合之处。师询簋年代归于夷王元年,已进入西周晚 期,在年代上与以上诸器接近,有相近同的语句应该 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在上文提到,李学勤先生曾比较 师询簋和《逸周书·祭公》的语词文例,认为两者多相 近似,李先生认为《祭公》作于穆王后期。看来,这种 风格的语词,在西周中期后段可能即开始出现。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认为师询簋的年代是在 夷王元年。铭文反映的历史背景,是孝夷时期西周王 朝在王位继承上发生的一次重大变故。夷王的复立 为王,除了文献所记载的有诸侯的帮助外,还有师询 簋铭文所体现的有朝臣的辅助。如果以上的讨论可 信,师询簋的历日还可以作为研究西周历法的 一个定点。 注释: ① 此字郭沫若 、 唐兰等先生所作释文释作 “首 ”,(参看郭沫若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 (二),第 139 页,《郭沫若全集》考古卷·第八卷,科学 出版社,2002 年,下简称《大系》;唐兰《西周青铜器 铭文分代史征》,第 485 页,中华书局,1986 年,下简 称《史征》)我们认为可能是“若”字,毛公鼎铭文中有 “若德”一词,参看《大系》(一),第 107 页) ② 郭沫若:《大系》(二),第 140 页。 ③ 李学勤:《西周中期青铜器的重要标尺》,《新 出青铜器研究》,第 90 页,文物出版社,1990 年。 ④ 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第 17 页,巴蜀书社,2003 年。 ⑤、輧輳訛 李学勤:《西周青铜器研究的坚实基础》, 《文物》2000 年第 5 期。 又收入 《中国古代文明研 究》,第 43 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⑥ 李学勤:《师询簋与<祭公>》,《古文字研究》 第 22 辑,中华书局,2000 年。 ⑦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四册,第 1476 页, 中华书局,1990 年。 ⑧ 分别见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第 第 425 页、第 486 页、第 426 页,中华书局,1986 年。 ⑨ 分别见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 282 页、 第 307 页、第 244 页,中华书局,2004 年。 ⑩ 李学勤:《西周青铜器研究的坚实基础》,《文 物》2000 年第 5 期。 在此文,李先生未明确说明师酉 簋的年代,其在《师酉鼎历日说》一文定其年代为厉 世。 (《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第 339 页,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5 年。 ) 輥輯訛 彭裕商 :《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 》,第 410 页、第 17 页、第 483~485 页,巴蜀书社,2003 年。 輥輰訛 郭沫若:《弭叔簋和询簋考释》,《文物》1960 年第 2 期。 輥輱訛 黄盛璋:《关于询簋的制作年代与虎臣的身 份问题》,《考古》1961 年第 6 期。 輥輲訛 刘启益:《西周纪年》,第 348-352 页,广东教 育出版社,2002 年。 輥輳訛 朱凤瀚:《师酉鼎与师酉簋 》,《中国历史文 物》2004 年第 4 期。 輥輴訛 李学勤:《西周中期青铜器的重要标尺》,《新 出青铜器研究》,第 90~91 页,文物出版社,1990 年。 輥輵訛 《殷周金文集成》(下简称《集成》)10175 輥輶訛 刘启益先生提出十七祀询簋中记有 “文祖乙 伯同姬”,说明询的祖母为“同姬”,元年师酉簋中记有 “朕文考乙伯宫姬”,说明师酉的母亲为 “宫姬”;但 “宫 姬”不是“同姬”,“宫”和“同”为两个不同的氏,宫姬不 是师询的母亲,铭文是十分清楚的。 对此,朱凤瀚先 生的解释是宫姬又称同姬、同益姬(师询簋),其间关 系可能是:宫为溢美之词、谥号;同可能是师酉、师询 家族之氏号;益是宫姬之父氏。 輥輷訛 李学勤:《细说师兑簋 》,《夏商周年代学札 记》,第 174 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年。 輦輮訛 李学勤:《论师兑簋的先后配置》,《夏商周年 代学札记》,第 162~170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 輦輯訛 图像见唐复年辑:《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 征器影集》,211 号,中华书局,1993 年。 輦輰訛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 770~772 页,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年。 輦輱訛 前三器物的器图分别见唐复年辑《西周青铜 器铭文分代史征器影集》206 号、210 号 、209 号 ;即 簋器图见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 《陕西出土商周青 铜器》(三 ),106。 四器的铭文拓片分别见 《集成 》 4216、4276、4331、4250 号。 輦輲訛 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关于夏商周断代工 程中的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文物》1999 年 第 6 期。 南 方 文 物 2008年 第 4期论师询簋的史实和年代 古 史 新 证 (下转第 114 页) 107 Relics From South 輦輳訛 彭裕商 :《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 》,第 399 页,巴蜀书社,2003 年。 輦輴訛 见《集成》4283、4284。 輦輵訛 王冠英 :《簋考释 》,《中国历史文物 》,2006 年第 3 期。 輦輶訛 王冠英:《簋考释》、 李学勤:《论簋的年代》、 夏含夷:《从簋看周穆王在位年数及年代问题》、张永 山:《簋作器者的年代》, 均见 《中国历史文物》2006 年第 3 期。 輦輷訛 王翰章等:《虎簋盖铭简释》,《考古与文物》 1997 年第 3 期。 輧輮訛 参看张懋镕:《再论虎簋盖及相关铜器的年 代问题》,《古文字与西周青铜器论集》,第 55~61 页, 科学出版社,2002 年。 輧輯訛 彭裕商 :《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 》,第 388 页,巴蜀书社,2003 年。 輧輰訛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 773 页,南开 大学出版社,1999 年。 輧輱訛 李学勤:《西周中期青铜器的重要标尺》,《新 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 年。 輧輲訛 关于西周中期青铜器的范围,李学勤先生认 为是穆、共、懿、孝四王,夷王时期的青铜器,已属于 西周晚期的范畴(《西周中期青铜器的重要标尺》) 。 朱凤瀚先生亦主张将夷王归入西周晚期(《古代中国 青铜器》,第 778 页)。王世民等先生认为包括穆、共、 懿、孝、夷(《关于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西周青铜器分 期断代研究》)。 輧輴訛 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 断代研究》,第 96 页,文物出版社,1999 年。 輧輵訛 李学勤 《西周中期青铜器的重要标尺》,《新 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 年,这一观点又 见于李学勤《师酉鼎历日说》一文,《中国历史文物》 2004 年第 43 期。 輧輶訛 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 断代研究》,第 91~95 页,文物出版社,1999 年。 (特约责编:徐义华) 和大陆品种相同的玻璃在台湾同时出土,表明 这些玻璃的制作技术和大陆同种玻璃制作技术是同 源的。种类如此丰富的玻璃出现在同一遗址当中的 情况是比较罕见的,说明了这些玻璃来源的复杂性。 台湾岛是联系大陆和东南亚各国海上交通的重 要中转站,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台湾 发现的这批玻璃是海上丝绸之路非常重要的证据。 关于这批玻璃特别是钾玻璃和铅玻璃的来源如何? 是从大陆传入台湾,还是贸易自东南亚;又或是大陆 的玻璃制作技术传入东南亚,而又返销回台湾。是值 得更深入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无论对于中 外文化交流的研究以及中国大陆玻璃技术发展史的 研究都将是极大的促进。 注释: ① Richard, E., Mao, X., Borisov, O. (1998). Laser ablation sampling.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17, 461-469. ② Richard, E., Mao, X., Liu, H., et. al., (2002). Laser ablation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a review. Talanta 57, 425-451. ③、⑩ 干福熹:《中国古代玻璃的化学成分演变 及制造技术的起源》,干福熹等著:《中国古代玻璃技 术的发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年。 ④ Subbarayapa, B.,(1999), A note on glass in India, in Chattopadhyaya, D.(editor), History of science,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n Indian Civilization , New Delhi: Pauls Press. ⑤、⑦ 干福熹:《东方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干 福熹等著:《中国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5 年。 ⑥ 张维用:《元明清时代的古代玻璃技术》,干 福熹等著:《中国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5 年。 ⑧ 安家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玻璃技术》,干 福熹等著:《中国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5 年。 ⑨ 潜伟等:《新疆克孜尔水库墓地出土玻璃珠 的分析与研究》,万辅彬,巴莫尔主编:《第五届中国 少数民族科技史研讨会论文集》,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2 年。 (责任编辑:周广明) 南 方 文 物 2008年 第 4期台湾省出土部分古代玻璃珠的科学分析 多 维 视 界 (上接第 107 页) 114
/
本文档为【论师询簋的史实和年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