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战争的毁灭:人性和自我

2017-12-26 13页 doc 29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635

暂无简介

举报
战争的毁灭:人性和自我战争的毁灭:人性和自我 战争的毁灭:人性和自我 战争的毁灭:人性和自我 黄万华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抗战时期中国作家的战争体验既揭露了无数生命消亡中侵略者人性的彻底 丧失,也揭示了战争的强制 力量将侵略的屠杀和旧中国的虐杀结合在一起而造成的人生,人性的摧灭,更警醒 于日本殖民战争同化的恶 果.而当中国作家面对战争的摧灭力量时,他们始终关注的是死亡呈现的生命体验, 从而在较深的程度上抵 及了人性,自我的毁灭,并将之视为人类战争的本质. 关键词:抗日战争;文学;人性;自我 ...
战争的毁灭:人性和自我
战争的毁灭:人性和自我 战争的毁灭:人性和自我 战争的毁灭:人性和自我 黄万华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抗战时期中国作家的战争体验既揭露了无数生命消亡中侵略者人性的彻底 丧失,也揭示了战争的强制 力量将侵略的屠杀和旧中国的虐杀结合在一起而造成的人生,人性的摧灭,更警醒 于日本殖民战争同化的恶 果.而当中国作家面对战争的摧灭力量时,他们始终关注的是死亡呈现的生命体验, 从而在较深的程度上抵 及了人性,自我的毁灭,并将之视为人类战争的本质. 关键词:抗日战争;文学;人性;自我 中图分类号:1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839(2005)04-0049—04 TheDestoryofWet:HumanNatureandEgo HUANGWan.hua (SchooofchineseLanguage,Literature&Journalism,ShandongUniverity,Jinan250100,P.R.china) Abstract:ThewarexperienceofChinesewritersnotonlyrevealedthattheinvadershadthoroughlylost theirhumanitywhenthenkilledthousandsofpeople,butalsoshowedthedestroyoflifeandhumanity whenthewarforcedtocombinetheinvadergslaughterandthekillinformerChina,evenitwokethee— vilconsequencethattheAnti— JapaneseWarhadbrought.WhenChinesewritersfacedthedestroyofthe WartheyalwayspaidattentiontothelifeexperienceondeathTheytouchedthedestructionofthehu— manityandegoonthedeeperdegreeandregardeditasmankind~essenceoftheWar. Keywords:theAnti—JapaneseWar;literature;humanity;ego 战争的毁灭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只是死亡和在死亡中产生的愤怒或英雄?解读这一点并由此揭 示人类战争的本质,正是战时中国文学留给我们的启迪. 池莉在谈到出版当年就获得了龚古尔文学奖的法国二战小说《桤木王》(米歇尔?图尔尼埃着)带给自 己的震撼时说:"战争启蒙了一个人,造就了一个人,同时却又葬送了这个人.战争最酷烈的悲剧性就在 于:催开一朵鲜花然后碾碎它.再抽象一点,便是非常事件对于个体生命的提升与粉碎.非常事件有着命 运般的魔力,它迫使我们凝望它并且不寒而栗:做人的不易,获得知觉的不易,而毁灭却来得易如反掌.奇 收稿日期:2005—03—26 作者简介:黄万华(1948一),男,浙江上虞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20世纪汉语文学史的教学与 研究. ,49 口匿圈 > 妙的是,与此同时,我们却又充分地感觉到了人性的光芒,生命力量之美丽,智慧和之美丽:战争可以 消灭个人,但永远征服不了个人的意志."… 《桤木王》是二次大战结束许多年后一个法国作家呈现的战争体验,池莉的感慨是二次大战结束更多 年后一位中国作家对战争与自我,人性关系的认识.那么,战争的当年,中国作家直接置身于战争阴影中, 他们的战争体验在多大程度上抵及了人性,自我的毁灭,并将之视为人类战争的本 质? 二次大战是极其惨烈的,而侵略者在入侵国土上对平民的杀掠尤其惨不忍睹,这点即使是入侵者自己 有时也无法掩饰.当年日本随军作家}种山润在《上海战线》中对战场上的"死尸"就有过这样的描写: 我看见了各种各样的死尸. 在第一邮船码头,有死马一样漂浮的黑色的尸体,看起来就像便衣队.据说,黄浦江的赤土 色的水,有三层水在流动:面上的水在涨潮时向上游流动,它下面的却反着向扬子江流动,最底 下的水则和表面的一样向上游流动. …… 因为这个缘故,浮尸才不容易冲到扬子江.黄浦江鳗鱼多.支那人似乎不吃鳗鱼,那些 鳗鱼正在吃着浮尸…… 有点儿冷. 在前线看到的支那兵的尸体,就是这个样子.半裸着,仰面朝天,火辣辣的太阳晒着,连肚子 都成了古铜色.人都死了,还曝尸于烈El之下.在炎热的天气中腐烂的尸体的恶臭味,非常难 闻.不知不觉中,我觉得连草丛中的热气都闻不得了.…… 在舟山路附近看到的巷战之后留下的烧焦的尸体,最为可怕.只剩下了上半身,倒在路上. 胳膊只剩半截,耷拉下的脑壳,泛着奇妙的冰冷的白光…… 那些尸体的可怕情景,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就像孩子们的胆怯一样,我回到了宿舍之 后,那可怕的情景依然纠缠着我.即使喝醉了威士忌,也是拂之不去.晚上上厕所,就着摇曳的 蜡烛光,在朦胧的镜子中看到自己脸的时候,就仿佛看到了白天那些被烧死的死尸 的游魂.的 确,人的脸在深夜映照在镜子中,是可怕的.那好像不是自己的脸.…… 然而死尸倒算是好的,街头散落着的土袋子里,沾着鲜红的血.正因为它没有实体,所以容 易让人生起种种想象.我心里一阵难受,在土袋前面呆呆地站着.l2 "曝尸在烈日之下"的,显然是中国人(军人和平民)的尸体,这是历史永远不会忘却的.成千上万中国 人,在侵略者的杀戮下,横尸于自己的国土上,这就是入侵者自己的目光都无法转移开去的侵华战争的全 部.其中包含的无数生命消失的事实,首先暴露的是侵略者人性的彻底丧失.这点在上述入侵者的文字 中都被揭示得清清楚楚. 然而,对于中国作家而言,他们关注的是战争对自己民族形成的巨大冲击.相对于二次大战在中国土 地上的惨烈,广泛,持久而言,战时中国文学直接描绘战争的战争小说太少了些.其中,丘东平的战地小说 是最引人注目的,因为他一开始就直逼了战争对人性的巨大撞击,它可以闪耀出人性的光辉,也可以诱发 出人性的沉沦.被誉为"中国抗日民族战争底一首最壮丽的史诗"(胡风《忆东平》)的《一个连长的战斗遭 遇》恰恰是以战争中人性的沉浮来摇撼人D的.小说开始描写的士兵们奉命拆除炮火射程内的民屋时,一 时"兽性大作",揭瓦毁木,抛毁书籍,甚至把女袜套到鼻尖怪异叫喊……这些并非只是旧式军队的陋习,而 难免不是面对一触即发的战争而需要宣泄的恐惧,渺茫……连长林青史的D灵也是在胆怯惊恐中飘浮. 然而,炮火终于使林青史认识了士兵们,也认识了自我,他变得决断,勇敢,不顾军令,三次主动出击,接连 扭转了战争的危局.林青史走向了他人生的完美,同时也走向了死亡.而令人扼腕 的是,他和他的连队都 并非消失于敌军的炮火之下,连队被友军缴械,林青史则被营长高华吉以违反军纪处死.战争的冷酷往往 见之于军纪军法的僵硬死板,当它无情地碾碎军人的血肉之躯时,却也撞击出了军人的心灵火花. 丘东平的小说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战争以一种无法抵御的强制力量将生活抛出了常轨,使人的生存 成为瞬间的消失,它跟军纪军法等战场生存规则结合在一起,构成对人性,自我最巨大的挑战.所以,战争 对人性和自我的毁灭力量就在于它强化了环境对人的支配作用,以种种异常的外部力量构成对人性和自 我的严峻"磨难".于是,人跟环境的抗争,人在某种特定环境中的异化,沉沦成为战时不少作家共同关注 的课,成为他们战争人生体验的寄托.疏影的小说《染》(收入上海杂志社1944年4月版小说集《生意 经》)是篇久被人们忘却的优秀短篇.小说场景被置于一触即发有如战场的股票交易上.银行职员常省吾 练就了一手接电话的"绝技",行里来往电话通常由他接转.常省吾原是洁身自好之人,"他虽不习禅,但已 定静如老僧;他虽年近40,可是仍如童子",处在喧嚣浮华的都市中30年,"却仍然是还他一幅不漂土布似 .D >战争的毁灭:人性和自我_ 的耐用而清洁"!常省吾开始只是帮同事接转股票交易的电话,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他竟然也谙熟股票交 易的种种门道,并屡猜屡中.不过,他仍定静如僧,从未买进卖出.待到行里整顿纪律,禁令职员参与股票 投机,常省吾竟然因此而失魂落魄,判若两人,以致大家都以为他也暗下做了股票投机.但恰如他自白的 那样:"做投机发财?我不想,酒,色,财,气,这都有命,不可强求.我这个人,我知道,四个字都没有,不必 强求,不必强求!"常省吾变得六神无主,乃至屡屡失态,只是因为"耳朵里听得多了",人就被那种气氛控制 了.这种"同化",是一点一滴渗透进常省吾骨子里的.尽管他仍疾恶那"嘁嘁喳喳地忙着买进卖出",但他 却又离不开那其中紧张不安,瞬息万变的气氛,一旦这种气氛消失,他也变得"形容不出,只是空洞……" 了.这种连常省吾自己也"不承认是与他人同化"的"同化"在小说中得到了丝丝人扣的描写,尤其是常省 吾身后那台电话墙机不时骤然响起所弥漫开的"紧张"气氛如何一点一点裹紧了常省吾的过程,有着生动 真切的呈现,而这一切又都置于"英军又在法属马达加斯加岛登陆"这样的战事背景上,使"投机市场日益 将《染》这样的小说纳入"战争的毁灭"的思考,并非牵强附会.这不仅在于小说被置于清晰的战事背 景上,更在于小说呈现的那种人人只想抓住"现在"这一刹那的心理状态完全是战时心态,而"日省吾身"的 常省吾无法以自己的道德力量抗衡毒化他的环境,就在于的他内心也会跟这种"疯了"的战争心理环境相 通.当年,张爱玲在《烬余记》(1944)中描绘在战争围困中,那种"寒噤的黎明,什么都是模糊,瑟缩,靠不 住","房子","钱","人","自己",一切都是"朝不保暮"的感觉,恐怕也正是常省吾的内心感受,他抵御不 了,于是,便放弃了原来的"洁身自好",投入了那疯癫的人群中.所以,我视《染》那样的小说为清醒意识到 战时中国作家关注着战争的毁灭,而当这种战争的杀戮发生在闭塞,旧陋的乡村, 死亡造成的更是人 生,人性的废墟.青苗的小说《马泊头》(1939)展示的乡村荒墟就几乎有着一种直摧生命的窒闷,透视出战 争的残忍: 堆,已变成一堆堆黑黑的秸灰了…… 小说中,葵三爷的死就发生在这废墟一样的乡村.女儿死于日军的强暴,皇协军又以其独子为人质, 胁迫其出任维持会长.葵三爷走投无路,投井自尽.小说在叙述这场"死"的悲剧同时,笔墨层次分明地呈 现了马泊头生者的状态:游方野僧的符条咒语,巫婆"跑烂鞋"的捉妖招魂,葵家"母老虎"疯颠中跳下舍身 崖,农妇"省油灯"的"劫数"预言,还有蚊子嬷嬷,火闪妈,屠户孙三,剃头匠老毛等麇集于祠堂门前的议长 论短……小说将一个又一个乡村场景叠合,呈现出"马泊头在可怜的,悲惨的,无耻的愚蠢中挣扎"的生存 浓缩起战时中国的苦难.日本侵华战争就发生在中国远未走出闭塞破陋的年状态, 月,侵略的屠杀跟旧中 当然,当中国作家面对战争的摧灭力量及由此产生的死亡时,他们始终关注的是死亡呈现的生命体 验.例如,英年早逝但才华未尽的萧红在她生命临终的那几年中更多的写到了死亡,而她笔下的死亡就更 多生命的体验,生命的终结也有着各种色彩.《旷野的呼喊》中,陈公公的独生子是颇有心计地"弄翻了日 本人的火车"而遭枪杀的,死亡描写的英武之气中透出着浓重的悲凉.在这篇小说中,萧红再一次调动起 其"情绪记忆",全篇有千余字的篇幅直接描摹来去无踪的风声,北方旷野风声的寒意,苦涩,悲鸣,,被萧红 捕捉,描摹得富有各种生命意味.不仅如此,风声还传递着陈公公老两口跟儿子间无法直言的对话,儿子 借口狩猎外出日子里老两口的种种猜疑(尤其是猜测儿子投奔了"抗日义勇军"时的复杂心态),陈公公面 对儿子欲问又止中的恐惧,积攒儿子修铁道所挣工钱时欣喜中的忧虑……都在风声中孕育,积压,爆发,一 户普通乡民在侵略者屠杀面前的血性也由此得到了真切的表现.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萧红的描写还不 断强化了风的"撕裂","淹没","捆绑","主宰",使陈公公和他儿子的死亡都成为外力摧残的结果.总之, 风声在真切入微的描摹中而呈现的多种含义使小说描写的死亡成为战时人生的启迪.萧红的《小城三月》 (1941)呈现的是另一种死亡.女主人公翠姨的生命是结束在三月小阳春那生命复苏的季节里的.小说以 51 口圈 > "孩童"的视角欲写尽琐细,平淡家居生活中的趣味,暖意,翠姨周围的人对她都没有敌意,恶意,翠姨是在 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她和"我"的堂哥的恋爱)无法实现时自己"从心"而病亡的.死亡对于翠姨是一 种生命自由的另一种开始,这种对生命自由的理解和追求,只有产生在生命遭到死亡般压抑的时刻.萧红 着力描绘战时人生中下层者的死亡体验,从中腾升,净化起或淳朴,或雄强的人性,从而折射出战争在使肉 体消亡的同时,也摧灭着朴素,美好的人性. 跟30年代文学相比,战时中国文学的死亡体验更多的回到了人性,自我的层面上来.像王统照那样的 老作家,经历了五四时期的个体追求到30年代的阶级"旷野",而到了战争爆发则将人性思考融入社会现 实,寻求着制止战争的力量. 例如,他上海"孤岛"蛰居时写的小说《母亲》(1940),就在生命的诞生和母爱的呈现中抒写了一种深 刻的死亡体验.尽管作品没有直接述及战争,但人们仍会体会到,这种死亡体验跟战争的联系.小说在热 浊和冷清氛围的巧妙交织中描写了两个女子的邂逅:一位穷孕妇被"××卡车"(完全可读成"军用卡 车"——笔者)撞抛,一位女尼挤出人群,从容救护,直至把"血产后昏晕的穷妇与在震惊下断气的婴孩"都 送上救护车.一位约近30岁的职业女子目睹这幅"血迹点染的图画",下意识地随女尼一路行去,眼前"目 睹的婴孩杀戮"使她坠入10年前丢弃"那鲜丽的,满浮着生命活力"的胎儿的巨大隐痛中.而那被视为虔 修"圣女"的女尼也第一次从那"血衣中的小生命"中感到了"命运的惨酷与新生的奇遇",体悟到一种"乳 养自己的孩子"的温馨.那种刚刚坠地就夭折的幼小生命的死亡体验,也许只有在"母性"中才能会被体验 到,它引发的"对过去的忏悔,与在冥茫里追逐着未来的生之活跃",都会深化人类的生命体验.所以,小说 呈现的死亡体验,被提升到了人之天性的最高层面.而小说的最后一笔:"但,引起这样痛悔追求的'它' 呢?——那无辜的被人压轨出来没有生的生命,就在当晚上,从医院里送出,埋入宿草渐渐要发青芽的地 下",无疑包含着对现实无端戕害生命的抗议.总之,小说对生命夭折的现实思考和从这种生命消失的死 亡体验中引发的"凡是生过,——生过的便有福惠了"的"母爱"构成了作品的两个层面,通过人物的意识流 动交织在一起,从而涌动起保护生命的巨大力量. 二次大战爆发前夕,寓居德国的冯至亲眼目睹纳粹党用奴性教育把整个民族裹挟 进侵略战争的悲剧: "在纳粹党的德国,校门前常常有这样的标语,'你是无,集体是一切'.就是说,你自己什么也不是,你 随时随地都要委身于这庞大的集体.……在这样的集体里,人人都没有个性,人人都觉得自己是无,人人 都可以做些不负责任的事,尽量发展他的残暴,归统是谁负责呢?是那个抽象的'集体'."这里深刻揭露 的战争泯灭自我,扼杀人性的悲剧在13本占领区也上演过.台湾作家杨逵的小说《泥娃娃》(《台湾时报》 1942年4月号),这篇借家居生活而述志的作品,最发人深省的就是主人公对即将长大成人,但已受13本在 台湾实行的军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化教育毒害的孩子未来命运的深切忧虑.太平洋战争刚刚爆发,放学 归来的孩子就已在家院里用泥巴玩攻占新加坡的游戏,"决战"体制下的教育向孩子们灌输的就是战争强 权."手携着手去践踏别人的国土,欺侮别的民族!""不!孩子,再也没有比亡国的孩子去亡人之国更残忍 的事了……"小说中的这一呼声孕成于台湾的历史命运和现实境遇,显得格外震撼人心.遗忘了亡国之 痛,又去亡人之国,这才是被殖民者的最大哀痛,所以小说后来借孩子用烂泥所塑日本坦克,飞机,军舰和 士兵,在一场倾盆大雨中又被"打成一堆烂泥"的生活场景痛快淋漓地喊出了"如果以奴役别的民族,掠夺 别国物资为目的的战争不消灭,如果像富岗一类厚颜无耻的鹰犬不从人类中扫光,人类怎么可能会有光明 和幸福的一天"的呐喊,就是要彻底埋葬侵略战争泯灭人性和自我的恶果.而这种激愤不已的呼喊,并非 只是血气方刚所驱,其中富有的深远眼光,开阔胸襟正来自对日本殖民战争同化恶果的高度警觉和保存自 己民族复苏力的顽强努力. 战时中国文学对死亡,毁灭的体验当然包含着民族,国家的惨痛,而让这种惨痛成 为历史的财富的,正 是作家们对战争毁灭人性,自我的警觉和开掘. 参考文献: [1]池莉.《桤木王》读后[N].南方周末,2002—04—07. [2]幸}牵山润.上海战线[j].华文大阪每日.1938—11-18. [3]青苗.马泊头[J].文艺阵地.1939,(3). [4]冯至.教育[A].冯至选集[c].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 52 (责任编辑:姜桂栩l
/
本文档为【战争的毁灭:人性和自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