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浅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情感共鸣.1

2020-03-06 2页 doc 12KB 4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浅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情感共鸣.1浅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情感共鸣 甘肃临泽一中马琳 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我深切的体会到,要实现以美育人的目标,欣赏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情感共鸣是美术欣赏课中的一个中心环节,贯穿在各层次的审美活动之中。在欣赏课中,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是至关重要的。 (一)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 现在的高中生,他们一般具有自尊心强、求知欲强、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已初步形成,表现在审美对象不断扩大,涉及到自然、社会、艺术多个领域。在他们这个阶段,已具有...
浅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情感共鸣.1
浅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情感共鸣 甘肃临泽一中马琳 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我深切的体会到,要实现以美育人的目标,欣赏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情感共鸣是美术欣赏课中的一个中心环节,贯穿在各层次的审美活动之中。在欣赏课中,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是至关重要的。 (一)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 现在的高中生,他们一般具有自尊心强、求知欲强、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已初步形成,现在审美对象不断扩大,涉及到自然、社会、艺术多个领域。在他们这个阶段,已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审美评价能力已初步形成,欣赏作品具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开始用自己的审美来评价审美对象。 (二)在欣赏中,选择合适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关键 我发现学生往往对自己非常熟悉的美术作品表现的心灰意懒,没兴趣,对完全陌生的作品则无动于衷。只有对那种似乎知道一些但又比较陌生的审美对象才会有极大的兴趣。而那些十分新颖,富于变化,对比强烈的艺术作品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因此在选择欣赏对象时,我尽量选择形式感强的,体现鲜明个性的作品。如朱耷的《荷花水鸟图》、凡高的《向日葵》等。除此以外,还要选择一些没有具体文学情节的作品,如中国画中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梅兰竹菊图,荷兰风景画,俄罗斯风景画等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还要选择一些传世名作,如《蒙娜丽莎》等,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对比着给学生介绍,也有很好的效果。对于学生熟悉的作品要引起他们的兴趣,最好换角度讲解,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兴趣。例如《蒙娜丽莎》,学生大多知道,但学生真正看到了什么呢?只是一位妇女肖像而已。“为什么这幅画会成为世界名画,流芳千古?”“神秘的微笑这种神秘感是怎样产生的?”“作者达芬奇是怎样一个人?”当种种问题提出后,学生观看的兴趣大大增加,脑筋也开动起来,很快进入状态。对于很抽象的作品,学生看不懂也就谈不上共鸣,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他们先补充基本的视觉知识和经验,点、线、面的构成,对比,平衡,和谐等一般形式法则等,例如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把他画的具象人物马还有其他物件和抽象的形象放在一起展示讲解,学生容易产生兴趣,引发共鸣。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学生的情绪情感不是只凭教师的几句话、几个问题就能调动起来的,学生情感达到与作品共鸣状态,往往是一个过程。中间的桥梁就是联想和想象。 (三)联想和想象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 我在引导学生欣赏南宋画家马远的山水画《寒江独钓图》,学生看画后,出的感觉是:寒冷、空旷、孤独、荒凉、寂寞等,在他们对作品的意境有很深体会的时候,再进一步画面的构图特点时,大面积空白表示什么呢?当问及此问题时,学生就会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是雪、雾、雨、水天相连……,当学生的情感真的被激发出来,联想与想象是极为丰富的。这时教师和学生一起背诵古诗:“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师生达到共鸣,学生对于作者的理解也达到共鸣状态。 总而言之,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要做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美术教师对这堂课的精心,需要师生互动,才能完成美术欣赏课的这一中心环节,也达到了上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的。
/
本文档为【浅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情感共鸣.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