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从时间知觉到时间心理学的研究

2013-01-18 5页 pdf 408KB 64阅读

用户头像

is_418286

暂无简介

举报
从时间知觉到时间心理学的研究 2 0以)年 11 月 第 26 卷 第 6 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 扣目 of 骊山肥t Chi na N o m 园 uni一ity (H u n l田滋ti es 朋d s 祀 ial 阮ien ces 现iti on ) N ov . , 2(X X) V ol . 26 N o . 6 从时间知觉到时间心理学的研究 李 伯 约 (西南师范大学 心理学系 , 重庆市 《刃7 15) 摘 要 :时间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是 :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和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大 , 研究 的领...
从时间知觉到时间心理学的研究
2 0以)年 11 月 第 26 卷 第 6 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 扣目 of 骊山肥t Chi na N o m 园 uni一ity (H u n l田滋ti es 朋d s 祀 ial 阮ien ces 现iti on ) N ov . , 2(X X) V ol . 26 N o . 6 从时间知觉到时间心理学的研究 李 伯 约 (西南师范大学 心理学系 , 重庆市 《刃7 15) 摘 要 :时间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是 :随着研究的不断进步和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大 , 研究 的领域逐渐拓展 , 逐步走向多方法多取向的 、全面综合的研究。 在早期的时间知觉阶段 , 研究了刺 激的时间特性的影响 ;在时间认知阶段 , 研究了个体的认知因素的影响 ;在时间心理学阶段 , 研究 了个体的人格特征的影响 。 我国时间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是起步较晚 , 但进展较快。 在时间知觉阶 段 , 我国的研究相对较少 , 而到了时间心理学阶段 , 我国的研究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关键词 : 时间知觉 ; 时间认知 ; 时间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 B84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仪” . 2677 (2仪刃)06- 01 18 一。 时间心理学 (p sy c ho fo 留 of t~ )是研究个体对客观事件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的科 学。 时间心理学的研究是围绕着时序 、时距和 时点这三个时间信息的基本属性进行的 。 由 于人对时间的反映同计时工具测量出来 的时 间通常是不一致的 , 因此在对时间进行研究的 诸学科中 , 时间心理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 又由 于人类没有特定的感知时间的感受器 , 时间具 有不可逆转的一维性 , 对时间的研究在心理学 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 以研究对象的范围 为划分依据 , 心理学家对时间的研究经历 了三 个阶段 , 分别着重探讨了人的时间认知结构的 三个特性 : 刺激的时间特性 、个体的认知因素 、 个体的人格特征 , 相应称为时间知觉 阶段 、时 间认知阶段和时间心理学阶段 。 这三个阶段 的划分是相对的 ,后一阶段的外延包含前一阶 段的外延 。 一 、时间知觉阶段 时间知觉 (ti m e Pe o eP ti on )指个体对同时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件的持续性和 顺序性的反映 ,人只能在很短暂的时间内把若 干有限的事件排列有序并知觉为一个单位 , 在 此单位中 , 各个事件则成为了一个相对同时的 整体 , F扭 is s e ( 1 96 3 , 2 9 54 ) [ , ][ , ]称之 为 “知觉到 的现在 ” (pe rc ei ve d p re se nt )。 对于不 同的刺激 物 , 时间知觉的上限是有差异的 , 如节拍器的 嘀哒声的平均持续时间短于 2 秒 ,英语诗句约 为 3 秒 , 而 光 刺 激 则 约 为 6 秒 。 Fr a iss e (19 81 )[z] 认为知觉 到的现在可 以持续 3 一 4 秒 。 时间知觉的下限是 50 毫秒 。 时间知觉的阂限(th le s llo ld of ti me p e rC eP - tio n) 指个体将两个相继续 的刺激知觉为持续 刺激的最短时间 。 Bou 司 o n (19 0 7 ) [l] 、 D llru p 和 Fe ss ard (l 94 0产等指出 , 该阑限值依据许多因 素的变化而变化 。 不同感觉道有不相 同的阑 限值 , 例如视觉的阂限值是 1 13 一 124 毫秒 , 听 觉的闭限则值是 10 一 50 毫秒 。 物理属性简单 的刺激 , 容易被知觉为持续的 。 加强注意会使 阂限值缩短 。 收稿日期 二2(X X) 一伪 一 20作者简介 :李伯约理学研 1 1 8 望黔3 一 ) , 男 , 云南省路南县人 ,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 博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认知心 , 毛。 巴甫洛夫 (19 27 )[l l等人很早就研究 了时 间条件反射 (~ c o lld i6 0 n i嗯)。 他们发现 , 动 物能够对刺激的时间间隔和时间顺序形成条 件反射 , 这是以不同的时间间隔为条件刺激物 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 间隔为 0 . 75 秒时 , 时间条件反射最容易形成 。 K a tZ (一9 0 6 )「, 1 、 万、‘sse (19 , )(, J、孙文龙等 人(19 55 )厂3 ] 、黄希庭 (19 5 7 ) [ ,〕等人对时间估计 (ti ll犯 岛tixna ti o n )进行了研究 , 发现个体能够完 全凭借主观经验来对客观事件的持续性和顺 序性进行反映 。 时间估计受到很多因素的影 响 。 时间估计还可进一步分为时距判断和时 序判断 , 前者指个体对界定于两个相继事件之 间的可察觉的持续的间隔时间的认知 , 后者指 对在时间上的相继的认知 。 在此阶段 , 有的时间心理学家还研究 了时 间知觉同空 间知觉之间的相互影响 。 其中 , H e ls曲 和 ‘飞 (19 3 1 ) [‘〕、 A bbe (一卯。) [ , )研究 T 时间知觉对空间知觉的影响 , 即所谓 飞b u 效应 ( . h 拟 e巧即O 。 反之 , H幽e l 和 Sylves ter (19 5 3 , 195 s)t , ]则发现了时间知觉受到空间知觉的影 响 , 即所谓 K , 钾 效应 (肠p件 e肠犯t) 。 黄希庭 等人(19 87 ) [3] 还发现 , 在短时距知觉中主体的 外部活动不影响 ‘“禅效应的出现 。 在儿童时 间 知觉 的发 展方 面 , 3 叮也e (195 7 )[ , 1 、 G 曲‘奴斌哈(l朽s )[3〕发现 , 6 一 7 岁的儿 童时间知觉尚不准确 、不稳定 , 但 8 一 14 岁的 儿童就能主动利用时间标尺 , 时间知觉趋于准 确 、稳定 , 同青年 、成人已无多大的区别 。 爱尔 金 (192 8 )则发现 , 儿童时间知觉的平均误差随 着年龄 的增 长 而逐渐减少 。 黄希庭等人 (l 96 2 , l% 3) [sj 发现 , 5 岁儿童还不会利用时间 标尺 , 7 岁开始使用 , 8 岁基本上能主动地使 用 , 且时间知觉的准确度和稳定性都大为提 高 , 有开始接近成人的倾向 。黄希庭 (199 3 )以] 、柳学智 (19 93 )〔4 1采用多 变量正交的方法 , 考察了刺激类型 、刺激 复杂度 、刺激呈现时距 、被试对两刺激的判定 、同一种感觉道的个数 、性别等七个因素 对时距连续阑限的影响 。 该研究因将多因素 试验设计的方法引人时间知觉的研究而独具 特色 。 二 、时间认知阶段 时间记忆(咖卯d m e n幻ry )是一种时间认 知的形式 。 时间心理学家把刺激序列超出 5 秒钟以外的时间认知则被认为是时间记忆 。 时间记忆既以确切的线索为参照 , 而更主要的 是未采取任何明确的言语编码形式 , 仅依靠有 关事件或事件系列的时间信息的编码保持和 提取 。 由于时距 、时点和时序的信息在时间记 忆中所起作用不同 , 以及研究的侧重不同 , 多 数研究者对时间记忆的理论解释往往侧重于 其中的某种时间信息的作用 , 形成了多种时间 记忆理论 。 在时距记忆方面 , o ~ in( 19 69 )[51 等人提 出了存储容量模型 (跳创叫笋 s滋 m 记e l) , 着眼于 记忆中存储事件的数量以及信息 的复杂度 ; v ~ ( 197 0) 阁等人提出 了加工时间模型 (Pro - ce s s川g- tin 妃 侧d e l) , 研究了注意同时距估计的 关系 ; B loc k (197 5) [5] 等人提出了变化/ 分割模 型( Chan 邵lse , 此n ta tion 价记e l) , 探讨 了时距估 计同时间经验的分割程度的关系 。 在时序记忆方面 , 就事件的新近性而言 , H Il lri chs (197 0) [5I 等人提出 了强度理论“饥叹户 th e o ri es ) , 研究了记忆痕迹 的强度 的作用 ; 工陇嗯 和 C o ttO I ( 19 50 )[, ] 、 黄 希 庭 和 郑 涌 (1 99 5) [6] 等人提出了传送带理论(~ 祀ye r bel t 山即d es ) , 研 究 了各事件发生 顺序的 作用 ; Gl e d 犯飞(198 0) t,] 等人提 出 了背景重叠理论 (C O “比沉tU al 创陀d a P th eo d es ) , 研究了背景成分重 叠的作用 。 就事件在过去时间中的明确位置而言 , 凡exs er 和 E劝w e r (l 97 4) 阁等人提出 了时间标记 理论(tin 能魂日邵ing th 仪‘e s) ,研究了事件编码时 ·就自动附着上的时间标记 的的作用 ; 1元分 和 E冶加吕(19 81 )[5] 等人提出 了编码动摇理论 (en - C记i鸣 拌血d 坦tion th e ro ies ) , 研究了事件时间记 忆的层次网络系统的形式 ; E冶tes (19 8 2) [51 等人 提出 了层次组织理论 (hi e~ hic al o飞冲u z a加。山的“. 乏, 研究了事件时间属性的组织等级系 统形式 ; A 川le rSO n 和 BOwe r (19 7 2) 阁等人提出了 重构理论 ( ~ 加Cti v e th 仪幻eS ) , 研究了 背景 信息的重构作用 。 就事件在过去序列 中相对位置而言 , 址 - w 叮d 爪相k y 和 MtU 汕犯k(19 89 )川提出 了联结链理 论( ~ 诫ve ch ‘ n th eC滋eS ) , 认为事件顺序的 编码是依靠相继时间之间的成对联系 ;几。唱 和 Cot 加旧(19 50 )[ , ] 、李国军(199 4 )[‘]等人提出 T 1 19 顺序码理论 (。记e r C司 e th co rie 。) , 认为时间信 Fri 合山nan (19 82 , 19 90 )图 就对表象表征和词表息是附加在储存的项 目的顺序之上的语义相 表征进行 了研究 。 E sse ns 、 Po ve l( 19 85 ) [s] 和 关的成对的事件之间的前后关系 。 Hu tte llloc he r 等人 (19 88) [8] 则研究了数字表征 , 黄希庭(19 93 ) [4] 、黄希庭和邓铸(19 97 )[01 将这种具有可计量的等距离的单位并可进行 考察了上述各种理论 , 指出它们都得到了某些 一些基本的运算的时间信息称为 “米制”表征 。 实验证据的支持 , 但都还不够完善 , 都不能解 从储存的形式上 , 时间表征可分为线性表征和 释所有的时 间记忆现象 。 例如 , 强度理论 、传 网络结构表征 。 现有的大部分时间理论普遍 送带理论和背景重叠理论能够对新近事件进 认为时间表征是线性的 。 但 Es te S (19 73 )[s] 的 行很好的解释 , 但不能合理地解释时间系列位 模型和 Jo hn ~ (1 97 0) [s] 的模型都认为 , 时间 置效应 ;重构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时间系列效 表征是层次网络结构的 。 c ooP e r 等人 (19 7 8) 川 应和比例尺效应 , 还能解释为什么记忆较好的 也对言语计时中的层次网络编码进行了研究 。 项 目时间判断较准确 ;联接链理论在解释情节 王振勇 、李宏翰和黄希庭 (19 99 )川 则表 明 , 一 记忆中的时间信息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 尤其 方面时间信息的储存似乎是 以层次网络的形 不能解释为何事件的分离性越大 ,相对新近性 式来组织的 , 但另一方面却又表现 出符合线性 的准确性越高 。 模型的特点 。 从意识的参与与否上 , 时间表征 经过多位学者的探讨 (黄希庭 , 19 95 [0] ;柳 可分为外显表征和内隐表征 。 Mi ch on (1 9 90 ) [v] 学 智 , 1 9 93 [6] ; 王 振 勇 和 黄 希 庭 , 199 沙〕, 指出 ,外显表征是一种有意识的 、概念性 的结 19 97 [6] ) ,黄希庭和徐光 国 ( 19 97 [e] , 19 99 [e] )提 构 ;而内隐表征是潜意识的 ,具有动力性 , 同内 出了时间认知 的分段综合模型 (m llg e 一syn th eti c 隐记忆有关 。 m od e l) , 指出个体对时间的认知取决于多种因 时间认知的研究还涉及到一个颇有争议 素 , 主要有时间的长短 、间隔 、顺序 、刺激出现 的问题 : 时间信息的编码究竟是自动加工还是 的时点以及个体的认知因 素和人格特征等 。 控制加工的 ? H as he r 和 2近c k s (19 7 9) [’l 、Jac k~ 对于不同长度的时间 , 个体的认知策略也不 (19 89) [v] 认为 : 时间信息的编码是自动的 。 但 同 。 例如他们用时间词义赋值方法的研究表 Be ve h 一Be n g 叮 1〕In (1990 )[v] 、J‘k~ (19 90 ) [91 、李国 明 , 人们对过去的时间可分为以秒和分为单位 军 (1 9 9 3) [9] 则认为时序信息加工需要认知努 赋值的 “较近时间 ” , 以小时 、 日和月为单位赋 力 。 Jac k~ 和 Mi ch on (19 84 )[9l 的结果 比较完 值的 “近的时间 ” , 以及 以年为单位赋值的 “远 整 :某些时序信息的编码确实有一定的 自动 的时间 ” 。 通常个体对时间的认知总是将时 性 ,但更复杂的作业要求进行控制加工 。 王振 序 、时距和时点以及影响时间认知的诸因素综 勇和黄希庭 (1997 ) [9] 则进一步指出 , 顺序属性 合起来加以考虑来认知时间的 。 该模型还认 倾向于 自动加工 ;位置属性就视觉信息来说倾 为 ,时序 、时距和时点是同一时间经历的不可 向于自动加工 , 听觉在有顺序标码情况下倾向 分割的三个属性 , 单独对某一属性的研究 , 虽 于 自动加工 , 而在无顺序标码情况下则是控制 然有利于深人探讨该属性的特点 , 但必然会忽 加工过程 ; 间隔特性是一个控制加工过程 。 略时间经历过程的完整性 。 应将这三个属性 时间推理(~ ~ ng )是人们对时间顺 统一起来进行多维度的研究 。 因为不 同的时 序进行推论的心理过程 。 通过时间推理 , 人们 间长度涉及不同的加工机制 , 而且其时间记忆 可以间接地认知过去或者未来的时间 。 Fri ed - 表征的机制也不会完全相同 。 该模型是 目前 ~ (19 5 2 , 19 53 , 19 84 , 19 56 , 1 9 59 , 19卯 )[, ]认为 , 惟一把时序 、时距和时点的信息综合起来加以 个体用词表系统对月份顺序进行推理时会同 研究的理论 。 其他言语活动之间产生选择性干扰 ,具有方向 时间表征 (~ 花 p re se n tat ion )是刺激序列 效应和距离效应 ;而运用表象系统对月份信息 的心理组织形式 , 是时间信息加工过程中的核 的编码时则会同空间知觉操作发生选择性干 心问题 , 触及时间认知过程的本质 , 可以从多 扰 , 没 有 方 向 效 应 和 距 离 效 应 。 黄 巍 种维度来加以区分 。 从编码的形式上 , 时间表 (l 99 3) 仁l0] 、K e lly 等人(l 99 9) [l0] 发现 , 中国成人 征可分为 表象表征 、 词表表征 、 数字表征 。 在对月份顺序进行推理时是根据时间数字表 120 征系统进行数字运算加工 的 , 其特点 为顺序 性 、大小可比性 、可直接进行数的四则运算 、周 期性 , 最典型的操作特征是越界效应 。 李伯约 和黄希庭 (2仪”)[ll] 发现 , 数字表征是产生越界 效应的必要条件 , 数值运算的加工方式是产生 越界效应的关键因 素 。 Ji ang 和 Fan g ( 199 5) 〔101发现 , 中 国成人倾向于使用数值加工 , 而中 国 儿童则多使用词表系统 ,显示 出一个从词表系 统到数值系统的发展过程 。 H u an g (一9 9 9 ) [‘。]发 现中国被试在加工节气顺序是依靠词表表征 来进行推理的 。 Jo hn ~ 一恤 i记(19 83) [l ’〕研究了 不同心理模型同时间推理的关系 。 C n 〕tto 等人 (19 91 )[ 川还研究了时间的因果推理 。 Mill e r 和 Jo hn so n 一u i记(197 6 ){, 2 ] 很早就涉 及到 了 时 间表 达 的心理语言 学 , O ak hi n 和 G 田司油m (19舒 )〔, , ] 、 Man 己er (19 5 6 )[ , , ]则探讨 了 个体对时间描述的理解 。 黄希庭 和孙承惠 (199 1) 闭采用模糊统计试验的方法探讨 了人 们对时间词义的特点 , 发现被试对模糊度不同 的时间修饰词在心理量表上的距离是不等的 , 词义的模糊度与评量的把握度呈负相关 。 Mi - c ho n( 19 90 户〕研究了时间的隐喻表征 , 指出 它 是时间的外显表征的形式之一 , 并且将之界定 为把时间映射于另一个语义范畴里的某个相 关概念 。 周榕和黄希庭 (2仪力)〔‘2 ]探析 了中英 文时间隐喻表征结构 , 证实了时间隐喻表征有 着系统的内部结构的假想 ,并认为中英两种文 化在时间隐喻概念结构上非常相似 。 三 、时间心理学阶段 时间透视 (n m e pe rs pec ti ve )是指个体对于 过去 、现在和将来的时间所持的看法 、态度和 观念 , 以及对过去和未来的相对注意 。 Mi c ho n 和加kson (一98 5 )[ , , ] 、 B loc k ( 19卿) [ , 3 ] 、黄希庭 和 郑涌 (19 95 )[ la] 发现 ,过去与未来的区别之所以 进人意识的范围 , 是源于长期记忆 , 特别是情 节记忆与预期记忆 。 黄希庭 (l 9 9 4 )〔l3] 还探讨 了未来心理时间的结构特点 ,发现心理未来是 从较近的未来 、近的未来向远的未来移动的过 程 。 黄希庭 、孙承惠 和胡维芳 ( 19 98 )〔l3] 还发 现 , 过去的心理时间有着与未来的心理时间相 似的结构 。 郑涌和黄希庭(19 9 8) tla] 还发现 , 不 同自我同一性状态下的被试对其过去 、现在和 未来的时间体验存在着差异 , 在时间透视的广 度 、方向及关联性等方面 , 高 自我认同的被试 有着更大的现在广度 ,更积极而远景开放的未 来取向 , 以及更强的时间整合 ;低 自我认同的 被试则是过去广度更大 , 过去取向更多 , 时间 分裂及未来中断的现象更易发生 。 这些结果 初步揭示 了建立在时间体验与 自我概念的整 合基础上的时间透视的心理结构方式 。 时间管理(ti me ~ a g ”m e nt )指个体为了有 效地利用时间资源所进行的和控制活动 。 时间管理行为可以分为宏观 、中 间和微观三个 水平 , 宏观的时间管理行为包括选择 目标和子 目标 ,排列 目标的优先级 ;介于宏观与微观之 间的的时间管理行为包括产生任务和子任务 , 并排列任务的优先级 ;微观的时间管理行为包 括安排和执行任务 。 Bd tton 和 及 s se r ( 199 1 )t ’4 1 研究了关于时间管理的构成要素 , 认为时间管 理的结构 由短期计划 、时间态度和长期计划三 个因素组成 , 而 M a Can 和 sh ah an i( 19 90) 汇l’] 则认 为它应包括以下 四个 因素 : 设置 目标和优先 级 、计 戈J安 排 、 时间 的 自觉控制 、混乱倾向 。 z ~ (19 89 )[ ’司研究 了时间管理与行为的 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 其结果表明 , 个体的时间 管理的水平对其学业成就的影响 , 比其智力水 平对其学业成就的影响更加显著 , 时间结构的 多数 因素上的得分都同学业成绩的得分存在 着显著的正相关 。 张志杰 (19 9 9) 〔l’] 的研究表 明 , 时间监控对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显著作 用 , 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通过时间监控对 学生学业成绩产生间接影响 。 时间态度 (ti me a ttitu d e) 是个人对自己 的 时间的主观体验与评价 。 黄希庭 (l 99 8) 〔巧, 指 出 ,在时间维度上 ,人们对过去 、现在和未来的 关心程度是不同的 , 因而也就表现出不同的人 格特征 。 W 鹿sman (197 3 )t , 4 ] 、 e al ab 心i 和 C O hen (l % 8) 〔l4] 认为 , 对时间的态度和利用反映了个 体基本的人格特征 。 B心11 d 和 Fea the r ( 19 8 8) 〔l’J 发现 ,擅长利用时间的个体 , 自我价值感 、心理 幸福感得分都很高 , 而抑郁 、焦虑 、心理失调的 得分都很低 , 表现 出更强 的 A 型行为倾向 。 黄希庭和李宏翰 ( 19 9 5) 〔l’] 发现 ,被试在时间态 度上存在着年龄差异 , 青少年被试中还存在着 性别差异 。 综上所述 , 可以看到时间心理学的发展趋 势是 , 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和研究视野的 12 1 不断扩大 , 研究的领域逐渐拓展 。 虽然人对时 间的反映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但早期的时间 心理学家受制于当时的研究手段 , 只能对最简 单的知觉现象进行单因素的研究 , 如测定时间 知觉的阂限或时间条件反射 。 但随后多因素 的方法很快引人研究 , 时间知觉的研究就扩展 到多通道等领域 。 从研究视野上来看 , 随着认 知心理学的兴起 , 时间心理学的研究马上扩展 到人类认知的各个领域 。 而当代走在前列 的 时间心理学家则开始放眼于影响人类时间认 知的一切领域 。 这种多方法多取向的 、全面综 合的研究趋势 , 还将继续发展下去 。 未来对人 类的时间认知的研究 , 势必出现认知加工取 向 、精神取向 、行为取向 、现象学取向的结 合 , 甚至于还会结合物理学 、生物学等相关学 科进行 。 还可以看到 , 我国时间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是起步较晚 , 但进展较快 。 在时间知觉阶段 , 我国的研究相对较少 ,但多因素的方法的引人 不失为一特色。 在时间认知阶段 , 我国的研究 不仅数量增多 , 而且基本上同国际上同步 , 尤 其是分段综合模型的提出则为一大特色 。 在 时间心理学阶段 , 我国的研究已经走在世界的 前列 。 经过我国时间心理学家的进一步努力 , 我国的时间心理学一定能作出更大成绩 。 参考文献 : 〔1] Flai, , P . 1址 p 守. d 明扮 of ”n le 【M ] . NY : 饰甲巴 and 凡解 , 1肠3 ‘ 臼I F面二 , P . 几扣解加 口以 。忿如心垃祝 了山招【J] . 内. “目 肠幼. 即 成 n 卿d d 火梦 , 19 84 , 35 : 卜 36 · 【3〕 黄希庭 , 张庆林 , 张小真 . 活动对短时距知觉影响的初 步研究【Jl . 心理学杂志 , 1兜7 , (3) . 〔4 ] 黄希庭 . 时距信息加工的认知研究〔J] . 西南师范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叨 , (2 ) . 〔5〕 Fri 目 .班l , w . J.肠加叮for ‘加留 矿尹”‘~ 【J] . P叮d IO . .哈因 肠山d 恤, 1卯3 , 11 3 , (l) . 【6] 黄希庭和徐光国 ,对变化,分割模型的检验(n ) , 心理学 报 , 1性污9 , 3 2(2 ) 。 〔7」 Fri 曰man , W . J . M幽阅叮 : R 纽. 川州翔理 of 业 “. 。 健 面叫笋 脚曰目 . Alx 翔t l勺. e : 玩伸心璐奴 伽.川 . 川比. . ‘加【M〕. 伪证沉d罗 : A B浏纸润 氏威 The Mrr R 臼s , 19男) . 〔s1 物忱e川oc 址r , J. H日脚 , L . v . , & Pm h朗k a , V . 月活毋 , 动白以叼阴咖俪 认 口艳妇司 d 勿幻认 : 血如心咭血 山如 了 . 姗山〔J〕. P守由目哈回 困沈讨e w , 198 8 , 95 : 47 卜 4 84 . 凶〕 梁建春 , 黄希庭 . 几种时间表征的研究概况【J] . 心理科 学 , 1男兮, 22 , (1 ) . 【10 〕 HUan g , w . 凡”翻山姆 司油‘ 以目脚越汤翻 健肠帜 。 a 卢州如n 了印川”时如叨止:俪 加如” 〔J〕. M加的叮 & 伽卿咖n , 19卯 , 27 , (6 ) . 〔川 李伯约 , 黄希庭 . 周期性知觉推理研究【J〕. 心理科学 , 20以) , 23 , (4) . 【12 1 周榕 , 黄希庭 , 时间隐喻表征的跨文化研究〔Jl . 心理 科学 , 2 1】X) , 23 , (2) . 【13 〕 郑涌 , 黄希庭 . 时间透视的自我整合 : n . 心理功能机 制的试验研究【J] . 心理学报 , 2(X X) , 33 , (1 ) . 【14 1 张志杰 . 中学生时间管理研究【D〕. 西南师大心理学 系 , 199 9 . 【巧 ] 黄希庭 .人格心理学〔M〕. 台湾 :东华书局 , 1卯8 . 责任编样 曹 莉 T he R 曰ea rC b 昭 n℃m T li n e Pe rc e西o n to T加肥 Psy 曲lOl 吸罗 U Bo 一扣e (场卯 ~ of 均咒械柳产 , &犯硫肥名以吞‘ 肠m 回 肠山明勿 , 助“明吨 粼X叮巧 , 以初口 川比七知以 : Wi th the de ve lo砰拟价t of ~ h me thod an d the e山Ige m e n t of 二se毗h p e花pe cti ve , a 忱 n d 丘叨1 sin 甲玩 fac tor to m ul tiple 俪姗 , 四d 肠Ol ll sin砂e 拌rS 侧沈tive to 训止iple an d 叮n th eti e Pe IS 侧况6 ves is the o in the til拙 p syc hO I卿 . Ih the earl y time pe 此eP tion ph卿 , the tem 卯m l ehaxac teri stic s of s tha u玩 are sl刀di ed ; in th e time c供笋ition pha 留 , the infl uenCe of i劝击v id u叭’ s c咫冲tive 阮比 are sto 山记 , and in the ti概 p可c ho协罗 phase , the i川lu e n e e of i功山v id u d ’ s pe 卿na lity c hala cteri sti cs , stud i司 . 拟- 山加沙 the tin 班阿c ho灿罗 in Ch ina was laUn c hed la te r but the d evel ol娜阳n t ~ 俪 te r th an oth er ~ - 巨胎 . In the ti l拙 伴代叩五o n 户ase , Ch ine se 。~ hes we re re lat ive ly les s , but in the tilne p syeholc 睽 户毗 , C比耽留 比笙助山胎 are in the one of fi玲t Plac eS of the 拟,rl d . K叮 , 。八如: ti毗 讲比ePti o n ; tin 肥 c哩四tion ; 山耽 psyeho lq罗 12 2
/
本文档为【从时间知觉到时间心理学的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