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八章 诗神的飞腾与坠落

2013-01-20 50页 ppt 645KB 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90178

暂无简介

举报
第八章 诗神的飞腾与坠落null第八章 诗神的飞腾与坠落 第八章 诗神的飞腾与坠落 前 言 “文革”诗歌 第一节 “归来者之歌” 第二节 朦胧诗派 第三节 后朦胧诗派 附 录 论二十一世纪诗歌写作的几种可能性 “文革”诗选“文革”诗选一、渲染着针对具体对象的语言暴力 刘少奇,算老几 老子今天要揪你! 抽你的筋, 剥你的皮, 把你的脑壳当球踢! 誓死保卫党中央! 誓死保卫毛主席!null二、体现了强烈的“文革”色彩 朗诵...
第八章  诗神的飞腾与坠落
null第八章 诗神的飞腾与坠落 第八章 诗神的飞腾与坠落 前 言 “文革”诗歌 第一节 “归来者之歌” 第二节 朦胧诗派 第三节 后朦胧诗派 附 录 论二十一世纪诗歌写作的几种可能性 “文革”诗选“文革”诗选一、渲染着针对具体对象的语言暴力 刘少奇,算老几 老子今天要揪你! 抽你的筋, 剥你的皮, 把你的脑壳当球踢! 誓死保卫党中央! 誓死保卫毛主席!null二、体现了强烈的“文革”色彩 朗诵: 战鼓响, 烈火熊, 杀声起, 军旗红。 冲天霹雳惊鬼神, 杀出英雄红卫兵。 砸烂八股旧学制, 横扫黑帮立奇功。 党给一身造反骨, 唇枪舌剑杀气腾。 主席亲手授战旗, 小将高唱《东方红》 齐诵: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杀!杀!杀!嘿! 向日葵《红太阳颂》向日葵《红太阳颂》 无边的大海呵 请鼓动澎湃的心潮, 巍峨的高山呵 请挥动激情的大笔; 撼天的春雷呵 请擂动雄浑的鼓点, 万里的长风呵 请奏起《东方红》乐曲。 让我们同声歌唱 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 ——毛主席!金树良《沿着毛主席的文艺路线胜利前进》金树良《沿着毛主席的文艺路线胜利前进》 《讲话》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文艺, 开辟了一个光辉壮丽的新纪元! 是拥护还是反对毛主席的文艺路线, 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分界线, 是革命和反革命的分界线。 我们一定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 念念不忘阶级斗争, 念念不忘无产阶级专政, 沿着毛主席的文艺路线胜利前进!前进!《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勇士》(节选) 《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勇士》(节选) 三、展现出狂热而幼稚的思维 还记得吗? 我们曾饮马顿河岸, 跨过乌克兰的草原, 翻过乌拉尔的高峰, 将克里姆林宫的红星再次点燃。 我们曾沿着公社的足迹, 穿过巴黎公社的街垒, 踏着《国际歌》的鼓点, 驰骋在欧罗巴的每一个城镇、乡村、港湾。 null 瑞士的风光, 比萨的塔尖, 也门的晚霞, 金边的佛殿, 富士山的樱花, 哈瓦那的烤烟, 西班牙的红酒, 黑非洲的清泉。 这一切啊:都不曾使我们留恋! 因为我们有 钢枪在手, 重任在肩。第一节 “归来者之歌” 第一节 “归来者之歌” 一、涵 义 二、梁南《我不怨恨》 三、艾青的诗歌 四、公刘的诗歌一、何谓“归来者之歌”一、何谓“归来者之歌”◆ “文革”前受到各种打击而停止写作和发表作品的人员有: 1、因“胡风反革命集团”案遭受打击的“七月派”诗人: 胡风、曾卓、绿原、牛汉、彭燕郊等 2、因艺术观念分歧被迫离开诗坛的“中国新诗派”诗人: 杜运燮、辛笛、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杭约赫、袁可嘉等 3、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艾青、公刘、流沙河、邵燕祥等 ◆ 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里(1978年到1980年代初),这些人纷纷把自己生活道路的坎坷和获取的感受,投射在“归来”之后的诗篇中 ,他们创作的作品被称为“归来者之歌”。“归来者之歌” 的艺术特征“归来者之歌” 的艺术特征一、最初创作普遍带有“自叙传”性质 他们把这种“复出”,看做是原有生活、艺术位置“归来”:从被“遗弃”到回归文化秩序中心。 二、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倾向 他们中多数人青年时代走向诗歌时就怀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因而,“自白”式地描述那段异常岁月里的生存状态,自然会追求历史光影的投射,使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倾向成为“归来”诗作的另一重要特征。 二、梁南《我不怨恨》 二、梁南《我不怨恨》 诱人的黎明, 以玫瑰色的手 向草地赶来骠悍的马群。 草叶看到了自己的死亡, 亲昵地仍伸向马的嘴唇。 马蹄踏倒鲜花, 鲜花 依旧抱住马蹄狂吻; 就像我被抛弃, 却始终爱着抛弃我的人。三、艾青的诗歌三、艾青的诗歌 1978年后大约五年多时间里,共写了二百多首诗,出版多部收入诗集: 一、主要围绕当代现实政治事件或问题取材 《在浪尖上》《光的赞歌》 《清明时节雨纷纷》 二、以人生体验为起点,引向对中国以至人类历史和大千世界的历史经验的把握 《古罗马大斗技场》 三、随意发挥,却有或深长、或浅显的寄托 《酒》《镜子》《鱼化石》 《山核桃》《盆景》 四、“域外题材”的作品 《墙》《慕尼黑》《重访维也纳》 《芝加哥》《纽约》贵州青年诗人哑默致艾青的两封信贵州青年诗人哑默致艾青的两封信◆ 1978年4月30日,上海《文汇报》刊出艾青短诗《红旗》,这是他在时隔21年之后第一次在报刊上正式出现。 ◆ 该诗刊出后,哑默致信艾青称:“……我们找你找了20年,我们等你等了20年。现在,你又出来了,艾青!‘艾青’,对于我们不再是一个人,一个名字,而是一种象征,一束绿色的火焰!——它燃起过一个已经逝去了的春天,此刻,它又预示着一个必将到来的春天。” ◆ 1980年,哑默在致艾青另一封信中说,我“想告诉你,艾青在我的心里已经死去了……一本开后门买来的新版的《艾青诗选》放在我桌子上快一年了,但我连翻都没有翻过。尽管上面第一页上印着的第一句话是我给你的第一封信里的第一句话。” 北 岛《彗 星》 北 岛《彗 星》 回来,或永远走开 别这样站在门口 如同一尊石像 用并不期待回答的目光 谈论我们之间的一切四、公刘的诗歌四、公刘的诗歌◆ 公刘1977年重新发表作品后10余年间,表现了喷发般写作状态,先后出版10余部诗集。重要诗集有: 《离离原上草》《白花·红花》《仙人掌》 ◆ 评论者认为,30年前那朵升自西南边疆、带着“旭日光彩”的“云”,变成了炽烈喷射的“火”。 ◆ 公刘诗歌代表作: 《哎,大森林》 《刑 场》 《车过山海关》 《乾陵秋风歌》 《假如这些秦俑们突然间活过来》 《冻 雨》 《雪 景》 《竹 问》公刘《西盟的早晨》公刘《西盟的早晨》 我推开窗子, 一朵云飞进来—— 带着深谷底层的寒气, 带着难以捉摸的光彩。 在哨兵的枪刺上 凝结着昨夜的白霜, 军号以激昂的高音, 指挥着群山每天最初的合唱…… 早安,边疆! 早安,西盟! 带枪的人都站立在岗位上 迎接美好生活中的又一个早晨…… 1954年公刘《上海夜歌》(一)公刘《上海夜歌》(一) 上海关。钟楼。时针和分针 像一把巨剪, 一圈,又一圈, 铰碎了白天。 夜色从二十四层高楼上挂下来, 如同一幅垂帘; 上海立刻打开她的百宝箱, 到处珠光闪闪。 灯的峡谷,灯的河流,灯的山, 六百万人民写下了壮丽的诗篇: 纵横的街道是诗行, 灯是标点。 1956.9.28上海公刘《哎,大森林》 公刘《哎,大森林》 哎,大森林!我爱你!绿色的海!     为何你喧嚣的波浪总是将沉默的止水覆盖?     总是不停地不停地洗刷!     总是匆忙地匆忙地掩埋!     难道这就是海?!这就是我之所爱?!     哺育希望的摇篮哟,封闭记忆的棺材!     分明是富有弹性的枝条呀,     分明是饱含养份的叶脉!     一旦竟也会竟也会枯朽?     一旦竟也会竟也会腐败?     我痛苦,因为我渴望了解,     我痛苦,因为我终于明白——    海底有声音说:这儿明天肯定要化作尘埃,     假如今天啄木鸟还拒绝飞来。     1979年8月12日写于沈阳  第二节 朦胧诗派 第二节 朦胧诗派 一、“朦胧诗”生成纪历 二、诗学意识论争 三、北 岛:英雄挽歌的悲壮沉落 四、顾 城的诗 五、舒 婷的诗 六、“朦胧诗”浅论一、“朦胧诗”生成纪历 一、“朦胧诗”生成纪历 1、1967年诗人食指的出现 2、1970—1974年北京“地下诗群” 3、1978年北岛、芒克《今天》的诞生1.食指的诗歌与影响1.食指的诗歌与影响◆ 据当事人回忆,“文革”期间食指的诗在北京、河北、山西等地文学青年中,有范围不小的流传。 ◆ 食指写作贡献,主要是在个体经验发现的基础上,对当时诗歌语言系统某种程度的背离。 这一点,对后来革新者有重要启示。 ◆ 在诗体形式和抒情方法上,食指与当代“十七年”诗歌有更直接的联系,他自己讲过,何其芳、贺敬之的诗对他有直接影响。null 诗人宋海泉回忆说: ◆ 有人评论郭路生为文革诗歌第一人,应该说这是一个恰当的评价。是他使诗歌开始了一个回归: ◆ 一个以阶级性、党性为主体的诗歌开始转变为一个以个体性为主体的诗歌,恢复了个体的人的尊严,恢复了诗的尊严。 ◆ 郭路生的诗……受到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们的热烈欢迎。它们迅速地在知青们中间传抄着,反复地朗诵、吟咏、品味着。沉重的幕帷被掀起一只小角,显露出一片新的天地。2.北京“地下诗群” 2.北京“地下诗群” 黄 翔 “白洋淀诗群” 芒 克 多 多 根 子 null◆ 黄翔,贵州人,生于1941年,1950年代开始发表诗歌作品。人们认为他写于1962年的《独唱》是最早显示了新的艺术特征的作品。 ◆ 《野兽》和长诗《火神交响曲》显示了中国主流诗歌久违了的批判精神、正义力量和对时代的哲学思考。《野兽》: 我是一只被追捕的野兽 我是一只刚捕获的野兽 我是被野兽践踏的野兽 我是践踏野兽的野兽 ◆ 黄翔《狂饮不醉的兽形》: “我之所以选定北京,因为在那里,立于天安门广场,撒泡尿也是大瀑布!放个屁也是响雷!”“白洋淀诗群” “白洋淀诗群” ◆ 谈到“文革”时期的地下诗坛,“白洋淀诗群”无法忽略,在众多的知青诗歌群落中,它的影响首屈一指。 ◆ 它培育了大批诗人,而且形成一个风格大致相近的诗歌流派,是“文革”时期中国地下诗坛的一个重要据点,也是中国新潮诗歌的一个摇篮。null◆ “白洋淀诗群”,是指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中期(1969—1976),一批由北京赴河北水乡白洋淀插队知青构成的诗歌创作群体。 ◆ 主要成员:芒克、多多、根子、方含、林莽、宋海泉等。 ◆ 还包括虽未到白洋淀插队,但与这些人交往密切,常赴白洋淀以诗会友、交流思想的文学青年,如北岛、严力、江河、彭刚、史保嘉、甘铁生、郑义、陈凯歌等。后者是广义上的“白洋淀诗群”成员。null◆ 在这个诗派中,芒克、多多和根子比较重要。 ◆ 他们曾一起考入北京三中,1969年一起到河北省白洋淀插队。多多在此6年,芒克7年,根子3年。 ◆ 他们中学时期就开始了文学活动,并且写过一些可以算作诗的文字。 ◆ 他们的诗歌创作活动真正的开始时间应该是白洋淀插队时期。芒 克 芒 克 原名姜世伟,原籍沈阳,生于1950年,1970年写诗。流传较广泛的是1971年以后的作品。现在看到的最早作品: 《致渔家兄弟》(1971) 《城市》(组诗,1972) 《天空》(组诗,1973) 《太阳落了》(组诗,1973) 《冻土带》 《白房子的炊烟》 《路上的月亮》 《阳光中的向日葵》 《十月的献诗》 《给》 《我是风》 《阳光中的向日葵》 《阳光中的向日葵》 你看见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他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它把头转了过去 就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那棵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它的头即使是在没有太阳的时候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null 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应该走近去看看 你走近它便会发现 它的生命是和土地连在一起的 你走近它你顿时就会觉得 它脚下的那片泥土 你每抓一把 都一定会攥出血来多 多 多 多 原名栗世征,原籍辽宁,1951年生于北京,1972年开始写诗,先后创作: 《回忆与思考》(5首) 《陈述》(10首) 《万象》(14首) 《致太阳》 《手艺》 《教诲》 《同居》null◆ 1988年12月23日,《今天》同仁在北京团结湖的纪念集会上把“首届《今天》诗歌奖”颁发给多多,奖品是一套《今天》杂志 。 ◆ 北岛代表《今天》编辑部宣读授奖词: “自七十年代至今,多多在诗艺上孤独而不倦的探索,一直激励着和影响着许多同时代的诗人。他通过对于痛苦的认知,对于个体生命的内省,展示了人类生存的困境;他以近乎疯狂的对文化和语言的挑战,丰富了中国当代诗歌的内涵和表现力。”null “由多多来接受第一届《今天》诗歌奖应该是公平的。在十几年的诗歌探索中他写下了大量的诗篇,后来结集出版,诗集取名为《里程》,收集了多多从1972年到1988年的诗歌,在诗歌创作上他确实是‘孤独而不倦’,笔耕而不辍,以他献身诗歌的精神辛勤耕耘,换来了累累硕果,并且慰藉了那些为诗歌殉难的人们。” null中国诗人多多打败村上春树 获美国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 他是获得该奖的第一位华人 该奖被看成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风向标 2010年美国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的国际评委会日前公布,中国诗人多多战胜村上春树等著名作家,获得了该奖项。多多成了获得此奖项的第一位华人,同时获得了5万美元的现金奖励。null莫言北岛曾获提名 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创立于1969年,是仿造诺贝尔文学奖设立的,每两年颁发一次,获奖者只限一人,以表彰其终身成就。 据俄州当地《图而萨世界报》报道,多多是此次奖项的9个评委之一、在康涅狄格学院任教的诗人麦芒提名的。麦芒认为,多多是一位伟大的孤身旅行家,跨越了民族、语言和历史的边界。同时,他还是一位坚定的幻想家,执着于最基本、最普遍的人类价值,如创造、自然、爱和梦想。《当代世界文学》执行主编罗伯特认为,“多多是第一流中国诗人群体中的重要人物,值得西方予以严肃注意和承认。” 此次获得提名的除了日本的村上春树、加拿大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和迈克尔·翁达杰、以色列的耶合舒亚外,还有著名的旅美中国作家哈金。此前,中国作家莫言、北岛等也曾获得过提名。null离诺奖又近了一步 现年58岁的多多生于北京,1972年开始写诗,1982年发表作品,属于中国朦胧派诗人。在接受采访时,多多说:“诗歌写作是很神秘的。诗人不是记者,记者是向外找消息和信息,诗人是向内的。创作是灵感的触发,再加上消化、循环和整理的过程。”对于中国当代诗的期望,多多这样回答:“中国新诗有广大的未来,只是需要几代人的铺路,才有望达到高峰。目前除了踏实去创作,其他一切免谈。” 在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的历史上,已有27位得主、候选人和评委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因此可以说,多多离诺贝尔文学奖近了一大步。对此,著名诗人伊沙表示,作为美国惟一的一个国际性文学奖项,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一样,一直被看成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风向标。而多多和莫言、余华等人,一直都被圈内认为是中国比较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当人民从干酪上站起——陈述之一》 《当人民从干酪上站起——陈述之一》 歌声,省略了革命的血腥 八月像一张残忍的弓 恶毒的儿子走出农舍 携带着烟草和干燥的喉咙 牲口被蒙上野蛮的眼罩 屁股上挂着发黑的尸体像肿大的鼓 直到篱笆后面的牺牲也渐渐模糊 远远地,又开来冒烟的队伍…… 《无题——陈述之三》 《无题——陈述之三》 一个阶级的血流尽了 一个阶级的箭手仍在发射 那空漠的没有灵感的天空 那阴魂萦绕的古旧的中国的梦 当那枚灰色的变质的月亮 从荒漠的历史边际升起 在这座漆黑的空空的城市中 又传来红色恐怖急促的敲击声…… 根 子 根 子 ◆ 原名岳重,1951年生于北京。在白洋淀几个主要诗人中,根子从事诗歌活动时间最短。1972年写诗,流传作品不是太多。因他的诗在社会流传,引起公安部门注意,最后审查没有给他带来不良后果,但根子从此搁笔不再写诗。 ◆ 他的《白洋淀》《橘红色的雾》和《深渊上的桥》都曾经流传,但今天已经难以寻找。 ◆ 1972年春节前,根子写出代表作《三月和末日》。《三月和末日》(节选)《三月和末日》(节选) 既然 大地是由于辽阔才这样薄弱,既然他 是因为苍老才如此放浪形骸 既然他毫不吝惜 每次私奔后的绞刑,既然 他从不奋力锻造一个,大地应有的 朴素壮丽的灵魂 既然他浩荡的血早就沉淀 既然他,没有智慧 没有骄傲 更没有一颗 庄严的心 那么,我的十九次的陪葬,也却已被 春天用大地的肋骨搭成的篝火 烧成了升腾的烟 我用我的无羽翅膀——冷漠 飞离即将欢呼的大地……3.《今天》的诞生 3.《今天》的诞生 ◆ 创刊于1978年12月23日,一份综合性文学刊物,刊登小说、诗歌、评论和少量外国文学译介文字,主要影响是诗歌。共出版9期。 ◆ 发表食指、北岛、芒克、方含、舒婷、顾城、江河、杨炼、严力等写于“文革”期间或写于当时的作品,不少后来被看作是朦胧诗“代表作”。 ◆ 出版《今天》文学资料3期,《今天》丛书4种。在玉渊潭公园组织过两次诗歌朗诵活动,并两次协助举办当时著名的先锋美术活动“星星画展”。1980年9月,被要求停刊。 ◆ 1980年代末,北岛移居海外,《今天》1990年夏末在海外“复刊”。null◆ 西川《民刊:中国诗歌小传统》: “从此一部分青年诗人们对赢得官方或国家出版物的赞许失去了兴趣。有一段时间诗人们甚至私下认为,要出名就得在民刊上出名,在官办刊物上出名不算数。那时民间诗坛的权力在某些诗人看来的确大于官方诗坛的权力。” ◆ 欧阳江河《有感于〈今天〉创刊15周年》: “我当时基本上是把《今天》当做启示录、写作范本来阅读的……早期《今天》诗人在当时扮演了启示,带来异端思想和带来怀疑精神的青年宗师这样一种历史角色。” ◆ 王家新《回答四十个问题》: “存在的只是‘今天派’,而所谓朦胧诗只不过是它在历史上形成的某种‘氛围’”。 二.诗学意识论争二.诗学意识论争 1、论争背景 2、对“朦胧诗”的批评意见 3、李小雨《海南情思·夜》 4、三个崛起 5、对“三个崛起”的批评 6、诗学意识论争的结果1.论争背景 1.论争背景 ◆ 1979—1980年,《今天》诗人作品广泛流传,已是无法视而不见事实。一些“正式”出版的文学刊物,开始慎重、有限度地选发他们作品。 ◆ 1979年3月《诗刊》刊出发表于《今天》创刊号上北岛《回答》; ◆ 舒婷刊于《今天》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诗也为《诗刊》所登载。 ◆ 1979年10月《星星》(成都)在头条位置发表顾城《抒情诗19首》,并配以公刘评论。 ◆ 《诗刊》继选载北岛、舒婷作品之后,1980年第4期又开辟了“新人新作小辑”的专栏。 ◆ 在此期间,全国各地刊物,也都陆续发表青年诗人的作品。2.对“朦胧诗”的批评意见2.对“朦胧诗”的批评意见◆ 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诗刊》1980年第8期) 对那些“写得十分晦涩、怪僻,叫人读了几遍也得不到一个明确印象,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其解”的诗,称为“朦胧体”。 ◆ 丁力《新诗的发展与古怪诗》(《河北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 ◆ 臧克家《关于“朦胧诗”》(《河北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 所谓朦胧诗,“是诗歌创作的一股不正之风,也是我们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中的一股逆流。” ◆ 艾青《从朦胧诗谈起》(《文汇报》[上海]1981年5月12日) 朦胧诗的“理论核心,就是以‘我’作为创作的中心,每个人手拿一面镜子自照自己”,“排除了表现‘自我’以外的东西把我扩大到了遮掩整个世界”。“朦胧诗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不足为奇”,“奇就奇在一些人吹捧朦胧诗,把朦胧诗说成诗歌的发展方向”。3.李小雨《海南情思·夜》 3.李小雨《海南情思·夜》 鸟在棕榈树下闭着眼睛, 梦中,不安地抖动肩膀, 于是,一个青椰子掉进海里, 静悄悄地,溅起 一片绿色的月光, 十片绿色的月光, 一百片绿色的月光, 在这样的夜晚, 使所有的心荡漾、荡漾…… 隐隐地,轻雷在天边滚过, 讲述着热带的地方 绿的家乡…… 4.三个崛起 4.三个崛起 ◆ 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 (《光明日报》1980年5月7日) ◆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诗刊》1981年第3期) ◆ 徐敬亚《崛起的诗群》 (《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1期)null◆ 谢冕联系“五四”以来新诗发展的曲折历程,对朦胧诗出现给予支持: 我们的新诗,60年来不是走着越来越宽广的道路,而是走着越来越狭窄的道路。30年代有过关于大众化的讨论,40年代有过关于民族化的讨论,50年代有过关于向民歌学习的讨论。三次大讨论都不是鼓励诗歌走向宽阔的世界,而是在“左”的思想倾向的支配下,力图驱赶新诗离开这个世界。 ◆ 他赞美朦胧诗所代表的探索精神,主张“听听、看看、想想,不要急于‘采取行动’”。因为“一潭死水并不是发展,有风,有浪,有骚动,才是运动的正常规律”。文章以历史的必然逻辑为朦胧诗的生存争取空间,努力使其获得存在的合法性。null◆ 孙绍振认为,这股新的诗歌潮流,“与其说是新人的崛起,不如说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新旧分歧: “实质是人的价值的分歧。在年轻的革新者看来,个人在社会中应该有一种更高的地位,……当社会、阶级、时代逐渐不再成为个人的统治力量的时候,在诗歌中所谓个人的感情、个人的悲欢、个人的心灵世界便自然会提高其存在的价值。社会战胜野蛮,使人性复归,自然会导致艺术中人性的复归。” ◆ 他以人性论和个体化立场作为新美学原则的价值内核,比较准确地把握了朦胧诗的根本,对传统准则构成了进一步的挑战。他发现朦胧诗人: “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号筒”; “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 “回避去写那些我们习惯了的人物经历、英勇的斗争和忘我的劳动场景”。 null◆ 1983年,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可以说是朦胧诗的理论宣言,写于1981年,直到1983年才正式公开发表。这时,朦胧诗大潮已经过去,但该文仍然在文坛掀起了轩然大波。 ◆ 徐文以“现代主义文学”和“现代倾向”概括朦胧诗的性质,以朦胧诗代言人姿态对否定新诗潮的各种论点进行反驳,以挑战者的姿态表达了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模式之间不可抹杀的对立。 5.对“三个崛起”的批评5.对“三个崛起”的批评◆ 程代熙:《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诗刊》1981年第4期) 《给徐敬亚的公开信》 (《诗刊》1983年第11期) ◆ 郑伯农:《在“崛起”的声浪面前——对一种文艺思潮的剖析》 (《诗刊》1983年第6期) ◆ 柯 岩:《关于诗的对话》 (《诗刊》1983年第12期)6.诗学意识论争的结果6.诗学意识论争的结果◆ 无论如何争论,结果如何,一个事实是,在争论中,朦胧诗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渐被多数人所接受,不仅在诗歌创作中获得了合法地位,而且成为1980年代初期诗歌创作的主潮,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连坚持传统立场的人也感叹:“许多刊物以大发朦胧诗和所谓‘纯艺术诗’为时髦……许多坚持新诗革命传统的搞理论或创作的同志,却经常受到轻蔑的嘲笑,被人嗤之以鼻,他们的作品常常很难发表,甚至根本发不出去。” (柯岩《关于诗的对话》) ◆ 朦胧诗获得了未举行庆典的实质性胜利。它终于从“文革”时期的地下状态走到地上,获得了生存的广阔空间。三.北岛的诗歌创作三.北岛的诗歌创作1、概 论 2、“觉醒者”承担着时代思想先驱的角色 3、“先驱者”反思着个人与历史、传统的关系 4、这是一个不需要英雄的时代 null◆ 北岛写诗更多受益于浪漫派诗人。苏联“第四代”诗人,特别是叶甫图申科1960年代的政治抒情诗,与北岛1970年代中后期写作有一定联系。诗作有着明显抒情“骨架”的支撑。 ◆ 北岛朦胧诗时期作品,拥挤的象征意象往往指向明确,形成可以做意义归纳的符号“体系”。 ◆ 这种对有着确定内涵和价值取向的象征符号的密集应用,虽有时使表达过于直接、僵硬,但在那些最好的作品里,因为意象组织巧妙,情感的庄严和丰盈,这些弱点得到弥补。 ◆ 价值取向差异或对立的象征性意象密集并置所产生的对比、撞击,在诗中形成“悖谬性情境”,常用来表现复杂的精神和心理冲突,这是这个时期北岛最重要的诗艺特征。 null 1980年代末,北岛一直生活在国外。写作出现重要变化: ◆ 前期那种预言、判断、宣告的语式,为陈述、“反省”、犹疑、对话的基调取代。作者与世界,与诗的关系,和他所扮演的“角色”,显得复杂起来。 ◆ 前期强烈的社会政治意识,转移为对普遍人性问题的探索、处理。意象、情绪与观念之间较为单一的联结方式得以改变,语言、情感朝着简洁、内敛方向发展。null◆ 在北岛早期诗作中,诗的叙说者,在悲剧性抗争道路上表现出: * “觉醒者”的内心紧张冲突; * 历史“转折”的意识; * 类乎“反抗绝望”的精神态度; * 在批判、否定中寻找个体和民族“再生”之路的激情。 ◆ 大体而言,严肃、悲壮是北岛此时诗的主调。 ◆ 偶尔也会有稍嫌笨拙的柔情。 ◆ 沉重的主题偶尔会出现如《履历》那样嘲讽、幽默的处理方式。《回答》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让所有的苦水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宣 告》 《宣 告》 也许最后的时刻到了 我没有留下遗嘱 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 我并不是英雄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宁静的地平线 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只能选择天空 决不跪在地上 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 好阻挡自由的风 从星星的弹孔中 将流出血红的黎明《雨夜》 《雨夜》 当水洼里破碎的夜晚 摇着一片新叶 像摇着自己的孩子睡去 当灯光串起雨滴 缀饰在你肩头 闪着光,又滚落在地 你说,不 口气如此坚决 可微笑却泄露了内心的秘密 null 低低的乌云用潮湿的手掌 揉着你的头发 揉进花的芳香和我滚烫的呼吸 路灯拉长的身影 连接着每个路口,连接着每个梦 用网捕捉着我们的欢乐之谜 以往的辛酸凝成泪水 沾湿了你的手绢 被遗忘在一个黑漆漆的门洞里 null 即使明天早上 枪口和血淋淋的太阳 让我交出青春、自由和笔 我也决不会交出这个夜晚 我决不会交出你 让墙壁堵住我的嘴唇吧 让铁条分割我的天空吧 只要心在跳动,就有血的潮汐 而你的微笑将印在红色的月亮上 每夜升起在我的小窗前 唤醒记忆《一 切》 《一 切》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同 谋》《同 谋》 很多年过去了,云母 在泥沙里闪着光芒 又邪恶,又明亮 犹如腹蛇眼睛中的太阳 手的丛林,一条条歧路出没 那只年轻的鹿在哪儿 或许只有基地改变这里的 荒凉,组成了市镇 自由不过是 猎人与猎物之间的距离 当我们回头望去 在父辈们肖像的广阔背景上 蝙蝠划出的圆弧,和黄昏 一起消失 我们不是无辜的 早已和镜子中的历史成为 同谋,等待那一天 在火山岩浆里沉积下来 化作一股冷泉 重见黑暗《关于传统》《关于传统》 野山羊站立在悬崖上 拱桥自建成之日 就已经衰老 在箭猪般丛生的年代里 谁又能看清地平线 日日夜夜,风铃 如文身的男人那样 阴沉,听不到祖先的语言 长夜默默地进入石头 搬动石头的愿望是 山,在历史课本中起伏《履 历》《履 历》 我曾正步走过广场 剃光脑袋 为了更好地寻找太阳 却在疯狂的季节里 转了向,隔着栅栏 会见那些表情冷漠的山羊 直到从盐碱地似的 白纸上看到理想 我弓起了脊背 自以为找到了表达真理的 唯一方式,如同 烘烤着的鱼梦见海洋 万岁!我只他妈喊了一声 胡子就长出来了 纠缠着,像无数个世纪 null 我不得不和历史作战 并用刀子与偶像们 结成亲眷,倒不是为了应付 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 在争吵不休的书堆里 我们安然平分了 倒卖每一颗星星的小钱 一夜之间,我赌输了 腰带,又赤条条地回到世上 点着无声的烟卷 是给这午夜致命的一枪 当天地翻转过来 我被倒挂在 一棵墩布似的老树上 眺望四.顾城的诗四.顾城的诗 郑先《未完成的篇章——为纪念〈今天〉创刊十五周年而作》(选自刘禾编《持灯的使者》,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今天》的前两个乐章是演奏完了,当后面的音乐重新奏响的时候,我听见了一个刺耳的音符在乐曲中响了一下,随后消失不见了。这个音符就是顾城。我记得在十多年前和他相识的时候,他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大孩子,两眼迷茫,说起话来磕磕巴巴,总是显出心不在焉的神态。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不喜欢戴手表,问他是什么回事,他说他不愿意让时间来摆布他的生活。顾城也是一个抗拒时间的现代主义诗人,他大概已经明白,只有在深渊中才不会有时间来挤压他,所以他跳了下去,把让时间占据着的世界留给了其他的人。null ◆ 顾城死了,他的童话讲完了;一个音符滑出了乐谱,不和谐的半音出现了,于是乐曲中出现了死神的阴影,“现代”与“后现代”开始了新的对位,《今天》这首乐曲还要继续演奏下去……nullnull 顾城是喜欢走极端的梦幻型诗人: ◆ 他排斥都市文明,与乡村、自然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这是他去新西兰后,为什么选择偏僻、荒凉的激流岛作为居住地的原因。在岛上,他砍树造房、养鸡捉兔、娶妻生子。但这一切不过是对“梦”的模拟。……他是那种生来就丧失家园的悲剧性诗人,只有女性的温情与爱意才能使他暂时忘记“没有家”的感伤: 她们用花心唱歌 在海上,我被轻轻地揉着 像叶子一样碎了 (《早晨的花·四》) ◆ 在梦幻王国,这些百般呵护他的女孩子,既是“母亲”,又是“家”。当有一天,“母亲”与“家”都欲学鸟儿展翅飞翔时,发生了悲剧。人格精神不健全是他杀妻自杀的主要原因。《一代人》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墓 床》 《墓 床》 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 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 下边有海,远看像水池 一点点跟着我的是下午的阳光 人时已尽,人世很长 我在中间应当休息 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 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远和近》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简 历》《简 历》 我是一个悲哀的孩子 始终没有长大 我从北方的草滩上 走出,沿着一条 发白的路,走进 布满齿轮的城市 走进狭小的街巷 板棚。每颗低低的心 在一片淡漠的烟中 继续讲绿色的故事null 我相信我的听众 ——天空,还有 海上迸溅的水滴 它们将复盖我的一切 复盖那无法寻找的 坟墓。我知道 那时,所有的草和小花 都会围拢 在灯光暗淡的一瞬 轻轻地亲吻我的悲哀 五.舒婷的诗五.舒婷的诗◆ 1970年代末成为《今天》的撰稿者之一。“文革”时到闽西山村“插队”。1972年返回厦门后做过各种临时工。 ◆ 1970年代初写诗,正式发表则在1979年。4月,刊载于《今天》的《致橡树》被《诗刊》转载。此时,她的诗在各地流传。1980年《福建文学》“关于新诗创作问题”围绕她的作品展开讨论,把她放到“新诗潮”的中心位置。 ◆ 在“新诗潮”这批有争议的诗人中,舒婷的诗在思想艺术创新上显得较为不足,不过,她却拥有最多的读者,最先得到“主流诗界”有限度承认,最先获得出版诗集的机遇。nullnull◆ 1980年代初,主流诗界大体上能接纳其作品,尤其是思想、情绪“积极、昂扬”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也是一切》等。 ◆ 诗集《双桅船》出版于1982年,北岛、顾城、杨炼等在中国大陆出版第一部个人诗集(不包括选本和合集),都迟至1986年。 ◆ 《双桅船》获得中国作协第一届(1979—1982)全国优秀新诗(诗集)评奖二等奖。 ◆ 《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不久进入中学语文课本。null(一)面对当时的社会、诗歌情势,舒婷愿意去承担“重大主题” 《土地情诗》 《这也是一切》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null(二)自我情感和心理过程的揭示,是舒婷诗较有特色之处 ◆ 她通过内心映照来辐射外部世界,捕捉生活现象所激起的情感反应,探索人与人的情感联系。 ◆ 其艺术方法、抒情风格的渊源,可以看到普希金、泰戈尔,和新诗中何其芳、戴望舒、蔡其矫的影响。她写诗的最初阶段,确实较多地阅读过上述诗人的作品。她的诗接续了新诗中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这一在1950—70年代受到压制的线索。 ◆ 这一写作“路线”,使她的诗从整体上表现了对个体价值的尊重。由于大多数读者对浪漫派诗歌主题和艺术方法的熟稔,由于“文革”结束后普遍存在的对温情的渴望,比起另外的朦胧诗人来,她的诗更容易受到不同范围读者的欢迎。null(三) 对女性关于疲惫、忧伤、需要呵护的愿望的倾诉 “要有坚实的肩膀,/ 能靠上疲倦的头”; “在你的胸前/ 我已变成会唱歌的鸢尾花”; “流浪的双足已经疲倦/ 把头靠在群山的肩上”。 ◆ 以这样的体验和视角为出发点,她从习见现象和惯常的审美趣味中,揭示出其中包含的漠视人的尊严的心理因素: *写到已“成为风景,成为传奇”的福建惠安女子被忽略的苦难(《惠安女子》); *在被当作风景的三峡神女峰上,“复活”那美丽而痛苦的梦,表现对女性长期受压抑的愤慨和悲哀 (《神女峰 )。null ◆ 1982年后,曾有一段时间搁笔,三年后再执笔时,诗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更多的“现代”倾向,感情状态已趋于平静,离开了青春期的激情。 ◆ 诗作渐少,部分兴致转向了散文。《致橡树》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977.3.27《神女峰》 《神女峰》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null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也是一切》 《这也是一切》 不是一切大树 都被暴风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梦想 都甘愿被折掉翅膀。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火焰, 都只燃烧自己 而不把别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 都仅指示黑夜 而不曙光; 不是一切歌声, 都只掠过耳旁 而不留在心上。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 不是一切损失都无法补偿; 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 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弱者头上; 不是一切心灵 都可以踩在脚下,烂在泥里; 不是一切后果 都是眼泪血印,而不展现欢容。 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 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为它斗争, 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惠安女子》 《惠安女子》 野火在远方,远方 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以古老部落的银饰 约束柔软的腰肢 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 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 啊,浪花无边无际 天生不爱倾诉苦难 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 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 唤醒普遍的忧伤 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 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六、“朦胧诗”浅论 六、“朦胧诗”浅论 1、一代人信仰体系的崩溃与重建 2、形式美学革命 1、一代人信仰体系的崩溃与重建1、一代人信仰体系的崩溃与重建◆ 十年浩劫带给整个国家民族和国人的伤害,除了经济上损失和肉体上摧残之外,莫过于因此而造成的人的意识的蒙蔽和人的价值的失落,包括: ◆ 人的感情受到的蹂躏,人的思想受到的钳制,人的权利受到的侵犯,人的尊严受到的践踏,人的关系受到的破坏,以及人的青春、理想、事业、爱情、家庭等方面受到的挫伤。 ◆ 朦胧诗人表现了失落与寻找的心灵历程: 他们表达因失落而迷惘、因迷惘而困惑、因困惑而怀疑、因怀疑而幻灭、因幻灭而追求的情绪,由此构成一代人心路历程,经历过一个历史的曲折之后,重建新的生活信念和人生信仰。null◆ 舒婷说: “我通过我自己深深意识到: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意尽可能地用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障碍必须拆除,面具应当解下。我相信,人和人是能够互相理解的,因为通往心灵的道路总可以找到。” ◆ 北岛说: “诗人应该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 null◆ 杨炼说: “诗应当努力去深入人本身、人的心灵,这是又一个世界,——又一个 比物质的世界更纷繁、更复杂、更变化莫测而又不具形体的精神宇宙。” “我永远不会忘记作为民族的一员而歌唱,但我更首先记住作为一个人而歌唱,我坚信:只有每个人真正获得本来应有的权利,完全的互相结合才会实现。……”2、形式美学革命2、形式美学革命◆ 徐敬亚把这期间整个新潮诗歌的表现方法和技巧,称之为“以象征手法为中心的诗歌新艺术”。 ◆ 它实际上是一种包括西方现代主义多种流派的诗歌艺术在内的广义的现代诗歌的表现方法和技巧,其中还有与现代主义同源的某些浪漫主义的因素。null(1)以批判的忧患意识为抒情内核的冷色调,代替以往诗歌的乐观热烈和慷慨激昂的高歌; (2)以意象的朦胧性代替以往形象的确定性; (3)以隐喻、玄念、通感、错觉、幻觉、折射、跨度很大的跳跃、艺术变形、语言反逻辑等技法代替以往诗歌中明白晓畅的写实、直叙; (4)以表现人的心理情绪和感觉真实代替以往贴近生活的实事实景的再现; (5)以审美为基点的多元趋势价值观代替单一的社会功利性价值观。第三节 后朦胧诗派 第三节 后朦胧诗派 一、概 论 二、南京诗人群 三、北京诗人群 四、上海诗人群 五、四川诗人群 六、后朦胧诗评介 七、1990年代以来的诗歌写作 尚仲敏《大学生诗派宣言》 尚仲敏《大学生诗派宣言》 ◆ 当朦胧诗以咄咄逼人之势覆盖中国诗坛的时候,捣碎这一切!——这便是它运用的全部手段。它的目的也不过如此:捣碎!打破!砸烂!它绝不负责收拾破裂后的局面。 ◆ 它所有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粗暴、肤浅和胡说八道。它要反击的是:博学和高深。 null◆ 它的艺术主张: a.反崇高。它着眼于人的奴性意识,它把凡人——那些流落街头、卖苦力、被勒令退学、无所作为的小人物一股脑儿地用一杆笔抓住,狠狠地抹在纸上,唱他们的赞歌或打击他们。 b.对语言的再处理——消灭意象!它直通通地说出它想说的,它不在乎语言的变形,而只追求语言的硬度。 c.它无所谓结构,它的总体情绪只有两个字:冷酷!冷得使人浑身发烫!说它是黑色幽默也未尝不可。程蔚东《别了,舒婷北岛》 程蔚东《别了,舒婷北岛》 我觉得应当和你们再见了,舒婷北岛。你们曾经朦胧,我们也跟着朦胧。但不久我们就突然发现,我们朦胧什么呢?你们不相信一切,你们又并不是不相信一切。你们为迷路的蒲公英朦胧,你们为远和近朦胧,你们发出的声音是奇特勇敢的,也许在沙龙里有你们的市场,或者在不谙世面的学生中能够再朦胧下去,一进入现实生活,我们便发现你们太美丽了,太纯洁了,太浪漫了,于是我们忍痛割爱。别了,舒婷北岛,我们要从朦胧走向现实。 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 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 ◆ 出于“诗的位置将由诗与诗人共建”的理解,1986年,抱有“新诗潮”阐释者、守护人意识的徐敬亚等,利用他们一段时间掌握的媒体,了以“诗群”方式“推出”这一浪潮的展示、推广活动。 ◆ 1986年10月,由《深圳青年报》和《诗歌报》(安徽合肥)联合,用了7个整版的篇幅,举办“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null◆ “大展”共分3辑共计15万字,“征集汇萃了1986年中国诗坛上全部主要现代诗派”。刊出65家自称“诗派”、116名诗人的“诗歌宣言”和138篇“代表作品”。 ◆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这期间全国有2000多家这样的自办诗社和“十倍百倍于此数字的自谓诗人”,出版有“非正式打印诗集达905种,不定期的打印诗刊70种,非正式发行的铅印诗刊和诗报22种。新诗派名称举隅 新诗派名称举隅 非非主义 整体主义 大学生诗派 流派外离心分子 野牛诗派 新传统主义 莽汉主义 莫名其妙派 他 们 新口语派 日常主义 海上诗派 撒娇派 男性独白 深度意象 八点钟诗派 病房意识 地平线诗歌实验小组 体验诗 生活方式 三脚猫 黄昏主义 二.南京诗人群 二.南京诗人群 1、《他 们》 2、韩 东的诗 3、伊 沙的诗 4、于 坚的诗 null◆ 《他们》是一份刊物,也可以说是一个诗歌社团。这个“诗群”,在1980
/
本文档为【第八章 诗神的飞腾与坠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