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古希腊

古希腊

2013-01-22 4页 doc 35KB 58阅读

用户头像

is_250771

暂无简介

举报
古希腊 古希腊 11历史蔡倩楠 一、什么是爱琴海文明 爱琴文明是希腊及爱琴地区史前文明的总称。19世纪末,欧洲考古学家就试图寻找特洛伊城和米诺斯王宫遗址:德国谢里曼对小亚的特洛伊和南希腊的迈锡尼进行考古发掘成就斐然;1900年的英国学者伊文斯在克里特岛北部的克诺萨斯发现了米诺斯王宫遗址,爱琴文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爱琴文明的中心在克里特岛和迈锡尼,故又被称为“克里...
古希腊
古希腊 11历史蔡倩楠 一、什么是爱琴海文明 爱琴文明是希腊及爱琴地区史前文明的总称。19世纪末,欧洲考古学家就试图寻找特洛伊城和米诺斯王宫遗址:德国谢里曼对小亚的特洛伊和南希腊的迈锡尼进行考古发掘成就斐然;1900年的英国学者伊文斯在克里特岛北部的克诺萨斯发现了米诺斯王宫遗址,爱琴文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爱琴文明的中心在克里特岛和迈锡尼,故又被称为“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爱琴文明首先产生于克里特岛。在公元前2000年产生了最初的国家。克里特文明的最大特征就是宫殿的修筑,王宫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即使在战争中遭受了破坏,每次的重建都依旧宏伟壮丽。王宫内的壁画是古代艺术的表现,注重灵巧和秀逸。但是在迈锡尼人的占领和多利亚人的野蛮洗劫下,大约在公元前1250年消亡。 迈锡尼文明大约分为竖井墓王朝(约公元前20-前15世纪)和圆顶墓王朝(约前15—前12世纪)两个时期。迈锡尼文明的经济水平与克里特文明相当,但是建筑却更为宏伟雄大。在公元前12世纪初,以迈锡尼为首的希腊联军历经十年攻克特洛伊却元气大伤(阿卡亚人)。约公元前1100年,多利亚人从希腊北部入侵灭亡南希腊诸邦,迈锡尼文明至此结束,爱琴文明也随之灭亡。 二、《荷马史诗》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公元前11——前9世纪的希腊社会状况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荷马史诗虽然不是真正的历史著作,但是却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尤其是关于希腊社会经济生活的描述。 生产力方面:《伊利亚特》中提到给运动员的奖品是铁斧,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希腊已经开始使用铁器。据考古发现希腊以经从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在此同时,铁器被制成斧、锄、刀、剑等生产工具和武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和战斗力的提高。铁器的使用,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促进商业的交换。 阶级问题:史诗中的氏族贵族都占有良好的土地和牲畜等,并拥有奴隶替他们放牧和做家务等。从这可以看出阶级分化已经普遍存在。那时一般的村社农民只能耕种小块份地,有的破产农民只能充当雇佣或沦为乞丐,社会关系在阶级分化扩大下趋于紧张。 政治;在诗史中描述的部族战争以及战争期间的军事会议中,可以推断那时候实行军事民主制。在部落和部落联盟中设立军事首领(管理祭祀,裁决争讼,率兵打仗等)、议事会(氏族部落长老组成)和民众会(对重大问题有表决权如战争、媾和、领袖选举等)三种机构。但是到了荷马时代后期,军事民主制向国家统治机构过渡。 三、希腊海外大殖民的原因及其影响 公元前8—前6世纪的古风时代,前承黑暗的荷马时代,后启辉煌的古典时代,是希腊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同时,这也是一个希腊城邦普遍建立和希腊史上向海外大规模殖民的时期。 希腊人殖民的基本动因是过剩人口对生产力的压力,迫使海外空间的开拓;人口大幅度成长,山多地瘠的希腊半岛剩余劳动力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城邦只能把他们送到海外谋生;经济上,工商业者想要获得更加廉价的原材料,希望建立海外贸易据点,扩大经济贸易圈;政治上,内部失势的上层阶级企图到海外重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自然引起的天灾人祸;文化中现实主义的生活态度等都是其推动因素。刚开始,殖民活动室分散和无计划的,后来逐渐发展成由政府组织的大殖民活动,约44个城邦在异域建立了139个殖民地。 对于希腊人来说,殖民活动是一次有益的地理大发现。开阔了视野,拓展了希腊的世界版图;加强了希腊本土与地中海、里海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和工商业奴隶主的经济力量;破产的农民实现就业,社会矛盾缓和;巩固和发展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但是殖民的过程中携带的暴力因素却是建立在土著居民的痛苦之上的。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罪恶的。 四、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城邦 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东南部,是希腊面积最大的城邦。在公元前10—前9世纪,拉哥尼亚平原上的多利亚人建立了斯巴达城,开始定居于此,因而就被称为斯巴达人。 公元前7世纪中叶,斯巴达国家最终形成。斯巴达实行土地和奴隶的国有制;奉行贵族政体,长老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实行严格的军事和教育制度。 雅典位于阿提卡半岛。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各邦受到多利亚人的南下入侵,居民纷纷避难阿提卡,混居破坏了原有的血缘关系和氏族管理机构。在这时,提修斯采取了“联合运动”方式的改革,根据居民的出身划分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三个等级;只有贵族能够三人宗教行政等社会公职。这次的改革成为雅典国家诞生的标志。 六、希波战争的原因,大体经过及其影响 希波战争由波斯帝国的西进扩张引发的。希波战争大致可以分为前期的希腊防守(前492—前479)和后期希腊的反攻和双方相持两个阶段(前479—前449)。 波斯自公元前546年起,先后征服小亚各希腊城邦,占领了色雷斯和黑海海峡,阻断了希腊与黑海的交通。这就妨碍了希腊各邦特别是雅典的粮食供应,商品市场的扩大和努力来源的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希腊各邦的生存。 公元前500年,小亚希腊人发动武装起义,请求支援被希腊半岛大多城邦搁置。大流士一世在公元前493年攻占米利都后,借口发动了远征希腊本土的侵略战争。 大流士的水军行至阿陀斯海角时,因为自然原因损失惨重。陆军也在色雷斯遭到顽强抵抗以失败告终。此后,波斯一面向希腊各邦讹诈,一面继续练军备战。雅典和斯巴达将波斯的使者杀死,导致战争重新爆发。 公元前490年,波斯在希比亚斯的引导下,横渡爱琴海,破爱勒多利亚,进军阿卡提半岛,并在该岛的东北部马拉松平原登陆,雅典告急。雅典的司令官米太雅得采取两翼包抄战术,并且演讲激励士气,经过激战获得了胜利。这场战也争使许多城邦重新鼓舞精神。在波斯第三次入侵时,组成了联军严阵以待。 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率50万大军亲征。首战在温泉关,希腊守军死守两日,但因叛徒出卖大部分联军被迫撤退。但是这次战争却为联军主力在后方的集结、备战赢得时间。波斯陆军之后长驱直抵中希腊。泰米斯托克利将军说服居民撤出雅典,海军集结在萨拉米海湾,波斯海军惨败。萨拉米海战奠定了希腊人胜利的基础。 公元前479年8月,希腊联军把波斯陆军驱逐出了欧洲大陆,并在小亚沿岸的米卡尔海角全歼波斯舰队。至此,希波战争进入第二阶段。 公元前478年,主张继续作战的希腊各邦代表齐聚提洛岛,结成了以雅典为首“海上同盟”(史称提洛同盟)。直到公元前449年双方都无法彻底获得胜利,因此握手言和,签订了“卡里阿斯和约”。该条约承认雅典的势力范围;允许小亚希腊城邦独立;波斯放弃对爱琴海的霸权。因此希波战争是以希腊各邦的胜利而告终的。 希波战争使希腊各邦解除了被波斯吞并的威胁;重新打开了通往黑海的航道,为日后的西方文明奠定基础(当时处于黄金时代);波斯帝国虽然受到重创,但是依旧经安息、萨珊波斯、和伊斯兰文明而持续不绝。因此希波战争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逐渐形成东西分庭抗礼,并立共存之势。 七、评述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 伯利克里出身雅典的名门(公元495-前429),连续担任15年的首席将军。在执政期间进行了推动雅典国家政治制度进一步民主化的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执政官及其他各级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用平等的抽签选举代替财产资格的限制;规定公职人员领取薪奉;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改革陪审法庭制度,增加法庭和陪审法官的人数(抽签选举);发放观剧津贴,资助穷人参加文化生活。 这次改革,从根本上打击了贵族势力,协调了公民内部各阶层的利益,为雅典公民充分发挥才智提供了最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改革鼓舞了雅典公民的积极性,雅典一度成为地中海区域的经贸中心;增强了公民的爱国热情;促进了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繁荣与发展,为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 但是,另一方面,抽签选举使施政者的能力参差不齐;民主政治在运作时流于极端,少数野心家乘机操纵公民大会,作出有害于国家的决定; 但是,从大体上看,伯里克利改革是益大于弊的。 八、伯罗奔尼撒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使雅典和斯巴达两大城邦集团政治和经济利益发生尖锐矛盾的结果。 雅典和斯巴达都想要抢夺西部地中海、特别是西西里的财富和市场,两者的政治体制也形同水火。在想要称霸希腊的过程中,矛盾愈演愈烈,在公元前431年三月爆发了大规模的伯罗奔尼撒战争。 战争的第一阶段(公元前431-前421年)斯巴达在陆地上获胜,雅典则在海上占优势。相持之后在公元前422年,双方在安菲波里城经行决战,主帅却同告阵亡,因此签订了《尼西亚和约》。 短暂的和平之后,战争进入了第二阶段(公元前415—前404年)。雅典远征西西里以惨败结尾,斯巴达攻入阿提卡瓦解了提洛同盟。在公元前405年,雅典的海军也在羊河被斯巴达全歼,迫于被包围的被动境地,雅典乞和。 伯罗奔尼撒战争虽然是一场内战,但是杀戮的范围不亚于希波战争。虽然斯巴达通过这场战争,获得了希腊的霸主地位,但是却是两败俱伤的。这场战争消耗了希腊的财物储备;扰乱了已有的经济秩序;破坏了蓬勃发展的文化;此后希腊历史进入了城邦危机阶段,希腊的古典文明也开始走向衰落。 九、亚历山大东侵的过程与影响 亚历山大帝国是建立在马其顿王国的基础之上的。公元前5世纪后期至前4世纪初期,马其顿形成奴隶制国家,定都培拉。国王腓力二世改革使马其顿迅速成为军事强国。公元前383年,确立了在希腊的霸主地位,次年的科林斯会议则标志着对全希腊统治的开始。 亚历山大平定宫廷叛乱之后,发动了对东方大规模的军事远征。(公元前336—公元前323) 公元前334年初,亲率大军进犯波斯,并且占领了小亚细亚;公元前333年夏秋之交,在叙利亚的伊苏斯平原打败大流士三世的36万波斯大军;次年,用七月时间攻陷腓尼基的推罗城,随后下巴勒斯坦,和平占领埃及;公元前331年春,大军进入两河流域北部,再次在尼尼微附近与号称百万的波斯大军交战,(大流士三世再次逃跑)波斯全线奔溃(公元前330灭亡);此后,亚历山大军队继续东进,占领巴比伦,苏萨,波斯波里斯等大城市,掠夺了大量财富;公元前329—前327年,进军中亚和印度,但是因为气候与士气等原因,没打到恒河流域就班师回朝(新都巴比伦)。 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世界古代史上前所未有的横跨三洲的大帝国:西起巴尔干半岛,东到印度河流域,南至尼罗河第四瀑布和利比亚,北抵中亚,多瑙河与黑海。 亚历山大的对开扩张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暴力的屠杀人民,抢劫财物和毁坏城市是一种罪恶行径。但是另一方面,远征和大帝国的建立,促进了各大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开创了欧亚非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新时代。从历史进程上来看,这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十、简文述古希腊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以及其主要成就 古希腊化的繁荣是多方因素构成的:民主经济是其决定性因素;商品经济是其经济基础;政府重视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宗教上“神人同性同行”特点,“海洋商业民族”特征都是其推动因素;希腊的地理位置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古希腊文化遗产及其丰富,其形式和内容至今在欧美乃至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在宗教神话方面,希腊的宗教没有职业的祭司阶层,神有拟人性。希腊的神话丰富精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人性的解放。希腊的文学体裁多样,成果经典,《伊索寓言》等作品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希腊的哲学研究命题广泛,并且是西方思维方式的基础。
/
本文档为【古希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