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4、道法自然

2013-02-08 37页 ppt 802KB 8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5881

暂无简介

举报
4、道法自然null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史 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讲授提纲: 一、“道法自然”——道家本体论 二、“致虚极,守静笃”和“心斋”、“坐忘”——体道 三、“道法自然”理念下关乎文学理论的一些问题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一、“道法自然”——道家本体论 “道”是老、庄思想的核心和基础,进入道家文学观念之前,必须首先弄清其“道”的内涵和特征。先看...
4、道法自然
null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史 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讲授提纲: 一、“道法自然”——道家本体论 二、“致虚极,守静笃”和“心斋”、“坐忘”——体道 三、“道法自然”理念下关乎文学理论的一些问题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一、“道法自然”——道家本体论 “道”是老、庄思想的核心和基础,进入道家文学观念之前,必须首先弄清其“道”的内涵和特征。先看《老子》描述的“道”: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二十一章) 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四章) 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根据老子对“道”体的描述,它有如下特性:首先,道是无形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惟恍惟惚”);其次,道产生于一切有形物之前(“先天地生”、“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三,道虽无形,但确是实存物(“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湛兮似或存”);第四,道为最原始的有生机的母体(“可以为天下母”、“万物之宗”);第五,道体独立并且周行不止(“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在老子看来,道虽难以把握、捉摸,但它却有实用实效。而它的实用实效与其特性有密切关系: 天地之间,其犹槖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五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三十七章)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这里说,道虽静定空虚,却充满生机,是生养万物的母体;但是,它的生养万物的方式,是“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即自然而然,正是道在运行时的根本特征。 应该注意的是,“无为”不等于“不为”,“无为”是一种特殊的“为”,“无为”不是目的,“为”才是目的。请看老子所说: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七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九章) 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四十八章) 如此看来,“无为”正是一种“大为”。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的,反倒是非常积极的。 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庄子直接描述道的文字不多,但也可看出与老子有一致性: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 总之,老、庄认为,先天地而存在的本体是“道”,“道”虽“覆载天地,雕刻众形”,却并无任何意志和目的,是自然而然的。这就是所谓“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本体论。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二、“致虚极,守静笃”和“心斋”、“坐忘”——体道 关于“体道”,老子说: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十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十六章)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道的基本特性之一,是虚无而静定。所以,老子说体道也要“涤除玄览”,“致虚极,守静笃”。这便是“虚静”说。 《庄子》中也有类似的话: 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者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明此以南乡,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虚静”是老、庄之道家体“道”的一种方式,老子称为“涤除玄览”,即洗涤内心,使之清明无杂念后,诉诸内心超感觉的体验方式。《庄子》的“虚静”说与老子大体一致,只是述更加清晰。如上引《天道》篇说,圣人保持虚静之心,才能如平静的水面一样,以自己清明纯净的心灵照鉴天下万物。 这是老、庄体受天地自然之道的根本方式,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式,进而跟文学创作的心理状态联系起来。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关于虚静以体道,庄子之说较老子更充分,除《天道》的说法外,其最有特色的理论是“心斋”、“坐忘”说: (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庄子·人间世》)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它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它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蹵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 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心斋”、“坐忘”两个概念的基本含义是相同的,那就是把自己(体道之主体)融入天地自然之中去,让自己完全消失,成为像自然中草木一样的无意志、无目的的存在物。这样,体道主体就会随着天地流转而自然迁化,虽生机勃勃,但无意志、无目的,自然而然。 庄子还讲到过实现“心斋”、“坐忘”之境界的“修道”过程: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庄子·大宗师》)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由“外天下”,到“外物”,再到“外生”,便实现了“心斋”、“坐忘”的境界。这样的境界,庄子描述为“朝彻”;而“朝彻”就能“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一如无意志、无目的的自然大化。 “虚静”说,从认识论角度看,是要求主体的认知状态达到不受既有知识的拘限,不受感官拘限的认识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种认识境界,须排除一切世俗利欲的薰习,排除既有知识的挠扰,才能澄怀观“道”。而这种排除功利杂念后臻至的澄彻宁静的心理状态,非常接近凝神细思的文学创作心理,就如刘勰所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文心雕龙·神思》)所以后世文学批评家往往借助虚静的思想,来说明创作心态。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三、“道法自然”理念下关乎文学理论的一些问题 (一)“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真者,精诚之至”——贵真朴 从自然之道的观念出发,道家主张人性也应是自然真朴的。老子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十九章)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二十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二十八章)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玃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哑,和之至也。(五十五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十二章)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老子这些说法,都是希望人们能摆脱世俗的喧嚣和浮华,回归自然本性,保存赤子之心。 《庄子·天道》明确地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崇尚真朴,反对虚华。《庄子》云: 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故纯朴不残,孰为牺樽?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马蹄》)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胠箧》)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庄子·渔父》明确提出“贵真”: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其用于人理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忠贞以功为主,饮酒以乐为主,处丧以哀为主,事亲以适为主。功成之美,无一其迹矣。事亲以适,不论所以矣;饮酒以乐,不选其具矣;处丧以哀,无问其礼矣。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足。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二)“正言若反”——相反相成的文艺思维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老子》七八章) “正言若反”是老子乃至道家的基本思维方式。此类说法,甚可通用于文艺思维,比如文艺创作、语言表达等。现举其要者胪述之: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1、“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四十五章) 拙讷胜巧辩,这与儒家讲法不同。《周礼·考工记》:“材有美,工有巧。”《礼记·表记》:“情欲信,辞欲巧。”《说文》:“工,巧饰也。”儒家说既要真实,又要雕饰。道家则不然,他们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八十一章)。 从文学艺术理想的视角看,这仍是一种对真朴境界的追求。 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老子》四十一章)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命题,是老子从声音、形象的角度,对超逾一切事物之上的“道”的描述。老子认为一切具体的形象和声音都受自己特性的限制,是不完满的,譬如一种声音只能有一种音调,非宫调即商调,不能兼有宫、商两调,“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一件物体也只能有一种温度,不可能既是温的,又是凉的,“有分者,不温则凉,不炎则寒”。所以具体的声音、形象不是完美、全面的形象,只有道的表征——“大音”、“大象”才是完美的。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在道家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无”,但又不是毫无意义的虚无,“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而它的表征——“大音”、“大象”,相对于具体的声音和形象也是“无”,但它是无声之声、无象之象,具有涵盖一切声音和形象的可能,是所有潜在声音和形象的总和,因而也就是最完美、全面的形象和声音。后世文学批评家们往往以超越具体形象之外的审美境界为最高理想,其思想渊源之一便是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3、有无相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以无为本,以有为末,而有无相生相随。例如,只有车毂内存在空隙,车才具备载物运输的价值;只有陶器中间的空处存在,陶器才具备盛装东西的价值;只有房屋中间的空间和门窗的存在,房屋才具备居住的使用价值。老子以空间与车、陶器、房屋的关系来比喻道与事物的关系:非“有”的空间决定了实“有”之物的使用价值;反过来,借助实“有”才能够显示空间“无”的存在,“道”与实有事物之间就是这样相互依赖的关系。老子对“有”、“无”相互依赖关系的言说,为中国古代艺术思想中“有形发未形,无形君有形”、“虚实相生”等观念的产生奠定了哲学上的基础。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三)物化——人生和艺术的境界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物化”是庄子哲学的重要概念。它是一种主体消弭于客体自然世界从而完全与自然世界冥一的存在状态,是庄子提出的一种人生境界。这与前面所说的“心斋”、“坐忘”是一致的。外天下、外物、外生的结果,便是主体的人完全忘我而“化”于外物,这也就是所谓“物化”。这其实是一种精神状态,犹如庄周梦蝶。因此大可通于文学、艺术的创作之理。魏晋之后,庄子的“物化”思想便被广泛运用于文学艺术的批评之中。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四)道与技 庖丁解牛。(《养生主》)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斵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斵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斵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庄子·天道》)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庄子·达生》) 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齊以静心。齊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齊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齊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庄子·达生》)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观分而君臣之义明,以道观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故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故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记》曰:“通于一而万事毕,无而鬼神服。”(《庄子·天地》)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道家的自然观从内容、形式两个层面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就内容而言,道家自然观启发、帮助后世许多文学家、文论家确立主体意识,使文学成为书写自己灵魂的创作,而不是完全依附于政治教化。从形式看,纯以自然本色取胜,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美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传统之一,其审美标准正是建立在道家自然美思想基础之上的。第四讲 道法自然第四讲 道法自然 [思考与讨论] 1、道家思想与士人品格、处事态度。 2、道家思想与文学创作。 3、道家思想与我国传统文学理想和批评。
/
本文档为【4、道法自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