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血常规

血常规

2013-02-12 50页 ppt 21MB 1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393917

暂无简介

举报
血常规nullnull临床基础检验 ——血常规null3. 抗凝剂标本的采集与抗凝1. 毛细血管采血法 部位:手指2. 静脉采血法 静脉法优于毛细血管法①柠檬酸钠 ②草酸钠 ③肝素 ④EDTAnull相 关 知 识 血液是一种粘稠的红色液体,它在我们的身体内不断进行循环,以供给我们所需的氧气等营养成分。null红细胞相关知识在红细胞成熟进入血液循环后,其细胞核和所有的细胞器全部退化消失,而只留下了血红蛋白、质膜和能维持质膜完整性及气体转运功能的少数酶类 平均寿命是120天,每天约有...
血常规
nullnull临床基础检验 ——血常规null3. 抗凝剂标本的采集与抗凝1. 毛细血管采血法 部位:手指2. 静脉采血法 静脉法优于毛细血管法①柠檬酸钠 ②草酸钠 ③肝素 ④EDTAnull相 关 知 识 血液是一种粘稠的红色液体,它在我们的身体内不断进行循环,以供给我们所需的氧气等营养成分。null红细胞相关知识在红细胞成熟进入血液循环后,其细胞核和所有的细胞器全部退化消失,而只留下了血红蛋白、质膜和能维持质膜完整性及气体转运功能的少数酶类 平均寿命是120天,每天约有8%的衰老和退化变性的红细胞经脾破坏,血红蛋白降解,可参与铁、胆色素、蛋白质代谢和血红蛋白的重新合成。 null红细胞外形:双凹圆盘形,平均直径7.2um,厚约2um,无核红细胞相关知识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haemoglobin)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null血常规化验单null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null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差null红细胞计数 自动计数仪,手工法 血红蛋白测定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 红细胞形态改变 瑞氏染色正常参考值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检验nullnullnull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 白测定的临床意义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病理性增加相对性增加 休克、腹泻、大面积烧伤等血液浓缩所致 继发性(代偿性)增高 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 原发性增高 原因不明的骨髓增殖性疾病null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病理性减少红细胞生成不足 再障/缺铁性贫血/巨幼红贫血 红细胞破坏过多 遗传性球性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 失血 失血性贫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 白测定的临床意义红细胞比积测定红细胞比积测定 红细胞比积(Hct、PCV ) 指在一定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比值。 又叫红细胞体积分数。方法:温氏法 微量法(血细胞分析仪电阻抗法)HCT参考值null 1.增高: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生理性 2.降低:见于各种贫血临床意义:null方法:手工法 血细胞分析仪法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null平均RBC体积(MCV) 每个RBC的平均体积 平均RBC血红蛋白量(MCH) 每个RBC所含Hb的平均量 平均RBC血红蛋白浓度(MCHC) 每升血液中平均所含Hb的浓度红细胞平均值参考值null临床意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null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意 义:反映RBC体积异质性 方 法:分析仪器自动完成检测, 以RDW-CV或RDW-SD示 参考值:11.5-14.5 % (RDW-CV) 37.00-54.00 fL(RDW-SD)null2.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意义:对贫血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贫血的形态学分类nullnullnull红细胞形态检验-镜检红细胞形态检验-镜检一、正常形态 在良好的血涂片上,向心性浅染。成熟红细胞是呈粉红色,平均直径7.2um,呈圆盘状,中央稍浅,大小近似相等无核的细胞。null二、红细胞形态学改变大小异常 小红细胞/大红细胞/巨红细胞 形态异常 球形/椭圆形/口形/靶形/镰形/泪滴形/缗钱形 染色异常 低色素/高色素/嗜多色性 结构异常 嗜碱性点彩/染色质小体/卡波环/有核红细胞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计数 网织红细胞: 是介于晚幼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浆中含有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RNA),经煌焦油蓝等活体染色后,胞浆中含有多少不等的蓝色点网状结构,故称网织红细胞null方 法:自动分析仪器检测 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染色 参考值:0.5-1.5%(成人) 2.0-6.0%(新生儿)null临床意义: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 ※贫血治疗疗效判断和观察指标 ※贫血病情观察指标null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 概 念: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 方 法:魏氏手工方法 电子血沉仪 参考值:0-15mm/h(男) 0-20mm/h(女)null临床意义: ※生理性变化:性别、妊娠、年龄、居住地 ※病理性变化:炎性疾病、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贫血、高胆固醇血症null白细胞相关知识 白细胞为球形,直径7-25ul,是肌体的抵御病原微生物等异物入侵的主要防线。分类有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 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中性粒细胞: 防御功能 嗜酸性粒细胞:限制过敏反应,参与蠕虫的免疫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形态与功能与肥大细胞相似,参与超敏反应。 单核细胞 来自粒-单祖细胞,进组织后变为巨噬细胞,寿命2-3月。淋巴细胞 源于造血干细胞,分T和B淋巴细胞。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null白细胞计数 自动计数仪,手工法 白细胞分类计数 瑞氏染色 电阻抗计数 荧光染色后激光计数N 50-75% E 0.5-5% B 0-1% L 20-40% M 3-8%null 生理性变化:年龄、日间变化、运动、疼痛、情绪影响、妊娠与分娩 病理性变化:增高(>10×109/L) 降低(<4.0×109/L)临床意义:白细胞形态检验-镜检常见的白细胞 具有典型的分叶状的核 成熟细胞核通常有2-3个分叶,最多5个分叶 高度游走的吞噬细胞 巨噬细胞以及外周组织和淋巴组织中发现的各种类型大型吞噬细胞的前体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形态检验-镜检一、外周血正常白细胞形态null数量具有日夜周期性:早上最多,下午最少 寄生虫感染后,该细胞数目增多 某些过敏性疾病,一些组织的该细胞亦增多 白细胞中所占比例最少 特点是细胞质内含有大的集中碱性颗粒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白细胞中所占比例仅次于中性粒细胞 病毒感染,该细胞增多 特点是细胞质多淋巴细胞null病理性增多 急性细菌性感染、化脓性感染 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急性出血、溶血、术后 急性中毒 恶性肿瘤 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殖性疾病二、外周血中异常白细胞形态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N)null病理性减少 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严重细菌感染 血液病:再障、粒细胞减少症 化学药品与放射损伤 脾亢及自身免疫性病 过敏性休克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N)null核象变化 粒细胞核象:指粒细胞的分叶情况 反映粒细胞成熟度 核 象 变 化: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N)null核左移:外周血,中性粒杆状核↑,甚至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原粒等幼稚细胞,称核左移。常伴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 急性化脓性感染,白血病等 核右移:正常中性粒以三叶核为主,若五叶核以上超过3%,称核右移,为造血功能衰竭或造血物质缺乏所致 巨幼贫、恶性贫,用抗代谢药物后null形态异常中毒颗粒空泡粒细胞nullDohle体null奥尔(Auer)氏体null核变性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E)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E)寄生虫病:血吸虫、丝虫 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药物过敏 皮肤病:湿疹、天疱疮、剥脱性皮炎 血液病:慢粒、恶性淋巴瘤 某些肿瘤:转移瘤 某些传染病:猩红热 其他:风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 B)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 B)参与超敏反应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溶血 骨髓纤维化症 脾切淋巴细胞(lymphocyte, L)淋巴细胞(lymphocyte, L)增多 病毒性感染:麻疹、风疹、腮腺炎 肿瘤疾病:急性、慢性白血病 急性传染性恢复期:结核病后期 移植排斥反应 减少 急性化脓性炎症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nullⅠ型 Ⅲ型 Ⅱ型 单核细胞(monocyte, M)单核细胞(monocyte, M)增多 某些感染疾病:疟疾、结核病、黑热病 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性 减少 无临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见于青壮年女性,是自身null血小板相关知识是由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而来。 每天产量相当于每升血中增加35*109个。 血小板寿命约有7-14天null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 定 义:单位容积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 方 法: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 参考值:(100-300)×109/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生理变化 新生儿PLT较少,3个月后达到成人水平 晨间变化:早晨较低,午后较高,冬季高于夏季,进食或运动后升高 妇女经期或妊娠期PLT升高 动脉>静脉>外周血null病理变化 PLT增多:>400×109/L ① 一过性增多: 急性大出血、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或脾切除术后 ② 持续性增多: 骨髓增生性疾病:慢粒、真红、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LT减少:<100×109/L ① 生成障碍:造血功能障碍(再障、白血病、骨纤、放射病药物损害) ② 破坏过多:ITP、SLE、脾亢、药物中毒、细菌或病毒感染(败血症、伤寒、麻疹) ③ 消耗过多:DIC、TTP PLT减少:<100×109/L ① 生成障碍:造血功能障碍(再障、白血病、骨纤、放射病药物损害) ② 破坏过多:ITP、SLE、脾亢、药物中毒、细菌或病毒感染(败血症、伤寒、麻疹) ③ 消耗过多:DIC、TTP PLT平均容积(MPV)和 分布宽度(PDW)测定PLT平均容积(MPV)和 分布宽度(PDW)测定参考值 MPV:6.8-13.6fl PDW:15.5-18.1% (9~17 fL) 临床意义 MPV评价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 PDW在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有意义 nullnullnull红斑性狼疮细胞检验红斑性狼疮细胞检验 免疫结缔组织病。 (一)、LE细胞形成3个条件 1. 患者血清存在LE因子(IgG型抗核蛋白抗体) 2. 受累或退变的细胞核 3. 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二)、临床意义 发现LE细胞还要结合临床表现及抗核抗体的检查,才能确诊。
/
本文档为【血常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