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矛盾的日本-读《菊与刀》有感

矛盾的日本-读《菊与刀》有感

2013-03-02 5页 doc 39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32270

暂无简介

举报
矛盾的日本-读《菊与刀》有感 矛盾的日本 ——读《菊与刀》有感 摘要:日本因其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历史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各方面的共同影响,造就了日本人特有的耻感文化、等级文化以及矛盾性格。本文结合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与刀》,介绍了日本人特有的文化及性格,探讨了其成因,并将其与中国进行对比。 关键词:耻感文化 矛盾性格 1、 引言 作为一名工科学生,课外阅读面比较窄,读过的反映民族文化方面的著作更 是少之又少,因此在同学的推荐下用了五个周末的时间仔细研读了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与刀》,看过之后有很多感触,...
矛盾的日本-读《菊与刀》有感
矛盾的日本 ——读《菊与刀》有感 摘要:日本因其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历史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各方面的共同影响,造就了日本人特有的耻感文化、等级文化以及矛盾性格。本文结合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与刀》,介绍了日本人特有的文化及性格,探讨了其成因,并将其与中国进行对比。 关键词:耻感文化 矛盾性格 1、 引言 作为一名工科学生,课外阅读面比较窄,读过的反映民族文化方面的著作更 是少之又少,因此在同学的推荐下用了五个周末的时间仔细研读了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与刀》,看过之后有很多感触,很多思考,不会用华丽的语言修饰,只能用最平白的话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内容简介 在日本,“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菊与刀”正好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作者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3、 日本民族文化 3、1耻感文化 在书中,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将文化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耻感文化,第二种是罪感文化。日本文化被称为耻感文化,西方文化则被称为罪感文化。 耻感文化中的“耻”,就是告诫自己不做羞耻、难堪的事,但是如果自己做了错事,也没必要去承认错误,就算当面忏悔,也感觉不到解脱。只要日本人认为自己的不好的行为没有被他人发现,就不用去忏悔。这种耻感文化听来有些可笑,但他们认为,只有被人发现做了错事才被视为“耻”,没被发现就不算做耻——这也与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人在做,天在看”的思想有很大的差异。而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年前灿烂历史、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国家,耻感文化是要被嘲笑、被唾弃的。我们崇尚“思无邪”,我们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们会为自己做的难看的事感到耻辱,这跟他人看没看到无关。因此,作为一个第一次接触耻感文化的我来讲,初读《菊与刀》时,对日本人的这种文化感到十分震撼。 在鲁思·本尼迪克特的在《菊与刀》中告诉大家,投降对于日本人来说,是可耻的,这一观点已深深地烙进了日本人的思想。由此我不禁联想到日本的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731部队的人体试验、细菌战、慰安妇……日本在华犯下了滔天罪行,对在很多年后的现在拒不道歉、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国人一片叫骂声。想来,是日本人的耻感文化从中作祟。但是同时,这也不能成为忘却历史、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借口。 3、2等级文化 书中描绘了日本人对于等级的观点,他们认为,等级是打造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基础。一个国家可以长治久安,就需要一个严格的等级制度来维持。因此,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政治生活甚至于国际关系方面,日本人都崇尚着等级制度。 比如,家庭生活中,有着以性别、辈分和年龄差别为基础的等级制——长辈地位高于晚辈,男人的地位高于女人,长子的地位高于次子……想到之前看日本电视剧时,女人往往给大家一种温柔谦和、逆来顺受的形象,本以为是电视剧中夸大了这种现象,读过《菊与刀》之后,发现等级文化在家庭生活中的确有十分显著的体现。 而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等级文化基本上不复存在——虽然仍在一些农村或者不发达的地方依然存在着男尊女卑的现象,但这是历史遗留下的问,是会在时代的洪流中慢慢消失的现象。 但是,客观来讲,不能否定了等级文化积极的一面——正是因为等级思想的存在,日本人为人非常谦和,对于上级尊敬服从,对于长辈恭敬孝顺,这些也是需要我们了解和学习的。 3、3矛盾性格 在作者对日本人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特有的矛盾性格——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倔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观感,但 当别人对其劣迹毫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所征服。他们的军队受到彻底的训练,却又具有反抗性。 但是这种矛盾性格并没有向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会造就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日本人在这些矛盾性格中的转变时心理上并没有太大的波澜——作者在书中提到“日本人从一种行为转向另一种行为不会感到心理上的苦痛,这种能力是西方人难以相信的。我们从来没有体验过如此走极端的可能性。可是在日本人的生活中,矛盾——在我们看来,就是矛盾——已深深扎根于他们的人生观之中,正如同一性扎根于我们的人生观之中一样。” 在很多日本古装戏的电影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武士剖腹自杀的场景。这在日本人看来这一般都是由于主人公拖欠了社会恩情,同时也有悖于名分,无法调和其中的矛盾,只好一死了之——这是很多日本人认可的结局。而对于中国人,我们崇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国产电影中很少出现这种相似的场景,即使出现,要么是警示大家“恶有恶报”,要么是对残酷命运的一种无奈的屈从。 4、 日本人矛盾性格的成因 在《菊与刀》中提到,“日本的人生曲线是一根很大的浅底的U字型曲线,日本允许婴儿和老人有最大的自山和任性。随着幼儿期的过去,约束逐渐增加,直到结婚前后个人自由降至最低线。这个最低线贯穿整个壮年期,持续几十年,此后再次逐渐上升。过了六十岁,人又几乎可以象幼儿那样不为羞耻和名誉所烦恼。”可见,儿童时期所受的教育以及成年后所处的环境造就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 幼年时期的放纵与成年后的严格自控使日本人在性格成长过程中出现了断层,在两个阶段对个人要求的巨大差异是直接导致日本人性格自相矛盾的原因,为他们日后进入等级森严的成年人的社会准备了基础。 4、1 儿童时期的教育 日本人在幼儿时期过的是一种有特权的和娇纵的生活。日本婴儿有足够的自由和快乐感, 六岁以后:日本人在六岁以后便要学习自我控制,抑制自己的欲望,要逐渐认识到自己身上所承担的需要偿还的恩情,在行动上要学会谨言慎行,并要明晓羞耻。此外,在日本儿童从少儿时期向成年人转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得到伙伴的认同。 等到男童十岁的时候,就要开始学习“对名分的信义”以及一些相应的规矩,那就是“在何种下可以直接攻击方,在何种情况下采用间接手段洗刷污名。”对于女童,女孩子必须遵守各种各样的束缚和条件,并且这种义务要求她们直接主动的去承担,而不该由其父母强制性的要求她们去那样做。女孩子所受的是一种不甚严厉,通过平静而坚定的期待,希望女孩子让自己按照要求去遵守生活的一种暗约束,也就是一种无权威的压力。但总体上来说,在日本孩子们刚能听懂人们的语言的时候,就会教导他们(她们)要尊重他人,见面鞠躬等一些简单的礼节,尤其是对自己的父亲,更是倍加尊重。 4、2成人生长环境 日本人成年之后则会接受压力和规矩的束缚。日本成年人总是会在工作中、生活中等各方面受到家庭和社会的约束,他们总是高度紧张以避免惨败,就像《菊与刀》中所说的那样“自尊(自重)的人,其生活准绳不是明辨善’、‘恶’,而是迎合世人的‘期望’,避免让世人‘失望’,把自己的个人要求埋葬在群体的‘期望’之中。这样的人才是‘知耻’而谨慎的善人,才能为自己的家庭、家乡和国家增光。如此产生的紧张感非常强烈,表现为一种巨大力量,使日本成为东方领袖和世界一大强国。”但足,这让成年日本人承受了非常沉重的压力。 5、 《菊与刀》这一名著强烈、清晰的表达了日本人的双重性格。虽然在我看来日本人的双重性格貌似很难理解,甚至一度怀疑这种性格是否会被历史淘汰。但是,反观今日的日本,这个仅仅拥有377835平方公里领土的岛国,其经济实力竟然处于世界前三的水平。因此,日本的耻感文化、等级制度、矛盾性格以及教育方式不得不再次引起我的深思。对于别国文化,难以用好、坏来形容,而对于我们中国,则应该知己知彼,善于反思,取长补短。 而对于我个人来讲,读完《菊与刀》这部名著,一方面为作者细致的描绘、睿智的阐述、以及有限想到本质的准确的归纳总结所折服,另一方面日本人孝敬长辈、彬彬有礼等良好作风也让我获益匪浅,同时也对日本文化、日本人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虽然自己是一名工科生,但不能以此为借口远离各种名著,这无法自己的认知和修养得到很大的提升。我也立志在考研之后拿出大把的时间阅读名著,做一个有内涵、有思想的工科学生。 PAGE 4
/
本文档为【矛盾的日本-读《菊与刀》有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