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高中政治必修一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一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

2017-10-20 17页 doc 34KB 177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5190

暂无简介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一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高中政治必修一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 精品文档 高中政治必修一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 三生石编辑 高中政治课渗透德育法制教育教案 高一政治备课组龙再和 [教学依据] 1、上课内容:高一《经济常识》第四课第二节第一框题“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2、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第四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识记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内容和作用,理解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本框知识的学习,提高阅读理解、...
高中政治必修一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一渗透法制教育的 精品文档 高中政治必修一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 三生石编辑 高中政治课渗透德育法制教育教案 高一政治备课组龙再和 [教学依据] 1、上课内容:高一《经济常识》第四课第二节第一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2、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第四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 [教学]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识记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内容和作用,理解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本框知识的学习,提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和认识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觉悟目标:通过学习逐步增强权利和义务意识、改革意识和国家观念。 教学重点: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教学:引导学生阅读归纳出本框所要学习和掌握 1 / 19 精品文档 的主要内容或知识结构,联系实际综合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和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实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 作为劳动者,在其一生中会遇到一些风险:如生、老、病、死、伤以及失业等风险。那么承担这些风险,除了依靠个人和家庭的力量外,还必须依靠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既涉及每一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我们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最近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那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些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基本知识。 : 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即: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这里就可以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2 / 19 精品文档 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学习这一观念,要把握其以下几个要素: ?社会保障的主体:国家或政府 ?社会保障的对象: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 ?社会保障的实施方式: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 ?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 ?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保证社会稳定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1、社会保险: ?含义:P124,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来。?内容:?地位:核心。?实施情况: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与实现,覆盖面逐步扩大。截至2002年6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事业保险的参保人员分别达10567万、10095万和7920万。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险制度也依据一定的条件在逐步地建立。 2、社会救济: ?含义:P125,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来。?内容: ?地位:社会救济属于低层次的保障。?实施情况:截至2001年底,有677个城市、1638个县城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发式扶贫。灾民救助。 3、社会福利:?含义:P125,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来。?内容:?地位:社会福利属于较高层次保障。 3 / 19 精品文档 4、社会优抚:?含义:P125,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来。?内容:?地位:社会优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形式。 5、总体上看,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保险是核心内容;而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则是辅助形式。其中,社会救济属于低层次的保障,社会福利属于较高层次保障,社会优抚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1、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 为什么, 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会使政府负担过重,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则会损害劳动者的积极性。因此,要把我国社会保障的基点放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上,从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多且老龄化速度加快的国情出发,兼顾劳动者基本生活的保障和生产的发展。 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为什么,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社会保障是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与实现的。因此,每个劳动者都应该在履行规定义务的前提下,去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权利。 我国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1、是深化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要调整机构 4 / 19 精品文档 和岗位,有的企业还要实行兼并和破产,这就必然出现人员流动和失业。而只有对失业者进行必要的培训和给予适当的生活保障,才能保证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领取失业救济金和接受再就业培训是有期限的,劳动者要彻底保障自己的物质生活,就必须通过就业来实现。 就业是最大的社会保障。“议一议”:在择业过程中,有的人一再失去就业机会,只是由于就业观念的偏差。在现实生活中,就业观念的偏差表现在哪些方面, “ 想一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完全消除失业, 2、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 国有企业,特别是老的国有企业,在旧体制的影响下,形成了沉重的包袱,这既不利于企业活力的发挥,也不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 3、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人们的物质生活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保障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下降并逐步提高,才能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小结: 2、本专题的关键词是“政治制度”。考查一个国家 5 / 19 精品文档 一定时期的政治制度,就要注意它的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影响等各方面的内容。本单元分四个阶段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沿革和影响进行了概述,向我们描述了古代 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 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从“大禹治水”的故事讲起,可以由学生讲述导入夏朝的建立。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设问:夏朝是如何建立的, “大禹治水”:传说很久以前,黄河发大水,把庄稼和房屋都淹了。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舜就派鳏去治理洪水,但鳏没有使洪水驯服。鳏的儿子禹就自告奋勇地要求继续治水。他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里,从而制服了洪水。在治理洪水的十三年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正是因为他治水有功,才被舜通过禅让制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来,禹的势力越来越大,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设问:请观察一下教材中的插图《戴冠冕的夏禹》,这时的夏禹有何变化, 这时的夏禹因为权势的强大,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转 6 / 19 精品文档 变为夏国王了。冕是古代帝王专戴的礼帽,圭为古代帝王举行礼仪所用的玉器。 1(王位世袭制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内部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选贤与能”。 设问:成为夏国王的大禹还会继续推行禅让制,选出他的继任者吗, 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却不给他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启杀掉益而继承王位。这说明我国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已被王位世袭制取代,中国社会也由“天下为公”的时代进入到了“家天下”的时代。 提供两段材料给学生,可比较分析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与阶级社会的“家天下”: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和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需要注意的是,王位世袭制不仅指子承父位,也包括 7 / 19 精品文档 兄终弟及这种形式。 2(夏商的行政 夏商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商朝为例说明。在中央,最高统治者为王,设相、卿士参与商王决策;在地方,商时期方国林立,方国首领被商王封赐为“侯”“伯”等,他们对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力,同时对商王效忠,定期纳贡、朝见,并奉命征伐。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前1046年,陕西一带周部落首领周武王灭商,以镐京为中心建立西周。西周强盛时控制的地区,已经远远超过商朝。 西周控制区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辽宁,南达长江,是三代中疆域最大的王朝。 情境设置:对于如此庞大的王朝,作为周王,怎样才能有效地统治, 1分封的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权力,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 情境设置: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呢, 2分封制的内容 8 / 19 精品文档 ?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尽到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3分封制的影响 设问:当周天子把同姓王室贵族、立功的异姓贵族和先代贵族的后裔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以后,他们到底起到什么作用,是否真如周天子所想,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教师总结:认识分封制的影响,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周王室力量是否强大,与诸侯国势力强弱成反比。当周王室力量强大时,就能保持对诸侯国的震慑力,并能通过诸侯国强化对边远地区的统治;当周王室力量衰弱时,诸侯国独立性就会增强,并威胁到周王的统治地位。第二,分封制在西周时期对周王朝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明显地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既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也不能用后者掩盖前者。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设问:在分封制下,为什么分封的主体是同姓王室贵族, 同姓王室贵族和周王的关系最亲。他们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而血缘关系的亲疏对周朝同姓贵族政治地位的高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实际上,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9 / 19 精品文档 形成的亲疏不同的家族结构,构成了当时另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它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1宗法制的含义 简单说即宗族的法规。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庶嫡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庞大的宗族网;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3影响:确立一整套分配与继承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一体。 早期国家制度以宗法制为核心,用分封制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形式,用世卿世禄制为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 [本课小结] 在夏商周时期,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宗法制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规定了西周金字塔式的社会统治秩序,分封制则保证了周王对全国各地的统治。它们互为表里,相互渗透,共同维持西周社会秩序正常运转。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掌握皇帝称号和皇帝制度的内涵,理解秦朝至 10 / 19 精品文档 高无上的皇权的权威性。 ?剖析秦朝重要官制和地方郡县制的内容和特点,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巩固封建专制皇权的作用。 ? 解和掌握秦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探究封建专制皇权对秦王朝的强盛 和灭亡的双重作用;正确地评价秦始皇。 2、过程与方法 ?提出问题,设置历史情景,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利用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体验历史发展过程。 ?利用历史资料和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形式上多样的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感。 ?认识到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显示] 《古风》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雄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聘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郦山隈。 11 / 19 精品文档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思考:?诗中“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诗中的历史人物为何落到“金棺葬寒灰。”的下场, ?诗人对他的叙述评价是否客观,为什么, [讲授新课] 思考:在群雄逐鹿中原的战国时代,为什么偏偏只有秦国能够异军突起而有实力消灭其他六国呢,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原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 主要原因:商鞅变法,国力强大。 2.统一: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思考: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是什么意思, 专制主义: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中央集权:全国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控制。 12 / 19 精品文档 请一位同学归纳一下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国家秦之后的措施, 措施: 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全面推行郡县制。 皇帝制度 请一位同学当秦始皇,说说他怎么样确立“皇帝”的称号, 学生:古人都以“王”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但朕觉得寡人完成了统一大业,完成了前无古人的事业,功高盖世,如果还以“王”来作为称呼,不足以显示朕的权势以及地位。朕曾让群臣商议过,但他们上的“泰皇”朕也不满意,所以朕决定去掉“泰”字,加上“皇”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物理教研组:李旭光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概念。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 3、正确理解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应用定律解决实际 13 / 19 精品文档 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渗透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使学生学会从纷繁的现象中探求事物本质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 教学难点: 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 实验法、阅读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小车、木块、气垫导轨滑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在讲台上放一辆小车,使它处于静止状态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起来呢,师讲:从这个例子很容易得到:物体要运动,需要对它施加力的作用,那么力和运动之间关系如何呢, 2、乘车时为什么要求驾驶员和乘客系好安全带, 14 / 19 精品文档 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 二、新课教学 用投影片出示本节目的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知道伽利略和亚里斯多德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不同认识,并了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结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历史的回顾: ?讲:远在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已经提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可是直到伽利略时代才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下边请同志们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用复合投影片概括历史上几位代表人物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 亚里斯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 伽利略认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 笛卡尔认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改变原来的方向。 ?请同志们叙述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15 / 19 精品文档 让小球从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师总结:伽利略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推论说: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学生总结伽利略的研究方法,以可靠的事实为依据,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解释自然规律。 ?用气垫导轨近似地验证上述结论: 把滑块放在一个水气垫导轨上,使滑块和导轨之间形成气层,物体沿这种导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推动一下物体,可以看到物体沿气垫导轨的运动很接近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 师讲:伽利略和笛卡尔对物体的运动做了准确的描述,但是没有指明原因是什么,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系统地总结了力学知识,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6 / 19 精品文档 讲解什么是惯性: 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又叫惯性定律。 惯性定律和惯性的区别和联系: a: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所遵从的运动规律。 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巩固训练: 一切物体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直到有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物体保持 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 ,与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受力情况 。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 。 4、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现象: 演示:在小车上放一方木块,使它们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突然给小车一个推力,观察到木块会向后倾倒。 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析: a:施加推力前,小车和木块处于什么状态, b:当给小车施加推力后,分析小车和木块会发生什么变化,——当给小车施加推力后,木块的下部由于摩擦力作用随车前行,而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仍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向后倾倒) 17 / 19 精品文档 巩固训练 a:汽车突然开动的时候,乘客会向后倾倒,为什么, b:汽车突然停止的时候,乘客会向前倾倒,为什么, 渗透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四十三条 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 第五十一条 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第五十二条 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难以移动的,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等措施扩大示警距离,必要时迅速报警。 第五十七条 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历史上几位科学家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和研究。 伽利略得到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方法。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18 / 19 精品文档 惯性及应用惯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作业: 1、阅读本节课文; 2、课本P105练习一2、4、5 3、让学生调查各种不同公路上车辆之间的安全车距。 五、板书设计: 1.伽利略的研究方法——理想实验研究法 2(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3(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六、教学总结: 本节课的特点是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正确认识,要受到日常经验的影响,所以在本节课中采用了多联系实际问题加以分析,以使学生澄清错误认识。让学生能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19 / 19
/
本文档为【高中政治必修一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