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乘法分配率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乘法分配率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2017-10-14 3页 doc 14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1159

暂无简介

举报
乘法分配率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乘法分配率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数学教材第七册第一单元中的《乘法分配律》,它是在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的,也是对三年级基本口算、笔算和五年级将要学习的带分数乘法运算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使用权学生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而如何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归纳乘法分配律则是教学中的难点。 在教学中,我摒弃了“照本宣科”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依据大纲、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愉悦的教...
乘法分配率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乘法分配率 #四数学#说课稿 -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数学教材第七册第一单元中的《乘法分配律》,它是在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的,也是对三年级基本口算、笔算和五年级将要学习的带分数乘法运算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使用权学生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而如何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归纳乘法分配律则是教学中的难点。 在教学中,我摒弃了“照本宣科”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依据大纲、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寓教于生动、活泼的操作、游戏之中,让学生沿着观察、思维、理解、表达的思路,由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中,教师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获取知识的欲望,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从渗透学习“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方法中去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采用实验操作、引导发现、分析比较巩固练习等教学方法,达到突破用数学语言归纳乘法分配律这一难点。 一、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一)动手操作,明确数量关系。 让学生拿出20个白色硬纸板方块和12个红色硬纸方块,并把这些硬纸板方块平均分成4份。通过动手操作,充分感知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1)每份有5个白色方块和3个红色方块,共有4份,得5加上3的和乘以4的积等于32块。(2)白色方块每份5块,共4份,得5×4=20块;红色方块每份3块,有4份,得3×4=12块;共有5乘以4的积加上3乘以4的积的和得32块。结合乘法意义的语言表述,教师再次展现整个过程。分析两种解法的结果相同,即(5+3)×4=5×4 +3×4。这样借助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观,动手、动脑、动口,既符合小学生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又遵循了小学生认知规律,从而促进正确规律表象的建立。 (二)填数游戏,探索内在规律。 在教学中,既要适应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根据学生好奇的年龄特点,设置填数游戏。通过揭示因数和积相对变化的内在联系,对规律的表象进行提升,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为进一步学习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学生在前面算理的操作学习上,也较容易进入规律的分析,即算理的透析。34个?加上66个?等于100个?。这样学生对规律表象的建构已初步形成。 二、强化概括过程,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规律表象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沿着观察、思维、理解、表达的思路。先从(18+7)×6= × = × 、20×(15+9)= × = × 。两个等式有序排列的填空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关键部分。发现等式左右两边的内在联系,借助学生的语言进行概述,加深对所感知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归纳出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两个加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进而用抽象化符号а×(b+c)= a×b+а×c 进行表达。在数学抽象和一般化过程中,运用数学符号语言,发展数学抽象和概括的思维能力,渗透以的形式表达思想的认识方法,符合数学的认识过程和规律,进行数学思想的启蒙教育。 三、优化巩固过程,促进规律的深化。 乘法分配律是计算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正确、合理、迅速运算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学生正确完整的掌握则是关键。本节课由直观形象引入,强化语言、算理的教学,减少乘法结合律的负面干扰。采用三个层次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应用水平。 (一)一般性训练:利用已学的知识,通过填写数或运算符号的实际操作,来巩固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进行下正面性的迁移。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也为后面的变式性练习打好基础。 (二)变式性训练: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判断正误,并改错;另一种是把相等的式子连线。这种练习通过改变非本质特征,达到深刻理解内涵。一方面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防止死记硬背。另一方面这些错误都是平时常出现的错误,针对性强,能有效提高纠错能力。 (三)提高性训练:35×99+35= ×( + ),这个思考题是在理解乘法分配律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作为课外思考题。主要训练学生乘法分配律的算理沟通能力,只有在把35理解为1个35的基 础上,才能水到渠成。 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观,同时借助严谨的图像、文字符号语言,加深对所感知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再透过近似特征的对比,区别基本质属性,达到深刻理解乘法分配律。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的,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而授之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究。教给学生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寓认识事物于动手、动脑、动口的这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会面、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
本文档为【乘法分配率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