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doc】西北黄河古渡考(二)

【doc】西北黄河古渡考(二)

2017-12-21 33页 doc 56KB 57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8746

暂无简介

举报
【doc】西北黄河古渡考(二)【doc】西北黄河古渡考(二) 西北黄河古渡考(二) 西北黄河古渡考(二) 刘 (兰州大学,甘肃 满 兰州730000) ,g 摘要:本文考证了甘肃境内黄河上的津渡,桥梁及其相关的域邑山川,军镇戌收和交通道 路,重点考证了临津关,凤林关,唐会宁关的地理位置. 关键词:甘肃黄河临津关凤林关会宁关 中图分类号-K92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52(2005)04—0102—45 一 ,临津关渡【临津,白土津,积石关渡,大河家渡) 临津一名,见于《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北……,右舍鸟头...
【doc】西北黄河古渡考(二)
【doc】西北黄河古渡考(二) 西北黄河古渡考(二) 西北黄河古渡考(二) 刘 (兰州大学,甘肃 满 兰州730000) ,g 摘要:本文考证了甘肃境内黄河上的津渡,桥梁及其相关的域邑山川,军镇戌收和交通道 路,重点考证了临津关,凤林关,唐会宁关的地理位置. 关键词:甘肃黄河临津关凤林关会宁关 中图分类号-K92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52(2005)04—0102—45 一 ,临津关渡【临津,白土津,积石关渡,大河家渡) 临津一名,见于《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北……,右舍鸟头川水,……河水又东迳邯川城南,城之左右,历谷有二水, …… ,河水又东,临津溪水注之,水自南山,北迳临津城西而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迳临 津城北,白土城南.《十三州志》曰:左南津西六十里有白土城,城在大河之北,而为缘河 济渡之处.魏凉州刺史郭淮破羌遮塞于白土,即此处矣.河水又东,左会白土川水,水出 白土城西北下,东南流迳白土城北,又东南注于河. 关于上述记载中几个关键地名的位置,清人董褚诚的意见是:临津城"当在今循化厅西北土司 境",临津溪水"当在今循化厅西",白土城"当近今巴燕戎格厅治",白土川水"当近今巴燕戎 格厅治".固循化厅治在今青海循化县积石镇,巴燕戎格厅治在今青海化隆县巴燕镇,因此董褚 诚的说法可以归纳为:临津城等几个地名在今循化县积石镇西北及化隆县巴燕镇附近. 《水经注疏》一书引用了董褚诚的上述说法,说明杨守敬,熊会贞是认同董氏这些意见的. 严耕望先生也认为: 收稿日期:2005—0l一16 作者简介:刘满(1942一),男,甘肃兰州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兼职教授,主要从事西 北历史地理研究. - 102? 西北黄河古渡考(二) 临津城当在循化厅西北土司境,白土城当近巴燕厅治.杨氏《水经注图》所绘略同, 亦置临津城于循化之北偏西,近黄河南岸.前人如此拟定,大体可信.检今日地图,循化 在黄河南岸,盖民国已移近河岸也.则郦《注》之临津城当即在今循化地区,炀帝所出之 临津关殆其地.? 严先生没有提到董桔诚,而是引用了杨守敬《水经注图》的说法,说明"临津城当即在今循化地 区".显然在这一问上,董桔诚,杨守敬,熊会贞和严耕望的观点是接近的,或日是大同小异 的.董,杨,熊,严四家(以下简称"四家说")都是研治郦学的名家大家,他们的意见影响是很 大的,这里专就"四家说"作一番讨论. 我们认为,"四家说"与《水经注》所记的实际情况是错位的,这一错位又导致了《水 经注》 所记的一些相关地名的位置出现错位.因为《水经注》在记载了乌头川水之后,才记载了邯川 城,临津城等地名.已如上文所述,乌头川水即今隆务河,邯川城即今黄河北岸,化隆县南的甘 都镇.?乌头川水为今隆务河说,是我们讨论邯川城,临津城位置的基本点.如依"四家说",临 津城在"循化之北偏西",或"在今循化地区",这样就凸现出一个问题,即:同时先后出现在《水 经注》中的邯川城,历谷之二水,临津溪水,临津城,白土城和白土川水,都要挤在"今循化地 区"及其附近的黄河南北两岸.这样也就会出现一系列必须回答而又无法回答的问题:临津 城如在"今循化地区",那么在临津之西,黄河北岸的邯川城及其"历谷有二水"之"=水",将 置于何地?临津溪水是今哪条水,临津城的位置又在哪里?与临津城隔河相望,黄河北岸的白 土城,白土川水又在何地?因为上述地名是同时出现在《水经注》一书中的,依照"四家说"是 根本无法一一安排其地理位置的. 从沿革上讲,如果临津城在"今循化地区",那么隋临津关也就在今循化地区,这样它与唐 盐泉城,镇西军,吐着河桥等也就会挤在同一个地方,它们之间的位置都就成了无法解决的问 题.如上文所述,循化城西的今依麻目渡是古渡口,唐为吐着河桥,盐泉城就在吐蕃河桥南.城 内驻有镇西军.如临津城在"今循化地区",那么临津渡就必须在今依麻目渡上,临津城也就 在依麻目渡口南,也就必然导致隋临津关与唐盐泉城,镇西军同地的错误结论. 按照"四家说",临津城,临津溪水及临津关在今循化地区,还会伴随着出现另一个问题, 即黄河上自古有名的古渡口积石关渡在《水经注》中就会找不到它的位置.因为"四家说"将 本来位于今积石峡东的l临津城及临津渡,往西移到了积石峡西的循化地区,这就使积石关渡在 《水经注》中没有了位置.如若不然,就将《水经注》记载的这一地区的河流一一排列,再将有 关的水道一一对号入座,其结果必然是如此. 再从路线上讲,如果临津城在"今循化地区",隋炀帝"出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平,陈兵讲 武",?当然是由今循化地区渡黄河,经今化隆县巴燕镇及其西北的青沙山口到平安县,再由平 安县往东到西平郡(今乐都县).后来,炀帝一行前往张掖郡时,又从西平郡往西,再一次经由 平安县,继续西行,"入长宁谷"(今北川河),西北到甘肃河西地区.这样西巡陇右,河西的隋 炀帝,由今平安县往东绕道去西平,再从西平走回头路经平安,于情于理都是不通的. 上述几点充分说明,"四家说"所谓临津城在今循化地区说,白土城在今化隆县城说等说 法都是不符合《水经注》等古文献的记载的,也与这一带的实际情况是不合的. 此外,日本学者佐藤长在他的《隋炀帝征讨吐谷浑的路线》一文中,"把现在循化县城以东 ?1O3? 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4期(总第5O期) 的清水作为临津溪,并说临津城就在该河1:3东侧,而白土城就在黄河对岸".@''四家说"认为临 津城及临津溪水在循化县城西,佐藤长先生认为临津城与临津溪水在循化县城东,这样就避免 了我们上面所说的几个古地名同时挤在一个地方的矛盾,也就似乎言之有理了.其实佐藤长 先生的说法同样是有问题的. 佐藤长先生的今清水(河)为临津溪水说,实际上是采用了陶保廉的说法.?清水(河)位 于循化县东部,上源有二,一为县东南的起台沟,一为县南的夕昌沟,两条沟水会合后北流入黄 河.佐藤长先生说临津城就在清水(河)流入黄河河1:3的东侧,这样似乎就可以解释《水经注》 中临津溪水"自南山,北迳l临津城西而北流,注于河"的有关记载了.佐藤长先生还将白土城 定在了清水(河)入河1:3的黄河北岸,这样就给人一种错觉,就是《水经注》中几个与临津有关 地名的位置都一一落实了,而且这样解释似乎也言之成理.佐藤长先生可能没有到过青海,也 没有到过积石峡,他的上述论断可能是从书本和地图上得出来的.可以肯定地说,佐藤长先生 的论断与当地的实际情况是不符的. 佐藤长先生说临津溪水,临津城和白土城,就在今积石峡的西峡1:3的清水附近,那么我们 就来看看,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积石峡西起青海循化县城东的清水乡,东到甘肃积石山县大 河家乡西的关门村,黄河横切小积石山流入甘肃省境,形成峡谷,海拔2000米.这一带南北两 岸基岩出露,两山如削,黄河中流,形势险要.在清水乡所在的清水(河)人河1:3附近的南岸比 较开阔,黄河河岸也不十分陡峻,还有建城设镇的空间.在清水(乡)和关门村之间的 黄河积 石峡段的南岸,岸边峭壁上东西也有路可通.而在清水(河)人河1:3对面的黄河北岸,陡峭的 积石山紧贴黄河河谷,整个黄河积石峡段的北岸,全是裸露如削的山岩,只有两个人1:3只有 200人左右的小村庄,即阿妈岔(属清水乡)和专堂(属盂达乡).直到今天,黄河积石峡段几 十里长的北岸,都是无路可走的.I临津是一个渡1:3,临津城和白土城一南一北,是为了把守临 津渡1:3的两边.而清水及其以东的地方正在黄河的积石峡段上,南北两岸是陡峭的山岩,山岩 中是湍急的河流,这里根本不具备设置渡1:3的条件.再说渡1:3是用来连接城镇或道路的,而清 水及其以东的黄河北岸今天都没有城镇,也没有道路可连可通,古人能在这么一个地方设置渡 1:3吗?古人能在这么一个地方修建城邑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总之,佐藤长的临津溪水为 今清水(河)说和l临津城在今清水(河)人河1:3之东说,以及白土城就在清水(河)入河1:3的黄 河北岸说,都是不能成立的. 《读史方舆纪要》卷60河州临津城下记载说: 临津城,在州西北百二十里,下临河津.晋时前凉置临津县,属兴晋郡.后为吐谷浑 所废.《水经注》河水自浇河东流,经邯川城,又东迳临津城北,白土城南,为缘河津渡之 处是也.隋曰临津关,大业五年,自将伐吐谷浑,出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平,即故临津城 矣.回 顾祖禹说临津城在河州西北120里,而且说临津城即隋临津关,但他没有进一步说明临津城的 具体位置.《肇域志》河州下记载说: 黄河上渡,在积石,路通西宁. 《读史方舆纪要》卷60河州黄河条下又记载说: 黄河上渡,直州西北120里之积石关,路通西宁,谓之积石渡."@ ? 104? 西北黄河古渡考(二) 顾炎武和顾祖禹两位大家都说,积石(关)是河州境内的黄河上渡,路通西宁,顾祖禹还说 黄河上渡在河州西北120里.他们的话是有所本的,当然也是可信的:临津城和积石关都在河 州西北120里,也都在黄河边上,而且又都是黄河渡口.那么这两者是否是在同一个地方呢? 是陶保廉将两者联系起来,作出了如下结论: 《方舆纪要》:临津城,在河州西北120里.前凉置临津县,属兴晋郡.隋日临津关. 按:今河州西北至积石关适120里,当即临津城地,从此逾河稍西北为巴燕戎东南境之白 土坡,即古白土城地.积石关隔水相近,为临津关无疑,不知何时讹称积石关. 陶氏的说法无疑是正确的.试想,两个都在河州西北120里,都是黄河渡口的地方,能不是同 一 个地方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读史方舆纪要》卷6O河州下又说: 积石关,州西北百二十里,明初置茶马司于河州,此为市易之处,有官军戍守,东去积 石山五十里.@ 积石关位于今积石山县大河家乡的关门村.这里正当积石峡下峡口,峡口以西为长约几十里的 ,由于没有两岸山岩的约束,黄河河积石峡.自此以东至大河家乡之间相距约lO里 岸逐渐变 宽,南北两山的阶地下黄河沿山势摆动,河岸边还有河滩,如关门村东北的黄河北岸有一个居 民点名叫祁公滩.在今大河家乡所在的地方,由于南北两岸山势地形的制约,河岸又逐渐变 窄.因此关门村东和大河家附近是两个最适宜设置渡口的地方.在古代,由于技术和物质等 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选择最有利的地方作渡口.《肇域志》和《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的是明代 及其以前的渡口,当时今关门村东河岸较窄,两岸是山岩,基础比较稳定,河道直顺,水流也相 对平缓,于是这里就成了自古以来最好的渡口.明代初年,积石关之所以成为茶马"市易之 处",除了这里是甘肃和青海南部的东西通道外,还因为这里是甘肃和青海间黄河上南来北往 的渡口,否则是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的.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明清以后,黄河两岸多年的 淤积,原来的河漫滩成为固定的河滩,河岸逐渐变窄,再加上人为的因素,于是渡口逐渐东移, 大河家乡才取代了积石关渡,成为青海和甘肃间的重要通道.总之,我们认为,关门村到大河 家乡之间的黄河两岸不止一处渡口,而从自然地形方面来讲,关门村东的康吊村附近是这一带 上下黄河上的古渡口,临津城及临津渡当在这里. 据《肇域志》河州下记载,"银川驿,在州西北六十里","长宁驿,在州西120里,I临黄 河".?另外《清一统志》兰州府关隘下也记载说: 旧有银川驿,在州西北六十里.长宁驿,在州西北120里,路通西宁,今裁.嘧 上述记载说明,明清及其以前从河#IN积石关的路不是经由今I临夏市经吹麻滩镇到大河家乡 的临大公路,而是由河州西北到银川驿,再从银川驿西到长宁驿,其间共计120里. 河州到积 石关,长宁驿都是120里,两者都在黄河边,都路通西宁,这就说明积石关和长宁驿都在今大河 家乡西的黄河南岸.而在这一带的古城遗址有两处,一在康吊村,一在大墩村. 陈守忠先生曾实地踏看过康吊古城,他是这么说的: 古城位于最高一级台地上,现有村名康吊(亦称康李家).经步量,城南北长500米, 中间有一道墙,隔为内外二城.东西100米.城西一里处现名大墩庄的地方,原有大墩 台,当为汉代烽墩.在康吊村古城址检到大量的汉瓦片,当为汉城无疑. - 】05. 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4期(总第5O期) 大墩的情况是这样的: 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吹麻滩西北l7公里,黄河南岸.属大河家乡. …… 清以前为御守积石关之一墩,故名.清成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于此筑静安堡,后 堡内中心又筑一堡,形成堡中堡. 我们认为,临津就在关门村以东的黄河上,临津附近的黄河南岸建有临津城.在今甘肃积石山 县大河家乡康吊村有古城址,康吊古城位于黄河南岸"最高一级台地上","下临河津",城西一 里又有大墩,根据方位和相关的情况,临津城当在今康吊村的康吊古城. 关于白土城和白土川水,陶保廉说: 今河州西北至积石关适一百二十里,当即临津城地,从此逾河稍西北为巴燕戎东南境 之白土坡,即古白土城地.积石关隔水相近,为临津关无疑,不知何时讹称积石.……左 会白土川水(出白土城西北,东南注河.按:今白土坡西北,有杏儿沟水东南流).凹 陶氏所说的杏儿沟水,今名黑营河,发源于化隆县东的拉脊山,东南流至今民和县杏儿沟乡人 黄河.我们认为,陶氏的上述说法与《水经注》所记是相符的.根据《水经注》所记方位,白土 城当在今民和县杏儿乡的余家村附近. 临津和白土津,都是甘肃,青海黄河上较早的渡口,黄河南岸的临津渡附近筑有临津城,黄 河北岸的白土津附近筑有白土城.河南河北的渡口上都筑城戍守,可见这是黄河上的重要渡 口.据《三国志?郭淮传》记载,早在三国时,曹魏大将郭淮就大破羌人于白土城.: [正始]九年(248),遮塞等屯河关白土故城,据河拒军.淮见形上流,密于下渡兵据 白土城,击,大破之. 当时遮塞以黄河为池,拒守北岸的白土故城,防止郭淮渡河.而郭淮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佯 装从白土故城对岸过河,以吸引遮塞的兵力,实则秘密从下游的渡口渡兵,攻占了白土城. 另据《晋书?吕光载记》: [吕]光亲讨[乞伏]乾归,[彭]奚念,遣[吕]纂及扬武杨轨,建忠沮渠罗仇,建武梁恭 军于左南.奚念大惧,于白土津累石为堤,以水自固,遣精兵一万距守河津.光遣将军王 宝潜趣上津,夜渡湟河.光济自石堤,攻克抱罕,奚念单骑奔甘松,光振旅而还. 这和前一段记载一样,也是一次声东击西的军事行动:吕光遣杨轨等三人陈兵左南(在永靖县 原白塔寺川,今已没人刘家峡水库,说详下文左南津),佯装在左南渡河.这使在上游渡口白 土津以重兵设防的奚念信以为真,感到恐惧.于是奚念在白土津"累石为堤,以水自固",而且 将防守白土津的一万人调往河津左南.而吕"光遣将军王宝潜趣上津"白土津,夜渡黄河.吕 光正是从奚念"累石为堤"的石堤渡过黄河,攻克了抱罕.今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往西到关门这 一 段黄河南北,正当积石峡下峡口,适宜渡河的地方不止一处.上述引文中的白土津,上津以 及"济自石堤"的石堤,当在这一段黄河的北岸,其地在今青海民和县杏儿乡南黄河边. 这里还有一条记载说明,白土城在今民和县杏儿乡境内,而不是在今化隆县境内.《晋书 - 吕光载记》说: 南羌彭奚念入攻白土,都尉孙峙退奔兴城. 洪亮吉云: 胡三省云,《十三州志》允吾县西四十里有小晋兴城.……今考兴城当即小晋兴城, ? lO6? 西北黄河古渡考(二) 世俗简便,故止呼之为兴城耳.圆 小晋兴城即今民和县驻地JlIFl镇.孙峙兵败,从位于民和县杏儿沟乡境的白土城退守,经由今 民和县的官宁镇,甘沟乡,满坪乡,古鄯镇就到了JlIFl镇,即小晋兴城.设使如前所引董桔诚, 杨守敬,熊会贞和严耕望四家所说,白土城在今化隆县城附近,而晋兴城却在今民和县驻地川 Fl镇,那么孙峙兵败,他的撤退路线必须是由青沙山Fl往北,退到今平安县境的湟水河谷,由此 往东经今乐都县,再从乐都沿湟水河谷往东到湟水南的民和县的JlIFl镇.这样一个大迂回的 撤退路线,行程将近三百里,实在是太令人费解了.这说明白土城在今民和县的杏儿乡境内, 而不是在今化隆县境内. 这里还要指出一个问题,即上引《水经注》中说: 《十三州志》日:左南津西六十里有白土城,城在大河之北.而为缘河济渡之处. 这是确定临津城方位的一条重要记载,它记载了左南津(在今永靖县西南原白塔寺川,已没人 刘家峡库区,说详下文)与白土城的方位和距离,从而也就记载了与白土城隔河相望的临津城 的位置.对"左南津西六十里有白土城"的记载,很多研究《水经注》的学者熟视无睹,并没有 提出过任何质疑,更没有探讨过这一记载是否可信.只有杨守敬在《水经注疏》中指出了这一 记载的一处重要脱文: 考左南津在漓,洮二水入河之间,去此甚远,不止六十里,准以地望,六上当脱二百两 字.@ 杨守敬的"去此甚远"之此,当然指的是《水经注》所记的白土城.但如上所述,杨氏等"四家 说"认为,白土城以及与之隔河相望的临津城都在今青海循化地区,我们说白土城在杏儿沟 乡,这是我们同杨氏等"四家说"的不同之处.但是无论白土城在今青海循化地区,还是在今 民和县杏儿沟乡,杨氏的白土城与左南津之间"不止六十里"说都是成立的.因为若以白土城 在今循化地区,那么白土城与位于"洮,漓二水人河之间"的左南津,其直线距离约280多里. 如以白土城在民和县杏儿乡境内,其与左南津的直线距离约9O里.毫无疑义,上述《水经注》 "左南津西六十里有白土城"的记载肯定有脱文.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将另外撰文进 行专门的 讨论. 隋代在临津上设关戍守@,关以临津而得名.大业五年(609)为了西征吐谷浑,隋炀帝一 行经由丝路南线到张掖(今甘肃张掖市甘州区),就是在临津关渡过黄河的.从《隋书?炀帝 纪》所记来看,炀帝,行"次狄道"的狄道,即今甘肃临洮县驻地洮阳镇.从今临洮县洮阳镇沿 洮河西北行,在今广通河流人洮河的河Fl处渡河,溯广通河而上,经今广河县城关镇到抱罕郡 袍罕县(今临夏市城关).从今临夏市城关往西北经银川驿,再从银川驿西行到长宁驿,就到 了临津关.《隋书?炀帝纪》所说的"出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平",就是由临津关即今积石关渡 过黄河,经由今官亭镇,甘沟乡,满坪乡和古都镇,到民和县驻地JifFl镇;并由此过湟水,再溯湟 水河谷西行,就到了西平郡治湟水县,即今青海乐都县驻地碾伯镇.从湟水河谷继续西行, "大猎拔延山"(即今平安县南和化隆县之间的青沙山),而后继续在湟水河谷西进,在今西宁 市城关进"人长宁谷"(今青海湟水的支流;l~JlI河).在进入:l~JlI河谷以后,溯:l~JlI河谷北行, 从大通县驻地桥关镇往东北,"度星岭"(即今青海省大通,门源和互助县境内的达坂山),"宴 群臣于金山之上"(金山当是达坂山的东段的中达坂山).在今门源县城驻地浩门镇东过了今 ?107? 敦煌学辑-rq2005年第4期(总第5O期) 大通河(即《隋书?炀帝纪》中之"梁浩叠"之"浩叠"河),再沿今(西)宁张(掖)公路西北行, 穿过甘肃民乐县东南的扁都口(即《隋书?炀帝纪》的"大斗拔谷"),就到了当时的张掖郡(治 所在今张掖市甘州区).四 有唐一代,凤林津取代了临津渡,成为河州北边最重要的黄河官渡.临津作为黄河上古老 的渡口,其地位不如魏,晋时代那么重要,名声也不像隋代那样显赫了.已如上述,明,清时这 里有积石关,之后还有大河家渡,仍然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而且一度是甘肃,青海货物的重集 散地. 二,凤林关渡(冶城峡口渡,野城口渡,安乡关渡吨哥集渡) 在记载野城口渡之前,《水经注》记载了唐述山,河峡,唐述窟,时亮窟和唐述水: 河北有层山,山甚灵秀,山峰之上,立石数百丈,亭亭桀竖,竞势争高,……其下层岩峭 举,壁岸无阶,悬岩之中,多石室焉.……岩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俗人不悟其 仙者,乃谓之神鬼,彼羌目鬼曰唐述,复因名之曰唐述山.……故《秦州记》日:河峡崖傍 有二窟,一日唐述窟,高四十丈;西二里有时亮窟,高百丈,广二十丈,深三十丈.……下封 有水,导自是山,溪水南注河,谓之唐述水.铆 《水经注》在记叙唐述山时用了220多字,在黄河上游各山中,有关唐述山的记载还是比较详 细的.对于上述地名的位置,杨守敬,熊会贞在《水经注疏》一书中没有表述任何个人的见解, 只是引用了董{;占诚的说法:唐述"水当在巴燕戎格厅西"@.说明董,杨,熊三家都将唐述水定 位在今青海循化县城以西,那么与唐述水有关的唐述窟,时亮窟等也就随之移位到 循化县城以 西了.毫无疑义,董,杨,熊三家的说法是错误的. 清人陶保廉在他的《郦注袍罕以西河流考》中,对《水经注》所记黄河甘肃,青海部分曾作 过考释,该文对郦《注》有关地名的位置多所发明,遗憾的是博学多闻的陶氏,竟然对唐述水, 唐述窟等地名视而不见,不置一词. 古往今来,郦学大家们对唐述水,唐述窟等地名都没作出准确的考释,直到上个世纪5O年 代初,冯国瑞先生第一个解决了这一问题.当时我国着名学者郑振铎,冯国瑞等勘察了炳灵寺 石窟,是冯国瑞先生对上述《水经注》中的地名,作出了准确的考释,他说: 《秦州记》更清楚,现在的上寺,就是唐述窟,下寺就是时亮窟.由记载高度,以及深 广,拿佛顶天桥洞来比拟,大致符合.……下封是地名,现在寺沟峡南流入黄河的水,就是 魏晋时所称唐述水无疑.田 冯先生所说的上寺和下寺,就是今永靖县杨塔乡境内的上炳灵寺和下炳灵寺,他说的古唐述水 是"现在寺沟峡南流人黄河的水",也就是今炳灵寺侧的大寺沟(水).我们认为,冯国瑞先生 的上述说法是到位的,合理的,也是十分正确的.今天看来,上述说法中有的已经成为尽人皆 知的常识,但在几十年前这却是郦学研究中的难题.冯先生的上述观点是非常重要的,以此为 准,就可以进一步作出推论:今炳灵寺所在的小积石山,就是古唐述山;《水经注》所记的唐述 山下,炳灵寺面对的"河峡",就是今寺沟峡.同时我们也可以此为准,来考证《水经注》中的研 川水,野城口和风林山等地名的位置. 在记载唐述水之后,《水经注》紧接着记载了研川水: ?108? 西北黄河古渡考(二) 河水又东得野亭南,又东北流,历研川,谓之研Jl1水,又东北注于河,谓之野亭口.@ 杨守敬指出,上述《水经注》"叙野亭水所出之文"有脱文.熊会贞也认为: 《注》所叙之研川水在河南,如全(租望),赵(一清)作"河水迳野亭南",则野亭在河 北,与研川水隔河.研川水入河处,安得谓之野亭口?且不先言研川水所出.下突言"又 东北流",亦无此文法.当作"河水又东会野亭水,水出野亭南"方合.0 依照熊氏的说法,这条水本名野亭水,发源于野亭之南.因该水流经研JiI,又名研川水,研川水 人河的河口名为野亭口,亦作野城1:3.杨,熊二家的说法是有理的.陶保廉在讨论《水经注》 中的研川水时也说: 河州西北红岩关有银川河,东北流,'银'即'研'之转音".0 依照陶氏的说法,研川水即今甘肃积石山县的银川河.依《水经注》所记顺序,在唐述水流人 黄河之后,研川水是紧接着流人黄河的一条水,而且是由南而北流人黄河的.已如上述,大寺 沟(水)是古唐述水,今积石山县境的银Jlf河人河口是与大寺沟水人河1:3距离最近的河,而且 也是由南向北流人黄河的,这就与《水经注》所记的研川河的条件是完全相符的.正如陶保廉 所说,"'银'即'研'之转音",今之银川河与古之研川河,读音是很相近的.陶氏关于研川水 的说法是正确的. 熊氏还认为: 《通鉴》宋元嘉六年,"秦安太守翟承伯等据罕开谷,以应河西,乞伏暮末击破之,进 至 治城.""治"乃"冶"之误,冶,野音同,冶城即野城,亦即野亭也,在今河州西北.……《宋 书?氐胡传》赫连定"率部曲至治城峡口渡河","治"亦"冶"之误,即野城口也.圆 熊氏认为,上述两书中的"治城'乃"冶城"之误,冶,野音同,"冶城"即"野城","冶城峡口"即 "野城峡口",亦即野城口,"在今河州西北",这些说法无疑也是正确的.陶保廉也说,野城口 即"银川人河处.今名喳哥集".@既然古研川水为今银川河,那么古研川水人河口野城口,当然 就是今银川河人河口的喳哥集了,而且野城峡口也就是喳哥集北的今寺沟峡1:3了.总之,上述 论证说明:研川水就是今银川河,野城IU就是银川河人河IU东的喳哥集,野城峡就是今寺沟峡, 野城峡口就是啼哥集北的寺沟峡的下峡1:3.因此,赫连定率部曲就是从喳哥集北的峡口上渡 过黄河的. 自刘家峡水库建成蓄水后,喳哥集上下黄河两岸的山川村落就淹没在水库之中,我们已经 没法亲眼看到当年旧的景观了.那么在刘家峡水库蓄水前,吨哥集上下的黄河两岸是怎样一 番景象呢?从1971年编绘的1:2O万的旧地图上看,下炳灵寺至喳哥集的一段黄河,即黄河寺 沟峡段,因受两岸山峡的拘束,河道还是很狭窄的.喳哥集是银川河人河口东的一个村庄,因 为这里正当寺沟峡的下峡口,从银川河人河口开始,黄河河道由两山夹水的狭窄河道改变成了 喇叭1:3状,逐渐变得比较宽阔,两岸也由陡峻的山崖逐渐变成平缓的阶地.直到1974年刘家 峡水库建成蓄水前,喳哥集北的黄河上,直是设有渡口的. 在旧地图上,自喳哥集往东,由于黄河河道逐渐变宽,河水分汉,呈乱流状,河中间有几个 大小不一的河滩.在吨哥集东十余里,就是地处大夏河入河口西的莲花城.在莲花城附近,黄 河两岸的阶地向河中延伸,河道变窄,分汊的河水在这里也合而为一.莲花城西是这里远近闻 名的莲花城渡,又名尕脑河沿渡.莲花城和大夏河人河口以东,黄河南北两岸间山地的距离逐 - lO9? 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4期(总第5O期) 渐变大,河道又一次变得开阔了,黄河河道中河汊交错纵横,沙滩也较多较大.显然在莲花城 上下的黄河河道上,只有喳哥集渡和莲花城西的尕脑河沿渡两个渡121,其余的地方是不适宜设 置渡121的.自刘家峡水库建成蓄水后,喳哥集和莲花城及其所在的黄河边的川地都没人了水 库之中,现在水库的边缘,都是当时黄河两岸的山原. 已如上述,野城121就是银川河人河121东的喳哥集,野城峡就是今寺沟峡,野城峡121就是喳 哥集北的寺沟峡下峡口.因此《宋书?氐胡传》所记的"赫连定率部曲至治(野)城峡口渡 河".就是自喳哥集北的寺沟峡下峡121渡河.赫连定由黄河南岸野城峡13渡河,是向沮渠蒙逊 据有的今青海境内进军的.在渡河后,赫连定当如何进军呢? 喳哥集以西至下炳灵寺段的黄河,正是黄河的今寺沟峡段,是《水经注》所记的"河峡"所 在的地方.这一段黄河流经峡谷之中,正如《水经注》所叙,在北岸"山峰之上,立石 数百丈,亭 亭桀竖,竞势争高,……其下层岩峭举,壁岸无阶"."层岩峭举,壁岸无阶"八个字,非常简练 而准确地记叙了峡谷中的情况,说明炳灵寺上下的黄河北岸是无法东西穿行的.而且这里水 流十分湍急,黄河南北也是难以摆渡的.当年冯国瑞先生一行为了考察炳灵寺石窟,在炳灵寺 所在的黄河南岸强渡黄河,当时渡河的情况是: 羊皮筏有两个水手,只能坐三人,峡窄岸陡,全闭着眼睛不能看,……对岸崖头,立着 一 个人,手持绳索,远远掷给筏上水手,水手急忙把绳索拴在筏子的横木上,岸上人拚命拉 筏上岸.@ 关于当时黄河寺沟峡段的情况,冯国瑞先生也作了记述: …… 从青海上游放的木筏,到炳灵寺石窟附近,因水流过急,怕出危险,把木筏解散, 任其顺流而下.人便顺陆而行,到畴哥集再鸠集散木,重编木筏,可以从此直到兰州.罾 无论是历史文献的记载,还是当地的实际情况,都说明寺沟峡段的黄河北岸是无法东西穿越 的,而且这一段黄河的南北两岸也是难以摆渡的.从喳哥集即古野城峡121渡河以后,向西是无 路可行的.只有从北岸的河川地往东北,经寨子村到崇王家村(均已没入水库之中).崇王家 村在莲花城渡121东北,由此上山西北行可到青海民和县.关于这条道路的情况,下面我们还要 作比较详细的讨论. 《水经注》关于野城121的记载说明,至迟在十六国时,野城峡121已经有了渡121,而且是河州 北边的重要渡口之一.在记载研川水和野城口之后,《水经注》又紧接着记叙了凤林山和风林 川,其文日: [研川水]又东北注于河,谓之野亭口.河水又东历凤林北.凤林,山名也,五峦俱 峙.耆彦云:昔有凤鸟,飞游五峰,故山有斯目也.《秦州记》日:袍罕原北名凤林川,川中 则黄河东流也.河水又东与漓水舍,……鼬 依《水经注》所记,风林山和风林川位于研川水流人黄河之后,在漓水流人黄河之前,正当两条 水流人黄河的河口之间.已知研川水是积石山县境黄河的支流银川河,漓水为今黄河支流大 夏河,因此风林川就是这两条河人河口间的河谷盆地,这里河谷宽阔,黄河流经其中.凤林山 就在这两条河人河121之间的黄河南岸,或者说就在原喳哥集和原莲花城之间的黄河南岸,其地 大致就在今临夏县莲化乡境内. 关于风林山的位置,《元和郡县志》卷39河州袍罕县下也记载说: . 11O? 西北黄河古渡考(二) 凤林山,在县北35里. 唐河州治袍罕县在今临夏市城关,今临夏市城关北三十五里黄河南岸,地处银川河和大夏河入 河121之间的地方,也只能是今临夏县莲花乡境内. 那么,凤林山是今莲花乡境内的哪一座山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仔细地排查了今莲花乡 及其邻近乡镇的山名,在两个人河口之间,莲花乡附近的地方,有五女山,殷家山和蒋家山等几 座山.《水经注》中的凤林山是直接面临黄河的山,其特征是"五峦俱峙".那么在今莲花乡境 内,有没有这么一座"五峦俱峙",面对黄河的山峰呢?"《甘肃省临夏县地名资料汇编》莲花公 社(今莲花乡)概况下记载说: 社境西南有五女山,因山有五峰,故名.山上有公社属林场一所,营林面积二千九百 八十亩.地势高峻,绿树成林,登高北望,刘家峡水库碧波万顷,尽收眼底,常有游人游 览.圆 五女山有五座山峰,海拔2,147米,位于今莲花乡西南,银川河东岸,北临刘家峡水库.在刘家 峡水库建成蓄水前后,五女山是这里惟一面对黄河的高山,是今莲花乡滨河地带惟一的高山. 古人说凤林山"五峦俱峙",今五女山"山有五峰",两者又同在一地,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说 明古凤林山就是今莲花乡境内的五女山. 在考定了凤林山的位置后,我们再来看凤林川的位置.上引《秦州记》说"袍罕原北名凤 林川,川中则黄河东流也".严耕望先生说: 唐述山(即今小积石山)之东,至漓水(今大夏河)入河口之间称为凤林川.亦即凤林 山北之一段黄河也".圆 我们认为,严先生此处对川的原意有误解,这里的川不是指一段黄河,而是指黄河河谷盆地中 的平川.虽然"袍罕原北"可以包括今临夏市城关以北,今临夏县的大片地方,但这些地方大 部为高出黄河约百米的黄土高原,只有今银川河和大夏河入河口一带两是川地.因此凤林川 就是今银川河入河口至大夏河入河口一带黄河南岸的川地,这片川地现在已没入刘家峡水库 之中. 在考定了风林山和风林川的位置以后.我们再来讨论凤林县,凤林津和风林关的位置.据 《元和郡县志》河州凤林县下记载: 东北至州八十里.本汉白石县地,后魏大统十二年,刺史杨宽于河南风林川置风林 县.因以为名.仪凤元年,于河州西移安乡县理此,又名安乡,天宝元年改名凤林. 上面的一段文字记载了两个凤林县:一个是唐代的凤林县,治所在今临夏市城关东南8O里,在 漓水即今大夏河东岸.圆仪凤元年(676年),将河州之西的安乡县移驻此地,天宝元年(742)改 名为凤林县.另一个是后魏大统十二年(546),刺史杨宽所置的凤林县,《通典》,《太平寰宇 记》称之为风林县故城.国后魏凤林县始设之时,郦遭元已去世29年,所以《水经注》中没有记 载凤林县故城的情况及其具体位置,只有《元和郡县志》说凤林县故城在黄河南岸的凤林川 里,其地就在今银川河和大夏河入河口之间,今莲花乡境内的黄河边的川地上.后魏凤林县即 凤林县故城究竟设在凤林川的什么地方呢?这就是我们要考证的的问题. 关于凤林津,凤林关,凤林县故城等地名的位置,各家的说法是不一的《中国历史地.图 集》唐陇右道东部部分,将凤林关标在今炳灵寺南岸偏东,大夏河入河口之西的黄河南岸.?新 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4期(总第5O期) 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说: 在今甘肃永靖县西南七十里炳灵寺石窟河南500米的阎王砭." 以上两家都认为:凤林关位于炳灵寺石窟黄河南岸附近.必须指出,在上面讨论喳哥集以西至 下炳灵寺段黄河的情况时,我们不仅引述了《水经注》关于今寺沟峡的记叙,而且 引用了冯国 瑞先生《炳灵寺石窟勘察记》中的两段话,用来说明:无论是历史文献的记载,还是当地的实际 情况,都说明寺沟峡段的黄河北岸是无法东西穿越的,而且这一段黄河的南北两岸也是难以摆 渡的.这就说明,古人是不会将凤林关设在炳灵寺石窟对面的黄河南岸附近的,因为这里是一 个东西南北都无路可通的地方. 对此,严耕望先生也有一段论述: 今永靖县西黄河津渡,唐世即名凤林津,亦为凤林关在此之旁证.然则凤林之名本在 积石之东,河州之北至黄河地区,有凤林山,风林川,凤林关,凤林津,北朝于此立县,亦以 受名.唐世县废.其后移名于河州之西.但不害关津仍在河州之北也.四 按照严先生的说法,"今永靖县西黄河津渡"也就是原永靖县城驻地莲花城,就是唐代的凤林 津.因为凤林津在此,凤林关当然也就在这里.而且北朝在此立县,县名也叫凤林.总之,严 先生认为凤林县故城,凤林关,凤林津都在原莲花城附近. 我们认为,凤林县故城,凤林关和风林津,这三个地名都在凤林川中的渡口附近,三者是紧 密相关的,是不可分割的.这是因为凤林川背山(凤林山)临(黄)河,土地平整肥沃,自然条件 要比凤林川南相邻的山原优越得多.其次,之所以将凤林县,凤林关设在黄河边上,显然是为 了控制黄河渡口凤林津,进一步控制黄河南北的交通.这样凤林县故城,凤林关就必须设在重 ,凤林川所在的两个人河口之间的黄河上有两个大的渡口,要渡口的附近.已如上述 这就是原 吨哥集渡和原莲花城渡,因此凤林县故城,凤林关不是设在原喳哥集,就是设在原莲花城,二者 必居其一.这样在设关立县与渡口的关系上,我们和严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但在凤林津,凤 林关与凤林县故城的具体位置上,我们与严先生的观点又是不同的.严先生认为凤林津,凤林 关和风林县故城这三个地方都在原莲花城及其渡口附近,我们则认为这三个地方在原喳哥集 及其渡口上.理由是: 首先,原喳哥集渡和原莲花城渡这两个渡口,是各有自己的有利条件的.原lI奄哥集渡地处 寺沟峡下峡口,河岸较窄,渡口附近河中没有河滩,且渡口两岸基础稳定.而原莲花城渡上下 河岸较宽,河道也不太固定,渡口附近的河中又有沙滩.在作为历史上原始渡口的条件上,两 相比较,原喳哥集渡比起原莲花城渡是有不少优点的.但后来作为连接河湟地区两岸道路的 渡口,经由原莲花城渡的道路比较直接,而经由原喳哥集渡的道就比较迂曲.后来由于时间的 推移,原莲花城渡才取代了原喳哥集渡,成为这一带重要的渡口.但在历史上,原lI奄哥集渡是 优于原莲花城渡的,这就是古人首先选择这里作渡口的原因. 其次,从自然条件上讲,原喳哥集和原莲花城都在黄河边的川地上,这里背山临河,土地肥 沃,取水便利,在西北地区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好地方,两地都具有设关立县的条件.《大清一 统志》兰州府山川目下记载说: 俺哥川,在河州北五十里,黄河南,土脉膏腴,五谷茂盛.盼 这里的俺哥川即lI奄哥集一带的河川,由此可见明清时的俺可集川是很富庶的.加 之两地都临 .1】2. 西北黄河古渡考(二) 近黄河渡口,都是河湟地区要冲,在军事上都有控制黄河南北交通的条件.从上述几个方面来 比较,喳哥集和莲花城又是难以分出明显的高下优劣.但从时间上讲,喳哥集和莲花城两地的 差距就十分明显了.早在十六国时,今银川河入河口上的野城(冶城),野城口,野城峡口等地 名,不仅多次见于《水经注》等历史记载,而且野城峡口渡即后来的喳哥集渡,当时已经是两军 争战的黄河上的重要渡口.所以到了北魏时,刺史杨宽在渡口附近的野城口即原喳哥集设置 县城,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而在《水经注》里,原莲花城所在的漓水入河口附近上下,当时 没有任何地名被记载下来,郦道元只用"河水又东与漓水合"几个字就轻轻带过去了.这就说 明,当时这里还没有值得记叙的渡口,聚落或城镇,也没有什么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在这里.由 此可见,与喳哥集相比,莲花城作为黄河上渡口的时间就比较晚了.我们认为,莲花寨,莲花 堡,莲花城渡等地名的出现当在明清时,民国十八年(1929年)才在这里设置了永靖县,而后称 之为莲花城.总之,野城口,野城峡口渡即后来的喳哥集及喳哥集渡的出现比较早,而莲花城 和莲花渡的出现是比较晚的,北魏时的凤林县当设在崦哥集. 野城口及野城峡口渡是今喳哥集上下黄河上最早的聚落和渡口,而且是黄河上的交通要 冲,是两军争战的要地.可是自十六国以后,这两个地名就不再见于文献记载了.这一直是我 们心中的一个大的问号.经过仔细探讨,我们认为,野城峡口渡作为黄河上重要渡口这一作用 并没有改变,而且野城口作为野城峡口渡旁边重要聚落及交通要冲这一特征也没有改变,后来 由于时间的推移,野城口的名字改变成了风林县,从此野城口这一地名就永远地消失了.同样 的道理,野城峡口渡因为地处凤林山下,位于风林川中,渡口所在的野城口又成了风林县治,所 以野城峡口渡也就改名为凤林津了.从此,凤林津一名彰显于世,而野城峡口渡这一地名也就 永远成为了历史.我们认为,凤林津就是过去的野城峡口渡,其地就在野城峡口渡所在的原喳 哥集. 再次,我们认为凤林津,凤林关,凤林县故城在原喳哥集的另一个理由是冯国瑞先生在 《炳灵寺石窟勘察记》中说: 畴哥集是个富有历史意义的集市,河边巨石上刻"风林关"三字.在古代河上是有桥 梁的,……《宋史?地理志》:"安乡关,旧城桥关,元符三年赐名".金日安乡关城.元升 为县.元末废.畴哥城跨河南北,遗迹犹存. 喳哥集黄河边的巨石上刻有"凤林关"三字,冯先生是亲眼看见过的;"喳哥城跨河南北,遗迹 犹存",也是冯先生亲眼所见的.这些记载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完全可信的,说明这里就是 凤林关所在的地方.在喳哥集设置凤林关,这也是凤林津,凤林县故城也在这里的最好旁证. 总上所述,凤林县故城,凤林津,凤林关都在今临夏县莲花乡的原喳哥集. 下面我们再来讨论唐代河州至鄯州间的道路.已如上述,野城峡口作为渡口早已见 于史 册,而且《通典》卷174鄯州西平郡下又说:"东南到安乡郡凤林县故城二百八十里".因此,严 耕望先生说: 《通典》云鄯州东南至此(按:此指凤林县故城)二百八十里者,殆自北朝以来,即为通 道也.0 这就说明经由野城峡口渡的道路的出现是很早的.据《法苑珠林》一书记载: 晋初河州唐述寺窟者,在今河州西北五十里.度风林津.登长夷岭,南望名积石山,即 - 113? 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4期(总第50期) 《禹贡》导河之地也.……南行二十里得其谷焉,凿山构室,南有石门滨于河上,镌石文日 晋太始年之所立也,寺东谷中有一天寺……名为唐述.? 《法苑珠林》成书于唐高宗时,说明至迟在唐代初年就已经有凤林津这个名字了.又据《释迦 方志》载: 从河州西北度大河,上漫天岭,减四百里至鄯州.……从鄯州东川行百余里,又北出 六百余里至凉州.@ 和《法苑珠林》一样,《释迦方志》所述的渡河地点也在"河州西北",毫无疑义两者的渡河地点 都是凤林津.《法苑珠林》说从凤林津渡河后登长夷岭,《释迦方志》说过河后上漫天岭.严耕 望先生说,"曼天岭盖即小积石山之东北余脉也".凹我们认为,漫天岭,长夷岭和《晋书?乞伏 乾归载记》中的扪天岭,凹都是一个地方,是甘肃永靖和青海民和两县间西北一东南走向的黄 土山梁,山梁两侧的河流,或经永靖县境向东流入黄河,或在民和县境?
/
本文档为【【doc】西北黄河古渡考(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