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西安思源学院图书馆建筑设计

西安思源学院图书馆建筑设计

2018-03-06 10页 doc 24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2974

暂无简介

举报
西安思源学院图书馆建筑设计西安思源学院图书馆建筑设计 在高等学校里,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和“学术性机构”的图书馆,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把图书馆与教师队伍、实验设备列为办好现代化大学的三大支柱。阿纳?麦?卡特(Allan?n?caner)1966年在给美国国会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能够在各个领域都具有较高水平的大学总是具有全国第一流的图书馆。”当今时处信息时代的今天,作为信息载体的图书馆,其馆舍的建设和规模,已成为衡量一所大学现代化程度和实力的重要标志。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正处于继往开来的发展变革时期,即正...
西安思源学院图书馆建筑设计
西安思源学院图馆建筑设计 在高等学校里,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和“学术性机构”的图书馆,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把图书馆与教师队伍、实验设备列为办好现代化大学的三大支柱。阿纳?麦?卡特(Allan?n?caner)1966年在给美国国会教育委员会的中指出:“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能够在各个领域都具有较高水平的大学总是具有全国第一流的图书馆。”当今时处信息时代的今天,作为信息载体的图书馆,其馆舍的建设和规模,已成为衡量一所大学现代化程度和实力的重要标志。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正处于继往开来的发展变革时期,即正处于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观念过渡与转变的阶段。因此,对于建设初期的西安思源学院,在提出的一系列提高办学条件的措施当中,新建一座现代化的高校图书馆便是学院首先考虑到的。 项目概况 西安思源学院是1999年成立的一所民办院校,在建校初期,学院使用的图书馆是一座单层临时用房,它位于实验楼与主教学楼之间,馆舍面积1043m2。现馆内藏有传统纸介质文献32万册,数字化磁介质储存文献50万册,订刊物347种,报纸59种,有阅览室5个。为了适应当前信息时代的发展,老馆从一开始就将数字化的网络资源作为图书馆建设的重点,目前已拥有西北地区首家“中国数字图书馆西安思源学院分馆”,开创了民办院校数字藏书的先河。现今,思源学院图书馆各部均已实现计算机管理,电子阅览室既可以阅览数字图书,也可以上网查询资料。 然而,老图书馆现有馆舍条件非常艰苦,各处用房都相当紧张入口门厅约50m2,包括借书、咨询、展览、存包等多项功能,在读者到馆的高峰期拥挤不堪,学生们没有一个舒适的图书阅览室,书库虽然全部开架,但狭小的面积使许多图书不得不处之高阁;馆内工作人员流线与读者流线相互交叉;办公用房更是简陋而局促。 伴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西安思源学院提出了更高的办学目标。为此,建设一座学院图书馆新馆,满足全校师生教学科研的需求已追在眉捷。 西安思源学院新图书馆拟建规模12000m2,藏书150万册。新馆选址于校园教学中心区的北部,基地大致平坦(图1)。南面是8层高的主教学楼北侧是市郊高低起伏的丘陵,风景秀丽:东侧为6层高的学生宿舍楼群;西面是校足球场:西北处有一个停车场。 对于用地范围,业主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界限,而是在四周环境的围合下产生的一个区域,因此用地条件比较宽裕,东西约133m,南北最长处约124m,总用地面积约1.3万m2。设计要求图书馆与校园环境相协调,气势宏伟,富于文化内涵。 设计原则 图书馆建筑作为民用建筑的一种,一方面首先应该满足一般建筑的设计原则,如以功能为主、经济、舒适、因地制宜、与环境相协调、符合规范等原则;但另一方面,考虑到高校图书馆建筑的特殊性,应该有其独特的设计原则。 1(灵活性原则 据专家计算,一个图书馆的使用寿命为50,100年,而适用年限仅为20年,若在设计中注重建筑空间组成的灵活性,将会增加其适用年限。鲍家声教授曾经说过:“使用的灵 活性是现代图书馆的重要特征,常被称为现代图书馆建筑的生命。”现代科学技术对图书馆的影响是深远的。未来的发展我们无法得知,而图书馆的建造周期往往较长,使用年限更为久远,因而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就要做到灵活多变,达到扩容互换的可能,使图书馆建筑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所谓灵活性是指建筑内部空间的布局必须便于调整,能够满足馆藏图书的扩充,并能够应付各种增加的新型服务项目,或功能空间的调整等需求。因此,图书馆建筑的灵活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建筑内部功能的互换性。对图书馆建筑来说,这种互换性主要指阅览室功能与藏书功能之间的互换。这两种功能在大学图书馆中基本上可达到总建筑面积的70,。随着现代图书馆介质的多样化及各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阅览与藏书两大功能在图书馆建筑当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而建筑的灵活正是针对这种变化提出的。例如:藏阅合一的阅览室内,家具(包括书架和阅览桌椅)应有很大程度的可调整性;阅览区和书架区的任意组合都能让大部分读者获得良好的采光和通风;书库区与阅览区之间应有功能的互换性,阅览区与自习区之间应有功能的互换性等。 ?建筑外部空间的可扩展性,即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应有向外部空间扩充的能力。随着现代社会信息量的急骤增加和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在某种程度上,仅通过图书馆内部功能的互换已无法满足现代高校图书馆的要求。因此从发展的长远角度,应考虑到图书馆建筑的扩建。 2(高效性原则 印度著名的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图书馆学五定律》的第四条定律中指出:“节约读者的时间”,由此可见高效性在图书馆建筑中的重要性。只有一所高效的图书馆才能够对读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这里的高效,一方面是指高校图书馆所处的位置便于读者到达,即它的可达性要高,另,方面是指读者进入图书馆内部时,建筑空间及其布局方式应易于了解、掌握,即它的通达性要好。 3(互动性原则 图书馆建筑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建筑类型,它既需要建筑学方面的知识,又需要图书馆学内容的补充。因此,建筑师与图书馆学者之间的默契合作至关重要。一方面,图书馆学者可能对图书馆的功能变化、工艺革新有切身的体会和深刻的见解,却苦于无法用建筑语言表达:另一方面,建筑师可能对图书馆的工艺一知半解,或囿于陈旧的模式,却将更多的注意力倾注于建筑学专业范围内的种种尝试。可见,建筑设计人员、图书馆学者在建馆的全过程密切配合、谅解与合作,是建好一座图书馆的重要条件。 设计构思 图书馆作为西安思源学院重点工程之一,是以教学、科研为主,并为全校师生服务的。顺应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学院图书馆应设计为便捷、灵活的大开间格局,以形成藏、借、阅一体化、智能化的新型高校图书馆。这是图书馆在设计之初必须确立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1(基地概况 通过对该项目的实地调研,我们对基地的环境特点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从校园总平面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基地以南左右严格对称的主教学楼、实 验楼与学院大门共同构成了中轴线这一鲜明的校园布局形式。作为校园规划中轴线北端的休止符,新建图书馆不论是从其所处位置,还是建筑本身的性质来说,都充分体现了它是这条中轴线上的建筑群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地地势平坦,形状为不规则五边形,现作为篮球活动场地使用,西北侧有一座尚在使用中的车库,可自行处理,用地内没有值得保留的树木。基地周边地势起伏较大, 西北低,东南高,相差约4,5m。 ?基地的东侧是生活区,主要包括宿舍楼群、餐厅及其它相应的服务设施,南侧为教学区,包括一个3,3m2的主教学楼群、多个阶梯教室和9000m2的实验楼,西侧是运动区。其中南侧的主教学楼和东侧节奏感很强的宿舍楼对基地起到了很好的空间围合作用(图2)。 ?中轴线上的建筑均采用了红瓦坡屋顶的形式,创造了至今深受好评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建筑,特色鲜明、韵律感强,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成为西安思源学院师生们津津乐道的校园风貌。 因此,西安思源学院图书馆设计所面临的是如何回应在短短几年内形成的强烈的校园文化意象,以及新世纪图书馆所面对的时代要求,即在手法上如何既延续校园文脉,又融入新的创意。 (基本理念 2 根据以上基地环境的了解,我们逐步形成了设计构思的一些基本理念: ?图书馆的位置及平面设计必须考虑校园中轴线的布局形式,新建图书馆应对称式布局,建筑的主轴线应与校园中轴线相重合。通过轴线的对应关系,新老建筑将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并以此整合校园的空间环境。为此,我们在基地西南角的三岔路口处向北开辟一条南北向的道路,与基地东侧地界呈对称布置,进一步强调这种统一的格局。 ?从整个校园规划上来看,基地南侧的主教学楼从建筑的体量、形式及所处位置均体现了它在校园中的主要地位。所以,图书馆在总体布局上应是陪衬式建筑,在外部空间、体量和形式上都要有所收敛(图3)。 ?通过总平面图的分析而知,基地南侧教学区和东侧学生生活区是人流的主要方向,因此,图书馆应设置多个出入口以满足不同功能的需要(图4)。 ?基地周围现有建筑都比较规整,地形也较为规整对称,所以设计的图书馆建筑平面也宜以方形体块为主(图5)。 ?基地外围地势起伏较大,南侧教学楼地面高出地坪1m多,再加上33m高的建筑体量,对建成的图书馆将一览无余。同时,东侧的学生生活区地势更高,从这里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图书馆的全景。于是建筑在适当部位采用红瓦坡屋顶,使其与整个校园环境相协调,并应充分考虑建筑第五立面的设计(图6)。 ?随着大学教育的开放性和多元自主化,高校图书馆的使用也由封闭转变为开放。在设计过程中力求形成三种不同的公共活动空间:室外公共活动空间、半室外公共活动空间、室内公共活动空间,使图书馆更加自然地融入到整个校园的文化当中(图7)。 ?图书馆的位置由四周环境围合而成,考虑到图书馆的可扩展性,东、西、南三面在图书馆建成后,扩建范围已不大,同时在不影响其对称格局的情况下,我们将北面作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用地。 3(设计成果 基于以上的设计分析与构思,设计方案由逻辑思维逐步转向形象思维,由无形思维转向有形思维,并逐步明晰(图8,14): ?图书馆坐北朝南,严格对称,主要入口设于中轴线上,入口前考虑设置大台阶直通二层,这对于读者进入图书馆可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考虑学院在集会时做主席台使用,在形式上也可烘托图书馆的宏大气势。 ?藏阅合一的阅览室分为两大功能体块,南北向布置且相互平行。主要建筑空间柱网为7,5×7,5m,层高4,5m,楼板设计荷载500kg,m2,这样既满足空间使用上的灵活性,又可实现自然通风采光。它们之间以统一的中庭空间相互联系。楼梯间、卫生间等辅助服务空间布置在中庭外围的东西两侧。 ?500多平方米的报告厅单独设置,位于图书馆建筑主体以外,方便使用和管理,并对平面和结构设计带来了较大的灵活性。基于对环境的充分尊重,我们把面积较大且相对独立的学生自习室也单独设置,并与报告厅做对称布局,以强调校园的中轴线,与校园整体规划相统一。 ?建筑体量以四层为主,主体南侧为五层,通过建筑高度、入口台阶、红瓦坡屋顶、左右对称的报告厅和自习室, 以及馆前广场的衬托,形成了整个图书馆建筑的视觉中心。 根据上述方案的设计构思,最终确定了图书馆的设计方案。 4(设计原则的运用 在西安思源学院图书馆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将灵活性、高效性、互动性三大原则紧密联系,并贯穿于建筑设计的始终。 (1)建筑布局的灵活性 ,, 图书馆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图书增长率一年为45,,这就意味着16,17年图书就要增加一倍。按照这个发展速度,据我们计算,10年以后西安思源学院所有开架阅览室的书架将趋于饱和,这就要求建筑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本方案考虑到图书馆近期与长远期的发展变化,分别从建筑内、外功能空间布局两个方面提高图书馆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阅览室与阅览室之间的功能互换 高校图书馆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设置了多种阅览室,如中文图书阅览室、外文图书阅览室、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参考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自习阅览室等。不同的阅览室在内部空间布局、家具的尺寸与布局、现代化设备的使用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同时由于学校的差异及其建设发展的不同阶段,各阅览室在图书馆内的面积占有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保证各阅览室在今后使用上的功能互换与布局的多样化,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图书馆内部空间的灵活性(图15)。 当开架阅览室第一次达到饱和时,首先考虑各个开架阅览室藏书空间面积比例的再分配,对这些阅览室的布局从新优化组合。其次要求现有开架阅览室有向邻近其它阅览室扩充的可能,我们可以将主体一层的学生自习阅览室调整为开架阅览(图16b)。 ?阅览室与书库之间的功能互换 阅览室与书库之间的功能互换是现代高校图书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随着阅览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变化,要求书库和阅览室之间可相互调整。而在本项目的设计实践中,我们发现,设计任务书中业主没有提出设置书库,而是要求所有图书全部实行开架管理,设置开架阅览室。随着学院图书馆藏书的进一步增加,设置闭架书库将是一个必然。因此,必须考虑阅览室与书库之间的互换性。在方案中我们将所有开架阅览室和今后有可能作为图书贮藏 空间的楼板荷载均设置为500kg,m2,一方面考虑目前开架阅览室内家具布局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满足以后阅览室变为书库的可能性。当该学院图书馆开架阅览室藏书空间再次达到饱和时,我们可以将常用书开架,闲滞书闭架,并剔除一些很少使用的图书,将顶层夹层开架阅览室或五层的整个参考阅览室调整为闭架书库,满足图书馆的发展变化(图16c)。 ?建筑外部空间的可扩展性 如果若干年后,馆内的藏书继续增长,并又一次达到饱和时,对于图书馆馆舍的扩建将在所难免。本方案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这一变化,在基地的北侧预留了一块三角 地,用于图书馆若干年后的扩建需求(图16d、16e)。 (2)建筑的高效性与便捷性 ?总体布局的便捷性。西安思源学院图书馆位于学校教学区与学生生活区之间,总体布局合理,位置适当,为在校师生的日常使用提供了便利。 ?建筑主要入口的可识别性。图书馆建筑主立面呈对称式布局,中轴线上建筑顶部红瓦坡屋顶,高起的体量,宽大的台阶,高耸的柱廊以及馆前广场的衬托,都突出了整个图书馆建筑的主要入口空间,建筑主体左右两侧的多功能厅和学生自习教室也采用了相同的处理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建筑的主要入口清晰可辨,读者不需多问,便可轻而易举的到达馆内,因此可识别性很强,提高了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效率。 ?建筑内部功能空间的可达性。入口大厅的检索空间使读者一目了然。中庭空间的导向性和核心性很强,读者到馆后很快便可了解馆内的大致情况,不致迷失方向,四周的环廊及两侧的主楼梯使读者往返于各功能空间的路线最短。因此,图书馆具有极强的可达性(图17)。 (3)建筑的互动性 任何一座优秀的现代化图书馆建筑,应该是建筑师与图书馆员相互配合,充分理解并有完满共识而创作的杰出作品。我们在方案的整个设计过程中,从项目基地环境调研,方案的设计修改,直至最终定案,一直坚持建筑师与业主(包括馆长和基建部门领导)相互沟通,密切合作的原则,希望 双方的共同努力能够创建出一座高水平的现代化高校图书馆。 经济指标 基地面积:约13000m2。 总建筑面积:13009m2 占地面积:4143m2 容积率:1 建筑密度:31.8, 阅览室:11个 网络点:564个 多功能厅:450座 阅览座位:3012座(包括自习教室) 参考文献: 1、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王金祥,张志海怎样利用图书馆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鲍家声图书馆建筑发展趋向与设计对策新建筑,2002(6) 4、http:,,www.省略 5、郑振结图书馆建筑研究的新成果――介绍三部图书馆建筑研究的著作建筑师1997(10) 6、鲍家声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黄宁,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程师 收稿日期:2006年2月
/
本文档为【西安思源学院图书馆建筑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