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送别诗(定稿)

2017-09-19 14页 doc 75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423

暂无简介

举报
送别诗(定稿)赠友送别诗鉴赏(快班定稿)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送别诗,积累送别诗常见的意象; 2.重点把握送别诗基本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体会送别诗的思想感情; 2.反复研读【自主学习】知识点,有所侧重地把握送别诗的分类; 【学习难点】   背诵足够数量的送别诗,以二轮复习做好充足的积淀。 二【自主学习】 (一)送别诗 特点: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常见意象:傍晚、月夜、长亭、渡口、古道、南浦、柳树、芳草、瘦马、晚风、浊酒、行舟、笛声、远山等 3.常用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对比衬托...
送别诗(定稿)
赠友送别诗鉴赏(快班定稿)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送别诗,积累送别诗常见的意象; 2.重点把握送别诗基本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体会送别诗的思想感情; 2.反复研读【自主学习】知识点,有所侧重地把握送别诗的分类; 【学习难点】   背诵足够数量的送别诗,以二轮复习做好充足的积淀。 二【自主学习】 (一)送别诗 特点: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常见意象:傍晚、月夜、长亭、渡口、古道、南浦、柳树、芳草、瘦马、晚风、浊酒、行舟、笛声、远山等 3.常用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对比衬托、虚实结合、修辞 (二)送别诗的基本思想感情: 1、表达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朋友间的真挚情意。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中第二句“风烟望无津”一句,用“风烟”、“望”两个词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雨所遮,间接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再如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后四句,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夕阳徐徐落下,似乎不忍与大地分离,隐喻诗人对朋友难舍之情。而在这红日夕照的背景下送别,又特别另人感到难舍难分。全诗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又如白居易《南 浦 别》(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全诗最传神的动作是“看”字,分手后,离人登舟而去,他却频频回首来看,别离时刻的千种相思,万般离愁,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更何况每一次回首都让离人肝肠寸断。想看不忍看,明知伤心又不得不看的矛盾心情,把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诗歌末句的“安心去吧,不要再回头了”劝慰,让我们不难想象诗人如何强抑自己的感情,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经无以复加了。 ⒉诗作内容以叮咛、称颂、体贴入微的宽慰、劝慰勉励友人为主,兼抒别情。细分又有: A、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诗,同样有一般送别的惜别之情,但因朋友“西出阳关”是壮举,所以诗中不见伤感之意,只是在“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想象中包含了诗人的友人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B、前途艰险的担忧。如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一诗的第三句撇景入情,朋友刚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春江渺茫,征帆一叶该停泊在哪里呢?在依依惜别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艰险前途的担忧。 C、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的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则在送别感伤之外另辟蹊径,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格,孤介傲岸的坚强性格,借送别而言心志,可谓一箭双雕。 这样的诗歌再如:李白诗《梦游天姆吟留别》、陆龟蒙诗《别离》等。 D、积极奋发的勉励   如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一诗写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这种情绪只是轻轻带过,诗人随即把这种怅惘化为为国效力的责任。全诗以“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作者勉励友人建功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全诗一气呵成,充满积极奋发向上的豪情。 E、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   如: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与一般送别诗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向潇湘,自己则北向长安。诗的末句“君向潇湘我向秦”看起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实际上在朴直的话语中,表现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3、以送别为名,实为写景或抒发其他情感。 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诗题名为送别,但全诗却无别意,在形象的描写中流露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再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这首送别诗是青年李白出蜀时所作,和传统意义上的送别诗不同。首联交待诗人的一路游踪和出游目的。颔联远眺近观,触目生情。出句说山,船行江上,山随舟随水相对挺出,船行甚急,扑面而来,转瞬即逝。最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空阔平坦的漠漠旷野。颈联上句写晚上明月倒映水中,皎洁如镜。下句写日间彩云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尾联呼应标题,点明主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诗人怎能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一路护送,万里相随,形离不离,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这首诗题为送别,实则表达对故乡的眷恋 ,以故乡水对自己万里送行的深情厚谊,反衬自己思乡深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4、借送别表达思古之情。 如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首诗的第一联写“荆轲刺秦”事,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送于易水。首句中“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前两句概括了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慷慨激昂的心情,表达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句式对仗仗,后一句是全诗的中心所在,它寓情于景,景中带比,称颂荆轲的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还隐含着诗人对荆轲式英雄的思慕。 5、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在离别之意中渗透着作者的身世际遇和人生感慨。即寄无限人生感慨于依依惜别之中。 如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赏析: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全诗以唱叹起调,感慨去日苦多,今日愁闷。紧接着,由顺势转入登楼送别之事,点明题意:长风万里,秋雁北归,行人将去,此情此景,让人在百尺楼头欲一醉方休!这景象有送别的惋惜,但色调开始变得明朗,诗人虽为昨日、今日愁苦,却可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浩然一饮,消愁逸兴。接下来,“蓬莱”二句,切题面的权位关系,说校书叔文章老成,得两汉蓬莱之风,切建安风骨;自己则如建此楼的谢眺,诗文清新秀发,由此,两人相俱有壮志逸兴,可共上青天搅取明月,至此,先前的烦忧在这想象中似已烟消云散。但是,这逸兴来去皆匆匆,诗人的愁思又猛然袭来,他以“抽刀断水水更流”作起兴,来抒写自己“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情怀,“酣高楼”反而让心中的烦愁更加深重了, 因而不禁发出了“人生在世不称意”的感慨。这个“不称意”又对应了起首句的去日之苦和今日之烦忧,由此诗人自自然然地发出了解冠泛舟,归隐江湖的宣叹。全诗虽跳荡不羁,却起伏有致,前后对应,抑扬协调,在大起大落中展示其豪放。 三、鉴赏训练: 1、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                                                                                                                                                                              (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及效果? 答:运用了设问、想像(虚写)的手法。友人日暮之时会停泊在哪里呢?到那时,人生地疏,天涯一孤客是多么的令人哀伤啊!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2、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答: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本诗运用了哪几种手法?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4分) 烘托:以猿啼、客散、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 反衬:以流水无情衬人之有情,以青山重重衬行舟之孤小 对比:作者同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同病相怜,又流露了对友人的牵挂。 (2)从思想感情面分析“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的作用。(4分)                                                                                                                                                                             四、感受高考: 1、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分)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赠友送别诗鉴赏(中班定稿)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送别诗,积累送别诗常见的意象; 2.重点把握送别诗基本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体会送别诗的思想感情; 2.反复研读【自主学习】知识点,有所侧重地把握送别诗的分类; 【学习难点】   背诵足够数量的送别诗,以二轮复习做好充足的积淀。 二【自主学习】 (一)送别诗 特点: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常见意象:傍晚、月夜、长亭、渡口、古道、南浦、柳树、芳草、瘦马、晚风、浊酒、行舟、笛声、远山等 3.常用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对比衬托、虚实结合、修辞 (二)送别诗的基本思想感情: 1、表达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朋友间的真挚情意。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中第二句“风烟望无津”一句,用“风烟”、“望”两个词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雨所遮,间接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再如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后四句,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夕阳徐徐落下,似乎不忍与大地分离,隐喻诗人对朋友难舍之情。而在这红日夕照的背景下送别,又特别另人感到难舍难分。全诗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又如白居易《南 浦 别》(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全诗最传神的动作是“看”字,分手后,离人登舟而去,他却频频回首来看,别离时刻的千种相思,万般离愁,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更何况每一次回首都让离人肝肠寸断。想看不忍看,明知伤心又不得不看的矛盾心情,把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诗歌末句的“安心去吧,不要再回头了”劝慰,让我们不难想象诗人如何强抑自己的感情,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经无以复加了。 ⒉诗作内容以叮咛、称颂、体贴入微的宽慰、劝慰勉励友人为主,兼抒别情。细分又有: A、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诗,同样有一般送别的惜别之情,但因朋友“西出阳关”是壮举,所以诗中不见伤感之意,只是在“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想象中包含了诗人的友人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B、前途艰险的担忧。如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一诗的第三句撇景入情,朋友刚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春江渺茫,征帆一叶该停泊在哪里呢?在依依惜别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艰险前途的担忧。 C、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的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则在送别感伤之外另辟蹊径,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格,孤介傲岸的坚强性格,借送别而言心志,可谓一箭双雕。 这样的诗歌再如:李白诗《梦游天姆吟留别》、陆龟蒙诗《别离》等。 D、积极奋发的勉励   如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一诗写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这种情绪只是轻轻带过,诗人随即把这种怅惘化为为国效力的责任。全诗以“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作者勉励友人建功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全诗一气呵成,充满积极奋发向上的豪情。 E、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   如: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与一般送别诗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向潇湘,自己则北向长安。诗的末句“君向潇湘我向秦”看起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实际上在朴直的话语中,表现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3、以送别为名,实为写景或抒发其他情感。 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诗题名为送别,但全诗却无别意,在形象的描写中流露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再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这首送别诗是青年李白出蜀时所作,和传统意义上的送别诗不同。首联交待诗人的一路游踪和出游目的。颔联远眺近观,触目生情。出句说山,船行江上,山随舟随水相对挺出,船行甚急,扑面而来,转瞬即逝。最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空阔平坦的漠漠旷野。颈联上句写晚上明月倒映水中,皎洁如镜。下句写日间彩云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尾联呼应标题,点明主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诗人怎能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一路护送,万里相随,形离不离,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这首诗题为送别,实则表达对故乡的眷恋 ,以故乡水对自己万里送行的深情厚谊,反衬自己思乡深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4、借送别表达思古之情。 如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首诗的第一联写“荆轲刺秦”事,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送于易水。首句中“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前两句概括了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慷慨激昂的心情,表达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句式对仗仗,后一句是全诗的中心所在,它寓情于景,景中带比,称颂荆轲的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还隐含着诗人对荆轲式英雄的思慕。 5、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在离别之意中渗透着作者的身世际遇和人生感慨。即寄无限人生感慨于依依惜别之中。 如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赏析: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全诗以唱叹起调,感慨去日苦多,今日愁闷。紧接着,由顺势转入登楼送别之事,点明题意:长风万里,秋雁北归,行人将去,此情此景,让人在百尺楼头欲一醉方休!这景象有送别的惋惜,但色调开始变得明朗,诗人虽为昨日、今日愁苦,却可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浩然一饮,消愁逸兴。接下来,“蓬莱”二句,切题面的权位关系,说校书叔文章老成,得两汉蓬莱之风,切建安风骨;自己则如建此楼的谢眺,诗文清新秀发,由此,两人相俱有壮志逸兴,可共上青天搅取明月,至此,先前的烦忧在这想象中似已烟消云散。但是,这逸兴来去皆匆匆,诗人的愁思又猛然袭来,他以“抽刀断水水更流”作起兴,来抒写自己“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情怀,说明“酣高楼”反而让心中的烦愁更加深重了, 因而不禁发出了“人生在世不称意”的感慨。这个“不称意”又对应了起首句的去日之苦和今日之烦忧,由此诗人自自然然地发出了解冠泛舟,归隐江湖的宣叹。全诗虽跳荡不羁,却起伏有致,前后对应,抑扬协调,在大起大落中展示其豪放。 三、鉴赏训练: 1、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                                                                                                                                                                              2、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答:                                                                                                                                                                        3、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从思想感情面分析“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的作用。(4分)                                                                                                                                                                             四、感受高考: 1、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分)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赠友送别诗鉴赏(普班定稿)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送别诗,积累送别诗常见的意象; 2.重点把握送别诗基本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体会送别诗的思想感情; 2.反复研读【自主学习】知识点,有所侧重地把握送别诗的分类; 【学习难点】   背诵足够数量的送别诗,以二轮复习做好充足的积淀。 二【自主学习】 (一)送别诗 特点: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常见意象:傍晚、月夜、长亭、渡口、古道、南浦、柳树、芳草、瘦马、晚风、浊酒、行舟、笛声、远山等 3.常用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对比衬托、虚实结合、修辞 (二)送别诗的基本思想感情: 1、表达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朋友间的真挚情意。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中第二句“风烟望无津”一句,用“风烟”、“望”两个词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雨所遮,间接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再如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后四句,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夕阳徐徐落下,似乎不忍与大地分离,隐喻诗人对朋友难舍之情。而在这红日夕照的背景下送别,又特别另人感到难舍难分。全诗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又如白居易《南 浦 别》(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全诗最传神的动作是“看”字,分手后,离人登舟而去,他却频频回首来看,别离时刻的千种相思,万般离愁,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更何况每一次回首都让离人肝肠寸断。想看不忍看,明知伤心又不得不看的矛盾心情,把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诗歌末句的“安心去吧,不要再回头了”劝慰,让我们不难想象诗人如何强抑自己的感情,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经无以复加了。 ⒉诗作内容以叮咛、称颂、体贴入微的宽慰、劝慰勉励友人为主,兼抒别情。细分又有: A、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诗,同样有一般送别的惜别之情,但因朋友“西出阳关”是壮举,所以诗中不见伤感之意,只是在“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想象中包含了诗人的友人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B、前途艰险的担忧。如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一诗的第三句撇景入情,朋友刚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春江渺茫,征帆一叶该停泊在哪里呢?在依依惜别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艰险前途的担忧。 C、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的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则在送别感伤之外另辟蹊径,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格,孤介傲岸的坚强性格,借送别而言心志,可谓一箭双雕。 这样的诗歌再如:李白诗《梦游天姆吟留别》、陆龟蒙诗《别离》等。 D、积极奋发的勉励   如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一诗写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这种情绪只是轻轻带过,诗人随即把这种怅惘化为为国效力的责任。全诗以“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作者勉励友人建功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全诗一气呵成,充满积极奋发向上的豪情。 E、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   如: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与一般送别诗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向潇湘,自己则北向长安。诗的末句“君向潇湘我向秦”看起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实际上在朴直的话语中,表现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3、以送别为名,实为写景或抒发其他情感。 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诗题名为送别,但全诗却无别意,在形象的描写中流露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再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这首送别诗是青年李白出蜀时所作,和传统意义上的送别诗不同。首联交待诗人的一路游踪和出游目的。颔联远眺近观,触目生情。出句说山,船行江上,山随舟随水相对挺出,船行甚急,扑面而来,转瞬即逝。最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空阔平坦的漠漠旷野。颈联上句写晚上明月倒映水中,皎洁如镜。下句写日间彩云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尾联呼应标题,点明主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诗人怎能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一路护送,万里相随,形离不离,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这首诗题为送别,实则表达对故乡的眷恋 ,以故乡水对自己万里送行的深情厚谊,反衬自己思乡深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4、借送别表达思古之情。 如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首诗的第一联写“荆轲刺秦”事,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送于易水。首句中“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前两句概括了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慷慨激昂的心情,表达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句式对仗仗,后一句是全诗的中心所在,它寓情于景,景中带比,称颂荆轲的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还隐含着诗人对荆轲式英雄的思慕。 5、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在离别之意中渗透着作者的身世际遇和人生感慨。即寄无限人生感慨于依依惜别之中。 如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 三、鉴赏训练: 1、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                                                                                                                                                                               2、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答:                                                                                                                                                                        3、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从思想感情面分析“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的作用。(4分)                                                                                                                                                                             四、感受高考: 1、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分)                                                                                                                                                                                
/
本文档为【送别诗(定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