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父母的职责与对父母的教育

2017-11-11 8页 doc 21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905

暂无简介

举报
父母的职责与对父母的教育父母的职责与对父母的教育 第二章 父母的职责与对父母的教育 天津南开大学 袁辛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十分重大,要真正担当好父母的职责非常不容易。一方面,父母需要很好地了解自己的责任;另一方面父母要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只有自己努力成长,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第一节 父母的类型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会有意无意地采取一些行为准则。研究显示,父母教养孩类型,大致分为五种。 牺牲型:也叫殉道型父母,他们把自己的心思、精力甚至时间完全投入在子女身上,对子女呵护备至,为子女打点一切,甚至不惜牺牲...
父母的职责与对父母的教育
父母的职责与对父母的教育 第二章 父母的职责与对父母的教育 天津南开大学 袁辛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十分重大,要真正担当好父母的职责非常不容易。一方面,父母需要很好地了解自己的责任;另一方面父母要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只有自己努力成长,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第一节 父母的类型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会有意无意地采取一些行为准则。研究显示,父母教养孩类型,大致分为五种。 牺牲型:也叫殉道型父母,他们把自己的心思、精力甚至时间完全投入在子女身上,对子女呵护备至,为子女打点一切,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需要。在牺牲型父母身上,表现出来的不是“付出”,而是牺牲,即自我的丧失。其结果是,父母过度的爱不仅不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反而给孩子过大压力,孩子还可能因为过度的保护而丧失健全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与此同时父母最终会因为自己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产生内疚甚至负罪感。 伙伴型: 伙伴型父母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大多以理解孩子为教育的主要出发点。尤其是对待相对年长的子女和青春期的子女。伙伴型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较好,不给孩子更多的限制,以避免代沟的出现。但正是因为这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目标、规则及限制较少,所以较为缺少规则和道德的约束。容易出现的弊端是父母对孩子行为的指导减弱,损伤父母的权威。 警察型:与伙伴型的父母正好相反,警察型父母要求孩子毕恭毕敬、随时随地遵守行为规则。孩子们小小的失误在父母眼里也是大问题。在父母的高权威下,孩子容易表现出谨小慎微的特点,长大以后的行为往往拘谨胆小、畏首畏尾。 教师型: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子女的教养行为如同学校里的教师,根据孩子成长的心理行为特点,视孩子为具有弹性的可塑人才,依据孩子的潜力,尽力引导 1 孩子向积极健康的人格方向发展。如果父母的引导恰倒好处,孩子就能表现出愉快的心境、富有热情、追逐智慧与成功。容易出现的偏差是要求过于理想化,使孩子难以实现。 教练型:这种类型的父母如同运动队的教练、队长,教育孩子如同带队比赛,希望孩子可以在比赛中赢得胜利,其教养方式是制定规则、要求孩子按规则行事,违规则接受处罚。教练型的父母鼓励孩子不断努力、练习竞技,以发展才能。容易出现的可能偏差是一味带队打仗,孩子的竞争心因为太过强烈,而一旦遭遇挫折难以应对。 第二节 对父母教育的重要性及父母素质 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责无旁贷,但教育者应该首先是受教育者,对于父母的教育,在现代社会里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父母的素质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很大,在某种意义上说,父母的素质总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孩子发生重要影响。 一、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父母对于孩子的责任表现在很多方面,简要说来有生育责任、养育责任、教育责任。生育责任是指婚姻中的男女双方为了养育后代而担负的生育责任,生育责任的前提和目标是生养健康的孩子。为此,父母要在身体、心理、情感以及相关条件(如经济、住房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养育责任是指父母在生下孩子之后,对其弱小生命进行的照料和养护。教育责任是指父母在家庭中做好表率,对孩子进行德智体美教育,保证孩子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进行并完成孩子的初期社会化教育,帮助孩子进入社会,开创生活。 父母的义务主要表现在孩子生命的早期,主要是从出生到进入社会之前担负的责任,包括生养、照顾、教育,提供孩子正常生活所需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及玩耍、娱乐、接受教育等所需条件。生育责任、养育责任、教育责任等同时也是重要的义务。 二、父母素质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与父母素质密切相关,孩子的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素质的体现。父母优良的素质是好的家庭教育的前提,不好的素质会导致家庭教育质量 2 的降低。要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父母的素质。 父母的素质包括诸多方面。如政治素质,是指父母所具备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素养;道德素质,是指父母所具备的道德品质和修养,对孩子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文化素质,是指父母所具备的文化知识水准和文化修养;心理素质,是指父母感知生活的方式以及应对生活的方式和心理品质。 良好的父母素质表现在家庭教育之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父母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首先,父母应拥有科学的儿童观,树立儿童本位观念,尊重儿童权益、关心儿童成长、不把儿童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不虐待儿童,不向儿童转移愤怒、不施暴。其次,父母也要有科学的亲子观,既是儿童的监护人,也是儿童的同行者,既重理性的教育,也重感性温暖。再次,父母也要有科学的人才观,一方面,父母不仅要帮助孩子成人,也要帮助孩子成才,有能力贡献社会。与此同时,父母的人才观也要科学合理,帮助孩子实现潜能,而不是揠苗助长,强迫孩子成名成家。最后,父母也要有好的教育观念,相信孩子的内在潜能,同时给予孩子适当引导。 (二)父母应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 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和教育是多方面的,不仅是父母对孩子进行直接的教育,父母自身的言行对于孩子的影响更是至关重要。父母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成才。家长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行动的指南,家长要努力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奋进、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二是家长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公德意识,增强职业道德。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其实也就是帮助孩子不断社会化,从一个生物个体成长为一个合格社会公民的过程。家长良好的公德意识和行为对孩子是积极有力的影响。优良的职业道德不仅让家长本身敬岗爱业,也最终让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习到如何对待学业、工作和未来的事业,从小认真努力学习。三是家庭美德建设也是家长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家庭不仅为孩子们提供衣食住行的方便,帮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同时也是孩子们学习道德规范、培养美感意识的场所,家庭美德的建设有助于孩子们产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3 (三)父母要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孩子的能力 教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教育得法孩子健康成长,教育不得法,事半功倍甚至将孩子引入歧途。所以家长要能有效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发挥教育的作用,就需要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孩子的能力。 其一、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家长和孩子因为分属于两代人,不仅在生理上有区别,在心理、情感等诸多方面也都存在巨大差异,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的心灵,从而增进相互的尊重、理解与信任。家长要掌握沟通原则和沟通技巧。如平等、及时、准确的沟通三原则和相关基本技能;其二,学习如何科学评价孩子。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评价应掌握的原则是多鼓励少批评,多看进步少看不足等,让孩子看到希望;其三,通过学习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教育方法。每个家庭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孩子的性格也各不相同。家长可根据各自家庭的特殊性以及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千篇一律、万人一面。 (四)父母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父母教育孩子的教育过程,不仅是家长的理念、知识等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作用,家长的心理素质、行为特点也都发挥重要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在性格、兴趣、感情、意志等方方面面。父母应注意塑造自己的性格、培养兴趣、增进感情、锻炼意志。 第三节 父母的教养责任 父母的教养责任包括很多方面,涉及到孩子的情绪维护、安全感建立、行为楷模、经验借鉴、行为塑造以及沟通平台的建立等。 一 、提供早期情绪、情感的联系 孩子在生命的早期,尤其是两、三岁以前,与父母之间通常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情绪和情感联系,这种联系也是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依附关系。正是这种早期的情绪和情感联系形成孩子将来人际关系的基础,无论友情、爱情、亲情以及社会情感、家庭关系都受到它的影响。在通常的意义上,父母是这种依附关系的主要提供者。父母的行为以及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将影响这种早期依附关系的形成。 4 二、提供安全感 孩子对整个生活安全感的建立取决于早期对于父母的依附关系。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探索未知世界。 当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安全庇护的时候,孩子便获得勇气去探索世界,并尝试着适应新环境,即使遭遇挫折或者压力,也才能够因为父母的安慰而重新作出努力。 三、提供行为及态度的榜样 孩子通过模仿学会大量行为,童年早期主要的模仿对象就是父母及身边的亲人。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模仿的对象会从父母扩及到师长、邻居、朋友,但父母是孩子最认同的模仿对象。孩子对父母行为的模仿不只是外在的言行举止,同时也会观察父母如何应对压力、人际交往、冲突解决等。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行为和态度的影响,既在言传,更在身教。 四、提供生活经验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不仅提供衣食住行,还为孩子提供生活经验。正是这些生活经验对孩子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孩子年幼时期与父母一同做过的游戏,父母提供给孩子的可探索的刺激、娱乐、远足等等都是帮助孩子智能发展的有效做法。同时,孩子通过与家人的接触,学习如何与友伴相处,增进与与家人以外的人的相处经验。 五、塑造孩子行为 父母对孩子实施的教育,不仅有道德、法律意识的培养,知识、技能的灌输,同时,也有对孩子行为的塑造。父母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让孩子学会哪些行为是被接受的,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孩子也会通过观察父母的言行来决定自己应该采取的行动。因此,父母一方面要注重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塑造,同时也要保持自身行为的完好,以提供榜样的力量。 六、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 家庭是人际互动的重要场所,家庭气氛对于孩子性格、性情的培养都至关重要。如果家庭气氛愉快、开放、充满自由气息,家人间的沟通清晰、明确、温暖、和睦,孩子就有机会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也从父母及家人的反应中学会调整自己的想法,修正自己行为。同时,在家人沟通的过程中,孩子除了用口语与家人进行沟通而外,也从沟通中的语气、表情、姿势等信息中,学习运用语言和身 5 体语言进行交流与沟通。 第四节 家庭文化建设与对父母的教育 家庭文化氛围、家庭生活方式、家庭人际关系、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对家庭教育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对父母实施教育指导的过程中,要注重在以下几方面提高认识: 一、家庭的价值观 家庭文化建设中家庭价值观是核心。不同的价值观培育不同的家庭文化氛围,建立不同的家庭生活方式,体现不同的家庭人际关系和不同的家庭与社会关系。 家长应该根据“八荣八耻”的精神建设自己的价值观,并积极用价值观指导家庭生活方式,营造家庭文化氛围,规范行为规范和人际关系。家长应该和国家一起教育和引导孩子树立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纠正“重智轻德”的错误价值观。 二、家庭中的人际关系 家庭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各个家庭成员的集合体,会因此产生多种关系,正确处理好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相互尊敬、理解、奉献、体贴、善待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感,同时,对于家庭矛盾的细心化解也有利于增进家庭成员间的亲密感。 家长应该尽力营造家庭民主、和谐的氛围,尊重家庭每一个成员。改变过高强调家长地位,忽视子女自主性,忽视双方互动来建构家庭的现象。 三、家庭中的行为规范 家庭文化中行为规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行为规范反映了家庭的价值观。家庭应该从规范孩子行为习惯做起,大力践行“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行为规范。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做好表率,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变过去片面地强调孩子要顺从、听话的做法。 四、家庭与社会的关系 6 家庭不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外,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家庭与社会要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增进家庭与社会之间的理解和家庭对社会的适应,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奉献社会。家长应该认识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发展已经逐渐把千千万万的家庭联结在一起,社会与家庭的利害休戚相关。因此要鼓励孩子主动增强和社会的联系,积极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改变过去把家庭自我封闭起来,甚至主观地想将家庭功能代替学校、社会的功能。 7
/
本文档为【父母的职责与对父母的教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