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管廊防水施工方案

2019-01-13 45页 doc 180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5190

暂无简介

举报
管廊防水施工方案目录 1.编制依据、范围    1 1.1  编制依据    2 1.2编制范围    2 2.工程简介    2 2.1工程概况    2 2.2 地质概况    4 2.3水文地质条件    5 3.施工计划    6 3.1施工进度计划    6 3.2施工材料计划    6 4.施工方案    7 4.1施工指导    7 4.2防水等级    8 4.3施工准备    8 4.4施工缝及变形缝施工防水    9 4.5底板防水    13 4.6侧墙防水    14 4.7顶板防水    14 4.8接缝防水材料施...
管廊防水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范围    1 1.1  编制依据    2 1.2编制范围    2 2.工程简介    2 2.1工程概况    2 2.2 地质概况    4 2.3水文地质条件    5 3.施工    6 3.1施工进度计划    6 3.2施工材料计划    6 4.施工方案    7 4.1施工指导    7 4.2防水等级    8 4.3施工准备    8 4.4施工缝及变形缝施工防水    9 4.5底板防水    13 4.6侧墙防水    14 4.7顶板防水    14 4.8接缝防水材料施工技术要求    16 5、资源配置    18 6、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8 6.1 组织保证措施    18 6.2技术保证措施    20 7.其他技术保证措施    20 7.1质量保证措施    20 7.2工期保证措施    25 7.3季节性施工保障措施    28 7.4文明施工及环水保、职业健康措施    29 7.4.1文明施工及环保目标    29 7.4.2 环保、水保措施    29 7.4.3职业健康    30 7.4.3.1职业健康目标    30 7.4.3.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30 7.4.3.3劳动保护措施    30 7.5节能减排措施    31 7.5.1节能减排的要求    31 7.5.2现场节能减排措施    31 8应急预案    32 8.1应急救援机构及其职责    32 8.2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34 8.3应急救援物资、设备    34 8.4日常检查和演习    36 8.5应急响应与预案管理    36 综合管廊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范围 1.1  编制依据 (1)《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5); (2)《通港大路道路、管廊及地下空间建设组织设计》; (3)通港大路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图; (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50208-2011); (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6)《地下建筑防水构造》  (10J301); (7)《高分子防水材料》GB18173.2-2000; (8)《预铺/湿铺防水卷材》GB/T23457-2009; (9)本企业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和技术资料。 1.2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通港大路综合管廊工程(TGK7+623~TGK8+090)范围内的主体结构防水工程施工。 2.工程简介 2.1工程概况 通港大路管廊(滨河东路-新城大街)为干线管廊,全长4.3公里,沿通港大路敷设,沿途与滨河东街支线管廊、松花江胡同缆线管廊、兴港大街干线管廊、建兰街支线管廊以及新城大街支线管廊相接。与城市地铁空港线在通港大路段平行敷设,途径民俗馆站,中央广场站及建兰街站。 TGK7+623~TGK8+090段综合管廊,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1.0。基坑开挖深度4.8~8.3m。基底标高198.615~188.29m。基坑均采用明挖法施工,即开挖至坑底后浇筑结构底板、外侧墙和顶板。 本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外包防水采用自粘湿贴式全外包防水卷材。底板采用1.2厚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材料,侧墙采用1.2厚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材料+50厚苯板保护层,顶板采用1.2厚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材料+干铺油毡,变形缝采用中埋式钢边止水带+背贴式止水带处理。 综合管廊位置示意图 2.2 地质概况 本次勘察揭露地层最大深度为60.Om,根据钻探资料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按地层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将本工程场地勘探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纪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白垩纪泥岩和砂砾岩(K)三大类。并按地层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进一步分为8个小层,各土层概述如下: 人工堆积填土层(Q4ml): 素填土①1层:黄褐色,稍湿,N10=27,主要由主要以耕田土为主,含植物根系,含少量碎石、石块。厚度0.40~1.8Om。 (冬季冻土深度1.5m,实际施工未见,参见周边地质资料。) 第四纪全新统冲洪积层(Q4a1+pl): 粉质粘土②A1层:黄褐色~褐黄色,可塑,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含少量氧化物结核,Es1-2=5.72Mpa,1-2=0.346MPa-1,中等压缩性; 本层土厚度2.30~16.30m,层底标高170.73~203.78m。 粉质粘土②AZ层:灰黑,可塑偏软,稍光滑,摇振无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含锰质结核,Es1-2=4.45MPa,1-2=0.437MPa-1,中等压缩性。 本层土厚度2.50~6.90m,层底标高172.28~182.88m。 细中砂②A3层:灰褐,中密,N=17,饱和,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分选性好,级配差,均粒。 本层土厚度2.20~11.60m,局部存在不连续,层底标高161.31~175.12m。 管廊地质地层示意图 2.3水文地质条件 本次勘察钻孔最大深度为60.0m,本次勘察布置专门水位测量孔,共观测到一层地下水:河谷冲积砂砾石孔隙水承压含水层(二)。 承压含水层(二):水头埋深1.20、5.2Om,水头标高170.51~191.48m,观测时间:2016年12月30日,以粉质枯土②Al层、粉质粘土②A2层为相对隔水顶板,其含水量较大。含水层为砾砂②6层及全风化砂砾岩④1层,主要赋存于砂层孔隙内及砂砾岩裂隙内,为浅层承压水,该层地下水位受季节影响较小,其主要接受上层水的渗透及侧向径流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相对含水层中的径流形式及人工开采。 地勘察时未发现上层滞水(一),受季节的影响,局部可能会存在上层滞水。本工程勘察未发现上层滞水(一)层,但由于大气降水、管道渗漏等原因,不排除局部存在上层滞水的可能性。 3.施工计划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前提;以先进适用的配套机械设备和试验先行的手段为基础;以成熟、配套、先进、可靠的施工技术为指导;以建立质量、安全、工期、环保保证体系为载体,按照“一流工程,一流设备,一流管理”的要求,坚持“安全、优质、快速、有序”和“规范、科学、和谐、有为”的工作原则,创建精品工程、安全工程,经得起运营和历史的检验。 3.1施工进度计划 本段管廊长度467米,计划开工开始时间为5月5日,计划完工时间9月25日,施工工期140天; 3.2施工材料计划 物资设备管理遵循“源头把关、过程控制、精细管理”的原则,确保物资设备质量、供应及时、采购供应成本最低。 4.施工方案 综合管廊采用C40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P8。 采用全外包防水方案。底板采用1.2厚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材料,侧墙采用1.2厚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材料+50厚苯板保护层,顶板采用1.2厚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材料+干铺油毡。 施工工艺流程 综合管廊防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4.1施工指导 (1)结构防水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2)防水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方法、施工环境、气候条件等,采取相适应的防水措施。 (3)采用钢筋混凝土自防水体系,即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等细部构造的防水为重点,并在结构迎水面设置柔性全包防水层加强防水。 (4)选用的柔性防水层应具有环保性能、经济实用、施工简便、对土建工法的适应性较好、能适应当地的天气和环境条件。成品保护简单等优点。 (5)优先选用不易窜水的防水材料和防水体系,减少窜水对后期堵漏维修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4.2防水等级 本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防水面积的2/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m2。 4.3施工准备 4.3.1技术准备工作 熟悉施工图纸及操作规范,编制作业方案,并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掌握工程主体及细部构造防水技术要求。 试验室对所采用的原材料进行试验送检,确保采用的原材料满足相关防水规范要求。 防水工程主要施工人员上岗前需进行技能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4.3.2材料准备 工程部根据作业要求编制材料计划,物资部门根据材料计划进行原材料采购,由作业班组到材料部门领取所需材料。 防水施工材料提前采购,进场后对其外观、规格、型号、性能指标和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防水材料进入现场进行见证抽样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为防止防水卷材在储存或领用过程中损坏,作业班组领取防水卷材后,应检查其外观质量有无断裂、变形、孔洞等缺陷,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4.4施工缝及变形缝施工防水 4.4.1施工缝防水施工 (1)管廊纵向设置两道水平施工缝,位置在底板与侧墙连接处上50cm处。水平施工缝新旧混凝土交接面应清除垃圾;水平施工缝埋设钢边止水带,钢边止水带须定位牢固,保证止水带预埋线型及高度。 (2)止水带施工中采用钢筋对中埋式止水带进行定位,避免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移位。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避免混凝土中的尖角石子和锐利的钢筋刺破止水带。在混凝土浇筑12小时后,用钢丝刷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刷毛,并将接缝处清理干净。在下次混凝土浇筑前先将接缝混凝土洒水润湿。 纵向施工缝防水构造 必须对进场的止水带进行认真检验,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检验内容包括产品合格证,各项指标的检验报告,止水带断面尺寸以及止水带有无破损和断裂等,止水带的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规范《高分子防水材料》GB18173.2-2000的要求。 4.3.2 变形缝防水施工 管廓施工时变形缝设置应按图施工。 1)变形缝定位弹线 先在底板垫层上弹出每条变形缝中心线位置,并外移500mm作为施工控制线。施工中采用铅锤线来控制止水带位置。 (2)背贴式止水带铺设 底板细石保护层浇筑完成后铺设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材料,要求铺设平整、洁净。根据变形缝的中心位置放置背贴式止水带,将止水带的中间与变形缝中心对齐。背贴式止水带采用热熔焊接连接。 (3)背贴式止水带安装前必须对止水带铺设面清理干净,不得有尖锐物体,以免损坏止水带。 (4)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并与止水带底部防水卷材密贴,不得出现空鼓、翘边等现象。 4.1.2 中埋式钢边止水带施工 (1)变形缝定位弹线 先在底板垫层上弹出每条变形缝中心线位置,并外移500mm作为施工控制线。施工中采用铅锤线来控制止水带位置。 (2)钢边止水带布置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沿底板、侧墙、顶板兜绕成环设置,钢板止水带水平安装时(底板和顶板)呈盆形安装,以防止止水带下面存有气泡,形成渗水通道。 (3)止水带安装 将钢边橡胶止水带插入定位钢筋中间的凹槽内,防止止水带上、下移动,同时通过通过方木、竹胶板加紧止水带,使止水带与模板支撑系统形成一个整体,防止钢边橡胶止水带左右移动,可以保证止水带的位置正确、固定牢固而不损伤止水带。 (4)止水带连接 连接时,先切除止水带端口部分约130mm范围的橡胶,对准两端止水带的橡胶部分将钢板搭接约100mm,橡胶部分预留约30mm的宽度,钢板搭接部分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连接固定。而后将焊接好的接头放在热熔器的下夹片正中,30mm宽度部分用生橡胶片填满,盖上热熔器上夹片,通电使橡胶充分热熔粘合成型。 4.1.3浇筑半幅混凝土 在模板安装完成后,经验收合格,即可浇筑混凝土,在浇注底板变形缝处混凝土时,宜分两次浇筑,先将止水带下方混凝土灌注密实,止水带下混凝土浇筑采用赶推法浇筑,确保止水带下混凝土密实,无气泡。后浇筑止水带上方混凝土,确保下方混凝土密实和防止止水带变形;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浇注时,应避免泵出混凝土直接冲击变形缝位置,确保浇筑过程止水带固定良好。 4.1.4  拆除变形缝模板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要求后,即可将变形缝处模板拆除,拆除变形缝处模板,先拆除木支撑,然后拆除胶合板模板,胶合板模板应从底板变形缝角部位置开始拆除,先拆止水带以上模板,后拆止水带下部模板,下部模板应顺着变形缝方向,沿模板侧向撬开;拆模过程应严禁使用硬物对止水带进行触碰,严禁将止水带当作撬棍使力的支点,作好对外露部分止水带保护。 变形缝预留凹槽构造 变形缝钢边橡胶止水带详图 施工缝钢边橡胶止水带断面构造图 底板变形缝防水构造 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 4.5底板防水 底板防水层采用1.2厚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材料,单层铺设。 5.1.1基面处理 (1)开挖至基底后对处理后的基底进行5方报验,满足设计要求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2)采用150厚C15混凝土,对混凝土表面抹光,混凝土垫层表面不得有明水。 (3)采用1:2.5水泥砂浆找平层找平,找平层表面应平整。 (4)找平层表面应坚实、基本干燥,不得有明水,允许出现局部潮湿部位,不得有酥松、掉灰、空鼓、裂缝、剥落和污物等位存在。 5.1.2防水层铺设顺序及方法 (1)首先当底板基层处理完毕后采用1.2厚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材料进行施工,在阳角处加设250mm宽相同材质的防水卷材附加层。 (2)当底板铺设1.2厚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材料后,铺设5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4.6侧墙防水 侧墙防水层采用1.2厚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材料,单层铺设。 侧墙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用1:2.5水泥砂浆找平层找平,然后采用1.2厚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材料进行施工,最后设置50厚苯板保护层。 4.7顶板防水 顶板采用1.2厚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材料+干铺油毡。 5.3.1基层处理 顶板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反复收水压实,使基层表面平整(其平整度用2m靠尺进行进检查,直尺与基层的间隙不超过5mm,且只允许平缓变化)、坚实,无明水、起皮、掉砂、油污等部位存在。 5.3.2防水层施工顺序及方法 (1)基层处理完毕并经过验收合格后,先涂刷一层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2)然后立即铺设1.2厚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材料,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卷材铺设要平顺、舒展、无褶皱、无隆起。 (3)防水卷材铺设完成后,及时铺设一层干铺油毡隔离层,并进行混凝土保护层施工,保护层采用7c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浇筑时要注意对防水层的保护,严禁使用铁质工具进行混凝土抹平。 4.8接缝防水材料施工技术要求 接缝方式材料包括中置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密封胶、衬垫板材料等。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为变形缝用止水带。止水带宽度均为400mm。 (1)止水带采用铁丝固定在结构钢筋上,固定间距40cm。要求固定牢固可靠,避免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固定点脱落导致止水带倒伏、扭曲影响止水效果。 (2)水平设置的止水带均采用盆式安装,盆式开孔向上,保证浇捣混凝土时止水带下部的气泡顺利排出。 (3)止水带的现场接头不得设置在距结构转角两侧各50cm范围内,现场接头应尽可能少,现场接头应采用热硫化对接。 (4)止水带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均不得小于15cm,止水带的纵向中心线应与接缝对齐,两者距离误差不得大于1cm。止水带与接缝表面应垂直,误差不得大于15o。 (5)浇筑和振捣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时,应注意边浇筑边用手将止水带扶正。 (6)止水带部位的模板应安装定位准确、牢固,避免跑模、涨模等影响止水带定位的准确性。 (7)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必须振捣充分,保证止水带与混凝土咬合密实,振捣时严禁振捣棒触及止水带。 5.4.2密封胶 综合管廊变形缝上表面采用密封胶进行嵌缝时,应采用密封胶。 (1)嵌缝前,应按照设计要求的嵌缝深度除掉变形缝内一定深度的衬垫板,并将缝内表面混凝土面用钢丝刷和高压空气清理干净,确保缝内混凝土表面干净、干燥、坚实,无油污、灰尘、起皮、砂粒等杂物。变形缝衬垫板表面无堆积杂物。 (2)顶板迎水面嵌缝胶必须与侧墙外贴式止水带密贴粘贴牢固。 (3)注胶应连续、饱满、均匀、密实。与接缝两侧混凝土面密实粘贴,任意部位均不得出现空鼓、气泡、与两侧基层脱离现象。 (4)密封胶表面应平整,不得突出接缝混凝土表面。 (5)嵌缝完毕后,密封胶未固化前,应做好保护工作。 验评标准: 检查项目 检查标准 防水混凝土 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蜂窝、露筋等缺陷; 表面裂缝宽度≦0.2mm,并不得贯通; 混凝土厚度允许偏差-10mm~+15mm;保护层允许偏差±10mm; 水泥砂浆防水层(找平层) 表面应密实、平整,不得有裂纹、起砂、麻面等缺陷,阴阳角做成圆弧形; 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的95%; 卷材防水层 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或钝角; 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结牢固,密封严实,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等缺陷; 侧墙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卷材搭接宽度均不得小于80mm; 细部构造 中埋式止水带的中心线与施工缝、变形缝中心线重合,止水带应固定牢靠、平直,不得有扭曲现象; 穿墙管止水环与主管或翼环与套管应连续满焊,并做防腐处理; 接缝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洁净、干燥,密封材料应嵌填严密、粘结牢固,不得有开裂、鼓泡和下塌现象;     5、资源配置 5.1 劳动力配置 每个作业班组劳动力配置表 序号 工种 数量 用途 1 模板工 2名 变形缝模板安装 2 混凝土工 2名 变形缝混凝土浇筑 3 热熔工 1名 橡胶止水带连接 4 普工 2名 配合止水带连接及变形缝填充、嵌缝 5 测量工 2名 测量、放线工作         5.2 主要施工机具配置 主要机具一览表 序号 机具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用途 1 热熔机 150℃ 台 1 橡胶止水带橡胶热熔连接 2 电焊机 ZX5-400 台 1 钢板焊接(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3 高压水枪 12L/MIN 台 1 变形缝清理 4 插入式混凝土振动棒 50 台 1 变形缝混凝土振捣 5 木工机械   套 1 变形缝模板加固、支撑             6、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6.1 组织保证措施 6.1.1 安全目标 1、安全生产目标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海口市经济建设服务。其安全生产目标为: 无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无车辆行车责任重大事故。 2、安全责任目标 安全生产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安全工作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坚决扼制重大事故发生,杜绝特大恶性事故,重点区域、重点部位保证不发生重大恶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 6.1.2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及时分析安全生产形势,找出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限期整改。逐级签订安全承包,使各级明确自己的安全目标,制定好各自的安全规则,实行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方位控制。 6.1.3 安全生产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项目经理对本工程安全负责。在其领导下,生产副经理、队长、班组长、操作工人,逐级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度。项目经理部设安质部,配备专职安质工程师(安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管理者坚持安全生产“五到位”,即:健全机构到位,批阅安全文件到位,深入现场到位,检查到位,处理问题到位。并实行四全(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安全管理。 2、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工程开工前对参加本项目的全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组织学习有关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规则、规定。 制定分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由主管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工程师(员)进行技术交底和讲课,并结合本项目各阶段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重点进行教育和宣传。不定期组织安全讲课活动;作业班组,每天班前进行安全操作讲话。 对特殊工种,如:起重工、电工及各种机械操作司机等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 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坚持定期安全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每月一次,工班一日一次。检查时领导带队,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填入检查记录表中。重大问题,要签发安全隐患通知书,采取对策,限期整改,并进行复查。 6.2技术保证措施 6.2.1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⑴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 ①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 ②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要定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 ⑵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拆动。需要拆动的,要经工地负责人同意。 ⑶电工、起重机司机和各种特种设备、机动车辆操作人员、司机,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 6.2.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⑴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全部架空,采用三相五线制。 ⑵施工现场供电线路、电器设备的安装、维修保养及拆除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经有关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持有效证件上岗的维修电工)进行。 ⑶配电房内安全工具及防护措施、灭火器材必须齐全。 ⑷对移动机具及照明的使用实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用电机具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锁”,经常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 7.其他技术保证措施 7.1质量保证措施 7.1.1质量目标 按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确保工程达到合格质量标准要求。 7.1.2质量保证制度措施 制度是管理的灵魂和手段,建立以技术责任制度为中心的各项技术,是保证技术工作卓有成效的重要手段。 (1)施工规划制度 施工规划的内容主要是制定施工方案。在编制施工方案时,安排施工顺序,选择施工方法,选用施工机具等必须以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为目标。在施工方案中,必须设计出保证质量、进度、安全的技术措施,并要注意方案的对比和选优。 (2)设计文件审核制度 图纸审核作为一项技术管理制度,工程开工前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得到设计单位答疑后,必须对技术人员进行交底。 (3)开工报告审批制度 工程开工前按合同规定向监理工程师提交项目开工报告,在开工准备、和质量控制方法等获得认可和批准、开工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监理工程师发布开工令,方可开工。 (4)测量复核制度 为加强工程施工测量工作,防止因测量失误造成质量事故,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及“换手测量”制度,确保测量结果真实有效,满足精度要求。对测量计算资料必须经复核并签字确认后,现场施测。 (5)技术责任制度 建立以项目技术负责人负总体技术责任,各部门、各专业工程师以至施工员负相应技术责任的技术责任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负责,谁交底;谁交底,谁检查”的原则划分技术责任。安全、质量监督人员现场检查出的问题首先查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责任,然后再查一线人员的操作责任。 (6)技术交底制度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并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审确认后,组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施工方案、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工程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重点监控部位及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图 技术人员向领工员、工班长、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技术交底,使技术要求、质量要求传达到每一位作业人员,作到每项工程无技术交底不开工。 (7)工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把好进料关。各类建筑材料运到现场后,由试验人员进行现场取样试验,对达不到标准的材料坚决清退出场。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均应有出厂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进场后分类堆码,挂牌标识。 ⑻工艺流程规范操作制度 建立以工班长为责任人的工艺流程负责制,使每一工序的工艺流程有专人负责,确保流程有效。在每个工序实施作业前,由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工艺流程交底。交底内容为流程程序、达到的质量标准、关键技术难点等。真正使每个施工人员心中有数。对每一工序流程施工作业完成后,认真总结施工经验,不断提高操作水平,尤其是使用新材料时,不断提出改进措施,使其达到最佳流程工艺。 ⑼隐蔽工程检查制度 隐蔽工程经专职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验收结果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作为档案资料保存。隐蔽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不准覆盖和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⑽工序“三检制” 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班组长自检、技术主管检查、质检工程师专检”的“三检制”,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由质检工程师记入工程日志,报项目部的安质部检查,检查合格后,由安质部报监理检查签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评比及总结经验,通报工程质量情况。 ⑾定期、不定期质量检查制度 安质部每月定期组织检验工程师对本项目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制定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安质部还要进行不定期组织检查,随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针对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⑿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中技术、质量和管理活动的记录,也是工程档案的形成过程。全面、科学、准确地收集施工及检验资料,按规定要求积累、计算、整理、归纳、手续完备,用以评定单位工程质量等级,并移交建设单位档案管理部门。 ⒀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或部位应采取有效抢救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保持现场不被破坏至事故处理完毕。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报告项目项目部,项目经理部立即以最快的方式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及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并在三天内提出书面的工程质量事故报告逐级上报。 7.1.3质量保证组织措施 ⑴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组织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对全体人员及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也就是把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归结为对施工生产单位所有部门及全体人员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工作质量的管理,通过管好工作质量管好工程质量。 ⑵加强施工前的质量管理组织措施 开工前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本项目的设计文件、施工规范、验评标准和相关质量文件。 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会审设计文件和图纸,切实了解和掌握工程的要求和施工技术标准。开工前做好各部位、各工序的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技术规范要求,对特殊和重点部位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施工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⑶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组织管理 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学习有关规范、标准及操作规程。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施工人员学习,进行必要的工前岗位培训,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须持有效上岗工作证。 配齐工程需要的各类设备。自有设备必须经检修、试机、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场施工,外租设备在进场前,要进行检验和认可,证明能满足工程需要后方可进行施工。工程施工实行现场标牌管理,标示牌上注明分项工程作业内容、简要工艺和质量要求、施工及质量负责人姓名等。 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把工程的质量重点、难点和特殊点列为“QC小组”活动课题或技术攻关项目,由工程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攻关。 ⑷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组织措施 严格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并根据设计选择适用的材料。材料采购必须在供货质量、信誉、供货能力上进行评价,在有保证持续供货能力的供货商或分承包方处采购。做好材料进货的检验和标识工作。从采购的第一程序开始,层层把关,确保材料质量。做好各种材料的质量记录和资料的整理与保存工作,做到各种证明、合格证、试验单据齐全,确保其可追溯性和完整性。 ⑸加强施工过程的试验与检验 确保各种试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按要求制定试验取样的项目、频率和流程。认真把好质量关,用数据和分析图表配合和指导现场施工质量。对于各类测量仪器及试验设备,须按规定做好计量检定工作。保证施工中的资料完整齐全,做好各项资料的收集、保存、归档工作,各种质量记录齐全、规整、清晰且符合要求。 ⑹质量缺陷控制措施 ①消除人为因素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 加强对本工程全体参建职工的“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工程施工质量意识教育,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岗位责任制,定期组织技能培训,提高作业人员职业技能。 ②消除环境因素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搞好文明工地建设,合理安排、科学组织工程施工各工序作业流程,彻底消除环境因素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确保工序施工有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③消除施工方法不当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 坚持持证上岗,严格施工纪律,按规范组织施工,严格操作规程,开展QC小组活动。 ④消除机械、检验、测量、试验设备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 对机械设备定期维修保养,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配置先进、适用、良好、配套的机械设备。 定期对计量、测试设备进行周期鉴定,保证检验、测量、试验的准确性。推广和应用先进的计量设备和快速准确的测试技术,消除检验、测量、试验设备因素而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 ⑤消除材料因素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 加强对本工程材料采购的各环节的控制工作,严格实行定点、定量按计划采购,严格按照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进行控制,确保工程材料质量。 7.2工期保证措施 7.2.1工期保证组织措施 ⑴建立工期保证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工期保证体系,将工期责任层层分解,做到参建人员施工进度人人有责。 ⑵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班子 精选项目管理班子,施工中,深入现场及时解决问题,各职能部门服务现场,为现场施工提供有效保障;选派长期在各个项目指挥岗位、具有丰富生产组织指挥经验的人员担任项目各主要部门负责人和项目经理部班子成员;挑选具有长期类似工程施工操作经验,较强的技术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青壮技工担任现场主要工序操作手和工班技术骨干;安排年富力强有较强管理能力的业务的技术人员组成一线管理队伍,配备足够的业务尖子担任技术主管、质监、安检、测量、机电、试验工程师和各项业务主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⑶组织得力的后勤保障系统 项目组建得力的后勤保障机构,按计划组织物资、材料、设备、配件的订货采购供应,计划好供应周期和采购运输方案,不出现停工待料。在现场设置机械设备修理站,配足常用床具和熟练修理工种,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施工机械化作业程度,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⑷推行工期目标责任制 推行工期目标责任制,并将工期目标作为考核项目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将工期目标分解到班组和个人,并将其与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严格工期目标的计划、检查、考核和奖惩制度,开展日碰头、旬检查、月调整的工作制度,对落后工序就地组织攻关,制定措施、赶工计划;对难点工序有预案,必要时调资源配置加大技术攻关力度,使局部调整不影响总工期,确保工期目标落到实处。 7.2.2工期保证措施 ⑴优化方案、合理组织 项目经理部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在编制过程中,抓住关键线路,合理安排工序,进行工序时间优化,确定最佳方案和进度二级控制点。 ⑵加强现场节点跟踪和协调工作 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计划统计人员保持对施工进度的目标跟踪检查,进行节点考核,及时发现可能要发生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施工调度,作好施工协调和安排。现场定期召开调度会,检查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商讨并确定对策,采取预防措施。如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已经产生偏差,则立即调整计划或增加施工力量,或重新制定施工方案。以确保阶段目标的实现。 ⑶合理投入人、财、物、机等生产要素 按计划投入生产要素,运用微机进行辅助跟踪管理,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科学管理手段,保证工期、质量、安全和效益。 ⑷加强与外部协作配合 经常主动向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汇报情况,参加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召开的生产调度会,互通信息,取得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的支持,协调好与设计、管委会等协作单位以及地方政府各有关管理部门的关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协作配合,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和工期目标实现。 ⑸各工序的协调措施 工程开工前,首先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呈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审批,根据审批同意后的方案组织实施,不得随意改变批准后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序。并采取以下措施: ①上下相承工序协调措施 每道工序完成后,交给下部工序之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检制”及监理报检程序,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部工序施工;隐蔽工程要认真实行检查签证制度,任何人不得擅自做主隐瞒不报。未经检验评定的工序或经检验不合格的工序,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整改,并将处置、整改后结果进行验证记录存档。 对影响交通、周围环境的工序,加强控制,优先于其他工序。上道工序对下道工序带来生产危害或隐患时,严禁下道工序的开工。 对“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要加强管理,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实施全方位、全天候的“旁站”制度。根据本项目界定的“关键工序”、“特殊工序”,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控制。 ②并行工序协调措施 各道工序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实施和开展工作,严禁盲目的赶工期指挥,造成各工序施工现场混乱。 普通并行工序在施工时有干扰现象时,工序作业负责人和项目总工共同协商施工方案和作业程序,排除施工干扰。次要工序与主要工序两者相干扰时,两个工序负责人相互协商解决,不能解决时,次要工序要保证主要工序的施工。 7.3季节性施工保障措施 7.3.1雨期施工措施 为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严格执行领导负责制和防汛抗洪岗位责任制,实行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立足防大汛、抗重灾,提前做好各种防汛抗洪准备工作,要抓早、抓好、抓实,突出重点,主动防患,狠抓落实,防患于未然,尽可能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要做好防汛抗洪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各部门要克服麻痹大意、消极畏难情绪,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 防洪物资要有标识,专项专用,不得挪用。经常对防洪储备物资、器材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状态良好,遇紧急情况可立即投入使用。 ⑴各部门要全力做好汛前的抗洪准备工作。加强组织教育,提高防洪认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对水害的突发性和偶然性保持高度警惕,做好大规模抗洪抢险的准备工作。 ⑵汛期安排专人值班,加强同当地水文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及雨情、水情,对危险地段24h不间断巡查,遇有险情立即通知有关领导,组织抢险。各部门在接到防洪抢险命令后必须服从统一指挥,团结协作。 ⑶汛期经常进行巡查,特别是大雨、暴雨前后,泻洪通道要经常疏通,确保畅通。巡查中若发现水位超出警戒线,立即通知有关领导,组织抢险。水位超出警戒线可采用草袋填筑粘土加高围堰的方法抢险。若围堰有坍塌的迹象,可在危险处打入木桩加固围堰。必要时,围堰内人员、机械设备要撤离出危险地段,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⑷汛期来临前,经理部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范围内地方排水系统的畅通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隐患及时排除。 ⑸暴雨前后,要检查工地临时设施、机电设备、临时线路,发现倾斜、变形、下沉、漏雨、漏电等现象,应及时修理加固,有严重危险的,立即排除。 ⑹现场道路应加强维护,斜道和脚手板应有防滑措施。 ⑺工地应备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及路肩的排水措施;雨后重点检查路拱及边沟等排水设施的排水情况,如有阻塞、溢满,应即挑通放水,以防连日阴雨积水倒流 7.4文明施工及环水保、职业健康措施 7.4.1文明施工及环保目标 文明施工目标:创市文明施工达标工地。按市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对文明施工进行计划和实施。 环水保目标:实现环保零投诉;维护施工区域周边环境,无人为破坏环境情况的发生;弃土场按设计和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尽量减少水土流失;场地规划布局合理,封闭管理,施工程序良好。资源、能源消耗量:实现定额要求。 ⑴粉尘控制 对于未做到硬化地面的部位 ,定期压实地面和洒水,减少粉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及有恶臭气味物质,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须洒水湿润和在仓库内进行。禁止向建筑外抛掷垃圾。 ⑵运输车辆应做到: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才能离场上路行驶。装运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车辆,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⑶现场安全保卫 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落实治安、防火管理责任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作业人员须佩戴上岗证。 ⑷现场防火措施 建立消防措施和制度,在生活区、砼搅拌站、料库及施工现场配置合理的灭火器材,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或更换。 7.4.2 环保、水保措施 施工期间,对既有水利设施加强保护。施工用水不得给邻近居民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在施工期间应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态,修建一些临时排水渠道,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连接,且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 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施工场所占用的土地或临时使用的土地受到冲刷;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施工中开挖的土石材料,对河流、水道、灌溉渠或排水系统产生淤积或堵塞。 不破坏当地水系,保持灌溉系统畅通。施工中的临时排水系统,应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及对水文状态的改变。 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农田、耕地、灌溉渠,不得排入饮用水源。冲洗集料或含有沉积物的操作用水,应采取过滤、沉淀池处理或其它措施,使能做到达标排放。 施工期间,施工物料水泥、油料、化学品等应堆放管理严格,防止在雨季或暴雨将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 施工时应合理保护用地范围之外的现有绿色植被。若因修建临时工程破坏了现有的绿色植被,应负责在拆除临时工程时予以恢复。 施工期间工程破坏植被的面积应严格控制,除了不可避免的工程占地、砍伐以外,不应再发生其它形式的人为破坏。 7.4.3职业健康 7.4.3.1职业健康目标 从业人员上岗职业健康体检率100%;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率100%;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普及率100%;无职业病发生;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 7.4.3.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以项目项目经理为首的,办公室为主责部门,项目部为主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体系见下图。 7.4.3.3劳动保护措施 视施工需要、施工场所中危害因素和劳动安全与卫生要求,合理配备足够、齐全的劳保防护用品。 在电焊中工人常接触、吸入大量粉尘,易引起矽肺、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耳聋、震动病等。在施工中主要采取完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等预防措施。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在有毒或粉尘多地方,作业人员要戴防毒、防尘口罩。 改变施工工艺,采用无噪声或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替代高噪声的工艺和设备,解决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 电、气焊作业尽量实行隔离作业,电焊工必须戴专用防护面罩、眼镜和手套。 在机电设备安装防护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在运转机械上设置安全启动和迅速停车装置,在高空作业时,为防止落物伤人、坠落摔伤设置工具箱和防护网等。 进行健康教育。让广大职工了解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危害性、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及预防方法。 在岗期间每年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体检中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受检者本人并安排进一步诊治,对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并妥善保存。发现职业禁忌者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7.5节能减排措施 7.5.1节能减排的要求 (1)节能 施工现场应在各项施工活动和工序中,做好电机节能、余热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绿色照明、办公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优先使用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采用低能耗施工工艺,充分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 (2)节水 工程施工进行地下水资源的保护,节约生产、生活用水,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3)节约土地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应紧凑,施工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减少土地占用;应优先考虑利用荒地、废地或闲置的土地。土方开挖施工应减少土方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⑷节约材料与资源利用 推广先进工艺、技术,降低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材料浪费 。 7.5.2现场节能减排措施 ⑴施工现场节水措施 ①采用地下水作为混凝土养护、喷洒现场降尘和混凝土罐车冲洗用水。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的要求浇水养护。既保持混凝土湿润,又不积水浪费水源。 ②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在指定位置冲洗,污水经沉淀后,循环使用。在基坑降水阶段,采用地下水水源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 ⑵施工现场节能措施 ①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使施工现场供电网络根据用电量设计布置,采用合理的电缆直径、简捷的线路,有效地减少线路和电缆的浪费。 ②照明设计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超过最低照度的20%。 ⑶施工现场节约材料措施 加强材料采购、堆放、入库保管、发配料等环节的管理,减少非实体性材料消耗。科学合理的布置施工现场,并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材料运输时,选用适宜的工具和装卸方法,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就近堆放,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8应急预案 为加强突发性事件处理的综合指挥、调度能力,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工程意外情况及事故,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针对工程特点和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旨在突发事故的情况下,及时组织有效、有序的救援工作。 8.1应急救援机构及其职责 为了尽可能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及将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成立由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工程事故应急指挥小组。设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放在安质部,制定工作制度,明确各成员的职责。使工程事故应急预案制度化并贯穿施工全过程。 事故应急指挥小组人员名单: 组长:李泽山 副组长:陈方、肖社锋、鲁理涛、闫辉 成员:刘彦超、张庆明、矫玉坤、徐小龙、李东星、闫智慧、王宝志 各有关人员处理危急情况时职责及分工如下: ⑴事故发现人 ①第一时间向施工负责人、安全工程师、安全员报告; ②疏散人员、实施救助,撤离人员、设备,如有必要拔打“119”火警、“120”救护电话; ③保护现场。 ⑵施工负责人、安全工程师、安全员 ①得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项目经理、安质部报告; ②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保护现场; ③调动组织各有关人员坚守岗位,进入事故处理或抢险状态。 ④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向随后到场的各个部门和经理部领导通报情况。 ⑶项目经理 ①得到事故报告,以最快方式赶到现场,并与监理单位、业主及有关单位联系; ②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组织现场人员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继续扩大; ③对事故的原因造成的损失及应采取的措施,特别是按有关规定,是否向政府部门报告,作出初步意见; ④负责事故的处理,现场指挥; ⑤组织人员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取证及善后处理; ⑥按规定向政府职能部门提交书面报告; ⑦总结事故教训,进一步修改、完善应急方案机制。 在经理部安质部设立工程事故应急值班电话。编制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业主、监理、管线和周围建筑的产权及管理单位、交警、公安、卫生、消防、附近医院等相关单位的紧急联络地址及通讯方式一览表,分发各有关人员,并予以张贴公布。具体如下:应急指挥小组组长:李泽山:183******** 当地急救中心:120 当地火警:119        匪警:110 8.2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图 8.3应急救援物资、设备 由物资部门设立专用仓库,用以储备砂子、编织袋、木料、型钢、灭火器及其它抢险必备材料、器械和医疗急救设备等救援物资,并按规定数量配备或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特点备足数量。救援物资由专人进行统筹储备管理,注明应急专用,严禁私自挪用。安质部负责人定期组织检查,核实数量,调试设备性能,做到紧急情况发生时能立即投入使用。常备应急材料及设备见表《常备应急材料表》和表《常备应急设备表》。 常备应急设备表 序号 材料、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存放地 1 切割机 电 1套(10套刀) 库房 2 挖掘机   2台(租用) 现场 3 250KW发电机 MWL/34540/HS1 1台 现场 4 75m3空气压缩机 VHP13/7 2台 现场 5 小型电焊机 2X7-400 2台 库房 6 工程车 / 2辆(租用) 现场 7 汽车吊 / 1台(租用) 现场 8 小汽车   3台 经理部           常备应急材料表 序号 材料、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存放地 1 灭火器 个 10 现场 2 潜水泵 1″ 10个 库房 3 帆布水管 200米 5卷 库房 4 注浆锌管 3/4″ 60米 库房 5 配电盘 / 4件 库房 6 电缆盘 16平方 2个 库房 7 橡胶水管 1″ 80米 库房 8 常用工具   1套 库房 9 电缆线   300 库房 10 照明灯具   3套 办公室 11 防潮照明灯 电池式 5只 办公室 12 编织袋 / 2000只 库房 13 沙石料 / 10立方 现场 14 担架 付 2 办公室 15 木支撑、板材   20m2 库房 16 医用砂布 袋 5 办公室 17 医用棉球 袋 5 办公室 18 医用酒精 瓶 3 办公室 19 油压千斤顶 50T 2 库房 20 污水泵 4PW 10台 库房 21 水泥 425 30T 库房 22 砂   40m2 现场 23 速凝剂   50KG 库房 24 注浆机 ZYB50 2台 库房 25 聚氨酯   1T 库房 26 防毒面具   5个 库房 27 钢管 Φ48X3.5 200m 现场           8.4日常检查和演习 根据应急预案安排,定期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装备和通讯设施进行检查调试,对应急专用物资进行检查检验,对救援队伍的组成和训练情况进行检查摸底。 安排在适当时机进行系统的工程事故应急处理演习,包括基坑坍塌抢险演习、发生火灾时紧急疏散、救火演习等。并通过演习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促进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实际应急处理水平,达到良好实战效果。使工程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真正做到有预案、有措施、有效果。 8.5应急响应与预案管理 8.5.1应急响应 经理部领导一旦接到发生或者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由项目经理决定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召开现场首次会议,研究抢险方案,落实抢险事宜,领导组织协调相关救援队实施抢险。 8.5.2应急预案的管理 ⑴应急预案的备案与更新 ①应急预案批准实施后及时向南京城建隧桥管理有限公司和监理公司备案。 ②当施工工艺、工法发生重大变化,人员有重大调整,项目部适时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在平时演练活动中发现预案有重大缺陷,可能导致在应急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应急预案有合理应对措施,经理部及时予以修订、完善。 ⑵后期处置 在事故救援结束后,经理部建立应急关闭程序,撤出救援力量和宣布取消应急的程序;经理部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同时安质部和工程部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和调查,针对事故采取措施避免类型事故的发生。经理部事后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并对在救援过程中献的人员给予1000~10000元奖励。当险情消除后,经理部将陆续恢复正常施工。
/
本文档为【管廊防水施工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