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应用]手臂振动病及振动病防治

2018-08-06 6页 doc 17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2655

暂无简介

举报
[应用]手臂振动病及振动病防治[应用]手臂振动病及振动病防治 手臂振动病及振动病防治 1. 评价振动的有关物理参量 振动频谱:将按频带大小测得的振动强度(加速度有效值)数值排列起来组成的图形。1/3倍频带和倍频带两种。 20Hz以下低频率大振幅:前庭及内脏 40-300Hz高频:末梢循环和神经功能损害 共振频率:任何物体均有其固有频率~当外界策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基本一致时~物体的振幅达到最大~该现象称为共振。该物体的固有频率又可称为共振频率。 物体产生共振时~因其从外界的策动源处获得最多的能量~可使其振动强度加大。人体各部位或器官也有其固...
[应用]手臂振动病及振动病防治
[应用]手臂振动病及振动病防治 手臂振动病及振动病防治 1. 评价振动的有关物理参量 振动频谱:将按频带大小测得的振动强度(加速度有效值)数值排列起来组成的图形。1/3倍频带和倍频带两种。 20Hz以下低频率大振幅:前庭及内脏 40-300Hz高频:末梢循环和神经功能损害 共振频率:任何物体均有其固有频率~当外界策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基本一致时~物体的振幅达到最大~该现象称为共振。该物体的固有频率又可称为共振频率。 物体产生共振时~因其从外界的策动源处获得最多的能量~可使其振动强度加大。人体各部位或器官也有其固有频率,人们接触振动物体时~如果策动力的频率与人体固有频率范围相同或相近~则可引起共振~从而加重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ahw(4)]:振动的不良影响与振动频率、强度和接振时间有关。 在接振时间为4小时的原则下~以1/3倍频带分频法将振动频谱中各振动加速度有效值乘以相应的振动频率计权系数后所得的加速度有效值示人体接振强度。 2. 振动对机体的影响 1.全身振动对机体的影响 全身振动多为低频率大振幅的振动(2-20Hz)~振动通过人体的支持部位传遍全身。 可以对全身各个系统产生影响 人体接受振动最敏感的频率范围: 垂直方向的振动:4-8 Hz 水平方向的振动:1-2 Hz 前庭神经刺激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运(晕)动病 消化系统影响:分泌功能减弱、食欲减退、胃下垂 心血管系统影响: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心肌缺血 腰背痛、椎间盘脱出、脊柱骨关节病变患病率增加 对女性生殖机能的影响:月经异常、痛经、自然流产率及早产率增加 姿势平衡和空间定向发生障碍:视物模糊、视觉分辨率下降、作业能力下降 2.局部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神经系统 末梢神经病变:痛觉减退;振动觉减退;两点分辨觉障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中枢神经系统:条件反射抑制、潜伏期延长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表现为组织营养障碍~手掌多汗等 对血管的影响 外周血管: 振动作用引起的极其明显的体症。40-300Hz的振动能引起周围毛细血管形态和张力的改变,其表现: 手部皮肤温度降低:手指掌面皮温度较正常人低2,5? 甲皱微循环改变:形态、流态和机能 白指 心血管影响: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房(室)内房室间传导阻滞~严重者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 其他部位血管:上肢大血管紧张度增高、脑血管改变、脑血流图异常。 骨关节及肌肉损害 40Hz以下低频率、大振幅、冲击力强的振动~往往引起骨、关节的损害;一般发生较晚~大多数人要在强振动环境中生活4,5年才出现主要表现: 局限性骨质增生、硬化~形成骨岛~骨皮质增厚、骨刺形成、无菌性坏死; 骨皮质变薄、骨腔变大、囊样变。 手握力下降~特别是耐力下降、肌纤维震颤、肌肉萎缩(大小鱼际萎缩)。 对听觉的影响 振动性听力损伤以低频125,500Hz为主。长期的振动能使耳蜗顶部 受损伤~使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发生萎缩性病变~导致语言听力下降。 振动和噪声有联合作用。 其他: 消化系统:胃疾患患病率增加 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功能低下、儿茶酚胺增多缓激肽含量减少 免疫系统:α2球蛋白、γ球蛋白、IgM含量增高。 生殖系统 3. 手臂振动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概念: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能引起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其典型表现为振动性白指(vibration-induced white finger~VWF)。 我国法定职业病。 .发病机制 调节机制 感觉-交感神经反射使手指血管运动神经元兴奋~血管平滑肌去甲肾上腺素反应增强导致血管收缩。 损伤了血管平滑肌中的肾上腺素能受体~导致血管舒张功能减退。 β-肾上腺素能血管舒张机制受损:对寒冷的扩张反应降低。 内皮素增高:缩血管活性最强的物质 免疫学说~中枢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学说 诱发因素:寒冷 临床表现 主诉: 手部的症状:手麻、痛、胀、凉、汗、僵、颤。多汗一般在手掌~麻、痛多在夜间发作~影响睡眠。遇冷后手指缺血、紫绀、发白。 类神经症:头痛、头晕、失眠、乏力、心悸、记忆力减退及记忆力不集中等。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体征 振动觉、痛觉阈值升高 皮肤温度降低、冷水试验复温时间延长 指端甲皱血管襻数目减少、变形、消失 前臂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肌电图检查可见神经源性损害 X线检查 指关节变形~指骨、掌骨、腕骨、肘、肩关节可见骨质增生、形成骨岛、骨皮质增厚、骨刺形成、骨皮质变薄、骨腔变大、囊样变。反冲力大的振动可引起无菌性坏死。 4. 影响振动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1.振动的频率 人体能感受到的振动频率范围1-1000Hz~对低频率 (20Hz以下)振动~人体以振摇和撞击而感受~对高频振动则以疼痛甚至烧灼感而感受。不同振动频率对机体的影响 <1Hz:运动病,如:晕车晕船等 1-30Hz:主要引起骨和关节改变 30-300Hz:引起末梢血管改变、神经功能的损害 >300Hz:对血管的挛缩作用减弱~主要引起神经功能损害 >1000Hz:难以被人体主观感受 振动频率6.3-16Hz之间有害作用与振动频率无直接关系,但在16-1500Hz频段随频率的增加作用强度下降。 2.振动强度和时间 频率一定时~振动的强度(振幅、加速度)越大~对机体的影响越大。 手臂振动病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振动的强度和时间。振动的加速度越大~振动性白指的发生率越高;从接触振动到出现白指的时间越短。 为了便于比较和进行卫生学评价,我国目前以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ahw(4))作为人体接振强度的定量指标 3.环境温度和湿度 影响振动危害的重要因素~低气温、高气湿可以加速手臂振动病的发生和发展~尤其全身受冷是诱发VWF的重要条件。 4.工具重量和被加工件的硬度 用力大小和静态紧张的程度 5.操作方式和个体因素 立位时对垂直振动比较敏感~而卧位时对水平振动比较敏感。 男女性别之间末梢循环机能有所不同。常温下女性皮肤温度较低~对寒冷、振动等因素比较敏感。 年龄比较大的工人更易发生振动危害并且治疗恢复亦较困难。 5. 振动危害的预防控制原则 1.控制振动源 2.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 3.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 4.加强健康监护
/
本文档为【[应用]手臂振动病及振动病防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