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先行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9-04-10 20页 doc 43KB 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281650

暂无简介

举报
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先行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先行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二〇一八年一月 目  录 1 概况    1 1.1 规划相关背景    1 1.2 规划概况    1 2 环境现状    1 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1 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1 2.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1 2.4 声环境质量现状    1 2.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1 3 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主要减缓措施    1 3.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3.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3.3 地下水环境...
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先行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先行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二〇一八年一月 目  录 1 概况    1 1.1 规划相关背景    1 1.2 规划概况    1 2 环境现状    1 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1 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1 2.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1 2.4 声环境质量现状    1 2.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1 3 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主要减缓措施    1 3.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3.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3.3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 3.4 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    1 3.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 3.6 社会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4 结论    1 5 联系方式    1 1 概况 1.1规划相关背景 藏马山地区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3-2040)》中划定的一主两副城镇发展战略的边缘,同时是生态间隔城镇发展战略的载体。《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3-2040)》提出 “两大旅游轴线,九大度假基地”的旅游发展整体空间布局,藏马山地区属于“两大旅游轴线”中的山地旅游带,同时藏马山乡村旅游度假基地属于“九大度假基地”之一。 藏马山乡村旅游度假基地位于西海岸新区藏南镇藏马山东南侧,陡崖子水库北侧,大部分土地隶属于藏南镇管辖,藏马山山峦跌宕俊秀,生态植被丰实,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加之气候宜人,区位适中,素有“东有崂山,西有藏马”之称。为了促进藏马山乡村旅游度假基地的建设,青岛西海岸国家新区研究院委托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藏马山旅游度假区近期建设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了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上保护环境和预防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引导藏马山近期建设区域健康有序发展,青岛西海岸国家新区研究院要求藏马山旅游度假区指挥部组织对《藏马山旅游度假区近期建设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为此,藏马山旅游度假区指挥部指派青岛藏马山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推进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本规划由青岛西海岸国家新区研究院组织编制,参照执行以上要求。青岛藏马山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特委托中国海洋大学对该规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规划的实施过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协调好旅游度假区先行启动区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接受委托后,我校立即按照规划环评的有关要求,对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先行启动区发展现状和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调研,研究分析了《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先行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详细内容和编制背景,找出度假区开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保问题,在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先行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1.2规划概况 1.2.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位于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镇、藏南镇与大村镇三镇交界处,大部分位于藏南镇,具体范围为:陡崖子水库以北,沈海高速公路以东,藏马山山脊东南侧,总面积约32.06km2。 1.2.2规划目标 (1)臧马山旅游度假区的先行启动区; (2)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品质的山水田园旅游度假胜地; (3)建设成为以旅促产、以产带城、产城融合的功能复合新市镇。 1.2.3规划定位 以休闲度假、生态康养为主题,集中高端旅游度假、高生态康养、高品质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交通条件便利、配套设施完备的山水田园旅游度假胜地。 (1)中高端的生态旅游度假 围绕旅游资源主线,创新发展思路,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主动策划并创造对应于市场所需求的旅游产品,发展以休闲度假、康养旅游为主导,体现康体疗养、山地运动、生态居住、研学培训、商务会议、商业服务等旅游服务功能,打造中高端生态旅游度假区。 (2)高标准的生态康养胜地 围绕藏马山旅游度假区主线,派生出生态康养产业门类,打造生态康养胜地品牌。依托山水资源,发挥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禀赋突出的优势,引入生态+旅游、休闲、医疗、养生、养老、体育等健康服务新理念,辅以完善的配套设施,推动康养产业发展,打造藏马山生态康养胜地。 2 环境现状 本次评价委托山东经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针对度假区内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和土壤等环境要素分别进行监测。 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次评价布设4个大气监测点,监测项目包括SO2、NO2:1小时平均、24小时平均;PM10、PM2.5:24小时平均。2017年12月4日~12月10日,连续7天。1小时平均值每天监测4次,监测时间:02:00、08:00、14:00、20:00;24小时平均值每天采样时间不小于20小时。 监测结果表明:评价范围内各监测点中除长阡沟社区处PM2.5的日均值出现超标外,其它各监测点位各项监测指标均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分析长阡沟社区处PM2.5的日均值出现超标的原因为该区域离开城路相对较近,道路扬尘致使区域颗粒物浓度较高。 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评价共布设5个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包括pH、COD、BOD5、氨氮、SS、总磷、总氮、氟化物、氯化物、挥发酚、硫酸盐、石油类、粪大肠菌群,共13项。2017年12月6日,监测1天,每天2次。 监测结果表明: 陡崖子水库除COD和BOD5超标外,其它各项指标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标准。COD和BOD5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33和0.80。 崖下水库除BOD5、总氮、氟化物超标外,其它各项指标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标准。BOD5、总氮、氟化物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37、5.78、0.02。 大沟水库除BOD5和总氮超标外,其它各项指标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COD和BOD5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30和0.15。 王家官庄水库除BOD5超标外,其它各项指标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最大超标倍数为0.28。 饮马泉除BOD5和总氮超标外,其它各项指标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COD和BOD5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30和1.65。 2.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评价共布设3个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包括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挥发性酚类、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总大肠菌群共12项。2017年12月4日,采样一次。 监测结果表明:评价范围内各监测点位硝酸盐氮均超标,崖上村、臧家村、于家官庄村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05、025和0.29;崖上村和于家官庄村总大肠菌群超标,其他监测项目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由于监测区域均以农业区域为主,导致总大肠菌群数超标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导致硝酸盐氮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农田化肥的使用。 2.4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评价共布设15个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包括区域声环境现状监测项目:Ld、Ln; 交通噪声监测项目:Leq、L10、L50、L90。2017年12月5日~8日,每个点位监测1天,昼间、夜间各1次。 结果表明,评价范围内各敏感目标处监测点处声环境质量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要求。开城路边界昼夜间噪声分别为56.6dB(A)、48.6 dB(A);沈海高速边界昼夜间噪声分别为66.9dB(A)、62.8dB(A)。    2.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评价共布设4个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包括pH、镉、汞、砷、铜、铅、铬、锌、镍、六六六、滴滴涕、阳离子交换量共12项。2017年12月4日采样一次。监测结果表明,规划区内各监测点土壤环境质量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要求,该区域土壤质量较好。 3 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主要减缓措施 3.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规划区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的大气污染源主要包括:工地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施工道路扬尘、施工机械及车辆尾气,规划区餐饮场所及居民产生的燃气废气、油烟废气、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尾气。 3.1.1建设活动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扬尘、NO2、SO2、HC等,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施工期间废气排放量不大。 1. 施工扬尘 在建及拟建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大量扬尘无组织排放,加之大量渣土运输车辆出入的撒漏,工地和周边区域扬尘污染将会突出。施工扬尘主要来源于土石方挖掘、堆放和清运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建筑材料(水泥、白灰、砂子、石子等)装卸、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施工垃圾堆放和清运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等。 由于施工的需要,一些建材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堆放,在干燥气候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施工扬尘影响环境卫生,并对施工人员及施工场地附近居民的健康造成一定危害。但这种污染是短期的、局部的,随着施工的完成而消失,通过加强施工队伍的监督管理,可以减小对环境的影响。这类扬尘的主要特点是与风速和尘粒的含水率有关。禁止在大风天进行此类作业,以及减少建材的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尘粒含水率是抑制这类扬尘的有效手段。 目前,度假区范围内有臧家村、高戈庄村、崖下村、崖上村等多个村庄敏感点,按照规划,规划实施过程中将对现有村庄进行拆迁,在合理安排规划实施顺序,完成拆迁后再进行相关建设的前提下,工程建设施工不会对村庄敏感点产生影响。考虑到拆迁进度的不确定性,可能存在工程施工时尚未完成拆迁的情况。但由于规划区以开发自然原生态乡村旅游项目为主,不会建设大型旅游设施,对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影响较小。通过加强施工队伍的监督管理,可以减少其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 2. 道路车辆扬尘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是由运输车辆的行驶产生的。在相同路面清洁情况下,车速越快,扬尘越大;在相同车速情况下,路面清洁度越差,扬尘量越大。根据相关资料,施工工地运输土石方时,行车道两旁扬尘浓度可达8~10mg/m3,对道路两旁及施工场地周围造成较大的影响。 公路扬尘对道路沿途敏感点影响较大,尤其是主干道。抑制扬尘的一个简洁有效的措施是洒水。旅游区道路清扫率低,洒水频次和洒水量不足,道路破损等情况,将会加重扬尘污染。如果在施工期内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 3. 施工机械及车辆尾气 施工机械及车辆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NOx和HC。施工过程中运输车辆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 各项目建设活动,在采取合理的措施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不大。 3.1.2运营活动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规划的实施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旅游设施和交通工具,具体影响因素体现在燃气污染源、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等。 1. 燃气污染源 规划区内主要使用清洁燃料天然气,气源来自规划城市燃气管道。规划区内废气污染源主要是规划区内居民和酒店餐饮使用燃料产生的废气,燃气污染源主要位于居民点和餐饮功能区,是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度假区游客燃气污染源排放量较小,集中于餐饮服务区,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 2. 机动车尾气 伴随着规划区的发展,载客汽车的数量显著增加,由于运输量的增多,机动车尾气是空气中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整体来讲,旅游交通运输产生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对环境空气的污染有限。根据度假区现状,车辆排放尾气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规划度假区内应鼓励采用公共交通运输工具以及电瓶车、自行车等清洁交通工具。此外,在交通道路沿线两侧多种植一些乔灌结合的绿化带,可对吸收汽车尾气起到一定作用。 3. 餐饮油烟 随着规划的实施,相应配套设施也将随之逐步完善,规划期末,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先行启动区将形成上规模、有档次、特色鲜明的餐饮设施接待体系。随着规划的实施,旅游餐饮业的大力发展,产生饮食油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度假区在运营过程中,要求各种规模的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设施,餐饮油烟经油烟净化设施净化后高空排放,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分析可知,度假区游客燃气污染源集中于餐饮服务区,对规划区及敏感点大气环境影响很小。 3.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2.1污水及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预测分析与评价 1. 建设活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建设活动主要是指度假区内工程建设的施工活动。其产生的污水类型主要是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生产污水主要是施工污水及浇筑砼的冲洗水,主要污染物为SS,浓度为4000~6000 mg/L。由于规划分区、分期实施,施工污水产生量有限,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回用,不外排,对环境影响较小。施工营地生活污水以施工人员最高峰200人计,日用水量按100L/人计,则日用水量约为20m3/d,排污系数为80%,则施工人员最高污水产生量为16m3/d。污水管道未铺设区域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不得随意乱排,经化粪池处理后作为绿化用肥,不外排。因此,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2. 运营期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规划实施运营活动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常住居民日常生活和旅游住宿业和餐饮业产生的污水。其中,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收集进入污水管网,排入藏马山污水处理厂处理,经处理后将达到《山东省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676-2007)中的一级标准,即COD、BOD5、SS、氨氮的排放浓度应分别达到≤50mg/L、≤10mg/L、≤20mg/L、≤5mg/L后用。 3.2.2规划实施对水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分析 度假区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水类型主要为工程废水和生活污水。工程废水主要是浇筑砼的冲洗水,主要污染物为SS。由于规划分区、分期实施,且需要建设的构筑物较少,施工污水产生量有限,可通过沉淀池沉淀后循环回用,对周围敏感目标影响较小;生活污水为各施工营地工人的生活污水,由于比较分散,产生量不大,可经化粪池处理后作为农肥,对周围敏感目标影响也较小。施工期间应加强对生活污水的管理与处置,避免对规划区内的陡崖子水库、崖下水库等水体产生污染。 度假区运营期间,生活污水经污水管网统一收集后,输送至藏马山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全部回用,因此对陡崖子水库、崖下水库地表水源地的影响较小。 规划区内部分道路穿越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建议规划调整道路规划,对于跨越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道路部分维持现状,并设置保护区警示标志、禁止危化品车辆运行、加装防撞护栏等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后,规划实施对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3.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先行启动区规划实施后主要为度假开发项目,无新增的生产废水,仅有少量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收集后进入规划藏马山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回用,度假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对地下水水质基本无影响。 在污水处理站的设计、施工中应考虑对各建构筑物均采取防渗处理(采用防腐蚀面砖、地砖等),并对管道及用于储存处理后污水的水塘采取防渗措施,避免对区域地下水产生明显污染影响。 目前度假区内地下水出现总大肠菌群、硝酸盐氮等指标超标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和农田化肥的大量使用。在规划实施后,规划区域内的农村均将拆迁,有利于规划区域内地下水环境的改善。 3.4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 3.4.1施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度假区施工期声污染源主要是施工场地施工机械噪声。产生噪声的施工设备包括土石方挖填阶段的挖掘机,打桩阶段的静压打桩机,结构阶段的振捣器、电锯,装修阶段的升降机,以及以重型卡车、拖拉机为主的运输车辆所产生的交通噪声等。 施工期产生的噪声与其他噪声声源不同,一是噪声源数量可能是1个,也可能是多个;二是设备的运作时间歇性的,属于间歇性噪声源;三是一般施工在白天进行,夜间禁止施工。 大部分单台施工机械在100m处昼间噪声值能达到施工阶段厂界噪声限值,冲击打桩机昼间达标距离超过200m。在施工期间,施工机械是组合使用的,噪声影响将比表6.4-2列出的值更大。在各个施工场地附近,尤其度假区内及度假区附近存在居民地、学校、酒店宾馆等敏感点,但目前由于无法确定施工场地的范围大小以及施工机械离边界的距离,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施工机械应布设在距离敏感目标200m以外,设置围挡,且在临近敏感目标处严禁夜间施工。 3.4.2运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度假区运营期声环境影响主要来自机动车交通噪声、建筑物内部各自机电设备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的影响。 1. 机动车交通噪声 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先行启动区运行之后,规划区内居民车辆和旅游进出车辆数目将显著增多,由于旅游活动主要在昼间进行,由旅游车辆带来的交通噪声在夜间将大幅减小。考虑到目前规划区内各条道路车流量情况尚未确定,建议在具体项目环评阶段对交通噪声情况进行考虑。 2. 动力设备房噪声 度假区内居民生活和旅游设施将设置空调风机、通排风机、冷冻机组、热泵、空压机、变配电器等噪声设备。要求各类产噪设备尽量设置在室内,并采取低噪声风机,安装隔音罩等隔声降噪设备,再经过地下建筑遮挡、屏蔽等衰减,此类噪声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3. 社会生活噪声 包括旅游场所、公共娱乐场所、商场、市场等发出的声音,以及街道上人群喧哗声和居住区噪声等,这类噪声通常强度不大,一般在80dB(A)以下,建议度假区内的娱乐场所,尤其是强噪声的娱乐场所,开发时间、噪声强度、隔声设施等方面,应有严格规定限制。 综合分析,由于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生活噪声具有波动性,动力设备绝大部分在室内或地下运行,交通噪声影响范围较小,以及本规划中休息区和娱乐区均有一定的距离,总体而言,机动车交通噪声、动力设备房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影响范围较小。 3.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3.5.1建设活动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是建筑垃圾和施工生活垃圾。施工期间产生的废物包括土地平整、土石方开挖产生的弃土弃石、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施工期人数最多按200人计算,施工期将产生200kg/d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由青岛市环卫部门及时清运。这些施工垃圾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产生,其对环境卫生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当时施工垃圾产生的数量、处理和管理的方式。根据总体规划或一般建筑施工工作卫生要求,对建筑垃圾和施工生活垃圾将会指定其对方地方,统一收集后送垃圾场处理。随着施工的结束,建筑垃圾会得到清理,对环境基本不会造成污染。 3.5.2经营活动固体废物产生量 1. 固体废物产生量 度假区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主要为常住人口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游客在住宿、餐饮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商业店铺、超市和餐饮业产生的商业垃圾。2040年度假区生活垃圾产生量约5.520万t。随着规划的展开,度假区游客人数的快速增加,固体废物也相应增加,将会对卫生环境的清洁带来一定的压力。 2. 固体废物类别及其组分 规划区内产生的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主要来自度假区游客、度假区居住人员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成分为厨余、废塑料、玻璃、废纸、饮料罐、破布、废纤维以及废金属等。生活垃圾的主要组分为餐厨垃圾、纸类垃圾、园林垃圾,分别占总量的30%、22%、13%。 3.5.3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 各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情况 在规划区内设置废物投放箱和垃圾堆放点,统一收集后送垃圾处理厂处理处置,处置率为100%。 2. 各种处置情况的环境影响分析 . 固体废物临时堆放储存场所的环境污染分析 规划区内固废临时堆放储存场所的环境污染情况主要为:固废临时堆放储存场所产生臭气以及滋生蚊蝇,影响周围环境;生活垃圾在转运站装箱、压缩时,会产生垃圾渗水,污染周围环境;固体废物堆积处置时间不当会影响景区景观。因此,生活垃圾收集站(点)的位置要与居民点保持足够的距离。 . 垃圾中转站与运输路线影响分析 度假区内尚未规划垃圾处置场所,生活垃圾收集并经转运站转运后,送至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场进行填埋处理。垃圾清运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应远离运输沿线居民和旅游活动场所,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影响。 (2)风景区内收集垃圾的车辆行车路线必须为单行线路,选择游客稀少时间作业。 (3)收集垃圾的车辆须保持密闭性,防止运输过程泄露。 (4)建议转运站采用压入装箱式工艺,该工艺其具有以下优点:垃圾经压缩有较高密实度,对所转运垃圾性质的适应性强;实现了全封闭化操作,作业过程中的臭气扩散和蚊蝇滋生可大大减少;设备投资、运行费用适中;压入装箱式工艺较完善,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以实现度假区内各类固废能够得到及时处置,实现零排放,对度假区环境影响较小。 3.6社会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6.1不利的社会影响 1. 建设活动 (1)规划区建设活动对区域治安及居民健康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随着周边环境的改变,农村社会环境也将发生很大的改变,不仅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质量受到不利影响,而且由于外来施工人员的增加,其社会治安、卫生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2)规划区建设活动对区域居民生活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施工机械及人工活动干扰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道路交通方面,农村道路较窄,规划区车辆较多,会造成农村道路堵塞或交通事故频发。 2. 经营活动 (1)大量的运营活动影响当地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会受到干扰。由于规划区活动的增加,原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此外,规划项目的实施会压缩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空间。因此,规划运营过程中应注意农民利益合理分配问题。 (2)规划的实施短期内会对当地以种植业为主要来源的居民经济收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规划的实施会造成土地资源的减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土地资源被大量占用,是本区土地的生产力下降。规划区内本地居民可能会面临消费水平的提高,本区的物价水平也会相应地提高,这对弱势群体的影响会比较大。 (4)规划区内13个村庄涉及拆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原来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将会失去土地,转化为城市劳动力,如果由于社会保证措施不健全或者跟不上,更多的为新旧观念的冲突,那么将会成为另外一种不安定因素。 (5)规划区内拟建工程可能发生的社会风险主要是因环境污染事故等导致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规划组织单位在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管理、安全运营管理、落实相应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可有效防止、控制社会风险的发生。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根据公众参与调查结果,不同利益群体和组织均支持项目的建设,在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管理、安全运营管理、落实相应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情况下,可有效规避社会风险。 3.6.2有利的社会影响 1.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环境改善 随着规划区旅游设施、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将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居民收入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规划区居民从业类型也会发生较大变化。功能完善的生活区和良好的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使规划区的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进行。完善的服务功能使人们在区内的工作、生活环境和谐,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不断提高。 2. 人口素质和结构的改变 为了满足规划区发展现代旅游业,必须提高人口素质,从业人员素质也亟需改善。因此,规划区的产业结构也将分化为两个方面: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力水平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产业。 从规划区的实施情况来看,劳动密集型和传统产业将减少,伴随高科技、服务性的产业结构的增加。显然,这样的产业结构对于规划区未来的走向有巨大的影响。 3.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先行启动区的开发,将改变规划区内的经济结构,从农业经济形成全新的旅游休闲度假产业。每年可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度假,在此休闲娱乐、购物。同时还可以促进当地手工制品、纪念品、餐饮娱乐业的发展,外来度假人口这个消费群体的购买力较当地居民的平均购买力要高,随着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这一群体的人口必然会大大增加,可以提高规划区的消费能力。 4. 增加就业机会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建设人员;工程建成后,居住区物业管理、工程维修、商业服务等行业需要大批人员上岗就业。这使得人们的经济收入有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就业范围,给当地人员就业带来有利的影响。 5. 完善规划区内配套设施 本规划的实施,一方面,铺设排水、电力、供气等管网,完善了区域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商业、金融、娱乐等配套设施。上述设施都为规划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条件。此外,规划实施将吸引国内外的游客前来度假、休闲,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与当地社会接触,将会产生文化的碰撞、传递、吸收和融合。 根据公众参与调查,综合上述分析可知,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先行启动区规划的实施,对社会环境的有利影响大于不利影响。 3.6.3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的影响 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先行启动区内现状存在13个村庄,均需拆迁。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在度假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让居民参与到各类景点、项目的开发与运营中来,以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与教育,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度假区环境和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4 结论 《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先行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符合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3-2040)》,与《藏马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协调。 《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先行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不会降低该区域的生态功能,对植物多样性、动物、水生生物的影响不大;对度假区内崖下水库、陡崖子水库等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新增大气污染主要为燃气污染源、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规划区内燃气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对规划区的环境空气影响较小;声污染源主要为交通运输噪声、设备噪声和人群噪声,在加强声环境的管理后,交通噪声、设备噪声和人群噪声影响范围小,各声功能区可以满足相应区域噪声控制标准的要求;固体废物能够做到分类处置;规划的实施将改变度假区内单一的农业经济,形成全新的旅游休闲度假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善度假区内的基础配套设施,改善生活居住环境。 综上所述,规划内容基本体现了以生态保护为主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在采纳本次环评提出的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建议的基础上,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先行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可行的。 5 联系方式 (1)规划环评委托单位:青岛藏马山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人:陈晓昱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藏南镇千禧谷路一号二栋 联系电话:0532-******** 邮箱:153********@163.com (2)评价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通讯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联系人:韩老师 电话:0532-******** 电子邮箱:hanlongzhi@163.com
/
本文档为【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先行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