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美的历程中国女性美的演变与社会变迁

美的历程中国女性美的演变与社会变迁

2017-11-30 14页 doc 34K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902

暂无简介

举报
美的历程中国女性美的演变与社会变迁美的历程中国女性美的演变与社会变迁 2006 年 12 月 第7卷 4期 第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Dec. 2006 Vol. 7 . 4 No 美的历程 —— — 中国女性美的演变与社会变迁 王金凤 ,章辉美 ( 中南大学法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5) 摘 : 女性美是社会美的重要构成部分 ,是女性自身与其他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美的统一 .在这一特殊的审美活动中 ,女性 要 既是审美的主体 ,又是审美的客体 .伴随社会变迁 ,透过不同时期的女性美我们可以发现 : 女性美的演变历程不仅是女性形象本...
美的历程中国女性美的演变与社会变迁
美的历程中国女性美的演变与社会变迁 2006 年 12 月 第7卷 4期 第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Dec. 2006 Vol. 7 . 4 No 美的历程 —— — 中国女性美的演变与社会变迁 王金凤 ,章辉美 ( 中南大学法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5) 摘 : 女性美是社会美的重要构成部分 ,是女性自身与其他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美的统一 .在这一特殊的审美活动中 ,女性 要 既是审美的主体 ,又是审美的客体 .伴随社会变迁 ,透过不同时期的女性美我们可以发现 : 女性美的演变历程不仅是女性形象本 身的历史 ,更是女性的 "变异" , 史 时代的变迁史 . 关键词 : 社会变迁 ; 审美 ; 女性美 一, 引言 人类自诞生以来 , 就因为能够进行劳动创造而与动物有 [1 了本质的区别 .马克思说 "劳动创造了美" ] .对美的追求 : 与创造是人类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的表现 , 也是人类与一般 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 .女性美是人类全部文明的提纯和结 晶 ,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女性共同的理想与期望的汇集与积 淀 [2 ] .在这一特殊的审美活动中 ,女性既是审美主体 ,又是审 美客体 . 从古至今 ,对于女性美的内容众说纷纭 ,界定女性美的标 准也因时代 , 地域 , 民族等方面的原因而各有差异 , 中国女性 的美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不断演变 .在社会生产力极其落后的 母系氏族社会里 ,女性美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殖紧密相联 ,是一 种蒙昧的美 .进入父权制社会之后 , 女性美则成了男性主宰 的审美活动的产物 ,女性作为审美主体的特性被剥夺 ,一直生 活在以男性眼光为的审美视野中 .在近代文明 , 民主浪 潮的冲击下 ,中国女性意识进一步觉醒 , 女性美在封闭 , 束缚 下有了新的突破 .新中国成立后 ,女性在经济 , 政治上获得了 新生 ,女性自身审美活动中的主体性 , 能动性逐渐得以彰显 , 在社会急剧现代化的今天 , 中国当代女性美呈现出了强烈的 时代气息 .中国女性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半边天 , 她们的美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谱写和谐动人的乐章是一个 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 二, 中国女性美的演变历程 美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之一 , 正如一切社会意识都由 社会存在决定一样 , 审美思想也不例外 , 纵观历史我们发现 : 女性美的演变历程不仅是女性形象本身的历史 , 更是女性的 "变异" , 史 时代的变迁史 . 我国境内原始社会遗址相继出土了带有神秘纹饰的陶 器, 精美的木镯 , 玉器 , 大量的考古发现 , 史料告诉我们 , 蒙昧 时期的先民们已经有了淳朴的爱美之心 .在社会生产力极其 落后的母系氏族社会里 , 男性与女性在生理上存在着天然的 平等 ,女性强健的身体与男性没有太大的差别 .生产力的水 平决定 了 当 时 的 社 会 中 "生 殖 和 生 产 的 标 准 就 是 美 的 标 , [3 ] 准" . "由于此时人们相信 '孤雌生殖'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 , 女性崇拜盛行 .[ 4 ] 女性形象往往被看作是神圣的 , 我们可以 " 从神话传说 , 原始人雕像等资料中得到印证 .20 世纪 80 年代 初滦平后台子遗址 , 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等地 出土的女性石雕像 , 从整体上看大都体态笨拙 , 鼓腹丰乳 , 腰 肥臀宽 ,史学界多把这些石雕女像称为 "生育女神"看作原始 , 人类对女性的生殖崇拜 .原始社会女性崇拜和 "生育女神" 形 象表明了原始人类对女性及女性美认识的初始状态 "这不是 , 出于对美的向往 ,而是对生息繁衍的渴求 . [5 ]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后 ,畜牧 业和农业从狩猎和采集业中分化出来 , 女性在传统行业中所 占的优势地位逐步让位于擅长放牧和种植的男性 , 在氏族组 织中的作用减弱 , 男性占据了支配的地位 .个体家庭产生之 后 "家务的料理失去了自己公共的性质 …… , 妻子成为主要的 [6 ] 家庭奴仆 …… 被排斥在社会生产之外" ,女性丧失了与男性 平等的经济生产地位 , 女性的活动范围被禁锢在家庭以内 . 从此 "男不言内 , 女不言外" 女性在经济 , , , 政治 , 社会生活中 的地位被贬抑 , 丧失了作为 "人" 的价值 , 女性逐渐沦为被塑 造, 被审视甚至被交换的 "物" . 从原始社会末期父权 制取代母权制以来 , 直到中国近代 社会的早期 ,男性作为物质生产资料的支配者 ,支配整个社会 的精神生产资料 , 正如马克思所说 "一个阶级是社会占统治 : 地位的物质力量 , 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 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 , 同时也支配 着精 神生产的 资 料 . [ 7 ] ,男性支配着女性的审美活动 , 女性审美原有的主动 " 性, 创造性遭到剥夺 .因此 ,在对女性的审美活动中 "女性作 , 为形象 ,男人作为看的承担者 ……看的快感分裂为主动的 — 男性和被动的 — 女性 .起决定作用的男人的眼光把他的幻想 [8 透射到照此风格化的女性形体上" ] .男性以自己的标准塑 造女性的形体美 ,风行宋朝的缠足陋习就是一个典型 , 它是强 加在女性身上的畸形美 .缠足最早见于南唐宫廷之中 , 据载 一开始李后主令宫娥 "以帛绕脚 ,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 .素袜 ( 舞云中 ,曲有凌云之态 ,人皆效之 ,以弓纤为妙 《浩然斋雅谈》 [9 ] 卷中) " ,后来缠足的风气就逐渐在士大夫阶级家庭中传开 , 到北宋传到民间 .要求女子的一双足 , 形如新月 , 尖如春笋 , 美其明曰 "三寸金莲"供男子玩赏 ,而不缠足对当时的女性来 , 说是一种耻辱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 ,就曾因一双天足 而受尽嘲笑 .不仅如此 , 父权文化还了女性必须遵循的 行为 : 即对父权社会的顺从 , 对婚姻家庭的忠贞等 . "以 3 106 3 收稿日期 :2006 - 07 - 17 作者简介 : 王金凤 ( 1979 - ) ,女 ,河南周口人 ,硕士研究生 . 顺为正者 ,妾妇之道也"[10 ] "夫有恶行 , 妻不得去者 , 地无去 , 天之义也" [ 11 ] . 《礼记 ? 曲礼》 上规定 , 女性 "居不主奥 , 坐不 新和多种尝试后 , 中国女性终于获得了一种能代表时代特色 和自我身份象征的基本服装样式 .此时的传媒也在中国女性 美的塑造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摩登女性们时常模仿广告 , 电 影, 画报中的女性形象来塑造自己的外观仪表 , 行为举止 , 就 连乡村的广大女性也把广告或城市中的女性形象当作自己模 仿的对象 [18 ] .与此同时 ,当时一些女性解放的代表还通过自 己的男装打扮来表达要 "和男子一样" 的坚定决心 .从某种程 度上我们可以说 : 当时的中国女性美已具有了现代化的一些 特征 ,女性美已经走出了完全封闭的状态 ,开始了前所未有的 变迁 . 兴办女学是另一项争取女性权利 , 展现女性美的活动 . 维新派民族资本家经元善指出 "我中国欲图自强 , 莫亟于广 : 兴学校 ,而学校本原之本原 ,成莫亟于创兴女学"[ 19 ] .1898 年 6 月 1 日 ,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 — "中国女学堂" 在 中席 ,行不中道 ,立不中门" 《礼记 ? , 礼仪》 上规定 , 女子出嫁 之后 ,对待丈夫的态度 , 要整齐严肃 , 像臣子对待皇帝一样恭 敬 ,平时侍候丈夫衣食 , 要像儿子伺候父亲一样 , 不能怠慢 . 在 《礼记 ? 内则》 又规定了女性十 "不" 准则 : 妻子的衣服不能 搭在丈夫的衣架上 ,不能装在丈夫的衣箱里 ,不能和丈夫共用 一个浴室 .媳妇在公婆面前 , 不能咳嗽 , 不能打喷嚏 , 不能打 饱嗝 ,不能伸懒腰 ,不能吐痰 ,不能随便嬉笑 ,也不能粗声粗气 说话等等 . "夫 , 天也 , 妻 , 地 也 ; 天尊 而 处 上 , 地 卑 而 处 下" [12 ] [13 ] . "夫者 ,扶也 ,扶以人道者 ; 妇者 , 服也 , 服于家事事人也" . "男以强为贵 ,女以弱为美" "修身莫若敬 , 避强莫若顺" , ( 班昭 ) 《女诫》 , 他们都指出女性柔顺就是正道 , 服从即为美 德. 《列女传》 大量篇章更是描述了生活于儒家传统下的节妇 烈女们情愿为父权价值而死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 , 等更是摧 残女性的精神枷锁 , 这些无不体现了以传统儒家 文化为统治 思想的封建体制确立以后 ,男尊女卑 , 贵贱有序的社会规范和 家庭秩序使女性受到的压迫和束缚 . 男性为绝对中心的父权制社会中 , 女性美的构建主体是 男性 ,男性在把女性异化为 "物" 的基础上对女性进行审美 ,女 性则将男性的审视逐渐内化为自我认同 , 按照男性所指认的 形象来塑造自己 ,甚至不惜忍受身心的巨大痛苦 . "三寸金莲" 的畸形美本来对女性来说是一种身心的刑罚 ,但在 "禁小脚之 [14 风始兴之际 ,竟有女性自杀以殉之 !" ] 女性已经成为自觉的 上海诞生 ,尽管该学堂只存在了两年 ,但它在中国女性教育史 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直接促进了中国女性的觉醒 , 中国女性 美的启蒙 .这一切毫无疑问地为中国女性地位乃至外在形象 的改变提供了基础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浪潮持续高涨的历史 时期中 ,中国女性的主体意识开始真正觉醒 ,中国女性教育得 到进一步发展 ,教育层次不断提高 .1905 年基督教会在华创 办了第一所女子大学 —— — 华北协和女子大学 ( 后改为燕京大 学) [20 ] .1920 年之后北京大学 ,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 清华大学 等高等学府相继招收女生 ,打破 "男女不同席" 男女有别" , " 的 古训 ,有力冲击了传统文化和封建礼教 .女性受教育的人数 日渐增多 ,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使得女性自身素质显著提升 .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出国留学热潮的影响下 , 西方女权学 说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 社会的大舞台上出现了中国女性自 尊, 自立的身影 ,陈撷芬 , 张竹君 , 秋瑾 , 何香凝等进步的知识 女性 ,积极投身于近代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洪流中 , 通过争取 婚姻自由 , 经济独立和政治参与等权利的一系列斗争 , 深化了 近代中国女性的主体意识 ,她们已经认识到自己不仅作为 "女 人" 存在 ,而且作为社会中的 "人" 而存在 .到了 20 世纪 20 年 代中期 ,一些进步的女性突破了传统父权制统治设置的婚姻 家庭壁垒的禁锢 ,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 ,社会上出现了第一批 以自己的能力服务于社会和为稻粱谋的职业女性 [21 ] . 在近现代解放运动中 , 中国社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革命 女性和跻身于经济 , 政治 , 文艺等领域的杰出女性 ,宋庆龄 , 向 警予 , 杨开慧 , 赵一曼 , 江姐 , 刘胡兰等在血与火的交融中展现 了千古不朽的美 , 荡气回肠的壮美和才华横溢的柔美成为这 个时代女性美的标准 . 新中国成立之后 ,中国女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1949 年 9 月通过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明确提 受害者和施害者 .这种顽固的审美意识将女性为奴的顺从和 女性美的感受融为一体 ,反作用于女性自身 ,使之成为稳定父 权社会和美化生活的基本要素 ,男尊女卑 ,男主女从的价值观 一代一代积淀 ,甚至成为天经地义的规范要求 .这时的女性 美是一种被扭曲的美 .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 一些进步人士在内忧外患 之中对传统道德和伦理观念所持的态度 , 逐渐由认同转变成 大胆的质疑和猛烈的抨击 ,他们在探索救国之路的同时 ,也触 及到女性解放问题 ,中国女性意识开始觉醒 ,这使得当时女性 美在备受禁锢的状态中有了新的突破 .19 世纪末期 , 受西方 天赋人权 , 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 ,维新派兴起的 "不缠足" 运动 和兴办女学运动使当时女性在形体和精神上遭受的束缚有所 缓解 .在维新派忧国志士们的意识里 "女子为国民之母 , 欲 , 列其国势于优等 , 必先跻入人种优等 , 种族进步之权基于妇 [15 女 ,吾愿为母妻者 ,俱以体健貌美为万国先" ] ,他们认为要实 现男女的真正平等 "妇女形体上的解放是先决条件" , [16 ] ,于 是兴起了 "戒缠足" 运动 , 通过创办报纸 , 杂志 , 成立 "不缠足 会" 天足会"缠足的危害 , 一时间 , 女性不缠足成为社 " , , 会中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维新派的 "不缠足" "有力冲击 运动 [ 17 了摧残女性的缠足陋习 ,结束了崇尚 '小脚美' 的时代" ] .从 辛亥革命到 "五四 " 运动 , 部分觉醒的中国女性和其他进步人 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 .妇女在政治 : 的, 经济的 , 文化教育的各方面 ,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其 后国家又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障妇女在各方面的发展 及自主地位 .例如 1950 年颁布的婚姻法 , 土地法 , 1953 年的 选举法 , 1954 年的宪法 , 1986 年的义务教育法 ,1992 年的 《中 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还有各种劳动法 , , 保护孕妇 条例 , 妇女卫生条例等等 .这一切都表明女性在政治 , 经济 , 文化 , 婚姻等方面的地位都有了根本的提高 ,女性在经济上与 男子一样具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权 , 支配权 , 使用 权 ,实现了经济独立 ,女性与男子同等享有文化教育权利 .很 多妇女从家庭中走了出来 ,投入到社会经济生产的过程中 ,有 相当比例的女性以主人的资格实际参与了各级政府和企事业 单位的管理工作 ,2004 年底 ,中国女性就业人数占社会从业人 107 士继续以反对缠足和束缚女性的其他生活方式来发动女性参 加革命 ,为女性争取自由和解放 , 放足剪发一时风行 , 成为佳 闻 ,振作了女性的精神面貌 , 健全了女性身体 , 也改变了社会 上传统的审美情趣 .这一时期中国女性的美日益显出了现代 气息 ,从由外商引进的月份牌广告到引导 "时尚潮流" 电影 ,从 当时的流行画刊 《良友》 到风及一时的选美比赛 , 西方的流行 风尚以巨大的力量深入中国女性美的塑造当中 .就拿中国女 性的特色服装旗袍来说 , 它出现于 20 世纪初叶 , 在西方女装 凸显女性流线型身体的启发下 , 本为满清帝国象征的旗袍由 于它的 "管状" 基础而得以化腐朽为神奇 , 在十几年的花样翻 员总数的 44. 8 % ,以中小企业家为主的女企业家已占中国企 业家总数的 20 %左右 , 截止到 2005 年 8 月 ,国有企事业单位 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女性比例达到 43. 6 %[22 ] .经济政治文化 地位的平等 ,使得中国女性能够以一种主动的精神去塑造自 我的形象 .但是 ,我们也要看到 ,由于建国初期中国妇女自身 素质 , 自我意识较低 , 在社会化过程中为了向男性看齐 , 以求 男女平等 ,女性不惜扬弃女性化的特征 ,以至于出现了矫枉过 正的局面 ,女性对自我形象的塑造出现了迷失 ,过分追求与男 性的绝对平等而贬低女性特征 , 造成女性美的普遍缺失 .特 别是在 "文化大革命" 时期 ,女性纷纷在服饰上追求男性化 ,穿 上中山装 , 列宁装 ,服装的颜色主要是蓝色 , 绿色 , 灰色 , 掩盖 了女性应有的绚丽多姿 .众多的女性呈现出了 "非女性化" 的 趋势 ,样板戏中宣传的女性美多是以雄性化了的女英雄 , 铁女 人的形式出现 . 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推进 , 我国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 发展 ,中国女性在经济上 , 政治上 , 家庭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 女性的价值观 , 风俗习惯 , 生活内容和生活节奏等方面发生了 巨大变化 ,一种真正属于女性本身的美开始回归 .女性追求 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在她们的心目中 ,理想的女性 美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 知识美 .知识美构成了女性美的基石 .随着科技的发 展 ,知识和智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众多的女性通过 义务教育 , 职业教育 , 地位教育的获得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 , 她们深知 ,缺乏知识 , 任何美都会失去存在的价值 , 女性也会 因此失去独立参与社会生活能力 .事实也证明 , 许多中国女 性凭借着聪明才智 , 渊博的学识 , 高超的职业技能 , 表现出极 强的内在美 ,她们已不再是男性的附属物 ,其自身正在形成一 个磁性很强的场 . 心灵美 .心灵美蕴藏在女性内心的深处 , 是女性内在素 质的体现 ,也是女性美的核心 .新一代的中国女性追求的心 灵美是多种多样的 , 如正直 , 善良 , 宽容 , 乐观 , 坚强 . . . . . . 随 着女性知识层次和内在素质的不断提高 , 她们更愿意用高贵 的品德 , 善良的心肠 , 纯洁的灵魂 , 坦诚的胸襟 , 真实的爱心 , 坚忍不拔的毅力来展现经久不衰的个人魅力 , 逐渐远离虚荣 , 自私 , 褊狭 , 猜忌 , 粗俗 . 健康美 .健康是一切美的源泉和基础 , 随着人们生活质 量和健康观念的改善 ,病态 , 羸弱的美在中国当代女性的心中 越来越没有市场 , 她们把关注的焦点更多地放在了健康上 . 健美操培训 , 形体训练 , 有氧运动等名目繁多的 "女性健康美 体热" 一时风靡 ,街头巷尾更是出现了女性积极参与健康锻炼 的身影 .一些商家以 "健康" 的名义推销自己的商品 , 健康家 电, 健康内衣 , 健康食品以及健康日化用品等都颇受女性消费 者青睐 .除了身体健康外 ,女性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 ,当代 中国女性所承担的心理压力增大 , 在紧张的工作 , 生活环境 中 ,她们的心理已经由依附走向自主 , 封闭走向开放 , 由优柔 寡断转为干练果断 ,逐渐学会积极地参与文娱活动 , 慈善活动 或者通过协调人际关系等多种方式来调整自己的心态 , 放松 自我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 越来越表现出女性心胸开阔 , 落 落大方的气度 . 仪容美 .首先是容貌美 .中国女性对于容貌的照顾主要 表现在将注意力放在脸部保养上 , 本着 "修饰" 的目的使用各 种品牌的化妆品甚至一些高新技术手段 , 以保持肌肤的健康 年轻 .其次是服饰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中国当代 女性在穿着上不但要求服装的款式漂亮得体 , 质地精良 ,而且 逐渐学会了适应不同时间 , 地点 , 场合的需要来确定如何着 108 装 .在北京 , 浙江 , 广州等地的 《公务员行为规范》 , 已经把 中 "服饰美" 放在了突出的位置 .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 , 女 性对仪容美的追求不再仅仅是装点门面的东西 , 她们对于外 形关注已经由面部和服饰逐渐转向形体 , 不少女性都想获得 充满活力的体魄 , 曼妙的身姿 , 玲珑的曲线 , 这使得瘦身美体 中心"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全国各大中城市 , 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 个性美 .个性美是前面论述的各种美的综合体现 .个 性 ,是个人独有的品位和气质 .随着中国女性的主体地位和 自身素质的提高 ,她们在塑造自身美的过程中 ,不再把自己硬 往一个模子里套 ,越来越强调自我独有的品位和气质 , 她们不 但在为人处世 , 言谈举止间展现自己品位和气质 ,而且还通过 自主选择服装的款式 , 色彩 , 发型 , 配饰 , 妆容等元素来体现个 体与众不同的美 ,或端庄大气 , 或温文而雅 , 或洒脱干练 , 或青 春洋溢 …… 三, 当代中国女性美的误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国当代女性确立主体地位提供了 经济基础 ,社会结构变迁和交互并存的多种文化形态促使中 国女性价值观更趋主动性 , 创造性 , 多元化 , 女性以一种更为 积极的状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随着女性在自我审美 活动中主体地位的不断凸现 ,女性美更加富有创造性 , 更加多 样化 ,充满着新鲜的气息 .但在女性美朝着健康化发展的同 时 ,陈腐观念回潮所产生的审美误区应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 视. 一方面 ,市场经济条件下 ,物质利益驱使塑造女性美的产 业在我国日趋发达 "人造美女"甚至畸形美成为人们密切关 , , 注和追逐的焦点 .确实 ,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 , 生活水平的提 高和女性自主意识的增强基本上使当代中国女性达到了 "想 美就美" 的地步 ,统计资料显示 ,在短短几年内 ,帮助女性 "美" 起来的整容美容行业一跃成为中国继买房 , 买车 , 旅游之后的 第四大消费热点 , 全国美容消费近年年均突破 200 亿元 [23 ] . 女性利用服装 , 首饰 , 化妆品来增加自己的美丽 , 或者去正规 的整形美容机构 ,通过瘦身美体 , 美发 , 祛斑 , 纹眉 , 割双眼皮 等 "小范围的" 美容来美化自己这是无可厚非的 , 但有些女性 对于美的认识还停留在肤浅的层面 , 只知在容貌形体上花心 思, 做文章 ,甚至不惜自虐 ,违背人体构造规律 ,有的人甚至因 为手术失败落下残疾甚至丧命 .我国美容整形业尚处于起步 阶段 ,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地方 ,特别是一些美容机构没有执 业资质或为了谋求商业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欺诈消费者 ,隐瞒 手术风险 , 并发症 , 后遗症等严重问题 .据 《深圳商报》 报道 , 一名年轻女子在珠海一家美容医院做隆胸手术时 , 心脏突然 停止跳动 ,经抢救无效死亡 [24 ] . 《广州日报》 报道有消费者服 用减肥 "奇药"非但没有美体还患上了甲亢 ; 去美容院做双眼 , 皮手术残留疤痕 ; 到理发店做负离子直发却变成了 "光头"只 , [25 ] 好戴假发出门 .像这样的事例见诸报端或者对簿公堂的已 屡见不鲜 ,这些女性消费者不但在身体上遭受了极大伤害 ,她 们心理上也承受着无法弥补的伤痛 .有社会学家指出 "如果 : 女性仅仅为了迎合男人口味而去整容 , 那无疑不是现代人的 价值观 ,而是一种倒退 ,恰恰需 要批判 . [26 ] 更有学者用 " "现代 小脚" 一词来形容 "人造美女" 现象 [27 ] . 如果女性仅仅为了个 人的虚荣 ,为了迎合他人的眼光而去整容美体 ,这无异于封建 男权社会女性缠足现象 , 如果女性美仅仅依靠技术手段去实 现 ,按照比例 , 尺寸去塑造 ,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这不但是对 女性身心的损害 ,更是对女性人格的蔑视 . ( 下转第 111 页) 些血肉模糊的镜头 ,当听到那些撕心裂肺的哭诉 ,冷漠的心怎 么也无法平静 .我们的地方政府 ,我们的人民 "公仆"我们的 , 食税 "官爷"何以忍心让我们的 , "主人" 日夜劳作在这种生与 死的边缘 官员的这种不作为 , 廖老在另一首诗中发觉了其中的玄 奥 "高官多少恋青楼 , 猎色贪财几度秋" 方城游戏宁非赌 , : " ; 国库开支不是偷" .原来那些处处 "代表人民利益" "公仆" 的 不是忧人们之忧 , 而是乐不思蜀地沉醉在秦淮河上的 "青楼" 之中 ,一门心思地想着自己的 "经济" 政绩" 前程"压根儿 , " , " , 没将百姓的生命安危系在心头 , 要有 , 也只是表面文章 , 了草 应付而已 .于是 ,百姓的身家性命也就只有如寒夜的油灯 ,任 凭风雨的肆虐 . 廖老的诗有一种春秋笔法 , 微言大义 .除了上面提及的 几首外 《悯农》 惜地》 , 《 , 等篇章也非常富有正义 , 表现了他作 为一位行吟诗人的人文关注与社会关怀 —— — 思百姓所思 , 乐 百姓所乐 ,忧百姓所忧 , 恨百姓所恨 .在拜金主义的当下 , 拥 有这种精神应该是弥足珍贵的 . 也许正是廖老对社会人生的关注 ,对历史人文的关情 ,才 使廖老的诗文有极强的可读性和亲和力 .在 《濂溪河诗文存 稿》 ,无论是朋友之间的酬和 ,或是山野情趣的吟咏 , 抑或是 里 时局人事的感怀 ,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与阅读的快感 . 诚然 ,廖老在诗歌上的成功 ,更在于他对诗歌的执著 .对 此 ,其于书的 《序诗》 中写到 "几分倨傲几分痴 ,齿落颜灰尚爱 : 诗 .工拙高低皆不问 , 只求心惬夕阳时 .我想 , 正是这种 " "几 分痴" 的执著 ,才有其 "齿落颜灰尚爱诗" 的追求 , 才有其泉涌 而出的文思与其格调清新的文字 . ( 上接第 108 页) 京 : 人民出版社 ,1972. [ 8 ] 张黎玲 . 文化语境下的女性述说 [ J ]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 2005 , (4) :65 - 68. [ 9 ] 朱志荣 . 中国审美理论 [ M ]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 10 ] 朱熹注 . 诗经 [ M ]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 11 ] [ 13 ] 班固 . 白虎通 ( 卷四上) [ M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97. [ 12 ] 司马光 . 温公家范 [ M ] . 天津 :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5. [ 15 ] 高凤谦 , 蔡元培 . 最新女子修身教科书 [ M ]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1905. [ 18 ] [ 21 ] 李子云 , 陈惠芬 . 谁决定了时代美女 —— — 关于百年中国女 另一方面 ,大众传媒对女性形象的表现和传播出现偏差 . 在一些媒体的视野中 , 美好的女性形象要么被异化为消费品 的象征 ,要么被塑造成为家庭甘于奉献 , 无欲无求 , 任劳任怨 , 甚至有些逆来顺受的 "贤内助"贤妻良母 ,这些女性形象的产 , 生或多或少都与陈腐的审美意识有关 , 它否定了女性的自我 意识 ,如果听任这种审美观泛滥开来 , 不仅对女性会产生误 导 ,而且会给后代及整个社会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 中国当代女性正逐渐地从传统枷锁中挣脱出来 , 但是要 完全摆脱陈腐观念的影响 ,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彻底开始主体 形象的塑造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 .在社会急剧变迁的历史时 期 ,如何挖掘女性美的深刻内涵 , 倡导健康的审美观 , 具有极 其重要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 1 ] 马克思 .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M ]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85. [ 2 ] 刘华锋 . 女性人体审美变迁探析 [J ] .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 2003 , (4) :29 - 33. [ 3 ] 佚名 . 中国历朝历代美女标准的变迁 [ EB/ OL ] . / 2005 - 11 - 28. [ 4 ] [ 5 ] [ 14 ] [ 16 ] [ 17 ] [ 25 ] 张中秋 , 黄凯锋 : 超越美貌神话 [ M ] . 上海 : 性形象之变迁 [J ] . 中国文化研究 ,2001 , (33) :131 — 137. [ 19 ] 虞和平 . 经元善集 [ M ] . 武汉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 20 ] 潘懋元 . 女子高等教育 - - 文化变迁的寒暑表中国女子高等教育 的过去 , 现在和未来 [J ] . 集美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2001 , (3) : 1 - 6. [ 22 ] 王少男 . 女性就业人数占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 44. 8 %[ N ] . 中国 劳动保障报 ,2005 - 08 - 25. [ 23 ] [ 26 ] 蔡敏 , 孟娜 . 从 "三寸金莲" "人造美女" N ] . 人民日报 ( 海 到 [ 外版) ,2004 - 03 - 26. [ 24 ] 李恩昌 , 徐玉梅 , 刘宪亮 . 关于 "美容美女" 的伦 理学研究 [ EB/ OL ] . da618. com/ jnlt . [ 25 ] 佚名 . 服 "奇药" 签约减肥不成靓女反患上甲亢 [ EB/ OL ] . / News/ 2006/ 0315/ 3298. sl . [ 27 ] 乔虹 ."人造美女" "现代小脚" EB/ OL ] . etic. co m/ 8688. l 医学美容 . 学林出版社 ,1999. [ 6 ] 恩格斯 . 家庭 ,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M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4)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72. [ 7 ] 马克思 ,恩格斯 . 德意志意识形态 [ M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1) . 北 111
/
本文档为【美的历程中国女性美的演变与社会变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